狗十三观后感系列六篇。
全身心投入到影视作品中,才能真正地欣赏到作品的内涵。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一一感受到其中的一些小情节,从而获得新的感悟。观后感的撰写需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客观而全面地评价电影。观后感应该联系实际情况,围绕着中心内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今天,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是一篇有关《狗十三观后感》的观后感。热烈欢迎您的到来,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带来深刻的启示!
狗十三观后感【篇1】
这是一部能引起很多90后女孩共鸣的电影。女主角“陈玩”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爸爸忙于工作,她从小让爷爷奶奶带大,身边很少有人关心她,唯一能陪伴她的只有小狗和电视。
女主角“陈玩”真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的缩影。父母给了她充足的物质生活,却很少耐心地对待过她的感受。“陈玩”最喜欢的小狗丢了,一家人面面相觑,却连找都没帮她找;“陈玩”父亲为了和领导喝酒,耽误了陪“陈玩”去看天文展的时间,结果她心心念念的天文展没看成;“陈玩”父亲为了在领导面前有面子,让不会喝酒的女儿给领导敬酒······这就是传统的中国式家长的作风,他们只管你吃饱穿暖,不管你心里是开心还是委屈,而且还一味地要求你懂事。
“陈玩“最后是懂事了,她懂得了怎么让爸妈开心,可是她自己却开心不起来了,因为她失去了最真实的自己。所以最后当她看见自己最喜欢的狗“爱因斯坦”时,她不想去触碰了,因为她的心里再也不是敢于提要求的小孩子了,而是能够委屈求全的“大人”。
“陈玩”所谓的懂事,只是形成了”讨好型人格“,这并非真的长大了。当我们自己的真实感受不被人重视时,我们就会把真实感受隐藏起来,转换成让别人能接纳的态度来面对别人,这样乖巧懂事的自己少麻烦了别人,却委屈了自己的真实需求。不敢对别人提要求,一味地委屈自己,这就是”讨好型人格“的典型。
成长就是在和自己“和解”的过程,我们出生的原生家庭可能让我们形成有缺陷的人格,比如“陈玩”的讨好型人格,但是我们不能就这么放弃自己。我们应该在意识到自己的人格缺陷后努力去纠正,学会照顾自己的感受,学会向别人提合理的要求,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大人”。
狗十三观后感【篇2】
我小时候也养过狗,有一次,夜幕降临了它都还没回家。我就面朝大山、面朝河岸,大声地喊它的名字。边喊边哭,想着它是不是在山上被老虎吃掉了,后来一想我们那边的山里是没有老虎的,就放心了;但是可能大山里有蛇呀,会不会被蛇放倒了,一下又好难过。
差不多喊了1个多小时,我都做好它已经挂掉、已经失踪的思想准备了,它竟然趁着夜色,跑回来了,身上还带了些污泥,想必是受了什么苦,可我又猜不出,一时间哭得稀里哗啦的。
我妈也很央就我,在我喊的过程中,没有阻止过我,到现在我还有点感谢她。
我有很多小情绪,经常得不到照顾。
一旦被照顾到了,就会铭记、感激。
①幼儿园放学后,我们在田边摘李子。一个斯文的大哥哥,发现几颗金黄色的李子,连着长在一个枝头上,他冒险爬上树,把那枝丫摘下来了,再从树上跳下来的时候,李子散落一地,所剩无几,我们几个小朋友,就哄抢地上散落的李子。抢的时候我还心惊胆颤的,因为别的大哥哥从树上打下来的李子,哪怕是普通的李子,要是被人捡了,他们都会厉声厉色地呵斥,让人交出来,稍不注意还会打人。
他却笑呵呵地,让我们不用还了,就拿着吃吧。20多年了。
②那天同事婚宴,酒席上,大家推杯换盏,喝到最后都去敬老板的酒了,我没有去,独自窝在角落,看他们谈笑风生。
有人特地好心过来教我,快去给大佬敬酒。我说他们都喝了很多了,可能也不想再应酬了,算了吧。教我的人说,你管他们喝多少干嘛,你要去敬了才是关键。
我转手拿起酒杯,又犹豫了,内心有些抵触,觉得喝酒也应该是你情我愿的事情,特意去敬老板感觉有点谄媚,最后还是决定,不要去敬酒了。
放下酒杯后,又出现了转机。老板特意叫到我,端着酒杯,唠了几句,我倒上了更多的酒,双手端起杯子,杯口低于老板,一饮而尽。我很感激,感激大佬不嫌弃,主动拉我一把。
然后我退下了,有些无所适从,坐在椅子上,埋下头。有人过来关心我,是不是酒精过敏,我内心差点哭了,有人能懂。这是我不擅长喝酒的一个原因,而且我的体质,喝酒多了是更容易得食道癌的。
③前几天回老家,小侄女也回来了,她被要求喊一些不知道该喊什么、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的长辈,但是没有人第一时间教她怎么喊。那种场面我是感同身受的,我不是不喊人,我是不知道怎么喊,但是有时候我都急得火烧眉毛了,我爸妈还总是略带责怪的语气说我,要知道喊长辈,但是很多时候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我,面前的这个长辈,该喊什么。
小侄女有报周末的舞蹈班,所以后来还被要求在长辈面前跳个舞,她不好意思,但是长辈们央求不休(虽然只是开玩笑,但是在小孩子看来可能就是为难,我能体会),我说,不用跳,懒得跳喔,我们好好吃饭。她很开心。
后来吃饭的时候,她要我坐她旁边,后来还说,舅舅,我们两个拍个照嘛。我们都很开心。
别逼一个最爱你的人即兴表演。
④我妈妈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上次回家我才知道,她每次查话费余额都是打人工客服,根据语音提示按了很久的号码,都问不到话费余额。我分分钟给她装了个营业厅APP,演示了几次给她看怎么登录,然后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电话账号的套餐使用情况。她很开心。
今天她登陆营业厅APP后,没看到余额,微信截图给我看了,语音说了一堆,按照我提示,还是没弄明白。然后我们用另一个手机开视频,对着她手机,我说一句,她操作一下,弄到最后,发现好像是运营商bug,这两天可能暂时看不到。我说可以发短信来查询,也很简单,也免费。然后我自己用短信的方式查了一遍话费,截图发给她,她还是说麻烦,算了不弄了。最后还说了一句:“我不想再麻烦你了。”
我才回想起来,我今天的态度不好,因为当时忙着要去洗澡、忙着要回别的事情,有点急躁,不像以前那么温和耐心。
是我没有照顾好她的小情绪。
以前她可是有什么软件不会用,都会打电话问我的。那种耐心讲解一个简单的问题的画面,很温馨。然后我又打了电话回去,道了歉,相互之间嘘寒问暖说了些,最后道别时我妈说:要是以后,你和你姐姐有一丁点给我脸色看的事情,我都不会去你们家玩。我说:哈哈哈哈,不会的不会的。
以前看到一句话:我们总是把坏的脾气给了最亲的人。我便希望以后,我能给最亲的人最好的脾气。
狗十三观后感【篇3】
在全程低气压中看完《狗十三》,一边吐槽剧中父亲的专断,一边感谢自己的父母没有那么强权,内心还在悄悄反思有没有因为自己的情绪“虐待”过能宝。
还好,她挨过的为数不多的几巴掌(屁股上)都是有理有据的。
电影里的冲突,从报哪个兴趣小组开始。我很不理解,报哪个兴趣小组就能学好哪一门课吗?为什么教师会因为兴趣小组的事请来家长?
也许是因为我从小就乖巧懂事,所以我的父母没有被教师叫到学校接受过“教育”,但我知道,在教师面前,家长一般都会认怂:教师说的永远都是对的。所以,当李玩不想改变自己的兴趣时,她父亲动用了权力。
李生气地跑了出去。这时,如果爸爸向她解释高考不能偏分,我就向英语兴趣小组汇报,提高我的英语成绩。很好。我喜欢物理,可以继续学习。假如顺便道个歉,当然更好。
可是爸爸没有道歉没有沟通,而是给李玩钱。
**在我们的世界里,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可以说千言万语。但大多数时候,孩子所需要的只是道歉和尊重。
给钱没能哄好李玩,爸爸送了一只狗。对于这只狗,李玩是回绝的。但她毕竟还是个孩子。她被那只又可爱又粘的狗所吸引。他们很快就成了最亲密的朋友。
在祖父母眼里,爱因斯坦只是一个野兽x,但李玩认为她是自己的。对于有些**而言,孩子也只不过是一只宠物:心情好的时候,恨不得捧上天,心情差了就拿他出气。
在**的世界里不如意,就在孩子面前找回威风。
但对孩子们来说,宠物是玩伴,甚至是知己:和她在一起开心,和她一起哭泣。即便心情不好,李玩也不拿爱因斯坦撒气。
所以当宠物狗走丢时,全家人都觉得无所谓,一只狗而已。只有李玩,发了疯的寻找。
一开始,我无法理解李玩的歇斯底里。直到我看到她是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我才明白她的痛苦。对她父母来说,她似乎什么都没有。爱因斯坦是她唯一能拥有的东西。
小狗的依赖性使她感到需要。她把对父母的爱寄托在小狗身上。可是现在,爱因斯坦被弄丢了。
假如爷爷知道道歉,而不是觉得自己的腿摔伤了就没有错了。
假如爸爸懂得沟通,而不是弄碎李玩手里的啤酒,再把她痛打一顿。
假如后妈没有,用另一只狗来冒充爱因斯坦,还借***挥说李玩是对她有意见。
李玩也不会封闭自己。
她逐渐接受了第二个爱因斯坦,并想与家人和解。她的心仍然柔软,所以当她看到老师杀死蝙蝠,她很快把爱因斯坦从篱笆上带回来。然而生活没有因此手软。
她陪弟弟玩,弟弟不小心摔了下来。虽然后妈没有责备,却再也不掩饰对她的防备。
弟弟打伤奶奶时,父亲没有像当初对她一样责备甚至殴打,而是抱起弟弟轻声安慰。
她找同事诉苦安慰,表姐带着父亲来“捉拿”。
她又一次认识到**的虚伪,关上了她尚未完全打开的心门。
孩子像宠物一样,谁对他好他就会对谁温柔。所以被弟弟激怒的爱因斯坦,在李玩的安抚下平静下来,而经常捉弄爱因斯坦的弟弟,在拉臭臭时被爱因斯坦咬伤。
假如爸爸没有一言不发的把第二只爱因斯坦送走。
假如爸爸及时告诉她爱因斯坦在收留站。
如果爸爸没有给她一个庆祝的借口,他实际上实在招待生意上的朋友。
她也许还是那个李婉,那个敏感任性却善良温柔的李玩。可是没有假如。她周围的一切都在简单粗暴地践踏着她,让她长大。
继母的斥责,父亲的违约和双重标准,表妹的背叛,甚至男友的同情心和其他爱,都让她对这个世界完全失去了信心。她再也不会信任任何人。
知道第二个爱因斯坦死了,李应该很生气,但她说谢谢她的父亲。
在街上遇到爱因斯坦,再一次见识到**信手拈来的谎话,她跟对方说对不起。
她说,好怕当时爱因斯坦认出她来扑向她,还好没有。事实上,她多么希望爱因斯坦能认出她,把她以前的李玩带回来。但是爱因斯坦也被新主人征服了,就像被征服的自己一样。
爱因斯坦,永远的离开了,楼上那位没伤害过任何人的“鸟人”也被当成精神病抓起了,李玩和过去的最后一点牵扯,断了。
影片结尾,李玩不到4岁的弟弟学会了看单词。李玩冷漠地看着弟弟在滑冰场里摔倒抽泣。这些她曾经经历过的,她的弟弟正在经历。
电影结束,低气压却没有散去。我们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长大的,听话或慢的孩子受的折磨更少,成长的过程也能顺应自然。一些个性鲜明的孩子被打磨的没有棱角,另一些则穿着防护服。
现在他们成了父母,是不是在重**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
虽然孩子似块璞玉,唯有雕刻才得以成形。但是,儿童也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和精神,不能完全由**来控制。
孩子的成长,我们应该多陪陪而不是控制,除非她的方式偏离太多,我们不应该用力。爱她之前,先学会尊重。不要因为她个子小,就无视她的意愿。
能宝喜欢跳舞,周六带她在舞蹈班试课。其中有几个动作她边做连哭,“妈妈,我不行……”我很想上去抱抱她,跟她说她做的很好,可是却只能隔空给她打气。
课程结束时,我和爸爸问她,我们真的想学习吗?即便有些动作做起来会有些疼,也能坚持?她想了一会,然后郑重的点头。
这应该是一种成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愿意努力工作。也许在未来,她会因为跳舞而流下很多眼泪,也许会想放弃。
父母要做的是在尊重她的意愿时帮助她。
在她的成长之路上,会有很多选择。我们应该保持父母的界限,尊重她帮助她,在她想放弃的时候给她一些建议,让她尽可能自由地成长。
狗十三观后感【篇4】
这个影片围绕着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少女讲了一系列的事,首先是爷爷买菜把狗丢了,然后女孩子疯狂找狗未果,家人为了平息这件事买了一条狗说是原狗,女孩经过爸爸的教训接受了这个事实,再和另一条狗培养出感情后,因为弟弟的挑逗狗,导致狗的反击,从而第二条狗也被爸爸送走了,最终狗绝食而亡,还有一件事就是爸爸为了酒会而失信女儿没有去天文馆。
女孩一直不懂大人的世界,却一直被要求在大人世界的规则中选择妥协。最终,女孩在路上见到了她的原来丢的狗,却没有再去相认找回,因为她知道,她无力保护着它,带走可能是更大的伤害。全剧大人一直不懂的,原来有的东西,是不能被替代的,他们总以为狗就是狗,丢了买一条回来就好了,反正就只是一条狗,所以在剧的最后,第二条狗绝食死亡后说再买一条狗,就足够说明了这一切。孩子要的也不仅仅只是一条狗,还有那一个感情,所以才会在第二条狗来的时候要把狗送出去。全剧一系列的冲突细腻的体现了大人世界和孩子世界的认知冲突。
有时候就在想,大人们都是从孩提时光过来的,为什么不能理解孩子们的想法。我们的家长,老师们,他们都是从少年到青年再到中年的,为什么他们就不能理解,或者说不能去感受孩子们的感受,我们等大了总会对我们的小孩或者说别人的小孩说,我们也是从孩子时代走过来的,你们所做的一切我们都懂,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人的记忆啊,总是容易丢失的,我们只记得自己从那个时候长大,却忘记了我们那时的思想和感受,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代沟,我们只记得我们从前是个孩子,却忘记了我们孩子时期的模样。还是说,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慢慢的在杀死从前的自己。
狗十三观后感【篇5】
因为是曹保平的作品,所以去影院**了。这部名为《狗十三》的电影,在片头我注意到发行证是2013第074号,说明它在五年前已经拿到发行许可了,不知何因拖到今年的12月才上映。
承不少人对此片的推荐,无不为电影深刻触及的成长之痛而赞赏导演的狠劲儿,以及,另有不少人因为此片所掀开的青春伤痛而感慨不已,我对此持保留意见。
本想怀着崇敬之心细细品味曹导所呈现的青春的悲凉,甚至希望在只有我跟另一位女性观众所包场的影院里可以挥洒些热泪,以泄近期的季节性抑郁,没想到只是枉然。
一如我在去年底对《相爱相亲》所产生的失望,对这部《狗十三》有着同样的看法,那便是深感人物的失态与不足。
先说一下观影中所产生的一点认识。
西方宗教里有原罪一说,这一点我大概是认同的。人生而有罪,因为这个问题的存在,才有了悲剧的不断重演、重复、循环,哪怕在佛教里也说得通,如果你不是怀有罪孽,不是未还清,不是未能超脱生死,你为何又轮回为人,就是说,你仍是轮回为人就标明你是未超脱的,出生便有罪。
超脱是罗汉,是菩萨,是佛,我即为人,便未超脱,便自带瑕疵与弱点。
如果说换个角度来认识,即为人,便注定要受苦、受罪,因为克服不了的瑕疵与弱点,便会不断的付出代价。
因为我们都有瑕疵与弱点,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会摩擦出污点、漏洞,而这是我们自己根本无法避免的,同时我们对自身永远都是怀疑的,因为这样,我们会发现这世间,甚至于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许多事根本就是无解的。所谓不解决,就是说不管我们做什么,我们都要受苦。
便如《狗十三》这部电影的开头,李玩对着镜头说出的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无奈现象,无论她是选择英语还是物理,最后她都会不快乐,总会怀疑自己选错了,如果当初选了另一门是不是会更好。
理解了人生来就会受苦,那青春期的疼痛也就好接受了,其实根本不用强调什么青春期的疼痛,人生的每个阶段,哪一段没有疼痛。
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哪个阶段不受苦,只是受苦的形式和方式。强调青春期的痛苦是一种矫揉造作的形为,但要说敏感和多愁善感。
回头来说到这部电影本身。
电影可能想探索少女所受成长创伤的根源是来自原生家庭的,这个概念近些年不断被提及,如果这部电影真就是在2013年上映的,我会非常受触动,甚至会警惕自己对女儿的教育与影响,而它偏偏就是在2018年才上映,于我而言已算过时了。
我不否认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致命的,甚至是根源性的,但是当我们在讨论原生家庭时,千万不要一味强调父母个人,强调婚姻经营,强调家庭氛围,要切切实实的将家庭与时代与社会相联系起来,要知道,父母也只是人,他们不是神,不是罗汉、菩萨,他们也只是被烙上时代痕迹的个体而已。
个体可否大过群体?当然不可能。
我们每一个没有在激流中挣扎的人,都有好几个真正在岸上的人,一定有,但相信不可能是你。
在家庭教育与影响这个问题上是否应该认识到,首先父母自己都不是完美的人类,他们的言行与教育方式自然就不可能无可挑剔,是人都会有失误,当然,算不算失误其实还另当别论,如片头李玩谈到的矛盾问题,据此说明父母与子女的相处难说有堪称全然正确的,所以当我们在**父母是否合格称职时,更多的,其实我们应该关注父母的责任心,而无法去苛求他们尽善尽美,包括他们对子女教育的方式方法。
我们应该相信,当父母对孩子有着深厚的爱和责任感时,他们自然会在某个时候明白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真的正确,从而产生一种满足或自责的心理。
也要相信,当他们对你的青春期感到头痛时,除了对你的青春成长感到痛苦外,他们也在经历着不迷茫的痛苦,这其实是人类成长的痛苦,每个人都会经历。
如此想来,是不是每一个经历过青春成长疼痛的孩子就会心理平衡一些,就是说,这个时期如此敏感,以致于我们相互伤害,谁都没有逃脱过疼痛,大家是扯平的。
又说偏了,赶紧拉回到电影本身来说吧。
之所以对电影人物感到失态与不足,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看法。
好似电影要呈现李玩这个13岁少女因原生家庭而经历的成长之痛,那就要看看这个痛是怎么个痛法儿。
说痛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伤害。让我们看看与李玩关系最密切的一些人和情节是如何展开的,她是如何遭受痛苦的。
李玩的父母离异了,她一直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另再婚,妈妈的情况电影里没有任何交待。
好吧,这就问题来了,为什么不交待妈妈的情况,整部电影讲的故事跨度达2年多之久,而竟没有一处李玩与妈妈的交集,以至于我一度认为这个女孩是丧母的,只有在电影快结束时,妈妈打来**,却只是为了恭喜孩子竞赛拿奖的事儿,好似这个妈妈真是太攻利了,平时没来往,孩子出息了就凑上来了。好吧,电影要这样来人设也没办法,但要提示一下,这在真实的生活中不大可能,至少李玩从来没有表现过对妈妈的想念这一点让人怀疑,她是一个女孩,除非心理不正常,否则对妈妈的需求是不可能丧失的。一定有,但影片丝毫没有透露,所以让人怀疑这样的人。
再说李玩平常的生活,由爷爷奶奶悉心照顾与疼爱着,这一点跟中国大多数的家庭一样,所谓隔代亲嘛,老一辈对孙子辈总是异乎寻常的爱,但也不排除有冷漠的老一辈。无论怎样,当我看着电影里那对爷爷奶奶如此爱着这个孙女时,真是心生羡慕,谁不想被人这样疼爱着,我也想有奶奶每天给我夹好吃的菜到碗里来,想爷爷宠着我,不准任何人对我打骂呼叫。如此剧情设定其实对李玩的人设是不利的,因为它会让对生活有体会的观众对她心生怀疑,认为这个女孩不足知,太做了。
尤其是她大晚上跑出去疯狂寻狗,对爷爷气踹吁吁跟着跑上来,生怕她着凉病了全然不理睬不理解,心怀对爷爷将狗弄丢的怨气,还任性的将爷爷推倒在地引发脚受伤,也不在意,回到家还**疯狂的**,不对爷爷问候一声,也没有任何愧疚。这一剧情可谓是对李玩人设的重大坍塌,会让人对她产生反感。
你的确非常不懂事。
又说说李玩的父亲吧。这个角色可能是整部戏中最复杂的,也是李玩许多不良症状的根源。那只狗是他给李玩送来的,大概是因为他跟二婚妻子又生了一个儿子,意识到自己看望李玩的时间会变少了,于是送只狗来陪伴她。
但是狗不能代替人。这种同理心解决不了问题。但通过这一点也能明白这个父亲能力的有限,是指做为父亲如何关心与理解女儿,他是不太擅长的,就如电影开头,对女儿学***排只能听老师的,而没有自己的认识,更别说倾听女儿的心声了。
由此我们对父亲这个人设就能大致了解了。其实,他很爱女儿,但能力有限。他不知道如何去爱她。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问心无愧。
这大概就是中国大多数父亲的做法吧。
但影片想强调的是父亲的无能,但却迫是女儿以爱的名义妥协,于是女儿最终妥协,在父亲眼中成为一个懂事的孩子。这是很多影迷对影片所产生的感伤,青春的伤痛正是如此让我们蜕变。
细想来,这个爱的名义是真实的,父亲的的确确爱着女儿;逼迫也是真实的,让女儿必须随大人的意愿去选择,甚至不惜指鹿为马,另行买一条狗来代认丢失的狗,还得让女儿接受,女儿喜欢物理,因为老师建议让女儿补***可以成为全优生,于是逼女儿改培训班;妥协是否真实却很难讲,李玩实质一直在抗争,只是不就事对事,而是采用怨气投射,因为对父亲一直忽视自己的感受而一意孤行,于是在对待爱因斯坦(狗名)的问题上她才会那么激烈,以此事与全家人对抗。
李玩真正的妥协始于她知道她父亲和姑妈还有一个儿子。在那之前,全家人都瞒着她。是为了照顾她的感情和保护她的心灵。但不能一直保密。她必须知道。当李玩看得很清楚时,她表面上很平静,但内心的痛苦更严重,这是可以想象的。
人类总是有了竞争才学会了改变。
之后发生了新的爱因斯坦因咬伤弟弟而被父亲强制送走的事件,李玩对此狗已渐渐产生了新的感情,突然爆发了,但是她不再如之前那般任性,而是放低姿态向爸爸苦苦哀求,只要不送去狗肉店被宰杀,都可以。
两条名叫爱因斯坦的宠物狗之间的宠突有一个强烈的心理指向,它实际上反映了李玩敏感而复杂的情感。剧情设定是刻意的,因为从一开始并未感受到李玩对这条狗有多喜欢,而之后所产生的感情,其是否已强烈到因它丢失而要死要活的程度,我表示怀疑,至少在电影中并无多少可供认定的情节或是细微的心理活动的存在。
狗,在这部电影里是很强的意象设定,它似乎代表了李玩内心只属于自己的单向投于世界的情感,是非常私密的个人认识与感受,因为狗是最忠于主人的动物,就如个人内心总有一些单向情感是不因外界而变化的,那是对自我的忠诚。
但我们都知道,情感不是单向的,我们总想在很长一段时间后回归,这也是人类的弱点之一。可以说,父母对孩子的努力总是无私无怨无悔,但这实真的吗?父母真的是不求回报的吗?
于是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一厢情愿是毫无意义的,你所期望的与对方所期望的并不一致时,冲突就无法避免了。
李玩一直都在好好学习,她不会让爸爸失望,爸爸也很高兴,但他认为她也应该学***社交礼仪,比如在酒桌上陪叔叔喝一杯酒,比如配合爸爸在酒桌上恭维客户大伯一回,因为你是懂事的好孩子,但你只会认为我好好学***高分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不够。
我们对彼此总有不一致的期待,而单向情感是危险的,不然呢?只能有一方做出妥协。所以最后李玩吃下酒桌叔叔为自己专门点的红烧狗肉,这个剧情意象太明显了,表明李玩彻底妥协了,将自己投射在狗身上的对世界的单纯认识抹杀掉,再吞进口中,将之视为自食苦果。
李玩最后在路上看见了那条丢失的狗,她都不敢去认,与之前深夜疯狂寻狗的举动判若两人,所以说,她**多爱那条狗,她是认识到了自己的单纯,对情感的付出与接纳变得谨慎也充满了疑虑,才对她表姐说,看见爱因斯坦时她多害怕它认出自己而扑上来,这才是她的真心话,因为她不愿再那样单纯了,一如她拒绝那个男孩的表白,是一个道理。
剧情一路下来,父亲的形象在走低,李玩的情绪更平静,她的世界观在变冷酷,令观众心生无奈,仿佛看到曾经的自己是如何从一个热血少年而最终走向了媚俗。
好吧,父母都有罪似的,是原生家庭,是父母逼迫的。
但是,如果反过来,让你来做父母,让父母来做你,如此在平行宇宙间发展一回,我们能看到什么呢?
你可能会认为绝不能让他们受我这样的心灵之苦,那就由他们随心所欲,欢乐的去活着吧,然而你会发现放其自然生长所带来的,除了让你更累,让他们更难以存活之外,别无益处。这就是当今的现实。
说到现实,又不得不吐槽这部电影里的失真设定。最后李玩不但英语考了年级第一,还获得了物理竞赛的全省第一名。额滴个神,这在我们这些中学生家长口中就是学霸中的超级学霸。
超级学霸是个什么概念,是整日几乎没有跟你闲聊的时间,没有情绪起伏的时间,甚至没有多少静下来休息的时间,他们几乎没日没夜在学习,在刷题,在参加培训班,只要是家长,随便问一问都明白这个理儿,这是“潜规则”。
但是电影里的李玩呢?感觉并无多少心思放在学习上,上课心不在焉被老师点名站起来,可以为了狗翘课,还有时间跟男生出去喝酒,诸如此类的闲散情节,很难想象这是一名超级学霸。拿全省物理竞赛第一名的学生,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学***活状态,看来导演跟编剧都不清楚。
电影只是为了设定一种剧情,一种结局而将情节过分放大,令人瞠目结舌。
用这样的情节来忽悠我这样身为中学生家长的观众,肯定是来不脱的。
所以说,事实上整部电影在人设上是不足与失态的。真是遗憾,无法与大多数观众那样给于肯定。
但电影还是有力道的,有张力,有情绪,烘托出故事的力量。最感怀在电影末尾的一段。
竞赛拿奖后,爸爸接听李玩妈妈的祝贺**,对前妻说,谢谢你给俺生了这么一个好娃,**挂了,李玩突然在车上放起了《再回首》(此处又是非常可疑的情节设定),她问爸爸,是怎么跟妈妈在一起的,这个中年男人突然就用手去盖出女儿的眼晴,因为他已经泪流满面了。
要说的话,这个情节十分造做,却是全片唯一打动我的点。那首歌本身是感伤的,加上女儿问起自己与她妈妈的过往,这个男人那一刻的情感无法抑制,仿佛有着曾经沧海难为水的万般无奈,同时也心怀对女儿的愧疚之情,百感交集难以言说,唯泪水满满以泄情绪。
当我看到此处时,便更坚信了人的原罪问题。
所有人生中的无奈与遗憾都是无法避免的,再来一遍仍是如此,因为我们是人,不是神。不要说如果重来我将如何如何,这是对人世肤浅的认识,人生而有罪,就如人生而就要犯错是一个道理,因为人性的弱点与生俱来,对人性有了认识自然就会对人生出真正的悲悯之心。所以那一刻,我对这对父女同时生出悲悯之情。
李玩,你要知道,你在青春期所受的伤痛是你的必经之路,不要试图去责怪任何人,不要怪父母离异,不要怪父亲不理解你,不要怪爷爷奶奶溺爱你,就算全部问题并不存在,你也未必就真正幸福,因为还有其他的苦痛在等着你的,要相信人生来就会受苦,同时,你可以试着去对这些爱你的人怀有悲悯之情,他们如你一样,都在受苦,甚至都在因你而受苦,没有谁真正活得轻松,大家都很沉重。
所以,你所有青春的伤痛只能你自己买单,别无他人。
狗十三观后感【篇6】
狗十三这部电影,不会像可乐那样刺激你的感官,他更像是一口烈酒,看似如白水一般无味,实则让你内心汹涌。
影片的主题是一个小女孩“成长”的故事,13岁的李玩正值青春叛逆期,父母离异,爸爸再婚,爸爸和新妈妈生了个儿子,但不敢告诉李玩,而是弥补性的给住在爷爷奶奶家的李玩送了一条狗,李玩给它取名“爱因斯坦”,影片通过她对这条狗态度的转变来反映她在成长过程中的改变,是周围人一次次的“教导”使的她更加“懂事”,最终成为一个传统中国式的听话的孩子,顺利的长大,也不再开口说话。
“这是为了你好”“你也该长大了”“你怎么还不懂事啊”这些语句熟悉吧?好像再是别人家的小孩也曾或多或少的听过类似的话吧,这一句句的“为了你好”曾多少次让我们把委屈吞咽下肚,这是大多数中国家庭教育的病:他们从来不会真正了解我们的想法,只是一味的把我们推向他们希望我们走的路。
在影片中李玩逐渐接受了“爱因斯坦”这个家人,却在某个平淡的一天。爱因斯坦陪爷爷出去买菜走丢了,李玩发疯般的找狗,爸爸完全不能理解李玩因为一条狗闹的家里鸡犬不宁,所以他采取了暴力这个最原始的方法来镇压李玩的“无理取闹”,而家里人也为了平息这场闹剧送了另一条“爱因斯坦”来敷衍她。李玩选择妥协,她开始接纳这个世界对她的打磨。
“总会有下一次的”,第一个爱因斯坦丢了,第二个爱因斯坦死了,最后一个爱因斯坦“长大成人”了。影片的最后李玩面无表情吃下第一口狗肉和在街上偶遇爱因斯坦没有相认却站在街角泣不成声,她嚼碎自我,咽下尊严,吞掉过往,这就是父母眼中的长大吧,她吃下狗肉的时候妥协的如此彻底,仿佛在那个深夜她声嘶力竭的喊着“爱因斯坦”以及满大街密密麻麻的寻狗启事都只是一个梦,成长过程中总有很多是我们不明白但又必须学会的事情,这种被迫懂事和妥协让人心疼。
也许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如同影片中所说的:我们一生都在等父母说一句“对不起”,而父母一生都在等我们说“谢谢”。最终,谁也没有等到自己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