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心得推荐]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心得推荐]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23-01-09

给教师建议的心得体会。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你是否会写相关心得体会呢?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心得推荐] 读《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读了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家长对教师要求高,对学生的期望高。而学生又自己却无所谓,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教师?这是我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有时我们自己都觉得茫然,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学生。在这几个星期潜心阅读《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使我受益。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真实的人

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其实,学生也很清楚,老师不会的东西多了,对高段生而言,他们已经不再象小朋友那样认为老师无所不知。所以老师如果在学生面前假装什么都懂,反而给学生以假的印象。反之,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候哼上一曲,可以调走得找不着了,在适当的时候露上一小手,哪怕有着明显的破绽,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诵,不经意间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球赛,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二、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不少人说自己不会玩了,如果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觉。有些退了休的老同志,一天天地老的特别快,大多因为他们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一旦不上班了,整天没事可干,反倒闷出病来了。因此,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用艺术来‘宣泄’其实是最佳的方法。比如看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毁给人看,看到剧中人物遇到巨大不幸,观众的感情得到了宣泄。”“其实更幸福的是创作艺术。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自己的主观世界完全投入了进去,废寝忘食乐此不疲,会使人十分满足。他创作时简直就是神,他无比自由,他感觉到世俗世界对他的限制而使他不自由,他理想中的天国就在他的创作中。”“只有关心老师的心灵世界,才是真正地关心老师和生命质量。”

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

三、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包括我们的学生,包括我们教师自己,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其实自身都有较全面的认识,但是真正会去反思还比较少。我们做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终身地学习。我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说自己加强要自己业务与政治的学习。而实际上往往成为一种泛泛而谈的“学习”。我们教师离不开终身的学习,一旦自己停止了学习,那么工作如同机械的运作,便毫无意义,没有活力。郑杰校长在书上论述:真正的学习并不是一个人关起来苦读,或如古人那样需要悬梁刺股地读死书和死读书。

真正的学习借助于有效的表达和倾听,他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以开放的心灵容纳别人的想法。他经常会自问和反思“为什么”,理性地分析并得出结论,然后他会和别人充分交流,并对不同于自己的观点抱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

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即强调教师从反思入手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教师在自我进修、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促进自身能力的发展。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是一个积极的思维活动过程,同时也是积极的行为改进过程;让教师自己承担起学习和能力提高的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具有学习的主动权和自主权。这又是一个不断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强化的过程。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它是紧贴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情境的、常规的、经常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方式,更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学、反思、行为纠正、科研等手段进行。这大大突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申请书范文网 sQ158.COm]

反思强调教师的自主学习。要使每一位教师学会学习,使他们在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实现个性化。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以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基本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性很强,如果离开教育教学实践,只读几本教育理论专著,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学工作的。如果说学生是在为“明天”而学习,那么教师就是在为“今天”而学习,这是现实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觉察到自己以前没有觉察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习惯行为及其消极后果;找出驱动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结果与期望是否一致;经过这种分析,教师对存在的问题形成更明确的认识,会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教育教学过程达到更优化。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读了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章节让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称职的服务者》,就是说我们做教师的都要为学生服务,为帮助学生的学习服务。那么我们又是怎样服务于学生呢?

我觉得在我现在的教育中,教师要摆正位置为学生的服务,应该以平等的人格对待学生。服务的好坏要学生来评价。教师还要提高服务手技能和态度,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要理解学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在为学生服务的过程中,我们有好的心态,学生就会心存感激。当学生学会感激之后,才会醒悟,才会更好的回报教师。又如《谁是学校的主人》让我知道了学生、领导、教师谁是学校的主人呢?我们常说学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学生应该是学校的主人。可是决定学校大事的时候学生有没有决定权呢?那么学生何来主人之言。那么教师是吗?领导是吗?我觉得真正的主人应该是我们学校的每一个成员,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校的一切,那们你就是学校的主人。

1467.COm.cn延伸阅读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最新模板 4篇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篇一)

一直以来,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静下心来读书,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可前不久,一本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却让我有如获至宝、如遇知音之感。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来,中国的教育专家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他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为《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此书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它并不枯燥,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着大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对于在一线任教的老师们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占用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处理学生之间的种种问题…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可谓精心,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原来,这是因为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小时来备课,效果肯定不同。大师让我知道了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要知道作为教师,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之一粟。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怎可能教出好学生来?书中还特别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足够的尊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大师眼里,德育教育绝对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口号式的响亮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细节,是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篇二】

今年暑假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其中有条建议是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感触颇深。当孩子们怀着无比渴望知识的心情走进校门,但很快随着学校生活的简单枯燥而慢慢的失去原有的新鲜感和好奇,变成令人忧虑的厌恶学习的状态,怎么样安排班级和学校的全部教育和教学工作,才能使孩子的精神和智力都比昨天更聪明,更有活力和兴趣去学写呢?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是看见。

因为培养孩子独立的思索能力首先让孩子能感受到这些东西的存在,不至于空洞抽象使孩子失去了兴趣。尤其是低年级的'同学,必须让他们觉的学习是多么丰富和多彩和惊奇,当付出用心去看,去仔细的观察,会思索会发现不一样的东西,让好奇使他们更有动力,但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强烈,所以有写东西必须要看见,孩子们因为看见这些东西,多仪注意力自然转移到这里,而不会成为消极的接受者,于是就有了活动的思想。而思考是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容。不断的给孩子新奇的东西,更能让孩子们去主动思考,即使很简单的记忆知识,也能让孩子明白每个记忆知识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培养他们这种善于观察并得出结果的敏感性,比简单的死记硬背要好的多,实际意义也强的多。若没有了一些实际的看的见的东西和体会,小学生很难去体会那种感受,有时候即使记住了,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总之,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用看见去激发孩子的学习的热情确实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之一。

第二阅读。

用不断阅读来拓展孩子的思想,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怎么样去补充课本知识的局限性呢。我想阅读是最有利的手段,而且通过阅读不同的书籍,可以让孩子领略不同的新奇,而小学生的好奇是学习的最重要的动力,若没有这些更谈不上学习什么科学文化知识了。只有阅读了大量不同的书籍,知识才会由片段的会聚成一个汪洋的整体,而不至于支离破碎。而作为老师,要引导孩子去读这种的书。小学生不一定要选太高深莫测的书籍,尽量选择一些浅显易懂的,首先一点原则,孩子们读书为乐,若太枯燥,他们没了乐趣,自然也就失去了读下去的兴趣了。而小学生的心理在萌芽的状态,而一些英雄任务的书籍往往多读一点会成为他们模仿的榜样,也会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一些适当的自然读本又让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新奇,拓展了他们理性认知世界的能力。

第三创造力。

有了上面两项的看见和阅读做积淀,剩余的便是这两种积淀的结果,那就是创造力。而创造力和上面两项既是延承的,又是平行的。创造是独立思维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小学生认识到自己独立思索的欢乐,体验到一个创造者的满足。

总之,读完了这条建议。想了很多,也联系了自己很多。而且从文字的背后,我看见了作者对孩子的真心和用心。我想这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吧。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篇三】

这个月读了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30年教育经验的总结,为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在阅读上,苏霍姆林斯基提出靠阅读扩充知识。他在书中提到阅读的重要性,学生不经常阅读科学书籍和科普读物,就谈不上对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一步也不越出教科书,那就无从说起对知识有稳定的兴趣。他还提出,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我们不能把所有新的知识交给学生,所以阅读科学书刊就成为教学过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如何阅读上,他支出,应该以大纲外的知识火花来照亮某些问题,老师只需要打开窗口,故意留下一些东西不讲,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游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老师,在教授学生的同时,也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读大量的书籍,正如平时所讲的“交给学生一瓢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苏霍姆林斯基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诱使儿童自觉地从事脑力劳动的一种最强有力的刺激物,就是赋予他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如果你想做到让儿童好好学习,要维护和培植和发展他身上的自豪感。很多孩子在学校学习,没有获得过成就感和自豪感,得到的是挫败感,那他在学习上必定萎靡不振,终日昏昏欲睡,学习打不起精神。所以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豪感,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学会,能学好,有进步,能得到老师的关心,父母的赞扬,同学的肯定。

这本书体现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体现着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用心灵去塑造心灵,给我很大的启迪。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篇四)

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能够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为我们指明前行的道路。我拜读了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让我的心豁然开朗。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听得入了迷,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这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很多人都疲于应对工作中的琐事,整天是事情在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找事情。做事情,一样的时间有人也在忙于工作,教学,可是如果没有热爱,如果没有思考,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没有主动去研究,最后就会一无所获

读书应该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不断改革,学生的生活接触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越来越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我们要在工作中读书﹑学习,从而可以让自己知识渊博,让学生感受的教师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进而教师能在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以启发和向往,让他们对知识的学习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仅背诵必修课教材只会让他们死记硬背于是更加迟钝。而要减轻他们脑力劳动最有效手段是扩大阅读范围。阅读的材料要让他们感到惊奇和赞叹,因为儿童感到的惊奇和赞叹会刺激唤醒大脑使其加强工作。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举了他自己一个名叫费佳的学生的例子。费佳在应用题和乘法表上有障碍,苏老师发现原因在于他注意力不集中根本记不住条件。于是专门编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这些习题都是有趣的小故事,且要求动脑筋思考。他还专门搜集了供费佳阅读的书籍,让他的每一次困难都用阅读来解决。他说他从来不给学生补课,因为那只是让学生掌握课上没掌握到的教材,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阅读和思考。所以,学习越是困难越是要多阅读。阅读激发思考发展智力,防止死记硬背,并且,思考得越多就不懂得越多,那么对知识的感受性就会越敏锐。

《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精选一篇


每个人对事情,对作品的理解是不一样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心得也不例外,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小编特别从网络上整理了《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精选一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让兴趣成为课堂的助力车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都这样对学生强调,让学生一定要对学习自己的科目要有兴趣,然而老师正是忽略了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怎么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兴趣,让学生的兴趣为课堂服务,让课堂自然而然的驾驭学生的兴趣。

读了这条建议,懂得了如何引导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兴趣。首先要合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储备,调动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思路有选择的抽取课堂需要的储备。也就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进行详细的摸底排查,搞清楚学生最感兴趣、最喜欢的是什么,这样的课堂学生爱参与,积极性高,课堂氛围好,师生配合默契,课堂教学效果也是非常棒的。其次得激励学生敢于展现自己的兴趣。这个前提是他们有一定的阅读量,对于课堂所讲的东西有一定的思考但不足以解决当前所学的知识点,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度增强,对获得知识后的满足感有一定的增强。当学生的兴趣有了提高,不难想象这样的课堂,这么配合的学生不会是一节精彩的课堂,即使是理论的东西多些,学生仍会带着满足的微笑从你的课堂中走出来!

建议收藏: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每当我们参加完一个活动,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能帮助自己认识一个新事物,如何才能写好心得体会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建议收藏: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xxxx年3月份,我有幸参加了为期8天的“xxxx年海南省边远农村初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集中培训。在此期间,我用心聆听了各位老师的知识讲座,以及进行了上机实践活动。我对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语文教学组织与管理理念得到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教学理念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转变。下面我就谈谈本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对教学前景充满了信心,也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培训的开班仪式上,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且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这些都使我更加对我们学校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于人民教育事业的信心。

二、更新理念,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

积极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用以指导实际的教学工作,这就要求我们要多接触新的事物和学习新的技术。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一种积极的,合作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调,黑板加粉笔。由于有些课文自身的特点,没有那么形象生动。学生起来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课堂,确实给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多媒体计算机把声音、图象、动画等经过处理后,形成一种全新的、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教学信息,弥补了以往课堂教学中的某些不足,对教学中重点的讲解、难点的突破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同时,化抽象为具体,更加直观和具体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起调动起来,使学生成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究和建构知识的主体,这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

三、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

此次培训让我懂得了很多以前所不了解的知识,让我感觉到真是学无止尽,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要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还需不断地学习,充电。在培训中,我了解信息技术基本工具的作用,认识了多媒体,了解计算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的一些应用。掌握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设计方法,能够用信息技术有效设计学科教学方案。掌握有效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准确诊断和切实解决学科教学问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施和评价能力。了解学科教学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能够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选择运用,改进课堂教学及其研究行为。明确课程改革与发展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能够在备课、上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学业测评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教学研究理论和学科教学研究方法,能够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并形成初步成果。

四、提高了信息技术运用的能力。

这次培训,我们重点学习了“多媒体课件开发”、“菜单式”个性化网络研修介绍、教育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设计、教育技术下语文教学组织与管理等九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我提高了课件制作的能力,学到了集成和开发教学资源的方法以及传输和管理教学资源的方法;提高了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的整合能力。这对我今后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有了很大的帮助。

学以致用,才是根本。本次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很实用,培训结束后,我要把培训中获得的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今后,我将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继续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个人信息素养,多学习相关的知识,争取使自己的计算机技能能够更长时有效的为教学工作服务。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资料,此刻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梦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必须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读了有关的教育法规后,我认识到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一向都十分重视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把普及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全面发展作为立法的基本目标,做出了一系列重大的制度创新。这些制度的创新,更加适应了当代教育发展的要求。经过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使我对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的行为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未成年人的保护、义务教育法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经过学习,我明白要想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明白国家和人民对教师的要求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是合乎教师行为规范的,哪些是违法的,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师应当拥有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我认为要很好地履行教师的义务,首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本事、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职责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并且我们作为人民教师,在教育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我们还要教会学生什么我们不光要培养出知识本事优秀的人才,我们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教育,还要进行爱国主义、团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用真心去关爱他们,发现学生的优点,发展学生的长处,使他们能感受到父母般的温暖,享受到学习的欢乐和满足,过一种幸福的学习生活。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欢乐的成长,都能成为社会做所需的多层次人才,让学生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而不是仅为了那几个优秀生。应当把教育办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场所,而不是淘汰人才的地方!

其次“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还要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修养。教师要严格要求自我,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最终,师德的核心问题是"爱",这种"爱"必须是排除了私心和杂念的父母般温暖慈祥的爱,恩师般高尚纯洁的爱。它表此刻:当学生受到挫折、处境困难的时候,给学生以同情、关怀、体贴和帮忙;当学生生病的时候,主动嘘寒问暖,送药送饭;对待学生的提问,耐心细致,和蔼可亲地给予解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帮忙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教书和育人有机的统一齐来。热爱学生,就必须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偏爱一部分学生,而冷淡或歧视另一部分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异常是我们所应对的这群孩子,他们更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我们要做的,就是真诚的对待每一名学生……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各位老师好,为期八天的新教师培训上周结束了。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这次培训我的学习成果。首先大家可以看一下我们这一次新教师培训的课表,每一天都是上午三个小时,下午三个小时,非常的充实有意义。从课堂教学到专业成长,从师德学习到班主任工作管理常规,从教育教学理论到工作技能的学习。这些课程内容或深刻独到、旁征博引,或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或激情澎湃,发人深省。

在这里我想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感恩

感恩能有这么一个提升自我的培训机会。作为已经一名新教师,刚工作2年,也已经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面对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和困扰,有时候会忙手忙脚不知所措,面对自己的专业成长有时也会感到困惑和迷茫。感恩这次机会能让我充充电,补充补充能量,开拓以及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明确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然后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更加自信的风采,继续回到岗位上发光发热。最后感恩教育专家们精心准备的一场又一场的精彩讲座,他们详尽地,毫无保留的向我们分享着他们在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深刻的感悟。

二、感悟

这几天学习了很多课程,也有很多的心得体会,也让我重新去审视教师这个行业。我们经常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其实这句话我想也适用于教师的成长。我觉得我们也像一棵树木,想要成才,我们必须做到:深扎根,高仰望。深扎根是指我们必须要站稳讲台,扎实自己的专业技能。高仰望一是指要拥有崇高的教育理想和思想境界二是指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前景要有一个规划和期盼,拥有积极向上的力量。

想要深扎根,我们首先需要拥有高尚的师德,用爱育人。以德立身、以德施教。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想要深扎根,我们需要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就像xx老师给我们列举到了班级管理中的各种方法,例如积分,140字等等等等,例如xx老师给出的收发作业的问题,上课回答问题不积极等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方法。针对每一个教学上的问题,我们都需要不断的去探索去实践,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和一些教育资源的整合,我们需要学习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学习一些新的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探索一些新的技能。九零后的老师们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想要深扎根,先反问自己是不是有让学生钦佩的专业能力、有让同行赞叹的智慧方法、有让家长认可的品质修养、有让领导赏识的责任意识。

三、高仰望

我们处于一个教育兴盛的时代,新时代对我们新教师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所以我们考虑的不仅仅面对教学上的问题,还需要考虑的更多,比如说xx老师谈到的依法治教,我们需要将法冶的精神、法律的思维模式贯穿到学校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管理者、社会等诸方面的利益平衡。再比如说,xx老师的如何构建生命教育的大安全观。在新形势下,我们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同时也拥有着更多的机遇。在这个时代,我们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有更高的职业理想追求。说深扎根能成为一名合格教师,那么从合格教师到骨干教师,再到专家型教师就需要我们拥有更高地仰望。我们不能满足于自己的教学能力,还需要提升自己的科研力,在实践中教有所惑,惑有所思,思有所得,得有所进,进有所乐。做好课堂反思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自我,才能不断地超越自我,唯有不满,才能造就创新。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离不开教育写作。也离不开良好的阅读习惯,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的这个方面正是取决于此。教师不仅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引路人更是传道、授解、解惑的传承者,这些都与读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教师而言,书籍是个人专业成长的来源。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改善我们的专业结构,生成我们的专业智慧,构建我们的专业精神,促进我们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

四、感动

此次培训除了学到了很多理论性的知识和许多实践上的技巧之外,我觉得此次的收获是情感上的一种触动。我深深的被这些优秀老师所感动。老师们的讲课风格迥异,他们或温柔。或豪爽,或风趣,或深沉,但展现出的人格魅力各不相同。从她们身上我看到了对教育行业的无限热爱。尤其是我感触最深的是xx老师,在分享她与学生们之间故事的时候,话语中不经意间流露出来满满的爱意和如沐春风般的温暖,脸上隐藏不住身为一名教师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那个瞬间你能感受到她对教育的热爱。当她讲到她的学生们反过来安慰她的时候,看着那一张张写满安慰话语的小纸条,真让人泪目啊。xx老师将热爱传递给孩子们,而这份爱反过来又以另一种能量去激励x老师。我想这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吧。

只有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辰,最后祝愿各位老师们都能从教育行业中获得满满地幸福感和成就感,祝愿大家都能在教育这条路另辟蹊径,开拓创新,方能走的更高更远!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时下已经开学,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各种形式的培训也随之纷至沓来,这是我们教育的可喜现状。尽管有些培训有点靠“钱”,但对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而言,还是双手欢迎。教师骨干是一所学校的中坚力量,因为经费的限制,我们一些学校费尽心思所举办的培训一般以学校内部组织、优秀骨干教师讲解为主,很多时候我们往往因为一个突发其来的妙想或因为一种习惯,对培训没有一个系统的规划,每每培训也就被搞成了形式化的全体教师“陪训”了。一到培训现场,微笑随之不见,众人埋头做思考状,闷闷不乐、垂头耷脑,在教师们看来,所谓的培训,更多的是一些领导的一厢情愿、工作的安排,更多的是听些生硬的理论,无非是陪着大家坐一坐、聊聊天、睡睡觉的“陪训”。于是在我们心目中被赋予很高期望的培训是沦落成了“陪训”,学校培训人员拿着一把的资料照本宣科的讲解;下面的教师心不在焉的倾听,内心中充满了煎熬,时不时的看一下手机,期待培训的结束,一旦结束后,往往内心生出逃出生天的感觉。不用说,这样的培训效果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因此我们的教师对待一些所谓帮助自身成长的“培训”已经没有像以前那么期待了,因为大家内心清楚,培训真正走进大家的心灵,让大家受益匪浅的寥寥可数,很久也遇不上一个。大多数的培训都只是走走过场,讲的人都是自己的同事,到网上找一下资料,然后按照ppt读一遍,基本就算是完成了一个任务;而听众也就是撑过那一段时间,最后写一个感受完事了,培训的效果究竟有多大,也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了。

培训应该是一种有计划和目的及步骤的活动,是一种良性循环的长期活动。培训的关键是要有针对性,寻找到培训的切入点,让教师从培训中切切实实的得到提高,而不是脱离实际,不接地气的满堂灌,然而事实却是一些所谓的培训往往不能根据培训教师的实际需要制订相应的培训方案,不能选择教师所急需的为自己解疑答惑、指明方向的授课教师,从而使培训流于形式。

在教师培训中,、某些参训教师只是报个名,应个卯,甚至根本就不去听课,最后照样“圆满”地通过培训。这种培训,其实是在“走过场”。异地培训,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都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都想得到培训的机会。可机会难得,学校经费有限,所以成为大家角逐的舞台,让本来可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件实事,可实事办不实便成了摆式,来了培训指标,一些学校不管培训的方向是否对口,按照顺序进行安排,使培训工作不能落到实处,造成授课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听课教师在下面昏昏欲睡地“参与”。即使是在听,也是“听听激动,想想感动,回去一动不动”。培训结束,大家“百度一下”,复制粘贴,培训总结便算完成了,学校也不会进行相应的检查反馈,漠然置之,受训教师不反思、不总结、不交流,一次简单的汇报便草草了事,回到工作岗位后照例是穿新鞋走老路。所以变调的培训便由此而生,前来参加培训的教师成了陪着训的教师,耗了宝贵时间,收效却甚微。甚至在某些教师看来是唯一公费出门的机会。到了目的地,他们先联系亲朋好友聚一聚,然后再到当地旅游景点转一转,放飞心情,乐不思蜀,而把培训任务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忘记了培训学习是教师的“加油站”、“磨刀石”,是为了更好地储备教育教学潜能。

教师在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过程,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得到发展,形成自我们风格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既可以称之为专家型教师。如果我们能达到德才兼备,具有不断学习的精神,在不懈努力中成长为名师,也能够水到渠成。想成为一名名师和教育专家不仅自身要有高深的情操、高深的教育素养,还要研究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自我加压、不断学习、完成人生的蜕变的过程中,教育培训因其本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和巨大作用,必不可少,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推动了教师培训的发展,教师培训可发挥的空间很广阔,希望我们的培训能切实转变观念,把培训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培训,对培训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在与时俱进中进行创新,真正的让培训成为中国教育行业的发展助推器!

培训最终是让参与培训的教师获得非同一般的感受,拓宽自己狭隘的视野,能把带回来的东西运用于实践或者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从而在实践中获取真知,得到成长。专家如果能有的放矢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只有这样,培训才能做到针对性强,让教师感兴趣。因为触动了教师的内心需求,得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参训教师们自然听得认真,听得进去,能带回来,而且受用。正视教师知识结构的差异,在教育工作中的迷茫疑惑之处,充分考虑到学习的实效,真正认识到教师的实际需要。活化学习方式,使教师乐于学、善于学、勤于学;征求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不同需求,细分培训类型,对科任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校长实施有差别的个性化、特色化培训;培训激励机制要奖惩并举,将培训的实际效果和对教师的使用、提拔、调动、奖惩等挂起钩来,使教师在培训中得到实惠。

搞好教师培训工作,需要参与培训工作的教育部门、培训机构、学校和教师等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尤其是参训教师要端正态度,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学校领导应该加强对教师培训的重视程度,选择自我发展需求强烈、专业成长愿望迫切的教师参加培训,并将教师培训作为日常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来抓,加强管理、监督和考核,这样方可使教师培训工作真正起到加速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目的,从而引领教师走出山重水复的职业倦怠、获得振聋发聩的惊醒,感受源自教育科研前沿的理论清风。走出“陪训”的樊篱,让教师培训源于实际,彰显受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如此才能让教师将培训所获运用于实践,解决教育教学的真问题,进而收获成长。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就在一会儿的时间里,这次的幼师培训已经结束,有幸自己能参加这次的培训学习,这次培训既充实又有意义,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像幼苗一样得到滋养,这次培训理论结合实例,课程丰富多样,从全方位精心诠释成为一名优秀幼师。通过两天半的学习,收获颇多,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阅读是幼师生命成长的必由之路。

训练过程中,老师们坚实的话语基础让我钦佩,这些都和读书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某某老师,年纪轻轻就已经是学校的骨干教师,这和他的勤奋好学是分不开的,所以,我想读,尤其是一些经典的书,还有学龄前的文章,写下读书笔记,这样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语言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理论素质,日日学习,终身学习。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德高为师,身先士卒,师德是教师的灵魂。能不能做个好老师,要有“抱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截草走”的精神。对幼儿的爱、尊重和理解,是幼儿教师必备的职业道德的核心。爱情对孩子的正常成长至关重要,我们要学会理解,关心孩子。

广泛学习幼儿早期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学水平。

这是一本宽泛的新教材,它为我们的教学实践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也有几位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结合幼儿教育的五个方面的特点,给我们详细、生动地讲解了课程特点和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引导、环境布置等,让我们明白如何开展幼儿园教学工作。

此次培训中,听了各位前辈的经验分享,我深感荣幸,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六】

这次培训只是短短的几天,我感悟到自己的点滴进步;深深地体会到培训的时间太仓促了,如果再长些,我的收获会更多!

培训期间,我们用眼细细观察课堂流程,侧耳倾听名师讲解,用手摘记笔录,而后用心体验感悟;以讨论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心得。培训侧重理论联系实际,促进了我的成长。

理论的淀积,提高业务素养。“学生要有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是说教师本身的功底得扎实。我相信,这点素质每位教师都有;而摆在我面前的困难则是,如何使学生的“空杯子”变成“一杯水”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的教育素养。为此,在此期间我通读了《美术新课程标准》,还摘录了万余字的笔记。

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理论及教育文章,达到一定的数量,就会产生质变,从而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理论的支撑,指导教学行为。培训中,我们听了几位老师的说课。这些说课都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无一例外地体现着新课改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目标达成度高,无一不渗透着美术素养和美术方法。用心品味或听他们的说课,他们的设计都有根有据、有板有眼。回味自己的教学,真的问题不小。

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体现理论的运用,将是我提高课堂质量的动力,提升教学能力的途径。理论的铺垫,认识教育科研。听讲座令人深思,很受启发。上课老师所讲的内容,无一不体现着他们经验的精华。而这些“精华”的产生都是由问题引起,通过教科研的途径形成。

作为一名美术骨干教师,能力当然要好;但参加了培训,我真的感到难为情。今后,我有信心去学习教材,并落实到行动中,从而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培训结束了,我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在遵循理论——实践——反思——认识——再理论——再实践——再反思——再认识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才能获取进步。

我坚信:努力奋发、不断进取,我会成为平关小学真正的骨干教师,至少成为自己认可的“骨干”!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七】

七月盛夏,阳光暖暖,感谢学校想青年教师之所想,急青年教师之所急,量体裁衣,为青年教师请来各方师傅为我们的专业成长定位导航。经过三天紧张的培训学习,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每位老师都在倾囊相授。从蒲老师在昭觉的蔚蓝天空到胡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之美”,从仪容仪表到一笔一画,田老师的章法,蒋老师的蓝图,霍老师的乐在其中……我们处于这样的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是幸运的。青年教师培训如这般由一线教师、一线教育工作者“手把手”教授教学、管理经验,使我们在教师职业发展之路上少走弯路,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呢?

“教育是一潭常更常新的活水”。我认为作为教师,我们的成长决定着将来能否更好地引导、教育孩子们,更决定着今后的教育道路能走多宽多远。这潭水只有源源不断地注入新的活力与能量,才能给我们的教育生涯带来新的惊喜和收获。教育不仅是给予,更是唤醒、赋能,也是自律、自修。璞玉待琢,任重道远,在未来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探索,与学校、学生一道持续成长。想要更好的成长我们首先需要把握住方向,在培训中,漆书记的建议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第一,教师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力。要提升自己的人格,就要处处时时坐得正行得端。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孩子们心中的榜样。

第二,教育处处是情感。这句话真的是太走心了!我相信,情感是的教育方式。都说教师是无私的红烛,走过来用心回望,我们才知道红烛付出的感情远大于流过的烛泪。

第三,教学需要教师的耐心。所谓教师的伟大不单单是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这几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能够耐得下性子引导好学生——育人。作为老师,在与学生相处时,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

第四,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课堂控制能力是教师们的看家本事。好的课堂语言是练出来的,细节处理是关键。每一堂好课都需要我们细细品酌,逐字逐句地提炼,只有这样才能带给孩子们更好的课堂质量和更美好的学习感受。这不是一日的智慧,而是更需要平日认真用心的关注和努力才会有的收获。

修炼成为有信仰的教师,修炼一颗柔软的心,修炼一腔宽容怀,修炼一副担当肩。经营好自己的生活才有美好的当下,有不懈的梦想才能找到诗和远方。只有将生活和工作二者合理协调,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我们的生活才会幸福,教育生涯才会多彩。

各位专家深入浅出地用大量例子诠释了整个教师成长的过程,让我很是受益。每个人的人生之书厚度不同,内容不同。不必奢求自己的人生之书如伟人般辉煌闪耀,如名人般光芒四射,也不必奢求自己的人生之书有多大多厚,因为只有厚度而没有内容的书是无意义的,正如只有羽毛而没有翅膀的鸟,是飞不起来的。古人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能做的,就是握好自己的笔杆,工整而有力地书写人生这本书,最重要的是在有限的纸上,书写出最漂亮的字体,呈现出最精彩的人生。

在绵外,还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我会把握每分每秒,不虚度光阴,认真对待教学。身为年轻一代,多向前辈请教,认真反思自己的每一堂课,积极参与每一节备课。改变,说不清、道不明,潜移默化,但通过这次培训,我的想法、做法真的有所改变,且行且思,且悟且进,教育的作用亦如此。有这样好的引路人,自己一定要多努力。行动大于一切,尽心修炼,用心工作,路上总有些沟沟坎坎、磕磕绊绊,若想走得顺风顺水、精彩绝伦,那还是多读点书,腹有诗书,如仗剑天涯!

“落霞与孤鹜起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绵外这片教育的天空下,有骨干教师领雁前行,有青年教师同频共振,这是我们共同的福份。最后,再次感谢学校的用心,感谢老师们的无私分享。教育之路漫漫,领雁齐飞,共谱华章!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八】

当一名老师不容易,当一名好的幼儿园老师更不容易。在这次培训中我收获到了很多,对自己的都有一个提升,以下就是我对这次培训的感想:

一、教师必须必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师德

1.幼儿教师要具备有高尚的的品德,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感。热爱幼儿,关心幼儿,尊重幼儿,热爱幼教事业。在工作中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关心集体,团结互相帮助。并能正确处理好与领导之间,同事之间,家长之间的关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幼儿园小朋友做好榜样。

2、要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幼儿的人格,以宽容积极的态度应对每一个幼儿、关心每一个幼儿的成长,活动思想,要和蔼可亲的与幼儿交谈,处处倾注对幼儿的爱。

二、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态

幼儿教师首先要耐心的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然后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幼儿教师要做好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着。

三、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观念,创新思想意识

传统教育和新时代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那么在现在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当中,我们要将传统教育和新时代教育相结合,把传统教育的部分旧观念抓变为现时代教育的新观念,形成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为主要教育教学目标,新的教育理念,让幼儿教师更好的与幼儿相处,形成一个良好的,活跃的,积极的,幼儿喜欢的学习生活环境。

可让幼儿发挥自己的主体能动性,可创造性鼓励幼儿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尊重幼儿的个性。善于发现幼儿创新意思,以及自身潜在的能力,调动幼儿的动手能力。

幼儿园的教育是幼儿身心成长,发转生活规律以及学习的最初,在幼儿园里老师以游戏为基础的活动让幼儿更加喜爱幼儿园,并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去探索。保教结合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都能获得全面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幼儿教师都要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活动,把每节课上好,让幼儿寓教于乐其中,在玩中学,学中会,更好的掌握知识。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九】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所以我一向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我感触很深,受益匪浅,使我更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对自己的人生价值、认识水平、理论水平等都有进一步的提高。在培训的这几天,我的感觉是充实的,因为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在这里,我们与各位同仁、专家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次次亲密接触,听取了专家及各位同行的各种观点和见解,反思了自己的不足。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社会在不断的变革,就必然要求教育也不断变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观念,也对教育提出了很多挑战。教师想在这场滚滚而来的课程改革中占据主动地位,就应与时俱进,以饱满的热情,开放的心态投入课程改革的浪潮,迎接新课程所带来的全新挑战。继承与发展是此次基础课程改革的特点。新课标更为彻底的摒弃了以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那种“学科中心论”的教学模式,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教学中心是学生这一主体。同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求是一致的,即: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又必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一教学理念和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更新了教育观念

现代的教师应成为学生潜在品质的开发者;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成为学生的心理咨询者和健康的引领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促进者、合作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挖掘和理解教材中去摸索教学方法。经过这次培训,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思想有了根本的转变。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师,只有与时俱进,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学生,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才可以做一个好教师。

二、拓展了视野,把握最新教学动态

教学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再学习,是自我矫正,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要学会自我反思,就会以特定的眼光给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定位,就会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审阅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充电机会。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的业务素质。还能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我们坚信通过这次培训,能促使自己更加至力于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因为每一天都能面对不同风格的教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能走下去。前边的路很长,前面的人也很多,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所谓“高山仰止,心向往之”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作为教师,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伴。因为过多的实践经验有时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也能一时地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缺乏知识的教师,仅靠点旧有的教学经验,自然会导致各种能力的下降甚至是缺失,这时旧有的教学经验就成了阻碍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的障碍。所以,对于这种学习、培训,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是很有价值的。

三、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这几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沉重,沉重的令人窒息。我早已像一台机器,不再有灵感。把教师当成了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职业。可通过这几天的培训,让我能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

四、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通过学习,让我更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不断加强修养才能胜任教育这项工作。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虽不能说通过短短几天的培训就会立竿见影,但却也有许多顿悟。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厚积薄发,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培训后在工作中的打算:利用本次培训成果,积极探讨新的教育理论,新的教学模式,尝试任务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 20xx关于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感想精选篇五

这次的青年教师培训会,又让我们收获颇丰。为我们以后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把它整理出来分享给大家。

在教学方面,要始终坚持新的教学模式。营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摒弃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现在的每个班级的学生容量很大,一个教师面对的可能是400多名学生,很难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那么为学生批改作业,写评语,成为师生交流的一个桥梁。写评语也有很大的智慧,多写鼓励的话,语言要得体,引导要正确,而且最好把每次学生的作业情况都有记录,去鼓励他一点点进步。

万事开头难,青年教师在困难面前,要迎难而上,不能退缩,而且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你现在所付出的都将是今后的财富。

教师行业,最锻炼人的要数当班主任。张主任是优秀班主任,他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所以,他为我们分享了很多当班主任的心得。首先,作为班主任要有权威,要对学生有控制权。然后,就是选好班干部,班干部要有实用期,而且要品学兼优,能够起到表率的作用,让其他同学心服口服。另外,班级的管理不能倚重一个人,使权利过于集中,权利要呈现多核心。所以,班主任的权利要避免被架空。在管理方面要始终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而班主任要有主见,有立场,对班干部不能有过多的偏向。

那么对于我们青年教师,也要学会管理课堂,只教不管,教的再好也等于零,我们青年教师应该怎么做呢?管理学生要严而不死,宽而不乱。刚开始上课时,不要让让学生过多的提意见,如果存在什么问题有些时候,自己是可以察觉的。要做到自己掌握课堂,收放自如,不能被学生操控。学会依法执教,体罚,大骂学生都是无能的表现。处罚学生时,要在合理的范围内,要从为学生好为出发点,不能只顾教师的自我情绪发泄。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自己的权利,但也要保护好自己,不能被他人抓到把柄。

教师为人师表,要十分的注意细节,尤其是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所以教师要十分的注意形象,服装要得体,语言要文明。在学生面前要有风度,不能乱发脾气。上课时始终要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去面对学生。

这次培训会比较全面的从教学,管理,教师的教态等方面为我们进行培训,为我们在以后的工作提供宝贵的意见。有利于我们在教学技能与管理方面快速提高,快速成长。总之,十分感谢学校安排的这次培训会。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十】

20xx年1月12——13日,我们全体教师参加了伊春区教育局组织的教师培训,市教育学院专家和区进修学校讲师精辟的讲座和市教育局领导所阐述的有关学校办学管理和教育科学发展的观点使我大开眼界,给我的感觉是井底之蛙只有跳出井来才能感觉世界之大。时间虽然很短暂,但是感觉是充实的。耳濡目染的东西很多。从教19年来,接受的培训有很多次,但有时所看到的都是经过了层层包装的课堂实况。而这次的培训确是扎扎实实解决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困惑,收益匪浅,几点体会如下:

一、以积极的心态应对压力,做健康幸福的教师

xx教授的《关注教师心理健康》讲座非常及时,让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就像心里亮起了一盏明灯。当下教师职业的现状,用两个字来概括“累”、“难”。十几年的教学生涯,让我已经慢慢倦怠,我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爱抱怨,抄不完的笔记,频繁的检查,一项又一项的任务以及家长的难缠,学生的厌学……。让我心烦意乱,不能静下心来教学。通过听讲座,明白了这是心理问题,通过张老师送来的六份心灵鸡汤和心理调适原则,我懂得教师一定要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教好学生,在我们无权改变,无法改变,无力改变许多现实情况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自己,寻求自己的专业成长、积极的自我减压,来实现我们的职业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加强专业文化学习,做一专多能的教师。

xx老师的《提高教师素质》讲座,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让我们再次体会到要想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甚至是长流水。同时区进修学校讲师们的《班主任工作漫谈》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对已经是班主任或者是即将成为班主任的老师都启发颇多。《网络搜索及下载技巧》让我们对电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更加的得心应手。《教学简笔画》让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教师礼仪漫谈》让我们尽情展示教师的`风采。

三、积极参加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市教育局领导的讲座《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办学管理》、《增强推进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高屋建瓴,见解独到。“书香125”让我感受到了温馨的教育氛围;“非大楼也、乃大师也”让我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学术批评”让我看到了科学、民主的学风;“没有按着教育规律办事”让我体会到教育改革的任重道远。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感到课程改革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决不能是墙上多挂几块黑板就是杜郎口。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按照每一个老师的特点和学生情况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这次培训内容与时俱进丰富实用,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质。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却需要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很漫长,也许会走得很累,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会走下去,也许我不能走到最前沿,但我会朝这个目标去努力。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绿润生命,盛及未来”20xx年2对于我这个新老师能考上绿盛表示感恩,对于这次的培训也表示荣幸。通过这次培训我自己表示受益匪浅,从改变地位的转变到教学方法、教学质量都对自己产生了积极影响,让自己面对以后的教学有了更好的教育机智。

“有所得”通过这次培训,了解到对我自身综合素质,修心养性都是难能可贵。也了解到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育的根源是靠教师引导。学校工作离不开教师,而我们新进教师则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非常感谢各位老师、校领导在百忙之中给我们新教师带来营养颇丰的精神粮食。

“为人师表”成为我们每个新老师的座右铭,因为我们教师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自己的修养,更代表绿盛教师团队。我们所承担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就对我们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让老师要有健全人格,优良的品行可以言传身教。我热爱老师这个职业,崇尚教师。我会将教书育人当做自己的一种崇高追求,尽自己全部力量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体育教师。

“教学方法”上面讲到我认识的教学方法,特别是杨校、梁校讲到的“导学案”。学生只有自己动手才能体会到从做中学,教师要发挥自己角色,在这过程中学生才能在教师带领下掌握所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对象采用不同教学方法。

“一颗爱心”要当一名合格教师,既要有对教育无限忠诚,循循善诱,还要对学生一片爱心,通过无私的爱来激发他们求知欲。培训老师曾说过“考80分的同学要爱她,因为以后有可能是你的同事,考不及格的同学你要爱她,因为以后有可能他会当老板,给学校做贡献”。如果我们始终是舍本逐末,到头来只会是事倍功半。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我们要引导他们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成为他们人生过程中追逐的目标。这句话最好的解释就是----教育的一切都源于爱!

最后,我会用青春的热情点燃自己事业之光,更要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今天,我为能进绿盛而骄傲!明天,绿盛能为我教出的孩子而自豪!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一】

送去了一批可爱的孩子,又迎来了新的一批,本着“早准备,快适应,迎挑战,讲灵活”,我开始了新的工作内容。本学期,贯穿始终的教师培训对我的影响远大于以往的任意一次。现将部分心得总结于此:

一、摆正心态,从零学起。

从现在起,我就像是一个小学生,一切从头来,不管前面的路上是荆棘,是坎坷,我要告诉自已:要弹性坚持,多动脑想问题出点子,万事呀可大可小,轻重缓急可商可量,最后还是自己说了算;要多说话,事情也要多做,低调不让别人有压力,高调暗暗鼓励他人;多听各学科的课,什么都可以拿起来做做玩玩,可话要摆在前头“做不好不能担保”;积极主动试一试,害怕了顾虑了就直说,得到多少真情付出多少精力,一切量力而为、适可而止;你并不孤独,永远都有值得你学习的人在你的身后,他们会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他们怎么做,你也怎么做。

一点一滴地慢慢积累,只要用心了,不管结果怎样,荣辱淡定,收获终匪浅。

二、积极参与,多多反思。

本学期的教师培训内容丰富,包括对师德规范、教育教学常规、学科作业设计革新、教学案例如何撰稿、一线教师如可做课题、文本阅读语篇再构、送教下乡学习活动以及英语有效作业设计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

其中,第五届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是本人收获最丰盛的一场培训。前往南京的四天里,我认识了很多业界的同僚,他们的积极热情对正处于农村支教的我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这也是本人几年以来享受到最大的待遇,正如高老师所言“如果不是支教,或许真的很难获得这样的机会”。谢谢老师对我们这些农村支教教师的照顾。四天的学习,以及后续的多种体验反思让我重新审视了现状,我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方向,以及改变处事的态度与方式。改变,需要一个契机。

最后我要用一句话来勉励自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二】

教学技能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比较科学的理念,让我受益匪浅。

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教师道德品质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并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联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透过寒期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我认为,好教师务必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好处,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仅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透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潜质,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质。

教师务必有高尚的品德。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我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我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务必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完美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务必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我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职责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忙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用心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务必热爱自我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就应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我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不好之分,“学困生”之所以“落后”,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学困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提高,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

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我的学识。做到博学多,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显然很重要。正因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博学多才,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务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它表此刻精通与知新的方面。精通,就是对所教学科,要掌握其基本理论,了解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和社会作用,掌握重点、难点。不仅仅要知其然,并且要知其所以然,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知新,就是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我,完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精通与知新,要求教师自觉坚持理解继续教育,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我们是直接应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并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个性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这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我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

教育观念,改革教学资料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终会走向腐化。教育是一个发展性的职业,它要求从事这个职业的教师应坚持学习,永不间断,仅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充实自我,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所以,我利用业余时刻自学,学习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理念,新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梦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一个好教师还务必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所以,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务必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职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能够向学生谈自我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能够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我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透过学习,在学习中提高自身素质。俗话说“给人一碗水,自我就务必是常流水。”个性是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结构更新比较快,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及日常生活中加强自身学习,发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同时也就决定了我们教师这个行业必是学习的一生,也仅有在不断的学习中积累知识、丰富自我了才能提高自我,仅有自身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为教育事业服务。总之,仅有做到与时代同步,才能培养出贴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这付教书育人的重担。教师还应具备“柔性化的管理才干”和“相当的研究水平”等。教师仅有具备教师的素质,才能出色的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篇十三】

随着时代的发展,渴望求知的人是越来越多,作为已工作多年的我,自然也渴望不断的丰富自我。为更贴近自我的工作,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的小学教师岗位素质本事提升培训就要过去了。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学习时间中,我收获良多,以下是我的一些学习心得体会:

一、拓宽了知识面,有了危机感

网络培训中每个模块设置了很多的学习资料,每个学习资料有相关的视频、图片、文本等等相关素材,我都认真学习。经过学习,即拓宽了我的知识面,又开发了我的思维,也让我有了危机意识。网络信息知识更新迅速,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还应是一名终身学习者,仅有不断学习才能与进俱进,使自我的知识储备永远鲜活。而网络培训为教师的终身学习供给了新的渠道。

二、更新了我的教学观念

网络培训是一门全新的方式,里面包含的都是最新的教学资料、方式、理念。经过学习,更新了我的教育观念丰富了我所教学科的知识资料。培训中教学方法和本学科中的教学资料的详细解读是我在培训中最为感兴趣的培训资料,感到学完后受益匪浅。

三、重视交流与沟通

除了自我学习之外,尽可能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探讨与学习生活有关的各种问题。当遇到自我难以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时,多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并从网络上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四、这次培训的实用性,也是最重要的

让我们学员确确实实有收获,并将之应用到教学当中。

以上是我在本次网络培训的一些心得,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以理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学习中,以收获更多的成果。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感悟简短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感悟简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的确如此,前不久我拜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

这本书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它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我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上课、反思、批改作业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首先,《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他认为:读书是节约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一。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不应该总是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该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书中所举的那个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用了终生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我们只有主动地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这是作一个‘真正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

其次,“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这条建议也对我帮助很大。对后进生我一直认为这是属于智力问题,是先天因素造成的。无论是谁,无论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但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这个道理,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相当困难。书中的那个“费加”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他和我常认定的笨学生非常相似,我平时对这样的学生往往采用补课的方式,使他们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傍晚留下来反复地给他讲解、背诵直到她“懂了、会背”为止。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不这样做,他给她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后来,费加的学业成绩赶上来了,并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也从中得到启发,对费加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注重训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提供动力。

另外,这本书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它字里行间洋溢出来的对学生的那种人性化的尊重与热爱。一切的教育方法都是基于对孩子成长的学习需要而引发的,在那里教育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虽然有国别的限制,但我仍深深的感受到教育者对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那种神圣的尊重。

书中还特别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足够的尊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在大师眼里,德育教育绝对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口号式的响亮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细节,是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应当教会儿童去爱,而不是教他们去谈论爱,应当教会儿童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反思自己的教育,是不是缺了些什么?

在阅读过程中,我从苏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他没有空洞的理论训导,而是以提“建议”的形式,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他不喜欢大而空的说教,而是深入你的内心,联系教育生活的实际,用了很多生动的事例和实际体会,把枯燥的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阐述得生动、给我们提出许多饱含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建议。整本书读来令人倍感亲切、深受启发。那些关于教育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品味。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阐述了教育的真谛,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一代来说,仍有着重要的意义。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书中的许多经验都值得我学习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一生享用不尽的财富!

关于什么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才能,我是这么想的,才能不外乎知识和能力,例如各学科的知识,处理事情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面对问题的能力等。那么这些也是我在教学中所要面对的东西,需要摸索着去锻炼自己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提高,正式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的补充他们知识的大海。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里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学生最低限度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他有了15年至20年教龄的时候,这个比例就变成为10:1、30:1、50:1。”这也使我看到了自身的差距,明白教育工作不能心急吃热豆腐,一名合格的教师都是经过不懈的努力和通过不断的教学,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而成长起来的。这也使我更加坚定了在奔向合格教育工作者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

在读完前苏联当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遗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感觉受益菲浅。做为一名教师,在不断完善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同时,还应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谈谈其中印象深刻的叫条建议和自己的体会。最后谈一下自己总结出来的想法,原本以为教师这个职业是个很简单的职业,等到自己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其中的苦也累,但也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面对着一张张天真的笑脸,学生的声声问好,我也为之动容。每个孩子的一生只有一次,同样他所受教育的机会也只有一次,我希望我带给自己的学生是灿烂的明天。虽然未来从教之路会充满艰辛与坎坷,但我会用爱心去呵护每一个孩子的成长,用知识去教育学生,这也是我的目标。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可当镜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到相关的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真让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教师读《大学》的心得体会1500字精选


大学生范文网栏目推荐你阅读“教师心得体会”等专题内容。

教师读《大学》的心得体会 篇1

当我坐在熟悉的教室里一遍遍回想,短暂而又宝贵的北京学习恍如一眨眼,但那生动的一幕幕画面却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里,今后也将深深地镌刻在我语文教学的绵长的道路上。五天的近距离聆听教诲使我既感受到专家们知识和专业上的博大精深,又看到了他们孜孜以求的学者风范。北大博士生导师程郁缀老先生对中华民族诗词的深入浅出的阐释和他满腔的爱国情思感染着我们,牵动着我们的一颦一笑。厚重的情思使得课堂上的听者时而笑声朗朗,时而潸然泪下。他举手投足中投射出的深厚渊博的语文素养成为我心里沉甸甸的收获,留待我今后用心细数。还有北师大赵德成博士那心细如发的学生心理剖析、赵希斌博士的闪烁着人文主义思想的教学理念以及北京的小学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乔亚孟老师、武琼老师的生动的教学案例讲解和年轻的徐轶老师从编者角度对教材及新课标的细致解析,都使我如获至宝。同时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倾囊相授的无私也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五天紧张的学习中,我和老师们一起如饥似渴地学习着,笔尖下记录的有大师们精彩的讲解,有自己瞬间的灵光乍现,更留下了诸多的思考。五天的学习带给我的是从内到外的洗礼,是旧的思想和做法的清空,是新的思想和教法的充盈。如何提升自己?又如何改变自己的语文课堂?成为了我心中至今抛之不去的课题。

一、理念的提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度决定深度,眼界决定境界。作为教师在素质上应该是多侧面的整合体。不能像淮南甜美的橘子到了淮北就变成了不能吃的东西。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不只是教学方法和技术,还包括教育价值观、个人素质和专业素养,这些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北师大赵希斌博士《优秀教师的四项核心素质》)听到大师们深入的理论分析,对应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我认为如下几点是应在教学中提升的重中之重,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和我们的学生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找准起点和落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的课程性质决定了: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北京特级教师武琼老师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文课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同时还强调了教学要找准起点和落点。教学的起点是研究学生的学情,落点就是落实学段教学目标。要关注孩子的阅读心理,阅读要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使课堂探究成为思维的凝聚和情感的交流。武老师的讲座使我茅塞顿开——这样才会生成高效的课堂,学生的语文思维才会真正得到发展。语文课堂不是课本剧、不是朗诵会,更不是没完没了的分析、理解和体会。同时,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应该像贾志敏老师所说:一要以学生为本。要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二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二)坚持一个理念:尊重个体。

以学为本,以学定教。《新课标》再次强调语文课堂上的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要的素质是具备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尊重学生,善待学生;关心学生的人生和命运而不只是分数;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学生的独特性。赵德成教授在讲座中用丰富的实例和互动的方式,使我感受到:孩子的心灵及生活是复杂的,注重情感,是我们教学重中之重。关注学生的阅读心理,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这一点不但体现在备课上,更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课堂其实就是一个教育过程,是教师行为世范的过程。在课堂上教师应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谨言慎行。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引导和包容学生,将学生引领到正确的认识中。鼓励他们在课堂上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掌握当堂所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获得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和谐共生。

感谢这次北京学习,使我认识到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具备了远见卓识:坚持以学生为本,坚守语文本位。才会在语文教学中获得超越、有所发展。

二、教学行为的改变:

取经得益它山石,学为己用以攻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出真知。语文课堂应该踏踏实实体现一个“实”字,坚守真实,追求高效。学习中多位特级教师生动细致的讲解,令我耳目一新、眼界大开,也使我认识到要让语文课堂沉淀下来,要追求经济、高效的语文课堂。

首先,教学设计上要体现科学性。

不摆花架子,不上假课,不舍本逐末单纯追求课堂上的热闹。这就要求我们要结合课标的年段要求、教材训练点和组元训练点,以及课后思考练习题来确定教学内容,还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确定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找准教学起点、关键点和落点。抓原则性的东西进行创造性设计,启迪孩子们的思维。从《课标》原点开始做教学设计,抓住一点带动全文,比如抓住“灵魂性的词语”,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从前到后一句句地嚼,找到文章灵魂性的东西”。关注语言形式,关注表达和运用。改进课堂提问,促使思维能力与语言能力同步发展。教师的课堂提问要确定“关键性问题”和“整体性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追加一些必要的辅助性问题。选择使用恰当的方法,将学生从起点引向我们的教学目标。

其次,要走出一个误区——教材即教学内容。

教材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教材不一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应以《课标》为标准“拎出教学内容”,不演绎教材,用教材、用内容教学。在这次北师大学习中听取到诸多专家对《新课标》的剖析,使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语文学科的性质,仿佛找到了语文教学的本源。对语文课堂上教什么,怎么教,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重视“双基”,着力“言语”生成,才是语文课堂的本真。通过“用教材教”,把训练点转化成学生的能力,尤其是表情达意的训练。既要重视阅读感悟还要重视读写结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思维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从而实现魅力课堂和高效课堂。

再次,课堂训练要有效。

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训练之源在于“读”,读中发现、读中感悟、读中学习、读中训练。只有多读,学生才能真正走近文本;只有多读,学生才会有所感悟;只有多读,学生才能发现和学习到文中的“言语”;只有多读,学生才能将知识掌握牢固。在阅读中发现语言规律和语言现象,尤其是特殊的语言现象,在多种读中体会。同时指导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方法、运用方法。在这次学习中多位专家指出:要改变以往拿腔拿调、装腔作势地有感情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位智者,引导学生多角度去学习和发现“言语”知识和技能,运用多种方法训练学生的语言和技能。从一般到特殊抓住情感点,联系生活的体验来体会真实感情,并且真实地用恰当的语气朗读出来。

最后,为语文课堂添魅力。

平庸的教师只是叙述,较好的教师只是讲解,优秀的教师是示范,伟大的教师是启发。——武琼老师如是说。追求高效课堂,坚守真实,使每一个教学环节更科学、更有效,经得起推敲。教师还要重视自己的“教”功,应不断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内功,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从而使学生在广博的语文学习中在生动活泼的课堂上形成阅读兴趣,积极主动去学习和发现新知。回顾以往的课堂,我在这方面是很欠缺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语文课堂的魅力更是鲜见得很,课堂学习效果自然受到影响,课堂教学又怎么会高效呢。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赵希斌博士说:老师的知识有多丰富,课堂就会上得有多精彩。我想,教师只有博学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学知识、学方法,拓宽眼界,提升意识。这次的北师大之行带给我的绝不仅仅是几次课堂学习,更多的是留下了深深的反思。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成功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科学的探索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是我今后个人成长和课堂提升应遵循的座右铭。北师大之行虽已结束,但我的教学成长却正在路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师读《大学》的心得体会 篇2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和形成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以最少的时间获得学生的最大进步与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一重要途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下面结合我们一年多的课改实践谈谈自己的粗浅感受:

首先,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否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答案的肯定的,因为它促进了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实现了课堂的高效率。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抱着学生走,之后发展为教师牵着学生走,而现在的教学要求放手让学生自己跑着走。看“妈妈解放”的启示:妈妈的责任是让孩子吃饱吃好,而不是替代孩子吃饭,在襁褓中的孩子让当妈的最累,只有当孩子可以独立吃饭和行走时,妈妈才意味着得到了解放。我们教师现在所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技能。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紧扣“教”与“学”,真正实现两个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小组合作,异质同组,同质结对,竞争合作。教师重点抓小组长,小组长充当“教师助理”的角色,组内小展示由组长负责,班内大展示由教师负责,每个小组视为一个“小班”,高效课堂就等同于“小班化”教学。课堂气氛和谐民主,学生敢说敢问,敢上黑板展示,积极主动,争先恐后,学生活动人数多,密度大,课堂效果好,达标率高。

当然,实施课改有难度,有阻力,有风险。年纪大的、教学成绩好的不愿意改,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那也是多年辛勤积累的智慧结晶,怎么舍得轻易丢掉?况且他们怕失败。反而年轻人接受新生事物快,思想单纯,没有顾虑,成为了课改的先行者。我属于前者。更主要的原因是:化学只有初三才有,短短的十个月时间容不得我们去课改;况且我们只有两个人,在教研这方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所以迟迟未有行动。近两两年来我们出外学习的机会多了,看到其他学校轰轰烈烈的改革和随之带来的不凡的成绩,让我们不得不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尝试着用新的模式,结果发现新的课堂模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不错。再多和年轻教师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大大的提升了我校的化学成绩。

完全照搬他人的经验是否适用

我个人认为,应该先继承,再生成。没有“临帖”岂会“破贴”?就像练字一样,先看着字帖在田字格里书写,熟练以后,加入自己的风格,自成一体。我们在开始阶段进行模仿学习,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山东昌乐二中的“27”模式、郑州02中学的“自主开发式课堂”等名校的教学模式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还参观了晋城五中、阳城四中、润城中学、灵石二中等学校,吸收继承他们的成功经验,优秀做法,有时拿来主义也是一种很不错的办法。第二个阶段是批判与生成,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嫁接生成自己的课堂特色,这个特色应该说是同质异性的,相同在高效上,不同在形态上。没有批判和完善就没有超越,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生成,在继承的基础上确定了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导引—合作—展示—提升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当然这种模式还不是很完善,还需要我们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真正发挥其最大作用。

几点困惑

时下对课堂教学有很多的观点和见解,教育需要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教育才是好教育,要解决问题,就要奉行“实践的力行”,今天的教育理念很多,但绝少有哪位专家愿意手把手交给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只有靠行动寻找途径和方法,要知道教育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一线教师缺乏理论指导,专家的理论又缺乏实践的支撑,该如何把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我们感到有点力不从心。

以往的教学过分重视教师的导,而现在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学,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说“只要哑巴能让学生学会,哑巴也能成为好教师”,好像有点过头。我个人认为,教师适当的“导”还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何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大困惑。

当然,以上几点思考只是我个人的浮浅观点。“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堂教学也不能例外。任何一堂课,哪怕是千锤百炼的示范课,当我们课后静静反思时,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然而,正是在不断找寻策略、解决不足、弥补遗憾的过程中我们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提升和飞跃。十年前,教育局曾经发出这样一个号召:“以饱满的热情,科学的态度,迎接课堂教学改革的春天”。如今,课改在获泽大地上可以说已经是春光明媚,正在步入如火如荼,枝繁叶茂的夏天,相信硕果累累的秋天在不久的将来也一定会到来。让我们风雨同舟,奋力拼搏,再创阳城教育的新辉煌!

教师读《大学》的心得体会 篇3

我有幸参加了汝城县教师进修学校的送课下乡活动,聆听了何小英老师的《塑阳光心态,做幸福教师》的讲座,感受彼多,主要有以下体会: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做一名快乐的阳光教师首先要正确看待职业幸福感。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对幸福的追求。幸福教育,是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幸福教育,始于幸福教师的出现。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感受,它是教师个人价值观的体现。在物欲横流的世界,教师追求职业幸福的脚步当朝着精神“行走”。因为教师这个职业的本身就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有了这种蜡烛、春蚕般的价值观、人生观、幸福观,就能干好自己的工作;就会真心对学生,用心灵点燃心灵;就会固守这份职业,坚守这份信念,并绽放出许多精彩与豪迈。

教师的幸福是一种心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的感悟。学校教育,是传播人类文明的地方,也是创新和发展人类文明的地方,分享学校文化创新的幸福、分享人的生命成长的快乐、分享人类发展规律的成果,这本身就是一种别人难以体会的幸福。当我们走进学校、教室,来到学生中,与学生在一起,分享着人的生命成长的快乐、享人类文化创新的成果和人类发展规律的成果,这个得天独厚的职业生活就是教师职业独有的幸福之源。

教师的职业幸福是一种心态和状态,也是信念与追求的体现。心态决定状态,有了好心态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传递的,教师是爱的事业,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对生活,就能爱每一个学生,同他们“打成一片”,非常专一的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就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礼、引导和激励。况且,有了好心态,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就会视教师为一种艺术,在忙碌之中、创造之中收获更多的幸福,乐此不疲虽苦犹甜。所以我认为,当我们教师的劳动被他人、社会认可时,必然会带来无比的快乐,会被幸福紧紧拥抱。

从事教学二十几年,我利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摸索、实践,并听取各类讲座,以便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认识。新课程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更强调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我结合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策略以及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觉得有喜也有忧。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位教师都在思考、探索、研究的问题。面对着日复一日的上课,批改,引导教育学生,考试,如果没有一点理想主义情怀,那我们就会失去许多做教师的快乐,那我们的许多工作也会流于形式。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首先必须要有高的水准,高的理想。作为教师,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同时又要有激情,一个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而成长。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大教育家魏书生,初中毕业,但成就了教育的大业。当有人问他早先在农村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有今天的成就和辉煌。他很认真的回答说,应该是想到的。当有人问他为什么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他更认真的回答,可能是比别人多读了一些书,早读了一些书,比别人多付出一些。而比别人多付出,这体现的就是一个教师的教育理想。只有有了教育理想的教师,才能不断的挑战自我,才能勤于学习,不断的充实自我,才能向更高的人生目标奋进。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来源就是在职业生涯中获得的满足。首先,教师要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准确把握自身角色,通过自我评价来追求自我的完善。教师要通过不断的追问和反思,认识到教师不是一种为了谋生而去进行的表演,而应该是教师生活本身。只有充分张扬个性、肯定自我才能使教师在工作中体验到自己的幸福。其次,教师要将个人的心理需要导向学校和社会需要的轨道上来,自觉调整心态,进行自我教育,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完善自我。这样,教师才能在其职业活动中获得心灵的满足,从教师职业活动中体验到生命的内在欢乐,得到自我的发展,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教师读《大学》的心得体会 篇4

9月27日至9月29日,我非常荣幸的参加了由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组织的“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适应性培训”的课程。在培训期间,我认真聆听了叶志明教授、赵丽琴教授、林崇德教授、刘宝存教授的报告,他们精彩的讲解使刚走上讲台的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三天的学习,收获很大,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要把教的创造性留给老师,把学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育要求教师要懂初学者的基本认知规律;要懂本专业领域的认知规律;要熟悉专业课程体系的构成和特点;要具有先进的课程评价标准:什么是一堂好课、什么是一门好课?要能组织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中心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要把课程从知识讲授型为主,变成以知识应用型为主。要把课程从以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变成以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要把课程从学生被动听课,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新知探索。要把课程从教师讲解为主,变成由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的环境条件为主。要把课程评价从教师讲的好为准,变成以学生学的好(有兴趣,能力有提高)为准。

其次,对什么是高等教育以及怎么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高等教育就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的基础山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高等学校教师既是学术方面的专家,又是培养造就人才的行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具备本学科的基本素质备,还要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素质以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须的教育法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熟悉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懂得教育规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的知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最后,要搞科研注重积累。叶志明教授的报告中详细给我们阐述了科研和教学的辩证关系: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只有科研与教学有了很好的统一,才会有高水平的科研与高质量的教学。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不断的提升科研能力,使自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积极进行科研活动,让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都不断提高。

新入职教师的适应性培训现在已经结束,但它对我们的影响仍在延续。通过学习我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了自身努力的方向,使我的实践有了理论的指导,为我进一步的学习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开端。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尽快地胜任自己本职教学工作,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教师读《大学》的心得体会 篇5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责任和义务的概述,那么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如何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师的任务,首先就是要培养良好的教师心理。而教师心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便是如何处理教师角色的问题。

教师角色,指教师按照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角色,并表现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教师角色处理问题,关系到教师个人将以什么样的身份和态度对待学生,同时也关系到学生以什么样的眼观看待教师以及对教师的信任程度。因此作为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去面对学生是形成健康积极的教师心理的首要问题。

首先,教师充当着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在孩子眼里,教师是他们生命中非常重要和高大的人物,课上“无所不知”,课下“无所不能”。在大多孩子的青少年时期,学校时光占了他们生活的大部分,处理知识与自己的认知、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他们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这其中便扮演了引导和帮助学生们解决这些矛盾,促进他们成长的最主要角色。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能显而易见: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如果有什么疑问,第一个想到的便是问老师;当自己与其他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产生了矛盾,自己委屈不过也会去找老师“告状”。这些孩子们的行为表现无不彰显学生的心理,无论他们是否信任老师,无论他们是否害怕老师,“找老师”是他们在校期间为解决一切矛盾所想到的“第一个解决方式”。

既要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又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所承担的使命要求教师应将自己的角色摆正,成为孩子们的“家长代理人”。首先,家长的最大特征是对孩子的无私奉献,而作为教师,应尽力激发自己产生一种对学生的父爱和母爱,真心对待他们。同时我们应注意到的是,教师的角色又与家长不尽相同,家长对孩子的爱更多的“慈爱”,而教师对于孩子而言则是一种“严格的爱”。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师必定不能像家长一样处处宽容和溺爱,因为教师所面对的矛盾,是生活、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同学生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他们要解决这一矛盾,使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够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境,使学生的素质和品德能够符合社会公德和社会道德。从一定程度上讲,教师的社会责任似乎更为直接,因此在对待学生上,教师既要拥有如家长对自己孩子一般的无私的爱,更要重视培养自己对学生严宽适度理性心态,最高效的带领孩子走上成长的道路。

最新体会: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感悟其三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最新体会: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感悟其三》,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要使自己的思想丰富,要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首先得学会读书。在伟大的教育家苏霍苏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几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方法、每一项措施,都要通过到阅读来实现。你听: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你再听: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一般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而且,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表达他那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观点时,所用的语言也是既充满坚定信念又亲切温馨甚至不乏诗意的语言: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思想应该像高大的橡树一样坚强,像出弦的箭一样有力,像烈火一样鲜明。真理的坚定性,真相的鲜明性和思想的不可动摇性,是从同一个名叫困难的源泉中涌出的泉水。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

正是苏霍姆林斯基,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身边的教育弊端: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向我指出了教师本人素质的重要性: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正是苏霍姆林斯基,交给了我一个重要的教育工具,这就是集体:教师的聪明才智在于,使孩子们把教师的意图当作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实行。一个真正的教育能手永远也不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困难的儿童: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啊!

一首诗中这样写到:让生命不停增值;在十年以后更显丰盈。教育是一个周期性很长的特殊职业,年轻教师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即使补丁,也能锈成一朵花。先只管耕耘,不要问收获。教育因我们而精彩,我们因教育而幸福。我们既要为孩子的一生成长奠定基础,也要使自己的生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增值。

读《致教师》心得体会壹篇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致教师》心得体会壹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教师是人类永恒的职业,但社会对教师条件的选择并不永恒。过去讲我们老师要交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们用心地准备一桶水就够了。 现在是给人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源头活水。 这源源不断的水从哪儿来呢?这就要求教师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我们的时代,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已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的,天生对新事物拥有特殊敏感力的他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了这些新的知识。教师虽然学于前,懂于前,但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我们曾经认为是真理的那一部分知识真的就是永远都不能撼动的真理吗?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很多真理最后都倒下了。我们要做学生的老师,必须要有高于学生的地方,因此必须保持自身的先进性,我们得不断吸收新鲜的知识,不断更新已有的知识,将学习变成一种职业敏感、生活习惯坚持下来,时时发现,时时消化。因此

教师不再是一次性的学习,而是持续的学习来扩展知识领域,从而来提高教学水平。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行为在一点一滴地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感染起许多人好学。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同学之间也互相感化,好学的同学能引别的同学好学。教师在读书的过程中,不断地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文学素养,使自己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能运用书中的教学建议,指导自己教学实践,还可以以身作则的影响学生,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总之,朱永新老师的《致教师》一书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去追求的理想,它也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只有教师学会了关注窗外的世界,学生才会把自己的眼睛投向窗外。

读《首席教师》心得体会之五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首席教师》心得体会之五”,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个暑假,漂流到我手中的图书是郑杰著的《首席教师》。乍一看书名我就揣测大概是激励一线教师如何提升并完善自我,成为一名如“首席CEO”的“首席教师”,既有能力又有名气,风光无限。可是打开书细细阅读,却发现与我的预想相差甚远。

郑杰老师早年教学的经历并不长,后来主要是从事教育管理工作,曾担任过公办、民办学校的代理校长,目前进行教育研究工作。

本书并没有直接对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进行指导,但如郑杰老师所说,学校里任何教育与管理工作,甚至包括教师面临的问题,都与教学有关,有割不断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书中提到的关键词“首席”并非“权威”,而是工作坊中能引领其他成员发展的一种力量。有“组长”的作用却没有任何权利倾向;是“骨干”却不能取代任何人;与其他成员完全平等,但最终能影响大家,让团队变得更强大。我们区近几年也成立了不少工作室、工作坊,我个人也是“胡静名师工作坊”的成员,它们的初衷就是这个,希望能以点带面,以个人带动团队,教师个人得以发展,整个团队教育水平势必得到提升,对教育的发展将会起到巨大而深远的作用。

郑杰老师主要从三个领域进行阐述:专业成长中的首席、团队建设中的首席、校本研修中的首席,全书分为上、中、下编。每编又分为若干个话题,每个话题下首先郑杰老师先谈理论,接着由成员就此话题提出问题、发表个人看法,或提出疑惑之处。我觉得这种纪录式的编排非常新颖,且工作坊这种活动形式的安排非常合理,让思维进行碰撞产生火花,既让成员了解首席的研究理论,并结合实际进行思考,又可以让首席拓宽思路,开辟更多的未知领域,从而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基础,非常棒!

在阅读中,我对教育及自身也有了更多的审视与了解。例如教师的原点即职业;我们要不断让自己“增值”,而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又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如何更好地提高职业满足感;教师专业发展是个多维发展的过程及发展的具体策略;如何处理面临的一些问题等。

同时,在阅读中,我对“团队”及其建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校本研修中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的“首席”引领作用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对我今后的教育工作一定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教师建议心得体会1000字模板


大学生范文网内容专辑推荐:“教师心得体会”,敬请浏览。

当我们心情很复杂、思绪万千的时候,那就用文字把它给记录下来吧。写心得体会可以分析出自己的问题,从而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笔触来书写心得体会呢?经过搜索整理,大学生范文网为你呈现“教师建议心得体会”,请阅读后分享你的朋友!

教师建议心得体会 篇1

虽然我已经不是刚刚走出学校的新教师,但是在这近十年的教育工作中,我确实遇到很多困惑问题,时常感到苦恼异常。当拿到学校给我们统一购买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时,里面的一条条建议就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的心田,它就像与我面对面一样,针对我在教学中遇到的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读完此书有一种让我茅塞顿开的感觉。

为什么同时的教学,同样的老师,同样的环境,有的学生可以轻轻松松的把知识完美的掌握了,有的学生却什么也学不会,现在我终于明白原来是因为我没有好好根据学生的个人差异而备课,没有周密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在上课时将要做什么,为他们挑选适合他们学习的内容,让每一个学生在我的教学中都各有所获。原来就因为我这种欠缺考虑的备课,使我的课堂中产生了很多的无效劳动,使有些学生无法学有所获。正是苏霍姆林斯基首条建议给了我很大的感悟。

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段时,确实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我真的经常都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一昼夜确实也只有24小时,而我们每天一来到就给满满的工作给包围了,每天总是备课、上课、训练、写反思等,仰望时钟,一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于是,我迫不及待地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条宝贵的建议,迫切想要往下寻求答案。

他在这里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而且我们读书不能只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看看一些优秀的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的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的营养,这样数量就逐渐转化为质量。是什么促使他们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读书阅读呢?爱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许多教师都把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的许多内容与学生紧紧相连。正是这样的情感,让他们在24小时中做出了比别人多几倍的事情,让24小时孕育了无数新的想法,也出现了许多奇迹。他还在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师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他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

当别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天24小时,之所以有差距,问题出在态度上,抱怨时间不够的老师们往往只是一位在抱怨,却并没有真正抓紧时间去做任何一件事情,同时也是因为我们有时候只是人品时间溜走,而并没有好好的储存这是时间里面的能量。对于那些经常读书积累只是能量的老师来说,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变得越来越小。

读到这些建议,突然很懊恼自己的消极,一直抱怨工作太忙,时间太少,而忽略了读书,忽略了我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这一简单的道理。曾经雄心壮志的想过,要完善自己,但是现实的工作却成了我颓废最好的理由。为什么不能在闲暇之余读读手边的书,为什么不能在没有课的时候多去听听同行们的经验,为什么不能在晚上清闲的时候写写一天的教学反思,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积累一下自己的教学经验,但是经常我就在哪里想着这些事情,而时间真如流水一样溜走了。

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我不时地反思自己,提醒自己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成自己的工作方法,应用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师,应当主动地去学习。因为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自身的发展,才能提高自己的素质。

教师建议心得体会 篇2

总观全书,我将一些读书体会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做一个真实的人,敢于露拙也敢于表现自己。

无论我们多么优秀,和几十个学生比起来,我们不如学生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知识可能远比我们丰富的多,这是个事实。由于传统的师道尊严,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在学生面前露拙。殊不知,这是一个误区。学生常常会认为老师无所不知,但是孩子们现在接触的事情我们却不见得理解,不见得会。比如孩子们跳皮筋跳得特别棒,但是我就不会。于是在孩子们跳的时候,偶尔我也会虚心地向他们求教,兴致高的时候,还会上去笨手笨脚地跳几下。在孩子们哈哈一笑中,让孩子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你,一个有血有肉的你,一个和他们一样在许多方面有着这样那样不足的你,孩子们和你的心理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另一方面,如果你在适当的时候慷慨激昂的来几句演讲,声情并茂地来一段朗诵,不经意间很专业地评一下当天的动画片,让学生眼前一亮:原来我们的老师还有这么一手!学生对你的好感马上激增。总之,让学生了解一个真实的你!

二、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不少人说自己不会玩了,如果放两天假,一般也就是睡个大觉。其实一个人在工作之余要有一两种业余爱好,这是积极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将是多么单调和乏味啊。我的业余爱好是偶尔跳跳舞,很奇怪,在我心情郁闷的时候,我会在舞曲中净化心灵,所以在跳舞的时候我总会不说话,让情绪静静地宣泄,几曲舞跳下来,总觉得快乐已在我心中。一个有情趣的老师,他的生命质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谐地沟通。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去沟通。

三、做一个善于反省的人。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而我们在学习时常常不考虑与人沟通并听取别人的观点,而无法超越自我的局限,或不能从错误中学习。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认为,其实,我们并不是不在学习,每天教学在第一线,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们只要多一些讨论,多一些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我们身为教师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这正是反思的理论支点。

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读了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新一百条建议都比较有其独特的内涵,还需不断地学习以充实、以发展。

教师建议心得体会 篇3

人活到老学到老,这永远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古人早就说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有潺潺流淌的一汪清泉活水,就得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今年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一本教育专著——《给教师的建议》。《给教师的建议》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一本专著,但丝毫看不出理论的成份,每句话皆让人感觉都是出自实践的经验之谈。虽然时间离我们已有几十年了,虽然这本书的背景是在前苏联,但对于我们中国现在教育,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的意义。

书上说:教育者的使命就是让孩子各方面和谐发展,这种和谐发展的前提是对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尊重:“和谐的教育——这就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它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学生该这样教。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带着这个问题,我阅读到书中所写:怎样进行呢?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你就要读学术著作。是啊!我们应当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读了这些,我茅塞顿开,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我觉得,我们的许多研究论著,往往宏观的原理性的论述多,结合现实的可行性则基本缺席,这也是许多人不大看重社科研究论著的一个原因。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强烈感受,就是与现实的紧密联系,问题意识,忧患意识流淌于字里行间,而一个个社会现实中实际生动的事例,则支撑起了这种问题意识,使全书血肉丰满,鲜活,充实,激起你对现实的关注,激起你对现实的思考,并在这种关注思考中,令你得以专注地读下去,而绝无某些政治思想读物的空洞,苍白之嫌,生动的点,概括的面,点面结合,具体生动。

这本书已经出版了几十年了,但现在的家长们老师们竟还是依然故我地抓分数。这样的应试教育是要付出代价的。这种代价,有的已经显现出来,比如信仰的缺失,比如道德的沦丧,比如文化的没落。这是很可怕的,甚至是很可悲的。

经常说以人为本,但现在何尝真的“以人为本”了呢?教育就是培养人,就应该以人为本,这是理所当然的。但现在的教育偏失了方向,好像更注重某种功利。这种功利,让一些教师和家长忘记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而是一味地跟人家比,人家孩子考试考得怎样。其实,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考个90分对有些孩子来说可能是一种退步,但对有些孩子来说就会是一种大进步。总之,尊重差异,立足人本,那才是最重要的育人观。

所以读了这本书,我想给自己,也给我的同行朋友们说一句:读书吧,朋友!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教师建议心得体会 篇4

早就听说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自己也觉得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学习这些名著,学习专家的教育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但又总觉得时间紧张,没太多时间去汲取书中的营养。恰好这学期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必读这本名著,在这样的要求下,我就挤出时间读了这本名著的有些章节,让我感触颇深,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多,单是书的目录,“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怎样检查练习本”“兴趣的秘密在哪里”“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等等,就已经很引人入胜了,这本书不是枯燥的理论,没有讲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从我们教师的身边出发,探讨一些常见的现象,普遍的观点,以及颇具争议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也就是“一百条建议”。我觉得这些一定对我们教师有着很实用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在这里我想谈谈关于后进生的问题,每个班的优生、差生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但确也有少数学生难以跟班,于是便成为了所谓的后进生。一个学生之所以后进,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后进生。那么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苏霍姆林斯基以成功案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他书里有这样一位叫费加的学生,书中是这样描述她的,她“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她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她的思想曲折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去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和我常认定的笨的学生非常相似,我平时对这样的学生采用的主要是课后辅导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让他们到办公室反复地为其讲解、指导、背诵,直到他“懂了、能背上来”为止。而作者却自己亲自编了一本书《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他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收集或编写很多有趣的、能够引起儿童思考的习题来训练他。而且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并且还为他提供大概有一百本的一套适合他阅读的书籍,正是这种大量的阅读,使费佳的成绩逐步赶了上来。可见,“阅读能教会学生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上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觉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我想,我们虽然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地去精心的对待一个后进生,但我们教师可以从中收获很多,最基本的是不要让像费加这样的学困生在短时间里一下子记住要掌握的所有知识,不要把他们看得和优秀生一样的聪明,这样只会越学越死,越学越笨,而且会使他们越来越厌学,乃至影响孩子的一生。我们应该更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对待教育教学中的每一项工作或每一个细节若能像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善于思考,相信学困生在我们手下会越来越少。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能使人变得睿智,当读书真正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时,我们就会书香中健康地成长。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老师们,读书吧!

教师建议心得体会 篇5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己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苏氏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实类似的观点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只是我们往往口头上无比的尊崇,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却一再地践踏罢了。

学生是人,不是工厂里的产品。教者尊重学生不妨从尊重他们的现状做起,为每一位学生确定适合他自己的"临近发展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地发挥出他的力量和潜力,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最后,在这条建议中我对提到的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很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也一直努力尝试,但我的做法一般是:在课堂中,完成基本知识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在作业中,呈现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反思这些方式,好象都是使优等生更优。怎样在课堂中采取分层教学,使得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书中所提到的分组方法会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一直是困惑我的问题,还急需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的摸索唯如此,方能不误人子弟,方不致成为教育的罪人。

教师建议心得体会 篇6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学主导者必须具备优良的师德、师智、师能。教师可以也应该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那么,教师在读书中聆听前人的教诲,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灵感,也是情感与意志的洗礼。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告诫“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博览群书、厚积薄发是激活教学与科研的最重要的源头“活水”之一。经常走进大师的心灵,与圣贤对话,能够体悟教育真谛,更好守望道德,人文和科学领域,进而探索教育理想及职业生涯,最终超越昨天之自我,完满地实现教师明天的人生梦想。

教育不仅是科学,教育更是艺术,要求教育者必先受教育。阅读无非是与智者、经验和大师分享,而不是孤芳自赏和惟我独尊。分享是双向沟通、彼此给予、共同拥有,教育其实也就是老师和学生分享人类的精神财富,就是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经验和价值观。分享,意味着教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传递,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

孔子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要在求实、求新、求活、求精上多下功夫,勇于和善于挑战自我,向书本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学生学习。尽管外界的诱惑很多,但是有益的知识能改变人的命运,大家适当投入一些时间、精力和情感,去与书共舞,与时俱进,使教师、学生与社会一起成长,何乐而不为呢?

“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会让教师更加深沉,远离肤浅.。真正的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享受,使你体会到如坐春风之中,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旅行。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阳光的沐寓雨露的滋润,也是心灵的涤荡与素养的提升。当然,读书有时也劳累、孤寂和清贫,但其中的乐趣你体验了吗?伴随着心领会神,豁然开朗,让自己始终保持着一份纯净而又进取的心态。只有这样教育才是气象万千的生命活动,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成长过程。

面对浩如烟海的书山文海,有些不知所措,很重要的要精选,如培根所言:“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读书不仅要多读,还要“奇文共与赏,疑义相与析 ”,同时千万别把书读死,沾染“唯书唯上”积习。同时,还有注意和教学的结合,把阅读、思考和反思有机结合起来。

“处处留心皆学问”,更新、充实、优化自己已时不我待,因为假如一个不读书的教师,必然缺乏文化积淀,穷其终生,也只能一个教书匠。尽管目前学风还是比较功利和浮躁,只得从点滴做起,日积月累,切忌怨天尤人,让我们为中学教育教学默默耕耘,相信明天会更好!

教师建议心得体会 篇7

忙了一段时间,终于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读读书了,最近读了一本教育类书籍,令我受益匪浅,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轻轻翻开这本墨绿色封面的书,快速的浏览了书目,我的心跳不禁加快,犹如缺氧的人立刻吸入了新鲜的氧气一般,另我精神为之一振。

我该如何表达,我看过此书的感受呢?我是语文教师,我承认从小我就莫名的热爱自己的学科,喜欢用文字来表达情感,更愿意透过文字感受作者情感。然而,透过苏霍木林斯基的文字我感受到了作者是以无比热情以及恒久的持之以恒的毅力,继续着他终身喜爱的事业。

细细看来:每一篇都是教学经验的提炼;每一篇都是扎实阅读的积累;每一篇都是热爱学生真情的流露;每一篇都是大师娓娓道来的经验之谈;每一篇都是教学生活中真实的再现;每一篇都是青年教师必读的经典。

或许生活中,我们离大师总是太过于遥远,但是当我走进苏霍姆林斯基所撰写的文章时,我们离大师其实很近很近,思想火花的碰撞,让我如饥似渴地读着他的著作,真不愧被称为“教育圣经”之作。

真正走进《给教师的建议》几天而已,我的头脑立刻清醒许多,对待孩子的观念重新有了改变,或许一本书在精神上对读者的刺激,也会延伸到自我的行为中去。我期待自己在新学期的开学,能够在教学上有质的飞跃与成长......

教师建议心得体会 篇8

一本好书就像一盏明灯,能够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为我们指明前行的道路。我拜读了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让我的心豁然开朗。

书中举了一个例子:一位有30年教龄的历史老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教师们听得入了迷,连做记录也忘记了。课后,一位教师对这位历史教师说:“是的,您把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给自己的学生了。您的每一句话都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不过,我想请教您:您花了多少时间来备这节课?不止一个小时吧?”那位历史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这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很多人都疲于应对工作中的琐事,整天是事情在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找事情。做事情,一样的时间有人也在忙于工作,教学,可是如果没有热爱,如果没有思考,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而没有主动去研究,最后就会一无所获

读书应该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不断改革,学生的生活接触也越来越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越来越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有交流的基础,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新时代学生的需求,我们要在工作中读书﹑学习,从而可以让自己知识渊博,让学生感受的教师的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进而教师能在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以启发和向往,让他们对知识的学习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仅背诵必修课教材只会让他们死记硬背于是更加迟钝。而要减轻他们脑力劳动最有效手段是扩大阅读范围。阅读的材料要让他们感到惊奇和赞叹,因为儿童感到的惊奇和赞叹会刺激唤醒大脑使其加强工作。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举了他自己一个名叫费佳的学生的例子。费佳在应用题和乘法表上有障碍,苏老师发现原因在于他注意力不集中根本记不住条件。于是专门编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这些习题都是有趣的小故事,且要求动脑筋思考。他还专门搜集了供费佳阅读的书籍,让他的每一次困难都用阅读来解决。他说他从来不给学生补课,因为那只是让学生掌握课上没掌握到的教材,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阅读和思考。所以,学习越是困难越是要多阅读。阅读激发思考发展智力,防止死记硬背,并且,思考得越多就不懂得越多,那么对知识的感受性就会越敏锐。

教师建议心得体会 篇9

这一段时间,利用工作之余,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本人受益匪浅,其中有许多条建议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共鸣,我觉得转化后进生很难,除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倡的引导学生阅读引起转化外还可以采用以下的几个方法:

一是:努力寻找后进生的“闪光点”。对后进生最怕的是“把人看扁”,所以我们不戴有色眼镜去寻找他们身上的缺点,而是应拿放大镜去努力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优点和长处要倍加珍惜。如王惠萍尽管学习差,但能自觉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陈鹏学习差,但思想单纯,在勤工俭学中表现出色;郭伟学习不太好,但他对班级工作认真负责,运动场上也能经常看到他矫健的身影……

二是:清除后进生的恐惧心理和对立情绪,使他们相信教师的真心对待。学习差或思想差的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以前受到老师的严厉指责和同学的嘲笑,往往比较“心虚”、“敏感”而变得“有戒心”、“有敌意”,常常主观地认为教师也是轻视自己,厌弃自己,甚至会“迫害”自己,以至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也不愿接近,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为了消除上述心理障碍,教师应当从多方面关心和帮助他们,使他们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会到教师的善意,相信教师的真心,把教师当成知心人。“一切从头做起,老师不知你的过去,只看你的现在和将来。”教师这种明朗的态度也会消除学生的顾虑,引起学生态度的转变。

三是: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对后进生进行教育。如:后进生长期受到冷漠、歧视,突然感到温暖时;后进生长期失败偶尔取得某一胜利时;后进生要求进步,对自己的某种坏行为、坏习惯引起思考时。

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谈到阅读的作用,如在“谈谈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兴趣的秘密何在”、“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等等,阅读的作用谁都知道,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自己,但学生阅读的情况确实令人担忧:在学校里,从早读开始到午自习,每一节课都是安排死的,教师都得按课表上课,班里没有一节自习课,学生肯定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进行阅读,放学回到家里,更有七门功课的作业等他们做,等把作业做完,就已经到晚上十点,甚至十一二点,疲惫得只有赶快上床睡觉。

另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假期的时间让学生进系进行阅读,各科教师布置假期作业时,尽量避免那些大量的、让学生厌倦的机械性的抄写作业,多布置一些与阅读有关的作业,如:多办知识手抄报,读有关的课外书籍并写出读后感,了解某个名人并为他们写传等等。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确是一本好书,值的得我们认真地去读,认真地去思索。

推荐!读《狼王梦》的心得体会180字


读《狼王梦》的心得体会

谈起狼,人们往往会想起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奔豕突。这些字眼。狼,在人们心中是凶残、冷血的动物。但是在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先生的《狼王梦》一书中,给我们诠释与众不同的狼的含义。读了这本书,我仿佛走进了狼的王国,来到了浩瀚的尕马尔草原上,亲眼目睹了想要实现狼王梦的紫岚在绝境中生下五只狼崽,希望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狼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一次一次地失败,四只小公狼也相继死去。最后,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狼孙上,为了狼孙的安全,它与金雕同归于尽。

读完之后,我很惊讶:为什么身为母亲的紫岚能狠下心来,甘愿让自己的儿子去接受那么残酷的考验,那可是它的心头肉呀!这一切,不过是紫岚为了完成黑桑的狼王梦。野心,这是我读完这本书后,脑海猛然冒出的词语。紫岚和黑桑蒸是有了野心,才会不顾一切,想成为狼王。野心,多指对权势名利等过分的贪欲。紫岚和黑桑对狼王宝座有太多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却慢慢变成野心,一种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只要是人,就会有野心。自古以来,野心一直是一个贬义词。但如今,野心往往是你成功的因素。文中的洛戛就是一位成功的野心家。它和古古联手用自己的智慧击败了前一任狼王,又成功地捍卫了自己的王位。古往今来,有许多成功的野心家出现在历史长河之中。比如:统一中国的秦始皇,揭竿起义的汉高祖刘邦,西楚霸王项羽,三国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微软之父比尔盖茨,香港首富李嘉诚。野心,是他们踏上成功之路的动力。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火热的野心,如果没有野心,安于现状,乐于天命,停滞不前,最终被别人主宰。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我的座右铭,也是我前进的动力。我一直都想当大队长,这应该是一个小小的野心吧。它是我学习上的动力,促使我一直向目标前进。我们应该在学习、工作中拿出野心,勇争第一。

读《狼王梦》的心得体会

寒假里我很庆幸买到了沈石溪的《狼王梦》,读后深受启发。

《狼王梦》讲述的是在一片方圆五百多里浩瀚的尕玛尔草原上,生活着一匹无依无靠的狼——紫岚,即将做母亲的她只有一个梦想,就是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狼王。

紫岚为了孩子们有足够的奶吃,去捕食被猎人和猎狗看守的鹿群,为了得到食物,必须与猎狗斗智斗勇,经过一番艰辛,最后产下了五只狼崽。五只狼崽中有一只不幸发高烧病死了,而没过多久,紫岚认为最有培养希望的黑仔也被金雕吃了,紫岚只好又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蓝魂儿身上,结果蓝魂儿一次不小心被捕兽器夹住了,紫岚只能杀了蓝魂儿,并把它埋了。这下紫岚的心都碎了,但是她并没有放弃梦想,为了继续培养狼王,她放弃了自己的全部幸福时光,可是唯一的公狼双毛在即将成为新狼王时,也被老狼王杀了,这时的紫岚似乎丧失了全部希望,可是她仍然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她又重新把希望寄托在了下一代狼崽的身上,最后为了保护下一代狼崽的生命安全,紫岚与金雕同归于尽。

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触。作者通过紫岚这个形象,成功塑造了一个母亲为了自己孩子成才所付出的艰辛和不易。我们人类不也是这样的么?我的妈妈就是这样的一位母亲。她为了使我能成为班级和学校里各方面都最优秀的学生,真是是煞费苦心,牺牲自己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爱好,陪我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当我生活中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教会我如何和别人相处……即使我暂时没有取得好的成绩,甚至有时还退步了,她却从不丧失信心,继续鼓励我找到失败的原因,再接再厉。她一直对我充满信心,让我在失败时重新找回自信。最终我慢慢地有一点进步了。我认为这一点别人看来微不足道的进步,除了我自己的努力之外,与我妈妈的辛勤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我想对妈妈以及天下的母亲们致敬,并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一定不辜负妈妈的期望。

读《狼王梦》的心得体会

春节闲暇,窝在家里读了一本沈石溪的作品——《狼王梦》。此书主要讲述了母狼紫岚的丈夫公狼黑桑即将成为狼王时,被野猪咬死了。紫岚时刻铭记着丈夫黑桑的遗愿,希望丈夫的未酬壮志,能在他们的孩子身上得以实现。为此,紫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她斩断了与公狼卡鲁鲁之间的爱情,独自抚养四匹小狼,呕心沥血,历经了千辛万苦,可是正当她的梦想快要实现的时候,美梦一个接一个地破灭了:老大黑仔成了金雕口中的美味,老二蓝魂儿中了猎人的圈套,小儿子双毛被狼王咬破了喉管。此时紫岚并没有气馁,她让女儿小母狼媚媚和一匹大公狼卡鲁鲁结婚,生下了一窝狼崽,把她的狼王梦寄托在她的狼孙身上,紫岚为了不让金雕吞食自己的狼孙,最后和金雕同归于尽。

与其说这是一部儿童文学,不如说是一部育儿教材。值得天下父母,特别是母亲一读。

掩卷而思,我最感动的是紫岚为了孩子不顾一切、不惜一切代价无悔付出的母爱,最佩服的是她那种为了达到目的,决不罢休的执着的精神。她把一个母亲博大的爱演绎得淋漓尽致。她为了培育一代狼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葬送青春,未老先衰,抛弃爱情,咬死爱子,甚至牺牲生命。

紫岚的人生是无悔的。但从中也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在培养教育子女的成才过程中,我们承担了太多的责任,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教育孩子,任重道远,紫岚的执着,紫岚对教育的思考,对孩子的尽心竭力,是每一个母亲的榜样和楷模。但我们一定要理性的对待孩子的性格、好恶,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在充分享受爱的同时也享有宽松的成长环境,千万别让好心办了坏事!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普天下父母的.心愿。但我们有责任让孩子更好一点,再好一点。

读《狼王梦》的心得体会

一天我在沙发上看完了沈石溪的小说《狼王梦》,这本书完全吸引了我。

《狼王梦》这本小说主要讲的是:一个叫紫岗的母狼为了完成最喜欢的丈夫黑桑的遗愿,就是当上狼王。于是,紫岗让自己的四个小狼崽从小就开始训练,紫岗最喜欢黑仔,因为黑仔长的像黑桑,可是,这却害了黑仔。渐渐地,黑仔和别的三个小狼崽慢慢失去了狼性,但紫岗还是让四只小狼变了回来。之后,黑仔在玩耍时被金雕吃了,紫岗万分伤心。之后,又训练蓝魂儿,结果蓝魂儿被捕兽夹害死了。紫岗又开始训练双毛,可是,从小双毛就养成了自卑的性格,但紫岗还是竭尽了千方百计把双毛养成了一匹合格狼。可是最后在夺狼王时死了。最后,紫岗也死了,然后,媚媚和卡鲁鲁生下了一群狼崽,希望,这其中一只可以当上狼王!

有时我会想,执着是不是应该支持呢?对于紫岗为了黑桑的遗愿而放弃了一生去执着的追求,不但伤害了自己的孩子,更是辜负了自己的一生!

这部小说更让我清楚,在生活中不单单是执着完成的,还有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那是——选择。正确的选择和执着,才是走向成功的光明之路。

[心得推荐]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我们不用去强求别人的想法跟我们一样,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心得推荐]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5.12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痛,一周年了,网络、电视、单位的援助工作……一桩桩一件件把我们拉回了一年前,惨烈的一幕又一幕让人心有余悸,一个一个熟悉的名字不断出现在脑海,禁不住翻开了《教师感动中国》一书。谭千秋、袁文婷、吴忠洪、张米亚、周汝兰……一个个原本也和我们一样如此平凡的人物,在这次大地震中,他们用行动和生命来诠释了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来证明自己无愧于人民教师的这一光荣的职业,他们崇高的师德感动了我们,感动了中国,感动了全世界……他们用鲜血甚至生命维护师尊,铸就了师魂。

虽然书中的描述已不陌生,因为在网络中早就看了一遍又一遍,然而看后的心情依然久久无法平静,假如这样的事发生在我们身边,我真的不知道我会做出怎样的举动,因为在没有发生的事情面前口号和高调将会显得那么的苍白和无力。因此,这更让我对我们当代的教师英雄肃然起敬。在他们为了孩子献出自己生命的那一刻,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思考,更没有时间选择,只是一种本能,爱生的本能,他们来不及发表豪言壮语,但却用自己的行动写出了一个大大的“爱”字,演绎了他们生命的真正意义。

其中,我同样难忘聂晓燕这个名字——一个舍弃亲身娃娃,一心想着别人的幼儿教师。虽然她没有用生命来谱写感天动地的事迹,但她在灾难突然来临时候的选择,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屋子里!当她遇难的孩子被挖出了,她夺眶而出的眼泪终于如山洪暴发:“娃……娃娃……妈妈……来不及……啊……”“娃娃,你的脸怎么这么脏啊?”“妈妈给你洗干净。”她和丈夫用手帕轻轻地擦着孩子满是灰尘的头发和脸蛋,好像生怕把孩子弄醒……

我无法想象更无语描述,那是怎样的一种痛。

回头看我们身边的一切,教学条件如此优越,学习环境如此优美,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值得抱怨,我们是否该懂得好好珍惜!珍惜!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关爱他人是无限的;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人性的光辉是永恒的。英雄的教师们,他们的精神将永世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