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锦集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24-02-03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锦集。

心得体会能帮助我们在下一阶段走得更好,你会使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嘛?今天我们给大家推荐一篇与“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相关的文章,以便日后查看请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篇1】

一个班的家长,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有许多不同。所以,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性格直爽、心胸开阔的家长,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今天宝宝上体育课把球打到别人了,我们要一起提醒他以后玩球时注意安全;而对于脾气急躁、比较没耐心的家长,教师又要运用循循善诱、多表扬、婉转提醒的沟通方式;对于缺乏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家长,教师要积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

总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怀着一颗一切为了孩子的爱心、热心地向家长介绍园内活动、教学状况;诚心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虚心地接受家长的建议;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等等。有了爱,我想,所有的工作也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当老师的也会做到问心无愧。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篇2】

有人说,父母给孩子最好的表扬,是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能力。

这点我深表赞同。

动态黑色音符

“宝贝,你真棒!”,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家长表扬孩子的一句话。

诚然,不可否认,表扬孩子,是促使孩子进步的一个重要途径,但表扬的方式必须要注意,若方式不对,则会达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那么到底如何正确的肯定与认可孩子呢?

表扬孩子时,不要老是说:“你是最棒的”

一天早上,我送孩子去上学,快到校门口时,便看见有个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蹲着对孩子说,“你知道吗,你是最棒的!”,说完还对孩子打了个“V”的手势,只不过她说话的声音特别大,路过的家长几乎都能听到。

大部分家长会一遍遍的告诉孩子:

“你太厉害了!”

“你真的太聪明了!”

“你实在太优秀了!”

听起来像是喊口号,内容重复不断的在孩子耳边回响。

孩子入学前,我曾经给他报了一个情商类的课程,其中有一堂课里,讲的是关于如何表扬孩子。

课程中,老师一再提到:表扬要具体,不能只表扬结果,要表扬过程。1467.COcN

比如,你可以说:

“我刚才看你做作业很认真,这道题这么做,思路很独特”,

“你搭的积木很漂亮,你的小手很能干”,

“你心地善良,很愿意帮助别人”。

而不是一味的说,“你是最棒的!”,这样的表扬太过于笼统。

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表扬还有这么多套路。

为什么要表扬孩子?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反复研究了表扬对孩子的影响。

通过对纽约近20所学校长期研究发现,在多轮不同形式的测试后,得出一个令德韦克出乎意料的结果:

那些在实验中被称赞努力的孩子,他们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自己手中;而被称赞为聪明的孩子,则会忽略努力的重要性,因为努力就等于承认自己不够聪明,但是一旦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会显得束手无策。

我们为什么要鼓励或是夸奖孩子?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想让处于迷茫中的孩子找回自信、勇气,突破自我,成为更好的自己。

所以,对于孩子来说,采用鼓励式的表扬,扭转错误的观念,才能带来正面的教育效应,因为,它是教育的根本原则和方法

鼓励式表扬,孩子自信优秀

每一个自信,优秀的孩子,身后必定有一个懂得通过鼓励孩子努力奋进的父母。

去年比较火的一个泰国广告片,《每天努力一点点》,让很多人备受感动。这位妈妈展现了“鼓励”的惊人力量。

短片里,足球场上,孩子的实力和表现都差强人意:顶球失败、射门不准。不过,孩子的妈妈一直在下面鼓励他:

“再努力一点点,只要超过前面的那一个人就好!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就可以了。”

这位妈妈从不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也很少责怪自己的孩子,她始终坚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行!

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苏格拉底曾说过:“教育就是把一个人的内心真正引导出来,帮助他成为自己的样子。”

这位妈妈做到了,这是我见过的最有力的鼓励,它让孩子坚信:

未来,你一定会成为你想要的自己!

怎样有效表扬孩子?

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多表扬、鼓励孩子,但却发现收效甚微,是不是表扬不得要领呢?

其实,表扬是一门艺术,如何让你的表扬更有效,这儿给你分享4点:

1、表扬努力,不要表扬聪明

我个人是很不喜欢别人夸我孩子聪明的,因为孩子的智商在出生后已经固定,不会由于别人一句话就改变他的智商,这显然是一句廉价的恭维。

聪明不聪明,孩子决定不了,而努力勤奋却是孩子自己的行为和意愿可以控制的,当我们称赞孩子努力时,其实是想让他继续保持或做出更好的行为。更多关注做事过程中那些可以改变的因素,比如孩子努力勤奋的程度,严谨治学的态度,而不要总是只关注事情的结果。

2、表扬要具体,不能空泛

比如,在孩子完成作业这件事上,若孩子按时完成了作业,书写工整且全对,我会这么对他说,“孩子,你今天的作业写得这么工整,你写的时候肯定特别认真,而且还没有错误,说明你仔细审了题,最难得的是,你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作业,效率很高,你真的很会学习!”

这样的鼓励,远比空洞的表扬,如:“你做得太棒了”要来得实际的多,最重要的是,还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所以,表扬孩子时,越具体就越能给孩子明确奋斗的方向,这对他的成长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表扬要真诚,要多创造机会来赞赏孩子

我的孩子在学校上体育课,搞体能训练时,由于年龄小,总有些动作出错,老师从未发现并表扬过他,我找过老师,希望他多鼓励鼓励孩子,但收效甚微,老师根本没有看到孩子的闪光点。

那段时间里,我便时刻告诉孩子,“老师鼓励你在家认真练习,你的动作比上一节动作更加到位,而且你还能连续跳绳80个,其他孩子都做不到,老师说你很卖力。“

后来,到了二年级,孩子的体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而且还成了班里的体育优秀生。

4、孩子失败时,要给予孩子鼓励

我给儿子报了个主持人班,参加结课考试时,他畏缩不前,就是不肯上台,最后勉强上去,却说得磕磕巴巴,根本没有发挥出平时应有的水平。

一般的家长肯定是去奚落一顿:”你怎么搞得,昨天在家试讲很好,今天在台上怎么这么糟糕?“

其实,人在失败的时候,内心是很脆弱的,成人都是如此,更何况一个孩子呢?

我没有直接批评孩子,而是从孩子平常不完美表现的背后,找到了不足点,并以此来鼓励孩子,比如,我会告诉他,“孩子,你已经弹得很好了,上台时,放松,不要紧张,把它看成一次日常训练就好了。“接着我会告诉他一些临场小技巧及给他多在公共场合表演的机会。

不要总是批评孩子,这会使他总觉得自己能力不行,丧失自信心,不利于未来人格的培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指出:”渴望被人赏识是人类最基本的天性。“

而对于孩子来说,真正的赏识教育应该是,我们能认清孩子的优缺点,通过“正向激励”放大其优点,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和自主意识。

这种是一种以表扬为主的正向激励。

如果你经常表扬孩子,就意味着你赢得了教育上的主动权。对于每个孩子来说,他们都想把自己最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这种愿望,相比大人来说,要来得强烈得多。

但要记住,给孩子多一些具体的鼓励,少一些定性的表扬,别让孩子被“表扬“绑架……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篇3】

由于现在小孩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加上现在生活条件好,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很难给幼儿一个独立成长的机会,直接导致幼儿在身体和人格上的不足。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教育,更和家庭、父母的培养息息相关。现在的家庭教育非常重要,谁都不可忽视。

真善,培养孩子的善良、宽容、积极乐观、富有同情心、客观公正等良好品质,以及热爱集体,尊敬师长,遵守一切规章制度等行为规范。而家长是孩子的“克隆”对象,家长是子女所有行为的被模仿者与榜样,想要孩子有好的品质,首先要从我们自身做起。

穿戴,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其次,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针对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们有意识引导孩子自己做学习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自己做检查,家长最后作全面检查。

3、注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一样有自尊的。有的父母总是喜欢在别人面前说自家孩子不好,这样做的效果往往是相反的,孩子的心里产生逆反心灵,孩子就会想,我做得那么好,父母说做得不好,反正好也是不好,不好也就这么不好,干脆就不做好。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孩子是要经常夸奖的。

4、善于挖掘孩子的'潜在优势,培育孩子特长和兴趣。每个孩子都有特长,家长应扬长避短,善于挖掘孩子的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思考是在好奇和兴趣中产生,家长千万不要磨灭孩子闪光的苗头。

不知道怎么回事,宝宝刚上幼儿园的时候,早上起床后都会闹情绪不背书包上幼儿园,每次硬送他去的时候也总会哭闹一会儿,但是现在宝宝进步很大,起床后不再闹情绪了,每天都能高兴地背着书包上幼儿园了,入园后也不再哭闹,都能开心的与小朋友一起玩,此外我们发现宝宝在进餐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不需要大人喂,大都时候都是自己吃饭,为此我深深感受到幼儿园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真是十分关键的,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小b班的两位老师和阿姨对我家宝宝的细心照顾和耐心教导,没有她们的精心呵护和教育,宝宝不会有这么大的进步,同时也要感谢所有帮助和关心过泓鑫宝宝的每一位老师们!

作为父母,第一责任就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第一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拿破仑 . 希尔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左右成败,习惯改变人生。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允许孩子的身上有坏习惯存在。因此我们非常重视宝宝良好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去教育,比如教宝宝讲卫生,进门就洗手,睡前刷牙、洗脚,勤剪指甲,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教宝宝做事情要专心;教宝宝要诚实不说谎;教宝宝孝敬长辈等等。

成功从培养习惯开始,为了自己的孩子成功,建议家长们多留意孩子的良好习惯的培养吧!现在宝宝升上小班了,原来的阿姨和angela 、fiona两位老师也都跟班了,我很庆幸,我的宝宝能够由她们继续带着,因为我发现她们两位老师也很重视宝宝们良好习惯方面的养成教育,在这方面的教育甚至做得比家长还要好,还要细。

有一天,宝宝回家脱下鞋子后就轻轻的把鞋子放好,嘴里还说:“不能用扔的,”我就问他:“谁告诉你的,”他说:“老师说的。”还有一次,我叫他帮我拿东西,他竟然对我说:“妈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当时惊讶极了,这句话是从儿子的嘴里说出来的。看,老师教的多好啊!宝宝真幸福!我相信,泓鑫宝宝在父母和康桥双语幼儿园老师的细心呵护和耐心教导下,一定会健康、自信、快乐地茁壮成长。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篇4】

教育孩子,是整个家庭的重任,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长大,成绩也渐趋稳定,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一、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家每个人都有爱看书的习惯,孩子小的时候早早开发锻炼他的识字能力,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孩子大一点后,我们就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让他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在我们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书在看。而且,只要有机会就从书店买各种图书给他阅读,"六一"儿童节、春节的礼物都是各类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书籍。时间长了,孩子喜欢上了读书。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意培养他学习习惯,每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及时同他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意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脸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讲道理,并且告诉他,那样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二、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

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欢什么,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儿子看电视的时候,一看到精彩的部分就不自觉地走到了电视机前,我就纠正他,他马上就指斥说:"你也老是天天上网,一玩就老长时间,眼睛也要看坏的。"面对孩子的质问,我只有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我告诉孩子:"你看妈妈改正了,只上一会儿网了,你也应该改正吧!"这时,孩子会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议。

三、开阔视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在课余时间,给他报名参加了书法班。到现在学了几年了,他很有兴趣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孩子喜欢手工制作,我就给他提供材料,给他尽可能多的帮助。有时候,看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个虽然不很精彩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给我们看,神情中充满了自豪。看到孩子敢于动手去做并从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我从心底里感到欣慰。

此外,我们还喜欢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孩子本来就爱跑爱跳,让他多锻炼,既强身健体,又愉悦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我们希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希望他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篇5】

孩子具有模仿性。孩童呱呱坠地之时,对这个世界是一无所知的,而他一切技能的获得皆来自于其父母。没有模仿,就没有学习。任何科学、艺术、技能、风格的发展形成,都有它最初的范本和源头。而儿童在模仿方面的天赋是远远高于成人的,且其模仿是方方面面的,从一句口头禅到一种语气、手势、到一种态度、一种气质。儿童对环境的吸收是惊人的,每一个人的人格都可以追溯到他的童年经验。家长行为文明,举止优雅,孩童大多也是举止文雅之人,若家长举止较为粗俗,则孩子也常常表现出一些很不文明的举动。正如我们小时候学习新知识一样,皆是通过大量地、反复地训练、练习才最终获得了新的能力。因而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一不是通过日复一日复刻父母的行为而领悟学习而来。这充分告诉我们孩童天生的模仿本能,而这种天生的本能也促使着家长需要起以身作则的作用。

家庭原生环境伴随个体一生。家是孩童成长开始的地方,是一个人一生旅程航行的起点。父母可以说是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先接触到的人,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刚刚产生意识的孩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孩童的举止、行为、思维无不都打上了家庭的烙印。而家庭既是一个人一生的起点,又是伴随一个人一生。同样地,家庭教育从孩童呱呱坠地时到孩童的长大,都一直伴随着孩童,可以说是终身教育。所以家庭这个载体对于孩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的。

家庭氛围影响孩子性格。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性格开朗,自信积极,而那些家庭氛围不太融洽的孩子性格往往是比较偏激;那些父母包办一切的环境下长大的小孩,往往是不可一世的“小皇帝”、“小公主”,而那些民主氛围下成长的小孩,常常较为独立,拥有应对挫折的能力,善于处理生活中各种突发状况.......诸如此类,都反映了不同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性格的影响。有些父母习惯于包办一切,小到洗碗铺床这种生活细节,大到专业、职业的选择,事无巨细,都要自己“亲力亲为”。忽略孩子自身的兴趣、发展的特点,只一味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小孩,因为缺少自己做决定的经历,性格通常较为懦弱,遇到事情通常表现出不知所措,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不健全的性格导致不健全的人格,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小孩欠缺必要的生活能力,将来在社会上生存是困难的。

同样的,有些家庭,家庭关系极为紧张,父母动辄打架,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拳脚相加。随着离婚率的升高,这种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长期处于这种紧张氛围下的孩子,内心的安全感是极其匮乏的。父母无法给予自身成长所需要的关注度,孩子长期处于一种被忽略以及担心被抛弃的状况下,难以对这个世界产生正确的认知。在他们的眼中,这个世界往往是充满恶意的,因为缺少应有的关注,内心长期被放置于阴暗的角落,他们看待世界的目光是消极的,习惯以恶意去揣度他人,长此以往,终是会变成一场恶性循环。

对于家庭教育的一些期待在现如今的中国,教育是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的。况且个人追求的教育目标并不一致,探求统一的教育之法也是不太现实的。然而有一些道理则是共同的:

教育方法没有好不好,只有适不适合。每个人都有其与生俱来的性格,有些天生腼腆害羞,有些人则外向好动。如果家长不能根据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暴力压制,简单粗暴,首先既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其次,孩子正常的个性诉求被压制,从而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教育目标不应是培养天才,而是良性温暖环境的塑造,以让孩子充分开掘自身潜能。比起直接帮孩子做好一切,将自主权交给孩子。家长则通过一些奖惩措施,来肯定孩子的自主意识。这样才能科学地帮助孩子独立,而不是一味依赖父母,或者当独立意识萌芽之时反抗父母,规避战争,开掘潜能。

不要为了满足自己而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尚不具备良好的自控系统和辨识能力,父母有时简单粗暴地施压,会导致孩子正常的压力系统崩溃。而引导孩子兴趣,引导他们的主动性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

父母要尽量协调自身观念。伴随观念差异产生的碰撞本身会降低孩童的安全感,而父母之间观念的不协调甚至于争吵更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性,从而引发孩子叛逆。

希望每一位父母都能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抱有足够的求知欲与毅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性有爱的环境。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篇6】

幼儿园请了省里的特级教师给我们家长做讲座,主题是《点亮孩子未来》,老师讲到的东西都很有道理,很深刻,我受益非浅。有些方面是我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有些是我还做得不够的,这些都有待我去改进。这个讲座提到的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是“对孩子要高要求高回应”,高要求就是对孩子要严格要求,规矩到位,高回应就是在孩子有积极的表现的时候要给予及时的高度的肯定,这样,孩子才有目标有动力。特别是高回应这点,我已经有开始这样做,深有体会。

乐乐以前吧,比较自我,不太懂得分享,特别是他喜欢的东西,就要他一个人占有。后来,比如当他在吃一样东西,吃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我就会故意说“哎呀,看起来好好吃呀,妈妈也好想吃呀,分给妈妈吃一点好不好?”然后他就会因为他拥有了而比较得意,就有要买弄一下的兴趣了,他会分给我一点点,真的是一点点的,这个时候我会很认真地品尝,然后很夸张地说:“啊,真的`好好吃哦,太好吃了,再给妈妈一点好不好?”这时候,他就更得意了,会再给我一点,甚至会主动不停给分给我,当我表现出吃得很满意的时候,当我跟他说“谢谢乐乐给妈妈这么好吃的东西。”的时候,他会很开心。在其他时间,如果他主动分给我东西的时候,我会很开心地接受,慢慢地,他就会喜欢分给我东西,我能感觉到他喜欢看到我因为他给了我东西而快乐的样子。

乐乐不爱收拾玩具,总是把家里弄得乱起把糟就不管了,这一点是我一直来规矩没有做好。前不久,我在厨房准备晚饭的菜,他突然跑过来跟我说:“妈妈,你出来看一下。”我出来一看,客厅原本杂乱的地板变得干干净净了,我很欣喜,就抱着他亲了又亲,“哇,乐乐真能干啊,把客厅收拾得整整齐齐的,真是妈妈的小帮手了。”他得意及了。我开始奇怪他把那些东东都搬哪儿去了,到客房一看,原来他把那些东西全部堆到那里了,客房成了一杂物间。但是我接着只是说:“乐乐,你看,这个房间也很乱哦,这些玩具的家不在这里哦,它们的家是玩具箱。”他立马跑去把玩具箱拖来,还跟我说:“妈妈,你去厨房吧,你不要看我。”过了好一会儿,他又跑过来跟我说:“妈妈,你再去看一下。”果然,他把玩具全部捡到玩具箱里了,还把原来放乱的东西都给我摆整齐了。“哎呀,乐乐真是太能干了,妈妈真是轻松多了,你看,妈妈就不用再费力气收拾了,对不对?”我奖了他两个大拇指,他开心极了。

其实在我们给予他高回应的时候,孩子的开心是因为给予别人开心而开心,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开心了,与此同时,他会更有动力去继续积极的表现。不然,比如,当孩子主动分给你东西吃的时候,你不要(这在老年人身上比较常见,孩子喜欢的东西他们愿意加倍给他,别说去分他的了),慢慢地,孩子会习以为常,觉得那理所当然就是他一个人的东西,因为一直来你们都是不要的,他就压根不会去想到你们了,那么我们老了的时候,怎么办?我们也要培养孩子的孝心,这个方面也有很有用的。再比如,当孩子有积极表现的时候,若得不到肯定,他会没劲,也就会慢慢的不愿意去努力了。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篇7】

1.祝你的生日充满无穷的快乐,祝你今天的回忆温馨,祝你今天的梦想甜美,祝你这一年称心如意!

2.作家长的永远会在你身后拖住你疲惫的身体,待休息之后,重新充满力量去努力奋斗。

3.红扑扑的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长长的眼睫毛,双眼皮,大眼睛。她笑的时候脸上就会出现两个小酒窝。她鼻子棱角分明。最好看的就要数她那张樱桃小嘴了。别看长得好,可她最胆小。

4.这次考试成绩不太理想,但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考验,只要能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教训,对今后的学习也是一种促进。希望xx能够不气馁,主动学习每一课。

5.终于找到我自己所在的位置了,真是天大的讽刺啊。

6."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事业需要每个人的参与。

7.•露珠落去花留着,花萎露珠未消去

8.见鬼要说鬼话,见你要说甜甜的话♡。

9.执著是火,用倔强点燃希望;执著是光,用痴迷寻遍梦想。生命的轨迹遍洒奋斗的光芒,成长的年轮释放着无限能量。朋友,莫再彷徨迷惘,携带执著去远航。

10.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拼搏无极限。相信:机会是创造来的,不是等来的。

11.宝贝希望你能改正缺点,发扬优点。老师和爸爸妈妈相信你能做好,也期待你有更大的进步。

12.希望宝宝眼睛像爸爸,鼻子像爸爸,嘴巴像妈妈,皮肤像妈妈,智商随妈妈,情商随爸爸,实在不行的话什么都像爸爸得了,你的爸爸很优秀的哟!满月快乐,宝宝!无论你怎样妈妈为你而自豪![75字]

13.其实,人都是犯贱的,爱你宠你的人你不稀罕,对你冷若冰霜的却是穷追不舍。最后搞的遍体鳞伤的还是自己。

14.你很爱学习,但是很不细心,写作业不太认真,希望你能尽快改掉自己的坏习惯,做个好学生,好孩子。

15.20xx新春大礼:祝你人生永远“长安”,事业永远“敦煌”,青春永不“洛阳”,身体永远“长春”,做一个豪迈的“武汉”,出门天天“福建”,年年“齐齐哈尔”,礼物已送,请你“开封”验收、

16.物竞天择势必至,不优则劣兮不兴则亡。--梁启超

17.振作起来,努力为我们既定的目标而奋斗

18.我生命中最重要最爱的女人,愿岁月温柔以待平安健康。

19.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一直有老师、同学、家长在激励你、鼓励你。学生当以学习为重,只要好好学习,努力学习,拿出你该有的成绩,那就是你交给父母和老师最完美的答卷。振作精神,鼓起勇气,加油吧!孩子,你行的。

20.家长对孩子的寄语,这学期课外书读的还是比较多的,这在阅读方面进步大。学习上也能自觉点了。知道自我每一天该做什么,较以前比之,也有进步。期望下学期,新的学年有一个新的开始。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篇8】

关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父母与孩子进行经常的、有效的沟通,有利于父母改进教育方式,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有利用于消除、缓解青少年的焦虑、紧张、苦恼及孤独压抑的心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有助于孩子避免形成胆怯、缺乏自信、情绪暴躁等不良心理特征。

父母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与适度期望有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略高于孩子现有水平,但又是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期望,可以使孩子的心理处于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对孩子要求和期望过高,使他们总不能达到目标,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怯懦、退缩、焦虑、压抑等消极心理。对于孩子要求、期望过低,会使孩子缺乏上进心和自信,阻碍他正确认识和发挥自己的潜能。

和谐的家庭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家庭气氛愉快轻松,有利于松弛青少年的紧张和不安。父母之间的良好婚姻关系为青少年提供了平稳的生活环境。父母之间一致的管教方式,使青少年有正确的行为规则。家庭成员彼此尊重和信任,相互关心和支持,有利于青少年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保持愉快、乐观、积极的心境。

对孩子专制、溺爱、放任的家庭均不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专制型家庭里,家长绝对权威,子女要绝对服从。在这样的环境里,青少年很容易形成被动、胆怯或反抗等不良心理行为。

在溺爱型家庭里,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一切以孩子为重,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中,青少年很难真正长大成熟,往往依赖性较强独立性较差,任性、自我中心、人际交往差,很难适应社会生活。

在自由型家庭里,父母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暇或无力顾及孩子,许多事情要靠子女自己面对和处理。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青少年,一般说来独立性和适应性较强,但由于缺乏家长的关心、帮助与监控,出容易出现意志涣散、人际交往过于随便、自由散漫、难以抵御不良影响等问题。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推动世界的物是摇摇篮的手。”自古以来,人们就深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从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过程来看,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最早、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教育。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人,都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和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墨化的作用。父母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父母。

(一)高素质的父母是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勤俭节约等个性品德和良好习惯的父母。

良好的个性品质是现代人的基本要求,家庭教育中对子女个性的培养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追求卓越。理想是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的标志。一个人行为的背后肯定会有多种因素在推动着他,但毫无疑问,最高境界的肯定是理想。只有培养卓越,不断向着更高境界去攀登的人,才以达到辉煌的顶点。理想对孩子来说,是最神圣的,让孩子自觉地追求神圣是最完美的家庭教育。

2、独立自主。独立是人的天性。父母主要职责在于去发现孩子身上独特的东西,然后加以培养、壮大并完善。着重孩子、放手成长、培养独立自主意识是对每个父母的基本要求。

3、持之以恒。父母应教育孩子认识到把握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坚持。有所成就的人和普通人最大的区别不仅在于他们付出了更多的劳动,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凭着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从而到达成功的彼岸。

4、勤俭节约。“不要从经济上放纵孩子”。这是许多有远见的教育家对父母有忠告。孩子具有什么样的金钱观对孩子以后的成长相当重要。勤俭是做人最基本的原则。从小培养孩子爱惜粮食、玩具和器物,体恤劳作的艰辛,不暴殄天物,不浪费的良好习惯品质。这些优良品质的养成对孩子来说将终生受益。

5、良好习惯。好习惯来自于平时的点滴培养。对父母来说,从小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那么习惯就会成自然,习惯成定式,孩子以后自然而然就会从事某种格式化的行为了。培养孩子的习惯可以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三方面加以塑造。其中,生活习惯是基础。

(二)高素质的父母是永远保持年轻心境,懂得把童年、童心还给孩子,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成长的父母。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自身要保持年轻心境。父母要像回到自己的童年时代一样,努力和孩子一起玩耍,一起成长,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父母应尽可能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按照自己选择的路走下去,并适当地加以指导。

(三)高素质的父母是善于发现孩子天赋,善于挖掘孩子潜能,善于培养孩子特长的父母。

父母发现并培养孩子的天赋与潜能,父母就应该坚定不移地相信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的天赋和潜能,他来到这个世界必然有他存在的价值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生的道路看似很漫长,但真正起决定作用,允许人选择的紧要关头一生只有那么几次,为人父母若说对自己的孩子负责,最大的'尽责就在于当你的孩子面临困难时,充满信心地对孩子说声:“你行!”这激情澎湃的声音无疑是推动孩子克服困难继续前进的强大动力,这往往能创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迹。

(四)高素质的父母是以大朋友的平等身份来对待孩子,而不是以长辈的身份来压制孩子和以棍棒的方式教训孩子的父母。

我们不用平等的眼光对待孩子,那么他们永远不可能形成独立的人格。强调平等地对待孩子,并不意味着父母水要给孩子任何帮助、批评和建议。问题的关键是父母要以民主的方式教给他,给他选择的机会和解释的权利,当孩子觉得父母不是以长者的身份和权威来教训他的时候,父母的意见往往更容易被接受。

(五)高素质的父母是有着和谐家庭关系,能以身作则、一诺千金的父母。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行为的养成成度上是通过模仿,这是孩子学习的根本途径之一。父母的榜样作用对成长过程中的孩子起着强烈的刺激,父母的好习惯和坏习惯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让孩子学会尊重人,这是人的基本品质之一,这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只有尊重才能造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篇9】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个做家长的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究竟怎么教育孩子,都各有不同。从小我卖了许多书和光盘向别的家长请教,孩子长大了,成绩也逐渐稳定,但是我还是不敢有一点放松。

好的学习习惯是从小养成的,看书是好的习惯,小的时候要早早开发锻炼识字的能力,为他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星期天经常带到新华书店去读书,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个人看个人的书,“六一儿童节”的时候春节的礼物都是送一些孩子喜欢的书籍,时间长了,孩子就养成了爱看书的好习惯。从孩子上学开始就养成一回家就开始写老师布置的作业,预习第二天要学的课文。在家庭生活中处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自己收拾好,晚上睡前要洗脸刷牙等,有时候孩子以往的时间要和他讲道理,认识到自己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要尊重长辈,需要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养成。

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给他一点自己的空间,孩子有不足的地方,要施加引导,要孩子做的事情首先要自己做好。没孩子都喜欢上网,比如告诉孩子上网的时候要掌握好时间,孩子会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议为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的方面的兴趣。在课余时间报了书法班和弹电子琴班,每次取得的好成绩时,使我从心里感到欣慰。

在孩子学习成绩下降时要安慰和鼓励他,我经常给孩子说:“加油”!“别灰心”找原因,下次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

教育专家徐国静老师说:如果家庭教育仅限于培养孩子,而忽略提高家长的素质,那么,这样的家庭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这是我教育孩子的点滴体会,肯定也有不足之处。在今后我们要边学边教。在学习中不断进步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一个为国家有用的人。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篇10】

我们很幸运,我们也很无奈,因为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这是人类前所未有的年代,一不小心我们就会在这个信息海洋中迷失自己,甚至让孩子也失去方向。我们经常会听到很多孩子说:我也不知道我以后要干吗!家长也会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样的迷惑越来越低龄化,因为这个浮躁的年代让我们家长在所谓的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中摇摆,“学习唯一论”和“学习无用论”经常会影响着我们的判断。

在我看来现在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和能力,而不是内容,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习唯一论和无用论都是片面的,我对小学的看法是:学习是一种生活,一种成长,一种让他们认识世界的过程,而不是任务!

由于我们家亲戚基本上都在国外,因此我受到国外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比较大,那就是“从小不玩好,长大学不好”,在他们眼中,中国的孩子真的很会学习,但是他们真的不会生活!当然我不能完全照搬这个观点,毕竟这是在中国,谁也说不好将来会如何,所以作为家长不可能在教育方面做任何的赌注,而是需要多方面的吸收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且要针对家庭的环境和孩子的具体情况实施。因此我在这半年里大约1-2个月会总结一下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现在回头看看写的总结日志,我发现出现最多的几个概念:“学习为先,因材施教,为己读书;顺其自然,慢慢学习,学以致用;换位思考,信任理解,平等交流”。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篇11】

要教育孩子,郑玉巧育儿经电子书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多次的训练、教育,不断地强化而逐渐建立起来的。比如,孩子正在看电视,我们希望他不要看了,这时并不是给他下命令,规定什么时候非关电视不可。而是问他,是再看10分钟关电视还是过15分钟关电视,孩子一般会选择后者(这正是我们的底线),孩子也感受到了一种民主的气氛,更看到了家长对他的尊重。时间一到,他一般都会主动关掉电视或者离开。

给孩子以关爱的形式非常多,但我认为,尽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是给孩子最大的也是最好的关爱。在每天工作之余,我们通常会尽可能多地腾出一些时间来陪孩子,与一起读书、一起游戏、一起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这样,可以扩展孩子的视野,丰富他的知识,陶冶他的情操,使的人格更加完善,同时也促进家庭成员的交流,增进家庭的和睦。

如果幼儿园给了家长参加与孩子一起活动的机会,家长最好不要错过,也不要让老人代替,更不要以各种借口拒绝。实践中,我是非常积极参加这类活动的,比如亲子游戏、家长会、公开课等。参加这些活动,对孩子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他会觉得家长非常重视他,十分关爱他,能让他获得尊重,给了他力量,也树立了信心。

家长教育孩子心得体会【篇12】

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教育

有对父母过来做评估,他们有对双胞胎女儿,今年已经三岁了,在大女儿五个月大的时候,因为家里确实照顾不过来,所以就把乖巧、好带的大女儿放在娘家,大概两岁的时候才带回身边。在家里,这两姐妹有着截然相反的表现,大女儿总是安安静静、守规矩,对陌生环境的人事物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磨合,即使回娘家,她也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跟公公婆婆亲昵,生活条理性和自立能力强,能自己一个人长时间的玩拼图或者堆积木,而且玩得比较好,很难接受批评,容易哭泣或者顶嘴,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一个劲地在坚持;而小女儿呢,活泼热情、爱乱蹦乱跳,跟陌生的.大人、小孩都能玩一块,不爱收拾,总依赖父母,对拼图和积木都是三分钟热度,也拼凑不出个好图样来,能欣然接受批评(但不一定能改),甚至还转移话题或者哄你开心,让你不舍得责备她。

双胞胎姐妹,不管是同卵还是异卵,性格应该不会相差太远,为什么这对姐妹却有着截然相反的一个表现呢?在婴幼儿期,母婴依恋关系没有建立好,缺乏一个完整家庭的爱抚,一种强烈的被抛弃感,或许都是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之一吧!有很多人问,为什么孩子会有被抛弃感呢?公公婆婆也是百般宠爱在其一身啊,不比我们做父母的少啊!请记住,孩子的感受性很强,她们能感觉到哪个才是妈妈的肌肤,所以说,为什么母乳喂养能增进母子间的感情,就是这道理,孩子的需要无非就是冷不冷与饿不饿,冷的时候妈妈抱抱,饿的时候妈妈喂奶,最初的食物来源是母亲给的,接触母亲的皮肤,才感觉到温暖与安全,所以有些孩子对奶娘的感情还比亲娘的要亲呢!

这个大女儿虽然是住在自己亲生父母的家里,可表现得却是一个寄宿者所应该有的规矩和安分,或许是她感觉到,如果表现不好的话,很可能又要被送走了,到别的家庭继续寄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