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分享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24-02-10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分享。

总的来说,心得体会的格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

1. 标题:可以简明扼要地概括心得体会的主题内容。

2. 引言:简要介绍心得体会的背景和目的,可以是对参与的活动、经历的事情、得到的启发等的概述。

3. 主体部分:详细描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展开,例如对于自身的改变、对于问题的认识、对于学习的收获等等,可以逐个进行分段阐述。

4. 例证或论证:可以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或者通过引用相关资料进行支持,使得心得体会更加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5. 结束总结: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和体会,并给予展望或提出建议。

6. 参考资料:列出参考资料的来源和引用格式。

希望以上资料对您有所帮助!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1】

马上就要出去参加实习了,内心还是有那么一点激动的,其实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在不断地慢慢的成长中学习到的问题,我相信只要参加实习的机会多了,我就会做好这一切,很多的现实问题都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得到了巨大的进步的,相信我能够做好这一切,参加实习得到实习的锻炼!

一、实习地点范文汇

佛山市高明区西坑水库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

二、实习目的及要求

1、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努力、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和增强集体观念,总结此次实习与我们所学专业的相关联系。

范文汇

2、认识了解水工建筑物中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a.地形地貌条件b.岩石与土的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c.地质构造d.水文地质条件e.物理地质作用f.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联系现场实际,验证和拓宽视野,培养和实际工作能力。范文汇

4、通过实际考察,了解各种地质现象,增加感性认识。

三、实习内容

1.西坑水库及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简介

西坑水库(中型)位于高明区杨梅河上游,水库集雨面积为10.5km2,库容为1030万m3,兴利库容为798万m3,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设计高程为114.2m,顶宽5.0m,最大坝高29.5m。溢洪道为开敞式,底高程为110.3m,宽15.0m。在坝后建有一座发电站,装机发电功率为320k2,人口300多万人。由于下游泄洪渠道仅1.0m宽左右,加上淤塞严重,一旦水库泄洪将淹浸和冲刷下游农田和这些房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该工程任务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发电等综合利用。工程等别为ⅲ等中型工程,主要建筑物为3级,次要建筑物为4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水库永久性主要建筑物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1XX年一遇校核;溢洪道消能防冲防洪标准按30年一遇设计。“”期间计划对西坑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工程需土方11万m3,石方1.7万m3,混凝土0.2万m3,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大坝坝体采用高压摆喷防渗,上游坝坡坡脚增设抛石压脚,下游坝坡坡脚新建排水棱体,重建输水涵管,重建坝后电站,整治溢洪道下游归河段长1040m,完善大坝观测和水库自动化监测等。本工程招标范围为水库部分、排水渠部分、水土保持专项部分及电站部分。

2.泵站建设工程

2.1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概况

2.1.1工程地理位置及受益面积

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是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及配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址在樵桑联围东堤18+300处(丹灶建设段)。泵站主要负责丹灶大良围片区的排涝任务,受益区为上沙、下沙、建设、石联、荷村、新农村委会,丹灶镇城区、赤坎水库三水西南镇南下村委会等,总集雨面积约62k㎡。

2.1.2工程水文及地质条件

泵站站址处外江5年一遇洪水位为6.55m,20xx年一遇洪水位为7.23m,20xx年一外江洪水位为7.61m,50年一遇设计防洪水位为7.99m,外江枯水期水位多为0.5~1.5m。内涌正常水位为0.00~0.80m。

站址处地质构造共分8层,各岩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素填土、淤泥、粉土、粉质粘土、中砂、砾土、残积粉砂和风化泥岩。工程场地土属软弱土类,建筑物地类别为ⅲ类。

2.1.3工程投资及规模

南海区丹灶镇建设泵站工程及配套工程主体工程投资估算为7196.63万元。泵站工程等级为ⅱ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排涝标准为20xx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169.8mm两天排干。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56.34万,、石方5.01万、混泥土方1.16万,基础防渗高压旋喷桩总长9197.6米。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2】

第一章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在修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之后,依靠教学计划,需进行为五周的1:2.5万区域水文地质填图教学实习。通过教学实习,加强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和提高专业素质,在加深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解的基础上,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一、 教学实习的目的、任务及要求

(一)教学实习的目的

1、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已学专业课程的理解,通过实践教学,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并为后续课程做准备。

2、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初步掌握1:5万水文地质填图的整个工作程序和方法,了解各阶段之间的任务和相互关系。分析各种地质和水文地质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理。综合分析研究和编写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的基本工作方法。

(二)任务及要求

1、通过野外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初步查明:

(埋藏条件,包括含水层的产状、层为、岩性、厚度、分布范围、埋藏深度、水位、涌水量、水的化学成分,以及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径流、排泄条件,以及地下水动态及均衡的一般规律。

(3)各类水点和岩溶点的类型及其分布,包括矿泉的调查,初步确定其价值与开发前景。

(4)区域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工业和农业用水),对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前景作出评价。

2、通过野外实测,编制各种图件。并在实习结束后提交以下成果:

(1).实习区水文地质实习报告一份:

(2).实习区1:25000综合水文地质图一份;

(3).1:2000实测剖面图(测区完整地层剖面);

(剖面记录表、厚度计算表、标本记录本;

(5).化石标本一套(以小组提交);

(6).岩石标本一套(以小组提交)。

二、教学实习的组织形式及完成情况

1、教学实习的组织形式

实习负责:陈志学

指导老师:钟觉

本次实习以组为单位进行。我们班共分为两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大组有一个专业指导老师、一个组长、两个安全员。下面的每个小组各有一个小组长。每次外出实习都是以大组为单位,由指导老师带领进行。

2、完成情况

在老师的虚心指导下,能够熟练的进行实习剖面的野外工作和室内工作,进行实测剖面图的绘制;能够熟练的使用工作底图布置观测路线、定点,进行地质界线的勾绘,水井水位的测量,泉点。沟流水量的测量;进行综合水文地质图的绘制,同时在整个教学实习的过程中,同学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积极性和主动性被调动起来,把书本知识与实践工作很好的结合,实习使同学们树立了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并且提交以下成果:

(1).实习区水文地质实习报告一份:

(2).实习区1:25000综合水文地质图一份;

(3).1:2000实测剖面图(测区完整地层剖面);

(剖面记录表、厚度计算表、标本记录本;

(5).化石标本一套(以小组提交);

(6).岩石标本一套(以小组提交)。

三、实习区的研究程度

十一地质队、第四地质队、第一地质队、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建材武定大矣波钴矿点踏勘简报、武定狮山菱镁矿踏勘简报、云南省武定狮子山石棉矿马家营矿段补充勘探报告、云南武定白邑村矿段普查报告、1:20万武定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71年)及1:5万武定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等。

第二章 地下水形成的自然条件

一、实习地区交通位置及自然经济地理

(一)地理位置

实习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北西100公里的楚雄州武定县近城镇,西起狮山寺—下古柏,东至文笔山—禄劝县城一线;北起洒普山,南至沙朗大村——四方地一线。面积约100K㎡。

(二)交通

测区地处武定县近城镇,有昆明——武定——渡口的主干线路,武定——罗次支线公路等,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方便。如(图一)。

(三)自然地理

测区为云贵高原之山间盆地(武定坝子),东有文笔山(汇入普渡河后注入金沙江。区内最高点是狮子山最低点是盘龙河约1690m ,相对高差达731.8m。

(四)气候

测区属高原季风温凉气候。据武定县气象站资料,最高气温在七月,达34.5℃,月平均温度20.7℃;最冷在每年一月,最低温度-6.4℃,月平均气温7.4℃;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800——1200mm,气温干湿季节明显,每年6—10月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0—90%;11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且3—5月多有春旱,此外就大范围讲,受地形影响具立体气候特点。

(五)经济

实习区内村镇密集,人口稠密,以汉族为主,有少量彝、苗、回族等少数民族多分布于山区。农产品,坝区以稻谷和豆类为主,山区以玉米、薯类为主,小麦、荞等为次要农作物。武定属特困县县城附近经济相对而言较发达,无大型工矿企业,工农业均欠发达。

武定县城之西的狮子山是著名的风景去,山上松柏苍茫、古树苍天、兰花飘香,春来牡丹吐艳,东时梅花娇妍,又、古刹深藏,宝阁凌空,瀑泉飞溅、蛇石险峰。相传明惠帝曾来此避难,削发为僧,实为昆明市北西较近之旅游胜地。

二、地层

测区内地层出露较全,有第四系、侏罗系、三叠系、泥盆系、奥陶系、震旦系、寒武系等地层。各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及其特征,从老到新叙述如下:

(一)第四系

测区内第四系主要分布于武定盆地中部的西村河及菜园河两岸,主要以土红色,未固结疏松的砾、砂质粘土为主,厚0—20m。

(二)侏罗系

测区内主要分布于武定盆地中部的武定县—高家村—小石头房一带,据其岩性特点分为下禄丰组、上禄丰组两个面。

1、上禄丰组(J2sl)

上禄丰组据其岩性综合特点、基本层序及生物化石分为上、下两段。

(上禄丰组上段(J2sl2)

上部为紫红色泥岩与灰黄色薄层—中层细粒石英砂岩互层,前者夹粉砂岩透镜体,后者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含双壳类化石;下部为灰紫、紫红色泥岩、含膏盐质泥岩及角砾状钙质泥岩,底部夹二层褐红色铁泥质胶结含砾岩屑石英砂岩,含Hybodus sp., Lepidotus sp.,Ceratodus sp.,属咸化湖—湖滨相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54m。

(上禄丰组下段(J2sl1)

上部为紫红色块状泥岩、钙质泥岩、角砾岩夹灰绿、灰黄色钙质细—粉砂岩、含砾粉砂岩透镜体,顶部泥岩中穿插有密集的膏盐网脉,含较多的鱼骨片Ceratodus sp., hybodus sp.,龙骨片Sinosaurusi sp.等化石;中部为黄、灰黄色薄—厚层状粗粉砂岩—细粒石英砂岩及多层咖啡色含锰岩屑石英粗粉砂岩;下部为黄—灰黄色薄层状粗粉砂岩—细粒石英砂岩夹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为浅湖—咸化湖泊沉积,与下禄丰组为整合接触。厚99.61m。

2、下禄丰组(J1xl)

上部为紫红、灰紫色快状泥岩夹多层灰黄色薄层粉砂岩,后者具波状交错层理;中部为紫—紫红色喊膏盐钙质泥岩,夹多层灰白、灰黄色中厚层粉砂—细傈石英砂岩;下部为紫—紫红喊钙质结核泥岩与灰绿、灰黄色薄—中层含岩屑粉砂岩互层,夹含铁质、粉砂质泥灰岩和钙质粉砂岩透镜体。化石稀少,属咸化湖相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74m。

(三)三叠系

测区内三叠系只沉积了上舍资组,分布与武定盆地东侧的上宁—白邑村—香水庄—小以波一带。

舍资组(T3s)

为灰色、灰紫色快状泥岩夹灰褐黄、灰白、红色花斑状铁质砂岩透镜体、浅黄色中层窀感石英砂岩,在旧城附夹炭质泥岩及煤线,含植物碎片;底部为褐黄色砾岩体、含砾含鲕状赤铁矿不等粒石英砂岩,含植物化石碎片,为河流—湖沼相沉积,与下伏古生代各组为假整合或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厚10—30m。

(四)泥盆系

泥盆系主要分布于测区的东部,西部只有少量分布。据其岩石组合及生物化石特点分为下统坡松冲组、坡脚组,中统缩头山组、鱼子甸组等四个组。

2、中统

(鱼子甸组(D2y)

该组主要分布于测区东部文笔山—赵家庄—旧城一带,岩石组合复杂,生物化石丰富,据其岩石组合特征及生物化石的差异性分为三段。

第三段(D2y3)

中上部为紫红色中层状泥岩与黄绿色薄层状粉砂岩、褐黄色薄—中层状细—中粒石英砂岩不等厚互层,发育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中部含丰富的'介形虫化石,上部含植物化石;下部为灰紫、紫色中层泥岩、泥质粉砂岩与灰绿色、褐黄色薄层状粉砂岩、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发育水平层理及小型板状层理。含丰富的化石, 属湖泊沙泥坪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86m。

第二段(D2y2)

顶部为紫红、灰紫色薄—中层状泥灰岩,生物碎灰岩;上部为紫红色、灰紫色泥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夹灰紫色、黄绿色生物泥屑泥岩,发育水平层理,含丰富的豆虫化石;中部为浅灰、灰色薄—中层状泥晶灰岩、砂屑泥岩与黄色细—粉砂岩不等厚互层,发育水平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下部为灰色、灰紫色薄—中层含白云质灰岩、砂屑泥晶灰岩与灰色波层钙质页岩不等厚互层,夹杂灰紫色角砾状生物碎屑风暴岩。本段地层从下—上颜色由灰色—紫灰色—紫红色变化,生物碎屑由少增多,碳酸岩逐渐减少,陆源碎屑不断增加的变化规律。含丰富的化石,为浅湖混和坪沉积,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厚163m。

第一段(D2y1)

上部为灰黑色页岩、碳质页岩夹浅黄色薄层粉砂岩,前者发育叶理,后者发育水平层理,在文笔山一带夹灰黑色薄—中厚层状细粒石英岩状砂岩,具波状层理及楔状交错层理;下部为浅灰、灰黑钙质泥岩、炭质页岩夹灰黄色拨薄—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粉砂岩,发育页理及水平层理。含丰富的化石,为滨湖—浅海—半深海相沉积,该段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厚68m。

(1)缩头山组(D2S)

为灰白、灰黄色中—厚层状石英细砂岩,石英呈次棱角状,发育波状层理、波状交错层理及大型楔状交错层理、细层与层面交角约20°。砂岩底冲刷面显著,具150°和285°两个方向的槽模构造。地部与下伏地层接触面起伏不平,面上具有铁泥质风化壳,局部具铁质结核或砂质底砾岩,显示该组与下伏地层坡脚组之间沉积不连续,有间断,为假整合接触。含植物Protopteridium minutum 化石,为三角洲相沉积。厚约21m。

1、下统

(1)坡脚组(D1p)

上部为褐黄色薄—中层状铁质石英粗粉砂岩与浅灰—灰色含紫色斑状泥岩、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粉砂岩中发育水平层理及波状层理,泥岩中含铁质结核及铁质团块;中部为灰色钙质泥(页)夹泥灰岩透镜体,发育水平层理,含有丰富的腕足类、双壳类、珊瑚类化石;下部为灰、灰黄色粉砂质泥岩与灰黄色薄——中层状石英细砂岩不等厚互层,前者发育水平层理,后者发育小型交错层理。属砂泥坪相沉积,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后约40—50m。

(2)坡松冲组(D1ps)

为铁红色含豆状赤铁矿砂岩、铁质砂岩夹白色薄层石英细砂岩,从下至上豆状赤铁矿及铁质含量逐渐减少。在人民桥一带采到鱼化石, 为陆相—近海湖相沉积,该组与下伏地层接触面起伏不平,具风化壳及铁质结核,与下伏各组地层为假整合接触。厚约3—5m。

(五)奥陶系

奥陶系主要分布于测区的西边及东边人民桥一带,只露出了下统,据其岩性组合、岩相、基本层序等特点分为汤池组、红石崖组等。

1、红石崖组(O1h1)

该组据其岩性特点分为上、下两段

(1)红石崖组第二段(O1h2)

上部为紫红、褐黄色薄层—中层状石英粉—细砂岩夹紫红色薄层泥岩、灰紫色薄层砂质泥岩,发育包卷构造,并具有大量垂直层面的虫管分布;中部为灰褐色、紫红色中层状细—中粒长石石英粗粉—细砂岩与紫红色薄层泥岩互层,夹灰绿色薄层中层粉—细砂岩及黄、紫红色中层状含生物碎屑砂岩;下部为灰绿色、黄绿色页岩夹黄、褐黄色薄—中层含生物碎屑细—中粒砂岩、浅紫色薄层云母粉砂岩,局部夹褐黄色砂岩透镜体。底部含笔石,为陆棚—沙泥坪相,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厚128m。

(1)红石崖组第一段(O1h1)

顶部为灰黄—灰绿色中层状含磷细中粒石英砂岩夹灰绿色页岩、含砾粉砂质泥岩、生物碎屑砂岩;上部为灰—灰绿色中层状细—中粒石英砂岩、灰紫色薄层状粉砂岩与灰绿色粗粉—细砂岩互层夹紫红色薄层状泥岩、灰绿—灰紫色中层状长石含锰砂岩;中部为紫红—灰绿色泥岩、薄层状粉砂岩与灰紫色粉—细砂岩互层,局部夹灰紫色薄层状含长石粗粉—细砂岩;下部为紫灰、黄、灰绿色页岩与黄色薄—中层状含长石石英细—粉砂岩、杂色细粉砂岩互层。俗称“花布条带”。(见图六)含三叶虫 Psilocephalina kuoi; 双壳类有Cypricardinia prisca; 腕足类有Sinorthis typica, 遗迹化石Cruziana sp., 属于沙泥坪相,与下伏汤池组为整合接触。厚144m。

2、汤池组(O1t)

上部为灰黄色薄—中层状细—中粒石英砂岩、含锰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与灰绿色页岩互层;中部为黄绿色页岩为主夹咖啡色薄层、透镜状含锰质石英粉—细砂岩;下部为灰色、深灰色薄—中层状含磷长石石英细—粗砂岩与黄绿色页岩互层。含丰富的生物化石,属于沙坪—陆棚相沉积。该组与下伏娄山关组的接触面起伏不平,底部据含砾粗砂岩,为假整合接触。厚约40m。

(六)寒武系

测区内寒武系主要分布在西边,由下至上出露有上、中、下三个统,分为六个组,其中上统保存不全。

1、上统

娄山关组(∈3ls)

该组主要分布于测区南西山外河一带。上部为灰色薄层状含粉砂质灰岩与褐黄色粉砂质泥岩,夹浅灰色薄层状泥质灰岩;中下部为浅灰—灰色薄—中层状泥晶灰岩,砂质白云岩夹多层白云质砾屑灰岩、钙质粉砂岩及硅化鲕状白云质灰岩;底部为浅灰—灰黄色薄—中层状泥灰岩、微晶灰岩、石英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夹含铁质灰岩。生物化石稀少,属于混合坪沉积,该组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26m。

2、中统

寒武系中统分为陡坡寺组、西王庙组两个组。

(1)西王庙组(∈2x)

中上部为紫红色、灰黄色、灰绿色薄—中层状钙质石英粉砂岩、粉下部为紫色下部为紫色下部为紫色砂岩、局部夹灰色砂质白云岩透镜体;下部为紫色薄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泥岩与浅灰色、褐黄色薄层状粉砂岩、钙质粉砂岩不等厚层,生物化石稀少,属于沙泥坪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39m。

(2)陡坡寺组(∈2d)

上部为浅黄—黄色薄层状石英粉砂岩、泥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夹灰色砂质白云岩透镜体;中部为灰色厚—块状细晶白云岩夹浅黄色薄层状粉砂岩;下部为黄绿色、灰绿色泥岩、页岩夹黄色薄层状石英粉砂岩。中下部含丰富三叶虫化石,属于混合坪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约60m。

3.下统(∈1)

寒武系下统分为筇竹寺组、沧浪铺组、龙王庙组共三个组。

(1)龙王庙组(∈1l)

上部为灰色中—厚层状粉屑细砂屑白云岩及薄层状粉砂岩、钙质泥岩夹硅质岩;中部为灰—深灰色中—厚层状砂屑白云岩;下部为深灰色薄—中层状粉砂质白云岩、灰黄色薄层状白云质粉砂岩夹黄绿色页岩及粉砂质含砾屑砂屑白云岩。含丰富的三叶虫化石,属于混合坪沉积,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110—127m。

(2)沧浪铺组(∈1c)

该组据其岩性特征特点分为下部关山段与上部乌龙箐段两个段。

乌龙箐段(∈1c2)

为灰色、黄色页岩、泥岩夹褐黄色薄层状石英粉砂岩。该段与下伏关山段接触面波状起伏不平,岩性突变,有沉积间断。含三叶虫化石、腕足化石,属陆棚相沉积。厚57m。

关山段(∈1c1)

为灰—灰褐色厚—快状细砂岩、石英细砂岩,发育大型楔状交错层理、板状交错层理、斜层理。中上部夹少量薄层状细粒石英砂岩及含泥质角砾粗砂岩,风化后常形成空洞。顶部具约灰黄厚层状含砾粗砂岩。生物化石稀少,属于河口三角洲沉积,该段与下伏地层为整合接触。厚79 m。

(3)筇竹寺组(∈1q)

该组据其岩性特点分为下部八道弯段与上部玉案山段两个段。

玉案山段(∈1q2)

为灰褐—灰黄色页岩夹姜黄色薄层状粉沙岩、粉沙质泥岩,中部夹灰黄色白云质粉沙岩及少量灰黄色细粒长石砂岩。含丰富三叶虫化石。据其岩石组合及生物化石特征属陆棚相沉积,该段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厚85m。

八道弯(∈1q1)

下部为黑色薄层状石英粉砂岩夹页岩;中部为灰黄色石英粉砂岩,具顺层虫管构造(见图二)上部为黑色薄层碳质泥岩,含少量三叶虫Mianxiandiscus sp.;古介形虫Kunmingelladouvillei等生物化石。据岩石组合及生物化石特征属滞流海沉积,厚50.64m。

该段地层与下伏灯影组第三段的接触面上具紫灰色铁质细砂岩、皮壳状褐铁矿细脉及含砾层,与下伏地层为假整合接触。

(七)震旦系

仅出露上统灯影组的二、三段,主要分布于测区北西角的吉家村—永吉村一带,各段岩石组合特征如下:

1. 灯影组第三段(Z2d3)

中、下部为灰黄—褐黄色薄层状粉砂岩、石英粉砂岩,发育水平层理、微波状层理,偶见胶磷矿结核,具球形风化;底部为深灰色胶磷矿中—粗粒硅质砂岩、粉砂岩,具粒序层理,层面上见小壳化石;上部在吉家村一带有出露,为黄灰色薄层状含海绿石石英粉砂岩,偶见胶磷矿结核,发育水平层理,含丰富的小壳化石;据其岩石组合及生物化石特征属陆棚近宾相沉积,本段与下伏地层的接触面呈波状起伏,接触面上见1—2mm厚的褐铁矿分布,显然该接触面为一沉积间断面。厚35—71m。

2灯影组第二段(Z2d2)

中上部为浅灰—灰色夹浅肉红色中厚层状与块状粉晶白云岩不等厚互层,下部夹少量薄层状灰黄色粉砂质泥岩,上部偶夹灰白色薄层状硅质岩及砾屑白云岩;白云岩发育水平微纹理及波状微层理,局部具缝合线构造。总体上:由下至上以灰色、浅肉红色为主变为以灰色为主,硅质含量由无至含少量硅质团块至夹硅质条带的变化特点。含藻类化石。总体表现为碳酸盐台地相沉积,测区内未见底,厚度大于300m。

三、构造

实习区位于杨子准地台边缘,康滇地轴(川滇台背斜)南段东侧,川滇台拱之武定断凹南部。构造总体呈NE—SW向,褶皱构造多为平缓开阔,断裂构造主要有狮山大断层,断层附近地层直立、倒转或成倒转褶皱,测区内的主要构造分述如下。

(一) 褶皱构造

测区内的褶皱主要有武定向斜、永吉村倾伏背斜、花果山向斜、大寨子—沙外河背斜、木果甸背斜、石龙节背斜、后冲向斜等,各褶皱特点如下:

1. 武定向斜

该向斜南起高家村,经武定党校、三家村、鲍家村等地,于白龙井以北被第四系掩盖。轴线呈NE—SW延伸,长约JJ1sl组成,产状缓而稳定,为300°∠26°。总体具有北西翼地层产状陡而变化大,南东翼地层产状缓稳定,轴面向北西倾斜,产状为310°∠42°,枢纽南西近于水平,向北东扬起;南西端被断层破坏,北东端呈浑圆状,为一歪扬起向斜。

2. 永吉村倾伏背斜

该背斜南西起于永吉村以南,经段家坟、硝洞等地,北东止于大村以北,轴线呈NE—SW延伸,长约OO1h等地层组成,NW翼产状为318—325°∠35—50°,SE翼产状为132°∠22—31°。总体是北西翼较陡,南东翼较缓,轴面产状为158°∠54°,NE转折端呈箱状,SW转折端被断层及辉绿岩体所破坏而不明了,该背斜为一斜歪水平背斜。

3.

大寨子—沙外河背斜

该背斜北起高家村以西,经沙外河向南延到测区以外,轴迹近南北向,实习区内长约∈∈OOTJ1xl等地层,被一条近SN向断层破坏,产状77°∠45°;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向N倾伏,转折端呈圆弧形,为一直立倾伏褶皱。

4. 木果甸背斜

该斜西起人民桥以西,经木果甸向东延到实习区以外,轴迹近东西向,实习区内长约北两翼均为ODD2y等地层依次对称重复出现,N翼产状340°∠16—18°,S翼产状190°∠15—20°;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向西倾伏,为一直立倾伏背斜。

5. 后冲向斜

该向斜北起大石头房,向南经后冲延到实习区以外,轴迹SN向,长约3千米。核部为J2sl1地层,两翼均为T3s—J1sl地层,产状大致相等,倾角8—20°,长宽大致相等,为一构造盆地。

总之,实习区内以北东向褶皱为主,西边的褶皱教紧闭,东边的褶皱较开阔,主要为燕山期构造运动所形成。

(二) 断层构造

实习区内的断层主要有狮山断层、盐臼湾—高家村断层、香水庄—现家庄断层等三条断层,各断层特征如下。

1. 狮山断层

该断层在实习区内经过永吉村—人民渡一线,实习区长约直立或倒转;断层经过处在地貌上形成陡坎或负地形,断层带宽数米至两百米,发育构造角砾岩,沿断层带除了华力西期辉绿岩脉侵入外,还有少量燕山期基性岩脉侵入。该断层形成于加里东期,表现西升东降形成武定盆地,成为华力西期基性岩浆侵入的通道或填充场所,燕山期—喜山期则表现为NW盘向SE盘高角度逆冲,对早期构造造成较大的改造或破坏,使武定向斜NW翼地层直立、甚至倒转。该断层为一区域性的逆断层,对沉积环境、岩相古地理、岩浆活动、成矿作用及区域构造都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2. 盐臼湾—高家村断层

该断层在实习区内北至盐臼湾与狮山断层相交,南经高家村延伸到实习区外,实习区内长约TJ1xl等地层,断层与地层同向倾,断层倾角大于地层倾角,上盘地层较老是上升盘,下盘地层较新是下降盘,所以该断层为一走向逆断层。

3. 香水庄—现家庄断层

该断层经过香水庄—现家庄向北延到实习区外,至香水庄南被第四系掩盖,断层走向NE—SW,倾向NW,倾角不清,上盘(NW盘)为O1t—T3s地层,下盘(SE盘)为O1t—D2y地层,香水庄以北辉绿岩脉沿断层侵入,为一走向逆断层。

总之,实习区内断层不甚发育,以NE—SW向为主。

四、地貌武定县位于滇中高原北部,处在康滇台轴和昆明凹陷之间。在金沙江断陷影响下,地势东西两侧及西南部高,北部较低;西南部高原面保持较为完整,中北部受勐果河深切割,地形破碎,形成高山峡谷,峡谷海拔均在1000米以下;全县最低点为新民村大沙地,海拔862米;最高点白龙会山,海拔2956米;两地均在己衣乡,相距18公里,相对高差2094米。三台山山脉贯穿全境,它组成了地貌的骨架。全县地貌分为四区:东部山原区,西部山原区,北部河谷区,南部高原区。受构造影响,山脉走向多呈南北及东北——西南走向。

五、岩浆岩

实习区内主要为基性的浅成侵入岩辉绿岩体,有狮子山岩体、永吉村岩体、白邑村岩体、大奕波岩体、马豆沟岩体等五个岩体,各岩体特征简述如下:

(一) 狮子山岩体(黑云辉绿岩)

该岩体在狮子山和尚庄一带侵入于灯影组的白云岩中,岩体顺层侵入,与围岩产状一致,接触面平缓,实习区内出露面积约蛇纹石化,局部石棉化(可形成石棉矿)滑石化;内接触带:以钠黝帘石化为主、次为次闪石化、绿泥石化、伊丁石化等。热液蚀变为较弱的硅化。

(二) 永吉村岩体(正长辉长辉绿玢岩)

该岩体在永吉村一带侵入于西王庙组、娄山关组、汤池组、红石崖组的地层中。岩体呈NE—SW向延伸,在实习区长约二长构造。岩体与围岩接触带普遍具围岩蚀变,外接触带为大理岩化、蛇纹石化、角岩化;内接触带:为粘土化、次闪石化。

(三) 白邑村岩体(石英辉绿岩)

该岩体在白邑一带侵入于红石崖组、坡松冲组、坡脚组、鱼子甸组等地层中。岩体呈NE—SW向延伸,在实习区长约9千米,宽200—500米,为一岩体。岩体相带变化不明显,块状构造,以辉绿结构为主。岩体与围岩外接触带具角岩化。

(四) 大奕波岩体(辉长辉绿岩)

该岩体在大奕波一带侵入于鱼子甸组地层中,呈一不规则椭圆形,与围岩接触面倾角硅化;内接触带具泥化、绿泥石化、次闪石化。

(五) 马豆沟岩体(辉绿岩)

该岩体在马豆沟一带侵入于鱼子甸组地层中,呈一长纺锤形,长轴方向次闪石化。

总之,实习区内的辉绿岩绝大部分是华力西期形成的,只有盐臼湾中生代舍资组中的辉绿岩株是燕山期形成的。岩体主要以浅成的岩株、岩脉、岩床等产状产出。

六、矿产资源

测区内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石棉矿、赤铁矿、钛铁砂矿、磷矿、建筑材料及水资源等。各矿产矿点简述如下:

(一)金属矿产

1、铁矿

(1)鲕状赤铁矿

测区内芭蕉箐—文笔山一带中的泥盆统鱼子甸第一段夹有两层沉积型鲕状赤铁矿,矿体向西倾,倾角在10—15°,产于单斜构造内,矿体长4km,宽1.5—3.5Km,东厚(4—6m)西薄(1—2m),平均品位TF43.8%,储量达870万吨。

(2)钛铁砂矿

测区内共有太铁砂矿7处。所有太铁砂矿均为富含钛铁矿的辉绿岩经风化后在地表太铁砂富集而形成的风化型太铁砂矿床。

(二)非金属矿产

1、石棉矿

该矿点位于狮子山向斜北侧及东侧,产于狮子山黑云辉绿岩体与Z蛇纹石化、硅化、滑石化等围岩蚀变,矿体受层间裂隙控制,与地层产状一致,产状网脉、复试脉,以蛇纹石石棉为主,少量滑石、方解石。储量达1.4129万吨,为接触交代型蛇纹石石石棉矿床。

2、磷矿

在乌龙硐—吉家村一带,震旦系灯影组第三段的含磷砂岩夹磷块岩,长约7km,平均厚0.61m,平均品位P2O522.31%,属于沉积型磷块岩矿床。

3、建筑材料

(1)砂岩

测区内沧浪铺组关山段的砂岩、缩头山组的砂岩、上禄丰组下段的砂岩等,在人民桥、后冲、洒普山、狮山等地都有分布,可用作建筑材料、装饰板材,其中位于木果甸的缩头山组石英砂岩中的SiO2含量在95.06—95.74%,可用作硅石矿。1

(2)石灰岩矿

测区内共有两个大型的石灰岩矿采石场。一个产于文笔山单斜的鱼子甸组第二段中的隐晶—细晶石灰岩,长600—700m,厚约4m,属于沉积型石灰岩矿床;另一个位于沙朗村村南800m处,产于寒武系中统的陡坡寺组中的细晶灰质白云岩,开采出露面厚约15—20m。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3】

一、实习目的:

观察井长组成与钻进过程。

二、实习地点及方式:

地点:学校附近06461井。

方式:参观。

三、时间安排:

一天。

四、简介:

06461井,滚动开发,井深2800m,水平位移1300m,倾斜角45度,属江陵区块,把灵山油田断背斜。

五、教学内容:

(一)井场的组成及钻井过程概况

1、井场概况

井场是在陆地上打井时为便于钻井施工,在井口周围平整出来的一片平地,面积根据钻机钻探能力的大小而定,钻6km深井的钻机约需120×90㎡,钻3km井深的钻机约需100×60㎡,再小于此的钻机,井场可小到60×80㎡。井场用于放置钻井设备如井架、动力机、泥浆泵及循环系统、以及存放钻杆、套管等管材,放置水罐、油罐、洗井液罐及堆放洗井液材料、各种配件等。并设有值班房、发电房、库房等临时建筑。

井场的空场大小应能满足搬家、安装、固井及处理事故等作业时大批车辆进出、摆放的需要。

井场的形状大体上为长方形,可因地制宜以减少土方量。但公路应从井架大门前方通入井场,不应从钻井设备后部通入(即所谓倒井场),油罐等也不应放于井场入口附近,以免井场上出现井喷、失火等险情时抢险车辆无法进入井场。

对离矿区较远的探井,尚需有生活设施如宿舍、厨房、饭厅等。

图18 钻井井场及设备示意图

1.天车备

2.井架

3.二层台

4.游动滑车

5.大钩

6.水龙头

7.吊卡

8.方钻杆

9.方钻杆补心

10.方补心

11.鼠洞(接单根用)

12.鼠洞(放方钻杆用)

13.固定大钳

14.接管用大钳

15.绞车

16.指重表

17.司钻控制台

18.井场值班室

19.水龙带

20.蓄能装置

21.管子坡道

22.管架

23.井架底座

24.泥浆返回管线

25.泥浆振动筛

26.节流管汇

27.泥浆-天然气分离器

28.脱气装置

29.泥浆储备池

30.泥浆池

31.(脱泥机)泥浆过滤设

32.脱砂机

33.离心机

34.泥浆泵

35.干水泥储备罐

36.储水罐

37.发电机

38.防喷器组

2、接单根在钻进过程中,由于井在不断加深,钻柱也要及时接长,每次接入一根钻杆叫做接单根。打一口井要接很多次单根。每两小时换钻杆。

3、事故处理如物件落入井内,需进行打捞,钻杆断在井内也要打捞;钻柱被卡在井内时则要设法解除卡钻。除落物外,引起井内复杂情况而需要处理的原因多系洗井液性能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

4、其它作业在钻井过程中要进行钻屑录井、气测井、电法测井以及地层测试;交井以后还可能有射孔、替喷、试油、酸化压裂等项作业。了解的知识:

(1) 钻井的参数:钻时、井深、转盘转速、钻压、立管压力、大钩负荷

(2)泥浆参数:泥浆比重、泥浆电导率、体积、温度流量

(3) 导大绳:起钻、下钻、钻进

(4) 一根钻杆叫单根,三根钻杆叫立柱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4】

一、实习内容:

南望山南坡,北垭口南侧,地质大学北区西南角公路拐角处,地质大学北门南望山汽车站构造地质学习

二、实习目的:

学会掌握使用地质罗盘仪和锤子的方法;掌握测量岩层产状的方法,并学会认识简单的地层,褶皱,断层,及其他地质现象,定点描述,勾画地质界线,做地质剖面图;辨认不同的岩石,观察其特征;学会用穿越法和追踪法测绘地质界线或断层。从而使我们对工程地质勘探方法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识,为今后地质、岩土方面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联系实际,为今后的专业的学习以及到工地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过程:

早上7:30我们从学校出发,到达南望山南坡后,首先,学习和练习使用地质罗盘仪,测量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测量走向:将仪器盖子开到极限位置,松开磁针锁制器,使磁针能自由旋转。将一起下侧的棱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上下左右调整使圆水准泡居中(注意不要让罗盘长边下侧离开地质界面)。此时,罗盘长编下侧既相当于走向线。由于走向有两个方位,所以可读南针,也可读北针,刻度盘上的数值既为地址界面走向就是方位角的走向。

测量倾向:

将一起上盖的背面紧贴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罗盘仪使水准泡居中。此时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就是该界面的倾向。(切记,此时只能读北针所指的刻度盘的数值,倾向只有一个方向)。若倾角较小,也可用连接合页下下边的一起外壳短边紧靠欲测的地质界面。调整水准泡居中,读磁针北针所指的刻度盘上的数值亦可。

测量倾角:

将一起上盖开启到极限位置,并且将罗盘仪侧边紧靠地质界面并且垂直于界面走向线,让长水准泡居于下方,旋动测角旋纽,调长水准气泡居中,此时倾角指示盘在下刻盘指示的数值即为该地质的倾角。在实际测量中,如果倾角较大,则可只用测倾向和倾角,如果倾角较小(〈20?),为了提高精度,则首先要测走向且标记走向线,然后测倾向和倾角。学会使用地质罗盘仪后,老师带我们对南望山上的一些岩石进行辨认,并对南望山的地质进行讲解。

1、自然经济地理

研究区位于大别山南缘,江汉平原北东缘。地貌上以低山丘陵区为主,主要由南望山、喻家山等多个低山丘组成,呈近东西向断续展布,与东湖等天然湖泊交相呼应。低山坡角较缓,在断裂发育,岩溶发育处,岩溶水及裂隙水明显富集。区内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盐类地下水,属低矿化度淡水,水质较好。

2、地层

研究区的地层跨及秦岭、扬子两个一级地层区,第四纪堆积物分布最广,占总面积喻家山、九峰山、狮子山等低山处有出露,主要为志留系粉砂岩、泥盆系石英砂岩、石炭系灰岩、白云质灰岩、二叠系硅质岩等。志留系页岩常组成背斜核部,背斜两翼依次为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不同时代岩层。

研究区由于受到第四系覆盖、河湖众多及构造因素的影响,使地层出露不全,仅出露有中志留统坟头组(S2f)上泥盆统五通组,(D3w)下二叠统孤峰组,(P1g)以及第四系沉积物(Q),石炭系地层未见地表出露。

地层岩性组简述如下:

中志留统坟头组(S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图页岩、泥质粉砂岩。上泥盆统五通组(D含砾石英砂岩,砾石为脉石英。与下伏中志留统坟头组(S湖积、湖冲积层及坡残积成因的砾石、砂粘土等。3、构造

研究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北缘,襄樊-广济断裂南部,主要受控于燕山期构造运动,发育一系列走向EW至NWW向的线型褶皱,NW、NWW、NE和近EW向的正断层、逆断层及逆掩断层。其中,褶皱在本区占主导地位,并对其它构造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主体构造线近东西向,在南北向主应力作用下,还发育有其它一些次一级的构造形迹。区内现代构造运动呈缓慢下降趋势,新构造运动升降幅度不大,是一个相对稳定地区。

(1)褶皱

本区褶皱自北向南依次有:

磨山向斜:位于磨山轴迹呈近EW向延伸的小型开阔向斜。该向斜核部地层由上泥盆统五通组含砾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所组成,构成了山脊,是向斜成山的实例。向斜两翼地层由中志留统坟头组泥质页岩、粉砂岩、砂岩组成。岩层相向倾斜,北翼产状为石炭系、下二叠统孤峰组组成,地层发生倒转,向北倾斜,倾角下二叠统孤峰组、中志留统坟头组,产状为350~1040~80,延伸长40公里,西至长江大桥。宽度小,表现为箱状向斜。

(2)断层

本区断层主要是基于褶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分为近东西向的纵断层和近南北向的横(斜)断层。断层规模相对较小,平面上延伸不长,如地大水塔断层。纵断层组:已观察到的纵断层有磨山、风筝山南北坡、喻家山共四条,它们规模大小不一,走向近东西。标志为地层缺失、产状突变、岩石破裂、摩擦镜面和阶步发育等,并常被横(斜)断层切错。断层面均较陡立,微向北倾斜,断面擦痕多组,属多次活动断层性质。横(斜)断层组:野外观察到如磨山南北坡、喻家山等地,走向近南北,标志有地层沿走向被切错、切割纵断层、破碎带、向斜核部宽窄突变等。断层面较陡,倾向或东或西。

4、构造剥蚀地形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校区至磨山一带为构造剥蚀地形,由南至北分布有三条走向近东向的山脊。南侧为南望山--喻家山,其主峰分别为猴山、风筝山及团山。北为磨山,主峰高砂岩、页岩、灰岩及硅质岩。由于受到中晚三叠世后期印支-燕山运动的影响,产生了近南北方向的强烈挤压作用,从而使三叠系至志留系发生了显著的缩短,形成强烈褶皱。褶皱轴迹方向近东西,并伴生有走向近东西的断层和其它方向的断层,从而垫定了走向东西延伸,南北起伏的山峦地形。据对武汉地区地貌发展史的研究,喻家山至磨山所见比高砂岩构成山包或山丘;灰岩、页岩侵蚀成沟谷或地洼地带。基岩面上的疏松沉积物多为坡残积物,呈深红色网纹红土、褐红色砂土、褐黄色砂土,常含少量角砾。低洼处为红灰色、黄灰色粘土、亚粘土。接下来我们到了南望山垭口。在这里我们对道路两侧的岩层进行测量。最后,我们还来到了最后的南望山北门汽车站处,这边我们主要听老师的讲解并观看了断层。

四、实习心得:

野外测量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测量,知道了岩土工程的大体分类,掌握了一些实践的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次实习是将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初步的与实践联系起来,不仅让我们坚信了以前所学的知识的正确性,同时也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为我们下学期将要进行的专业课的学习铺下了道路。通过实习,我们不仅在知识上更上一曾楼,而且在身体素质和意志力上也有一定的提高。最后衷心感谢陈洪江老师一直以来的辛勤指导。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5】

在我们刚参加工作后,油田单位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工作性质,为我们精心安排的为期半年的实习,在我看来显得至关重要。我作为一名实习的学生,所学的知识只是理论上的,而要将这些理论的东西投入到工作中,并能够加以很好的利用,就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实践,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找到它们的联系,从而用理论指导实际,也能够用实践来完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半年的实习,使我认识到了两者的差异,理论上所学的东西,在现场应用上并不行得通,很多实际总结出来的规律在书本上是找不到的。举例子来讲,岩屑录井过程中需要对岩屑的含油级别进行判断,在我看来,许多层段都是有油气显示的,但很多情况下师傅却都给否定了,钻井液中混有的原油残留在泥岩或砂岩表面,以及荧光滴照时选取的岩样并不是细小的颗粒,岩样层段钻时与普通泥岩的钻时相同等,都是判断失误的原因。又比如,在地质所见习时,有一次需要对一口井进行补孔,在看组合图的时候,我对比了几条曲线,发现曲线之间相互充斥着矛盾,我问师傅怎么回事,他告诉我说,对于不同的区块,各种测井曲线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中原的区块,感应测井就比自然电位要准确的多,听了他的话,我才恍然大悟,我还以为是测量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呢!实习的这半年时间里,也让我对油田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这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大部分的学习和操作都是在前线进行,这让我充分理解到了油田工作的累和辛苦。很多时候干完活,发现自己满身都是油,对比在学校时候的我,就会觉得自己完全变了一个人,刚开始还不适应,但慢慢的也就习惯了,最后和油气接触时间长了,竟然发现自己喜欢上了那种味道,也在那一刻,我发现自己已经喜欢上了油田的这种工作。

石油前线的工作都是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进行的,尤其是钻井,这充分锻炼了我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印象还比较深刻的一点,钻井见习时,有一次我值夜班,定向钻进时用一根钻杆替方钻杆,采用水力驱动带动井底钻头和螺杆旋转。此时的钻具表要发生变化,但我算来算去就是差了8米多,去钻台上了一趟,司钻师傅告诉我,方保去掉了。我多算了0.95米,回到值班房,可还是不对,这下差的更多了,整整一根钻杆的长度!我觉得还是钻具表没有弄明白,刚好我在电脑中找到了上一口井的资料,仔细对比了半个小时后,才恍然大悟:定向时,原来的方钻杆是放入大鼠洞的,此时的方钻杆长度是不计算的,钻具表中,除了要改方钻杆的长度,还要将替根长度从钻具表中去掉,因为它的长度已经算入到“方钻杆”中了。搞清楚后,重新计算钻具总长,那根“丢失”的钻杆找到了。

实习过程中,可以让我遇见很多有能力的师傅,他们对于处理工作中的各种复杂情况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如果是那样的话,则整个运营成本就会增加的。

石油行业的生产运行不是一两个人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团队的协作来完成各种事情。一个井队在一天的时间里完成设备拆卸、搬家、安装和开钻,需要每个人都要参与进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体的效率。生产单位也是如此,从资料的录取,整理、分析、制定相应措施、进行工程施工,都需要每个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见习过程中,看到每个人都在忙碌着自己的工作,我能够融入其中,真的是自己的一份幸运。

在见习的日子,与周围人的沟通显得至关重要,工作之余与师傅们在一起聊天时,我消除了那种年龄的差距,他们对待我们也没有排外心理,总是充满了一种真诚。与刚来的时候相比,那种畏惧感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亲切。带我的师傅也经常跟我们说他年轻时的工作和生活。从他的身上,使我对当前的工作充满自信,比起刚来油田的那种迷茫状态,我有了更多的信念。我也时常参加见习单位组织的各种活动。

与师傅们和同事的生活学习交流,使我的性格变得开朗多了,以前总是不知跟不熟悉的人说什么好。工作之后自己独立地处理一些事情,跟更多的人交往,我的性格就慢慢地放了开来。朋友也越来越多,跟人交往也比较随和了。另外跟单位的领导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也知道了事情应该怎么办才是对的,所以在做事的时候会多想一想,不会一意孤行,这样事情也就做得更好。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6】

一、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为期一周,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实习包括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在课堂中,导师简单讲解实习内容及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姚老师深入分析,精心讲解,不仅使我们掌握了野外实习的基本要领,还使我们对课程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并加以巩固和深化。

本次实习的内容是:第一天实习动员会,第二天福清宏路、东张路线,第三天闽江洪塘洪山路线,第四天长乐江田北山下沙路线,第五天鼓山路线

二、实习内容:

1.罗盘的认识祖宗的骄傲

罗盘是利用一个磁性物体(即磁针)具有指明磁子午线的一定方向的特性制造而成,是我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的另一种应用,因此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应引以为自豪。了解和掌握罗盘的结构构造特征、功能及使用方法是本次实习的一大内容。

罗盘分为上、下两个刻度盘,上刻度盘从0到360度,下刻度盘从0到90度,罗盘有两个水准器短柱状水准器和圆水准器,调节圆水准器,根据上刻度盘可以测量走向、倾向和方向;调节短柱状水准器,根据下刻度盘可以测量倾角。

本次实习我们利用罗盘在多处测量了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在这些过程中,我对罗盘功能的认识和操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我还熟练了产状三要素的各种表达方法方向法、象限法和图示法。

2.岩石及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地质实习本质就是研究各种地质情况,其中一大块内容便是岩石和及其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此次实习最大的内容就是观察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情况。实习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跟岩石和边坡打交道,姚老师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讲解这部分的知识。下面按时间顺序介绍实习各地的岩石及其边坡:

在青盛酒楼旁我们看到了由残积土形成的土质边坡,其下的坡积物颗粒大小悬殊,工程性能很复杂,需要压实的能量相当的大。由于该坡的坡角和坡度均不大,这里只采取了最简易的边坡防护方式铺一层水泥砂浆和插上一些排水管,但似乎还是让人有些担忧。

在福清324国道旁我们看到岩浆岩中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我们知道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结晶,以致其形成的岩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排列有序,在此就可以用肉眼看到。该岩体结构是整体块状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风化程度低,属于微风化程度,故此边坡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由于该坡的结构面倾向和坡面倾向相同,且倾角小于坡面倾角,导致该坡存在潜在滑动问题。在这里我们测量了一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65,155,35。

在地质灾害危险点,我们看到了一个路堑式边坡,该坡的结构体为散体状、碎裂状,风化程度高,属于强风化,稳定性较差。因此,该边坡防护采取就地取材,用片石做成坡角挡墙,坡面铺上一层水泥砂浆,插上一些排水管,但是山体的另一面则没有做任何防护,真为山下的居民担忧。

在农大我们看到由岩石和土构成的坡,该坡的表层是沉积土。由于该坡的地质构造产生的结构面倾角小而且与边坡平行,加上岩体属于全风化、强风化程度,导致该坡具有较严重的失稳问题,因此其采取路堑式边坡加固方式,用铆钉、抗滑桩和挡墙做防护,这也是在高速公路上常见的防护方式。

在江田北山火葬场我们看到了在其公路的剖面上我们看到了具有一层一层堆积现象的层理层面构造的沉积岩,这也是本次实习唯一一处岩石类别为沉积岩的观察点,该岩为碎屑岩中的细砂岩、混砂岩,有明显的褶皱现象,较为完整,而且是倾斜背斜褶皱构造。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背斜褶皱现象,由此我感到相当的荣幸。在这,我和同组组员对背斜两翼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进行了测量,左翼:73,341,34,右翼:334,240,34。

在下沙度假村我们看到一个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海岬,其独特性给度假村增加了不少的观赏性。该海岬主要由酸性侵入岩即花岗岩和基性侵入岩脉构成,花岗岩石为其主体,中间穿有多条暗黑色呈脉状的基性侵入岩,即辉绿岩。

该海岬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其下方水的深度较深。在这,我们测了两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73,341,34334,240,34

在鼓山公路旁我们看到路旁的花岗岩的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岩体的表面长着一颗树,自上而下遭受着植物生长活动引发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这让我想起了郑板桥的一首《竹石》诗,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

在鼓山的半山停车场采石开挖的剖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岩石的风化程度自上往下逐渐减弱,并且强风化层中夹有新鲜岩石,使得岩体表现出了显著的不均匀性。鼓山受到的物理风化作用较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较多的孤石和石鼓,这也是鼓山的一大特点。

3.闽江水的地质作用

我们知道水的地质作用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地质作用,闽江水的地质作用属于地表水地质作用的经常性流水的地质作用,其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这导致闽江沉积有大量的沙石,是较好的建筑材料,目前有较多的采沙场位于闽江上。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7】

一、地下水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

测区内的地下水资源比较贫乏,主要含水层有:

(砂、砂质粘土所组成,厚JJJ灰黄色粉-细砂岩,为隔水层。根据民井测量的潜水位,潜水的流向为由MMMMMM03方向流动。

补给方式主要为大气降水,水库灌溉耕地水及少部分基岩裂隙水。

(后冲一带,TJJJ长宽大致相等的向斜构造(即后冲向斜)。向斜的核部JJ1xl地层。

该石英砂岩含水层位于J2sl1下部,厚约20—50米不等裂隙发育,其下伏为J1xl紫红色泥岩,上覆为J2sl1上部紫红色泥岩,上下均为隔水层,此含水层具有承压含水层性质。

补给方式主要为大气降水,沿裸露的含水层砂岩裂隙渗入往向斜核部径流汇集,再由地势较低的砂岩裂隙中流出。例如在喜雀窝的Q1流量为4.8L/S。

该含水层出露于盆地南部石头房及盆地西部的三家村、百龙阱一带。

在三家村、白龙井一带,是武定盆地,核部为JJJ2sL1地层,受到近南北向新庄湾一高家村断层的破坏,在断层测面产生了透水裂隙,含水层中的裂隙水可能沿断层透水裂隙排入潜水或地势较低的菜园河。

(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粉砂岩,厚164米,为单斜构造,倾向西,倾角10°以下,近似水平。

下伏地层为D2y1,为灰黑色页岩夹粉砂岩,为隔水层。该岩溶含水层,绝大部分裸露,仅局部有D2y3紫红灰绿色泥岩,灰褐色砂岩覆盖。该层厚度大,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由岩溶渗出,内部各层的溶蚀强度不等,但均可连通,在底部形成裂隙管道流。至山坡地带受第四系阻挡,从溶隙中流出。Q2流量为1.25 L/S.,Q3 为2.58 L/S另外,在赵家庄水库库底有数处泉点补给水库。

二、地下水类别与含水层组(如表所示)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包气带水

土壤水

局部粘性土隔水层上季节性存在重力水(上层滞水)过路及悬留毛细水及重力水

裂隙岩层浅部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及毛细水

裸露岩溶化岩层上部岩溶通道中季节性存在的重力水

潜水

各类松散沉积物浅部的水

裸露地表的各类裂隙岩层中的水

裸露于地表的岩溶化岩层中的水

承压水

山间盆地及平原松散沉积物深部的水

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或单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各类裂隙岩层中的水

组成构造盆地、向斜构造或单斜断块的被掩覆的岩溶化岩层中的水

(1)松散岩类空隙水

实习区松散岩类空隙水是指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的地下水,主要分布于武定盆地。由于测区内新构造运动强烈,自然、地理环境多变,致使第四系岩性、岩相以及厚度变化大。泉点成因类型主要以坡积、冲积等未固结疏松的砾、砂、砂质粘土为主的孔隙水呈渗流或股流出露,泉点流量1.8—2L/S。

(2)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

实习区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主要赋存于侏罗系与石炭系的泥岩夹细砂岩、是石英砂岩层,该含水层富水性为贫乏一中等,主要位于实习区的南部的J2Sl1及实习区东南部的D2y2,地表风化强烈,岩石破碎成块体,粒度小。泉点流量1.5—3L/S(为孔隙水渗流出露)。

(3)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

实习区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寒武系的灰岩与粉砂质泥岩互层中。该含水层富水性为贫乏-中等,含水层主要位于新庄湾-高家村断层的两侧及韩家村北部,出露面积较小,地表风化强烈,岩石较破碎,岩溶水随落水洞流出。

(4)基岩裂隙水

实习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辉绿岩中,含水层位于区西北部、东南部及中部含水层富水性中等。含水层大面积出露,在实习区西北部风化强烈,辉绿岩呈砂状。

测区内地下水的类别有:孔隙型——潜水;风化裂隙水;岩溶水。各类别的地下水分别叙述如下:

(一)孔隙型——潜水

此种类型的地下水主要分布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此外,在喜鹊窝发现的泉点(Q1)是出露于J2sl1地层中,是J2sl1的风化产物中所存留的水。

(二)裂隙水

测区内出现的裂隙水主要是风化裂隙水。在大以波出露的井点(M05)所含的水就是来源于辉绿岩体()的风化裂隙水。

(三)岩溶水

测区内最主要的水源就是储存于灰岩中的岩溶水。

三、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1地下水的补给

根据地下水的循环特点,补给区主要分布于实习区的西部、东部高海拔地区及北部的辉绿岩区,水位埋深>40米。实习区属高原季风温凉气候,年平均气温15°左右,气候干湿季节明显,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垂向深入补给地下水,另外还有单元地段的测向补给,河流的入渗补给。

地下水的垂向补给:实习区碎屑岩分布区,影响垂向渗入补给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貌及裂隙发育程度。西部及东部的碎屑岩分布区岩石风化强烈,节理裂隙发育风化带较厚,利于大气降水沿裂隙下渗补给地下水。碳酸岩分布区在补给区垂直岩溶贯入为主要形式,径流区则沿溶隙垂向渗入。

地下水的测向补给主要有两种形式:测向补给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指地表水沿裂隙补给含水层;二是人工渠道,农田水以间接的方式测向补给。

3.2地下水的径流

实习区受地质构造、地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总体流向为向实习区中部径流。径流特点为:地下水补给条件良好,一般径流途径教远;径流方式以岩溶流,裂隙流为主,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局部地下水径流方向受构造、地貌条件控制,为沿构造和岩层走向的纵向流水动力特征为缓变、流,部分为急变流。

3.3地下水的排泄

实习区地下水的以水平排泄为主,其排泄受地形、地貌的影响。由补给、径流区向排泄区运移,在低洼的河谷、盆地边缘排泄。以实习区泉点出露地貌位置来看,各类型地下水排泄与地貌的关系密切。孔隙水集中在盆地中排泄;裂隙水在沟谷、陡坡、低洼处排泄;岩溶水在盆地、洼地边缘,谷地及山坡、山脚排泄。从地形不同高程和泉点排泄量分析,实习区1710-1750米为主要排泄区。

测区内水的补给来源有:大气降水入渗补给、地表水体入渗补给、越流补给。

四、地下水动态与均衡

4.1地下水动态因素:

气象因素:

实习区6-10月为雨季,降水显著增多,地下水位逐渐升高,补给量大于排泄量。11-5月为旱季,降水较少,地下水位逐渐降低,补给量小于排泄量。

水文因素:

雨季菜园河的水量增大,水量补给使第四系孔隙水含水层水位上涨明显,远离菜园河的裂隙、岩溶水含水层补给水位上涨不明显。旱季,河水补给使第四系空隙水含水层上涨不明显。

地质因素: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埋藏较深,降水对第四系含水层影响不大,孔隙水与岩溶水同样埋藏相对较厚,降水对其影响也不大。

此外,人为活动也影响着地下水的动态,人类活动通过加强新的补给来源或新的排泄去路而改变地下水的天然动态,在测区内因工业不发达,以农业为主,当地居民对农作物的大量灌溉,会使地下水位抬高,影响地下水动态平衡。

4.2地下水均衡

地下水均衡收入(A)一般包括:大气降水量(X)地表水流入量(Y1)地下水流入量(W1)水汽凝结量(Z1);支出量(B)一般包括:地表水流出量(Y2)地下水流出量(W2)蒸发量(Z2)。均衡期水的储量变化为△W,则水均衡方程式为:

A- B=△W

即: (X+Y1+W1+Z1)—(Y2+W2+Z2)=△w

第四章 测区地下水资源定性评价

一、地下水储量及富水块段分析

实习区地下水资源贫乏,内有水库,可供武定人们使用。

实习区可划分为两个富水块段:

赵家庄富水块段:位于赵家庄水库一带,面积约泥岩、白云岩,北东-南西展布。该富水块段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库补给及地下水分水岭的补给,区内孔隙发育,富水均匀,随季节性变化不大。

二、地下水资源评价

实习区QQ沟流中的水也不可直接饮用,多用于灌溉农田。实习区最南端的水库中的水不可直接饮用,多用于旱季灌溉农田。赵家庄水质较好,可供武定县人们直接使用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

在短暂的地质实习内和通过野外调查搜集有关资料,让我对野外地质工作有了一个初步的直观印象,对它的方式方法有了一个直接的了解。该地区总结为以下三点:

1、实习区地层出露较好,岩层较完整,地下水含水层出露较明显,主要排泄区集中在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边缘。雨季武定居民饮用水多为第四系松散岩类空隙水,旱季饮用及农业灌溉多为赵家庄水库提供。地下水分水岭分布于东部与西部的高山地带,向西部与东部径流,沿排泄区进行排泄。实习区地下水资源贫乏,河流较少,主要补给为大气降水。

裂隙水、岩溶水。

侏罗系、三叠系、泥盆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七个地层出露。

倒转形成倒转褶皱。

三、建议

本次实习总体来说是可以的,实习环境良好,业余活动丰富。但有些地方还是略有不足。如:

1、 本人认为指导老师可以再多,一组应多指定几个指导老师。

环境的影响,寻找一种更好的方法指导学生实习。

3、 实习时间较仓促希望以后有更多时间能够较深入的认习区的地质构造情况。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8】

第一章 绪言

一、实习地的地理状况、行政区域和面积、交通位置、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以及实习地的地理状况。

二、本次实习介绍

1、实习目的此次工程地质实习区主要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境内, 恰好在我国南北地理、 地质分界线上。 其地质特征虽属华北类型,但又有其特殊地方。因煤炭资源丰富,更有早期三胚层动物化石之—“淮南虫”的发现而蜚声海内外,引起国内外地质界的较高关注,资料也很丰富,为认识实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实习区地处北纬 32゜40′,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 16℃,年平均降雨量为 969 毫米,属大陆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这里农业南北特色兼有,南稻北麦,东果西蔬,种类繁多,更有“八公山豆腐”为一绝,人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工业以煤炭开采、电力、化 工为主,是闻名中外的能源城市。区内淮南铁路横贯市内,东接津浦,西连京广,北上京九,南下皖赣。水路、公路交通 也很便利。 淮南市内总面积 2121 平方公里,人口 180 万。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市内。淮河以南为丘 陵山区,八公、舜耕、上窑“三山鼎立”,海拔多在 200 米 ,最高峰为八公山的白鹗山, 海拔 242 米。淮河以北为黄淮海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海拔 20—40 米。

a.通过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再回

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现场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b.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掌握野外判断能力。 c.了解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4.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积极主动的优良品质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实习的任务

a岩石的肉眼鉴定;

b地层剖面观察;

c构造的基本判识;

d 认识各种内、外动力地质现象;

e边坡稳定性等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3实习日程安排

(1)、20xx.06.25 星期一上午,晴

在北校区2301 教室举行地质实习动员大会,领取地质实习工具。

(2)、20xx.06.26 星期二上午,阴

前往舜耕山,观察舜耕山地区的岩石、地层和古生物、了解其沉积环境练习罗盘的使用, 测量岩层的产状;了解舜耕山的构造特征。

(3)、20xx.06.28 星期四上午,阴

前往茅仙洞,实地观察河流地质作用以及边坡和泥石流的形成、危害和防治。

(4)、20xx.06.28 星期四下午,阴

前往罗山地区,实地学习认识,观察舜耕山断层;了解组成罗山山体的岩石和地层;观察太古界和上元古界之间的不整合;认识岩石风化剖面,了解土壤的形成。

(5)、20xx2.06.29 星期五,撰写实习报告。

4、小组情况

指导老师:

组长:

组员:

第二章 地层及岩石

1、地层及古生物

淮南地区煤系地层隐伏于新生代松散层下,而淮南煤田却是从地面炭系含筳地层的研究而发现的。淮南地层与华北地区类似, 但又有其特殊性,如猴家山组、 凤台组、四顶山组、寿县组等都是淮南地区特有的。更因九里桥组中发现世界最早的后生动 世界最早的后生动 物化石而闻名于世。

我们在舜耕山的山间风口处发现了波痕,一方面波痕具有示顶作用,可判定舜耕山的岩层倒转,另一方面由波痕的形成环境和海绿石的存在可判定舜耕山沉积岩的沉寂环境为海洋系条件下静水环境下的海成岩石。

我们在罗山山顶的一个废弃采石场处就发现了叠层石 元古宙是真核生物的发展时期, 主要是微观或宏观的低等藻类,较难化石,故很少能见到它们。叠层石是主要能直接观察它们的标志.,它们是某些藻类

活动的遗迹,刘老碑组、九里桥组、四顶山组均可见到。

众所周知淮南市煤矿资源丰富。 原因是晚古生代是陆生生物大发展的时期。 淮南地区当时滨海陆地环境、气候适宜,刚刚登陆不久的植物长成了茂密的森林,为石炭二叠纪煤的形成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在煤系地层中,陆生植物化石非常丰富。

2、岩层产状的测量

岩层产状的测量是十分重要的,它是表述岩层空间展布状态,分析岩层形变和研究构造的重要数据。

首先选定一个较平整的岩层面,注意选定时一定要前后左右观察一下岩层的位置,不要将节理面或风化面当成层面。

将罗盘折起,短边紧贴岩层面并保持水平,北针所指数据就是岩层倾向。

将罗盘打开成平面状,将长边紧贴岩层面并保持水平,代表一个水平面,读出北针所指数据,即为岩层走向。

将罗盘长边沿垂直走向方向紧贴岩层,旋转罗盘底部手柄,让垂直水准器气泡居中,读出白色短线标志所指数据即为岩层倾角。(见图)

3、实习区域的岩石及其特点

在地质实习前,我们应该初步知道:了解地球的物质组成,是从认识矿物岩石开始的, 而矿物岩石的野外识别能力, 是地质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功功。 运用学过的矿物岩石的知识和方法,在的实践中积累经验,就会认识越来越多的矿物和岩石,识别能力会愈来愈强。淮南地区太古界为变质岩,从上元古界起主要为沉积岩。此次在野外实习,我们

除了掌握岩石的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外,还需要借助一些简单的工具:如地质锤、5%的稀盐酸、地质包等。在观察时,注意要用地质锤敲开岩石的新鲜面再对其它工作,否则其风化表面会使观察产生错误的认识。

在学校里, 我们能够观察认识到的建筑石材有: 泥灰岩、 花岗岩 (有白岗岩) 大理岩、辉石、灰岩、白云岩等。在学校外面。我们主要观察到了沉积岩和变质岩中的灰岩、泥岩、页岩、泥页岩、白云岩、砂岩(石英砂岩、紫红色砂岩)、叠层岩、土壤等。

实地观察时,我们第一眼看见的是岩石的颜色。因此对岩石颜色的描述比较重要。通常说来,岩浆岩和变质岩的颜色往往与其暗色矿物(如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等,它 们 含有 Fe2+的硅酸盐矿物)含量 。含量愈高,颜色愈深。岩浆岩从超基性岩至酸性岩颜色逐渐变浅,是因为暗色矿物含量渐少,而长石、石英等浅色矿物含量渐高的缘故。在观察岩浆岩、变质岩的过程中,对颜色的正确描述有助于岩石类型的识别。而沉积岩中,深色岩层系因其富含有机质所致,如淮南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岩层多为灰、深灰色。 它们往往代表还原、湿润条件下的产物。而常见于岩浆岩、变质岩中的暗色矿物极易风化分解,难以在沉积岩中。红色沉积岩层多含有 Fe3+,是氧化、干燥条件下的产物,如淮南罗山地区上二叠统石千峯组的红色砂岩(如图),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晚二叠世后淮南地区再也没有煤的形成。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9】

为了将基础理论知识与课外实践研讨相结合,在20xx年11月5日至20xx年11月7日,我跟随我们工程地质的授课老师周德泉教授进行了为其三天的工程地质野外实习。

这三天,我们桥梁一班和二班60余名同学在周教授的带领下先后走过了南郊公园湘江西岸,远眺毛主席雕像近观泥质砾岩,领略着湘江长沙段的地质历史演变。而后攀爬了河西的岳麓山巅,其间经正门·云麓宫·鸟语林·黄兴墓·白鹤泉·爱晚亭,了解了产状三要素的倾向走向倾角的含义,知晓了沉积层、断层面的概念以及地下水的分类。而第三天下起的蒙蒙细雨也没能阻挡我们寻找探求的脚步,和着雨声我们走遍了动物园和石燕湖的沿线,看遍了单斜构造向斜构造的沉积岩风情。最后我们还参观了刚刚建成的湖南地质博物馆新馆,感受着展览大厅的众多岩石带给我们的震撼。

从老师的讲解中我知道了长沙的地质演变历史,也懂得了湘江这一河流的地质作用对周边的影响。但在这之前,我对工程地质的理解仅限于书本上那一行行枯燥的文字,可以说,真正是在实习的时候才终于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掌握理解并且运用起来。由此可见,真知出于实践。而我们的课程实习也是多么有必要开展的。

这次的实习,除开知识的掌握熟悉,我还从老师那学会了一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依据老师的分析形成了一种看到节点后的思考规律。

仪器是罗盘,我们这次的实习主要是用它来测量岩层的产状:倾向走向和倾角。三种要素的.测量都是通过所测角度来表示的。一开始我一直没搞清楚哪种是定住圆柱形水泡,哪种是定圆形的水泡,而读数时读哪根也没分清,另外测量不同的东西罗盘放置的位置也是不一样的。

和同学争论,询问老师,最后在车开走之前终于把它的使用搞清了。测倾向是垂直测量面竖着放,测走向也是垂直测量面只是是横着放,而倾角特殊一点,需要把罗盘那个盒子上下面保持90度然后把上部贴着测量面来进行测量。在这里老师还告诉我们一个小技巧,当测量面不平的时候还可以把实习日记贴在测量面上保持面的水平。就这样,到实习最后,我已经能熟练的使用罗盘进行测定了。

这次难得的实习,在学到很多东西的同时,也暴露了我很多不足。如对课本知识的无印象,体现在老师在讲解中蹦出的好多名词我竟然都写错甚至不知道写。如砂质砾岩中的“砂”字我从头到尾就

写成了“沙”字,到后来写实习报告查阅书本时才发现了其中的错误。还有“上层潜水”就一直没反映过来那个潜字如何写。另外一反面也有课本知识的不连贯还有对日常生活常见的地质现象无观察。丁字镇处出产着长沙极少的岩浆岩作为一个望城人的我竟然一直不知道,平时生活实在缺少留心观察。这些以后都要多加注意才好!

另外关于实习,我也有一点自己的小想法。第一,我觉得实习的地点选择过于狭义,可能是都在长沙市内没有出去看看的原因吧。长沙的地质方面可以说还是相对匮乏的,岩石三大类中只有沉积岩和岩浆岩,而且我们实习所看到几乎大部分都是沉积岩,隧道专业的同学还去了丁字湾研究花岗岩,我们桥梁专业的视野却只停留在了长沙市区的沉积岩。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去大围山这些地方甚至走得更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是当代大学生该有的追求不是吗?第二,我觉得实习的时间是不是能稍微长一些,经过实践,我们发现了野外实习确实比单纯的课程教学要更能让人有宽度和广度的吸纳知识,也能激起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地质的兴趣。如此,实习时间延长更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课程的推广不是吗?

我坚信着,知行合一,定会把学习的境界推到圆满。这次的实习,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很多。真心的希望能在多来几次。以后的日子,我也会更好的学习地质,因为,我发现,学习地质,原来是一件如此美好的事情。

地质实习心得体会【篇10】

工程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我有幸参与了一次精彩而难忘的工程地质实习活动。这次实习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还使我亲身体验了实地工作的磨难和乐趣。通过这次实习,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也达到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的目的。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工程地质与纸上谈兵之间的巨大差距。在课堂上,我们以课本知识为基础,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实例分析来了解工程地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在实习中,我才真正意识到工程地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每一个工程都有其独特的挑战和难点。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细致地观察和记录地质现象,通过大量的实地勘查和实验数据的收集,以便更准确地分析和判断地质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工程方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我们才能真正掌握工程地质的本质和核心。


实习让我深入了解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习中,我所在的团队由几名同学组成,每个人有各自的分工和职责。我们共同进行勘探、采样、实验和数据处理等工作,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在面对复杂的地质问题时,团队合作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每个人的观察和发现都有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共同努力和交流,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与他人合作的技巧和方法,也增强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另外,实习让我意识到了专业知识的不足和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发现自己在一些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方面还存在一些欠缺。在实践中,我经常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处理。因此,我主动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积极学习和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通过努力学习,我逐渐增加了对工程地质的理解和把握,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这次实习让我明白了工程地质的重要性和意义。工程地质对于任何一项工程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地质调查和评价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地质灾害,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运行。在实习中,我亲眼目睹了一些地质事故对工程带来的破坏和损失,这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工程地质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工程地质专业素养,为未来的工程建设做出贡献。


通过这次实习,我在理论与实践中建立了桥梁,深入了解了工程地质的实质和价值。这次实习不仅增加了我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也提醒我,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和应用相结合,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地质师。我将用这次实习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作为我的珍贵财富,努力提升自己在工程地质领域的能力和素质,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