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好文分享: 青年老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书心得其三

好文分享: 青年老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书心得其三

发表时间:2022-06-13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好文分享: 青年老师的心灵成长之旅读书心得其三》,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每年都会得到有利于我们教师成长的书籍,而这次却是我自己选的。这是一本有关青年教师的一本书。作者从教26年,经历了书中所涉及的青年教师心灵成长的大部分阶段,文字中渗透了作者经历的挫折和成功体验。书中有大量一线优秀教师的案例,对读者有较强的启发性。颇具文采与诗意的文风,让本书读来颇感轻松、愉悦,同时通过层层设置的问题带领读者不断反思自身,突破自身的心灵成长障碍。

本书向您传递的,是这样一种成长理念:每一名青年教师,都有成为卓越教师的可能。之所以绝大多数人最终沦为平常,是因为在成长的重要节点上,往往缺乏了进一步前行的动力与方法。只要能够激发起内在的成长动力,同时掌握必要的行动方法,每一个生命就都能创造职业的传奇。

这本书让我们重拾前进动力,重获行走方法。这些建立在他人成功经验基础上的研究成果,相信无论是对于刚刚起步的新教师,还是对于业已取得一定成绩的优秀教师,都具有积极的引领价值。

青年教师的心灵成长过程,本质上说,就是以成长中日渐聚集的强大力量,不断扩展与充实心灵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心灵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生命由此而日渐脱离平庸,朝向优秀乃至卓越持续前进。

在浪漫的激情和复杂的现实间,潜伏着无穷无尽的暗流。这些暗流,常常会在意想不到的状况下,从无法预知的角落里突然涌出,一下子便将新教师辛苦搭建的教育殿堂冲垮。面对这份淫威,任何激情、梦幻、诗意、纯真、好奇、渴望、紧张、充实,都只能像无法掌控自身命运的孩子,要么睁大了吃惊的双眼,面对废墟无助地叹息,要么在片刻的伤感后,迅速转移了视线,去另一个空间上另建新的乐趣。

然而,教育的特殊属性,却既不接纳长吁短叹,也不容忍异地重建。教育面对的,就是这一群有个性、有追求的鲜活生命。这些生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需要在学校这个特殊的空间里砍削修补,使其能一步步脱离愚昧与低俗,走向智慧与崇高。

因而,真正的教育,就逼迫着新教师不得不直面这份惨淡,不得不弯下身体清扫芜杂、清洗污浊,然后,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的勇气,再次筑起心中的圣殿。

1467.Com.Cn其他人还在看

好文分享: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其三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好文分享: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其三”。

我是一名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没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却又满腔的热情。教育专业毕业的我自然对教书育人有着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来源于内心对生活的感悟。

从离开大学校园进入高中课堂,我深感责任之重大,为了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学生们的期望,我决心尽我最大努力提高自身水平,争取较出色的完成语文教学。为此,我一方面下苦功夫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扩充语文基础知识,使自己能够比较自如的进行教学,另一方面,继续向书本,老教师们学习。我有幸接触阅读了学校的资料《给教师的建议》,它给我带来了强烈的震撼,使我明白了教育的真谛,同时,我也开始对“爱心教育”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教育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个个生动活泼、有个性的学生个体,教育工作不是一项用力去做就能够做好的事,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做。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对学生倾注爱心。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他的《教育与美好生活》中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可能充分或自由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创办的帕夫什雷中学,把学生的人格发展放在了第一位,“那里是学习和生活的乐园”,“是学生们的天堂”,把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们真实悟出了教育的目的——即为社会培养健全人格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题,作为老师,无论学生成绩怎样,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认识:不是他的智力不如人,而是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使他落下了功课,我们需要给他以关心,给他以鼓励,增强他的勇气。唯有平易近人的老师,学生才会喜欢你——“爱人者,人恒爱之”;唯有“其师亲”,才会有“其道信”,学生才能学好,才会愿意学,乐于学,才会真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她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一种没有血缘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超凡脱俗”的爱。帕夫什雷中学的教师们在这一点上做的很好,他们是真正的关注学生们的成长,在这上面也倾注了大量的爱心,对每个学生都给予关注和尊重,对每位学生都要做到不偏不倚,这就是他们的爱心的一个集中体现,因为每位教师都明白一个浅显的道理:对学生的一个启示,点拨以及一个鼓励,都可能对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也许老师的一声呼唤完全可以唤醒一个尘封的心灵。

爱是一种了解,关怀,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保护学生。”“爱”是教育中重要的因素,她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也是教师的一种教学艺术和能力。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最基础的美德,通过阅读《给教师的建议》,我更坚信了这一点。“没有用爱心感化不了的学生”,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师爱”,学生才有机会与教师在教育中处于平等地位;正因为理解,才有了信任;正因为信任,学生与老师的心灵距离才会拉近。用爱心去培育学生,这是一种升华了的爱,一种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当然,我所说的“爱”并不是毫无保留,不假思索或是漫无目的的是爱,而是一种理智的爱,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与学生目前的得失与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在帕夫什雷中学的校园内,处处呈现和谐景象,这是教育界值得自豪的盛事。其实,现代教育的失败就在于我们剥夺了原本属于孩子的一切,而这一切有需要他们去苦苦追求。我们究竟应该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值得我们思考。教师的职业虽然平常而且平淡,但总有一些东西让人感动,要改变一个学生,我们需要“用心”去爱,必须用“心”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塑造他们完美灵魂。

一本好书犹如一盏明灯,能够照亮人心中最黑暗的一角,能够启迪人的心智。而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更应该多读好书,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素养的提高的唯一途径便是“读书、读书、再读书”,所以,我们每个有上进心的人都应该与书结下深厚的友谊。

上面所述内容是我读过《给教师的建议》后的一点感想,并不想以偏概全,因为教育任重而道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说清楚的。

好文分享: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之三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好文分享: 学生第一读书心得之三》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希望你喜欢。

刚拿到学校赠送的《学生第一》,我很有亲切感,因为我对教师应该转变的教育观念记忆犹新:教师要转变观念,要以人文本,以学生为中心。真正在教学中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李希贵在这本书中说:“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一句话,学生第一。”学校给孩子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成就未来。

李希贵在《学生第一》里面展现了理想教育的蓝图,在北京十一中,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生的许多大胆的设想都能在学校成为事实。学生自己出版作品,自己开公司,自己聘用职员,自己选择喜欢看的电影,自己当大使……这些属于出了社会才能做到的,却再校园里成了平常,这些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也是我们看到的学生第一的新理念,真真切切能够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原来学生第一不是观念,而是事实。

在十一中,学生们又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有良好的平台来展现自己的才华,来提前接触社会的点点滴滴。他们拥有许多属于自己的空间,还有许多实践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学生广告公司,学习开公司的相关业务;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成为学生院士;可以作为大使团,像外交官一样接待世界各地的来访者;还可以自己成立出版社,自己征集和编辑优秀作品;通过模拟国际组织,把握时局,预测未来。

就是这些空间和机会,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园地。

学校还开办许多活动,来培养和发展学生。比如:“开学护照”将老师、学生、家长三方都牵引到“新学期开始”的事件中来,让三方都能见证学生的开学,也让学生对这样的开学终身难忘。还有,校园吉尼斯活动,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出自我悦纳,充满自信的学生。校园开展泼水节,师生同乐,甚至连校长也能脱下身份,和学生一起泼水。十一中的泼水节,泼出的是水,带来的是亲密的关系,愉悦的情感,它给孩子紧张忙碌的校园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成为了师生的乐园。

学校还是教师们的家园。十一中,再教师中评选月度人物和青年才俊,让老师们都能展现自己的风采。还建立教师互助中心,解决教师工作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问题。甚至,建立了教工健康促进中心。给与教师们家一般的温暖和关爱。

北京十一中通过“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让校园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们的家园和乐园,教师再这里幸福工作,学生在这里快乐的学习、健康地成长、和谐地相处。我们没有看到关于成绩,教学质量的内容,但是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特色的学校,一个以创造一个属于孩子们的学校为价值取向的特色学校。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学校的校训培养学生成为“勤学习、做真人、善实践、求创新”的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其实,我们还是在做蓝图之梦,只是十一中已经成为了现实。有许许多多的原因,阻碍着我们小学成为如十一中那样的特色学校。但是,我们都会相信,我们“学生第一”的蓝图终有一日会成为现实。

心得分享: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心得 月度范文精选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心得分享: 高校青年教师成长心得 月度范文精选》,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教育教学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正常的,关键是教师是否在自己的工作中迈出了探索的步伐,以探索者的姿态出现在自己的教育舞台上,大胆探索,锐意进取,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在阅读这些案例时,我时常惊讶于这些教师精妙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时常为他们在教育教学中取得的进步所感染,时常感受着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快乐。通过对本书的阅读,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一、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的理念

一)、不断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因而成为当前教育界比较流行的话语。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才能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才会清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才会适当地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难度。通过自己的总结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取得课堂教学管理的成功。

二)、修身养性,展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良好人格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是形成学生人格的重要条件。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案例中的教师无一不是具有高尚的人格的教师,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尊重学生,执着于所从事的职业,都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三)、无私奉献,绽放教师美丽的光彩。

我们都知道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热爱你的学生是做好一名教师的基础”。

作为教师无论采取何种教育方法,都要在热爱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才能取得效果;否则,都不会取得任何结果。做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

只要你拥有爱,那么它定能传递到世间的每一处,传递给世间的每个人。从书中我还懂得了要学会理解与沟通,宽容与厚爱,真诚与善良。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学生,同时也让学生了解自己,我们需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爱生的前提下,深入学生中间,了解他们每个人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了解每个人的个性差异、憎恶喜好,我想这对于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是有益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学生呢!教师出自内心的宽容态度,是远比严厉地批评强百倍的教育方法,这种宽容是出自教师对学生的热爱。我们应根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学习的状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从内心体验成功,产生学习的动力。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帮助,从而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其次,公正地评价学生。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冷落后进生。而且,更应对后进生施以关爱,善于发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

四)、积累得失,永不放弃,铸就教师教育实践的成功。

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了解教材,分析教材,吃透教材,对教学过程要认真设计与严格执行,教学方法多样化,在活动中获得语言,接近师生情感距离,锻炼与提高教学技能,完善和发展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在这点上我们应该向案例中的老师们学习。尤其是张曼凌教师的10分钟+10分钟+10分钟30分钟理论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如果在平时我们能利用这10分钟把上课的闪光点记录下来,哪怕只有几行字,日积月累一定是一笔不小的收获。书中的衣奎伟老师每天都认真总结自己教育教学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今天发生了什么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今天遇到了什么挫折,有什么感受;今天读了什么书,有什么感悟。具体到课堂教学,课的成功之处,课的精彩之处,课的不足,学生的进步等等,都原封不动的记录下来。还有案例中的彭荣辉老师,坚持“秉烛夜读”,最终成为“成长”的受益者。此外周萍老师的《东边日出西边雨》都是很好的例子。

二、目前教师的存在的问题──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

据检测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生理健康的罪魁祸首就是“职业倦怠”。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个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应付日常的教学工作,很少主动地去学习,涉取新知识,没有紧迫感,危机感,使命感,过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日子。另外教育部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方式单一,主要是专题讲座,听课以及研讨会等,这些活动往往以讲解为主,接受培训的教师是被动学习者,很难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参与面也不广。教师的专业成长应大力倡导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活动形式,为此我们不仿采取以下举措:

一)、加强学科教育的思考与研究,不同理念和专业化发展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展现。

要关注儿童艺术思考和研究儿童究竟是怎样学习和掌握学科知识的,要思考和研究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最适合儿童学习,要思考和研究学科设计与编写思路,要思考和研究什么样的测试、评价的手段和方式,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发展,要积极参与校本研修,案例书写和问题研究,勤于做教学观察笔记和教学反思,善于进行研究成果的总结,要加强专业功底的提炼,如口语能力、阅读能力、语言与跨文化意识,还要具备其他教学能力,如:板书设计、简笔画、演唱演示,体态语运用等能力。可以开展以培养阅读,运用能力或提高教师反思能力为主题的活动。打破传统研讨会上仅有专家讲座的形式,而是采用分组讨论,大会自由发言和分享教学故事的方式展开。在分组讨论中,每位教师都可以畅所欲言,每位教师都是学习者,都处于一种平等的地位。通过分享别人的故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分析他人的教学行为,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相互沟通和改变自我中得到提升,激活教师的创造力,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

二)、要保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延续性。

在终身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不再是教师个人的事,而是教育系统改革的重要部分。因此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将越来越高。教师仅凭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我们要多接触网络,案例中的许多教师就是很好的见证。我们可以通过方便快捷的网络建立教师专业化发展群,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为目标,多参与教师自主成长的平台,营造共同学习、相互理解和扶持的文化氛围,不断辐射和引领自己在相互沟通中追求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把自己在交流中获得的信息乃至教学理念迁移并渗透到学校的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在专家引领下的教师专业化发展。

三)、个人今后专业成长的方向

我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教学,我认为其中很重要一点是课堂教学无论新课改还是素质教育,其主阵地仍在课堂,只有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教师观念更新了,新课改、素质教育才能取得成功。作为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我现在甚至有点害怕上课,我感到自己越来越不会上课了,也不怎么会评课,可是,我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啊,我要从头学起,从上课做起,能从课堂中发现问题,有所反思,有所感悟,有所进步。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思维的开发,教学内容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要创设真实的情景,把身边的东西当作教学资源,并且渗透德育教育,教学环节尽量做到层层递进,板书设计规范美观。多听课,且要用心去听,用脑去想,要常反思,勤动笔,把每位教师课堂的可取之处与存在问题都写出来,并设想如果自己去上,应该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更完美,效果更明显。我更要学书中提到的30名教育专家,优秀教师那样,到网络论坛中去吸取,去交流,去学习,使自己尽快地成长起来。

任何实践的成功都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唯有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能丰富自己的教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不被时代所淘汰。我相信,每位实践于第一线的老师们读完这本书,也定会有更深的体会,会发现您及周围老师在新课程实践中的影子,让我们在不断反思中提高。

[分享好文]高校老师感悟感悟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分享好文]高校老师感悟感悟”。

20xx年7月,我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获得机械电子专业的工学博士学位,并按时入职西华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成为高等学校人民教师的一员。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高等院校的教师尤其如此。为了能够使新任教师快速了解学校的工作环境,获得教师的职业技能,做一个好的工作定位,本年7月西华作为送培学院,将本年新进的教师送往四川师范大学,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新进教室集中培训。

首先在培训报道时,一条醒目的标语映入我的眼帘‘再做一个月学生,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条标语让我认识到,来到川师,其目的是学习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职业技能。这也是集中培训最终目的。作为一名读了11年大学(本科4年,硕士研究生3年,博士研究生四年)的应届毕业生,在感叹终于身份转变的时候,突然再次走进校园,继续做学生,走进那个无比熟悉的教室,心中的感情有些复杂。唯一不同的是接受的知识不再是技术理论,而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如何顺利的过度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如何稳稳的站在大学教室的讲台上。

我本科是一名师范生,具有高级中学教学的教师资格。在本科的四年中也学习过学生心理学、教育学和相关的师范技能。本来以为新进教师的培训应该是已经获得知识的一次重复学习。然而在培训期间,反思自己,我深刻的发现,培训的内容和我的想象有本质上的不同。自己也不完全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职业技能。首先,即将面对的学生主体是大学生,他们和中学生在思维、交流方式、教学目标和学生心理等方面完全不同。其次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相比中学也有很大区别。这使得我的师范知识和熟知的教学理论面在大学生面前似乎显得苍白无力,因此我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思索去适应。而这次培训是非常贴切的,非常及时的。培训让我学习到很多颇为珍贵的大学环境教学经验,让我明白了教师在教学和生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培训正是为我们提前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也让我更好地理解教育教学工作。

在这里,我要感谢在暑假这个特殊的时间段仍然认真职教的老师。作为教材的编者或各个学校师范教育领域的知名教授,他们不辞辛劳、尽心尽力、严肃幽默的讲课使我受益匪浅。本次培训的内容,以教育理论为基础,辅以教师各自的经验与宝贵的现实案例,从大学内涵、高等教师职业生涯规划、高等教师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教师自身心理健和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为我们进行了指导,也就是涵盖了一名新教师成长所需要的全部知识。特别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我们26班的班导师潘洪义老师在培训指导过程中,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分析和总结了实际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传授我们实用和得体的教学放法,教会我如何面对如今90后和00后学生的教学和管理。他的经验非常实际地帮助我解决了很多问题。教学试讲和维格训练极好的训练了学员的实际教学能力。通过试讲和观看别的学员试讲,我看到了自己教学的不足,和可能没有注意到的教学缺陷。这样的专业训练使我们能够有目标的,有针对的去改正和修订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包括站姿等细节上的不足之处。

对于其他方面,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1)本次的岗前培训最重要的是让我对大学的内涵和大学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全面的认识。

在岗培的过程中,老师为我们26班讲述了我们即将面对的单位‘大学’的内涵。让我理解到大学并不仅仅是一所学校,让我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大学教师职业的崇高和职责。并且用各个国家名校名人的解释让我明白了,大学的发展过程是人们不断追寻大学理想的过程。大学的主要功用在于教学而非科研,大学应是传授普遍知识进行科学教育的场所,大学就是为传授知识而设,就是为学生而设。同时大学也是生产新知识的工厂和社会的服务站。

大学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自己懂得的知识越丰富,越精深才能够担负起授业的职责。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就我从事的计算机科学的教学和科研任务,最主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教授计算机专业或工科学生计算机编程语言,系统结构,算法以及一切用于软硬件开发的实用工具和技术,让他们能够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这也就是传道、授业。

然而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大学教师,不同于其他学科教师最显著的一点是知识的时效性。举个例子,即使是操作系统这一门课程,我们将面临讲授,操作系统历史、Dos系统、Windows系统、Linux系统、Unix和苹果狮子系统等不同的系统。仅仅是Windows系统也包含了常用的Windows XP,Vista,7,8等等不同的版本,每个版本组件,构成均有不同。计算机的课程大部分具有时效性,更新换代极快,这要求我必须不停的更新自己脑海中的知识库,学习新的知识,熟悉

并和运用相关软件,发现区别。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找到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切入点。因此和其他科目的高校教师相比,计算机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学习新知识上。为了能够教师真正成为计算机学科学生的引路人。自己需要协调和克服知识时效性较短的缺点。要有较强的新知识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和讲解能力,才能使计算机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和社会需求,企业需求接轨。

2. 一个最重要的心得体会是我明白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知道什么,了解什么。

首先一个杰出的高校教师都应该非常了解自己所教的科目,乐于在各自的领域内最求重要的智力和科学的发展。能够从事调查研究,对自己所教的学科有独到的见解,并且广泛涉猎其他领域,也就是应该有宽泛的知识背景。在对待学生方面,可以在智力上、体力上或者感情上着手去做他们希望学生去做的任何事。

在高校老师面对大学生的时候,能够应用自己知识来开发各种技能,便于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和组织各种概念。能够让学生能够使用这些原理概念去构筑他们自己的理解和能力。作为老师,要能够懂得如何简化和解释复杂的学科,如何以令人振奋的洞察力切中事物的本质,能够考虑他们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看法,分析其特征,评价其质量。总的来说,我知道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该并且必须有对自己的思想进行思考的能力。

3. 高校教师应注重和协调教学与科研两个重点

不同于其他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除了应具备丰厚牢固的知识基础之外,还应履行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基本职责,达到一定的思想专业高度。对于我们科研型的教师而言,通过培训课程。我深刻的了解了科学研究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大学教师的生存方式和价值所在。然而,在我们西华大学,即使是科研型的教师也必须参与本科教学。在科研成果作为高校绩效评判标准的今天。仅仅是科研是不行的,不能教学生只能科研的老师不能算一名合格的老师。他可以是研究所的研究员,也许会有较高的待遇。然而不能做老师。反过来,科研需要静心,需要时间,如果上课太多,也是没法做科研的。因此,高校教师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一个科研和教学的平衡点,保证上课的质量,同时有足够的经历做科研。

除了以上的体会,在我们26班,由班导师所主持的教学法,这一点我尤为感激我们26班的的潘洪义老师。

本次培训不仅仅设计教学和科研相关的内容。此次岗前培训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几乎所有的培训指导老师在传授职业技能的过程中,都充满对新教师的鼓励。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高校教师的角色,鼓励我们要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老师们教授了我们高等教育法,高校教师权利义务和相关法律法规。也教会了我们教师群体如何有力的保障自己教师相关的权益。

总之,培训短短的一个月,我充实了教育知识的相关内容,明确了高校教师应肩负的使命,正确认识到高校教师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学习了保障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深入思考了做为高校教师应有的教师职业道德,掌握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的教育心理学,同时,我也在教学实践上有了一定的而进步,我相信,这一个月所学必将大大有助于我以后的高校教师工作岗位,并因此发光发彩。

[读书心得分享]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书心得1篇


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独具匠心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小编为你推荐《[读书心得分享]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书心得1篇》,希望您喜欢。

1935年年仅17岁的马克思在毕业时写了一篇表达他胸怀大志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传达了他对自身奉献人类社会的无私情感。

17岁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年纪,马克思通过对客观现实社会的深入探索与人生的冷静思考,全面阐释了人在职业选择时应秉承的情怀。马克思指出人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原则就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能够选择使得自身和社会变得美好和高尚的职业。但是他也指出现实生活条件也许使我们无法选择内心深处的最合适的工作,我们还要秉承自身对这份工作的热情,这份热情不是来自虚荣、名利、一时冲动,而是内心深处与自身的热情,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样的工作就会因为各种困难的`出现而伤害自己。只有经过自己独立认真的思考,能够清醒认识并敢于面对困难,才能正真值得从事这份工作。

马克思同样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作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参考。我们选择适合自身职业,实现自身的完美与目标是建立在实现人类幸福或者社会价值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认为仅仅为了实现自身的追求而从事一份不利于整个社会发展或人类幸福的工作不是一种个人价值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的价值实现为前提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相统一。只有为人类饿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那么个人也是完美的。正如同“如果我们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会将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这也已经表明马克思受启蒙思想、人道主义、理性主义的熏陶,立志为实现人类幸福而奋斗。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肩负着历史了使命与时代责任,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相统一,树立远大的志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立志做人间的普罗米修斯,实现人类的幸福与自身的完美。

好文分享: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好文分享: 《老人与海》读书心得”。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圣地亚哥

《老人与海》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海明威创作,它彰显了不可战胜的“硬汉精神”。在读完它后,我有诸多感悟。

这本书讲述了一位叫圣地亚哥的老人,已经连续84天没捕到鱼了,一个跟随他学习捕鱼的男孩也离开了他,就这样,老人孤身一人又一次出海。苍天不负有心人,老人在第85天时遇到一条1500磅重的大马哈鱼,他明知自己的力量已不如从前,却还是拼命与大马哈鱼周旋,在经过两天无休止的挣扎后,老人终于制服了大马哈鱼,并把它挂在船头返回。然而,大量的鲨鱼被血腥味引来,在经过了多场较量后,老人失去了武器,被迫与鲨鱼肉搏,他赌上了自己的一切……最后,老人在昏迷状态下回到了港湾,当人们看到船上巨大的鱼骨时,无不佩服老人的意志。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使我身处困境时不再彷徨。记得,那是一次校运会,在同学们的推荐下我成为了运动员,当我再一次走上跑道,往日受过的伤使我恐慌,我在跑道上来回踱步,冷汗浸湿了我的衣服,寒风刮走了我的坚强。我听到有人在大口地喘气,最后我才发现这声音是我自己发出的。

这时,我绝望地在心中呐喊:我想弃权!就算会遭到同学的谩骂和家长的责备,但那也总比肉体受伤好呀!难道上次受伤留下的后遗症还没有给自己长教训吗?

可就在这时,我眼前突然浮现出圣地亚哥独自在小木船上,为了守护自己的荣誉而与鲨鱼搏斗的画面。是啊,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我连忙调整好状态,在枪响后,奋力奔向了那代表成功的红线。

《老人与海》,这本给我深远启迪的书,我反复品读它,因为它教会了我怎样做一个坚强的人。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其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爱的教育》读书笔记其三”,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烈日当空的暑假里,我在凉爽舒适的空调房里拜读了《爱的教育》一书,其中《万里寻母》的一段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但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本书的作者是意大利德亚米契斯。作者采用日记的形式,以一个四年级的孩子的眼光和口吻,向人们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小故事。《万里寻母》中,玛尔可生活在因为种种变故欠下许多债的普通的工人家庭。母亲为了家多赚些钱;去了遥远的南北州给人做工。

不幸的是一年后,母亲在最后一封信中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勇敢的小玛尔可不顾年幼,路途遥远,独自离开家乡远赴万里之外寻找朝思暮想的、亲爱的妈妈。玛尔可整整坐了二十七天船,才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可得到的消息是母亲已不在那里,甚至有人说母亲已经死了,玛尔可感到绝望。后来一个老妇人怜悯玛尔可,告诉他母亲病的很重已经搬走了,并告诉他到那里去需要二十天的路途。玛尔可又看到了希望。他沿着妇人指的方向步行了二十天,终于找到病危的了母亲。本是奄奄一息的母亲看到了日夜思恋的孩子,她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看完这篇故事,我潸然泪下,既为他们患难的母子团圆感到由衷的欣慰,又为自己的生在福中不知福的过去感到痛心的愧疚。记得有一天放学,我径直去同学家玩,没有跟正在忙碌的妈妈打招呼,害得妈妈焦急万分。晚上我回来了,妈妈只是叮嘱了几句,我便不耐烦地顶起了嘴,还哭着闹着说:“就不能多玩一会儿吗?”现在我才明白,当时是多么的幼稚,可爱的妈妈是在为我的安全问题担心,是对我情绵绵的牵挂,而我却在爱的笼罩下伤妈妈的心,那么不懂事。文中的玛尔可见妈妈一面都那么困难,我有什么理由不尊重日夜为我操劳的母亲大人呢?

从今以后,我要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回报母爱。妈妈回老家去了,我一个人在家,作业没人检查,我生怕作业写错,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饭送上口。我才知道妈妈平时既要监督我的学习、又要照顾我的生活、还要上班养家糊口是多么辛苦!所以,妈妈回来后我就给妈妈捶捶背,松松肩。尽我所能让妈妈轻松幸福一会儿。因为我懂得了没有妈妈的孩子像根草。

玛尔可的勇敢和孝心救活了自己的母亲。他令我敬佩,让我感动,比起玛尔可,我是多么的幸运,有幸福的家庭和爱我的亲人在身边多美好,想到玛尔可,我更应该珍惜身边的每一位亲人的无私的关爱,同时也要回报呵护我们幼小心灵的所有老师,同学和家人!从工工整整一笔一画写作业等点滴小事做起吧,亲爱的同学们!

[精品]老老师带新老师回顾其三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精品]老老师带新老师回顾其三》,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本学期,学校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为了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进一步推动校本师资培训工作,为青年的迅速成长搭建了平台进一步推动校本师资培训工作,为青年的迅速成长搭建了平台。由于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新教材,作为老教师面临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作为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因此,教务处本着对教学工作的态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本学期初对这项工作作了精心的安排,我们新老教师都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互相学习,取长不短。我有幸与黄莉老师结为师徒,作为一名新教师,我深感责任重大,并力争做得更好。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我们团结合作、亦师亦友、互学互助、共同提高。我按“以老带新”新教师指导计划中的要求去做,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们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达到的共识。本期即将结束,现将本学期“以老带新”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实现角色转换

从思想上来讲,我非常重视和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我抓住每一次学习和提高的机会,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定目标,下任务,积极按照学院的要 求完成规定的各项工作,走在前列。

社会对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是全面的,如何快速进入教师角色,适应日常教学生活,是成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关键。来本学期工作的时间里,黄老师以其实际行动带动我不断成长。通过担任副班主任工作,处理班级事务,与家长和同学们沟通、向老教师请教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思索如何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使自己真正进入教师角色。通过三尺讲台向同学传道、授业、解惑,切身体会到教师职业的光荣和伟大,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信心。

二.教学业务能力有所提高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本学期主要围绕教学各环节加强了学习和锻炼。具体做了如下工作:

首先,规范教案的书写。教案是教师备课过程和讲课思路的体现,黄老师教案内容详实,而且实用。她针对我教案书写提出了很多改进意见,规范了我的教

案。其次,认真钻研业务,研究教法。黄老师通过多次深入课堂,针对讲课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宝贵意见,如课程理论性强,可以加强上机实践,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每周也至少抽出两节课时间,观摩黄老师的课,本学期累计听课20次,并认真做好听课笔记,受益匪浅。从整个教学环节的把握、新课的引入、知识的讲解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将许多好的方法引入了我的课堂,收效较好。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坚持跟班听课,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一个学期以来,我认真听课,作好笔记,学习老教师的授课方式,吸收他们教学内容的精华部分。 每周跟老教师一起备课一次,探讨教学过程中的疑点和难点问题。作到每周一次,新老教师在一起交流、探讨,在争鸣中进步、提高。备课过程中,老教师悉心指导,细心解答新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新教师虚心请教,向老教师学习。 同时,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科研能力有所提高

黄老师治学严谨、科研能力强,在此方面,她也给予我很大帮助。回顾过去的一个学期,期初计划基本实现,通过开展“以老带新”工作,使我较快进入教师角色,并适应了我校的工作环境、生活节奏,避免了工作中走弯路、效率低下现象。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一如既往的向老教师虚心学习、请教,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自己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以上就是我这学期的“以老带新”心得体会。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争取做到更好。

值得分享: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其二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经常会需要使用到一些范文,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值得分享: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其二》,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感触颇多,尤其是第46条关于教育日记的建议让我感受到在教学实践中写教育日记的作用和意义。作为教师,我们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所触动的瞬间和教育故事变成文字记录在案,不仅是对流逝岁月的美好回忆,更是进行教育反思从而提升自己的宝贵财富。

教育日记可以帮助我们学会观察。因为记录的基础是观察,要想有事可写,就必须做个用心观察的人,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捕捉到细微的教育现象。写教育日记就可以让我们更有目的更细致地去观察。

教育日记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思考。教育日记既可以记录教学反思,也可以记录教学活动、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和家长沟通的过程等,把观察和记录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使我们在思考中学会改变和创新,从而指导我们以后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日记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坚持。很佩服苏霍姆林斯基能够从当教师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记教育日记,并做到一辈子都在坚持。他重视对学生表象资料的记录,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记录,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令人敬佩。

其实,我们上完课后,也经常和同年级同办公室的老师探讨一堂课下来的得与失,有时交流得也挺热烈,只是都没有记录下来。常常也会发现学生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有趣的举动、一个灿烂的笑容时不时地拨动我们的心弦,引发我们的一些感慨,但因为没能及时记录下来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逐渐淡忘。

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做教育生活的有心人,记录教育现象、自己的在工作中的感受和思考,把教育生活中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穿起来,为自己的'教育事业编一串美丽的项链。

读书心得收藏: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心得篇二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读书心得收藏: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读书心得篇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了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的确是带给我一次心灵的精神之旅,虽然其中有些章节让人颇难读懂,但此书还是让我受益匪浅。书后作者的话:“这本书适合这些教师,他们体验过快乐与痛苦的时日,而且其痛苦缘于其所爱,因为他们热爱学生、热爱学习、热爱教学生涯!”

教学需要勇气,需要保持自己心灵开放的勇气,这是我在此前所没有认识到的。我们有没有这种感觉?与刚刚走上讲台时的我们相比,现在我们的心慢慢地变得硬起来了?那时候,在办公室看到有些老师很严厉地批评学生,甚至体罚学生,心里总是替学生委屈,觉得老师太过分了。什么时候,我们也加入了对学生厉声呵斥的行列?想象一下,再过几年,十几年二十年,我们会变成什么样子?觉得可怕。我们很容易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不快乐的老师,教师这个职业,给他们带来的是压力,是痛苦,是无可奈何的谋生手段。另一个感觉是现在的学生教起来怎么越来越难了,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巧的要求越来越高了,都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从这些抱怨声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仅仅从学科和学生的角度上理解教学,我们也是在这个角度上来进行着我们的教学,很少从认识自我这个角度来理解教学,去理解我所教的学科,去认识我所教的学生。在帕尔默看来我们教学的目的就是去简单的复制这个世界,而不是在改造这个世界。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容许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的时间表”这个才是真勇气。有多少人,敢于去面对“意想不到”呢?教学设计从四平八稳出发,是多数国人的天性。这个当然也是保护自己的自尊,未知的事物,发生在课上,极其考验人的课堂机智能力。而这一切,都和什么有关呢?除了教学常识,更多的是还是教师在精神方面不断超越自身从而让学生更好发展的机遇,也就是说,那些敢于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的教师,是具有生命弹性的人,成全自己生命过程,是以成全每一个不同的学生为根本前提的。而这样的课堂,才具有永恒的魅力。

所有真实的生活在于相遇。”教学就是无止境的相遇。当我们寻找到了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我们就不需要躲在讲台后面,利用我们手中的“权力”去控制学生,与学生造成分离;我们也不需要简单的模仿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而是去寻找契合自己个性的教学方式,真正好的教学应该是源自教师的心灵。当我们把自己自身的独特优势整合于教学中,教学于共同体中,在于自我、学生、学科的密切联系中彰显生命本质时,就能发挥出有效的教育力量,体现出我们教师应有的价值。

孩子的教育不能重来为了孩子的明天,让我们今天就做起来!从小事做起,重新找回我的教学勇气,重新点燃我的教学激情,为孩子的一生发展和幸福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