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电影《大学》的观后感通用5篇

电影《大学》的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10-24

电影《大学》的观后感通用5篇。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独具匠心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电影《大学》的观后感通用5篇,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电影《大学》的观后感 篇1

这是一个遥远的春暮,那棵高高的树,围绕着落日聚合的远去的云朵,无疑是小女孩美丽心灵的映衬。然而只讨论映衬,难免失之庸俗和狭隘,不过当你看到一个八年级的小女孩爬上一棵傲然挺立郁郁青青的树,眺望遥远的叆叇暮云,你不可能感觉不到她纯洁坚强的心,有着某种夺人眼球的光环,也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不得不说,导演明显偏爱小女主的角色,他给了这个女孩更多的内心,表现个性更加细腻,也更流畅:傻傻的迷恋,送鸡蛋,发现鸡蛋被扔受到伤害,反思自己的现状,奋然修善庭院,表面原谅男主。去探望残疾的叔叔,偷听到男主讨论自己再次受伤害(不得不说那从一开始的开心到后来的悲伤愤怒的眼神转变让人揪心),去男主家吃饭并告诉男主他是coward,auction上无奈的善良之举导致阴差阳错,被强吻,最后真正意义上原谅男主同时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并极具治愈感地一起种树。整个过程都以一种真实的速度不紧不慢地展现了女主的成长之路。

而关于树,我想说的是,树真的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治愈力的意象,一开始小姑娘喜欢爬上树眺望远方,忘掉一切俗世浮云,但是后来有人要将树砍掉,她固执孤独地站在树上负隅顽抗,像个古老的寓言那样。爸爸望着她不无失落地说着(it'time),她才开始明白,是啊,是时候,该下来了,于是,树被砍倒,变成了墙上一幅永恒的画,也永远留在了女主的心中。而结尾处,两人又在一起种树,说得矫情点儿,是初恋的树,梦想以让人信服的角度照进了现实,比阳光还灿烂明媚,多简单,不掺杂质。就是一个眼神,一个等了太久,最终我们也未能有幸见证的吻。

电影《大学》的观后感 篇2

观看了影片焦裕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我深深感觉到,虽然焦裕禄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但是他为民、务实、清廉的高大形象时刻浮现在眼前:那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画面,催人泪下;那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令人敬仰;那一句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鼓舞人心。焦裕禄就是一面镜子,一个标杆,一个永远值得我们党员干部学习的好榜样!

焦裕禄在兰考县当县委书记一年多,他一言一行都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间,“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带领县委班子到兰考火车站开现场会,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他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战风沙 ,堵风口,抗洪灾,最大限度地减少因灾害给群众造成的损失;他风里来雨里去,上门到困难群众家里结亲走访、嘘寒问暖、排忧解难。他永远心里装着群众,是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好书记、好公仆!

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时间不长,但他始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以务实的作风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爱戴。他一来到兰考,就先去各地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剖麻雀,-难题,他“不嚼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他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想方设法为当地干部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他忍着病痛用桌角、茶杯等硬物顶住疼痛部位坚持工作,虽然一颗颗豆大的汗珠从额头滚下来,可他依然忠于职守,工作第一,人民至上,不怕“累死”。他的勤勉务实,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不令人扼腕、动容。

焦裕禄同志清正廉洁,这是他的另一个写照。他带头取消县委班子的特殊待遇,送回别人送给他家的鱼和大米;他艰苦朴素,吃穿从不讲究,一件旧大衣是他抵御严寒唯一的物品,自己吃的是窝窝头和咸菜;他经常教育儿女要珍惜粮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焦裕禄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从不搞特殊化,从不谋取私利,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一座永远伫立在人民心中的丰碑。

作为新时期的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我对照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深感许多差距和不足。今后,要始终把学习“焦裕禄精神”当作自己一生的学习追求;要始终把“焦裕禄”当作一面镜子,来对照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始终把“为民,务实,清廉”,当作自己学习、工作、生活的座右铭,做群众路线的实践者,当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第一、要做为民表率。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固树立为民意识,践行宗旨,当好公仆,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履行职责,不断强化为民举措,回应社会关切,响应群众呼声,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要积极开展帮扶工作,深入农村、深入社区,访贫问苦,结对帮扶。

第二、要做务实表率。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要带着责任、带着任务,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关注民生,倾听民意,了解基层工作情况,切实解决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要针对当前反腐倡廉建设形势,重点对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干部作风建设、查办违纪违法案件、权力制约和监督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从源头防控、环节监督上切入,积极推动形成长效机制。要雷厉风行抓落实,使本职各项工作得到切实有效的开展。要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突破点,勇于探索,敢于突破,在工作中推动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

三、要做清廉表率。正人先正己,我们纪检监察干部作为党的纪律的维护者,必须时刻牢记使命,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做清廉表率。要以高于一般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切实增强廉洁自律和拒腐防变能力,始终保持一股浩然正气。要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一颗平常心,自觉抵制“四风”。要保持八小时之外的廉洁自律,坚决与不良风气划清界限,主动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要经常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心理动态,虚心接受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批评教育,敢于听“刺耳”的直言,认真纠正存在于自身的不足和问题,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

电影《大学》的观后感 篇3

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2月26日上午,在教育局二楼会议室,局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学习活动中,我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1962年,年仅40岁的共产党员焦裕禄,调任兰考县县委书记。

焦裕禄是艰苦朴素的典范,常年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一件旧大衣成了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在下乡救灾治涝的数月艰苦奔波中,总是自备干粮,手拿雨伞,和群众一起战洪水,探流沙,查风口。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一心为公,一心为民,唯独没有自己。

黄沙吓不走他,洪水挡不住他,盐碱难不住他,焦裕禄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影《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忍受着肝病的痛苦,日夜坚持工作,后来病情严重恶化,变成肝癌,然而他依然以顽强的意志忍受着剧痛,在狂风、大雨、沙窝、激流里奔波,兰考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他走了120多个大队。为治理兰考的三害,改变全县36万人民的贫困面貌,他带着重病坚持工作,坚持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年仅42岁的好干部焦裕禄于1964年5月14日离开了人间,但他永远活在兰考和全国人民的心中。

观看完电影后,我们进行了讨论,有人突然提起,被称为“县委书记好榜样”的焦裕禄的主要政绩是什么?同志们说法不一,有的人说,是他带领群众治理风沙盐碱,不屈不挠的向自然灾害作斗争;有的人说,是他牢记党的号召,时刻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有的人说,是他能坚持原则,向错误的思想进行抵制和斗争;有的人说,是他严于律已,不搞特殊化,等。这都是事实。如果说他搞了多少大楼和市政建设,拓宽了多少条马路,带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那都是没影的事。

那么,焦裕禄同志有没有“政绩工程”?是什么?我认为,焦裕禄同志不但有“政绩工程”,而且还十分的壮观和伟大,那就是: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搞特殊,严于律已;公而忘私,抱病工作,以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等。这些“政绩工程”与现在所谓的“政绩工程”可能有很大的差别,但从价值上来讲,从捍卫和树立党和政府的形象上来说,要高大的多,有用的多,在人民群众中的反响要强烈地多。几十年来,党和人民群众始终不忘焦裕禄同志,怀念焦裕禄同志,学习焦裕禄同志,继承和发扬了焦裕禄同志的精神,对促进和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对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重大的作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永远放光芒。

电影《大学》的观后感 篇4

《浪潮》对中国当代教育应当有的的启示

我们很多人都很孤独,缺乏家庭温暖,缺乏集体关怀,缺乏一种归属感。

浪潮虽然是在现代背景下的法西斯主义案例,但它仍能引起我们中国人民的深思。结尾和开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着最后开枪自杀的学生,我突然想起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细细想来,这两者的处境是何其相似啊!

片中的这个学生,之前可以说是被家庭和社会(包括学校)给抛弃了,他的生活索然无味,他的生活毫无目的,他就像是一只没有目标的航船随时可能会倾覆,就算没有浪潮这个活动,他照样是个空虚的人,是这个社会中的“危险因素”。而当代中国大学生呢?就我看到的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和片中这个年轻人相似的。

他们毫无理想,毫无目的,整日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是要干什么的,整天除了打游戏还是打游戏。学校和社会对这种情况漠不关心(这还不够)。这很危险。大学生是中国的未来。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中国会变成什么样?

集体意味着归属感,在这样的机构里,人们为了集体的利益奋发向上,集体的每一个人团结友爱,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所谓1+1>>2就是这个道理。当然这是一个理想的集体。如果这个***败了,就不能发挥原来的战斗力。

电影中的浪潮显然是一个积极的组织。

让我们回顾一下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德国,当时德国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激烈战争,并签署了《凡尔赛条约》,整个国家陷入巨额赔款之中,**濒临崩溃。街上随处可见缺胳膊少腿的正在乞讨的退役官兵,他们佩戴的铁十字勋章象征过往的荣誉。德国总参谋部甚至没有一个完整的替补席。

失业率居高不下,连基本的衣食都难以保证。人民对于国家的未来毫无信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个领导人出来,一切都会改变,人民会再次看到希望。什么能使人民重新燃起希望?

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自然是狭隘爱国主义。如果领导人是共产主义者,那么第三帝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让我们看看当代中国。当代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成果丰硕。据说外国人只承认中国中等教育的文凭,而不承认中国大学的文凭。虽然这还不足以作为一个例子,但可以参考。中国中小学教育可以说是集体性质的教育,我们有统一的校服,口号(校训),我们同在一个教室,一言一行都在同学的注目之下,后面往往贴着成绩表,黑板上方也会写上诸如团结友爱几个字。

学生们整天沉浸在学习中,学到了很多科学文化知识。我们中小学教育出来的学生可以说是学术人才。

纵观中国当代大学的环境,中国大学的环境适否适合学习?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我想很多老师会同意我的看法。那中国的大学适合干什么呢?难道是谈恋爱?

看看中国的教育,从小学,中学,高中,我们的老师都在向我们灌输集体主义的观念,我们也的确形成了一个集体,其实如果大学也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集体,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还是很有好处的,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作为一个集体生活了,这样继续进行集体的生活还是可以接受的,在这种前提下很有好处。但是现实里大学的班级形同虚设,可以说是真是实现了庄子的“打游戏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了”,许多人甚至“打游戏忘食忘忧,不知考试将至”。

相反,可以说,宿舍里形成的小集体已经取代了以前班上的大集体。于是一切都变了。我见过很多宿舍在这种情况下变坏和腐败。

宿舍与班级究竟有什么区别?我认为,缺乏监督和成员的惰性有着根本的区别。

如此松散的组织与之前的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许多人迷茫了,再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不得不说在小学中学和高中,老师的监督确实是我们“成才” 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是在大学,这一切都改变了,只有一个辅导员和一个一年都不会见到的班导师,这样的监督机制自然是形同虚设的),学校事实上也没有进行足够正确的指导(只是浮于形式的象征性的开了几个宣讲会,应该说是玩手机会),当然手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竟然衍生出了智能手机这个奇葩,实在是出乎意料,估计也让大学的领导和老师大跌眼镜,深深为之所困扰。严格来说,这应该是乔布斯的错。他最早开发的iphone真的把手机从通讯工具变成了娱乐工具,这可能是娱乐和通讯行业的革命性发明。在大学里,学生突然有很多空闲时间,怎么办?

时间毕竟还是要挨过去的,总不能睡觉吧,于是就玩手机,不少人将床与手机创造性的结合—躺在床上玩手机……大量的学习时间就这样被白白浪费了,这是何其的让人痛心啊!)。除此之外最大的敌人就是网络游戏和虚拟社区,先说网络游戏,很多人说网络游戏可以开发心智云云,在我看来就中国大学生的现状来说,网游有百害而无一益,它耗费了大学生的大量时间与精力;再说网络虚拟社区,这个东西直接使许多大学生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他们沉迷在诸如贴吧或其他各类论坛中,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大学生。

河海大学还是这样,和其他学校大不相同。

再谈谈我们的家长,不得不说他们很有责任,学校主要承担的任务乃是教书(中小学校里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实现起来可以说是勉为其难,在这种集体环境下,人们只会变得机械,但是会更有效率,所以中国的中小学在教学的方面还是很有成果的),那么培育个人品格素质的地方只能在家里了。在家庭里,家长们又都是怎么教育的呢?事实上家长确实是在放纵是在溺爱。

家长把学生看作是一种投资。如果学生的表现不好,自然会与**的崩溃相对应。股东不能砸交易所,但家长可以打孩子。这样学生的素质自然就教育不起来。

成绩好品德的学生自然就是品学兼优,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就会变得充满仇恨,他们对家长对学校对社会充满着仇恨,这样的畸形的人步入社会之后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这个社会很多人,不仅是学生,很多人都很孤独,缺乏家庭温暖,缺乏集体关怀,缺乏群体归属感。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是有一个“**的领导人”“少数别有用心分子”站出来,可以说结果将会非常可怕。

现代德国倾向为被看做已经与纳粹德国一点关系也没有了,现代德国看起来已经不可能再产生**政治,,遑论中国。片中的德国学生和中国大学生事实上在许多情况上很相似,他们也是整日昏昏沉沉,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只是在混日子。然而,老师改变了一切。可以看出,我的同学在看电影时产生了共鸣,因为一切都和中国很相似,他们只是走着我们在中小学一直走的老路。

其实我个人还是喜欢这样的生活的。这样的生活毫无“技术含量”,十分简单,而我就是个简单的人。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中国的大学教育实际上与中小学脱节。保守派学生如何适应这样的大学生活?清华北大也许可以说是象牙塔,他们永远都有最优秀的学生;可是像河海这样的学校却只能默默承受它带来的恶果。

因此我认为中国的大学急需改革!要么改革大学,继续实行集体主义,要么改革中小学,彻底抛弃集体主义,彻底西化。

电影《大学》的观后感 篇5

XX年4月2号,我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饱含热泪观看了电影《焦裕禄》,看的我泪流满面,热血沸腾,感到世界是那么精彩,人性是那么美好!焦书记那高大的形象依然萦绕在我的脑海中……

40年风雨变迁,40年沧海桑田,中华大地却依然记着焦裕禄这样一位共产党人的名字,他的故事,已经深深地烙进了人们的心中,他的事迹感动了整整两代人! 片中患有严重肝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山区兰考,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焦裕禄心甘情愿地牺牲自己和幸福的家庭。吴县长派人分给他二斤大米,这在当时来说相当的珍贵,可以让家里人吃上几顿香喷喷的饭。可他却一点也没动,让家人原物奉还。他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调节费,为补助一些一辈子任劳任愿而犯所谓的“错误”去别的县买米。因此遭到了无所事事之人的诽谤和中伤。但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到增强了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每当他的肝病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采取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压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在一次考察中,他的旧病复发,一阵一阵的肝痛使豆大的汗珠不断的从额头冒出,承受着巨大病痛的却不哼一声。

这是多么刚强的性格,多么顽强的意志,多么韧拔的气节。

他是艰苦朴素的典范。身为县委书记,身上没有官气、阔气,一件旧大衣是他御寒的唯一之物,他吃的是窝窝头,小咸菜,他的儿女和老百姓一样挨饿受穷。

他是群众利益的代表,他坚持生活在群众之中,和群众同甘共苦,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是优秀共产党员的典范,他从没有考虑过个人的成败,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失,更没有为求什么政绩而去弄虚作假。在他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风采和不怕艰难困苦,不畏流血牺牲的,锐意进取,廉洁奉公的高贵品质!

焦裕禄同志的事迹给予我新的感受,新的启迪和新的振奋,使我再一次认真思索着人生的真谛,人当怎样活着?我们要做一个怎样的人? 作为一个生于80年代的独生子女,我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从来没有体验过贫穷和饥饿,但今天 我感谢革命先辈为我们指明了生活的航向,树立了前进的路标,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和自己所追求的目标。为此,我将以焦裕禄同志为学习的榜我们当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求真务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我们要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发扬焦裕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向困难低头,不断开拓进取,在任何环境下,都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以前在对焦裕禄同志事迹的认识上比较模糊,只知道个大概,具体的情况不是很了解。这次通过实地参观,可以说,近距离地观察了解了焦裕禄同志感人的事迹和崇高的精神。通过参观学习,内心很受感动和鼓舞,感到很受教育。结合参观学习情况,个人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为什么焦裕禄同志离开我们有40多年了,他的事迹至今为人民念念不忘?他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精神至今为人民所称颂?现在重温他的事迹后仍然感受到巨大的鼓舞?关键就在于他心里时时刻刻装着百姓,真正代表了老百姓的利益,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今天,通过学习,我们不光是缅怀焦裕禄同志,更应该学习焦裕禄同志精神,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要学习焦裕禄精神,我觉得,关键是要学习以下几点:

第一,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牢记宗旨、心系群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大兴服务群众之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所在。焦裕禄同志之所以被誉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共产党员的光辉典范,之所以深受人民群众爱戴,根本原因在于他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在于他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诚心诚意当人民公仆。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深怀爱民之心,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要多办利民之事,深入条件艰苦、矛盾集中、困难突出的地方,尽力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增多的情况下,更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认真解决民生问题,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勤俭节约、艰苦创业,“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同志以他的一言一行对艰苦奋斗作了生动的诠释,这也正是他赢得群众拥护和爱戴的重要原因。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要始终牢记“两个务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自觉践行艰苦创业、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优良作风,发扬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保持不畏困难、坚忍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努力奋斗。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发展困难增加,广大党员干部尤其要发扬艰苦奋斗作风,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上,使艰苦奋斗精神真正成为凝聚人民群众共克时艰的无价之宝。

第三,学习和弘扬焦裕禄同志实事求是、调查研究,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求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在焦裕禄同志看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还是一种人生态度。在焦裕禄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我们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就要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深入调查研究,真正把求真务实融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就全力以赴去做,不符合的就毫不犹豫去改,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想、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把干事创业的满腔热情与科学求实精神结合起来,把积极有所作为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抓好当前工作与着眼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static.1467.com.cn/pc/js/index.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