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政治学读后感9篇

政治学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06

政治学读后感9篇。

阅读完这篇作品后,我们不禁为作者的感叹而感到惊叹。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写下读后感是必不可少的。让我们一起进入“政治学读后感”的世界,探寻其中的秘密。也许这篇文章可以启发您找到解决问题的灵感!

政治学读后感 篇1

内容简介:本书讲述处身于纷繁复杂的办公室中,最需要具备的能力是什么?IQ?很多人认为智商最重要,才干胜过一切,然而许多人才高气傲,四处结怨,其悲惨的下场可想而知。EQ?人们说情商是要兼备的,不过没脾气的好好先生,却只会落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除此之外,还要具备什么才能保证事业成功?全球专家学者研究发现这个重要能力就是PQ(Political Intelligence Quotient)——办公室政治智商。可惜的是,这样的关键能力从来不曾有哪家大学教过,而几乎所有上班族都是在一次次的受害与失败后才习得教训,然而那时早已满身伤痕累累,甚至错失了人生最关键的一次机会。南加大马歇尔商学院管理学教授、全球知名企业咨询专家凯瑟琳?凯莉?瑞亚顿从PQ——办公室政治智商,这一不为人关注的职场晋升关键因素出发,解读你职业瓶颈所在,让你驰骋办公室职场不再是难题。

办公室政治学的读后感,来自卓越网的网友:一般来说办公室政治和经营事业一样,都不是只需袖手旁观的运动竞赛,要是你有些许功成名就的雄心壮志,就不可能忽略工作时的政治关系。真要逃避的话,那你只好远离人群,找个偏僻角落独自闷着头干活,毋庸置疑,你很可能这辈子就只能这样子过,不过亦难保不被政治的流弹波及。无论任何工作范畴,在你的专业技能纯熟到一定水准后,办公室政治就会成为左右你最终是否成功的重大关键,缺乏赢得决定性的支持肯定,即便是才华洋溢还是得屈就于精通政治手腕的同事之下,而这在职场上可是稀松平常的状况,之所以会这样,说穿了都是拜办公室政治所赐的缘故。有的人认为办公室政治意味着迂回策略或规则的灵活运用,然而让自己的见解得到众人的赞同,弄清楚该讲些什么,要怎么表达较好,选择合宜的时机和适当的对象,对办公室政治而言更是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说法。倘若你拒绝参与被自己视为“粗暴的政治”,其后果只会让你成为政治游戏下的无辜牺牲者,眼睁睁看着自己人生的抱负烟消云散。

办公室政治学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工薪阶层无人不知与办公室里的同事相处好的重要性。可是,这虽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并不那么轻松。本书就此阐述了办公室内各种阶层的人如何恰倒好处地处理好职场人际关系,在在办公室这个政治舞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优势,把握晋升的机会和规律性,使自己的事业达到巅峰状态。

政治学读后感 篇2

读书报告

周冰彦行政管理 ***

包刚升先生的书更像是前几章的教科书。它研究了政治学者较少关注的民主崩溃问题。本书并不是一项思辨式的政治哲学研究或者是已有经验研究的理论综述,前三章作者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理论论述民主崩溃的解释和富有逻辑的方**分析。接下来的章节通过对德国、尼日利亚、智利和印度民主崩溃的横向和纵向历史分析的比较,对民主崩溃作了更深入的理解和阐述。

在这里,我选择对它更感兴趣的德国和不知名的尼日利亚作为知识延伸,他们的民主崩溃代表了我对民主崩溃的肤浅理解。

一、德国魏玛共和国的民主崩溃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在成为代表欧洲文明最高成就的国家的过程中,经历了100多年的政治起伏。整个20世纪,德国国内政治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魏玛共和国的崩溃。

魏玛共和国的历史起源于德意志帝国的衰落。19世纪中期,由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刺激,并且受民族主义思潮、工业革命和经济发展要求以及国际环境和国家竞争压力的驱动,被称作德意志的这片土地的人民形成了共识,建立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成为首要任务。普鲁士接受着这一艰巨任务,并在复杂的环境之下采用“铁和血”的方式统一德意志,成为一个具有民主特色不完善的君主立宪国家。

然而,的国国家制度建设的基础是非常脆弱的,例如,皇帝和议会的双重合法性埋下了政治冲突的种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是保证其统一的多种妥协与权衡的产物,强烈的分离主义的存在使其统一和集权的因素并不多,帝国议会从来都不是强有力的机构,**首脑俾斯麦依靠高超的政治技巧得以平衡**与议会,但也无法避免两者间将来的冲突。

帝国时期,各政党逐渐崛起,呈现出民主化的趋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严重危机下,德意志帝国体系崩溃,政治民主化的声音越来越强。魏玛共和国时在内忧外患中建立起来的。20世纪初经济结构转型所引发的阶级分化、民族主义、外交政策和宗教传统,已成为魏玛共和国政治**的重要因素。在共和国早期,左、右政治势力无法通过协调处理政治分歧,暴力的盛行无不展现高程度的选民政治的**;“**时代”的五年有了短暂的恢复和繁荣;晚期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冲击致使税收下降和失业人口的大幅度增加,国会和**内部难以达成妥协和共识。

比例代表制的选举制度导致了政党的分权,治力破碎、高度分化的政党制度导致议会难以形成有效的政治力量。国民**的效率很低,这也是纳粹党在德国崛起的条件。选举制度和**形式两个方面都无法给政治家和政党提供有效的向心激励,时代背景下的巨大挑战使魏玛**无能为力,然而此时,“希特勒一共进行了320场演讲,他的演讲还被灌制成5万张唱片发行”,政治冷漠者和新投票者的支持让纳粹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德国需要一个**能够有效地解决当时的政治经济危机,能够恰当地处理不同选民高度的政治**,而无论民主还是非民主的方法。

”后来希特勒的****标志着魏玛共和民主的崩溃。

第二次失界大战又一次失败后,德国人反思纳粹极权统治所造成的暴行和苦难。面对相对友好德国际环境,联邦德国总体上有利于国际政治的和解和国内政治的缓和。德国《基本法》在总结失败后,采取混合选举制度,政党制度演变为较为典型的温和**制度,同时废除半**制度,采用议会制。与魏玛共和国相比,德意志联邦政治体系的向心度有了很大提高。选民政治与政治制度完善的结合,塑造了战后德国民主的稳定。

二、种群冲突与尼日利亚的民主困境

尼日利亚独立之初,由于其众多的人口、相对优越的人力资源、新近发现的强大的石油储备以及巨大的潜力而被称为“非洲巨人”。然而这个国家至今也没有实现民主转型。从尼日利亚第一共和国民主制度的崩溃来看,民主的实现需要一个非常严格的国家历史形态。

尼日利亚从英国殖民地的间接统治开始成为一个整体。由于不同地区政治结构的不同,间接统治的具体方式也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政治和社会效果。区与数量少、规模大,容易形成区与间激烈的政治竞争关系。20世纪30年代以后尼日利亚政治组织暴涨,主张国家统一和自治,但种群冲突使得组织内部就开始出现矛盾,经过发展,尼日利亚政党形成了东、西和北区三党鼎立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之下,英国承认尼日利亚的独立。

尼日利亚各方面都很落后,经济发展程度在地区发展中也有巨大差异,这也意味着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差异。这种地区差距决定了非地区选民群体的不同利益诉求和政治偏好,直接影响到不同选民群体的政治**程度。不仅如此,由于落后,在选举上选民更有可能根据亲缘关系,地缘关系和宗教信仰来投票,而不是根据别的政治原则或政策偏好来投票,因而造成投票结果是政党获得的选票者大多是自己管辖地区的选民,政党关心的是自己的政治权力而非整个国家的利益,严重的政治**和加剧的冲突带来选举暴力。

其采用的联邦制在地区极少的状态下无法发挥其优势反而加剧了由种群冲突造成的政治**,选举制度上的简单多数制和高度分权的地区主义框架相结合导致严重的离心效应。

尼日利亚的宪法和政治制度安排存在严重缺陷,鼓励政治精英和政党不惜代价追求自己所在种群和地区的特殊利益,使民主选举和正当竞争最终演变成不惜任何代价的政治恶斗,大大削弱了民主政体下的国家能力,使**无力控制法律和公共秩序,从而最终引发民主政体的崩溃。

三、总结

民主在建立之初是非常脆弱的。作为政治结果,民主崩溃的治结原因在于政治过程,而政治过程有收到结构性政治因素的制约。在分析了四个国家的民主崩溃案例后,最重要的两个维度解释了民主崩溃的理论,一个是选民的高度政治投票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冲突,另一个是离心释民主无法塑造有效的国家能力。

民主本身就意味着政治竞争和政治冲突的存在。因此,民主必须有能力控治冲突。本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新兴民主国家维护稳定、防止民主提供理论依据和启示。为此,首先,民主国家的宪政设计和制度安排必须考虑到自身的社会结构和政治选民的类型。

其次,选择选举制度的首要原则是帮助形成一个强大的政党和一个有效的政党制度。最后,**形式的首要原则是在政治行动中塑造行政权与立法权的适当一致性。

政治学读后感 篇3

第2至5章构成第二篇“方法”,在这四章里,拉斯韦尔紧密结合历史和现实,分别具体分析了精英是如何使用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等方法获取和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的。拉斯韦尔认为,这些方法是精英为达到自己的特定目标所使用的主要手段,无论处于支配地位的精英还是反对派精英,都要运用象征、暴力、物资和实际措施这些方法,而精英集团的支配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运用这些方法成功地操纵环境。

第6至9章第三篇“结果”,各用一章分析了各种精英人物在技能、阶级、人格和态度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在这些方面具有不同特点的精英之间价值(尊重、安全、收入等)如何分配,并根据这些特点对精英人物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社会变化的重大政治意义,就在于直接影响各种价值在不同类型的精英之间分配的结果。笔者承认,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进行思想教育和教育。社会成员的精神控制不仅体现在普通教育活动中,而且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第10章即第四篇“概论”是全书的总结。拉斯韦尔在概括和重申第

2、 在第三章重要结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要想对权贵做出令人满意的分析,不能采用单一的标准,不同标准的政治分析方法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他把技能、阶级、个性和态度分别作为参照系,认为通过强调和偏爱参照系往往可以获得不同的意见。除了前三篇文章提道的各党派对权力人物和政治的影响外,作为普通民众(群众),他们也是政治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政个政治环境运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本书中,我最感兴趣的是作者在第三篇中描写的“人格”这一章,其中着重**以林肯为典型代表的“部分受到抑制的狂怒类型”人格。在对林肯的分析中,作者充分利用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首先他肯定了林肯人格中的优势特征,“林肯在他的公开声明和官方行动中态度坚定,同时也显露出能够调整他的战术使其与不断变化着的现实情况相适应的一种机动灵活的能力。他一直保持着对局势的强有力的然而又不是盛气凌人的控制。”也分析了其性格中的弱点,“林肯经受着失眠症、自卑感、负担过重、悲观情绪等各种折磨。

有时候**曾想要自杀。”也强调了林肯性格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我“抑制”,这导致两个结果,一是“与林肯的公开形象分不开的是他的文雅温和的性格。在一切地方和在他的同事们中间,他的仁慈宽厚是尽人皆知的。

”另外又导致了“他在管教自己的孩子方面怎样毫无办法,他对他的苛刻的妻子怎样过分放任。对这种温和性格的真正量度在于即使碰到挑衅他还是继续如此。林肯听任自己大发雷霆的情况是极其少见的。

”但是“有一次一个想要强迫**同意他的要求的军官用轻蔑的态度说:‘我看你已经打定主意不公平对待我了!’林肯的面部在痛苦中抽搐起来,据说他当时就抓住这个军官的领口并毫不客气地把这个人撵出房间。

”最后作者把林肯归入部分受到抑制的狂怒类型。作者把林肯的个性归因于他早期的生活经历,特别是他生活经历的起伏。的确,我们都知道,林肯的人生是坎坷的:

他出生贫寒,9岁时母亲去世,15岁才开始读书;24岁时他与人合伙做生意,却经营不善而倒闭,并因此负了15年的债;25岁时他的初恋安妮因病去世,这使他悲痛万分,此后经常出现情绪抑郁;32岁时他与玛丽.托德小姐结婚,婚后时因妻子脾气暴躁而经常有家不归;35他时开始竞选公职,几乎输掉了每次的重大竞选;52岁时他当选美国**,结果南北战争很快爆发,北军在人员、军备上都优于南军,却在战场中一再失手,本来计划打两年的内战整整打了四年。这些都令林肯饱受煎熬。

在人格的形成中,首先作者认为,“林肯对广大公众的赞赏是抱有强烈渴望的”。 作者又说“林肯人格的大部分是为了反对过分要求广大公众赞赏的热望而构筑起来的一道防线。”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抑制部分。

作者认为这种人格部分的形成在童年甚至婴儿时期的事件就已经能够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他用举例说,“林肯就是因为他的谨小慎微和忠厚老实而出名的。隐藏在他内心深处的破坏倾向很少爆发出来成为外在的表现,我们只知道林肯对希尔兹的极端施虐狂式的攻击……”这就构成了林肯的部分受到抑制的狂怒类型人格。

从作者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书中所说的“人格”,是指一个个实在的政治家的个人的人格。拉斯韦尔认为,政治学的任务是研究影响人格类型成败的各种因素,并以林肯为例分析人格形成的条件和环境。他认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类型人格的成功和失败的机会是不同的,并具体分析了一些不同类型的人格。

读完了整本书后,我大致了解了拉斯韦尔在书名中提出的“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

”这一问题。对于像我这样的政治学初学者来说,拉斯韦尔简洁而严谨、逻辑性强的话语方式对我的阅读有很大帮助。这本书虽然内容不多,纸张也不厚,但拉斯韦尔所要阐述的问题,都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解释,他在论述了自己看法的同时,也告诉世人,政治学也是可以这样研究的,它不仅仅可从政治体制、政治制度的**,还可以从心理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研究政治行为,研究权势和权势人物。

我在对这本书的理解上可能还不是很透彻。但从总体感觉来看,拉斯韦尔的这本《政治学:谁得到什么?

何时和如何得到?》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同时我也意识到政治学并不神秘但也不随意不简单。政治中的种种现象、问题不是表面谈谈就能明白的,也不是几句概括的话就能说清楚的。

政治学是需要深入思考的科学。读完这本书,我从另一个角度学习了政治,这使我受益匪浅。

政治学读后感 篇4

作者在这本书中对《爱欲之死》中的“我能”比“我应当”产生更多的强迫性,做了进一步的解释,“我应当”可以归为本我,“我能”贴近于自我,即自由意味着摆脱强迫,“我能”便变成了自由强迫摆脱强迫,这句拗口的话表达了一种根源性的强迫,所谓物极必反而已。

作者探讨了新自由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变种,将被他人剥削的工人阶级转化为自我剥削的企业主,即将阶级斗争转化为自我斗争。这种自我剥削并无阶级之分,也使得人们不能形成阶级同盟,“在新自由主义功绩社会中失败的人,要自己承担失败的责任,并以此为耻,而不是去质疑社会或者体制。

”作者认为新自由主义是一种宗教,人们为了受到约束而创造了上帝,每个人都是背负罪债的罪人,而资本同样让人们背负债务,俨然是让人们成为负罪之人的新上帝。

在政治中,作者认为新自由主义让公民变成消费者,政客们就如同商家,消费者相对于商家是被动的,所以消极的对待政治活动,这也造成了政客们不是比谁更好,而是比谁更差。

在技术上,作者提出大数据可以量化并预测人们的行为,新自由主义政权正如对待消费者一样,是鼓励人们去消费的,包括人们的情绪。传统稳定社会的理性宣传手段,在生产水平处于一定程度会到达极限,会让人们认为是一种强迫和压制,显得呆板和不知变通。这样与自由相伴的感性便取代了理性,感性相对于理性更加易变,这样生产中便带来了更多变化,感性相较于理性更有效率,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作者认为当人被彻底量化,就会失去意义。作者的书名精神政治学,在美国利用社交媒体,掌握选民偏好的例子上得到了体现,利用微目标定位吸引选民兴趣,通过大数据预测使演讲更迎合选民喜好,国家越来越像市场,公民越来越像消费者。

作者认为精神是推论的集合体,而大数据将会产生绝对的认知,从而使精神回到绝对的无知。作者把大数据比作启蒙运动的统计学,而统计学中的概率只能给出当下的平均值,并无法准确预见未来。

私以为这本书的翻译同样有直译的偏向,虽然还不至于产生那种所有字都认得,一眼看过去就是读不懂一句话的感觉。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新自由主义在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作者在书的末尾的最后一段提了句如何摆脱“樊笼里”,想来人生在世,绝对的自由也很难吧。

政治学读后感 篇5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指出:“政治研究第一应考虑何者是最优良的政体。如果没有外因,理想政权应该具备和发展哪些要素。

第二,政治学应该考虑到不同公民群体的不同**形式。第三,政治学也应该考虑在某些假设下,哪种制度应该是适当的。第四,政治学术还应懂得最相宜于一般城邦政体的通用形式。

”②可见,政治学以寻找一种理想的政体为根本要务,而这项研究的出发点则在于现存政治生活的不理想状态。按萨拜因的说法,“政治哲学著作的大量问世,是社会本身正在经历艰难困苦时期的确实征兆。”③另一方面,我们对现存政治问题的解决只是相对的,我们无法也不可能找到一个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政治学规范研究在对人类政治生活困境进行最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政治实践和政治制度进行批判性评价,为未来政治生活批判现实、改造社会提供指导性知识。而且,只要政治生活不完美,这种反思活动就会继续下去。因此,面对复杂的政治生活和艰难的政治现实,规范理论就像一盏明灯,指引着社会政治的发展。

可以说,没有规范理论的指导,政治学的研究就失去了方向,人类的政治生活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扰乱。

任何一门学科不仅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而且要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应该说,理论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政治学也不例外,它需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

而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对民主、国家、人权、公共权力、制度等抽象概念的**和界定,离不开对具体政治生活的理性思考和分析,离不开对中西方各种政治学说的理解、阐述和评价,离不开对政治事务、政治现象和政治过程的关系及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揭示。从我国政治学发展的现状来看,政治学理论滞后于政治发展的需要,对当前政治生活缺乏解释力,尤其是缺乏本土化的政治理论。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解释现实政治生活、指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规律和**政治发展前景的政治理论体系。

当然,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是经验主义方法无法企及的,需要依靠政治学规范方法的运用。

大多数学者从论证政治哲学存在的必要性的角度来解释规范方法的重要性。从社会科学的特点出发,论证了社会科学哲学存在的必要性和政治哲学存在的必要性。他认为,社会科学本质上是一个哲学原因,需要一个逻辑上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概念体系。

伊赛亚·柏林阐述了基于价值多元论的政治哲学的功能和必要性。他认为,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价值多元化的世界中,人们赞成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不可简化的差异,没有任何一种价值体系可以容纳所有有价值的东西,并且任何这些体系将优先考虑某些价值,并放弃或重新阐释其他价值。哲学的任务是澄清和评价这些不同的模型。

既然承认价值多元化、承认不可调和的道德分歧,就要承认政治哲学的存在。有的学者从政治哲学功用的角度提出了政治哲学合理存在的三个方面的理由,“一是政治哲学为人们提供了正当生活的范式。二是政治哲学为人们提供了辨别的指引。

第三,政治哲学为人们提供了认知政治的知识体系。”

首先,古希腊的政治学研究长期以来采用了现代政治学的一些方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使用类似于今天政治社会学的方法。如柏拉图致力于寻求社会与政治的统一,其代表作《理想国》就是通过揭示自然的永恒法则,来**理想的人类社会的组织形式和规则。而随后的亚里士多德通过对100多个雅典城邦的调查和研究,得出了典型的政治社会学的结论,即各个城邦在组织形式、政治结构和权力关系方面的不同,与一定的历史、文化、社会条件密切相关。

尽管亚里士多德本人是无意识的,但这种方法对后来的政治科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当代政治学研究中作为科学方法重要代表之一的结构功能分析,事实上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就已萌芽了。例如,为了回答什么是正义,什么是不正义的一系列问题,柏拉图提出了分工理论和劳动专业化理论。他认为,“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

木匠做木匠的事,鞋匠做鞋匠的事,其他的人也都这样,各起各的天然作用,不起别种人的作用,这种正确的分工乃是正义的影子真实的正义不是关于外在的‘各做各的事’,而是关于内在的,即关于真正本身,真正本身的事情他主张人的需要是多面性的,而每个人天生的才能却是单一的。因此,他主张人们之间必须有合理的分工。而分工的必然结果就是结**群或者社会。

这样一个社会,要保证它的稳定和发展,必须满足三个功能:一是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二是保卫社会,三是管理社会。这样的一种社会团体就是国家。

由此可见,柏拉图已经开始从结构和功能两个维度来研究理想状态。

政治学读后感 篇6

12届陈海钦

在开始阅读《政治学》之前,我先去查阅了一些资料试着先了解《政治学》的作者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4月23日至公元前322年3月7日)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山大大帝的教师。和柏拉图、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创立了形式逻辑(三段论),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他的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取向和内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还是现实主义的鼻祖。

亚里士多德所涉及的学术研究领域几乎涵盖了他所在时代已有的全部学科,并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主要有:《工具论》、《物理学》、《伦理学》、《政治学》等。1467.cOM.cN

结合《政治》这门课程的学习,我选取了《政治学》这本书进行阅读,我阅读《政治学》的第一目标是争取能够大概了解这本书的字面文本所表达的意思,其次是深刻领会其中所表达出来的深层含义。但当我开始读第一卷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学习远远不够,我感到更困难,但我鼓励自己努力阅读,并结合网上找到的信息来辅助阅读。然后我想和你分享我的阅读总结和感受。

《政治学》是亚里士多德根据他和他的学生对希腊158个城邦政治法律制度的调查结果写成的。这是古希腊第一部全面、系统地论述政治问题的著作,在本书中,亚里士多德的讨论十分广泛,涉及了国家(城邦)的目的、起源、产生、衰败及保全的原因,政体的分类、变革和维持,理想城邦及其构建,公民的教育等。首先我就本书的总体结构做一下梳理:

全文共有八卷,写作分为两个表达层次,分别为探讨理想国家并涉及以往理想国家的探讨和研究现实国家,现实政府的形式,探讨民主制国家和寡头制国家衰落的原因以及安定的最好办法。每卷分别表达的主题如下:

第一卷:关于家庭,指出城邦的来源、构成和重要性。

城邦其实就是某一种社会团体,而一切社会团体的建立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某种善业。按照时间的次序,最先有家庭;家庭结合成村落,多个村落为了满足生活需要以及为了生活得美好结合成一个共同体,大到足以自足或近于自足时,城邦就产生了。城邦虽然在时间上慢于个人和家庭出现,但就其本性而言,要先进于个人和家庭。

关于家庭本文就奴隶制度展开了讨论。接着对贸易进行了讨论。最后讲到统治者应当具有完美的伦理德性。

一句话,每个家庭都是城邦的一部分,成员的组合是家庭的一部分。个部分的美德必须与整体的美德相一致。

第二卷:关于理论城邦和优秀城邦,早期理论的历史研究主要是对柏拉图的批判。

苏格拉底和其他思想家通过统一来寻求完整,这与城邦的本质不符。指出他们理想城邦的最高成就实际上是城邦的消失。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本质士多样性的,城邦是由不同种类的人组成的。

详细阐述了财产共有,妇孺归公的柏拉图式的社会理想将会带来巨大问题和麻烦,必定无法实现和消失。

对柏拉图式的《法律篇》以及政体进行批判和质疑,并证明理想的善政并不是民主政体和君主政体的混合。

第二卷还谈到克里特、拉甘尼和迦太基的政制制度,其中提到当城邦面临政治解体危机时,强大的邻国会有入侵的念头。我们国家也一样。目前,我国的国际格局复杂多变。只有不断发展自己的综合国力,我们相信许多外交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卷三:是亚里士多德著名的“政体类型学”部分,研究国家的性质和公民的权利义务,借此阐述公民和政体理论。

亚里士多德沿袭了柏拉图的政体分类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形成了亚里士多的政治哲学的核心。他在书中指出,要想研究“城邦制度”,必须要先弄清楚什么是“城邦”。而本书在第一卷也有讲述到何为城邦。

决定城邦同或异,主要应当是政制的异同。而种族的异同却不足以成为标准。

除此之外,第三卷还详细介绍了公民、德性、政权、政权类型、寡头与平民政权的正义、城邦权力的归属、官员的选拔与法治。

其中叙述了五个种属的君主政体分别为史诗时代的古制、蛮族君王、民选总裁、斯巴达式的诸王和绝对权力的君主。真正的三种政体是君主政体、贵族整体和共和政体,相应的三种政体是**、寡头政体和平民政体。

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国家实际上是柏拉图的第二好国家。他的理想永远是法治,而不是政府,即使国王是哲学家。他接受这一观点,并不是对人类道德缺陷的让步,而是作为一个好政府的内在组成部分,因此这是理想国家的特征和道德文明生活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第四卷:现实中各种制度的建立与原则研究。

亚里士多德在卷四第一章中就提到,对于政体的研究,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何者为最优良的政体;其次,应考虑适合于不同种类公民团体的各种不同的政体;再次,还该考虑在某些假设的情况中哪种政体最为相宜,并研究怎么样才能创制这种政体,并且在建构成以后又怎样可使它久远存在;最后,还应懂得最相宜于一般城邦政体的通用形式。

在阅读此书前,对“平民政体”和“寡头政体”不太理解,此书中第四章有介绍,正确地解释“平民政体”一词,应该是由人数多,但自由而贫穷的人控制的政体;类似的,正确地解释“寡头政体”,应该是人数较少但富有而出身较高的人控制的政体。

第五卷,第六卷:讨论政变和革命,建立更加稳定的文官和寡头政治。

寡头政制和民主政制都处于不稳定的权力平衡中,因此都有走向极端和毁灭的危险。

寡头制政体可能因群众蒙受不公正待遇或统治集团内部自相倾轧而向极端发展,丧失统治的基础而沦落为专横的小派别的统治;

民主可能会因为党派斗争、追求财产、名誉、优越感,或者无以伦比的成长而成为暴民的统治。

在这方面,亚里士多德建议统治者应保持几乎蔑视自己一切行为的权力,尽可能表现得像被君主统治一样,避免公开揭露君主得不道德行为。统治者应该制定一系列的法律,试图让老百姓富起来,或者或得中产阶级的忠诚。

卷七、卷八:理想国家的建设。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得善有三种方式,即自然、习惯和理性。本性毫无疑问是首要的。也就是说,他首先必须是人而不是动物。

动物主要受其自然本性的影响,很少受习惯的影响,而人类的生活不仅受自然的影响,也受习惯和理性的影响。习惯和理性是人所独有的。本性、习惯、理性三者协调一致、相互促进,特别是当理性能够统御本性和习惯的时候,人才可以过上至善的生活。

而对于最优良的城邦而言,公民的善和城邦的善是一致的。所以最优良城邦中的立法者可以通过立法和教育,来培养或培训公民的德性,使公民灵魂的这三个组成部分达到和谐一致。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对城邦的少年儿童进行教育。

最优秀的政体必然是这样一种体制,遵从它人们能够有最善良的行为和最快乐的生活。

在本书中,亚里士多德关注了公民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婚配、生育、儿童教育的科目设置、教育阶段的划分、如何度过闲暇生活等。公民应具有健壮的体格,因此立法者要关心城邦的婚姻和生育的时间。女子18岁,男子37岁结婚,婚期应于冬天。

公民的体质不能像运动员,也不能过于虚弱。立法者应关心孩子的营养、儿童训练和保育,杜绝污言秽语,在青年达到有资格参加共餐年龄前,禁止他们吟咏长短格诗歌或看喜剧。立法者最应关系青少年的教育。

教育分为:读写、体育、音乐和绘画。教育不能仅以一种德性为目标。

全书第八卷讲到教育后就结束了,感觉本书并没有真正完成。阅读完全书后,深感自己没有完正领会和看懂,连基本的文字意思都只是一知半解。但我深感亚里士多德的探索为政治体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们应该要向他的这种探索精神学习和致敬。

政治学读后感 篇7

读《路西法效应——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有感——是什么让原本善良的人迷失自我变成魔鬼

之所以会选择这样的一本书作为本次作业的主角,是源于对上次看到的一部叫做《死亡实验》的电影的好奇,引起了我对人性来由的好奇,特别是人性的黑暗面,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内心充满着极度的震撼和恐惧,经常听见周围的人说“电影高于生活,源于生活”,确切的说我是不相信这电影中的事情会在现实生活当中出现,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随后我也蹭着自己的“三分热度”上网查询有关于这部电影的相关介绍和背景,在了解到这部电影的相关内容时,我知道了这电影当中实验都是真实的,这个实验就是震惊整个心理学界的斯坦福实验,而且实验室的事情已经上演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例如: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美军虐囚事件,我看了当年这个实验的相关报道以及伊拉克虐囚事件的报导,**等,我觉得我的内心是极度崩溃的,我真的有点不敢相信人性,真的是太让人感到恐怖,看完这部影片以后,说实话内心是受到极大的震撼的,这种震撼是由内向外,由头到脚的,仿佛第一次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人性的丑恶,人性原来是如此的恐怖,这个复杂的社会到底是怎样我们社工以后该怎样去做呢?到底是什么让这些人有这样的改变?

我们对我们自身有多少的了解呢?当我们置身于那样陌生的环境当中我们又会做些什么呢?是什么让犯人与狱卒的情况愈演愈烈呢?

到底是基于一种什么情况导致一个人性格的转变呢?人性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顿时就感觉无数个问题充斥在我的脑海当中,我感觉我的脑袋要炸了,头疼的厉害,我的手脚都是冰凉的,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和解开我的疑问,我决定亲自去看一下这本书《路西法效应:

好人是如何变成恶魔的》,去解开我心中的谜团,现在只能用我比较“肤浅”的文字表达对这部书的感受。

这本书的撰写是在相关实验结束了近30年以来津巴多教授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去写成的,我觉得对津巴多教授而言再次重温斯坦福实验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折磨吧。这本书有16章。书的第一章首先概述了人类性格的转变,好人和天使如何变成坏人,甚至恶魔。然后书中的2-9章描述了斯坦福大学实验的整个过程,从演员的选择到实验的结束。这些章节相当特别,就像在演电影一样,让当时的情景能够还原在我们面前,真的显得身临其境。

第11-13章是津巴多教授对整个实验的分析和研究,以心理学的视角来解释好人怎样变成坏人的,并且思考从中得到的教训,描述和解释搜集到的证据,并且阐述参与其中的心理历程。第14章描述了阿布格莱布监狱对囚犯的虐待,这与斯坦福大学的实验非常相似,并且清楚地揭示了心理动机如何促进真实监狱事件中耸人听闻的虐待的发生。在最后两章中,作者宣称人性终究是善的。当我们面对强大的形势和制度压力时,我们应该坚持人性的最佳本性,用人的尊严去对抗**。

这是整本书的总体思路和脉络,摆在我们面前非常清楚。稍后,我将详细讲解实验带来的思考和启示,以及如何解开心中的谜团。

政治学读后感 篇8

长安中心小学陈吉琼

比起听名师讲课,我更喜欢听身边的同行上课。我觉得身边的同事的课堂就更像一面镜子,它能让我更清楚地找到自己的教学中的不足。这次听课,有三点我感触最深:

一、教学基本功让我佩服。

无论是教态、教学语言还是教学机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课堂上老师仪表端庄,举止从容,一言一行极富感染力与亲和力。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它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这次赛课中,好几位老师的普通话标准,语调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还有那声情并茂的范读,也绝非一日之功。比如我校的邓晶文老师在教学《怀念母亲》一文时,教学语言精炼,特别是过渡语设计自然流畅,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铺垫效果。在她富有感染力的语言的引导下,学生能入情入境地体会文本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

二、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读中体会、读中积累是我们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在这次的赛课中,老师牢牢把握着以读为原则,让学生在读中学文、读中悟理,放手让学生读,朗读形式多样:有初学课文的自由读,有让学生带着问题的自读自悟,有引导学生美读,有合作读、分组读、分角色读等等。整堂课始终围绕文本,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情感,真正做到了语文课堂书声朗朗。比如,《钓鱼的启示》这课,在老师的引导下,真正落实了“读中感悟以悟促读”的教学理念。

三、教材的处理很巧妙,各个环节的设计也是恰到好处。

教材处理是否得当可以说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也是我们听课老师听课中最期待看到的亮点生成的载体。参赛老师们不仅落实了教学目标,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也能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比如,老师在教学《古诗两首》时,先教会孩子学习第一首古诗,积累了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再放手让孩子们自学第二首词,这样既巩固了学习方法,又较好地锻炼提高了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还有,老师在教学《三个儿子》,老师把生字融入围绕课文内容改编的顺口溜当中,引导孩子熟读顺口溜,既可以巩固生字词的学习,后为后面学习理解课文做了很好的铺垫。再比如,在教学《触摸春天》这课时,为了让孩子能体会到盲童安静的不容易,老师导入时就创设了一个“闭眼听写词语”的游戏,让孩子们一开始就体会到失去光明,行动做事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下文孩子们学习体会盲童安静创造“奇迹”是多么地了不起留下启发。尤其是《怀念母亲》这类日记体散文结构较散,平实的语句中又蕴含着深厚的情感,由于学生缺乏这种经历的体会,比较难进入文本情景。但老师却能紧扣单元教学主题,巧妙设计,层层铺垫,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走进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等等,许多诸如此类的设计都让我受益匪浅。

政治学读后感 篇9

摘要:阿尔蒙德的在《比较政治学》中,指出了政治发展的两个脉络:政治结构的分化和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主要主张政治的发展实质上就是指政治功能的发展,将结构的分化当做功能的一种发展,进而达到体系、过程和政策功能的完善,最终实现政治的发展。事实上它为现代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即所有的政治体系都必须完成政治体系、过程、政策三个层次的结构分化和功能的完善。

但阿蒙德没有指出如何在政治结构和政治效力之间找到平衡。。

关键词:阿蒙德德政治发展结构-功能主义国家治理

在刚结束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中强调: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实质上是政治发展的一个表现,阿尔蒙德在《比较政治学》中就将结构的分化和功能的完善作为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其中,结构的分化和功能的完善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结构——功能主义:理解

结构功能主义是阿尔蒙德政治研究的理论基础,其认为政治发展就是一个政治体系通过结构分化和文化世俗化实现的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或变迁。因此,要理解阿蒙德的政治发展理论,必须明确结构功能主义的内涵。

阿尔蒙德指出:“政治学如果要有效地解释各类社会政治现象,而不论这些社会的文化、现代化程度和规模如何,就需要提出一个更加综合的分析框架。”这里所提到的更加综合的分析框架就是结构———功能主义的框架。

具体来说,结构功能主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任何政治制度都必须履行同样的政治职能。阿尔蒙德认为:

“任何政治体系所发挥的功能都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即体系层次、过程层次和政策层次。”系统功能主要是指,政治系统的维持和适应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录用、政治社会化和政治沟通。过程功能是指政治制度的利益转换功能。

政策的功能主要是反映政治制度对环境的实际影响。这三种功能相互影响,共同促进政治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了实现自身的功能,所有政治制度都有三个层次的结构:制度、过程和政策。

总体上说,所谓阿尔蒙德的结构———功能主义就是主张把人类社会出现过的所有政治共同体抽象为具有相同结构和功能的政治体系,并以此考察各个政治体系的政治发展即结构实现功能的情况。

2、结构分化的政治发展理论

阿尔蒙德指出:“当政治体系现存的结构和文化非经过进一步分化和世俗化就不能对付所面临的问题或挑战时,发展就会来临了。”可见他的政治发展理论包括结构分化和文化世俗化两个维度。

本文主要从结构分化的角度分析其政治发展理论。1.结构分化的含义阿尔蒙德认为政治发展就是结构不断适应功能并通过自身的调整来实现功能的过程,要达到结构的优化从而实现功能,就必须进行结构分化,使政治体系不断分化出适合政治发展和政治功能实现的政治结构和政治角色,因此,结构分化是所有政治体系实现优化和发展的必要手段。

就阿尔蒙德政治发展理论来看,结构分化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新结构和新角色的出现,即政治体系通过结构分化出现新的结构和角色,以更加专门化和专业化的形态履行政治功能。二是提高政治角色或政治结构的自主性。

3、 政治体制(体制)和结构功能主义(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政治体制与政治结构的分化和功能密切相关。政治系统包括输入、转换、输出、结果的反馈等等环节,政治系统依赖于特定的政治文化而存在,在特定的政治文化中有相应的催生出一定的政治需求也就是图中的要求和支持。这种需求和支持的利益表达必须通过一定的渠道(结构)进行整合,然后传递到另一决策部门进行决策。

在制定之后,要求下派一些部门执行这一政策,从而形成政治的输出,这种输出在政治文化中又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其中有些影响直接反馈到政策制定的各个环节(各个过程之中)。从本质上讲,它把政治制度与政治结构的动态过程(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4、政治发展与国家治理

根据阿克蒙德的结构与功能理论,政治发展主要是指政治结构的分化及其功能的完善。从历史发展脉络来看,这是相当明显的。从最原始的家国制管理方式再到奴隶社会的政治管理模式到封建**统治方式,再到现代的资本主义民主统治方式,政治结构日益复杂化,政治结构(统治机构)的功能更为专业化。

它的优势在于对问题的处理更加专业也更为精确,对单一问题的解决更为高效。但也有其固有的缺陷,那就是对于综合性问题的解决(多部门综合解决)效率太低,在成本收益的问题上,边际成本越来越高。总之,如何平衡政治结构的复杂性和政治效率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中国的国家治理也存在的这种情况,政治结构的不完善,使得政治处理的非专业化,进一步导致政治结果的不合理性,从而给政治系统以巨大的压力。政治结构的分化,使得一些专业问题的处理更加完善合理,但政治结构过于复杂也会使得政治系统的整体效能进一步降低。因此,国家治理的关键是在治理结构与政治效率之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