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信仰电影观后感十四篇

信仰电影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15

信仰电影观后感十四篇。

拥有一篇客观而有深度的观后感可以准确地反映作品的品质,撰写观后感能够明显地提升我们的写作技巧,那么有哪些优秀的作品观后感模板呢?我希望“信仰电影观后感”能够达到您的期望,让您感到满意。相信您能够找到对自己有帮助的信息!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1

观看影片《信仰者》,总有一种东西贯穿始终,总有一种力量让人心神悸动,那就是方志敏等革命先烈坚守共产党人的崇高信仰。影片中所展示的革命先烈在横峰这片红色热土的伟大实践和辉煌创造,让我深感虔诚而敬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定信仰,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千方百计为民谋幸福,才能无愧于党和国家、无愧于革命先烈、无愧于横峰人民。

夯实信仰之基,方有“忠诚爱国”的赤子情怀。方志敏对党无限忠诚、对国家无限热爱。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方志敏大义凛然:“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体显出对党的绝对忠诚。尤其是他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篇章, 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把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作为信念之基、立身之本,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大政方针,把横峰打造成最讲党性、最讲忠诚、最讲政治的地方。要把赤诚的心献给组织,把无限的爱献给百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筑牢信仰之本,方有“舍己为公”的浩然正气。为国家民族抛家舍业,革命先烈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忘初心的“取舍观”,体现出舍“小家”顾“大家”高尚情怀。在亲友情、夫妻情、战友情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冲突中,甚至在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方志敏始终坚定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大义凛然,绝不屈从。“假如能使中华民族得到解放,那我又何惜于我这一条蚁命”。作为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思想上始终保持一份清醒,行动上恪守一份理智,坦然面对个人进退得失,不计较、不攀比,真正经受住名利的考验。要秉承“笑脸最珍贵、人心最温暖、支持最重要”的群众观,把群众利益作为我们工作奋斗的落脚点,切实为基层、为群众服好务、办好事、办实事。

坚守信仰之魂,方有“清贫奉献”的洁白朴素。清贫,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洁白朴素的生活;清贫就是奉献,就是对人生的超凡感悟,是无数革命先辈为之坚守一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优良传统。出生入死的战争年代,方志敏“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他却不动丝毫、清贫如洗。灯红酒绿的和平时期,杨善洲毕生积蓄只是草帽、砍刀和烟斗,但在后人看来,他们留下的岂止是金山银山。可以说,他们用一生的清贫坚守着信仰。立足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清贫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奢侈浪费,不骄奢淫逸,树立清正廉洁、清贫朴素的整体形象,让党放心,让群众信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弘扬信仰之道,方有“传承创新”的不懈追求。横峰是方志敏精神的首创地和“清贫精神”的发源地。八十多年前,方志敏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工作上不断创新,大胆发行股票、发展赤色贸易,创造性地开展苏区各项工作。今天我们接过“红色基因”接力棒,牢记方志敏“八个代替”的遗愿,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富民强县”战略,贫困县脱贫摘帽实现高质量退出,秀美乡村率全省之先实现全域覆盖,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无不凝聚着革命先烈留下的光荣传统和精神力量。推进横峰跨越发展,离不开传承,更不能没有创新。我们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坚持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主动力,以富民强县、百姓幸福为主目标,狠抓项目建设、产业升级、生态建设、乡村振兴,加快建成“三优”幸福新横峰,奋力迈上全面小康新征程。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2

今天是2018年8月15日,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73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苦难的中国人民迎来了期盼已久的胜利!

晚上单位组织全体人员看电影《信仰者》,影院坐无虚席。观众深深地为影片的内容所打动,对方志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斗争而深怀敬意,对他们为“信仰”可以牺牲一切包括生命的精神所感动!

看到这些,我们才会深刻地理解日本军国主义投降的原因,是无数的像方志敏烈士一样的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为建立一个没有压迫、平等自由的新中国而斗争的结果。

影片介绍了方志敏创建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经过,重点讲述了方志敏在带领红十军北上抗日的过程中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在怀玉山的围攻,通过激烈的战斗,最后不幸被捕,以及在狱中艰难地斗争。在狱中,方志敏面对敌人的利诱威逼,严刑拷打,甚至蒋介石亲自出面劝“降”,他都毫不动摇。他放弃了与自己妻子和孩子最后一次见面的机会。在生与死的面前,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死。他决不叛变党,决不动摇自己的“信仰”!但只要听到有党的消息就非常高兴,在狱中当他听到“毛润之领导了红军”时,兴奋地在暴雨中狂叫!他对党是无限的忠诚。

在狱中,他用戴着镣铐的手,用敌人给他写忏悔的笔和纸,写下了《清贫》和《可爱的中国》。清贫无疑是他自己的写照,作为党的重要领导人和红十军的主要领导,在他手里经过的钱和粮食千千万,但他从未私用过,一直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清贫》中写道:“在这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从没有奢侈过。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这在国民党的伟人们看来,颇似奇迹,或认为夸张;而矜持不苟,舍已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他又在《可爱的中国》里写道:“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病,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恨,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忧伤,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暗淡的荒地!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的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在狱中他把“母亲”的未来描绘得多么好啊!这也是他信仰的不竭动力,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

国民党虽然可以折磨他的肉体,但从来不能动摇他的“信仰”,1935年8月6日,残酷的敌人杀害了方志敏,牺牲时年仅36岁。

虽然国民党杀害了方志敏,但他的精神永垂不朽。有千千万万的“方志敏”站出来。在抗日斗争中,在人民解放战争中,踏着他的鲜血前进,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影片在一群可爱的孩子朗诵《可爱的中国》声中结束。电影院灯光亮起,当我们含着泪水走出影院,宽阔的大街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饮水思源,我们怎能忘记为建立新中国而舍生忘死的仁人志士。新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今天可爱的中国已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是因为:总有一种精神激励着后人!总有一种情怀温暖着大地!总有一盏明灯照亮着前进的道路!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3

此刻,我的耳畔仍回荡着电影《信仰者》中方志敏烈士的声音,我心潮澎湃,泪流满面。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了电影《信仰者》。妈妈是江西人,从小就给我讲过方志敏烈士的故事,那都是停留在脑海中的印象,现在,影片为我塑造了一个立体鲜活的烈士形象。

方志敏烈士是个有担当、重情重义的大英雄,为了救援其他同志,突出重围的他毅然返回战场,与战友们同生共死。他说:“乡亲们信任我,把自己的儿子、丈夫交给了我,我不能抛下他们不管,我要对得起乡亲们的这份信任!”他与妻子嫪敏走在田埂上,畅想未来;他为妻子擦拭刚洗完的头发;出发前,妻子不舍,想要跟随,他鼓励说:““这里更需要你,你要做个好榜样,送我出征!”临行前,他为家里劈了很多柴;送行的路上,妻子满含热泪,方志敏饱含深情,坚定地行了一个军礼,妻子流泪回礼。是啊!这是方志敏烈士的儿女情长,是深明大义的英雄气慨!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又是一个铁肩担当的革命者!万语千言都在军礼中……

方志敏烈士才华横溢,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在狱中,他每天坚持写一千多字,共写了几十万字的文稿,如《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向方志敏烈士致敬!

最让我难忘的是,当敌人抓住他的妻子儿女来要挟方志敏烈士的时候,他只说了一句:“不见面,我想她会明白的”。简单的一句话既包含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又饱含着对妻子儿女亏欠的爱。最后,方志敏烈士戴着手铐脚镣,大义凛然,慷慨就义!他那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慨让我几度哽咽……向方志敏烈士致敬!

方志敏烈士对中国共产党的无限忠诚,对革命事业必胜的信念,对劳动人民深沉的热爱,流芳百世!在如今的和平年代,我们更要传承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强国梦!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要树立信心,好好学习,让自己成为有理想,有信仰的接班人。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4

影片以纪实的手法,主要讲述1935年为了配合红军长征,方志敏奉命率领红十军团直插国民党腹地,途中遭到国民党围追堵截,不幸被俘,入狱后坚定信仰、绝不屈服,身陷囹圄依然坚持写作,壮烈牺牲前为后世留下《清贫》、《可爱的中国》等不朽著作的故事。

影片重现了当年方志敏在赣东北创建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的革命场景;重温了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岁月,看到他们为实现革命理想而壮烈牺牲的激战场面和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观看人员不禁潸然泪下,感慨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革命理想高于天”。影片中,被敌人关押的方志敏、刘畴西等革命先烈,面对国民党高官的威逼利诱始终坚贞不屈,“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正因为有了坚若磐石的革命初心和理想信念,方志敏等先烈在鲜血和死亡面前从不胆怯,在困难和阻力面前从不退却,在金钱和名利面前从不迷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初心。

“敢于担当勇作为”。1934年11月,中央军区电令方志敏担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并率领红十军团肩负北上抗日先遣队的重任,向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宁沪杭方向进军。执行命令,意味着要放弃原来的战略主张,红十军团作为留在江南地区唯一的主力红军在国统区孤军奋战,必然凶多吉少。如若顾及自己的局部利益,方志敏可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他在遗稿中写道:“党要我做什么事,虽死不辞!”方志敏再一次顾全大局,临危受命,告别父老乡亲和妻儿,毅然率部出征。

在两个月的战斗中,仅8000余名将士的先遣队,遭到国民党2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最终失败在怀玉山区,方志敏也不幸被捕,继而在南昌殉难。但方志敏同志的抗日救国精神,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用生命践行理想信念”。方志敏身陷囹圄,但仍坚守革命初心,爱国热情丝毫未减。半年的铁窗生涯中,他以对党的忠诚和超凡的毅力,在狱中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我是个共产党员》等文稿,写出了一位伟大爱国者的千古绝唱。方志敏崇高的爱国信念和人格魅力,感染了狱中的一些看守兵乃至文书等。狱中友人,包括原国民党高官,冒死将方志敏的狱中文稿秘密转送上海,最终交到中国共产党中央,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少年立志到以身殉志,方志敏把对共产主义的信仰融化于热爱祖国,践行救国之中;融化于对党忠诚,为民谋福之中,使"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革命精神和崇高信仰,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作为新时代的建工人,我们要继承革命先烈们的遗志,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秉承“建品质世界,筑长青基业”的企业使命,立足岗位建功立业,自强奋进,勇于超越,为实现江西建工“稳增长、促转型、保上市、国际化”的“十三五”发展战略而努力奋斗。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5

原以为自己身为一名怀玉乡的干部,兼任过怀玉山全国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的讲解员,我对北上抗日先遣队那段沥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对方志敏的清贫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也能说上一二。但是坐进影院观看《信仰者》时,还是被电影那段凄苦的牢狱生活深深触动,期间战士们被押着赴往刑场英勇就义时,我和几名同事一度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影片用倒叙、插叙的表现形式,以方志敏等同志被捕当天带着脚镣的留影开场,电影中几位主演塑造的形象和真实的历史照片烙印重叠,方志敏等烈士们挺着硬邦邦的脊梁,不惧生死、铮铮铁骨的气魄自然散发,英雄群像如实还原。

《信仰者》这部电影不仅让观影者走进了那段革命者栉风沐雨、硝烟弥漫的年代,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这句台词也时刻叩醒着在场人的心房。

方志敏同志的身上凝聚了很多在那个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特有的人格闪光点,其内心对守护劳苦大众的柔软、对拯救苦难中国的澎湃、对执行指挥绝对的服从、对履行理想信念的坚定。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禁陷入思考:何为共产党人的信仰?能让人守着这份信仰为其生,亦能让人不甘放弃愿为其死。

信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如今富足的生活,都是老共产党人凭借信仰支撑,在最危险的光景克服了重重的困难,获得最终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从推动民族独立到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管历尽艰难险阻,却从来没有退却过。我们这辈要永远不忘共产党人为什么出发,永远不能丢掉共产党人的精魄。

信仰,是共产党人内外兼修的笔墨。身为共产党人,在日常工作时更是要以信仰正自身,谨言慎行,言行一致。补足精神之钙,培育思想之源,以固牢信仰之根。我们是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组织员、宣传员,代表着党的形象,要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群众。

信仰,是共产党人实现自我的明灯。能够激发一个灵魂高贵与伟大的那个开关,从来不是身外之物,不是额上头衔,不是手中权力,而是心中的那份信仰。信仰是力量更是方向,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眼耳闭塞不知所向。然虽腥风血雨不再,但克服庸常严峻。共产党人要在充裕的物质中蜕化、升华、实现自我价值,仍旧需要强大的信仰支撑。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不能没有信仰。祝愿中国,祝愿这个美好的年代,祝愿所有的共产党人。愿奉献之心不灭,愿清贫之风吹拂,愿信仰之气荡存。

唯有信仰,方能不朽。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6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专题

【观后感】银山小学余通仔:至高信仰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2018年盛夏,时隔近30年走进影院。30年来,中国的电影事业发展固然不能与当年同日而语,影星、大片大小报刊连篇累牍,铺天盖地,炫人耳目。其中当然也不乏正能量的艺术性强的佳人佳作。不管怎么说,自己基本都错过。今天,《信仰者》激起了我对电影、对影院的向往。不,准确地说,是对“信仰者”的向往和追求。

自己土生土长在赣东北农村,与坚定的信仰者方志敏烈士老家漆工湖塘,与赣东北革命圣地葛源相距仅30华里。从小聆听方志敏的革命故事成长,烈士情怀深深烙印在心灵深处。近十余年来,烈士老家湖塘多次去瞻仰,弋阳县烈士纪念馆多次去瞻仰。每次前往都怀着同一颗虔诚、敬仰的心,每次瞻仰都是一场疾风暴雨般的精神洗礼和心灵的唤醒。幸福家园,明媚花园,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烈士伟大的预言已从发黄的稿纸上变成了现实,烈士殷红的鲜血在历史的长河奔涌,浇灌出芬芳艳丽的花朵,在祖国的大花园摇曳生姿。

连续3年(有机会以后也不会间断),每到暑假,轻车简从,翻高山越大岭,前往心中的圣地葛源是第一选择。如今,朝圣的心早已根植于我的精神家园。

在葛源,哪怕是极平常的日子,你都能遇上一拨一拨和你一样虔诚而来的朝圣者。革命纪念馆,红军学校,列宁公园,乃至葛源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每一寸土地,每一个葛源老乡,都让我们倍感亲切,都让我们心生敬仰。脚踏红土地,心潮波涛涌。1930年代初期,一群革命热血青年,崇高的信仰者汇集赣东北的这一方热土,打土豪分田地,建立新兴的苏维埃政权。发动苏区群众生产劳动,自力更生,发行股票,搞活苏区经济。苏区建设如火如荼,苏区干部好作风,民谣传唱,有口皆碑。苏区群众拥护苏区政府,拥护方志敏,积极投身生产,积极送儿送郎参军打蒋匪。方志敏式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是当时中国革命成功的典范。

葛源列宁公园,绿树浓阴,环境清幽。园内,当年烈士亲手栽种的一棵梭陀树已长成几人合抱之围般粗壮,枝繁叶茂,浓阴覆地。树下凉亭是烈士当年常来读书学习的地方,农民运动,苏区建设,反围剿,北上抗日……一系列救国救民的革命大志、大智当酝酿于此。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革命形势风云变幻。五次反围剿失利,革命暂时走入低谷。祸不单行,此时日寇侵犯我中华大地,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民族大义,北上抗日,救亡图存。红军主力长征北上,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奉命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挥师北上抗日。国民党蒋介石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重兵围堵我北上抗日先遣部队。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方志敏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把危险和死亡留给自己。1934年(农历)冬,因叛徒告密,方志敏在怀玉山不幸被捕。在狱中,方志敏和狱友们勇敢对敌斗争,不畏严刑拷打,不被威逼利诱,铮铮铁骨,大义凛然。8个月的狱中非人生活,方志敏以顽强的意志写下了十余万字的手稿,《清贫》《可爱的中国》是方志敏留给我们的一笔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信仰者》再现了血与火的历史,带我们重温那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我再一次接受了精神的洗礼,直击我灵魂深处。坚定信仰,踏着烈士的足迹前进!前进!

走出影院,烈日当空,树影婆娑,车流人流穿梭。“信仰者”却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8月4日下午,青板乡党委组织全乡机关干部职工和各村书记主任到县城天鸿影院观看了革命战争题材电影《信仰者》,到今天离观影时间已经过去了多日,但脑海中还时常浮现出影片中的画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再现了横峰革命先烈方志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共产主义信仰无比坚定的光辉形象。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为了牵制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开展了力量对比十分悬殊的殊死搏斗,不幸被俘后,方志敏与战友们在狱中坚守革命信仰,经受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而毫不动摇,最后从容就义。

看完影片,我的心情非常沉重,有憎恨、有惋惜,更多的是钦佩,横峰是方志敏等先烈曾经生活和战斗的地方,是方志敏精神的首创地和实践地,我为在横峰这片红色沃土上能孕育出这么多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而感到骄傲!我为横峰为中国革命所做的贡献感到骄傲!正是因为有着无数的象方志敏一样有着坚定的信仰的革命斗士的前赴后继的战斗、牺牲,才换来了新中国的建立。我是横峰人,祖父6兄弟,其中有5人都是当红军牺牲的,而且都是英年早逝,有3个甚至连墓地都没有,只能在烈士纪念碑上瞻仰他们的名字,或许他们就是随着方志敏出征的红军战士中的一员。

被俘入狱后,方志敏明知拒绝投降的后果就是死亡,仍大义凛然地拒绝了顾祝同、蒋介石的“劝降”。要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让我们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让“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屈辱不再,只有砸烂这个旧世界,才能拯救积贫积弱的中国。这就是他的信仰之光,就是先烈们前赴后继的动力之源。影片中,我为一个细节久久不能释怀。红十军团21师师长胡天桃负伤被俘,这位师长的上身穿着补了许多补丁的单衣,下身穿两条破烂不堪的裤子,脚上穿着两只不同色的草鞋,腰里绑着一个破洋瓷碗,与战士没有什么区别。一身将校戎装的王耀武对他进行了审问。在寒冬中与衣衫褴褛、只有一个破洋瓷碗的红军师长胡天桃谈论国家兴亡、民族命运、个人生死。思想交锋中,王耀武不是胜者。胡天桃被枪杀了,那个破洋瓷碗永远留在了后人的心中。

方志敏在狱中文稿《可爱的中国》中写到“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如今,方志敏“八个代替”的预言在几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与奋斗中逐步实现。“欢歌、笑脸、富裕、康健、智慧、友爱……”这些代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我们从未有如此之近。

信仰不倒,志敏安歇!(苏代辉)

【专题文章】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诠释革命信仰 坚守育人初心

8月5日,在学校党支部组织下,我和全体党员教师一起观看了在上饶本土拍摄的电影《信仰者》。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35年前后,为了配合中央红军长征,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组建北上抗日先遣队,直插国民党腹地,蒋介石令顾祝同部署重兵围追堵截,先遣队被王耀武部包围。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再加上指挥失误,最终导致方志敏、刘畴西、寻淮洲等人先后被捕,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南昌监狱,惨遭杀害,壮烈牺牲。影片真实再现了红十军团的光辉历史,谱写了一曲曲血性男儿的英雄赞歌。

何为真正的信仰者?他们用生命诠释,十九师师长寻淮洲22岁就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的腰上,始终挂着母亲生前乞讨用的洋瓷碗,因为他相信,只要有信仰,就一定能够实现“让天下所有的母亲不再乞讨挨饿”的愿望。军团长刘畴西面对国民党威逼利诱毅然说道:男儿到死心如铁,让我放弃我的信仰,你们做不到;方志敏宁死不屈,不接受国民党的劝降,和红十军团的革命先烈们一道斩断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相互勾结的锁链。并用敌人劝降的笔纸,在狱中写下了13万字的《清贫》、《可爱的中国》。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方志敏从容地说道:“千古艰难惟一死,我愿为我的信仰而死。”……

1935年8月6日,在国名党反动派软硬兼施、劝降无果后,方志敏被秘密杀害于江西省南昌市下沙窝,时年36岁。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

没剥削压迫的社会,才是最好的社会,我愿为共产主义牺牲。——胡天桃

死是不可避免的,至于什么时候死,我不知道,因为生命已经握在最凶恶的敌人的掌心。——刘畴西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仍是宇宙的真理!——方志敏

这些话语朴实却气壮山河,不容我们牢记!正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才有现在这个可爱的中国。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很多人都没有战乱剥削的记忆,但我们应该对每个牺牲的革命英雄表达敬意。在一个人类信仰重新遭受质疑和挑战的世界大格局下,如何不忘初心、坚守信仰,以信仰孕育新时代民族复兴征程的不竭动力,无疑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命题。《信仰者》重新思考并高举信仰的伟大旗帜,其价值远超娱乐性的影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会时刻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担当与育人使命,继承和发扬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引导教育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合格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为共产主义信仰而不懈努力,奋斗终生!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观信仰 明初心

有人说他们是在泪流满面中看完电影《信仰者》的,所以在观影前,我特意查阅了和这部片子相关的资料,其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表述的:“为信仰而牺牲的烈士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于是,8月10日,我带着敬畏之情和缅怀之心与学校同仁们走进了电影院。

影片讲述的是方志敏烈士最后一个阶段的人生经历:为了配合中央红军长征,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团直插国民党腹地,谭家桥一战,由于军团长刘畴西刚愎自用,战况急转直下,方志敏等将领在怀玉山先后被俘。在狱中,方志敏等人和敌人坚决作斗争,但最后,红十军团还是全军覆没……

这是一段悲壮的历史,也是需要我们铭记的历史。但是,影片想传达的内容仅仅是要我们记住“为信仰而牺牲的烈士是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这一宗旨吗?我想不是,除了缅怀,我们更不能丢了一颗不忘“信仰”的初心。

何谓信仰?人说,信仰是人心灵最深处的需要,为了它,可以轻看一切名利地位,超越一切名利地位,甚至生命;对于一个饥饿的人而言,你如果问他的信仰是什么,他的回答可能很简单,只想吃饱饭。此时,你同他讲任何高尚的道理都没用,吃饱就是他的信仰;对于一个衣食无忧的人来说,他所追求和信仰的东西就会逐渐提升,比如灵魂、思想;而在我眼里,信仰是每个人心中那颗最原始的“初心”。

尤记得去年洪灾中奋战在一线的政府救灾人员、青年志愿者以及群众自发组织的救援队,在抗洪抢险的那一刻,他们没有任何的迟疑。尽全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就是他们的信仰。

信仰不是谁要求我去做什么而实现什么,而是我遵从于我的内心,认可并无条件的为实现而努力之。

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因为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我们的先辈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前赴后继,在刑场上视死如归、大义凛然、豪言壮语:“共产党人屹立于天地间,岂可贪生怕死!”在狱中,国民党反动派想法设法做方志敏的工作,许诺让他升官发财,荣华富贵,只要他愿意改变自己信仰,加入他们的阵营,都被方志敏断然拒绝。他在《可爱的中国》中写道:“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是怎样一种坚定的信仰可以让那么多革命先辈舍生忘死?

这让我想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想起了“舍小我,为大我”。是的,他们就是为了人民忧而舍自我生命的可敬之人!

影片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东西是一只破旧的搪瓷碗。第21师师长胡天桃天天挂在身上,当王耀武的好奇问他:“你一个堂堂师长,为什么挎着一个破洋瓷碗?”胡天桃微微一笑“我母亲留下来的,要饭的碗。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要饭,我才和你们干!”是的!胡天桃的信仰是为了天下的母亲不再要饭,天下孩子都有饭吃。这就是他的信仰!

影片的中,方志敏选择不去见她的妻子,他说,她会明白。是的!她会明白——为了他们共同的信仰!

目前,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每天发生的事太多,我们的信仰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现在是深化改革、发展经济转型的关键期,有些党员观念变了,信仰动摇了,经受不住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的诱惑和权、钱、色的考验,腐败现象滋生,说到底就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本人一定会向方志敏等烈士一样,面对利诱,坚决说不!坚守自己的信仰,不忘初心跟党走!在信仰的路上做一个栽花人,用思想之花引领“初心”前行!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不忘初心 坚定信仰

“我永远不会放弃信仰,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这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肺腑之言不断的在我耳边回想着,让我久久不能自己…….

为了他们心中那个永恒的信仰,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前,他们没有后退;为了他们心中那个永恒的信仰,在敌人的严刑拷打前,他们没有屈服;为了他们心中那个永恒的信仰,在寒风暴雪里,他们没有踟蹰不前…….或许,这就是信仰的力量,而《信仰者》这部电影完美的诠释了这点。

影片中,你随处可见这些革命者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坚定信仰。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一幕就是胡天桃与王耀武之间的一段对话。“我也想提醒你一句,你只能枪毙我!”……”破吗?我妈留给我的,要饭的!可是为了全天下的母亲,都不再要饭,不再挨饿!我才跟你们干!”简短简洁的几句对话,在让敌人深感无语的同时,也形象的表达了胡天桃同志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这就是一名革命党人的伟大信仰。看到此处时,我的泪眼突然模糊了,他们是在用自己的生命诠释着他们崇高的信仰啊!看完了这部影片,在深感震撼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为此,我们更要义不容辞的接过革命先烈们信仰的接力棒,让它传承下去,成为引领我们奋发向上的不竭动力。

作为一名教师,你应该把教书育人当成你的信仰,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作为你的信仰,把做一名幸福的教师作为你终生的信仰。

作为一名学生,你应该把好好学习当成你的信仰,把培养自己优良的品德当成你的信仰,把为实现你的理想而奋斗不止当成你的信仰。

作为一名医生,你应该把救死扶伤当成你的信仰,把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当成你的信仰,把“医者父母心”的理念当成你的信仰。

……

唯有信仰,才能让你有所寄托;唯有信仰,才能让你更好的存活于这个世界;唯有信仰,才能让你不觉得枉度此生;唯有信仰,才能让你有更加努力方能不愧于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唯有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才能看到一个更加灿烂辉煌的中国。

愿信仰之花开遍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信仰的力量——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人跟随胜利一起走了出来。而有人,则永远留在了那个年代。他们朴素而率性,坚定而刚强,他们是铁骨铮铮的战士,是宁死不屈的信仰者。信仰,来自对生命和理想狂热而不舍的追求,它由一块块历史实践的基石堆砌而成,沿着一致的方向,筑成了万里长城。

二十一师市长胡天桃,面对敌人,即使脸上淌着鲜血,目光依旧桀骜不驯,视敌人为蝼蚁,他铮铮地对王耀武说“没有压迫的社会才是好的社会!”他拖着脚拷步履蹒跚,赴死刑场对同伴们报以云淡风轻的最后一笑,他死后最后一幕定格在一直系在他腰间的洋瓷碗,那是母亲给他留下的,他曾说:为了全天下的母亲都不用再讨饭,我什么都不会告诉你们!

革命女同志乔英为给缪敏争取逃跑时间,引开国军,敌人在后头穷追不舍,她却无所顾忌地唱起了歌儿――“红军哥哥,你慢慢走喽……”随即毅然跳下悬崖。在赴刑场的路上,没有踌躇,没有畏惧,独臂将军刘畴西和王如痴下完他们生命中的最后一盘棋,他们无怨无悔,依旧如常,恰似平日朋友聊天,感慨万千,说起这一生的过往。

大雪纷飞,山路泥泞,病痛交加,此情此景,信仰在方志敏的心中燃烧:“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六个多月的牢狱生涯,敌人想尽办法,软硬兼施,依旧无果,信仰早已在其心中固如磐石,他始终坚信着并期待着那样一个全新的中国:“到那时,中国的面貌将会被我们改造一新。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

在乱世风雨飘摇之中,他们将各人的情感搁置一边,于枪林弹雨中拼杀出一条血路,眼看着身边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同志们一个个倒下,纵然心痛如割,纵然知晓前路凶多吉少,仍然迈着坚定的步伐踏着荆棘往前冲!这样的信仰如何不让人动容?时光流转,镜头切换至干净整洁的操场,新世纪的少年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齐诵《可爱的中国》,那声音响彻云霄,穿越历史的尘嚣,我们为革命先烈们见证了他们的信仰,正因为这些信仰者的力量才铸就了我们现在的幸福与安宁,昂首东望,红旗于红日中缓缓升起,迎风飘扬!

【书香万年】信仰的力量 —影片《信仰者》观后感

八月二日晚七点半,第四小学全体教师在李国英校长的组织下,怀着对方志敏同志的无限崇敬,一起去银河影院观看了《信仰者》。影片故事情节紧张,感人至深,我们几度欲潸然泪下。

撷取影片的几个片段,22岁的名将寻淮洲师长阵亡,国民党军官掘开其坟墓,看到躺在黄土里的共产党的师长连棉袄都没有穿,一国民党军官不屑又疑惑地问:一个师长连棉袄都没得穿,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为他卖命?他没法明白,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不为名,不为利,只为身后千千万万个同胞将来可以穿棉袄。

22岁,刚过弱冠,已是赫赫有名之战将。我不禁愧然反思,22岁的我在干什么?方向在哪里?目标在何方?更谈何信仰?只是任性妄为罢了。

镜头拉向被捕的胡天桃师长。国民党军官问:你一堂堂师长,怎么老把一个破搪瓷碗挂在腰间?张师长微笑曰:“我母亲留下来的,要饭的碗。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要饭,我才和你们干!”这就是信仰!为了全天下的母亲不再乞讨。

方志敏,在得知妻儿被抓时沉痛蓄泪,最终放弃见他们最后一面。他说:“见与不见,都一样,相信她会懂的。”我怦然心动,铮铮铁骨下一腔柔情:见与不见,都在心里,更何况彼此都懂。这个“懂”是夫妇两之间的默契,而这份默契来源于他们共同的信仰——为了千千万万个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抚养下长大,为了千千万万对夫妻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正如就义前的军团长刘畴西和师长王如痴的一番对话。刘问:你后悔和我在一起吗?王豁然大笑答:我最高兴的是能和你为了共同的信仰而并肩作战。

同一时期,同样是中国人,共产党人却能在武器落后、装备落后的情况下胜出。根本原因就是共产党人有一个共同的信仰:为解救劳苦大众——为了全天下人民过上好日子。因为这个信仰,共产党人一心为公,毫不于私;因为这个信仰,共产党人遭遇艰难险阻,依然坚定信念,前赴后继;因为信仰,共产党人面对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凛然正气,视死如归;因为信仰,共产党人犯有错误时,不推诿,敢于担当,光明磊落,顶天立地;因为信仰,共产党人即使深陷囹圄,也为后世留下泣血著作。耳边犹响方志敏同志言: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颅,绝不会动摇我的信仰。

信仰者强!强到使敌人也敬仰!无论是小小狱卒,还是国民党元老级人物胡逸民,都深深折服于方志敏的人格魅力。

夏明翰,瞿秋白,赵一曼……英雄历历在目,执笔感念,扪心自问:吾辈之信仰是什么?

唯有信仰,方能不朽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原以为自己身为一名怀玉乡的干部,兼任过怀玉山全国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的讲解员,我对北上抗日先遣队那段沥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对方志敏的清贫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也能说上一二。但是坐进影院观看《信仰者》时,还是被电影那段凄苦的牢狱生活深深触动,期间战士们被押着赴往刑场英勇就义时,我和几名同事一度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影片用倒叙、插叙的表现形式,以方志敏等同志被捕当天带着脚镣的留影开场,电影中几位主演塑造的形象和真实的历史照片烙印重叠,方志敏等烈士们挺着硬邦邦的脊梁,不惧生死、铮铮铁骨的气魄自然散发,英雄群像如实还原。

《信仰者》这部电影不仅让观影者走进了那段革命者栉风沐雨、硝烟弥漫的年代,“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这句台词也时刻叩醒着在场人的心房。

方志敏同志的身上凝聚了很多在那个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特有的人格闪光点,其内心对守护劳苦大众的柔软、对拯救苦难中国的澎湃、对执行指挥绝对的服从、对履行理想信念的坚定。身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禁陷入思考:何为共产党人的信仰?能让人守着这份信仰为其生,亦能让人不甘放弃愿为其死。

信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如今富足的生活,都是老共产党人凭借信仰支撑,在最危险的光景克服了重重的困难,获得最终胜利。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从推动民族独立到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管历尽艰难险阻,却从来没有退却过。我们这辈要永远不忘共产党人为什么出发,永远不能丢掉共产党人的精魄。

信仰,是共产党人内外兼修的笔墨。身为共产党人,在日常工作时更是要以信仰正自身,谨言慎行,言行一致。补足精神之“钙”,培育思想之源,以固牢信仰之根。我们是党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组织员、宣传员,代表着党的形象,要始终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群众。

信仰,是共产党人实现自我的明灯。能够激发一个灵魂高贵与伟大的那个开关,从来不是身外之物,不是额上头衔,不是手中权力,而是心中的那份信仰。信仰是力量更是方向,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眼耳闭塞不知所向。然虽腥风血雨不再,但克服庸常严峻。共产党人要在充裕的物质中蜕化、升华、实现自我价值,仍旧需要强大的信仰支撑。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不能没有信仰。祝愿中国,祝愿这个美好的年代,祝愿所有的共产党人。愿奉献之心不灭,愿清贫之风吹拂,愿信仰之气荡存。

唯有信仰,方能不朽。(怀玉乡纪委 吴涵馨)

上善若水—信仰者的执着追求 ——电影《信仰者》观后感

电影《信仰者》讲述了革命战士方志敏带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北上抗日,因敌众我寡不幸被俘,但身陷囹圄却不忘把革命斗争的得失总结好并想方设法将文稿送出去的历史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浩然正气和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信仰。具体的影片情节大家观看后都很清楚,这里我针对影片中信仰者所说的几句话谈谈自己初浅的领悟。

信仰是争得众生平等

方志敏说,“我出生在一个黑暗的年代,民不聊生……”所以方志敏等革命者不考虑族亲的反对,毅然决然进行土地改革,把田地全部拿出来按每家每户人口数给予分配。要求人人劳动生产,打破地主土豪收取租税、欺压百姓、不劳而获的封建旧制。养育了自己的五叔顽固不化,仗着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势力,仍旧挑事,方志敏则是大义灭亲。人无贵贱,众生平等,为人处事,谦卑先行。“众生平等”是无数志士的信仰。

信仰是追求幸福生活

胡天桃说,“我母亲留下来的,要饭的碗。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要饭,我才和你们干!”日寇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腐朽统治、地主老财的欺凌压榨,致使老百姓不能过上一天的安稳生活。“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要饭”,为了所有人能够吃得饱穿得暖,就是无数烈士的信仰。

信仰是释放火红初心

方志敏说,“见与不见,结果都一样,她都知道。”像方志敏一样的无数革命者,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也有人之常情。与妻儿的生离死别,同样是痛苦万分。但为了初心、为了信仰,他们却真正做到了早已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火红初心的淡然释放充分体现了无数革命者对信仰的执着追求。

方志敏等革命者“为信仰生,为信仰而战,为信仰牺牲”的朴素而又崇高的情怀,“上善若水”的品格较真以及“言必行、行必果”的性格体现等,不仅仅是年轻一代人需要,也是广大党员干部所应具备的。如果,人人能身处岗位踏实工作、有为广大民众谋幸福的意识及行为、能有努力创造和谐平安社会的无私胸怀,而不去以权谋私、不去做表面文章、不去不择手段捞取政治资本……那就是我们当今值得点赞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且急需的光辉信仰。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7

近日,电影《信仰者》在全国各大影院公开热映。该片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影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西省弋阳县联合出品。影片生动再现了革命战士方志敏带领红十军团北上抗日,路途中不幸被俘,入狱后他抱定信仰、绝不屈服,身陷囹圄依然坚持写作,壮烈牺牲前为后世留下泣血著作的故事。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切身体验 “爱国、创造、清贫、奉献” 方志敏精神,我校积极组织近万名师生观看了这部电影,并积极撰写观后感,畅谈观影感想。

1

方志敏“用生命践行理想信念”,直到后来身陷囹圄,但仍坚守革命初心,丝毫不为金钱、权力所动摇,在壮烈牺牲前为后世留下《可爱的中国》《清贫》等泣血创作的经典著作,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对党的忠诚和超凡的毅力,完美诠释了“爱国 创造 清贫 奉献”的革命精神。《信仰者》为我们提供了“补钙”的源泉。作为学院的学管组长和专业教师,我还需要在教育这条路上不断地摸索和追寻,坚定信念,不畏困难,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的斗志去迎接工作中的挑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足本职,恪尽职守,守正创新,为学院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

作为一名信仰者,志敏一生为信仰生,为信仰而战斗,也为自己信仰的事业奉献出了宝贵生命,值得我们永久怀念和学习。看完该影片,我们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思想教育,接受了一次崇高的精神洗礼。党的十八大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当今,我们伟大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如当年坚定信仰者方志敏所预料的那样:我们相信,中国一定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3

影片《信仰者》生动还原了方志敏烈士人生的最后片段,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也是一曲刻画伟大人格、光辉人性的英雄赞歌。这启示我们当代青年,特别是青年教师,要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时时牢记心头,坚守一份像烈士一样执着、忠诚、无悔的信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方志敏们的信仰是共产主义事业,他们的初心就是为了可爱的中国谋和平,为劳苦人民谋幸福。我们青年教师要永葆初心不变,以强烈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教书育人,为可爱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4

自《信仰者》上映以来,不少人在朋友圈刊发了《信仰者》观后感,我也去看了这部电影。影片中这些革命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坚定信仰,让我震撼。在深感震撼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受到了我们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作为一名教师,我会时刻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担当与育人使命,继承和发扬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方志敏精神,引导教育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合格的新时代教育工作者。

5

看了《信仰者》之后,更能体会到心中的信仰能带来的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能让你克服一切困难,能让你在黑暗中砥砺前行,能让你在寒冬中不惧严寒。在信仰面前,一切困难变得无足轻重。影片让我回忆起了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的初心。在这条路上,我将不断地摸索,不停地追寻,因着自己一颗对教育热忱的心,对学生负责任的情,对祖国教育事业的一份爱,坚定自身的理想信念,用先烈们不屈不挠精神武装自己,用信仰充实自己,在工作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6

看完这部影片,一直萦绕着我的一个问题“何为信仰”有了答案。《信仰者》中,方志敏在《共产党宣言》里找到了信仰,他为了追逐和践行自己的信仰,付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让我看到了信仰之光在革命者的胸腔中流淌,让我深切感受到信仰的强大力量和坚定信仰的极端重要性。信仰蕴含着一股力量,正如作家巴金所言:“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

7

影片《信仰者》将艰苦的战争年代革命者的胸怀和理想,将战争逆境中共产党员的昂扬斗志展现得淋漓尽致。我感受到的是一种革命者忘我牺牲的伟大情怀。我想,这绝不是一种普通的情感,而是一名共产党人在逆境中的铿锵斗志和大无畏的革命情怀!《信仰者》荡涤的是我们的灵魂。

8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信仰者》以沉着厚重的电影语言,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创作态度,还原了方志敏和战友们最后的斗争。它让寻找方志敏的精神的指针最终指向了“何谓信仰”的时代之思,它既贴近当下观众的审美趣味,又以中国革命历史中的英雄崇高感激励当代人。《信仰者》所传递给观众和电影创作的,就是信仰的力量。

9

方志敏一直是我非常敬佩的革命烈士,看完这部电影,进一步加深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心中有信仰,那是一种热情,更是一种坚定。当对某一事情有信仰时,那么在为之奋斗时,便会有无限的热情。信仰是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就是他们坚定的动力。这种坚定,让我震撼,让我感动。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坚定自己的信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10

我时常问自己,“初心”是什么?看完电影之后我才发现,初心就是方志敏誓死捍卫的信仰,初心就是刘畴西最后落子无悔时的心跳、初心就是胡天桃腰间的那个破瓷碗……共产党人是一群有初心有信仰的人,他们是我们的人生坐标,在充满荆棘的革命道路上,像方志敏、胡天桃、刘畴西等英烈们都为我们留下了闪亮的坐标。《信仰者》虽是一部电影,却点亮了这些在和平年代容易被淡忘的坐标,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明白自己该如何做才可以无悔青春,无悔社会,无悔祖国。

11

电影《信仰者》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方志敏在狱中留下的诗句:“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将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初心”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一名学生党员,我要把理想信念融入到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把个人的成长成才融入到祖国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12

在影片《信仰者》中,方志敏这个伟大的革命烈士的形象完美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他让我们对为共产主义奋斗的革命者们的事迹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让我们从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的道理。方志敏让我们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他是一位共产主义的信仰者,已然成为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榜样。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8

今天,公司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电影票,我和同事一起去北京佳乐福电影院观看《信仰者》,当然很高兴,因为快八年没看电影了。

宽畅豪华的高清影院,立体感的音乐享受,震撼的视觉冲击。当我跟随着电影镜头一步步走近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我懂了那群有血有肉的信仰者;更理会了白岩松谈信仰的意义。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一个搪瓷碗——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的随身之物。忘不了胡天桃回答王耀武的话:”破吗?我妈留给我的。我是个孤儿,爸妈都饿死了。但留着它,是为了让全天下的母亲都不再挨饿!”让天下的母亲都不再挨饿,是他心头的那份信仰。一个青年,正值最好的年华,为了信仰,他选择笑对死亡。顿时泪目。 一行清泪——方志敏妻子缪敏给方志敏的诀别礼物。”你要给全村的乡亲们做个榜样,亲自送我征。”当方志敏北上前对缪敏说时,回应他的,唯有一行清泪。一个母亲,孕育了几个可爱的孩子,只能隐姓埋名送到老乡家抚养,连相见都成奢望;一个妻子,目送着心爱伴侣踏上极有可能是不归路的征程。缪敏以军人之姿微笑送别丈夫和军队,涟涟清泪从眼角滑落,那一滴滴,留下的不仅仅是热泪,还有那绵绵不息的思念与牵挂。

缪敏在荧幕上哭泣,我在荧幕下落泪。 一支毛笔——方志敏狱中的抗敌之枪。被捕了,该歇息了!他没有,反倒更加笔耕不辍,用细长的毛笔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作品。”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方志敏烈士在狱中留下的诗句,展现出了一位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当他在报纸上得知红军已占领遵义的消息像孩子一样冲进大雨中欢呼庆祝。那是只有信仰者才能感受到的喜悦。他笑了,我哭了……

一九三五年,为了配合中央红军长征,方志敏奉命率领红十军团直插国民党腹地。在怀玉山,主力部队没有按计划跟上先头部队。已经成功突围出来的方志敏不顾个人安危以及参谋长粟裕的坚决反对,返回怀玉山,欲带领主力部队脱困。

这时,国民党剿总总指挥顾祝同得到情报,急令十万大军将怀玉山团团包围。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主席方志敏、军团长刘畴西、第十几师师长王如痴、第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军团参谋长曹仰山先后被俘,红十军团全军覆没。

方志敏等红十军团被俘的高级将领们,在狱中和敌人顽强斗争。蒋介石下令,想尽办法劝降方志敏等人。面对敌人威逼利诱,顾祝同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后来与方志敏一同牺牲的刘畴西,面对包括黄埔军校一期同学们的“好心”规劝,坦然地说:男儿到死心如铁,让我放弃我的信仰,你们做不到。

方志敏烈士的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被捕后半年时间里,方志敏写下了总共13万字的遗著。其中就有两篇后来选入中学课本的散文《可爱的中国》和《清贫》。

电影散场,心未离去。革命先烈们的信仰,深深震撼着我,涤荡着我的灵魂。正因为有了胡天桃、缪敏、方志敏这样一群信仰者,才有了如今可爱的中国。正如方志敏所言:今天的中国,到处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是日新月异的进步! 信仰,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是生命本色。有信仰才能理想坚定。有信仰才能无私奉献。 没有信仰就没有底线。

试想,今天社会道德风气的退步,底线之所以能够被不断地突破,就是因为人无所畏惧。而恰恰与此同时,我们这个社会又出现了欲望的巨大挑战:钱、权、利等各种因素混杂在一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二者结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芸芸众生,营营役役,难道只能是为利而往、为名而去么?

当许多同龄人都陷于媚俗的车轮下,我脑海中浮现了一个名字:王小红。铅山县天柱山乡邓源小学一名普通老师,她扎根深山辛勤耕耘47年,一个人长年累月在大山深处撑起一所学校,为山区孩子默默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2014年9月,她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这不就是有信仰的教师嘛? 教育,是一门良心活;教师,是一个平凡但不平庸的职业。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负面的、消极的社会沉渣泛起,一些领域中道德失范、诚信丧失、欺骗假冒问题也日益突出;身为教师,在升学压力、社会舆论的面前……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唯有更加努力方能不愧于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方能守住心中的那个信仰。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9

——**电影《信仰者》有感

王海炬含泪看完《信仰者》电影,之后几天内心颇不平静,想与人聊聊,又怕我浅薄的思考、笨拙的语言亵渎了他的圣洁。直至今晨醒来,手机上显示8月6日,内心一颤,陡地起身,手机又顽皮地弹出”张馨予宣布结婚”的消息,内心又是一颤,娱乐当道,极平凡的日子里,还有多少人记得83年前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呢?

1935年8月6日,江西南昌去了天气阴沉的下沙窝。囚犯们带着沉重的镣铐来到刑场。几声枪响,几百只鸟飞了起来,石头掉了下来。20多年来,没人知道这里埋着什么。

另一方,党**在寻找,亲人在寻找,英烈忠骨埋何处?20世纪50年代,在dna技术出现之前,鉴定英雄的骨骼就成了一个难题。面对着深埋地下达22年之久的骨骸,男子双手托起那副在地下还套着两根胫骨的铁镣,掂掂它的分量,用手指抹去一些剥落的锈屑,仔细辨认镣铐。

”就是这副脚镣!”男子不禁热泪滚落……

这是一位连对手也敬仰的英烈。自带光芒,照亮他人。在狱中,曾经担任看守所所长的凌凤梧,在狱他联系后,被他的坚定信念和高尚品德所感动。

冒着被处罚的危险,他多次向军法部门请示,得以用一副轻镣铐代替10斤重的镣铐。在狱中,革命监狱长胡逸民和监狱书记高家骏被他坚毅的品格所感动,对革命表示同情。在他们的帮助下,他寄去了他在狱中6个月所写的14万字的手稿。在狱中,国民党警备司令兼第8军军长赵观涛、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国民**蒋介石委员长等先后”劝说归诚”,劝降的条件很诱人,可是比起他坚定的信仰和革命的乐观而言却又显得苍白无力,劝降之后对手缄默不语。

这是一位让百姓无法忘记的领袖。解救疾苦,发展经济。在弋阳漆工,在横峰葛源,在被毛泽东盛赞”有很好创造的”闽浙皖赣革命广袤根据地上,他把革命的星火燎原,领导苏区军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进行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

他播下了发展的种子,创造性地、创造性地发展了经济,进行了党的建设。建立银行、工厂、学校、医院,建立消费合作社,发行红色**,发展红色**。苏区人民喜悦地起了翻身歌:

”从前开口唱山歌,没有甜歌唱苦歌;如今开口唱山歌,苦尽甘来山歌多……穷人翻身山歌多,唱了一歌又一歌,唱了恩人方志敏,再唱共产胜利歌。”

这是一位共和国不能忘记的勇者。忠诚担当、无私无畏。他作为党的早期农**动革命家,组织开展了农**动和武装斗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为中国的革命道路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党内最早实行对外**,发行红色**,增加苏区财政收入。在物资短缺的关键时期,他把缴获的银洋、苏区物资送到**苏区。在党内”左”倾错误路线下,第五次反”围剿”败局已定。

按照**的指令,把当地的红十军与**红七军团合编新红十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以此调动围攻**苏区的敌人,配合**红军主力大转移。他临危受命说:”党要我做什么,虽死不辞。

”为此作出了巨大牺牲。即使在监狱里,他仍然有着非常坚定的革命信念,克服各种困难,坚持写作,描写穷人的生活,传播共产主义信仰。总结斗争经验,抒写爱国绝唱。

这是一位具有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情怀的先知。纯洁纯粹、可敬可爱。他在他的著作中预言,”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

”这些文字充盈着他革命的豪情,伟大的品格,坚定的信仰。他所预言的中国梦正一个个成为现实。

在英烈故里--江西弋阳,”弘扬方志敏精神”的方志敏干部学院成为方志敏精神的重要阵地,方志敏心中的佳山水-龟峰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华东师范大学方志敏基础教育园区,新建人民医院拔地而起,秀美乡村各具特色。从城市到乡村,从风景区到公园,都有他预言的美丽景色

2018年8月6日,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杰出领导人方志敏83周年。为了可爱的中国和难忘的纪忆,让我用拙劣的语言安慰自己的心,表达老区孩子们对你无尽的思念和钦佩!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10

1.昨天看完电影后,《信仰者》里面的场景还依然在脑海中交替出现,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方志敏带领的红十军团在艰苦的环境和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依然英勇向前和装备齐全的国民党军队展开浴血奋战。即是在监狱里,生活也只是早晚,方志敏依然用深情的文字写下了可爱的中国。

为中国民族奋斗就是他们坚定的信仰!

信仰一直是一个人生存的精神动力。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多少人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并一直努力向前迈进。缺失信仰,让人们缺少奋斗的动力而停滞不前,得过且过。可是总有一些拥有坚定信仰的人在照亮指引着我们,庞刚一定坚信一次次献血就可以让这世上的很多人因为他的付出来挽回生命。

他信仰用热血温暖回报这个世界。

文明也是一种信仰,央视有个公益广告——文明的力量,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不过是一种不经意的流露,有时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就是对别人多一份的关爱,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温暖,我们每个人迈出的一小步就会使社会文明迈出一大步。

当今的中国已经实现了烈士在《可爱的中国》里描述的那样--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我们民族已经无愧色的立在世界的面前!

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上的一些不文明行为已经成为中国人形像的缺陷。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信仰,那样可爱的中国就会成为最美的中国。

2.”有信仰的人不一定都幸福,但是没有信仰一定不幸福一一一杨肃明

”人这一辈子要解决三个顺序,这三个顺序不能错的。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一一一白岩松

今天,公司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电影票,我和同事一起去北京佳乐福电影院**《信仰者》,当然很高兴,因为快八年没看电影了。

宽畅豪华的高清影院,立体享受,震撼视觉冲击力。当我跟随着电影镜头一步步走近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我懂了那群有血有肉的信仰者;更理会了白岩松谈信仰的意义。”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珐琅碗——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团第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的随身物品。忘不了胡天桃回答王耀武的话:”破吗?

我妈留给我的。我是个孤儿,爸妈都饿死了。但要留着它,这样全世界的母亲就不会再挨饿了!

”让天下的母亲都不再挨饿,是他心头的那份信仰。一个年轻人,在他最好的年华里,为了信仰而选择嘲笑死亡。顿时泪目。

一行清泪——方志敏妻子苗敏的告别礼物。”你要给全村的乡亲们做个榜样,亲自送我征。”当方志敏北上前对缪敏说时,回应他的,唯有一行清泪。

一个母亲,生了几个可爱的孩子,只能隐姓埋名地去老家抚养,甚至遇见他们都成了奢望;一个妻子,看着心爱的伴侣踏上一段极有可能不归路的旅程。缪敏以军人之姿微笑送别丈夫和军队,涟涟清泪从眼角滑落,那一滴滴,留下的不仅仅是热泪,还有那绵绵不息的思念与牵挂。

缪敏在荧幕上哭泣,我在荧幕下落泪。一支毛笔——方志敏狱中的抗敌之枪。**了,该歇息了!

他没有,反倒更加笔耕不辍,用细长的毛笔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作品。”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方志敏烈士在狱中留下的诗句,展现出了一位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

当他从报纸上得知红军占领遵义后,像个孩子一样冲进大雨中欢呼庆祝。那是只有信仰者才能感受到的喜悦。他笑了,我哭了……

1935年,为配合**红军长征,方志敏奉命率领红十军团直接进入国民党腹地。在怀玉山,主力部队没有按计划赶上领导部队。成功突围的方志敏不顾个人安危和参谋长粟越的坚决反对,返回怀玉山,想带领主力出击。

这时,国民党剿总总指挥顾祝同得到情报,急令十万大军将怀玉山团团包围。闽浙赣苏维埃主席方志敏、军长刘秋喜、第十师师长王如痴、第二十一师师长胡天桃、团长曹仰山先后被俘,第十团全军被毁。

被红黑军团抓获的方志敏等高级将领在狱中与敌人顽强战斗。蒋介石下令,想尽办法劝降方志敏等人。面对敌人的威胁和引诱,顾祝同也做了大量工作。

后来与方志敏一同牺牲的刘畴西,面对包括黄埔军校一期同学们的“好心”规劝,坦然地说:男儿到死心如铁,让我放弃我的信仰,你们做不到。

方志敏烈士的事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下半年,方志敏一共写了13万字。其中就有两篇后来选入中学课本的散文《可爱的中国》和《清贫》。

电影散场,心未离去。革命先烈的信仰深深**撼了我,净化了我的灵魂。正是因为核桃、苗敏、方志敏等一批信徒,我们现在有了可爱的中国。

正如方志敏所说:今天的中国充满了积极的创造和快速的进步!信仰,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是生命本色。

有信仰才能理想坚定。有信仰才能无私奉献。 没有信仰就没有底线。

试想,当今社会道德底线之所以能不断被打破,是因为人们无所畏惧。同时,在我们的社会中,欲望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金钱、权力、利润等因素交织在一起。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二者结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芸芸众生,营营役役,难道只能是为利而往、为名而去么?

当我的许多同龄人被媚俗的车轮困住时,我脑海中有一个名字:王小红。铅山县天柱山乡邓源小学是一名普通教师。她在深山里辛勤工作了47年。多年来,她一直支持深山里的一所学校,默默地为深山里的孩子们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2014年9月,她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这不就是有信仰的教师嘛?教育是良知的生命,教师是一个平凡但不平凡的职业。

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负面的、消极的社会沉渣泛起,一些领域中道德失范、诚信丧失、欺骗假冒问题也日益突出;身为教师,在升学压力、社会**的面前……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唯有更加努力方能不愧于新时代赋予的使命,方能守住心中的那个信仰。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11

前两天,和单位同事一起去看了《信仰者》这部电影,一个多小时的电影看完,留下的是深深的震撼。

电影讲述的是1935年,为了配合中央红军长征,方志敏奉命率领红10军团直插国民党腹地,蒋介石调派大军围追堵截。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再加上指挥失误,最终导致方志敏、刘畴西、寻淮洲等一位位优秀的共产党员先后壮烈牺牲。从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身上,我感受到了信仰者的伟大!

坚守本心,始终如一——这是信仰者的纯粹!方志敏任闽浙赣苏维埃政府主席期间,经手的钱财数以百万计,却分毫不占,自甘清贫。被俘后,面对高官厚禄的诱惑,不过哂然一笑。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牺牲时,时值严冬,身上连件棉衣都没有。国民党军王耀武指着烈士的遗体问部下:“为何都穷到这份上了,还要闹革命?”是啊,为什么呢?他们舍弃了个人得失,忘怀生死,一切为了党的革命事业,为了民族的未来,他们是纯粹的信仰者!

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这是信仰者的坚持!为了减轻中央红军的压力,吸引国民党军队的注意力,红10军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在一次次反围剿中虽屡受挫折,然志气不泄!哪怕物资匮乏深陷重围,却依然奋战不休。方志敏身陷囹圄,但哪怕是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想的还是为革命事业总结经验,以备来日。革命者可以失败,但永不放弃!因为,他们有着信仰的支持!

牺牲小我,成全大我——这是信仰者的奉献!方志敏的妻子缪敏,作为母亲,她必须忍受和孩子的分离,把孩子们寄养在老乡家;作为妻子,必须忍受与丈夫的别离,做好表率。王耀武逼问情报无果后,问胡天桃身上为何要挂一个破洋瓷碗,胡天桃笑着说:“破么?我母亲讨饭用的——为了天下的母亲不用再讨饭,我才和你们干!”谁不想有个完整的家?谁心中没有爱?只是因为心中有了伟大的信仰,他们牺牲了一切,舍小爱为大爱,舍小家为大家,虽九死其犹未悔!

舍身取义,视死如归——这是信仰者的无畏!乔英在被国民党军追击时,为了吸引敌人,为缪敏多争取逃跑时间,她一边跑一边高喊“我在这!”,最后她唱着歌在悬崖上的纵身一跃,是何等的震撼!而王如痴、刘畴西等人在被押赴刑场途中,依然互相打趣,谈笑风生,让人深深感受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因有信仰,故能无畏!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12

原以为自己身为一名怀玉乡的干部,兼任过怀玉山全国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的讲解员,我对北上抗日先遣队那段沥血奋战的峥嵘岁月,对方志敏的清贫故事已经耳熟能详,也能说上一二。但是坐进影院**《信仰者》时,还是被电影那段凄苦的牢狱生活深深触动,期间战士们被押着赴往刑场英勇就义时,我和几名同事一度都忍不住热泪盈眶。

影片用倒叙、插叙的表现形式,以方志敏等同志**当天带着脚镣的留影开场,电影中几位主演塑造的形象和真实的历史**烙印重叠,方志敏等烈士们挺着硬邦邦的脊梁,不惧生死、铮铮铁骨的气魄自然散发,英雄群像如实还原。

《信仰者》这部电影不仅让观影者走进了那段革命者栉风沐雨、硝烟弥漫的年代,“我愿意为我的信仰而死”这句台词也时刻叩醒着在场人的心房。

方志敏同志的身上凝聚了很多在那个时期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特有的人格闪光点,其内心对守护劳苦大众的柔软、对拯救苦难中国的澎湃、对执行指挥绝对的服从、对履行理想信念的坚定。在和平年代,我们不禁要想:共产党人的信仰是什么?

能让人守着这份信仰为其生,亦能让人不甘放弃愿为其死。

信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如今,富裕的生活是老共产党人克服了许多困难,在最危险的情况下,在信仰的支持下取得了最后的生利。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行,从推动民族独立到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尽管历尽艰难险阻,却从来没有退却过。

我们这一代人永远不能忘记共产党人为什么要出发,永远不能丧失共产党人的精神。

信仰,是共产党人内外兼修的笔墨。身为共产党人,在日常工作时更是要以信仰正自身,谨言慎行,言行一致。补足精神之“钙”,培育思想之源,以固牢信仰之根。

我们是密切联系群众、代表党的形象的组织者和宣传者。我们要始终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把党放在心上,把群众放在心上。

信仰,是共产党人实现自我的明灯。能够激励一个高尚伟大灵魂的开关,永远不是外在的东西,不是额头上的头衔,不是手中的权力,而是内心的信仰。信仰是力量更是方向,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眼耳闭塞不知所向。

然虽腥风血雨不再,但克服庸常严峻。共产党员要在丰富的物质条件下实现自我价值,还需要强大的信仰支撑。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13

电影《信仰者》带给人的感觉是震撼的。建党百年,这样的影片值得一看!

激烈的战斗场面,残酷的斗争。这不是点缀,而是背景,是主题,是艺术的再现,更是真实的画面。百年前的中国,就是这样一幅模样。

战乱丛生,民生凋敝。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黑暗中国,在辛亥革命后并未得到很大改观。蒋介石“宁可错杀一千,不准放过一个”,“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对工农的大屠杀,把中国革命带入低谷。

影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方志敏不过是想在黑暗的中国探寻出一条救国的道路,在他亲手创办的苏维埃政权下办好一片试验田。他领导的闽浙(皖)赣苏区被成为模范苏区。在他的领导下,苏区到处都是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

然而,蒋介石容不下这样的苏区,消极抗日,却重兵围剿红军。军团长刘畴西,不听寻淮洲的建议,坚持多数是新兵的20军打主攻。关键时刻新兵紧张走火,导致战斗提前爆发。谭家桥战役失利,我军损失惨重,寻淮洲壮烈牺牲。

在敌军的重兵围剿下,方志敏和粟裕本来已经突围成功,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但是,大部队仍没有及时跟上来。为了营救大部队,方志敏又亲自返回寻找。好不容易找到后,敌人的封锁线已经合拢了,分头突围的方志敏和刘畴西最后被敌人抓获,送进了监狱。

方志敏掌管大权,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他支援党中央2000两黄金,100余万银元和40余箱药品,被捕后国民党士兵搜遍方志敏全身,除一块怀表和一支钢笔,竟没有一文钱,让敌人难以置信!正如他在《清贫》中所述: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

正是我们革命者

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

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

狱中的方志敏,信仰坚定,大义凛然!

“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他写的诗歌《咏竹》,充分展现了他坚定的信仰与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建党百年,更应当坚定信仰,为电影《信仰者》点赞,为方志敏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点赞。在我们的心中,为他们筑起永远的丰碑!

信仰电影观后感 篇14

火红的八月,汇集着虹的七彩;深情厚意的八月,抒写着爱的情怀;热情奔放的八月,洋溢着追梦誓言。

组织教师集体观影《信仰者》,让我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重温历史,珍惜当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影片《信仰者》将时光拉回到那个动荡不安、充满战火的年代,讲述了革命先烈、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方志敏同志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

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1935年1月27日,他不幸被俘入狱,入狱后方志敏同志抱定信仰、坚贞不屈,身陷囹圄依然坚持写作,最终壮烈牺牲。

影片选取了方志敏同志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作为素材,将那些为大众熟知的事迹运用艺术的手法处理成具有饱满的戏剧张力的故事,在悲剧的塑造中感悟崇高的人格魅力。

影片采用倒叙的手法,从方志敏同志入狱后开始讲述,不断在现实与回忆间来回切换,这样更能让观众在现在与过去的对比中体会到方志敏烈士的铮铮铁骨与气节。

“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情愿的啊!”革命烈士方志敏在他的遗著《可爱的中国》中深情而坚定的呐喊,心潮澎湃之际不禁让我眼眶湿润了。

如今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已经很难体会几十年前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所做出的努力和牺牲,他们怀抱着殷切的希望憧憬着祖国光明的未来,即使身处枪林弹雨中也对共产主义的实现有着坚定的信心。

今日之中国,和平、自由、民主、富饶。革命先烈们的理想已经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实现,但当我们享受这一切的同时,我们不应该也不能忘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些可爱又勇敢的人们为了国家下一代的美好未来所做出的努力,他们是应当被我们所记住,永远值得被我们所怀念的。

身处教育战线的我更应重温历史,珍惜当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如今这个信仰普遍缺失的年代,在影院观看这部影片是对信仰的一种重温与回归,穿越历史的迷雾,感受先烈们的热血与激情,我们才能重新意识到什么是初心,什么是信仰。牢记使命跟党走,不畏艰难育新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