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汇总11篇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13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汇总11篇。

你有没有为写作品名观后感而苦恼过呢?一个人写作能力的进步可能表现在写报告上,以下是大学生范文网小编整理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类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参考,请查看本文中的实现方法和步骤!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1)

作为一部来自印度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展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故事,讲述了三个大学生携手追求梦想,最终成功实现自己的价值的故事。在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有着深刻的感受,它带给我了许多启示和思考。

影片主演Aamir Khan扮演的Rancho是电影中最受欢迎和备受尊敬的角色之一,他是一个难以理解却极具智慧的人物,该角色的表现也塑造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人物形象。观众可以看出,Rancho代表着一个不同寻常的思考方式,他追求的是真正的知识和创新能力,这与电影中其他人的奋斗方式不同。他独立思考,努力追求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即使遭受生活的许多打击,也不曾放弃自己的理想。Rancho的精神力量、求知和追求更高境界的努力,是这部电影最引人入胜的元素之一。

另一个极具智慧的角色Farhan Qureshi, 它也是该电影的一大亮点。Farhan通过与Rancho的相遇,摆脱了家庭对自己人生的安排,并获得了个人的自由和自尊。影片中,Farhan面临的选择是成为家族承传的技术代表,还是成为自己心中的真正理想人生状态,他在一开始选择了前者。然而,与Rancho相处,Farhan认为自己的人生需要更多的自由和发展,最终选择了独立,选择了自己的人生。

此外,Silencer这个角色也很精彩。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任何文化背景,但他渴望发声,想要为自己的爱好和自己的精神生活唤醒他人的共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Silencer没有得到社会赞同和认可。在电影的后半部分,Rancho帮助他化解心理问题,让他走出了生活的困境。这个故事也给了人们深刻的启示,即使我们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荣誉,我们也需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去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

除此之外,“三傻大闹宝莱坞”还展示了印度教育的问题和现实社会的问题。在电影中,大学提倡的是分数至上,许多教师关注的是知识的记忆和考试的成绩,而不是教授学生如何发展成为人生中的领袖。这种评价体系再次凸现了印度社会寻求更公正的教育体制的需要,去展示学生自身优势,强调全方位的发展,而非完全依赖考试成绩。

总之,“三傻大闹宝莱坞”所传递出的精神是不可替代的,它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身处于何种环境,只要我们坚持自己所信仰的事物,努力追求获得知识、创新和价值,我们总能摆脱困境。最终,我们清楚地看到,电影所传递的信息是美好和积极的。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启示和鼓励我们去拥抱更有意义的生活,并激励我们在信仰、教育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所成就。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2)

华红英很久没在电脑上看过这么好的电影了。很有教育意义!这部电影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但**的过程一点也不慢。从片名到剧情都有搞笑成分,殊不知反映的却是这么深层这么内涵的东西。

影片以两位好友在寻找失踪多年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的回忆开始:兰彻十年前代替别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的故事。这是印度著名的传统学校。这里测试学生的唯一标准是第一!

成绩不好就意味着没有未来!但兰奇不愿意随波逐流。他用他的善良、开放、幽默和智慧来影响周围的人。他用自己的物理知识给野蛮的长者上了一课。他用自己的智慧打破了学院的传统教育观念。

最终,他以智慧成为印度科学界的天才科学家(拥有400多项专利)。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自己。“三人帮”中兰彻和拉加想成为工程师,法罕却想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家。影片中随时穿插着幽默的语言,行为。

他们把院长称为“病毒”,把查托称为“沉默者”(无声火)。

电影中两个镜头震撼了我,一是院长不相信学生能把自己的毕业作品设计好而勒令延迟毕业时间导致该学生不堪重负上吊而死;另一个场景则是院长逼迫拉加做出选择,要么自己退学、要么让兰彻退学,拉加不堪重负选择跳楼解脱。这两桩事情反映出的问题很大很现实,反映出了印度传统教育填鸭式的弊端,从中也反映出了比金更坚的真情。

填鸭式教育不仅在印度,在很多地方都在采用,并且我们要承认有时候它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但是在现代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如果一味强调灌输和死记硬背,那么则是和时代发展脱节的一种愚蠢的行为,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记忆,而不是像片中查托死记硬背导致在毕业典礼致辞中出丑那样,我们要的是理解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创新,那么才有可能出新的成果。称院长为“病毒”的原因我想就是他这类人的思想扼杀了人的创造性吧。

“盐水具有极强的导电性,初二物理知识,我们都学过,只有他会应用。”这是一句经典台词,这个知识大家都知道,在初中时代都背了下来,但是为什么这时候兰彻运用后大家恍然大悟,就是因为很多人只是记住了,而不是学会了。“一种记录、分析、总结、组织、讨论及解释信息的、有插图或无插图的、硬抄或平装的、加套或不加套的,包含有前言、介绍、目录表、索引的用以增长知识、加深理解、提升并教育人类大脑的装置,该装置需要视觉、有触碰的感官形式使用。

”(实际上是在说:书)。这是教授在课堂上以不知兰彻在说什么准备赶兰彻出课堂时兰彻进行的一个定义描述,把教授和同学们说得目瞪口呆。

虽然谜底很简单,但是难住了这么多的所谓精英,这是为什么,还是同一个原因,大家没有经过理解记忆,而兰彻,不仅理解了,并且加以运用。此类经典段落在片中经常出现,比如考试放榜那天平时看起来不在学习的兰彻考得比整天看书背书的查托名次在前等等。兰彻说的一句话“死记硬背也许能让你通过大学4年,但会毁掉你接下来的40年”这句话很有道理,一个人的追求不能停止在大学毕业,接下来的时间、接下来的世界会更精彩。

无论是作为一个学习者还是一个教育者,我认为我们都应该明白,我们现在更注重理解学习,这样学习才会更轻松、快乐、高效,这也是快乐学习法风靡全球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于影片中的情谊,友情、亲情、爱情,我想自不必多说。从在兰彻一进学校的时候,帮他拿行李的小伙表现出的热情,到很快大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拉加为了不拖兰彻后腿宁愿选择死亡也不出卖兰彻,以及十年后法罕不惜在飞机上装病下机、拉加连裤子都来不及穿要见到兰彻,其中展现出的友情大家有目共睹。当然,除了友情,片中唯一的女主角和兰彻之间的爱情也值得一提。

女主角是院长的女儿,有这样一个极其传统保守的父亲,最后她还是毅然选择了兰彻,我想兰彻那样的人,那样的思想已经深深感染了每一个人,当然也包括院长,从他把那支32年都没有送出去的钢笔最后送给兰彻就可以看出来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事情之一就是拥有几个真正的朋友。

还有重要一个情节不能忽视,三兄弟之一的法罕虽然上的是工程学院,但是他的梦想是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师,在兰彻的鼓舞下他终于鼓起勇气向父亲诉说了愿望并且得到了父亲的同意,这也正应征了兰彻的那句话,未来的四十年将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与方向,我们应该为了自己的理想活,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开始学,终不会后悔。

片中还有许多的经典台词,例如“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 ” “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喜欢机械,工程是我的兴趣。你知道你的兴趣吗?

这是您对工程理论的兴趣崇拜,与摄影行业联姻,充分发挥您的才华。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父亲强迫他成为拳击手。阿里的父亲要他唱歌。后果有多可怕?” “我为你所做的事都非虚情假意,我一向听你话,哪怕一次,让我聆听自己的声音。求你了……爸。

”“去活出你自己,我的儿子。”“今天我不请求上帝给我这份工作,只为这生命而感激。”

——“如果病毒说‘我的孙子将是一名工程师’,我就打烂他下巴,但当他最终说话时,我们都惊讶了”

——“踢得好!想当足球运动员吗?做你想做的吧!”从这些台词中我可以体会到各种情意、各种思想了,很多人已经不那么保守了,这些也正是希望所在。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3)

这是我第一次对电影做一个发自内心的观后感,内心被深深地打动了。看着俗不可耐的电影名字——《三傻大闹宝莱坞》,原本对它没有抱很大的期望,只是吸引我是它的影评高达9.9分,从众和好奇的心理促使我来一窥究竟。 宝莱坞的电影通常是音乐片。几乎所有影片中都至少有一段唱歌跳舞的场面。要说的印度电影叫《三傻大闹宝莱坞》,这部电影毫不意外的拥有唱歌跳舞的场面。“七分共鸣、三分感动、一分搞笑”的电影竟然不能用“十分制”来打分了。以嬉闹的行为抵抗印度的填鸭式的教育,不禁有了几分现在我们读书的无思考的获得学位,很有启发性。主人公的口头禅“一切顺利”鼓舞了朋友,不是因为这句话可以解决困难,而是因为记住这句话并不断的告诉自己要有勇气面对一切。 影片中的哲理与友谊只有自己才能悟出,片子中让我体会到什么叫喜极而泣,没有半点压抑感却让人看后懂得去体会和回味人生哲理,不仅仅是教育的思考,还有父母、朋友、甚至成功。我们不是为了成功而竞争吗?我们追求高分、追求名次,学完后连最基本的动手操作都不会,试问如何学以致用,影片中在抢救莫娜生小宝宝而快速的动手自制所要用的工具。主人公兰彻为了朋友的滑稽事情让我们在乐中思考什么是朋友?最后的结局自己去看看就明白: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剧情开始就是觉得搞笑可是越来越觉得这原来是一部这么与我心灵接近的片子。这篇片子定位是喜剧,好像不太准确,个人觉得定位喜剧有点淡化其中的深刻意义,剧情片更像作为在中国教育体系下成长的我们80后,是会对此片产生强烈共鸣的。特此推荐。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4)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教育喜剧片。真的是很幽默,但是在幽默之余也让我感触很多。剧中兰彻显得与传统教育格格不入,曾多次被老师赶出教室,但是考试成绩还是名列前茅。

我不禁想到我们是不是像病毒校长一样不顾及学生感受,只是机械的灌输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只觉得课本上的知识才是唯一的答案。不会鼓励或肯定学生的科学用脑,否定学生的创新。现在我感觉自己只是顺应成绩在前的大潮,没有真正的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就是:要我学而不是我要学。我应该好好想想这些学生真的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们的理解。就像我们班的史梦瑶每次走到老师跟前都是很害怕的样子,问她问题时都是点头或是摇头,不敢正视老师。我也尝试着和她沟通过,但是对于老师的害怕已经根深蒂固了。试想学生对老师如此根深蒂固的害怕,怎么能喜欢老师,喜欢学习呢?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尝试着引导学生科学的学习,不只是一味的灌输。学着走进学生的心理,理解学生。让学生真正的想学习。让他们能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5)

看完《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心灵倍受震撼,这次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从中体会到了该如何应对生活,如何对待学习,如何对待朋友。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人生梦想和目标,但很多人由于家庭等外在因素而不敢去追求自我的梦想,就像在已画好的圈儿中生活。我们要敢于做自我想做的,摆脱掉恐惧,大胆的去挑战自我应当做而一向没有勇气做的事。只要你大胆的迈出第一步,做一次,就会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我们要努力走出属于自我的道路。

“生活是场赛跑,跑快点,不然你就被别人踩到”这句话在电影中出现很多次。对于我们在校的学生几乎每个人都理解这句话,为了实现这句话,我们就是努力学习。可是大家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途径通常是背定义,背题,又有几个人去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真正含义。我们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像电影中兰乔说的为将学到新的'东西感到激动。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束缚我们思想的观念,敢于挑战,敢于创新。

亚里士多德以往说过,“生命的本质在于追求欢乐。”而一个人快不欢乐完全是由他自我的心态决定的。遇到问题,告诉自我“一切安好”,解决不了问题,也能够给人解决问题的勇气。坚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乐观的应对生活,欢乐将成为人生的主旋律。

“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我们要不为单纯的追求成功,只为内心对自由的召唤和对优秀的渴望!抛开虚假的生活方式,放下对生活的恐惧;不论发生什么,只要对自我说:“一切安好”,尽力过好当下的每一个片刻!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6)

说到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确实是非常经典的一部作品。虽然有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长,但看完之后都还觉得意犹未尽,让我又哭又笑,同时让我思考影片中这三傻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所展现的人生真谛,我们是不是一直都活在压力之下,在世俗的牢笼中不敢追求真正自己想要的东西。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作小说《五点人》改编。法兰、拉杜和兰彻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他们住在同一个房间里交朋友。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彻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兰特立独行,用现代的话是“非主流”,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他不仅鼓动法兰与拉杜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碧雅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

兰彻的特立独行引起了模范学生“臭屁王”的不满,他约定十年后再与兰乔一决高下,看哪种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但是影片的结尾,却是非常滑稽好笑的证明了“臭屁王”的失败。

兰彻无疑是帝国理工大学一个的“异类”,他有着坎坷不堪的身世,有着不能为人知的秘密,担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但他心地善良,头脑聪明,情商和智商都很高。最关键是他能够跳出别的同学纠结不已的“毕业、工作”等内容,关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努力发掘生活中的乐趣。

他从不遵守规章制度。他总是找到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他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和想法,而不是停留在老师教的内容上。他能够用一点柠檬汁让一个自私自利、只知道用金钱衡量一切的“标价条”现出原形,能用助力车送室友的病重父亲去医院急救,更能用由汽车电瓶连接而成的电源来驱动用吸尘器改造而成的吸引器,在一间教室里帮助主任的女儿安全分娩……他这种积极向上、毫不妥协的天性深深影响和重塑了两位室友那被世俗厚厚掩埋的内心。在兰彻的真诚帮助下,他们逐渐战胜了自己,找到了生活的真谛。

“生活是场赛跑,跑快点,不然你就被别人踩倒。”这句话在整部电影中出现过很多次,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摆脱不了为了取得更大的成绩你追我赶,放弃了自己的兴趣爱好,认为那些事是浪费时间,如果不抓紧时间努力,别人就很轻易地超到你的前面去了,然后就一直紧绷着不敢放松地学习工作,如果一直这样下去的话,试问我们人生的意义又何在呢?在高中,有成千上万的士兵穿过这座独木桥。除了睡觉和吃饭,他们还读书、考试和复习,以便进入一所好大学。

到了大学,又得为将来找一个好的工作努力,还是不敢松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在为自己的研究做更多准备的同时,为将来进入社会多了一条出路。我们就是在这样一种前仆后继的模式中被锻炼成了一部勤劳而又木讷的机器,缺乏创新精神。

对于教育体制的反思无疑是影片的一个直接主题。对于教育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在现行体制下追求完美,而是反思现行体制本身。因为如果根本方向是错误的,那么在现行体制下追求完美和卓越,就会产生更坏的结果。

因为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工程。在这个工程中的差错,就是最严重的罪行。因为最宝贵的是人的生命,最宝贵的是灵魂和尊严。

国家的责任是确保在必要的生活条件之外,还能够维护人的灵魂尊严,按照自己的利益和能力生活和完成自己的生活。而教育的天职则在于使人认识到生命的神圣,灵魂的崇高,以及尊严的可贵,当然,还要让人认识的自己的兴趣和才能所在,并培育这种才能,以成就建立在这种才能基础上的事业,达到生命的完满。因此,当兰彻尽力影响院长以促进他的反思和改变时,他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此。

影片中数次出现神圣智者兰彻达斯的说法,不无深意。

说起中国的应试教育,我们都是受害者,真是悲哀。我们的下一代还会继续吗?教育改革越多,分数越高。各种90后事件层出不穷。这是教育系统的悲哀,否则,也将是我们国家的悲哀!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历代王朝,周期性的动荡和繁荣,200年后可能是动荡的时代。

何其可幸,我们活在盛世!世态风云变幻,我既不是开国功臣,看起来也当不了亡国之奴,碌碌无为一生即可。 有多少人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又有多少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社会在发展,同时社会也在倒退。物质越来越丰盛,精神越来越空虚,枷锁一重又一重。

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远,活着就像行尸走肉。仅有的乐趣就在于看一部像这样励志喜剧温情片。不过“大道理”里也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滴——以后遇到事情,我想我会不介意学学神圣智者兰彻达斯,用右手砸砸左胸小声告诉自己“一切顺利”——因为有时候心是很脆弱的

另外,这部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把百无聊赖的大道理说的很有趣。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正常人类对于大道理的本能反应,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呕吐,要么反胃。从小到大,我们已经厌倦了家长和老师一直在用积极、孜孜不倦的重复我们应该做、不应该做的事情。

我们都像青春期的叛逆者,走向相反的方向。而这部电影,像是一位聪明的母亲,用“糖水”勾芡苦药的方法,非常妥善圆润的让观者北鼻们喝了下去。

金钱和权利可以说是最多中国人认同的普世价值,但世界潮流正好相反,“占领华尔街”运动则开始反对有钱和权对人的不公。《三傻大闹宝莱坞》正好利用这种潮流,塑造了一出反权威的喜剧。虽然电影中的反权威形象在中国小说中随处可见,但在中国电影中却不多见。中国真的没能拍出这么深的电影。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7)

强烈推荐《三傻大闹宝莱坞》,值五颗星。非常精彩,改变我对印度电影一直歌舞不停的印象,男主角阿米尔汗,和阿甘有点像,这样一部电影比《阿凡达》不差,一部伟大的印度电影。这篇片子定位是喜剧,好像不太准备,个人觉得定位喜剧有点淡化其中的深刻意义,剧情片更像。作为在中国教育体系下成长的我们80后,是会对此片产生强烈共鸣的。

不敢说是最好的,但绝对是值得一看的印度佳作!有时候不想跟自己过意不去 讨厌看过于沉重的 —— 这部电影深入浅出不乏蕴含诸多道理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不过“大道理”里也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滴——以后遇到事情,我想我会不介意学学神圣智者兰彻达斯,用右手砸砸左胸小声告诉自己“一切顺利”——因为有时候心是很脆弱的,它需要我们的安慰来使它变得坚强!

我从未有过如此的震撼,你很难想象,一部2个小时的电影之中,竟然穿插着如此之多的人生智慧;人生价值观,友情,爱情等等。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它早已超出了励志电影的范畴,它不仅是传达了一股人生的信念,更是提醒我们的人生需要自己掌控。需要自己坚持不懈的执着,故事主要讲述的是3个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正如当今的大学生一样,他们有很多的无奈,他们身上同样寄存着父母对他们的希望,老师对他们的压力,他们心中背负着各种负面的情绪;对承担家庭的恐惧,面对不喜欢的专业的逃避,但是,他们心中仍然有着一份执着在心中。为了自己喜欢做的事,他们一直努力着。

主人公曾说过这么几句话:为什么我会考试第一名?因为我真正喜欢我的专业,但你们为什么却是屡屡倒数?因为你身上有太多的包袱,甚至是根本不喜欢现在的专业。只要跟随着你们的激情所在,激情就会变成你的职业。这几段话不仅反映了一种学习态度,更是映射出一种当今的社会现状。身为希望的我们,当面对选专业时,总是受到父母的威逼利诱:这种专业很火啊,不选这个,你就会没出息……虽然父母的目的是为了我们好,但他们可曾想过,我们心中也有自己想学的东西?也有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有时候总听到身边的人抱怨说:都怪自己倒霉,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年代……等等一些抱怨社会的话。其实这并不是社会的错,而是我们的内心不坚定,是对未来的空虚和迷茫。我们根本不需要去怨恨这个社会的性质,更不要去在乎别人怎么说,你想做什么事,就勇敢去做……就像电影说的一样:当你把你做的事变成一种兴趣,久而久之,你就会变得优秀。相反,如果你完全去相信现在的一些教育制度,你到最后无非就是个“学习机器”!

回归正题《三傻大闹宝莱坞》我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翻译?会不会是翻译错了?觉得名字好奇怪!这样的电影真的可以和阿甘正传去媲美!

自己欣赏吧!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8)

已经第三次看这部电影了,《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轻松、幽默的印度电影,影片反映了印度现代填鸭式的教育带给学生的压力和恐惧。电影用诙谐色彩揭露了印度的教育制度问题,让我们在一个愉快的气氛中了解到一个严肃的问题,这都是电影的亮点。

中国的教育者应该好好看这部电影,有一段讲述:教授对被逼得自杀的学生表现得毫无悔意,批评了教育局对学生的漠视。学生嬉戏场面与学生被校方迫至自杀两种不同的片段融合起来,起了化学作用。同样,在中国,虽然没有这么夸张,但也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教育制度也有类似的问题。

电影中,三傻的友谊也很令人感动。人活着有太多身不由己,能像兰彻那样跟着感觉走实属不易。法尔汉热爱摄影,却苦于父亲的阻拦,只能在学校读他并不感兴趣的工程学,于是他成了倒数第二,但当他决定从事摄影的时候,成功向他打开了一扇门;拉杜,一个贫苦学生,面临家庭带来的各种压力,只能寄希望于神,他对现实的畏惧与逃避让他稳居倒数第一,但当他丢掉畏惧,勇敢面对生活时,幸运真的朝他招手了。也许就如兰彻所说:很多时候,我们由于各种原因,不能选择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有时候,只要你勇于跨出那一步,说不定就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而我,看完这部电影的最大感触就是:follow my heart。

其实看这部电影我的内心很纠结,我不得不承认病毒院长说的,可我同样佩服兰彻的生活态度。就像在现实里,我深知生活的残酷,却幻想能随心而活,做一个走心的人。

电影的最后,三傻终于在兰彻的学校重聚,而兰彻与女主的爱情也很圆满。故事类似喜剧,但又并不是顺风顺水,也许就是为了告诉我们:跟着感觉走,终会柳暗花明。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9)

【篇一: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早有耳闻云:“印度电影片时超长,而且歌舞极多。”今天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才亲自感受到了这两个名副其实的印度元素。

我本想把它看作一部喜剧,但影片强烈的主题氛围让我不得不分析影片中反映的社会问题。

本片讲述了三个年轻人兰彻、法尔汉、拉朱由于相同的专业——工程学而相遇于印度国立工程学院,由于各自不同的家境,三人不得不面对来自家庭和学院的压力,而他们的同学查图尔是一个只知道死记硬背的人,兰彻执意要让两位朋友知道死记硬背是得不了第一的,所以在考试中考到了第一,又在查图尔演讲时捉弄他,结果在庆功时遇到查图尔,不得已与查图尔打赌,从而引起了开头查图尔、拉朱、法尔汉寻找兰彻的旅程。并且得知他们的朋友并非兰彻,它只不过是因为他的好学而被前首相看重来代替自己不争气的儿子去上学来获得文凭。“兰彻”虽无属于自己的文凭,但他还是通过几年大学学***得了大量知识,更巧合的是,他竟然就是冤家对头查图尔所说的那个拥有500多项专利的科学家,且全球的公司都想得到这个人才。

最终,他们一行人终于在某个地方找到了“兰彻”,故事终以大圆满的方式告终。

从“兰彻”身上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宋濂、东阳马生的影子,他们好学、善学,对学***有满腔的激情,以学***。孔老夫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而宋濂、东阳马生、“兰彻”都是这样的人。

如今,随着义务教育的深入,不少同学都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换言之,就是说已经对学***一点激情了,这点是万万要不得的。我作为学生,对这点是深有感触地,有人曾经问我:“你物理学的那么好,有什么诀窍吗?

”我莞尔一笑,说:“学不好物理,不是因为你比其他人苯,而是你对于物理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就是没有激情去学好物理。”我记得曾经有一个作家说过:

“对于学习,最要命的是什么呢?就是缺少对于学***情。你比别人笨,你可以用功弥补,但如果你对学习充满热情,你就不能学好。

”《三傻大闹宝莱坞》,喜剧片而已,但它所折射的社会现象,却让我受益匪浅。

请记住,学***激情。

【篇二:《三傻大闹宝莱坞》的观后感】

这篇**定位是喜剧,好像不太准备,个人觉得定位喜剧有点淡化其中的深刻意义,剧情片更像。随着我们在中国教育体制下的成长,80后一代将会对这部电影产生强烈的共鸣。

我不敢说这是最好的,但这绝对是一个很好的印度作品值得一看!有时候不想跟自己过意不去讨厌看过于沉重的 —— 这部电影深入浅出不乏蕴含诸多道理应该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不说电影的人生哲理震撼了我而是有感带批判性题材可以拍得如此搞笑轻松,这个赞一个!不过硬要将该片的骨髓上升到一个层次我倒觉得比较牵强没有必要它就是一部很好看的**,你看的时候会不知不觉投入感情、甚至会为情节的小跌宕揪心(虽然知道结局肯定是大团圆型滴)由衷感到开心、温暖的同时顺便重温那么些耳熟能详的“大道理”(ps:可以看听但是现实可以肯定我基本上不会去“挑战”……)也还蛮不错!

最后提提由于毕竟是喜剧搞笑,所以**戏剧性很强。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吸尘器接生小孩”哈哈,关键是他还成功了!

不过“大道理”里也有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滴——以后遇到事情,我想我会不介意学学神圣智者兰彻达斯,用右手砸砸左胸小声告诉自己“一切顺利”——因为有时候心是很脆弱的,它需要我们的安慰来使它变得坚强!

说起中国的应试教育,我们都是受害者,真是悲哀。我们的下一代想继续吗?教育改革越多,分数越高。各种90后事件层出不穷。这是教育系统的悲哀,否则,也将是我们国家的悲哀!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历代王朝,周期性的动荡和繁荣,200年后可能是动荡的时代。

何其可幸,我们活在盛世!世态风云变幻,我既不是开国功臣,看起来也当不了亡国之奴,碌碌无为一生即可。

有多少人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又有多少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社会在发展,同时社会也在倒退。

物质越来越丰富,精神越来越空虚,枷锁越来越重。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远,活着就像行尸走肉。唯一的乐趣就是看这样的励志喜剧。

【篇三: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作文】

《三傻大闹宝莱坞》本名其实就是《3 idiots》,实在不懂这个译名太烂了,故事情节不复杂,和中国现象太相似了。强烈建议中国学生来看看。写几点《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吧!

《三傻大闹宝莱坞》故事情节:三位青年farhan qureshi (r·madhavan)、raju rastogi (sharman joshi)、 rancho(aamir khan)在印度著名大学ice修读工程学。farhan喜爱的是野外写生照,但父迫他修读工程学;rastogi则家境穷困及迷信。

而rastogi是一位聪慧的学生。

三个家庭和性格不同的年轻人住在同一个宿舍里,成为好朋友。更一起作弄拍老师马屁的同学和固执教授。故事集歌舞、剧情、爱情于一身﹐为的是讽刺印度的教育制度﹐把年青学生迫到自杀问题严重﹑扼杀年青人的创意﹑以及贫穷问题和社会发达令人与人之间为前途问题而成了奴隶的实况反映出来。

像不像中国博士生压力太大而自杀,故事以高才生rancho为主线,他的好朋友farhan、rastogi,一位是埋没自己才华去发展无兴趣的工程学;另一位则常求神拜佛令自己无心读书。这反映印度学生的读书地狱的情况。大家请联想中国的国考,高考吧!

中国的教育体制下人应该好好看这部电影,有一段讲述教授对被逼得自杀的年青学生表现得毫无悔意,以及多场教授的剃须的情景﹐批评了教育局对学生的惨况的漠视令惨剧发生。而多场的学生嬉戏歌舞场面﹐与两场学生被校方教授迫至自杀两种不同的片段融合起来﹐起了化学作用。把印度的教育制度讽刺过来。

请参考最近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跳楼自杀案!

《三傻大闹宝莱坞》片中场面充满幽默感﹐如描写穷学生的家庭、学生对重利的同学及教授的作弄﹐都是笑中有泪、充满人情味。结局一段众学生在校救教授女儿生仔更有惊险而不失幽默﹐表现少年人的创意。最后一幕,rancho在穷乡僻壤起学校去教小孩天然工程学。

这反璞归真的意义﹐比照之前的学生在名校的读书苦况﹐反映**不应扭曲少年的天性。

这部电影完全延续了印度宝莱坞的电影风格。歌舞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使观众的心情不断进入愉悦的氛围。而且,男主角有点吴彦祖的感觉,很像阿甘!

但不要以为这就是纯粹的喜剧片,影片抨击的是印度的应试教育,把青年学生迫到自杀问题严重、扼杀年轻人的创意以及贫穷问题和社会发达令人与人之间为前途问题而成为奴隶的实况反应出来。

剧中的院长,总是教育学生们:生活是场比赛,当不了第一名就只能被人践踏。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像兰蔻这样有创新思想的人总是受到约束。

影片多次描述院长边由专人刮胡子、边听歌剧午睡的一幕,配合着两个学生的自杀,而他却无动于衷,对这个体制的讽刺达到了顶峰。

这部影片让我联想到自身,其实和印度有些相似:分数决定一切,创新受到各种思想和体制限制;崇拜权威;根据“钱”途决定事业而并非个人兴趣;成功的标志是财富和地位……可是印度毕竟拍出了这样一部电影,而中国呢?有这样的导演敢拍么?

泪流满面……

【篇四:《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作文】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故事发生在印度。两个老朋友拉朱、法汉接到旧时同学查图尔的**,称他们可以见到寻找多年未见的兄弟兰彻。旅途中,两位老朋友回忆起5年前和帝国理工学院牧场主忆起度过的时光。

而电影的主角兰彻,则是一个在每学期42场考试、竞争激烈乃至自杀率高居不下的“帝国理工”中出现的一个顶撞老师,质疑传统,完全不把成绩当回事,却年年考取第一的“怪才”。兰彻在上大学的第一天就做了一个简单的导电装置来捉弄大四学生,这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与他不同的是,他在学习上总是很灵活,不分细节,不会死记硬背或者喜欢完成任务。

故事最后才告诉观众,兰彻真名叫法撒克·望杜。他曾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小佣人,从小爱读书,这个富人决定让小佣人用自己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毕业后,兰彻如约失踪,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伟大科学家。

根据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所学校当老师,用自己的想法来教学生。

这部电影给了我三个启示。

其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拉朱曾是害怕失败的懦夫,“他的求神戒指比手指还多”,而兰彻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么能过好今天?

又怎么能专注于学业?”这改变了拉朱。法汉酷爱摄影,却被逼学***,在他万分纠结时,兰彻又说:

“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喜欢机械,工程是我的兴趣。你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

崇尚工程理论,与摄影行业联姻,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父亲强迫他成为拳击手。阿里的父亲不得不请他唱歌。想想后果吧!”好的朋友会给我们好的建议。设想如果他俩没有遇上兰彻,又会是什么结局呢?

其二,乐观的心态很重要。兰彻的口头禅是“aal izz well”,英文中就是“all is well”——“一切都好”。这句话拯救了法汉和拉朱,还奇迹般地拯救了一个婴儿。

“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都好’。”

其三,朝着梦想努力,追求卓越。“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追求的应是自己的兴趣所在。

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子小一点,但你会很快乐,会真正幸福。去活出你自己。“有位智者说:

学***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这又是兰彻告诉我们的。

其实,我们也能从中发现现代教育教育体制的弊端。这种教育,磨灭了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还让学生承受了他们不该承受的压力。印度是这样,我想,人口最多的中国应该更是如此。

每年总能听说有学生因为学***力、家长的责问、老师的打击而选择了死亡。片中的乔伊就是这样。“大家都认为这是一起自杀。

尸检报告显示,死亡原因是窒息死亡,气管压力过大。大家都认为他死于颈动脉脉压过大,那四年来的心理压力呢?尸检报告中却没有提及。

工程师是一群聪明的人,但是他们没有制造出能测量心理压力的机器。如果制造出来,大家就都知道这不是自杀而是**。”“我们一入学,校长就告诉我们:

杜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我们知道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却不知道第二个。

这是现代的教育体制教我们的。

总之,我觉得影片最值得嘉奖的还是对梦想的敢于追求,敢于奋进,永不放弃,乐观的精神。不但有那些喜剧剧情与动听的歌舞,还有使人奋发的励志。

【篇五:《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一个周日的午后,无意中看到了这部**——《三傻大闹宝莱坞》,想着打发时间就看看吧。虽然以前**的时候曾经看过十来分钟,感觉就是一部借助蹩脚的剧情卖弄歌舞的宝莱坞印度片,还想随手删掉呢。

这次耐心看到十几分钟,当看到racho反过来巧妙捉弄学长的时候,觉得有点意思。接着看下去,当看到一个没有按时完成毕业设计的同学自杀时,我被剧情吸引了。看到racho三个人曲折而又不断努力的大学生活的一幕幕场景时,当看到他们面对生活和学业的重压,一步步地学会思考自己的人生时,我觉得这部影片精彩极了。

racho无疑是帝国理工大学一个的“异类”,他有着坎坷不堪的身世,有着不能为人知的秘密,担负着沉重的心理压力。但是,他心地无比善良,脑袋非常灵光,情商和智商都非常高。最关键是他能够跳出别的同学纠结不已的“毕业、工作”等内容,关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努力发掘生活中的乐趣。

他从不循规蹈矩,总是能够另辟蹊径,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法,总是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思考,而不是停留在老师所教授的内容。他能够用一点柠檬汁让一个自私自利、只知道用金钱衡量一切的“标价条”现出原形,能用助力车送室友的病重父亲去医院急救,更能用由汽车电瓶连接而成的电源来驱动用吸尘器改造而成的吸引器,在一间教室里帮助主任的女儿安全分娩……他这种积极向上、毫不妥协的天性深深影响和重塑了两位室友那被世俗厚厚掩埋的内心。他们在racho的真诚帮助下,慢慢战胜自我,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正如好莱坞的**中,一个正面的主角总有一个难缠而又固执的反角来对应一样,与racho对应的是一个绰号是“消音器”的同学。这位仁兄可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他不但自己努力学习,而且还会在考试前夕给同学——他认为的对手送美女杂志,以削弱他们对自己领先地位的威胁。他只追求成绩,只需知其然而从不想知其所以然,把金钱作为事业成功的标志,为此,他想利用到印度公干的机会,兑现五年前的誓言,让别人羡慕他的成功。

最后他才知道自己不远万里,诚惶诚恐来结交的原来就是racho。而此时的racho,不但拥有400项专利,更建立了一所给孩子们自由探索求知的理想中的校园。直到此时,我们的“消音器”同志才对成功有了点不同于以往的认识。

那位教务主任,俨然一幅中国教育“专家”的模样,他信奉的是用繁重的课业和考试,把大学教育变成一条不停生产出只知道学习,而丝毫不知创新的工作“机器”,然后在贴上“帝国理工大学”的标签,优价而沽。直到racho的出现,逐渐打动了他那严苛、刻板的教务主任的理念和心灵,他最终了解到真正的教育需要的是什么,也对racho有了由衷的认可。

原来一直以为,印度的电影就是不管什么剧情,随时随地,男女主角一个转身、一个对视,然后就可以开始载歌载舞。而这部**,编剧水平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认识,不管是**一开始的主题曲还是中间的两段歌舞,歌好听,舞好看,关键是都非常贴切。从教务主任的原子笔,到racho他们大闹婚礼时提及的发明,每个环节都是那么紧凑、巧妙,基本上所有的情节都是前后呼应的。

而且每个镜头的剪辑非常巧妙,过渡都非常自然,画面的衔接也都舒展、顺畅。

当你面临考什么大学,选什么样的人做朋友,选什么样的人结婚的时候,这部电影都值得一看,或许你的选择就会不一样。

【篇六:《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这是一部以友情为主线的影片。一开头就不同凡响,为了见一个旧友,法涵在刚起飞的飞机上装病,飞机不得不返航;而莱俱情急之下忘记了穿裤子,可见这位朋友在他们生命中的位置多重要。之后一辆车在山谷间穿行,两边的景物如雄鹰掠过,场面开阔优美,大气。

和着深情的**,诗一样的歌词直抵人心:“他如风般自由,似风筝翱翔在天际,他去了那里…让我们去寻觅。我们为脚下征途牵引,他却独辟蹊径,路途艰险却毫无烦忧。

我们为明日愁颜,他只顾畅想当今,让每一刻壮美不凡,他来自何处,触动你我的心弦又消失不见。烈日下他如同一片绿荫,大漠之中,他便似一片绿州,对受伤的心,他是良药一剂,恐惧着,我们都泥足于井底,无畏着,他畅游于海天之际。毫不迟疑地迎接潮汐,他如一片浮云独自飘逸,却是我们最好的知己。

” 歌声动听,景色优美,让人神往。

本片采用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上大学期间,主人公兰彻为朋友两肋插刀、协助同宿舍两个同学法涵、莱俱获得成绩和事业上的提升的故事。当然,主人公也收获了事业和爱情。影片血肉丰满,包含了人间种种情愫。

喜剧的,温情的,亲情的,爱情的,甚至是师生情,而最动人的还是贯穿全剧的友情。

出人意料的还在结尾,主人公兰彻,原以为是富家少爷,其实只是富人家的佣人之子,因为爱读书,而冒名顶替了那位真正的兰彻少爷,给他挣一张文凭后,就要自动消失。他的真名叫望杜。他根本不在意学位而是出于热爱才读书,看似没有苦读却成绩斐然,最终得到了那只像征卓越者的钢笔。

兰彻最终成了发明了400专利的大科学家,还按自己的思想创办了一所理想中的学校。

影片最后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什么是卓越?成功如何定义?这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卓越的生活应该是忠实于自己心灵的生活,做自己喜欢的事。

【篇七:《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三个搞怪的学生,一场滑稽的表演。导演以其独特的方式展现了现在大学生的困境,以及大学教育的一些弊端。整部影片虽然是以喜剧为主,但其中却蕴含了导演对人生的思考。

本片的主角无疑是兰彻,拉加,法罕。兰彻是一个非常聪明,机智的学生。而且不囿于成规,总是有这自己的想法。

而拉加却有着巨大的压力,为了父母,姐姐,他必须用功学习。对于法罕更是一个典型,为了生存不得不去学自己不喜欢的工学。在他们的身上都能找到我们的影子。

叛逆,屈服,但对生活是充满希望的。

还有两个配角,一个是“无声火”,一个是院长的女儿。看到他们,我们不由的想到难道只要也只有死记硬背才能有好的学***吗?那样的学***能成为一个真正有能力的人吗?

究竟怎样的一个学生才是一个成功的学生?兰彻让我们知道了。也许你只能学***有证书,但真正的学识是不会被埋没的,成功是迟早的事。

那封被改过的演讲稿就将死记硬背的弊端展现的淋漓尽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疑让人嘲笑他的无知。

然而每个人都与生俱来拥有反抗的基因,在兰彻的影响下,佩雅也站在了他们的一边,与兰彻在一起,追求自己真正喜欢的。就像法罕最后也是选择了摄影,我想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个三流的工程师,多了一个优秀的摄影师。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那样每个人都能做最好的自己,人生才会更加的有意义。

联想到今天正在大学的我们,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发现自己兴趣或者优势,在全面发展的同时。要进一步发展我们的优势,这既是让自己更具有竞争力,又让自己活的快乐,幸福。

事实也是如此。法罕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失败,他也拥有了自己的生活——他真正想要的生活。兰彻成了一名科学家。

那个十年的约定也以“无声火”的失败而告终。是金子在哪儿也会发光。不会因为没有证书而得不到承认。

所以我们要端正学***,不能只追求及格,而应该是优秀,这才是成功者应有的态度。

一部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嬉笑怒骂里是对人生的思考。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成功之处,但你要鼓起勇气去追求,奋斗。那么未来是属于你自己的。

【篇八:《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前不久在马克思学科课堂上,老师让我们看了部电影,名为《三傻大闹宝莱坞》,与一般印度题材电影的不同是,它不仅依然拥有与传统的歌舞为主线的场面,同时还带有与过印度**给我们带来的不同感受,那就是——感悟,对学习,生活,友情,爱情,亲情的感悟。一部电影能如此穿插这么多情感,这是极为少见的。

影片开头带有戏剧化的场面,让人不经会心一笑。法尔汉接到一个**后以幽默的方式从飞机上逃离开与栾邱碰面,在爬上高塔之后,与查图尔开始展开了一段回忆之旅。而一个名为“兰彻”的神秘人物,让我们不禁开始对此影片产生了好奇心。

本片所阐述的是一所印度传统的名校,这里检验学生的标准就是成绩第一。而校长为无数新生所讲述的“陈词滥调”,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现实的残忍和学***力。那就是“杜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

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如此犀利的话语让不少学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如果说校长的人生观就是“成绩不好意味着没有未来”,那么,兰彻的想法彻底打破了传统与现实的观念。

他所追求的精神自由,学***,爱好自由,在老师眼中成为了异类。他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教训野蛮的学生,他用智慧打破了学院的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他不仅鼓动身边的两位好友一起勇敢追求理想,竟还劝说校长的女儿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

他的特立独行,使得影片产生了不一般的化学效果。

看了此影片后深刻的感受到,教育的区别会使得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产生大不同的效应。一个是要我学,一个是我要学。即使掌握了大量的专业知识,可是在实践上却是一无所知。

你可能把一个数学公式或者一个专业术语背的滚瓜烂熟,但如果走上社会或许你连个打印机都用不来。这就是现实,比想象中的更难以应付。中国教育的出发点与此影片的校长概念大同小异。

同样追求第一,并且不明所以的追求第一,不断的努力刻苦学***的知识,全面的发展,可是往往在社会上却很难把所学所用发挥到极致。此般的教育更显得硬试教育的失败。因为学生不知道他真正的想学什么,而只知道只有学了这个未来才有出路。

而这个出路并不是自己所追求的。《三傻大闹宝莱坞》让作为学生及走上社会的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知道我为什么第一名吗?

因为我喜欢机械,工程是我的兴趣。你知道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兰彻的话语虽然很朴实,但也绝对是真理。

只有针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自己喜欢的知识,那样,学***就会事半功倍,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出其不意的找上门。但是我们往往又害怕失败,所以不敢努力。把真实的自我藏在背后。

因为胆怯所以我们选择逃避。无论是学***是生活上。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是又深怕努力会付之东流,因此发三分力,藏七分力。

就跟栾邱一样。而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父母的想法的我们就如同法尔汉一样。兰彻身边的朋友就仿佛我们身上每个人的影子,而兰彻就是那个敢于面对自我,面对现实的人。

“你的朋友不及格,你感觉很糟;你的朋友考第一,你感觉更糟。”生活就是如此。我们会因为朋友的失败而感到失落,但又会因为朋友的成功而感到自己的失败。

我们并不知道友情的真正定义。在父母眼里,一个能辅助你成功的人那才是朋友。在老师眼里,一个能让你不断学***的那才是朋友。

在同学眼里,一个能同甘共苦的那才是朋友。看了《三傻大闹宝莱坞》你会感受到这些思想的肤浅。一个真正的朋友他不定能辅助你成功,因为他不是你,路是要靠自己走。

一个真正的朋友他不定能让你和他一样学***,因为你不是他,兴趣爱好不同。一个真正的朋友他不定能和你同甘共苦,因为你们不一样,人生是自己的。但是,真正的朋友,他会告诉你如何找到自我,通过自我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通过兴趣爱好发展成“成功”。

“有位智者说,学***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长处,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往往同样是走向路的最终点,一个为你引路的和一个为你指路的,会产生大不同的本质区别。而真正的朋友就是指路人,他不会告诉你路该怎么走,他会告诉你如何走正确的路。

只有找到了正确的路,这样的成功才是自己想要的。

“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顺利’。”兰彻与皮娅的感情戏也成为了此影片的亮点。因为兰彻的出现皮娅才认识到自己内心的想法。

她不会再像以前一样一味听从父亲的想法,她有了自己的思想。面对自己的真心,逃婚和兰彻在一起。因为兰彻,皮娅才敢于道出弟弟的自杀真相。

在过程中他们的经历往往不顺利,兰彻无法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皮娅,而皮娅始终无法让自己的父亲改变对兰彻的看法。在此时,兰彻的乐观积极想法,让我们感受到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对感情的一种真实。我们要随时告诉自己“一切顺利”,虽然只是一个极为简单的心理暗示,但它的效果往往超出自己的想象,只有把自己的心给掌握了,才能掌握自己的人生和生活。

片尾,也因为“一切顺利”这句话,让皮娅姐姐的孩子有了一线生机。相信奇迹的存在,相信一切都会顺利,只有这样,无论我们将来遇到如何的困难,在任何感情上产生了危机,但心会让你认清自己,不会迷失的同时找不到自我。

“这支笔是卓越的标志,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请再传给他,32年,我一直在等那个学生出现”。相信大家,当看到校长把这支笔交给兰彻的时候定会很激动。这不仅代表校长认可兰彻的为人,同时也代表校长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败。

《三傻大闹宝莱坞》给予我们的感动不仅仅在于生活、友情、爱情、亲情,也在于一些人因为兰彻的出现产生的蝴蝶效应所做出的改变。栾邱因兰彻的出现,开始学会了思考人生,因而最后成为了一名大工程师,改变了家庭环境。法尔汉因兰彻的出现,最终放弃面试的机会和父亲表面自己的理想,得到父亲的认可后成为名动物摄影师。

皮娅因兰彻的出现,找到了真实的内心,选择了属于自己真正的幸福。校长因兰彻的出现,认清了自己,认知了错误。可以想象,因为没有兰彻的出现,这些人物的结局会是如何?

变成另外个自己做着不是按照自己意识的事情,生活在不快乐中,在迷茫中迷失自我。“你要记着,信在手上,出租车就在门外,只需一点点勇气,你就可以把你的生活转个身。”我们的人生很少那么顺利,我们的人生观也无法从出生的时候就定义,即使不那么顺利,我们可以告诉自己的心“一切顺利”,试着改变。

即使人生观是错误的,我们可以告诉自己如何认清,把自己的人生换个面。“为什么一生下来父母就帮我们决定我们长大要做什么,从来没人问我们想做什么。”不要只会埋怨生活的不公,而要试图改变生活,让爱你的人懂你的心,让自己学会面对。

这部电影不仅给人带来了感动和回忆,同时也让**的人深受启发和指引。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人生,如何认知亲情和爱情。更让人明白了一个人该用如何的心态面对还未来到的未来。

在面对迷茫的时候学会如何应对。“兰彻”这样的人物就彷如破茧而出的我们,只有不断的像凤凰涅盘,如此的周而复始才会得到永生。真正的感动往往不是只有视觉上的冲击,而是心灵上的共鸣。

而好的影片给人带来的不仅有欢笑同时也有眼泪。我们或许不能像兰彻的身边的朋友能这么快的改变自我,但我们从中学会了如何慢慢改变,把自己的心理整顿好。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10)

一个以资为本的社会,一个恪守传统的学院派校长,一个游离于教学体系边缘的不羁学子,在这座印度最好工程类院校——“皇家工程学院”里,注定是要发生点什么不寻常的事了。的确,有时候当某项“传统”长时间占据着主流意识形态,总会冒出那么几个“离经叛道”的人站出来“胡说八道”几句,否则这个世界也就略显沉闷。

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好学生和坏学生。就因为人多,好学生和坏学生就有区别。影片中的“三傻”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一个以兴趣为导向的“傻子”,一个酷爱摄影的“傻子”,一个喜欢工程却想太多的“傻子”。

在那些学术教授眼里,他们不想进取,他们轻视规章制度,不做生意。在周围同学眼里,他们是另类,不关心学业,不关心自己的就业与未来,得过且过。但是就是这样三个“傻子”在他们短暂的大学生涯里,把那所谓的传统认真的愚弄一番,在嬉笑中让人笑到泪奔,让人不自觉的去思考教育这个永恒的话题。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大学教育是否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能够尽可能适应社会、找到一份好工作为基本出发点?影片中有这么一个学生在校长“病毒”那陈词滥调的“鸟巢”演说后发出了他向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质疑的第一声,他就是兰彻。

当讨论“什么是机器”时,他的那一段关于书的定义让人捧腹;当一个酷爱研究飞行器的怪才没学校制度,确切的说是社会大氛围逼死时,他对于校长的质疑令人拍手称快;当校长一再强调“检验学生的唯一指标是成绩”时,他却鼓励室友摆脱体制约束,尽量的活出自我,这些举措令人倍感鼓舞。那是什么样的环境才培养出了这么有主见,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作用还是家庭环境的影响?

显然,以市场为导向,极具功利性的教育体制培养不出这样的学生,影片中被认为是最大的反派的查托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机械的背诵课本知识,机械的读演讲稿,甚至于为了分数而不择手段,尽管成绩优秀,当给人的感觉是十足的书呆子。是家庭坏境的因素?最后证明更加不是,他只是一个富家佣人的儿子,而且这个富人家是不具有文化底蕴的商人家族。

从影片背后的介绍来看,兰彻是一个没有完成国民教育的人。他的知识是在学校里混来混去获得的,而他的学习动机知识个人的兴趣爱好,与文凭关系不大。因此答案已经不言自明了:兰彻正是因为长期游离于教学体系边缘,不受制度框架的约束,他的思维才不至于僵化、他的动手能力才没有被遗弃,他才成为了那个满口智慧的“傻子”。

当一个教育体系开始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时,它的弊端就足够明显了。不过影片永远是影片,仅供闲人欣赏与娱乐罢了,但其中折射出的社会现状难道不值得我们这些未来的教育工作者去深思?如果印度的教育像电影中反映的那样僵化,那么与印度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中国,其教育地位比中国共产党好,又如何呢?

僵化的是教育,不可避免的倾向于培养出思维僵化的人,那么我们仅仅满足于做有血有肉的赚钱工具?

如果有选择的话,我宁愿成为教育系统的自由人,读自己的书,让系统见鬼去吧!

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篇11)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故事发生在印度。两个老朋友拉朱、法汉接到旧时同学查图尔的电话,称他们能够见到寻找多年未见的兄弟兰彻。旅途中,两个老朋友回忆起5年前在帝国理工大学和兰彻一齐走过的岁月。而电影的主角兰彻,则是一个在每学期42场考试、竞争激烈乃至自杀率高居不下的“帝国理工”中出现的一个顶撞老师,质疑传统,完全不把成绩当回事,却年年考取第一的“怪才”。兰彻去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做了个简易的导电装置,捉弄学长,让大家瞠目结舌,与众不一样的他彻始终灵活学习,不拘小节,不会死记硬背、像完成任务般学习。

故事最后才告诉观众,兰彻真名叫法撒克·望杜。他曾是印度一个富人家的小佣人,从小爱读书,这个富人决定让小佣人用自我儿子的名字“兰彻”去读书,富人出钱,条件是冒名顶替拿到毕业证书后,小佣人就得消失。毕业典礼之后兰彻按照最初约定消失并且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按照自我的理想生活,在一所学校当老师,用自我的理念去教导学生。

这部电影给了我三个启示。

其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拉朱曾是害怕失败的懦夫,“他的求神戒指比手指还多”,而兰彻说:“你这么害怕明天,怎样能过好这天?又怎样能专注于学业?”这改变了拉朱。法汉酷爱摄影,却被逼学习工程,在他万分纠结时,兰彻又说:“明白我为什么第一名吗?因为我热爱机械,工程学就是我的兴趣所在,明白你的兴趣吗?这就是你的兴趣??跟工程学说拜拜,跟摄影业结婚,发挥你的才能,想想迈克尔杰克逊的爸爸硬逼他成为拳击手,拳王阿里的爸爸非要他去唱歌,想想后果多可怕!”好的朋友会给我们好的推荐。设想如果他俩没有遇上兰彻,又会是什么结局呢?

其二,乐观的心态很重要。兰彻的口头禅是“AalIzzWell”,英文中就是“alliswell”——“一切都好”。这句话拯救了法汉和拉朱,还奇迹般地拯救了一个婴儿。“心很脆弱,你得学会去哄他,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告诉你的心‘一切都好’。”

其三,朝着梦想努力,追求卓越。“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追求的应是自我的兴趣所在。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子小一点,但你会很快乐,会真正幸福。去活出你自我。“有位智者说: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这又是兰彻告诉我们的。

其实,我们也能从中发现现代教育教育体制的弊端。这种教育,磨灭了人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还让学生承受了他们不该承受的压力。印度是这样,我想,人口最多的中国就应更是如此。每年总能听说有学生因为学习的压力、家长的责问、老师的打击而选取了死亡。片中的乔伊就是这样。“大家都认为这是一齐自杀。尸检报告显示,死亡原因是窒息死亡,气管压力过大。大家都认为他死于颈动脉脉压过大,那四年来的心理压力呢?尸检报告中却没有提及。工程师是一群聪明的人,但是他们没有制造出能测量心理压力的机器。如果制造出来,大家就都明白这不是自杀而是谋杀。”“我们一入学,校长就告诉我们:杜鹃从来不自我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我们明白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却不明白第二个。这是现代的教育体制教我们的。

总之,我觉得影片最值得嘉奖的还是对梦想的敢于追求,敢于奋进,永不放下,乐观的精神。不但有那些喜剧剧情与动听的歌舞,还有使人奋发的励志。

上一篇:军训心得日记系列

下一篇:合肥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