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最新优秀教案分享15篇

优秀教案

发表时间:2024-03-24

最新优秀教案分享15篇。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因此,栏目特意整理了最新优秀教案分享15篇,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优秀教案(篇1)

教学设想:郑振铎的《猫》一文,文字朴实,感情真挚浓郁,向读者深情讲述了“我”家不幸的养猫史。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小生命的关注与热爱,以及强烈的忏悔自责之情。教学本文,重点是通过对文章语言文字的感悟、揣摩,“重锤敲打关键词句”,让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走进作品深处,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实现精神的洗礼。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感情;

2.朗读课文,揣摩文章语言;

3.学习“我”强烈的自省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猫是人们喜爱的小动物,它很会讨主人的欢心,因此也得到了人们的娇宠,在家中的地位一般要高于其它小动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猫》一文,听一听他给我们讲述的与猫有关的故事。

二、整体感知作品

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

1.思考:文中哪那句话能概括全文内容?

2.思考:你能给文章的三个部分分别拟一个小标题吗?

交流、明确:

1.“我家养了三次猫,结局总是不幸丢失或死亡。”

2.示例:我那夭折的小侣;痛失爱猫;永久的悔。

三、学习课文一、二部分

1.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对这两只猫外形、性情描写的句子,朗读,读出喜爱之情。

2.说说哪些词句表现了我们对两只猫的喜爱。

3.说说这两只猫的“不幸”。

4.请同学们找出“我”失去他们后的心情的句子,朗读,交流。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

“我也怅然地,愤愤地,诅咒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四、研讨课文第三部分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

2.说说这只猫的可怜与不幸。

3.找出能表现我们对待这只猫态度与感情的词句,朗读,品析。

4.设想猫的心理,写出猫的控诉。

5.朗读、品析写我忏悔自责的语句。

讨论、交流:

1.评点学生朗读情况。

2.这只猫的可怜与不幸:

不幸的童年;难看的外表;卑微的地位;忧郁的性格;悲惨的遭遇;突发的噩运。

3.示例:“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重读“那样”,“也”,读出对它的冷漠;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重读“仍不改”,“也”,“终日”等词,读出对他的不满、埋怨。

4.略。

5.“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我”明白真相的一刹那,突然地醒悟,注意句末的感叹号。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重读“十分”,读出程度;重读“真的”,读出真诚;重读“没有”、“便”,读出自责;重读“不能说话辩诉”、“无抵抗”,读出猫的无辜;重读“针”,读出内心的痛苦。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重读“很想”,读出真诚;重读“怎样地”,读出无法表白的痛苦与无助。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重读“永”字,读出深深的遗憾;注意句末的感叹号。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永不养猫”四字,一字一顿,重读“永”字,读出这次养猫给我的伤害之深。

五、分析“我”的人物形象

结合全文,说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六、畅谈感受,收束本课

思考:怎样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呢?怎样对待自己的过失与错误呢?

作者:许成忠

优秀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节、叶、米、真、分、豆”7个生字。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

生:端午节。

师:端午节都做什么?

生:吃粽子,赛龙舟。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端午粽》这篇新文章。(板书课题:端午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同学们边听边想,文章讲了什么事情?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小组读、分段读)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粽、节、总、米、间、分、豆、肉、带、知、据、念”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最佳认字小组。

2、写字。

(节、叶、米、真、分、豆”,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在这节课里,你学会了哪些知识?

优秀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堂14个生字,正确读写一些词语。

2、学习作者按观潮顺序记叙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感觉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观潮方法。

教学准备:

学习课文前,指导学生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韪

1、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见识见识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板书课韪)

2、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这篇课文写了“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景象,谁来说说“潮来前”景象是什么样子的?(生交流)

二、自读自悟,体会情感

1、学生自读“潮来时”部分

2、讨论交流。你最喜欢哪个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3、引导学生从声音、形态方面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

。4、指导有感情朗读。

5、师范读,学生闭上眼晴想象。边听边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6、观看钱塘工大潮的录像,体会那雄伟壮观的景象。

7、看完之后,大家有什么想说了吗?

8、愿意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9 、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感觉到了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那么,潮头过后的景象又如何呢?

10、生自读、交流。

11。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创设情境,复述课文

让学生以电视台记者身份,以课文为蓝本,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写一段解说词,练习观潮“现声直播”

[观潮(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句段,朗读理解长廊建筑艺术及绘画艺术的精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

幻灯片 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教者出示图片,激情导入课题。

2、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课题

3、动画形象喜羊羊引入复习生字、词。

二、学习课文,探究新知。

1、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知道学生朗读。(自豪、骄傲的语气)

3、提示这段是一个总起段。

4、学生快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

5、出示图片,学习建筑艺术。

6、抓住重点句子理解“三绝”

7、颐和园的长廊除了以上三绝的特点外,还有一个什么特点?理解中轴线。

8、认识过渡句

9、小组合作学习6—8自然段,理解绘画艺术的特点。

10、学生反馈汇报。

11、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思维拓展。

1、思考:颐和园的长廊是那么奇特,长廊上的画师那么精美,此时此刻,你想到谁?你想对他说点什么?

2、写作金钥匙。

四、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学生预习比较充分,课堂上我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了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的视频,学生被颐和园的美景所深深吸引,此时我让学生边读边理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很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和自豪感。

课后,我让学生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介绍景物的方法,再一次修改写游览街心公园的习作,大部分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利写,突出了重点,进步很大。 学习完这一课,我感到学习写作方法很重要,但是恰当地适时地给学生创设运用的机会更为关键。

优秀教案(篇5)

教学活动过程:

一、整体回忆,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莫高窟》,你能说说莫高窟给你留下的印象吗?

2、课文中这样说:(齐读:莫高窟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读好这句话。

二、精读细品,领略风采。

1、莫高窟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宝库,主要就是因为——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四万五千多平方米宏伟瑰丽的壁画。

⑴抽生读。联系全文看一看,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是个什么句子?

(2)可见,课文前面部分写的就是彩塑。彩塑的特点是——(板书:彩塑精妙绝伦)接下来课文要写的一定是壁画,壁画的特点是(板书:壁画宏伟瑰丽)

(3)再读过渡句,a、品味“彩塑”

1、让我们先跟随作者的脚步去欣赏精妙绝伦的彩塑。快速浏览第二自然段,说说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1)指导读,解词。(点击图片)

(2)引读这句话。“慈眉善目、威风凛凛”都是形容人的神态的,你还知道哪些词语形容人的神态的?

(3)彩塑的样子各不相同,这就叫——“个性鲜明,神态各异”。这个句式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表达有什么效果呢?

(4)为了突出彩塑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特点,作者先写彩塑的全貌后又重点写了卧佛,谁来读课文中卧佛的描写?指导朗读。

2、作者只是以点带面去写这两千多尊个性鲜明,神态各异的彩塑,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气息。(点击课件)。这些彩塑非常逼真,课文中用了哪个词来形容?(惟妙惟肖)还有哪些词也是这个意思?

3、游客们看了以后会有什么感情?体会“啧啧赞叹”的意思。你能把这个句子变换句式,使意思保持不变吗?如果你就是游客,站在这些彩塑面前,你会怎样啧啧称赞?

4、感受着我们前人高超的彩塑艺术,我想在坐的每个人都会升腾出自豪感,让我们带着感情读读这一段话。

5、这段在构段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呢?(简介写法)

b、回味“壁画”

1、欣赏完精妙绝伦的彩塑,让我们再来看看宏伟瑰丽的壁画。文中有一个数字体现宏伟,它是“四万五千多平方米”,理解数字。你能将壁画内容的丰富多彩读出来吗?

2、壁画的宏伟瑰丽还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节,用心默读,大胆想象,要把文字读成活动的画面。读完后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敦煌壁画的绘画时间前后有一千多年,它历史悠久,形式多样,技艺精湛,内容非常丰富,西方学者把敦煌壁画称为“墙壁上的图书馆”。所以课文中这样写到——指名读“壁画的内容丰富多彩……”一句。这是一个什么句式?指导读。

4、让我们来欣赏一下丰富多彩的`壁画。(出示壁画图片)

5、如果说莫高窟是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那么壁画中的飞天则是这颗明珠中的精华,这个艺术宝库中最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珍品。让我们好好去欣赏一翻。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写飞天的句子,想想怎么才能把婀娜多姿、美丽迷人的飞天读到我们的眼前?

⑴学生自由读。

⑵指名读。教师指导。

⑶自由读,要努力读出形象,读出美感。

⑷抽生读,其他同学想象画面。

⑸在全部敦煌壁画中,有四千多身姿态万千、妩媚动人的飞天。壁画上的飞天,引读: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⑹难怪人们把飞天说成是莫高窟的名片,让我们一起再美美地读一读。

⑺师范读:同学们读得这么投入,老师也想来读一读。

(8)能记住写飞天的句子吗?谁来试试。

(9)壁画上的飞天各有各的姿势,各有各的美,文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省略号表示什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的写法,用“有的…,…;有的…,…”这样的句式把你想象到的飞天姿态写一句。(播放音乐)

(10)指名交流。

6、小结:这就是敦煌宏伟瑰丽的壁画。怪不得作者这样赞叹:看着这些精美的壁画,就像是走进了灿烂辉煌的艺术殿堂。让我们再来领略一番这个被誉为“世界最大画廊”的敦煌壁画的神奇魅力。一起读第三节。

7、莫高窟不愧是——(引读最后一段话)

c、走进藏经洞,激荡情感。

1、莫高窟里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洞窟——藏经洞。齐读。(板书:藏经洞)默读第四自然段,画出你感受深的语句,并批注。

2、交流。

3、(课件出示藏经洞被掠夺的资料)看了这段资料,你想说些什么?

三、总结全课,积淀情感。

1、叙述莫高窟的创作历史以及崇高的地位。

2、出示外国旅游者的评价。

3、作为中国人,我们不得不自豪地说——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句子),(板书:艺术宝库)在第一自然段找出与之照应的句子。

4、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写到:“她是一种狂欢,一种释放。在她的怀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她让人们走进神话,走进寓言。我们是飞天,飞天就是我们。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2.3自然段。

2、当一回小导游,向没有去过莫高窟的亲朋好友介绍莫高窟。

3、到敦煌的网站上去浏览阅读,更多的了解敦煌,了解莫高窟。

4、运用课文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我们家乡的旅游胜地等。

板书:

18莫高窟

彩塑精妙绝伦

壁画宏伟瑰丽

藏经洞

艺术宝库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

2、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自主互动式教学流程,体验有效教学。

2、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

三、知识与技能

1、体会排比句的作用,理解过渡句。感知总分的写法。积累优美词语。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仿写。

2、理解课文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二至四自然段,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2、学习作者从多方面抓事物特点的写作方法,体会先概括后具体的描写方法。

优秀教案(篇6)

一、 导入新课

1、今天,动物园里可热闹了,小动物们要开展比尾巴的活动,邀请每个小朋友都去参加,大家愿意吗?让我们都当一名裁判员,去看看它们怎样比尾巴。

2、要当好裁判员,就得会说动物的名字。请大家读一读老师手上的音节词。

(kong que ya zi hou zi tu zi song shu gong ji)

指名读;再齐读;把六个音节词贴出来。

3、出示课题:比尾巴。

齐读;解释:比在这里是比较、对比的意思。看到课题,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

(谁比尾巴?它们的尾巴是什么样的?)

过渡: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小动物们知道我们要参加它们的活动,可高兴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看看小动物们是怎么比尾巴的。

二、学文识字

1、感知全文。

(多媒体出示课件)请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思考:课文介绍了哪几种动物?(生答: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孔雀)

过渡:小动物们分成两个组比尾巴,你们想先参加哪一组的活动呢?(一、二节的动物为一组,三、四节的动物为一组)

⑴ 要当好裁判员,就得认识动物。(出示图一):你认识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吗?

⑵ 看图:猴子的尾巴是怎么样的?(长长的)

⑶ 对了:(出示课件)谁的尾巴长?(齐读)

① ?是什么标点符号?应该读出怎么样的语气?(疑问)

② 学生练读:指名读、范读。

③ 那么谁的尾巴长呢?(猴子)

⑷ (出示课件)猴子的尾巴长。(照应:指上行,这个问人家的,这个是回答的,两个句子刚好是一问一答。)

⑸ 指导学生朗读:自由找朋友读。

⑴ 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tu zi song shu)

⑵ tu zi和song shu的尾巴是怎么样的? (板书:短 一把伞)

⑶ 伞是指什么?

⑷ (出示课件):一、二节课文。(自由找朋友读:你们喜欢读哪里?请向大家展示。小组对读、男女比赛读)

⑸ 头饰表演三种动物。

4、现在,大家跟着音乐唱儿歌,做动作,轻轻松松,好不好?

四小节。

⑴ 刚才,大家学习第一、二小节的.时候,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板书:看读)

过渡:对了,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我们继续学习三、四小节。

⑵ 出示三幅图:(gong ji ya zi kong que )

① 图上画了什么动物?

② 它们的尾巴是怎么样的?(板书:弯、扁、好看)好看是什么意思?

⑶ 对了,我们一起打开书本读一读三、四小节。(男问女答,师问生答)

三、游戏巩固

1、全班加动作有感情朗读课文。

2、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什么?

:播放几种动物的叫声:哪些小动物的尾巴不见啦?(小组比赛:贴图)动物们可着急了,你们说说怎么办呢?

4、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动物们找尾巴,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6、现在我们一起来猜猜动作。(小组比赛:一个组的代表做动作,请另一个组的同学猜,并说出尾巴的特点。)

7、学生做动作唱《比尾巴》儿歌。

/article/在四人小组中出示自己准备好的自己画的动物画,带领小组同学认读名称,并讲动物尾巴的特点。再交换画,互相边认字,边说尾巴的特点。

上台展示自己的画,并领大家读动物的名字。再把画贴在黑板上,让大家把动物的名称读一读,讲一讲尾巴的特点。

四、总结-比尾巴教学设计_比尾巴最新教学设计

动物的尾巴多种多样!这有待大家多观察、多看书、掌握更加丰富的动物知识。人和动物共同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今天,我们认识动物,就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动物。要知道,关心动物就是关心我们自己,保护动物也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希望大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优秀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的梗概。

2、感受故事的``风趣。

3、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红灯笼一盏,教学挂图,故事录音带,故事中人物头饰。

2、《语言》下p.2~3

活动过程

一、漂亮的红灯笼--教师出示红灯笼,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兴趣,引出教育内容。

二、听故事--教师播放故事录音,请幼儿欣赏。

4--引导幼儿思考问题:老奶奶为什么要扎红灯笼?红灯笼跑到大街上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小动物跟着红灯笼?为什么?老奶奶找到红灯笼了吗?

出示教学挂图,边看边听故事。

引导幼儿讨论:你觉得故事中那些地方很有趣?

三、学讲故事--幼儿边看图边跟教师学讲故事。

请幼儿阅读画册,练习讲故事。

四、表演故事--请幼儿戴头饰,教师旁白,幼儿按角色分组自编动作表演故事--听故事录音,教师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和幼儿一起表演故事。

优秀教案(篇8)

设计意图:

《山行》这首诗描写出深秋山林迷人景色,尤其是诗人对枫林晚景的惊喜之情难以抑制,通过看图片理解诗句,能给幼儿启迪和鼓舞,使孩子轻松地理解诗句内容。以上内容源自第一幼儿教育儿童网

活动目标:

1、理解诗的意思,了解秋天红叶的特点,体会诗人热爱秋天、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人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美的意境。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活动准备:

投影视频、大图书、幼儿用书、一曲古典音乐。

活动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美的意境。

活动难点:

体会诗美的意境,获得审美的愉悦。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播放古诗《山行》视频,幼儿初次感受诗中意境。

师:小朋友,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诗的名字叫《山行》,老师将带你们一起走入诗中,感受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色。

二、理解活动

出示《山行》大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中内容,并引出诗句。

附古寺: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1、小朋友,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引出诗人:杜牧)以上内容源自第一幼儿教育儿童网

师:小朋友,小路是什么样子的?伸向了什么地方?

小结:远处的高山上的路是弯弯曲曲的。

引出诗句“远上寒山石径斜”。

2、图中住着人家,请你找出这几户人家在哪里?

小结:白云飘浮的地方有人家。

引出诗句“白云生处有人家”。

3、诗人乘车为什么停了下来。

小结:诗人停下来看枫叶。

引出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

4、枫叶真漂亮呀。它们是什么颜色的?

枫叶在什么时候才会变红?

小结:秋天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还要漂亮。

引出诗句“霜叶红于二月花”。

三、阅读活动

1、带领幼儿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跟老师一起完整朗诵古诗。

3、幼儿集体朗诵古诗两遍(播放古典音乐,增加意境)。

四、结束活动

幼儿自主阅读小图书。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

活动反思:

《山行》对于某些幼儿来说,已经在家里和家人学习过了,因此比较熟悉,但是绝大多数幼儿并不理解古诗内容,第一幼儿教育幼儿教育网所以在本次活动课中的教授中,重点让幼儿在理解中学习,而不是单纯的灌输,幼儿对学习古诗的兴趣也比较浓厚,所以课堂氛围比活跃。

优秀教案(篇9)

《猫》优秀课文教学设计

一、学习第一段,体会猫的古怪。

1、自由轻声朗读第一段,想想你读懂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读懂什么。

板书(卡片):老实贪玩尽职勇猛高兴时温柔可亲

胆小古怪不高兴一声也不吭

3、读板书。

4、出示:

________ ____________

( ) ________ ____________ ( )

________ ____________

(1) (2)

要求选自己喜欢的一种形式,填进黑板上写猫性格的词。

5、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按一种形式,摆猫性格古怪的词。

6、指名学生具体地讲讲猫的性格为什么古怪?

7、教师领说黑板上的句子。

8、看来,这段是围绕哪一句来写的?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作为第一段的段落大意,这种方法叫做摘录法。

9、教师领读第一小节。

课文是用什么句式把猫的老实、领玩、尽职的矛盾性格连起来的?(说它……的确……可是……)

10、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出示:说它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______________ ,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上面的句式说说第三自然段的句式。

二、再读第一段,体会情感。

1、猫的.性格这样古怪,作者喜欢吗?再读第一段,哪些句子最能反映作者喜欢猫?

比较: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脏脚印。

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第一句体现出什么感情?

女同学读出第一句中的讨厌感情,男同学读出第二句中

喜欢的语气。

2、还找出了哪些句子?(它还会丰富多腔地……)

(1)师:猫的声音有长有短,有高有低,好像……

生:(接答)像唱歌、说话……

(2)指名读这句句子。

3、还找出了什么句子?

4、老师觉得猫捉老鼠时,老舍爷爷也特别喜欢。

(1)“尽职”、“闭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2)出示填空:

闭息凝视——————( )

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专心、耐心、决心)

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3)指名读猫捉老鼠的句子,读出专心、耐心、决心。

5、师:课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再读读第一段,找出刚才没有读的句子。读出味道。

三、朗读第一大段。

师:读着读着我们也喜欢上了猫,朗读全文。

四、写作练习。

师:老舍爷爷把这只古怪的猫写得这么可爱,真不愧为语言大师。老师这里有几幅图,同学们可以用“说它……

的确……可是”的句式,围绕一句话来写。

五、学生写作。

优秀教案(篇10)

观 潮 (课堂实录)

浙江杭州胜利崇文学校 虞大明

一、课前谈话,师生问候

生用英语问候老师

老师用中文快速说一段话,算作英文。

二、复习旧知:10、观潮 潮来前

潮来时

潮去后

三、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观看课件:虞老师在钱塘江畔观潮的一组图片)

(谈话):师:发现什么秘密?

生1:里面有虞老师。

生2:只是不会动。

师:怎么样才会动?

这样的片子一般包括几个方面?

生:背景音乐、画面、解说、图象……

师:今天的任务就是制作这样的片子。

四、合作探究,完成制作

1、师:读2-3自然段潮来时的景象,把描写潮来时景象的

四字短语圈出来。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不能瞎读、

乱读。

2、交流: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白色城墙

飞奔而来 山崩地裂 闷雷滚动 横贯江面

3、师:把每个词看作一个战士,老师要把他们分成两个排,

一个排是“山崩地裂、闷雷滚动”,剩下的词语是一

个排,为什么要这么分?

生:分别表示声音和形状。

师:声排和形排

找一个领导管这两个排,比排长大的叫(连长),连

长就藏在第2段里

生:天下奇观(师板书)

4、认真读2-3段,哪些句子连起来组成解说词?直接描写

钱塘江潮的

5、(选择解说词)你选择其中最有把握的,最想读的反复练

习,时间1分半。

6、指名朗读

生1读

师:你认为你读得怎么样?

生1、一般

师:再读一遍

生1再读

师:“奇”在哪儿?

生1:浪潮声音很响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听到过闷雷吗?

生用动作演示(脚踏)

齐读

生2读

师:奇在哪里?

生2:山崩地裂

师:“山崩地裂”怎么模拟?

生模拟战马

师:45个同学45匹战马,千万匹战马有多少气势

指名读,读出气势;生推荐同学读;齐读

师:有没有读浪高的?多高?六七米高,我班最高的是谁?

多高?(一米六)象她这样的上面还有几个?

7、(配乐)师:什么样的音乐?

生:快 声音雄壮 气势大

师:什么音乐比较好?

生:摇滚 从低音到高音 土耳其进行曲

斗牛士曲子

师:老师准备了三段音乐,请你选择

生欣赏音乐,读解说词,考虑好不好?

(第一段音乐轻快的 第二段音乐:钱江潮本来的声音

第三段:钱江潮颂--去年西博会的歌曲)

师:感觉还可以的请举手?

8、选择图片:(师准备了16幅图)

生欣赏、发出赞叹

师:对潮来时潮头高的比较感兴趣

9、学生完成“制作单”,师现场制作:选择音乐乙,图片六

张,制作完毕放映,生表演,师生评价

[观潮(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篇11)

教学要点: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征、从不同方面、用不同方法描写景物的写法。

2.体会本文融情入景、借景抒情的写作特点。

3.理解作者歌颂大海的思想感情。

4.以作者对“海潮音”的审美情趣感染学生。

5.领会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海潮的艺术效果。

6.进行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1.这是一篇借景抒情散文。作者对潮声的描绘特别突出,作者的心潮也随着海潮起伏,教学时就要抓住描写潮声的不同和海面的变化领会作者的审美情趣。

2.本文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朗读训练与教材分析结合进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有不少歌颂大海的文章,有的赞颂它浩瀚无垠,包容万千;有的赞颂它巨浪滔天,无坚不摧;有的赞颂它深透奥秘,令人`遐思神往。今天我们学习一篇也是讴歌大海的文章《听潮》(板书)。潮,即海潮,是海水受到日月的引力定时涨落的现象。这是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作者给我们描绘了潮涨潮落的海,让人感受到大海的伟大力量和它的雄壮美。

二、整体把握。

1、先审题,为什么用听潮,不用观潮?

用声音塑造形象,因为是在晚上。

2、课文从哪儿到哪儿是听的内容?(第4段算不算听潮的内容?为什么?这是平常涨潮的情况)。

3、默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三个时间段,迅速找出标志语,将听潮过程切分画面。

第2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对《听潮》这篇课文进行了初步感知,先来进行检测:

(一)字词。

(二)将听潮过程切分为哪三幅画面?

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分析作者听潮的过程、听潮的心情。

二、深入研讨。

(一)师范读潮来前一部分,考虑:

1、此时海的特点是什么?用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静寂)。

2、作者用哪些景物来表现静寂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比喻)。

3、本文除了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之外,还从多角度描绘了海的声音,看第8自然段,有视觉、声音、触觉、视觉角度。

4、找同学把这部分读一遍,这部分给你什么感受?(柔美)。

(二)分析第二部分。

2、海醒之后有哪些动作?(掀、喘、转侧、打、伸、抹、踢、推、咬)拟人.

3、除了用各种景物表现大海的变化外,还描绘了大海的音响,找出这些词。

(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排比)。

4、谁能把潮来时的这种兴奋、疯狂读的维妙维肖?找一个同学读13---19段。

5、大家齐读一遍。

(三)自读潮退的部分,概括特点,说说给你什么感受?

二、研讨写作目的。

1、作者溺爱海不仅表现在对海潮的描绘上,还表现在听潮的心情上,快速找出表现听潮心情的词,这个词反复出现了三次,为什么欣幸?(位置好,潮并不是总有,而作者又溺爱海,又赶上海潮)。

2、这是作者爱海的表现,那作者溺爱海的原因是什么?(自然魅力,更主要的与作者的人生态度有关)。

3、作者想表达什么?(生说、师介绍背景)。

人生就像大海,既有安逸的时候,也会有波折的时候,但无论是安逸还是波折都要一样的面对。

总的说来,作者对完整的、独特的大海形象的描绘,既抒发了自己欣赏大海的雄壮美的`情怀,歌颂了大海的伟大力量,又表现了在人生道路上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四、诵读。

五、板书:

优秀教案(篇12)

授课对象:8岁左右

授课形式:一对一教学40分钟

还课内容:基本练习哈农第十条A大调音阶A大调琶音

练习曲

车尔尼599第28条

乐曲大汤2《捉迷藏》

新课内容:基本练习:哈农第十一条

升f和声音阶

练习曲:车尔尼599第29条

乐曲大汤2《吉普赛营地》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明确乐曲的节奏,拍子及强弱变化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乐曲的情绪,突破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品意境,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热爱生活。

教学重难点:

练习曲:由于右手在连线使用上改变了强弱规律,使它在进行呼吸动作时与左手正好背道而驰,这样,双手的动作独立便成了很多学生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左手的强拍保留音也常常因此而受到影响。乐曲:部分分为两个变化较明显的主题,感受情绪变化的特征。用触键的力度变化表现乐曲。培养音乐的表现力。

教学过程:

哈农第十一条

这一条哈农练习是与上一条相似的为3、4、5指做准备的颤音练习,注意上行时右手的第二个音要跨一个琴键,下行时左手也需要跨一个琴键。先分手练习,待掌握规律后再合手练习。注意弹奏时声音要饱满且集中,下键时要干净、清楚、流利、顺畅。音色要明亮、整齐。弹奏要均匀(这里所说的均匀包括力度、音色、速度)手掌支撑好,掌关节放松,指尖抓牢。

音阶琶音:A大调的音阶还课时,节拍器从80一拍一个音,一直到一拍四个音,在大指弹完后要立刻收进掌心的下方,它与2指的弹奏应该是同时进行的,下行时注意手腕的高低不变,转指的音不要过重。节奏可以慢一些但藏指和转指的速度不能慢。

练习曲分析:本曲的右手旋律均在较高的音区,以两个音一组的短连线为主,它与我们前面所学连线的一般规律不同,第一个音均出现在弱拍的位置,收在强拍上。左手是带一个三拍保留音的半分解和弦伴奏。

Vivo为表情术语,意指活泼地、生动地。第四行的三小节的Piu,有更、愈的意思,用在f前面,意指更强。

确立左右手呼吸动作的`要领是解决双手独立的关键,所以应多抽出左右手分别练习。虽然两个音的小连线改变了声音的强弱位置,但连线的收尾音仍应该收得轻柔些。

在第一段中(前八小节),连线的收尾音是四分音符,时值为一拍,不能将它作跳音处理,同时也要适时抬起手腕,为下一个手腕下落的动作做准备。前一段的音量标记为“p”,除将左手适当加人节奏重音外,其他的音都应处理得轻巧、优美。

中段(9至16小节)的音区更高一些,应按音的走向做出强弱变化,并将最高音的跳音弹得明亮、有力,五指的站立一定要牢固。十六小节的连续六个跳

音要按书上标记的指法进行换指,并以明显的渐强过渡到第三段的“f”。为使手臂手腕更舒服的演奏,身体重心可向右倾斜。

第三段

是第一段的重复,只是表情更活泼热烈一些。小连线的结尾音为跳音,一定要注意这个变化,右手的旋律和左手的伴奏重音都应加大动作的幅度,使乐曲在欢乐的情绪中结束。

对于有些学生在弹奏此曲时出现的双手动作很难独立的情况,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首先要强调将右手呼吸动作做得准确,待右手习惯了这种动作后,再强调左手重音的下落动作,学生找到了这种相反动作中的规律,便能很协调地弹奏。

乐曲:

整首乐曲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行,情绪很缓慢,悲哀。从第四行开始乐曲的情绪特征有明显变化,以三度双音为主的重拍跳音,描写欢快,火热的情绪,好似篝火晚会,朋友们一起舞蹈。

最后一行的节奏为整首乐曲的难点部分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要多加练习,然后再与左右的八分音符跳音齐奏,注意连线后面的半拍保持音Si的时值,最后两小结为速度较快一些的急板收尾。

体会乐曲的情绪变化,灵活运动手腕,手掌,手指尖,控制好力度,更好的展现作品的意境。

课堂小结:

通过一对一的授课形式,培养学生好的乐感,在以后的弹奏中能够自己分析乐曲,并且能够独立弹奏简单的乐曲练习曲。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琴之路亦是如此。

授课教师:乐玉婷

优秀教案(篇13)

一、教学目标:

1、教养: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述方法。

(2)抓住重点段落3---5自然段,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培养爱美、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发展:培养观察观察力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述方法。

2、培养爱美、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新课导入:

1、上节课,老师带领大家畅游被誉为“人间天堂”的——颐和园,领略了长、美、奇的长廊,你们还想去参观园内其它的优美景色吗?让老师继续带领大家去游览,请同学们用眼去看,用耳去听,用心去感受。走完长廊,来到万寿山下,抬头看见高高耸立的佛香阁,下面是金碧辉煌的排云殿。登上万寿山向下俯视,颐和园大半的景色尽收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的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面碧玉。游船在湖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真的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从万寿山下来,只见昆明湖两岸栽着杨柳,湖中心的小岛一片葱绿,岛上有一座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柱子,每根柱子雕刻的小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信步游览,园中景色让我们目不暇给,兴趣盎然。

2、游览完这样如诗如画的景色,你们陶醉吗?谁来说说你们的感受?

3、作者和大家一样也被吸引住了,他是怎样把这么美丽的颐和园写生动,写具体的呢?请自读3----5自然段,边读边想想。

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作者游览了哪几个景点?他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呢?他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按照地点转换的顺序写。先写万寿山,再写昆明湖,最后写十七孔桥)

请学生板书: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

2、请大家用——划出3、4、5自然段中最能够表现写作顺序的句子,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

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

(这些句子都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览顺序;(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齐读。

3、这些景色各有各的美,请同学们再认真的读读课文的3---5自然段,把你认为写得美的地方用——画出来,再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4、小组自学,老师巡视,随机点拨。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交流。

5、小组汇报。

你们认为哪里的景色最美,你就和大家分享你的感受。

抬头一看——那就是佛香阁。

老师随机板书:佛香阁

(佛香阁的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很耀眼。)

(耸立——高高地建立在山上,说明了佛香阁很高。)

老师随机板书:耸立

下面的一排排——就是排云殿。随机观察插图。

老师随机板书:排云殿金碧辉煌

(由于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耀眼的金黄色,显示出金碧辉煌,很有皇帝的尊贵。)齐读。

葱郁的树丛——朱红的宫墙。(茂密的树丛是绿色的,有黄色的屋顶,朱红的宫墙,五彩缤纷,色彩斑斓,很美。)小组读。

正前面——一块碧玉。游船——不留一点儿痕迹。(用打比方的方法说明昆明湖很平静,湖水很绿,很清澈。湖面很光滑,游船即使行驶过也不留痕迹。)老师板书:静绿

(1)初读:同学们真棒!读得快、找得准,咱们呀先到湖面去看看。请读第四自然段中写湖面的句子,请同学们一边读句子,一边看画面,想一想这湖面美在哪里?(请生说)

(2)试读:是啊,水是那样的静,那样的绿。同学们平时读课文的方法有很多,现在你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这样的美景读出来吧!(学生自由读文)

(3)谭老师已经被这样的美景陶醉了,老师真想带着陶醉的感觉读一读。(范读)同学们,你们是否也被这平如镜,绿如玉的湖面陶醉了呢?那就请同学们用上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读一读这句话,让昆明湖的静和绿也走进你们的心里。

(4)齐读:这样宁静的湖,让我们一起静静地读一读。

过渡:听到同学们绘声绘色的朗读,谭老师已经置身于"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美景之中了。在颐和园中还有哪些美境界让你们陶醉的呢?继续汇报。

昆明湖围着——倒垂的杨柳。(杨柳随风飘舞很好看。)

湖中心——宫殿的一角。(岛上树木很多,树木很茂盛。)

石桥——十七孔桥。桥上有百根柱子,柱子上雕刻着不同形状的狮子,你能够想象出这些石狮子的不同姿态吗?指名说,并用上“有的……有的……还有的……”。

三、深化、拓展。

到颐和园游玩真令人乐而往返,假如在2008年,你能荣幸地成为颐和园的小导游,你会怎样向各国参加奥运会的朋友介绍呢?可以介绍整个园,也可以重点介绍某个景点。小组讨论,选举代表介绍。

四、总结。

在即将离开颐和园的时候,还真有些舍不得呢!这样好了,让大家在读声中,再次领略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吧!

五、板书设计:

颐和园

总:美丽的大公园

分:长廊:长美奇

万寿山:佛香阁耸立

排云殿金碧辉煌

昆明湖:静绿

(十七孔桥)有趣

总:美丽说不尽

优秀教案(篇14)

莲山游记英语作文

国庆节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和第第去莲山游玩了,我们爬上山顶往下一看,哇!山真高啊!下面的人好像一只只小蚂蚁,弯弯的小路好像一条长长的丝带,小河仿佛装着水的脸盆,我还看见莲山山连着山顶连着顶,山顶好像在云雾之中。莲山真美啊!

On national day, mom and Dad took me and Di to Lianshan. We climbed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nd looked down. WOW! How high the mountain is! The people below are like a little ant, the curved path is like a long ribbon, the river is like a washbasin with water, I also see Lianshan mountain connected with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seems to be in the clouds. What a beautiful lotus mountain!

优秀教案(篇15)

教材分析: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惬意,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设计思路: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质,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要体现以下几点:

1、根据学生的需求兴趣安排教学,尽可能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感受,把学生领进一个触目可及的童话世界中。

对美的向往,从而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在美读课文中,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目标:

流利地有感情朗读课文。

2、能根据生活实际,运用多种方式初步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流程(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师:小朋友,拿出生字卡片,看谁做的漂亮?老师也做了生字卡片漂亮吗?我们一起做游戏:看字卡,嘴巴张得大大的,不出声,让老师猜一猜,你们读的对不对?

师:小朋友,你们还记得上节课有一个小青蛙它把大荷叶当什么了吗?(歌台)这节课我们小朋友把大荷叶当展示台,展示我们的朗读课文的水平和写字的水平,有信心吗?

[把学生从课前的状态迅速带入情境中,将入境和复习生字结合起来。]

二、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师:小朋友,先来展示我们的朗读水平吧!

出示:“我会读”。什么叫我会读?我们先把课文读懂好不好?用不用老师帮忙?分小组读:先读后讨论。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小伙伴?

(板书:水珠

蜻蜓

青蛙

小鱼儿)

2、这几个小伙伴把大荷叶当作了什么?

(板书:摇篮

停机坪

歌台

凉伞)

师:小朋友,刚才读了“小蜻蜓立在荷叶上”我这有个“立”字把它贴在这。(贴在小蜻蜓的后边)

我这还有“蹲、躺、游来游去”谁来贴一贴?

师:小朋友,我说上一句,你能说出下一句来吗?不会说的看看书。

师:展示咱们的朗读水平,这回用不用老师帮忙?(自由读)

师:刚才大家读的都很认真,读:“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的眼睛。”你也眨一眨眼睛好不好,谁来试一试?

师:小蜻蜓:“展开透明的翅膀,多美啊!”你们可以一边读一边展开胳臂。

师:小青蛙呱呱地放声歌唱,读完后你们也可以唱两句。

师:下面看小鱼怎么游的,能不能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谁来读一读。

师:现在我们来个最难的,我想找同学把“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都读出来。谁来试一试?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接授式学习之外,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这样做,就使得学生的认识不断得到完善和升华,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三、学写生字。

师:展示我们的写字水平。

出示“我会写”。写字时注意什么?

观察“朵、机”写时注意什么?书空,最后学生在书上书写生字。

[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的情况。

出示:你会连吗?

小水珠的

停机坪。

荷叶是

小蜻蜓的

摇篮。

小鱼儿的

歌台。

小青蛙的

凉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