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在传承中创新作文十篇

在传承中创新作文

发表时间:2024-03-29

在传承中创新作文十篇。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写过作文,一篇优秀的作文会吸引许多人前来阅读,你知道怎么具体去写好一篇作文吗?难道您还没有看过“在传承中创新作文”吗赶紧阅读吧,相信您会在本文中发现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并获得不少收获!

在传承中创新作文 篇1

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看过了一张明信片,它是外公在新西兰旅游时给妈妈邮寄回来的,那时候我还没有出生。妈妈说外公每次去外地都要给她寄一张明信片,而且每一张都完好无损地被保留着。

这个事情一直留在我幼小的记忆中。我第一次给亲人寄明信片是在一年级时去青岛旅游时,妈妈带我去了一家书店。那个地方太好了,不但有好多的书,还可以邮寄明信片。从那之后我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无论去哪个城市,我都会和妈妈找这样的书店,都会去享受一段安逸的时光,邮寄一份思念。一年级我还不太会写字,写的歪歪扭扭,还有一大半是拼音代替的。虽然字写的不好看,但这些字中透露着一种小孩子的天真烂漫与随时随地都会对家人的牵挂。

2021年在我去海外旅游的时候,我和妈妈费了好大的周折才找到一家邮局,给外公外婆和爸爸寄明信片。一支普通的笔,一张普通的纸,却写出了一份独一无二的真情。这张明信片漂洋过海到亲人手里已经是一个月之后的事了,但这种情感永远凝结在明信片中。

外公外婆每次看到我给他们寄的明信片时都会如数家珍地给他的朋友们分享,每次脸上都挂着幸福的笑容。

现在只要我身在异地,就总会不自觉的去找可以寄明信片的地方。我想把我的牵挂和爱用一张小纸片送出去,送到远隔千里的家人手里。这种感觉很神奇,有点期待,还有点感动。妈妈说,这就叫一种传承,爱的传承。这种形式也是我们家的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我想它会一直延续下去的'。

在传承中创新作文 篇2

塞尚的蓝花瓶岂能摔碎

郑翔文

在湖南卫视大型民歌竞唱“春天花会开”首期节目中,milk乐队改编了经典音乐作品《鸿雁》,反响强烈。华晨宇认为,改编歌曲要大胆创新,当然亦要找准表达方向;谭维维说,我们不能为了创作而创作。从建设文化型社会的角度来看,他们的观点均有可圈可点之处,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其观点值得我们深思。

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经过两千多年的荡浪浮沉,已与古人产生了不小的认知差异,甚至可以说是文化隔阂。在这种情况下,“照搬”、“复活”传统文化显然十分不妥。

传统文化如同法国印象派大师塞尚的蓝花瓶,似乎早已成了古董。这样的“老古董”,需要传承吗?如果需要传承,那么如何传承?我想,首先要回答好“传统文化究竟能给当下生活带来哪些改变”这个问题,即究竟是更优的生活品质,还是更好的社会形态,更健全的国家制度。我以为,传承的终极目的在于给予民众以生活的幸福感,同时为文化走向世界开拓道路。这便是“文化传承”的价值所在。

“复活”≠“复兴”。15-16世纪的西方曾经有过一次文艺复兴运动,它虽不免带有资本色彩,却仍不失为一种借鉴。西方进入文艺复兴的时候,特别讲求思想自由,于是各路思想纷纷破茧成蝶,成就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段佳话。今天,我们在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格外强调发动“创新引擎”,实现文化复兴,其用意便是在于营造一个近当代文化的“百家争鸣”。

创新不是目的,而恰恰是一种手段。这种手段更像是一种润滑油,讲究一种“度”,无论用多用少,都会损坏机器;只有恰到好处的“度”,才能起到润滑的功效。如果将塞尚的蓝花瓶摔碎,以见其“创新”,那真是愚蠢!

单霁翔痛批现在的文化传承是“广泛吸纳各个国家的文化素材作为外包装,将之灌注以普世接受的价值观”。诚然,随着国力的强盛与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民把传统文化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这给文化传承带来的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文化传承,这给文化传承带来了更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过度创新带来的过娱乐化、过流量化、过商品化。正如“复兴之路”特别展览在出口处设置“起点”坐标,这也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正如那迷雾中看不清的远方。

在迷茫中向前走,凭的是一颗不变的心。只有胸怀敬畏,矢志不渝,我们才能在传承之路上无怨无悔,愈走愈远。

当两束光对撞,它们不会消失,而是会发出一道更绚目的光。当传承与创新对撞,迸发出的不仅是文化的活力,更有心灵的抚慰,岁月的遗痕。

以创新为桨,以传承为舟,如此,虽一苇犹可航。

在传承中创新作文 篇3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以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而文化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不同社会具有不同性质的文化。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现阶段的中国文化。

在迅速发展的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发展并不仅仅看重物质财富的多寡,社会发展的快慢,而更看重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各国的文化发展水平已经是一种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中华民族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我国经历过很多艰难的时期,各个时期都因为产生了新的精神成果,在这些精神文化的指引下,我国人民走出了曾经的黑暗,迈向了新时代的光明。

在不断变更的新时代,我国一直秉持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精神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淘汰掉一些不合时宜、不科学的文化,摒弃掉曾经愚昧的落后思想。将那些非常重要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沉淀下来。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入创新活力的血液,使其衍生为符合我国国情的新时代文化精神。

在传承中创新作文 篇4

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已经传承了两千余年。远至年龄时期汉字祖宗的甲骨文,到如今端庄方正的楷体字,这无不是古人立异并传承下来的。汉字的魅力让我走进了书法的大门!

书法是一项可以斗胆勇敢立异的文化:被誉为“书圣”的王羲之,他学习书法时,不但耐劳当真,而且博采众长;盛唐的颜真卿,独树一帜,开创了浑朴雄强、刚劲肥壮的新书体,也就是们常说的“颜体”......越来越多新字体,越来越多举世著名的作品诞生在越来越多的大书法家手里。我虽与学书法四年,但我学到的只不外是一些鸡皮蒜毛,若我要练成一幅好字,就必需向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米芾学习。

米芾固然不是我们熟知的,但是米芾实在是一位大书法家。每一位大书法家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立异之路:年青时的米芾学习书法很耐劳,他借了良多晋代和唐代名家真迹来摹仿,当他把古人的真迹和自己摹仿的作品一道归还原主时,连主人也分别不出真假来。别人对他说:“你写字太像古代的人,惟独没有自己的面貌,这样是不会有成就的,但愿你要施展自己的特长,不能食古不化。”他听后慢慢冲破古人的束缚,发扬自己的优点,到晚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米芾不仅立异,他还善于作诗,工书法,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摹仿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他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宋代“四大书法家”。

就连大书法家都耐劳学习,作为文化的接棒人的我们怎能有理由放松。或许我们一生都不能立异,但我们的精神可以传承。众人们的奋斗,古人的经验,这些使得我们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新字体。如今,根据古人的字体我们创造出了许多好看的字体:楷体、仿宋体、行楷、隶体、魏体、舒体、颜体、瘦金体以及钢笔书写的字体......还有许许多多的字体,数不胜数。

立异是重要的,但是继续同样是重要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假如只有继续,没有立异,那便是无源之水;假如只有立异,没有传承,那边是一潭死水。所以说立异即是最好的传承!

在传承中创新作文 篇5

前些日子到创网王国兜兜转转,拜访森林163的地盘时,无意之中看到一文,题曰:《真的好想创新》,带好奇心读罢此文,也了解到一件事:森林163在语文考试时,看到作文为《我好想__》,把自己的强推作文《我好想三心二意》写了上去,结果被扣去6分。森林163的这个情况我也遇到过此类情况,就是写了一篇自认为创新文交给老师,被批了个“70”分,批语自然也很让我受不了。

我想我们在创网写的创新文不被老师们看好,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们受到那些非创新的传统教育,一见到我们这些所谓“精灵古怪”的创新文后,很难接受,认为我们的文章乃“叛逆”,自然就会被老师痛批一顿。我想不明白,为什么老师一直不肯接受我们的文章?难道创新也有罪?倘若我们也像老师一样把传统思想传承下去,再才华横溢的人才,也会被传统思想的枷锁拘束住飞驰的思维,如同岩石碎片一般,被“传统”激流一点一点磨去才华的棱角,到最后只能成为一块光滑的鹅卵石!而我们就封锁在传统里,平平庸庸度过一生!

老师们啊!你们的思想应该要改变了!你们知道,一棵苍天大树如果被牵牛花的蔓藤缠绕住,长期以久就会变得摇摇晃晃,而我们恰恰就是那棵苍天大树!被你们的传统思想的蔓藤缠绕住,最后在摇摇晃晃倒下!换句话来说,传统思想是抹杀创新的恶魔!请你们不要再抹杀创新了!按照你们传统思想的套路去写文章,才能得高分?要老老实实写文章,你们才会认可?我要告诉你们:在这个知识爆炸的年代,创新才是最大的财富!

想必赵州桥大家都知道,那可是我们中国的一大骄傲!当初建设赵州桥时,是李春师傅接受任务的,后来师傅生病了,就让李春代劳设计桥。李春想到若设计有桥墩的桥,很容易被洪水冲跨,就大胆创新,设计出了不用桥墩的赵州桥,李春还考虑多种因素,在桥上设计桥孔,一来洪水来时,水可以从桥孔流过,而桥不会倒塌,二来可以节省石料,减轻桥本身重量。师傅看过设计图,大呼“祖宗的规矩不能破!”但他看到桥确实没垮时,才放下心来。李春设计的赵州桥居然在河面上屹立了一千多年!堪称桥界的奇迹!

我们再把目光转向现代。我们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资金缺乏,用的都是外国生产的“洋货”,市场一直被外国品牌占据着。但是现在,我们有能力了,开始自主创新,有了自己的品牌,像海尔集团,已经是鼎鼎有名的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了!你们说,不会创新,墨守成规、死守教条,哪能有今天的富裕、强盛?

还有获得过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韩寒,为什么会获奖?就是因为他很有个性,能从布在水中浸透,联想到这就像社会上的人一样,方才写出了《杯中窥人》的立意新奇之作!周杰伦为什么被受许多人喜欢?这是因为周杰伦敢于向传统的音乐挑战,创造出了说唱的音乐风格,新奇、古怪的歌词也很吸引人,这就使周杰伦能在音乐界赢得极大声誉;世界微软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盖茨,能从电脑看出商机,从而创立了微软公司,每年的收益巨大,让微软公司稳稳立足于世界500强公司前列!

倘若我们出社会了以后,只按模式、老套路去做,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的,我们要学会、懂得创新,能冲破传统的拘束,才能获得成功!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现代中国很需要创新型人才!老抱着传统思想、传统规矩的人,一辈子都会很难长进的!时代在变,所谓 “万古不变”的老思想、老规矩也要该改了,老思想怎么能适应这个信息时代呢?

让我们创新吧!让我们冲破传统的枷锁,自由自在地在创新的天空展翅翱翔吧!让90后的我们,高喊:

“我们要创新!!!”

在传承中创新作文 篇6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承文化,重在创新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创新,利用现代方式给传统赋予新的内涵。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北京清华附小的学生为致敬苏轼,不仅通过吟诗等方式进行课题研究,完成带有专业色彩的论文。这件事不正是利用创新弘扬传统文化吗?虽然小学生能力有限,但苏轼的数据分析他们做的非常专业。这不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吗?

文化创新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近年来,国学的兴盛使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信息下传播,有热衷于汉服的大学生,还有成语大会的热播。多种多样的文化形式通过大众传媒进入我们的视野,为我们铸造一个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

春节期间曾看过央视的《经典永流传》,印象最深的当属四个成人演奏中国古典乐器,随着孩子们身着民族服装利用中英交替演唱《登鹳雀楼》。这种中西结合将传统诗词与现代音乐相结合使人无比震撼。传承经典,与现实结合。

将经典古典诗词与现代音乐结合的事情屡见不鲜。而在我国古代文化也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如:柳公权在博采众长的文化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创造出浑厚中带锋利,严谨又开阔的柳体从而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为传统书法增添新的气息与活力。

随着西方文化的渗入,近现代著名画家徐悲鸿在传统中国画中融入西方色彩,既体现了中国画的韵味又将创新融入画中。从而创造出新颖而独特的风格,尤其奔马图几乎成了中国现代画的现代标志。

当今中国,传统文化有些虽然已经消失,但保留了几千年的`文化我们要传承下去。传承经典,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让传统与现代科技结合,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使人们唤醒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共铸中华文化辉煌。

经典在于传承,失去创新的传承将会使文化缺失活力与激情。所以,传承文化,重在创新。让创新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时代印记,让人人都能铭记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利用创新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信息的融合。

在传承中创新作文 篇7

行走过这个剧院大门口,门中隐隐传来高亢的歌声,院门口还贴着一张巨大的海报,恰是关于戏的广告。走了许久,见此剧院,一时兴起,信步入此地。

如今社会,难得见这一方净土,毫无喧哗,只有乐声声声中听。座位上每个人的神情,都布满了肃穆。我心中微微悸动,戏曲作为中华垂馨千祀的瑰宝,当众人确实少了应有的尊敬,也只有那些老辈人的心中还存有一份热爱与敬重。

近夜晚,院内灯光灰暗,台上却炫烂着光线,与席下的暗形成光鲜的对比。我仿佛也看见了历史中的人们。他们的夜晚何来灯光,是何等不便。我不禁浮出些许笑意,许多人说现代的立异科技抹杀了传统艺术文化在人们眼中的地位。我看不然,科技反而给了传统艺术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利便,看这白炽灯,这音响,这些立异科技之物已经渗入渗出进传统文化的每一个地方。

实际上,传统文化艺术在中华民族心中的传承从未动摇过,传统文化是一族之本,是一个民族的根。可社会需要立异,人类要提高就离不开立异。

这矛盾吗?我思考着。

走出剧院,仿佛经由浸礼,我精气神一下子好了许多。在一处公园内,看见一群白叟在用电脑视频学习太极,一些孩子看着手机大声朗读,气愤勃勃,传承与立异,这不是一个死结,既然两个都需存在,那我们要做的只是去融合它们。如今社会何处不显现着传统与立异融合的场景,就像电脑的硬件和软件,硬件是电脑的根本,不能丢失,软件是立异也不能丢,两者都不可独立起来,那么它的组合,就构成了电脑强盛的系统。

这时我的心中豁然爽朗,传承与立异无需分开,他们可以合成一体,组成新的瑰宝,为社会绽放它更闪亮的光泽。

在传承中创新作文 篇8

“正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托尔斯泰这句话,意在告诉人们,传承与创新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如果一直遵守着旧规矩,就不一定会有好结果。

晋代的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学习书法,不但刻苦认真,而且博采众长,不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据说他起初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又借鉴其他的书法临摹,像李斯等等。他泛览博识,然后才独创出一种俊逸妍美的新书体。前人高度评价他的书法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他的代表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楷书《乐毅论》则被誉为“千世楷法之祖”。

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年轻时学习书法很刻苦,他借了很多晋代和唐代名家真迹来临摹。当他把古人的真迹和自己临摹的作品一道归还原主时,连主人也分别不出真假来。别人终于对他说出了要创新。他听后慢慢冲破束缚,发扬长处,到晚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创新,就是不断地推陈出新,也就是在学习和借鉴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作品。

王安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曾称雄于个人电脑领域,被称为美国式成功创业的典范。进入80年代后期,个人电脑业迅速发展,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其他公司相继推出了体积小且可以互相兼容的个人电脑,其价格只是王安电脑的1/3,而且可采用市场上的通用软件。而王安公司忽略了市场变化的情况,仍然坚持生产老产品而不创新,导致销路越来越窄,作为公司继承人的王安博士的儿子不得不在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的文件上签了字。可见,一昧的“传承”的后果可想而知。

我们不缺乏要传承的东西,但也需要创新,因为创新,是汗水酿成的琼浆,它历久弥香;创新,是向往的彩虹,它绚丽辉煌;创新,是一道铜墙铁壁,它固若金汤。

在传承中创新作文 篇9

从记事起,家中书房挂满了竹子图,水墨的质感清晰而饱含韵味,节节的竹竿象征着蒸蒸日上,大有不与世间污秽同流之意。小时候虽惊叹于画上竹子的惟妙惟肖,却对边上那几行小字频频皱眉。

小时队书法不甚了解,长大了才慢慢有所知晓,那字非隶非楷,并不如平日所见那些大家之字整齐美丽。

年级再长些,我了解到那是明清时期板桥的字画,此时又方知郑燮的字长久以来一直备受世人议论,有说他的字歪歪斜斜,似连小学生都不如;却也有人以为它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他们说隶书、楷书皆传承于千百年的书法文化,而郑板桥又将其进行了创新。

板桥体诞生于满清较胜时期,那时的清王朝对文字的约束更是严格,无论是八股文的盛行抑或文字狱的猖獗,都使那个时代的文章死气沉沉,而郑板桥却在如此重压之下形成独一无二的文体,是他对当朝封建的不腐还是对自由与创新的向往。

正是这种传承与创新,不仅仅出现板桥体这样绝世佳作,更是形成了五千年独一无二而又博大精深的华夏文化。

上溯至春秋时期,孔子对于炎黄帝思想的传承与对治国修身创新性的独特融合,形成了对后世影响颇深的儒家思想;而战国的孟子,他又传承了孔子的“仁”的理念,对执政也进行创新,融入“仁政”的概念;诸子百家的文化成为后世文人诸如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杜甫等文人墨客传承的对象,而那些垂名青史的大师们无一不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同的经历与情感酿出文化与文学无与伦比的美丽。

传承与创新对现世也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作家韩寒对于古典文学的继承与现今社会挫败的创新,还是现代舞对古典芭蕾的传承与对近代自由的新鲜无独的创新,甚至是高科技产品的出现都以身证明创新与传承的重要性。

传承是对于古旧文化的肯定与对精华的保留,而创新是结合不同的时局、不同的社会状况而产生的独一无二的内容。唯有两者共同结合,才能达到“和”的境界。

用我们音乐老师的话说:“直到我父亲那一辈,绝大多数人都会唱好几段京剧,闲来无事时就会唱个一两句自娱自乐。到了我这一辈,不怎么会唱了,但听到几个经典的段子,还能跟着哼几下。你们现在是一天到晚听听流行歌曲。对于京剧这样的传统戏剧,你们不要说唱了﹑哼了,就连现在音乐课上让你们听一下,你们都那么不愿意,还发出那么多怪声音。”京剧似乎成了老年人的专利,在我们年轻人中,京剧爱好者的比例实在太小了。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为了使京剧能更好地传承下去,国家将一些京剧选段编入了音乐教材,强制推广京剧,但效果显然并不明显。京剧正淡出我们的生活,走向衰微。

要想使京剧复兴,在新的历史时期展现国粹的风采,就必须要创新。

京剧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京剧形成于清代光绪年间,相比于昆曲等戏曲元老,他实在是属于年轻的。京剧的起源始于“四大徽班”进京,历经“徽秦”“徽汉”两次合流,才逐渐形成。所以京剧是传统戏剧创新的产物,没有先人富有智慧的创新,也就没有京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京剧曾迎来了一次新的发展高潮。这次高潮的产生,不仅仅是因为新中国为京剧发展比较稳定的环境,更在于那个时期的京剧工作者勇于创新,结合时代发展,创作了《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反映革命历史的新京剧。这批新京剧较好地迎合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把视角从封建时期转移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过表现革命事业的波澜壮阔,为当时的群众精神上的指引和鼓舞。这样的京剧,自然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由此可见创新的力量多么强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社会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但在这样一个社会大进步﹑大发展的时期,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到了新的历史高度,而此时的京剧不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了,新兴的娱乐业却似乎可以,京剧就这样逐渐没落了。

要想使京剧重新焕发活力,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使京剧的发展跟上时代的发展。这其中自然有很大的难度。

在传承中创新作文 篇10

“准确的道路是这样的,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托尔斯泰这句话,意在告诉人们,传承与立异二者都是不可或缺的。

假如一直遵守着旧规矩,就不一定会有好结果。

晋代的王羲之,被誉为“书圣”。他学习书法,不但耐劳当真,而且博采众长,不中断地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据说他起初向卫夫人学习书法,后来又鉴戒其他的书法摹仿,像李斯等等。他泛览博识,然后才独创出一种俊逸妍美的新书体。前人高度评价他的书法如“龙跃天门,虎卧凤阙”。他的代表作品《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楷书《乐毅论》则被誉为“千世楷法之祖”。

米芾是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年青时学习书法很耐劳,他借了良多晋代和唐代名家真迹来摹仿。当他把古人的真迹和自己摹仿的作品一道归还原主时,连主人也分别不出真假来。别人终于对他说出了要立异。他听后慢慢冲破束缚,发扬优点,到晚年终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立异,就是不中断地推陈出新,也就是在学习和鉴戒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的作品。

王安公司,在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曾称雄于个人电脑领域,被称为美国式成功创业的典范。进入80年代后期,个人电脑业迅速发展,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其他公司接踵推出了体积小且可以互相兼收留的个人电脑,其价格只是王安电脑的1/3,而且可采用市场上的通用软件。而王安公司忽略了市场变化的情况,仍旧坚持出产老产品而不立异,导致销路越来越窄,作为公司继续人的王安博士的儿子不得不在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的文件上签了字。可见,一昧的“传承”的后果可想而知。

我们不缺乏要传承的东西,但也需要立异,由于立异,是汗水酿成的琼浆,它历久弥香;立异,是向往的彩虹,它绚丽辉煌;立异,是一道铜墙铁壁,它固若金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