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实习报告 > 导航 > 优秀实习报告_新闻记者实习报告

优秀实习报告_新闻记者实习报告

发表时间:2022-01-17

【www.1467.com.cn - 实习报告】

实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接触社会的好机会,做完实习工作后紧接着就是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可以展示自身的实习收获,有没有可以参考的实习总结范文呢?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优秀实习报告_新闻记者实习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xxxx年的夏天,我作为一名实习生,在xx日报社政务新闻部,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暑期社会实践。

彼时正值xxx地区(包括xx所辖县市即京山、钟祥和沙洋)遭受自98年以来的第一次强大洪涝灾害,很多地方的农业、畜牧业和水产大量减产甚至绝收,人民生活陷入困难境地。接到的第一项采访任务,就是跟随记者下乡了解民生民情,为党的社会事业作好舆论宣传工作。

我们的首站是遭洪涝灾害严重的xxxx镇。七月十三日,xx镇陡降暴雨,降雨时间持续十二个多小时,雨量达三百二十六毫米,是湖北京山县有资料记载以来最高值,为近五十年来最大一次强降雨,导致该镇二十个村、部分厂矿企业及集镇受灾严重。由于xx至京山路途遥远且多为山路、坑洼不平之路,经过两三个小时的车程,颠簸到目的地的时候,几位文字和摄影记者已经头昏眼花,恶心呕吐了,但是责任在身,良知在心。面对人民的财产甚至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几位记者没有丝毫犹豫和懈怠,拿起他们手中的笔和照相机,开始了积极的采访和拍照。

作为一名文字记者,就要做到眼疾手快,精确、深入而生动的了解情况,及时报道。我们先后走访了几个居民区、养鸡场和灾民集中安置点,了解基本的受灾情况和生产自救情况。由于第一次进行单独采访,我在对一养鸡农户进行受灾情况采访时,漏掉了很多细节,例如何时开始养殖、每年收入多少、今年的损失多少、如何进行生产自救等,虽然很多细节在新闻稿中并不会用到,但由此可以认识到,记者这种职业,不仅要求我们具有强大的责任心和悲悯众生的慈悲胸怀,更要细致入微,做到严谨和敬业。

在单独做一则深度报道的题材时,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料。首先是选题和切入的问题,针对全国范围内的物价上涨情况和全国、省的"菜篮子"工作会议的召开,凭两年的专业学习和一个月的全面实习所培养的新闻敏感,我觉察到关于"菜篮子"价格上涨的问题,必定会在继洪涝灾害后,在xx引起新一轮的议题。

于是我把肉类、蔬菜类的上涨作为切入点,集中调查xx市的具体情况和面对物价上涨,政府以及各相关部门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这个题材得到了主任的肯定,并鼓励我进行积极的专业探索。

在列好大致的提纲后,我开始了采访,大量搜集材料和数据的工作。八月的xx,刚刚告别梅雨季节,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开始进入炎热的夏季,这对于出门跑新闻,着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烈日当头,在相继走访几个大型菜场和超市之后,我已经汗流浃背双腿酸软。

当时就想放弃采访任务,直接回到报社胡编乱造几个实例,再根据市里发布的文件,改写得成一则深度报道。但是想到当时选择新闻专业时的坚决和将来工作的道路,强大的心理动力要求我,一定要坚持下来,不论有多远有多苦。

在采访超市负责人的时候,遇到了闭门羹。由于超市新入驻肉类品牌如双汇、雨润等,可以有效调节xx市的肉源紧张情况,抑制肉类的物价过高上涨,所以采访任务格外重要。当时所有的超市人员都在开会,门卫要求我等待,并向我索要记者证。但由于所在的xx日报并没有给我办理临时记者证,我便掏出学生证证明身份,当场遭到拒绝,并抛出冷言说学生哪有资格采访。当时就知道等待采访是不可能了,得想点办法,死磨硬缠随机应变。

于是在等待的空隙,开始跟门卫聊天,从工作聊到生活,他问及我的大学生涯,于是我趁机把采访的要求用婉转的方式提出来,他终于答应将超市相关负责人以及双汇的经理介绍给我,但同时需要我对重要信息保密。事实证明,当时的坚持是正确的,在后来的采访过程中,我获得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得到了报社主任的充分肯定。后来对物价、工商等单位的采访还算顺利,第一轮采访圆满结束。

信息基本把握,但是要组稿,要结合材料分析,形成一篇完满的深度报道并非易事。在组稿之前,我找到一位记者,希望她能够给出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她告诉我说,要列好提纲,认真分析材料和采访得到的信息,得出自己独特的见解,特别强调广度和深度。

结合她给出的建议,我花了半天的时间将报道成稿,并交给主任帮忙修改。本以为可以得到肯定,为我的速度和激情。但是在改稿的过程中,发现不仅存在结构的混乱、内容的缺失、报道的深度等问题,更有很多句子和语言的基本性错误。

主任一番语重心长的话,再加上这次的选题经历让我明白,作为一名记者,在面对众多的困难时,不能轻言放弃,要随机应变应对各种突发性的事件和情况。仅有一番的激情是完全不够的,要做到沉着冷静,虚心请教,争取每天的进步。

俗话说:防火防盗防记者,记者的认识面和囊括信息的能力,的确是凡人所不能及。一直认为政务新闻部的记者,就只是跟政府打交道,冷淡、无趣,但是经过一个月的实习了解到,记者虽然又累又苦,但是他们热情、积极,具备在基层坚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的丰富经验,有着吃苦耐劳、专心敬业的精神。

总结这次时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为期仅一个月的社会实践,但我认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受益匪浅的社会实践,这将会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欢迎登陆,转载文章内容请注明出处,本站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报告格式 毕业实习报告 会计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例文

1467.Com.cn相关文章推荐

记者的实习报告(310字)


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一】

当我第一次踏进布尔津县广电局记者部办公室大门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在之后的两个月当中,我会在这里收获一段快乐而难忘的时光,记者实习报告总结。我不仅从同事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和他们成为了朋友,更重要的是,我在实习过程中拿到了开启通往社会之路大门的六把钥匙和经验。

第一把钥匙:真诚加勤劳等于收获。

你可以伪装你的面孔,你的心,但你绝不可忽略真诚的力量。

第一天去广电局实习,我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之前就听过很多关于实习生的传闻,他们说在单位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于是有点担心自己会和他们说的一样,要么被当成透明人,要么就净干些杂活.踏进办公室,第一次见到我的师傅和几个陌生人,我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从那天起,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见到他们都要微笑的说声早晨好或者早安。那是我从心底真诚的问候,我总觉得,经常有些细微的东西容易被我们忽略,比如轻轻的一声问候,虽然微不足道,但它却表达了我对同事,对朋友的关怀,也让他们感觉到了被重视。

仅仅几天时间,我就和同事们打成了一片,我担心变成透明人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我想,应该是我的真诚换取了同事们的信任。他们把我当朋友,也愿意把工作分配给我,其实不仅仅是待人要真诚,对事我觉得也应该真诚,例如说刚开始我独自出去采访的时候,镜头总是左摇右晃,在同事面前,时常让他们尴尬,在他们面前,我只是个毫无经验的小辈,但我觉得对待工作我们不应该谈资论辈,有意见或者有建议,只要对工作有利,都应该诚恳的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于是我开始虚心求教,终于镜头在以后的日子中越拍越好。其实只要你是真诚的,谁又会在乎你资历小,又有谁会小看你呢?不是吗?

第二把钥匙:沟通

你知道他,但你记得住他的名字吗?你记得他的长相吗?你认识他,但你了解他吗?

"你能将人和名字对上号吗?”编辑哥哥从我手中接过采集回来的会议母带和文字稿件,劈头一问,我被问了个哑口无言。天呐,参加会议的人如此之多,怎么可能记得住全部人的名字?而且我只是去采写新闻而已,采不对,就是政治问题?那里又没我熟悉的领导,我心里嘟哝着。

编辑哥哥没在说什么,只见他把稿件上的人物一一与采集回来带子上的人物对号。后来我了解到,原来编辑哥哥也只见过他们几次而已。

次日,我和一位老资历的记者跟随某位领导外出调研,每到一地,就会出现许多我不认识的新面孔,回来后,写稿件的时候那位老资历的记者竟然知道每一位参与此次调研人员的名字和职务。问起原因,无它:沟通足已。

原来是调研过程中他一有机会就会和参与人员聊天。

我终于明白了,沟通是一种重要的技巧和能力,时时都要巧妙运用,认识一个人,首先就是要记住对方的名字,了解一个人,则需要深入的交流,而这些都是要自己去主动做的。

即使是会议,你也可以问相关人员或者秘书求得第一手资料的,树是死的,但人是活的。

第三把钥匙:激情和耐心

激情和耐心,就像冰与火,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

记者部我的师傅(姚哥)说:假设你从事报业投入的是百分之百的精力,那么若你从事电视业就必须投入百分之一百五的精力,记住,记者是没有周末的。

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二】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时间真的不等人。大学三年,我一觉还没睡醒就有人跟我说现在是xx年,突然发现,我就要毕业了,真的有些感慨,往事历历历在目!在这个假期中,给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第一次去体验生活,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淡的冬季。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次的实习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应付交差。但是,今年寒假我不想让这个冬季平淡过去,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了解社会,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我于11月26日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记得有句颇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就是从不知梨味到体味其中酸甜苦辣的过程。除了体验到记者这个"无冕之王"职业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学到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获得了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8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1篇。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当然在这期间,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采访了市交管局新闻发言人姚先生。采访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台里接着写稿子,剪带子,打字幕听录音。完成后,交给后期制作进行编排。就这样一篇完完整整的电视新闻出炉了。通过第一次的采访也让我了解到电视新闻采访的整个流程以及后期制作的步骤。

从前都只是在电视上看新闻,对于新闻的画面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而现在因为实习的缘故可以亲身体验如何来做新闻。原来做好一条新闻,除了要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及进行现场的采访,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新闻的后期制作,正因为有了后期的编排才使得一条新闻更加生动,整条新闻也更加丰富。

对于新闻的制作,之前在学校里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内容,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页,只能从头学起,还好老师总是很有耐心,总是细心提醒。新闻制作并非想象中的简单,首先开始剪辑,从拍回来的内容中选择可用的片段,使得新闻画面和新闻的文字稿相配合,相互呼应。然后就要处理声音的部分,我们需要听清当事人所说的话,并且记录下来,因为最后我们需要给新闻加上字幕,使得新闻更加完整,也可以帮助观众更仔细的观看新闻。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给新闻配上音乐,使得新闻更加生动,也更加吸引人。

由于我还缺乏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做非编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难题,另外做非编也需要非常的仔细小心,因为所做出的新闻节目会是面向成千上万的电视机前的观众,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这个新手总是格外小心,总是反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编辑工作,也能帮上老师的忙,不用再向刚来的时候傻傻地不知道能做什么。

要做好一篇新闻和以上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分不开的,线索,采访,编辑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忽视。在这里的两个月时间里收益颇多,对新闻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

在实习的过程中,常常会觉得自己所学的东西还是不够的,视野也不够开阔,还缺少很多东西。真的就是临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所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因此还需要不断的补充自己的所学,更加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正是因为这次宝贵的实习经验,才让我对许多事情豁然开朗,对于将来也有了新的规划,更加明确了以后所要走的路。

是的。大学校园,远离社会喧嚣,莘莘学子很少真正接触到社会现实,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脱节,这些使得我们大学生在刚走出象牙塔后显得无所适从。如果说在校园里的生活就像一个梦,那么实习更像一个闹钟,把大学生从梦中敲醒。

现在我的实习期已经结束了,真的很不舍得。而我也一直为自己能留在《百姓连线》栏目组实习感到幸运。当我在写实习报告的时候,回忆里的每一个片段都不舍得丢弃,这一切都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我衷心的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指导过我的老师们,真的很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照。也感谢培育我,栽培我的学校和老师,我会更加努力,完善自己。

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三)

XX年8月1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一,我开始了在XX人民广播电台的实习过程。经过分配,我被分到了文化体育台(波段是FM105。7)由经验丰富的记者张云杰指导我的实习工作,以下简称张老师。文化体育台是XX人民广播电台下分的一套以文化类和体育类新闻采访为主的节目,电台还有其他的波段如新闻台FM100。8,都市之声FM93。1,音乐台FM106。7,交通台FM103。3,财富台FM99。1,少儿广播。

在经历了5个多月的实习工作后,我的收获很多。在电台实习期间,我的实习工作主要是负责广播稿件的编辑,以及采访对象的背景材料的搜集和节目后期录音的编辑。我不仅参与了体育类的《开利兄弟体育直播室》栏目(16:00——17:00),而且也参与了文化类的《105。7文化广场》(18:00——19:30),《新教育时空》(6:00——6:40)栏目的编辑制作。

收获主要是心理上的和技术上,以前虽然有过在晨报实习的经历但是报社和电台毕竟不一样,感受是很深的。

心理上,刚开始实习的时候,由于有过在半岛实习的经验所以我每天很早的时候就来到电台,但是电台的人都很忙也没有时间和我说话,有的时候给我安排好了一点工作后,就让我回家了,过了几天他们告诉我最近不忙可以不用来,有事的时候就给你打电话,于是我在家一等就是一个星期,没有人给我电话,我开始着急了,按照这样发展我的实习将不会有什么收获,我还要考研,如果继续这样没有事情做的话也不可能完成实习的要求,消极的心态不利于实习,所以我主动找到了张云杰老师,和她谈了我的一些想法,不仅如此我也改变了以往的方法,我开始主动的找机会做事,我对足球比较感兴趣所以我提出从体育类节目开始锻炼,所以我开始在《开利兄弟体育直播室》这个栏目工作,主要负责体育新闻的搜集编辑和要采访的人物事件的资料搜集

开始的时候我就是从网络上搜集材料,渐渐的我决定要和身边的记者学习最基本的改稿,就是把一篇报纸上的新闻改为广播新闻。广播新闻一般比较口语化,我以前虽然在课堂上学习过,但是具体动手实践的时候就发现没有平日的反复练习,突然来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把在网上摘下的体育新闻改写成为一篇广播稿成了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要练习的内容。练习了近一个多月,电台的人也没有给我机会真正的改一次稿,都是我自己找自己改或是改一些记者选的新闻,但是往往都是改完就完了没有下文。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心里有些迷茫,每天做一些相同的事情但是却得不到什么回报。我是不是不应该在继续下去?

我自己问自己。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做些什么,心里想:还不如到报社实习呢!于是我又开始了迷糊状态。我开始讨厌每天做别人喜欢的事的感觉,大概人总是会这样,奉承别人的时候毕竟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许我每天给记者们端茶送水,他们也觉得这个人真的没有什么用,就只能做这些了,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也只能充实当代新闻单位的各种杂务劳力了,至于具体的工作,那要等你熬啊!

记者的实习报告【篇四】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从20xx年年初通过电视台招聘考试上班后,转眼已是第五个年头,回顾这期间的工作感受,酸甜苦辣兼而有之,让人难忘。但最让自己感到欣慰的是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收获很多,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提升,自己也变得更加成熟。

作为科班生的我,在学校就已知晓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首要品质。从毕业到现在,一直都是从事记者这个职业,更是深谙此理。在电视台工作期间,我力争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每天的采访中去,因为我知道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对得起这份岗位,这份工资。上班期间,严格遵守台里各项规章制度,不随便迟到、早退、旷工。工作的时候,不管日晒雨淋,又或是周末假期,自己都坚决完成了台里安排的各项外出采访任务。

作为记者来说,白天采访、晚上加班写稿更是常事,所以大家都坚持当天的采访当天出稿,哪怕是忙到半夜,以免耽误台里第二天的其它工作安排,也避免了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报道迟发或不发。媒体行业都是实行严格的绩酬挂钩制度,工资所得和个人稿量紧密结合,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必须积极写稿,并努力向省市上级媒体投稿。回顾在电视台的这五年,自己在摄像、采访、写稿等基础业务工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积极参与台里举办的各项重大活动,无论是担任摄像,还是负责报道,均能很好完成工作任务,记得20xx年举办的走进同乐湖·幸福向前冲户外竞技活动,我和同事们一起战高温、冒酷暑,当时我既负责摄像,也负责新闻报道,近2个月时间里都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工作在一线,大家一起吃苦流汗,有的人晒黑了,有的人中暑了,但我们都没有放弃、坚守到最后,最终使整个活动完美收官。

文艺新闻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实习,无非是暑期来临前向学校领一张实习表格,暑期结束后把填写了实习单位评估与印章的实习表格交给学校,实习时间长则四个月,短则一两个星期,到实习单位人头还没熟就回来了。

可是,在越显竞争激烈的现实环境中,实习生已经变成成为正式员工前的第一份考卷,当你真正踏出这一步时才发现一切并非想象中那么容易蒙混过关。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成为合格实习生的前提。

时间像流水,在不经意中的蹉跎和忙碌中,我的实习生活已经画上了句号。我不敢说这个句号是完美的,只能说我收获了很多。习惯了自由的学生生活,曾在开始的时候,对那么长的的实习时间有犯愁和些许不适应的感觉,觉得这日子是没有尽头,做任何事情都得一板一眼,规规范范。但是,现在回味起来时剩下的只是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各样的滋味:有为自己的稿子没写好而烦恼的时候,有为自己的小小成功而窃窃自喜的时候,有为受到领导批评时而生闷气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成长,但是不可能直接就到达成熟,而只是不断地成长,在成长中不断地接近成熟。很庆幸的是,在实习这段日子里,我成长了不少。同时,又对自我有了一个更为深一层次的认识。

实习生通常是没有工资的,即便是有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点伙食费。很多人说,做实习生,就是变相的廉价劳动力。我不否认这一点,但换个角度思考,我把它看作收获应缴的学费,成功前必要的付出,因为从书本到实践,我完成了这种跨越。原来在课堂上做练习写的稿件,只要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就行,而一旦进入实际操作,必须要保证所有人都能认可你。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尽力像一名合格的电视媒体记者靠近。

更重要的是,我从身边的员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是职业精神。比如,在学校我们总是习惯于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而真正到了工作中,每个人都会自觉地把前提工作做到最好,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做不好必定会影响到下一步",实习老师总是这样告诉我;比如,课堂上老师布置的新闻作业,我写完了就直接交出去,而在实习中,因为一点差错就会直接关联到整个电视台的工作,从稿件到同期视频不检查两三遍我不会放心;再比如,上面布置了一项看上去很辛苦很难完成任务,如果是在学校,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抱怨和抵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会连续好几天加班到很晚,也一定会尽力完成。

实践然后知不足。我发现自己在沟通、交流方面,还有许多不足。在学生时代的时候,并没有有意识地去发展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素质能力,等到实践的时候,才发觉问题一个接一个的出现。曾经是那么的自以为是,在遭遇了这些事情后,便收起了那种锋芒,变得谦虚低调多了。能够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不多,我有幸对此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几个月的实习也让我明白了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实习是一段独特的经历,当记者更是一种让人受益匪浅的体验。实习对人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考验,更是对我们的人生态度的衡量。

在这场考验中,我相信从四川音乐学院国际演艺学院文艺新闻班走出去的实习生肯定是经受得住的,我们决不会退缩,我们决不会成为懦弱者,虽然我们可能没有做到最好,但我们肯定是拼尽全力的。

先做人后做事,这是一个社会生存的潜规则,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是一样的。在与实习老师,其他的记者,编辑以及电视台领导交往的过程中,我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怎样做人、怎样与人交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不可能独立存在,我们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当我以前学习这样的抽象理论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陌生,而在实践的时候,切实体会到了其中的深刻道理。做事同样重要,这是检测一个人的又一个重要标准。

这样一段充实的体验,改变了我很多的想法的同时,也端正了我的态度。每天朝九晚八的工作生活,锻炼了我的意志,改变了我的不良习惯;我们要积极适应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环境,唯有适应我们才会有收获,我们才会有进步,我们才会更加成熟。

对于未来,我想现在不能说我已经完全有了清晰的思路,但是我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在平坦的大道上迈出下一步并不难,你只需要向前走就是了,可是在十字路口的任何一步都有可能影响大局,所以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最后我衷心祝福我亲爱的05文艺新闻班的同学,未来的路上一路顺风,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

会计专业实习报告 计算机专业实习报告 英语专业实习报告 物流专业实习报告

新闻专业暑期实习报告


新闻专业暑期实习报告

后来就进入后期剪辑制作的工作了,刚开始跟着老师,看了一个宣传短片的剪辑过程,大致认识学习了一下。第二天因为老师没有太多的工作,有较多时间来给我做手把手的指导。半天下来,我基本上掌握了 EDIUS 视频剪辑软件的操作方法,可以独立进行最基本的操作了。之后我便开始了自己的工作,将之前拍来的东西,采集下来后进行剪辑,制作。

虽然随着技术的渐渐熟悉,可以很轻松的进行操作了,有了些得意之处。不过第二天就出现了问题,将所有可以用的片段,进行顺序排列铺在轨道上之后,电脑突然出了问题。叫来老师后,他问我保存了吗,我才反应过来。一直做了这么久,只专注于截取视频了,竟然忘记了保存。当时真的着急坏了,心想这下惨了,今天一天的功夫可白费了。老师将电脑处理好后,打开文件,从自动存档库中将工程调了出来。幸好只是虚惊一场。不过让我也长了记性。这项工作看似简单,是个很细致的活,每一个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衔接,怎么处理,哪个先后,都是要经过仔细的一遍遍斟酌的。所以,在储存上也更应该引起注意。一旦返工,可是很耗心力,而且,还可能会失去原来的效果。

通过这一次的教训,我便开始做好一段就进行保存。而且不再急于求成,一点点的细心去审视,不满意就重来,直到有了好的效果为止。以前总听别人说有粗活细活之分。现在才明白,其实并没有什么的粗活细活之说。任何的工作,都是细节决定成败。细节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但却是至关重要的,就像一架飞机上的一个螺丝钉,一篇文章的一个标点,一段视频的一秒镜头。

一切都基本完成之后就进入了最后的领导审片阶段了。首先是专题部主任审片,因为是她全程监制的,所以大问题倒是没有什么。只是在审片的同时,她在不断的思考,某处会不会引起什么状况,会不会在台长审的时候出什么问题等等。反复修改,重看了四五遍之后,确保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就请了赞助商来看。赞助商的意见却有很多,当然处处都是以他们的商标或者名字是否为主而提的,导致我们又重新应他的要求做了些修改,把本来前后衔接,画面转换,背景音乐等方面都配合的比较好的地方进行改动。对此我非常不解,可是我的制作指导老师却没有说什么,只是按照人家说的照做。折腾了快一下午,又请来了台长做最后审批,台长对一个有些许不良宣传的地方提出了意见就签了字。前前后后,仅仅审片就花了三天的时间。就连最大的工程制作都只进行了四天而已。而且,为了投资商的意愿,我们改动了很多费了很多心血去做的东西。刚开始真的是很想不通。但后来我渐渐明白,这也许就是商业运作吧,这也许就是工作和艺术的不同之处。我们处于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必定会有很多的无奈和身不由己。这一点会成为我以后将要面对的一个学校到社会的跨越。社会毕竟不如学校,可以让你肆无忌惮的去发挥,不会有什么东西牵绊到自己,不会有那么多的压力。但我想不论学校还是社会,不论是为了利益还是为了充实自己,良心和道德是第一位的。如果有时候为了利益需要我们自己有所付出,那是正常的生存本能,可以理解。但绝对不能为了利益而伤害别人,做违背良心和道德的事情。传媒工作是一个面向大众的职业,一定要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

不管怎样,最后还算圆满的完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实习,我的收获还是颇多。知识技能方面,我学会了简单拍摄以及剪辑软件的使用。在对行业的理解上,我懂得了,不论是新闻还是少儿节目,或者一个广告,都有着一套完整的程序和流程,都要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对待。而且,任何工作一个人完成时很困难的,团队精神是很重要的,只有互相协作,互相帮助才会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另外,我意识到了自己粗心大意的缺点,细节是很重要的,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要细心认真的去对待。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珍惜这次实习所得到的,改善自己发现的那些不足之处,让自己在今后的时间里更加优秀,在毕业后能够尽快的投入社会工作中。

新闻专业暑期实习报告(2)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范文780字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一)

第一天到报社报到时,心里有点忐忑不安,看到编辑记者来来去去的忙碌身影,不知该从哪里入手。部里几位老师都很慈祥热情,对我的鼓励和帮助,很快消除紧张,融入工作状态。每天,在体会记者艰辛生活的同时也感受着新闻的魅力;在感叹于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当中,我逐步的成长;在苦和累当中学习着各种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

在报社里,我每天的工作就是外出采访、写稿件,有时听听采访时录下的录音,把录音整理成文字。除了综治行动的专题报道外,日常一般都是写消息,大约800——1000字左右,比专题要好写很多。接热线电话,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拿起笔簌簌写了起来。新闻最容易忽略的是一些事实细节,比如人物、地点、时间必须有确凿的事实依据。否则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打电话四处查找知情者,经确认证实后,再写入新闻消息中。

在实习以前,由于对新闻报道有一定的兴趣,我通过课外学习已经接触了很多概念以及新闻规范,但不专业。如:要注意新闻的负面影响,有些事件如果以新闻的方式发出,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作为报社或者记者在提出新闻观点时,要尽量保持中立。理论与实践是有代沟的。深深体会到将理论用于实践的重要性。

做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对政治思想素质要求极高的职业。特别是采编人员,需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以及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等问题,把这些东西消化,变化自己的新闻内容登在报纸上。所以要有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在我实习过程中,我发现每一名编辑记者在紧张的采编工作之余,都十分注重政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保持敏锐的政治洞察力,成为联系党和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实习的一个月很短暂,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我开始亲身体会到做一个好记者究竟该需要哪些素质。

第一,做一个好记者必须要有职业道德。做一个记者不难,难得是做一个好记者。在报社实习期间,常常有群众到读者接待室找我们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总是十分热心却极其无奈。很多老百姓办不了的事情,比如说包工头厂拖欠工资,消费者权益没有得到保障,记者只要一句话一个电话就能给他们解决。我发现,为老百姓说话就会得罪很多单位,但是,记者是个需要爱心的工作,只让小部分人说好不是好,只有让老百姓说好才算好。

第二,做好记者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尤其是机动记者。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你的节奏很慢,那么当你到达现场也许已经人去楼空,一无所获。这样,一条重要新闻的现场性就会变得很淡。甚至,报社会在和同城对手的竞争中落在下风。

第三,实习时要给自己定好位。在实习中,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但是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第四,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在业务方面,我觉得我们要想要真正学到东西,真正融入这个社会,要做到一下几点:第一要学以致用。记得第一天的工作时将PDF中的文字打出来,整理完后我才发觉我们在课堂上学过用软件转换格式,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往往忘记了这一技能。这说明学习得还不够扎实!后来写稿中,我也发现我们的理论学习与现实操作确实有一定的差距,这是不争的事实。课堂上学的一般都是通识的,在工作中,每一个公司、每一个岗位、甚至每一个职员都会有自己的风格,虽然如此,但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学理论知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尽力学好通识,让它日后与实际工作接轨,学以致用,发挥它的价值。

第二要做好准备。要写一篇好稿件,少不了材料。要拿到好材料,记者在采访之前要好准备怎么写?这样写要用到什么材料?我的记者老师经常是在去采访之前就已经构思好了。

这样到达现场时就会有目的性,而不会哑口无言,还要注意大胆地询问,把材料问到位不仅是记者的职责,也是对读者负责。

第三要写得出色。作为新闻人,报道最重要的是遵循客观性和真实性,但也要为读者考虑一下,不能把干巴巴的稿件让读者看。我的老师就教我要学会“编”,但这个编并不是天马行空,而是合情合理地编。比如去采访市民,有些市民说话的水平有限,不能够一针见血,也有些是只说了表面的,深层次的煤油说出来,这样记者就要发挥编写的能力,帮助市民把他们没有说出来的话说出来,但是,如果是领导说的话,那就不可以随意改动啦。所以,在写稿时除了要保持客观,还要生动一点,要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受。

第四要终生学习。我一直都以为找到工作后,就可以把学习放一边了,但记者老师却告诉我,在写稿之前要看看网上别人写这类稿时时如何写的,可以向别人借鉴一下。老师经常写一篇稿件要浏览几十个稿件,写专题时更甚,浏览上百个。后期我在写稿时,也经常上网浏览别人写的,我发现同样的题材,却有非常多风格,而且有的写的真的非常不错。现代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无论是做哪个行业,都必须学习。保持终生学习,才能时时进步。第五注意细节。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我想这句话可以用在各行各业。记者在写稿时也得注意细节。往往精彩的细节描写能让读者读出故事性和趣味性。这就要求我们在采访时,不仅要听内容,还要留意环境、表情、眼神、动作等细节。比如慰问特困老人,记者就要留意老人住的环境是怎样的?慰问百岁老人,要留意老人的样貌和精神状态。老师曾经发了一篇她以前领导写的稿件给我借鉴,那篇稿件实在有太多细节描写了,虽然是一篇政治稿,但我看着却像在看故事。很不错。

第六要主动。学东西是为自己而学,不是学给别人的。主动一点才能学到更多东西,比如到报社后,如果没事干,可以问问记者今天有什么安排,又比如一天的工作做完了,但还没到下班时间,也应主动问记者还有什么可以帮忙的。主动一点,就意味着向前一步。最后善于总结。总结时最后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学习之后不总结往往会前功尽弃。自己写的稿对比老师写的,总结之后你会发现自己有了质的飞跃。有时我觉得写稿的过程还不如总结的过程重要。

实习真的很快,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昨天还在报社里。还记得我第一天去的样子,好不容易找到了去的路线,好不容易挤上了拥挤的公交车,好不容易找到了报社,又好不容易得找到了老师,不过一切都是顺利的。

这可以说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进入社会,当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真的很紧张。大家都做自己的事情,当我进去的时候只是礼貌性得看我一眼,好一点的给我一个微笑。我不尴不尬得走到老师面前等候发落。不出意外得第一天的任务就是看报纸。

第二天我有了自己的办公桌,我以为我也正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可是我想错了。一连几天我都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的,偶尔老师给我一个任务,哪怕是很小的任务我都大动干戈,搞的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一样。

第一个星期真的如噩梦一般。在办公室里你会感觉自己完全是多余的,没有人会理你。而且老师们在你面前侃侃而谈,但是任是没有你插嘴的份,第一个星期就在这么浑浑噩噩中度过,当时我的想法就是:完了!完了!这个暑假完了,难道每天在这里做空气。那还不如回家。说真的,我真的有想过不干了,回家算了。

但是所谓绝处逢生,坏到了极点就不可能再坏下去。第二个星期因为报社的活动较多,慢慢得和老师们熟络起来,但是一般来说我还是大气不敢出的那种。说到我的老师那可不得了啊,在我进去以后不久她们三个就组成了太太理财团,有了一档专栏叫太太理财经。在这么强大的老师团里沃的压力可想而知啊。最后还是小l老师开口了:你多看看基金的东西啊。熟了以后可以帮我写基金的文章。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是煎熬了多年的农民听到了解放的消息般振奋人心啊。我终于可以有事情做了!

但是天下哪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啊。要写文章可以,那必须了解基金的基本常识啊。我这个人没有什么耐心,而且那些名词解释解释得又老长老长的。现在我懂了以后看,我觉得它们讲的很多都是废话,明明很简单的意思被他们解释得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几天那个痛苦不是用语言可以说明的,天天我看得是云里雾里啊。

忽然有一天,老师问我看得怎么样了啊。我这个人胆子也大了,说:看懂了。结果老师就说:今天要写重点啊,你看看有什么好的题材没有?像我这种对概念都一知半解的人,还让我选题材,一听到老师的问题我就蒙了。我当时说:我们可以写写投资者的后市的操作。现在想起来我一个汗啊。这么烂的题材。楼老师也没有多说我,只是笑了笑说:你跟我来的时候一样一点都不懂。你现在还是要多看看,不要急。那时候我就觉得真的要做好一行真的不容易,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

后面几个星期,我不仅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任务。老师更是把写封底报道这种重大任务交给我。说你慢慢写写看,写得好写不好都没事,我会帮你修改的。第一次写的时候当然是力不从心,非常想写好但是知识面不够。而且整个流程也不清楚,到最后写得我累死但是出来的效果还是不行。我非常不好意思得交给老师,老师看过以后没有批评我,只是说这个重点已经抓的非常好了,就是你的新闻结构和欣慰措辞还有很大的不足,总体来说写得不错。当时我那个开心啊!没想到我这个没有什么文采的人也受到了表扬。

以后的每个周五我都会写封底报道,而且越写到后面我越驾轻就熟。收盘后看各个财经网站的收评,然后打电话给各大证券机构采访相关人士关于大盘走势的分析,还有对后世的预测和操作建议。老师也是一次比一次满意。

这次的实习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不仅是新闻写作上的经验,还有如何与人沟通的能力上,而且还收获了几个很好的老师能为我以后的新闻写作提出建议。这个暑假的实习真的过的很有意义。通过这次实习,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强,能够把学到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关于约稿,编辑,校对,排版,彩编等方面的知识,逐渐熟悉了文化传媒方面的一些知识。

我学会了怎样同单位的其他同事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和谐的氛围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也强烈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有广博得知识,高超的技能,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要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感谢报社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报社的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二)

在江汉商报实习了四十天,实习结束以后,感觉自己的应该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对于新闻写作的探索与学习并没有结束。在江汉商报这个平台,我感到这四十天的收获很多,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一、走在街头上也要留心

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骑着单车上下班,有很多次我在路上会遇见有人沿街卖手机、药物或者其他物品的情况,后来在网上查询发现,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形形色色骗子。

7月16日上午,我在沙隆达广场附近逛街时看到有人在向路人兜售一种“虎皮狗”,样貌很特别,像是小猫、小老虎,围在旁边关注的人很多。我也比较喜欢小狗,于是留意看了一下,但当时我并没有太多想法,只是随便看看就走了。走了没多远,我又觉得有必要回去再看看,于是我折返回去。

那个人还在,他看我走了又回来,就说可以给我打折,我也没有在意。回到寝室我觉得这个可以写成一个趣闻,于是随便在网上查询,之后发现网络上有很多揭露信息,说这种狗是染色而成。在我的实习老师的帮助下,我到宠物市场和宠物医院询问,得知这种狗确实是伪造的狗种。最后,因为没有照片,这篇新闻并没有见报,但是从这件事我知道,发现新闻要对新鲜事有一个敏感和思考。

还有一次我在某个路口看到有人在卖一种称治疗风湿的药物,这个人首先称自己是某个药厂的推销员,因为药物下个月要在各大药店上架,现在先期赠药。但是他们却迟迟拿药不送,而是一直演讲一样的介绍药和疗效等等,由于这样的情况我之前也见过,于是我在那个路口多停留了一会儿。他们不断用各种实验来向群众宣扬他们产品的效果,让我觉得很疑惑的是,他们把药品涂在打火机上之后,打火机开始漏气起火,我感觉这就像是似乎是一个危险物品一样,但是群众却认为这对治疗风湿一定有效。

20多分钟以后,他们开始以试真心为借口收钱,每瓶20元。我赶到报社后在网上查询该品牌药品,该品牌药品没有商标确实有问题,但是我当时忘记索取药品包装。这篇新闻没有能够做出来,但是我从中得到一个教训,就是做事要周密;当时我要是索取了药品包装再到各大药店去咨询,一定会得出权威的结果。

二、去新闻现场要迅速

我有幸跑过一个在大多实习生很少跑的现场新闻,7月29日早上,我睡意朦胧中接到指导老师的电话,电话里他说接到读者热线在九龙渊附近有一件事,具体事件是什么并不明确,但是有很多人在围观。

当时还在床上赖床的我,马上爬起来,穿上衣服跑出去。由于出门急,我根本就忘记了洗脸;为了尽快赶到我飞快地骑着自行车,在出事地点的附近并没有停车的地方,于是我把车随便停在广场上的一个地方。

等我赶到现场,看到是有人在护城河里发现一具男尸,我马上对尸体进行了一番观察。看死者的穿着,体貌特征,估计死者的大概年龄。之后我就向在场的围观者询问情况,有一个热心的陈女士说是她和朋友们在晨练时发现尸体的,于是我向他了解了当时的大致情况。之后,我又向刚刚检查完的法医和一直在维持秩序的警察了解了一些情况,20分钟以后,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赶来要将这具尸体抬走。

这时我看到报社另外一名记者也来到现场,由于殡仪馆的人员正在将尸体进行装袋,所以他没有时间对尸体进行详细的查看。这个时候又恰好下起了大雨,围观的人全部散开,这对于他采访的难度可想而知。最后,这篇报道由另外一位比我还要早到的记者写好,但是其中也有我写的内容。这篇新闻的报道,让我感觉到了时间对于新闻采写的重要。

在27日晚上,荆州的一场大风让开发区沙岑路跃进村路段宿津线、宿三线两条10千伏高压供电线路19根电杆被“腰斩”。28日上午,我的指导老师接到新闻热线,于是带我去开发区采访。

为了赶时间,我们并没有选择等车,而是直接打的士。赶到现场时,电力抢修工作刚刚开始,通过采访很快了解到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情况。后来赶到的记者没能在时间上占到优势,电力抢修的负责人又相对比较忙碌。

那一天,我和老师又在附近采访了关于强风灾害的一些其他的情况,虽然最后只有电力抢修的稿件见报,但是这一次的采访经历对我来说却是难得的,在一天的时间里采访那么多的人,写那么多的稿件,对我的能力是一种很直接的锻炼。这一次的采访,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时间对于跑新闻的重要。

三、“意外收获”也要采

我大多数时间和摄影记者出去采访比较多,我和一个姓冯的摄影老师出去的次数最多,每一次出去采访,冯老师全部是步行。对于摄影记者,步行有利于拍摄到更多的镜头。

8月4日下午,我和冯老师一起去采访一个送水工,在路上的一家图书馆门口,冯老师停下来,然后带我一起进去。他看到了图书馆内摆放了许多有关于的奥运的书籍,于是在征得图书馆管理员同意以后,拍摄许多图片。后来其中的一个图片在8月6日见报。

而后在路上我们又看到一个被扭曲了的电话亭,电话亭的两个话筒被人为的绑在一起,破坏很严重。他也拍摄了几个照片,后来没有见报。那一天对那个送水工的采访也很成功,并没有因为拍摄那两组照片而耽搁。这一点让我知道,新闻采访时,“意外收获”也是要采的。

8月19日下午,我和另一位摄影记者苏老师去采访电线杆制造厂的工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能成功。在回报社的路上,我们看到路边修车的工人师傅工作很辛苦,在苏老师的建议下,我们对那位师傅进行采访。20分钟左右,采访完毕,稿件在8月21日的报纸上见报。就是因为在路上看到的情况进行采访,才使我们那一天的采访没有白走一趟。

这件事也是让切身体会到“意外收获”的重要,在保证影响正常的采访任务的情况下,不能放弃对一些临时发现的新闻的采写。

四、眼光要犀利,采访要到位

8月6日,我去采访一个拉车卖蜂窝煤的人,在蜂窝煤批发的地方,我找到头发花白一个年纪很大的老师傅。

简单的聊过之后,我发现我所能从他身上得到的信息并不够组成我的这篇新闻,于是我提出跟随他一起走到他卖出一份煤为止。老师傅很和善,笑呵呵的答应我,并且一边走一边向我介绍自家的情况。

走了一阵之后,老师傅终于等到了自己的生意,有一个人要求他将一百块蜂窝煤挑上四楼。老师傅在送煤时的每个动作我都仔细观察,遇到对我稿件有利的细节我就记录在采访本上,等到老师傅送完这份煤离开以后,我所有的材料都已经足够写这一篇报道了。比起之前只看到老师傅一面来说,我有了更多有说服力的材料和细节,更能打动人,让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后来这一篇新闻稿写出来之后,我对比自己写的与此类似的报道,因为有了那些细节和内容,这一篇比其他的稿件更令我满意。而这让我明确认识到,在新闻采访中细节的是至关重要的,而对于采访对象的采访也要到位,以免出现信息不足或者信息和细节遗漏的情况。

五、实习的综合感受

在这四十天的实习里,我感觉自己对于新闻的采、写两个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依然存在着多方面的不足。

首先,对于一个采访任务,不管是何种任务,即便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我也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手足无措了。对于采访任务的多方位思考,采访问题的设置,采访中与采访对象的交谈等方面,我都有了更多体会和提高。

其次,我在新闻稿件的写作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江汉商报实习的过程中,报社记者的写作技巧也是我学习的一个重点。记者们对于标题的拟定,引题、副题的应用,导语的设计,正文的写作都有起独到的地方。四十天的学习使我在这些方面也有所提高。比如:我8月6日写的稿件题目《“卖炭翁”:烈日下一声响亮的叫卖》被编辑改成《“卖炭翁”:烈日下的“拼命三郎”》,8月7日写的《码头搬运工:“披风”下的“大侠”》被改成《码头搬运工:忙碌的“披风大侠”》,8月26日写的《汽车维修工:车底下就是工作的“车间”》没有改动。在报社里的这段时间,我对于新闻标题的处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导语和正文的写作我也一样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在对于很多材料的整理等方面,我依旧存在很大的不足。我自身的提高也仅仅是相对于从前的提高,所以我感觉自己有更多的路要走,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一定要继续努力,坚持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做下去。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三)

XX年8月1日,一个普通的星期一,我开始了在XX人民广播电台的实习过程。经过分配,我被分到了文化体育台(波段是FM105。7)由经验丰富的记者张云杰指导我的实习工作,以下简称张老师。文化体育台是XX人民广播电台下分的一套以文化类和体育类新闻采访为主的节目,电台还有其他的波段如新闻台FM100。8,都市之声FM93。1,音乐台FM106。7,交通台FM103。3,财富台FM99。1,少儿广播。

在经历了5个多月的实习工作后,我的收获很多。在电台实习期间,我的实习工作主要是负责广播稿件的编辑,以及采访对象的背景材料的搜集和节目后期录音的编辑。我不仅参与了体育类的《开利兄弟体育直播室》栏目(16:00——17:00),而且也参与了文化类的《105。7文化广场》(18:00——19:30),《新教育时空》(6:00——6:40)栏目的编辑制作。

收获主要是心理上的和技术上,以前虽然有过在晨报实习的经历但是报社和电台毕竟不一样,感受是很深的。

心理上,刚开始实习的时候,由于有过在半岛实习的经验所以我每天很早的时候就来到电台,但是电台的人都很忙也没有时间和我说话,有的时候给我安排好了一点工作后,就让我回家了,过了几天他们告诉我最近不忙可以不用来,有事的时候就给你打电话,于是我在家一等就是一个星期,没有人给我电话,我开始着急了,按照这样发展我的实习将不会有什么收获,我还要考研,如果继续这样没有事情做的话也不可能完成实习的要求,消极的心态不利于实习,所以我主动找到了张云杰老师,和她谈了我的一些想法,不仅如此我也改变了以往的方法,我开始主动的找机会做事,我对足球比较感兴趣所以我提出从体育类节目开始锻炼,所以我开始在《开利兄弟体育直播室》这个栏目工作,主要负责体育新闻的搜集编辑和要采访的人物事件的资料搜集

开始的时候我就是从网络上搜集材料,渐渐的我决定要和身边的记者学习最基本的改稿,就是把一篇报纸上的新闻改为广播新闻。广播新闻一般比较口语化,我以前虽然在课堂上学习过,但是具体动手实践的时候就发现没有平日的反复练习,突然来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把在网上摘下的体育新闻改写成为一篇广播稿成了那段时间我每天都要练习的内容。练习了近一个多月,电台的人也没有给我机会真正的改一次稿,都是我自己找自己改或是改一些记者选的新闻,但是往往都是改完就完了没有下文。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在做无用功,心里有些迷茫,每天做一些相同的事情但是却得不到什么回报。我是不是不应该在继续下去?

我自己问自己。可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够做些什么,心里想:还不如到报社实习呢!于是我又开始了迷糊状态。我开始讨厌每天做别人喜欢的事的感觉,大概人总是会这样,奉承别人的时候毕竟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许我每天给记者们端茶送水,他们也觉得这个人真的没有什么用,就只能做这些了,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也只能充实当代新闻单位的各种杂务劳力了,至于具体的工作,那要等你熬啊!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四】

一、实习目的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争取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要顺利完成。

二、实习单位

吉县广播电视台

吉县电视台成立于19xx年。作为吉县重要的新闻媒体,承担着宣传市委市政府大政方针、为百姓解疑释惑、加强舆论监督、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任务。近年来,吉县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传输、播出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前后期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每年承担了大量的直、录播任务。

三、实习内容

了解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电视台的结构及功能,理解新闻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深入实践,了解记者这一个行业,记者需要着怎样的素质,怎样与被采访对象沟通,怎样让新闻真实的呈现给受众,怎样去做新闻。

1.撰写新闻稿

在开始的两天里,电视台的老师指导我看他们以前发过的新闻稿,熟悉电视新闻的写法,慢慢的进入新闻状态,还让我参与他们的组织学习。我也渐渐的在学习和实践中了解了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的不同,电视新闻都很简洁明了,文字说明少,大部分用画面去表达。稿子它是由口导(主持人说的话,起到提起下文内容的作用,也是新闻事实的陈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同样不可少,事实上体现的是"5w"模式)、正文(主持人或配音人员说的话,主要配合接下来画面中的同期声来设置的,也可以说是引出被采访者的话语)、同期声(被采访者回答的话语,声像同步)、编后语(主要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面的事件进行总结和点评,再引出下一个话题)组成,与真正的新闻稿不同的是,它是把新闻融入到了节目语言中,但都还在新闻这个范畴。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学者,当然先是看样本,一边看一边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写,这么写到底有什么目的,从模仿开始,一步一步地跟进。有时候可能还会遇到点小麻烦,比如,我刚开始的练习写稿的时候,就不注意简洁,稿子写的普遍冗长。后来,这里的老师指点我,让我注意自己的稿子,看看编辑做了哪些修改,并请教老师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写,仔细比较一下,找出给我启迪的东西。因为这个稿子写法很灵活,所以在我还并不是很明白每个小段的作用时,就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两份稿子有这种差别呢。最后在请教老师后我明白了,其实这个变化是根据编者的想法走的,可以灵活多变,而不是硬走一条道路。

2.采访与拍摄

在了解了写法之后,就是实战阶段了。我的实战就是跟记者们去跑新闻,我们到各个地方去采访。提着摄像机,拿着新闻用具,就直奔目的地,由于我还不会用摄像机,所以就只做一些记录,比如某某人的身份,事件的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等,还有一些重要的数据,以便于后面在编辑的过程中间给编辑人员提供方便。我自己不仅仅要写一些东西,还要认真观察我的实习老师是怎样运用镜头来拍摄新闻的,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的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每次采访的时候,老师就教我如何使用摄像机。以前我以为摄像就是简单的录下眼前的画面,这时才发现,摄像中大有学问。就比如:如何端的稳,使镜头不摇晃;如何端的水平;如何捕捉光线和黄金分割点等等。小有所成之后,老师也开始让我带着摄像机单独出去采

访和录制。比如为了体现新闻的真实感这个目的,在拍摄上就有很多讲究的地方,白平衡有没有调好,在不同的光线下调到什么程度最好;拍摄的时候"稳准平匀"的要领把握好;采访时焦距应该怎样,需不需要跟焦;镜头的前焦点与后焦点的距离的把握;采访时,切忌出现被采访者的半个部位,我采访时角度怎样才合适等等,都是要讲究和必须拿捏好的。这样你拍出来的新闻才真实,才可信。在采访中还有一个问题也是要注意的,就是采访者问的问题要精准,我需要被采访者回答什么,就用最明白的语言说明,不要提出的问题让被采访者理解有误差,切忌的是问题大而空,尽量小角度提问,被采访者回答起来也容易不易答偏,这需要采访者在提问技巧上下功夫。

实习时最累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下乡跑新闻,俗话说,新闻是跑出来的,一点不假,没有实际走访,就不会有准确详实的材料,更不必谈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鲜性,但切身采访后写的新闻稿件就存在一个质量的问题,这就得看记者剖析问题的角度和记者的综合素质。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思维使师傅的稿件获得了领导的赞赏,采访过程中自己的思想很重要,如果一切都被程式化了,我想媒介也就变得呆板了,媒介的意义也就有待商榷了。每一次采访,积累点自己的思想,哪怕并不全面,哪怕并不独到,哪怕是偏颇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思维在丰富,你的经验在丰富,既灵活又求实的思维在慢慢被培养。

四、实习收获

实习是我步入社会前的第一课,教会我怎么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各种事情。虽然在短短的一个月里看到的只能是工作的一个侧面,学习的只能是一些初步的方法,但这些对于我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不仅仅是动手能力不足,相关的电视新闻类的专业知识也比较欠缺,在学校学习时涉及的面太窄,学到的知识太单一,而且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体系。联系实际的能力比较差,课本上得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一个知识储备体系。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践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实习虽然很辛苦忙碌,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磨练和尝试。这次实习告诉我,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无论大小认真踏实的完成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

精品文章:记者编辑实习报告


实习对于我们这些即将四年大学生活,即将走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来说,是一次毕业之前最为重要的励炼。

习惯了四年从教室到食堂再到宿舍,“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习惯了最为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习惯了简单快乐;习惯了简单的悲伤;习惯了校园中的一切……而这时,我们要离开所有这些我们所熟悉的事物,离开这一切平静的。毕业了,我们,必须去独自面对外面世界的喧嚣。

我的理想,可能说是幻想,是有一天可以成为一名战地记者。在xx年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时候,我也为自己规划这样的职业。记得我当时把我的5年职业发展路径定为3个阶段,而这第一个阶段就是成为一名国内新闻的编译。 范文中国,原创范文乐园

值得庆幸的是,我的实习工作做是一名产经新闻的实习记者、实习编辑。这样的实习工作虽然让我的英语专业无从用起,虽然,之前的我对产经新闻几乎“闻所不闻,看所不看”,但是,我依然珍惜我的实习机会。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件工作,都可以让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在校园不曾接触的东西;任何一位在单位的前辈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亮点。

在3月9日上午结束了我大学期间最后一次,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英语专业8级的考试之后,我只身来到了北京,来到了这个我的很多同学都向往的,都渴求可以今后工作的地方,来到了这个人多车多,我一直并不喜欢的地方。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着车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告诉自己:有一种新的生活即将开始。

第二天一早,我来到了我的实习单位《消费日报》社。这是中国轻工业协会下属的一家政府性报纸,我们的文章不是给老百姓看的,是给政府部门、给相关轻工企业看的,我们任务是给他们提供最新的产品信息,提出产业发展趋势,这些都是后来和我同在一个办公室,与我背靠背坐的姐姐告诉我的。

我不知道我其他朋友们实习情况是不是顺利,但是,我的实习生活在最初的阶段,可以用“迷茫”两个字来概括。实习的第二天,单位就给我配备了一台电脑,起初是欣喜,而后便是迷茫了。

除来乍到的我,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同在一个办公室的前辈们,似乎各有各的事情。报社的工作似乎不同于其它,灵活性和独立性更强。因此,这个时候得我更无助。我就这么无所事事的上上网,聊聊天,把所有网站的新闻看一个遍……这样清闲的日子,让我心慌。我反复问自己,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我甚至对于所有坐办公室的工作开始排斥,这样的清闲,我会崩溃。

经历了最初的迷茫,我告诉自己,我不能就这样碌碌无为下去。如果仅仅是为了实习鉴定,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评语,如果仅仅是想要一个那出去好看的公章,我不需要只身来到北京。我想要的,是真正的收获。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痛苦”的经历。为了尽快适应自己所在的部门,我开始了每天查阅各种经济新闻的日子。枯燥,厌倦,概念模糊。以至于那段时间,一见到报纸,我都有种想吐的冲动。满脑子全是什么又涨价了,什么新的劳动法实施造成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降……这些之前我绝对不可能去问津的经济新闻,如今成为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而从前习惯性阅览的文体新闻网站,都转变成了经济网站。

同时,由于并非新闻专业,因而对于各种新闻文体没有明确的概念。什么是消息,什么是通讯,什么又是言论?我真的有点儿一头雾水。于是,我上网搜集有关新闻专业知识的资料,听从前辈的指导,收集不同种类报纸的相关文章,将其分批分类。从最基本的模仿开始。

实习的日子,让我最先明白的是严谨。一篇最简单不过的300字的消息,却也包含着5W____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5个要素缺一不可。

一篇最简单的消息,也不能忽视掉她最起码的格式:要注明“本报讯”,后面紧跟着是记者的名字,而且,记者的名字一定要用括号“括”起来。我在这里阐述这一点,只是想说明,不管一篇新闻稿是大是小,他的严谨性都是不变之处。在学校的时候,经过学生会几年的砺练,让我坚信一句话:没有什么事情小到不值得我们去挥汗,也没有什么事情我们尽了全力还不能做好。

另外,我们作为轻工业联合会下属的,主管轻工行业的政府性报社,经常会应邀出席各类轻工业产品的发布会,论坛等活动。之前,总是觉得可以以一名记者的身份,出现在某个会议的现场,是无尚的荣耀。而当有一天,我们头走到我面前,交给我一份邀请函和一个写好了地址的信封之后,我的第一次会议到来了。

首先要做的,是从偌大的北京城中找到我要达到的地点。查清查具体的往返乘车路线,避免初来乍到的我“迷失”在这样一座融合古今的城市。然后,整装待发。

我的第一次会议,是新浪房产推出“乐居”理念的一次峰会。在一个商贸中心其中一家5星级酒店举行。一路询问之下,来到会场,有一种“蒙”的感觉。精致的会场,满是西服革履的嘉宾,耀眼的闪光灯……在签到处换取了“媒体”的出入证,掩饰着内心的喜悦,佯装镇定的步入会场,在媒体专区坐下,像模像样的拿出我的“采访本”,却不知道该记录些什么。翻看着在签到处领到的峰会新闻稿,试图从其中找出一些端倪,不至于到会议完全结束我依然处于“混沌”状况。

而这时,开始有人不停地交换名片。我的心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不安。名片?我现在是变不出名片的,可是我总不能说:“不好意思,没有”吧?这样的不安之下,耳边一个声音响起:小姐,请问可以交换一下名片吗?转过头,来不及多想,脱口而出:不好意思,我的名片刚刚发完了……

现在想想,觉得自己当时的反应应该是那样的情境下所能够做出的最好选择。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让我明白,灵活应对各种不同的突发状况,也是作为一名记者所应该具备的素质。那次的峰会,政界,商界,房产届的名士着实见了不少。这其中还包括一直以来在中国房地产界“炙手可热“的人物:雅虎中国的总裁潘石屹。当时,正值潘石屹的“拐点论”被炒得火热,而他出现在峰会也可以说是提高网络同步直播收视率的一个举措吧!

关于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3篇


一直以来,我对实习二字都充满向往,以为这是一个可以锻炼人、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方式。大二暑假,在老师和学长的介绍下,我有幸进入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实习,可结果却远远不如想象中如意。

也许是理论知识不足,一直以来我学习的都是报纸知识,尚未接触电视摄影和视频剪辑。第一次实习就是自己一点也不懂的电视领域,难免会觉得手足无措。

看到三四十斤重的摄像机架在跟自己差不多高的三脚架上,我连开机都不会。在老师的帮助下,我慢慢摸清了哪个是开关,哪个是白平衡,哪个是回看。也接触了一些拍摄基本步骤,怎样调节白平衡,怎样对焦,什么样子是最自然的光度,等等。相信只有亲手接触,才会有如此深的记忆,这书上的理论要有用得多。

酷热难熬的正午,经常是我们接到电话通知外出采访的时间。不知道出何意图,越是炎热的天,领导就越喜欢去工地上视察视察,难为的是他那一群小跟班和我们这些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了。

每次看到瘦成电线杆的老师扛着三十多斤的摄影机跟在领导后面一路小跑,额头上的汗一路流到脖子后面打湿衣服的时候,我对记者这个职业都会充满了矛盾。一方面觉得他辛苦令人敬佩,另一方面,我不得不承认,从此以后我与白皙的皮肤还有高跟鞋是绝缘了。

实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给视频配的新闻稿一般都是拍摄视频的记者自己写的,后期的视频剪辑也是记者一个人做。一个熟练的记者在拍摄和采访的过程中一般在心里已经打好腹稿了,所以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稿子来拍摄自己想要的景物。这样才能保证有时在稿子中仅仅是一笔带过的事物,也能有相应的图像与之匹配。

在我眼里,配同期声是最繁琐也是最枯燥的活儿,特别是遇到吐字不清晰、说话也没什么条理的采访对象的时候,配同期声就成了一项折磨人的工作。听不懂对方说什么,只有反复的听,结合语境来揣摩每一个字每一个词。

由于摄像机没有音量调节的设置,每次听录音的时候只有插上耳机才听得清,但往往戴上耳机听的时候采访对象说话的声音就变得很刺耳,一般听不了几分钟耳朵就会很疼。

同时,如何把握那个度也是一项学问。过多的主观修改,就无法和电视上人物说的话契合,但如果是直接配上对方说的原话,那一些病句错句就会展现出来,观众理解起来也很难。

一段几分钟的采访,也需要花一个小时左右给它配同期声,可最后真正在节目中与观众见面的,一般也只有十几秒而已。

以上是我在记者站实习所收获的知识,但另一方面,很多问题的出现也促使我没有坚持下去。

Xx经济开发区记者站是Xx电视台和Xx日报在经济开发区设立的一个新闻点,专门报道开发区新闻。

由于地域和报道内容的限制,开发区新闻的受众是一群特殊并且固定的人,基本就是在开发区的工作人员和新闻报道的相关人物。最后剪成的节目,也仅仅是在开发区网站上与观众见面。

受众少,受众所覆盖的新闻面积也随即减小,因此每天得到的采访任务也仅仅是帮助宣传某个品牌或者是报道领导慰问企业或是千篇一律的会议新闻。

对于记者这一职业的敬意,让我实在不愿意仅仅成为政府的喉舌以及利益链条上的广告商。“某月某日某领导参观指导了某企业企业并和该企业领导”,诸如此类的格式化语言,既不接地气,也对广大观众没有什么指导性意义。

更有甚者,在采访某个企业的时候,为了维护企业的形象,公司领导们都会事先安排工作人员来回答记者的提问,回答的内容也是提前通知,不会有任何一句对公司不利的话,而因此呈现出来的新闻真实性则会大打折扣。

也许是经验的不足或者加上其他客观原因,我外出跟随采访的机会也不是很多。每天早上来到记者站做完一些卫生工作之后,我一般能做的是坐在25度恒温的空调房间里,一边喝着“无限续杯”茶水,一边玩电脑。中午还用老师的饭卡在食堂吃饭,晚上搭顺风车回家。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白岩松在《幸福了吗》里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原文不记得了,只想起了一种感觉——没有贡献的时候,吃着单位的盒饭也觉得是罪恶。

带着这种罪恶感以及对工作的困惑,实习了26天之后,我告别一向待我不错的老师,离开了记者站。这其中的收获是也喜忧参半,为世人所评价吧。

在没有实习之前就有所耳闻:实习无非就是做做卫生端端水,如果进报社就是看报纸看新闻。这并不完全正确,首先,服务产业发展到现在,卫生已经不需要实习生代为操劳,其次,看新闻不仅是实习记者的事,每位记者编辑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也要浏览新闻,那不同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做这些事时的角色定位和心态。比如看新闻,职业记者看的不是新闻,更不是寂寞,而是新闻后的新闻。我实习的媒体是杂志,因此更注重记者思考事件的角度与深度。

我们实习生,资历浅经历少,思维的厚度也够不上老记者。再者,一个体制的固有状态不可能被一个新来的实习生打破,因此刚开始做冷板凳也是必然的过程。为此我也没少心里不平衡过,但是当后来忙碌的时候反而回过来羡慕冷板凳时光了呢!呵呵。

⊕新人第一次采访,碰一鼻子灰反而是收获

做记者采访是家常便饭,不管是电话采访、面谈还是网络采访。我在这次的杂志社实习中并没有经常涉及采访,但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经历和体会。

首先是预约采访,其实挺难的,因为我第一次帮老师预约采访是联系一家京城著名的高级健身中心,由于事先准备不足加上那边的人员又特别盛气凌人,(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健身房的人个个都是能说会道)几次下来我已经失去了信心,大规模的企业部门间又存在断层,我的电话时常就被一转再转,到后来我也不知道与我对话的人是什么部门什么职务了。第一次的预约采访失败告终,还好老师并没有过多责怪我,而表现出一种师长特有的语重心长。

接着是外出采访,次数也不多,但第一次印象十分深刻。为了不因“学生像”被怠慢而因此“扮演”一个成熟记者,我穿上了高跟鞋。又由于采访地点距离估计错误,我一路走了过去,到了那边就发现脚底两个水泡。这个故事教育人们,出门采访前一定要估算好需要移动的距离,不在双脚支撑范围之类就不要选择步行,而所有会发生的可能性都要考虑到。

⊕意外的收获只给有准备的人

我进杂志社之初并没有“带的老师”这一说,这点可能比较报社、电视台有所不同,因为周刊的性质所致,关注的事件没有那么繁多和平白,编辑们有自己明确的分工,记者也都很少到单位,各自跑着各自的选题,每周选题会的那天是单位里上座率最高的时候。后来总编仁慈地给我介绍了一个老师,于是才有了一些记者可以做的工作。

但是,天上掉的机会往往是很罕见的,因此有时间多和记者编辑说说话就是机会垂青于你的前期保证了,当然不能在人家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凑上去,那只会适得其反。

其次,“准备”不单单只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哦,踏实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储备才是老师器重你,放心你交给你任务的最终保证。

以上一点点经历不够借鉴,我也只是暑期实习生这个浩荡人群中的一小份子,班级博客是同学、同志间的互相学习、交流感触的好平台,真心希望所有人都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这才是真是的快乐与充实,加油!我一直十分崇拜邵飘萍先生。在我看来,要当好一名记者那是需要天赋的,而邵飘萍先生拥有当记者的所有天资。他交际能力极强,上达总统、总理,下至仆役、百姓,他都与之靠得拢,谈得来,因而耳目众多。他聪慧机灵,“守若处女,动若脱兔,有鬼神莫测之机”,随机应变的能力极强。他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会打心理战。有人说过,优秀的新闻记者需是通才,邵飘萍先生便是通才。在这次的报社实习中,我深深感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记者,有太多太多东西需要学习了。

首先,记者需了解各行各业的知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去采访洪山区评选“花王”,那些退休老爷爷把养花当成他们晚年的爱好,他们爱花如命,他们养花养出了门道,养出了艺术,让我钦佩。我多希望自己能多了解一些花艺方面的知识,这样能与他们有更多可聊的,也能挖掘更多有趣的信息。我去采访附一社区京剧班,两名骨干都是省人名医院的退休职工,爱好京剧,看到她们聊起京剧来精神矍铄,神采飞扬,我真的希望我能多知道一点京剧方面的知识。老人们说个什么红娘,西厢,我丝毫不了解,真为自己捏一把冷汗。我向法学院教授咨询房产证的解决办法,我多希望我能懂一点法学知识,这样我问的问题就能更深一点,获得的信息也能更有效一些。我去采访外教进社区教孩子英语,我多希望我的英语能在好点,这样与外教交流畅通无阻,也能获得一些更有效的信息。

其次,我觉得新闻记者应该是一个“社会学家”。除了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宏观形势有清楚地把握,还要对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问题,有大致的把握。以便你在采访中看到什么人说什么话,在对事件的分析中有深刻的洞察。我跑的是社区这条线。社区是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我应该对社区的管理结构,对武汉社区的情况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还记得我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去采访紫阳路街道办社区工作者的演讲比赛。我对社区工作者一无所知,回来之后,我便上网了解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等等,了解之后我发现社区工作者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职业。

暑假开始不久,我便来到**日报—**周末新闻采编中心实习,实习了半个多月,了解到一份报纸要制作出来所需的采编制作等一系列的程序,并切身实践了新闻的采访与写作。在这期间学到了不少知识,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相信这些收获能为以后的学习带来好处。

7月14日,我独自来到**日报,这个我从未到过的地方,看到办公大楼的那一刹那,我惊呆了,原以为只是有几间小小的办公室,原本有的自信一下子没了,却多了几分紧张。门口保卫处的叔叔不让我进去,听到我说是来应聘实习生,直接说了一句“回去吧!已经招满了。”我手足无措,没有里面任何人的联系方式,我怎么进去?迟疑了几分钟,我又鼓起勇气,问到了办公室的号码,几经周折最后见到了董主任,起初听到我是大一的,立刻叫我回去明年再来,可能是我真诚的样子感动了他,最后他答应了,把我介绍给一位记者姐姐,要她以后出去采访都带着我。原本沉重忧虑的心情一下子豁然开朗了,是的,我找到了实习单位。我不用再为这次暑期实习焦虑,之后的学习中,我很认真、也积极主动的请教,我的表现让老师们比较满意,更可喜的是我还结实了几个实习朋友。

现在想想,我从第一天进入报社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熟练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实习任务,整个过程,我学到了很多,做事的,为人的。真的很感谢这次实习,虽然有苦,却也乐在其中。

实习了16天,除了周末几乎每天都有采访,这让我感到很充实和兴奋,看到自己写的稿子发到报纸上,偶尔也会有小小的满足和得意。第一天,刚到就跟着朱丽老师出去采访,或许是因为**是个小城市的缘故,报社的,电视台的,电台的,新闻网的记者竟然一块儿出发。这次是调查采访小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先后去了4所培训类的艺术院校,校长、老师都很热情的招呼我们,孩子们则露出惊奇的目光。我学到一些采访中提问的技巧,和与人沟通的方式,还知道了电视台的拍摄与录制。第一次写稿子出现了很多问题,而通过对修改前后的稿子进行比较后也发现了一些自己的不足:1.我写的太细了,我把被采访者的话,都一一陈述出来,而记者的则是总结他们的语言,从而得出结论。2.我把采访过的学校名字都一一写上,后来才知道其实不用那样,只需要说明是什么类学校就好。3.我还有很多知识不懂A如新闻标题的拟定,我的显得太平凡,且不能概括其大意,显得太幼稚。B不知道什么专业术语,更别说运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除了不断看报学习来提高新闻写作水平,还分别采访了在小平故居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日全食、三星级公厕的开放、**赛区的篮球联赛(为期九天,每天都得跟踪报道)每次采访后我都立即写稿,然后叫指导老师帮我修改,总共发了8篇,对这个结果不是很满意,因为我错过了一些好的新闻,比如晚上逛超市见到在附近居住的市民都坐在休息区吹空调,本来很好奇,很想知道营业员对此的看法和态度,却没有去采访,一天后这个新闻就出来了。对于这样的,总会觉得很遗憾,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对新闻的敏感性我还很缺乏,也或许我还缺少去采访的勇气。这些毛病都需要克服,不然怎么能当好记者呢?我认为当一名好记者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因为记者要时常与人打交道。

2.好记者需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当有紧急事件发生时,如果你的节奏很慢,那么当你到达现场也许已经人去楼空,一无所获。

3.在实习时要给自己定好位。在实习中,态度要端正,虚心请教;在做新闻时,一定要把自己当成报社一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并要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让就的各方面素质真正得到提高。

4.以后的学习中要拓展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由于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所以需要的知识也需要十分全面,光有专业的新闻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为将来投身新闻业做好准备。

5.作为记者,要永远都保持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和一颗敏感的心。

除了出去采访,之后写稿子,就是坐在办公室学习了,看报是每天必做的事。看久了,会犯困,然后总想出去走走,想挖掘些新闻线索,偶尔也会感叹抱怨这里地方太小。

我想:记者与公众间有一种默契,记者得尽力为读者、观众和听众提供事实真相,公众相信记者的报道公正、完整、准确。这个默契很重要,因为人们是依据他们读到的和听到的来采取行动的。很喜欢看记者姐姐改稿子,学习他们的措辞与表达技巧。通过学习,我明白了:1.写新闻稿时,每件事情都要用某种一定的方式来叙述,只能按事件本身的特点写;

2.要简明扼要,不能过于冗长,故事的核心人物最好放进导语里面;3.稿子中不要忘记回答读者可能产生的任何一个问题,不要在你的报道中留下任何漏洞。

4.新闻稿还要具有地方色彩,语言尽量显得贴切易懂。

采访时也有很很多讲究,比如观察被采访人的态度,记者提问时的措辞,聆听的态度等。要想得到最真实的回答,就得让一切显得自然,轻松。相信这些都能体现一个记者的素质与能力!

实习中,常常会联想到一些专业理论知识,验证了一些理论的正确性。例如在传播学中学到的:沉默的螺旋、拟态环境、使用与满足理论、人民的选择假说、把关人等,理论和实践的相互对应,让我对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学以致用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新闻是跑出来的”一点也不错!记者必须及时的赶到事故现场,尤其是对图片的拍摄,更得抓紧时间。篮球联赛中,他们拍了好多精彩的图片,如灌篮,防守,对手摔倒,裁判果断吹哨,休息时擦汗等这些精彩的瞬间。

作为未来的记者,首先要有好奇心,要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以及这件事的第一手资料。还要有能看到准确细节的眼力。要有勇气面对事实,勇于正视报道了与自己的信仰相矛盾的东西产生的而后果。要有勇气在竞争的并施加压力的局面中坚守自己的信念。必须掌握事实,并且在收集事实时敢作敢为。记者的工作是艰苦的,花体力、动感情、费脑筋,报酬也不一定丰厚,但我想他们一定是受到工作的鼓舞而继续工作着。

要做一个合格的记者,我还差得很远,目前能做的就是要不断提高自己。多到图书馆学习,不断增加文化底蕴和知识积累。上网学习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多看报刊杂志、电视节目,学习专业技巧。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

【推荐】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4篇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一)

时间真的过得好快,时间真的不等人。大学三年,我一觉还没睡醒就有人跟我说现在是xx年,突然发现,我就要毕业了,真的有些感慨,往事历历历在目!在这个假期中,给我感触最深的那就是第一次去体验生活,真正感受到人生的酸甜苦辣。也许对多数人来说这只是一个平淡的冬季。起初,大家都认为这一次的实习只不过是随便找个单位盖章然后应付交差。但是,今年寒假我不想让这个冬季平淡过去,我想通过这次实习了解社会,真正学到一些东西。我于11月26日武汉电视台百姓连线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习,成为了一名实习记者。记得有句颇富有哲理的话,如果想知道梨的味道,就要亲自去尝一尝。这两个月的实习经历就是从不知梨味到体味其中酸甜苦辣的过程。除了体验到记者这个"无冕之王"职业所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之外,更多的是学到了一种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与人沟通的能力和获得了一份宝贵的人生经历。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我在工作上的收获主要有: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和区别。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在这期间我不仅可以较好地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还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一个月的时间,我配合各位师兄一起完成新闻采写近18篇,自己独立完成的采写作品1篇。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都可以顺利完成。

当然在这期间,工作上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1、新闻的采写比较古板,缺乏新意。

2、新闻的敏感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与会议新闻相关联的社会性新闻把握不足等。

刚来的日子基本上都在接,帮助老师收集新闻线索。开始觉得有些枯燥,没意思。但后来发现,这些电话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要写出一篇好新闻,就要先找到线索。通过电话,我们就能在最快的时间内发现新闻,赶到新闻现场。

当我看到所记录的新闻线索变为一篇篇新闻播出,更加感到新闻线索的重要性了,对接电话这样的简单工作更是不敢马虎。也不再小瞧。每一个打进来的电话都会认真记录。以方便之后的采访工作。

老师告诉我们,在接电话的时候,我们需要问清楚事情大概的情况,对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且时间久了之后,你会慢慢发现哪些事情是有新闻价值的,从而做出一篇完整的新闻。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第一次采访的是关于《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一位观众打来电话向我们反映,汉口唐家墩路石桥站那一段公交车都行驶到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一起抢道,极不安全。希望我们能帮忙反映。于是,老师和我赶到了现场,并看到在还不到400米的非机动车道上,每过十秒钟就会有一辆公交车通过,给行人造成不便,也造成了路面的严重破损。首先,老师在现场拍摄了一些画面。接着我们采访了附近的市民,进一步了解了情况。然后老师告诉我这种情况属于武汉市交管局管理范围。于是,为了解决问题,我们采访了市交管局新闻发言人姚先生。采访结束后,我们回到了台里接着写稿子,剪带子,打字幕听录音。完成后,交给后期制作进行编排。就这样一篇完完整整的电视新闻出炉了。通过第一次的采访也让我了解到电视新闻采访的整个流程以及后期制作的步骤。

从前都只是在电视上看新闻,对于新闻的画面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而现在因为实习的缘故可以亲身体验如何来做新闻。原来做好一条新闻,除了要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及进行现场的采访,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新闻的后期制作,正因为有了后期的编排才使得一条新闻更加生动,整条新闻也更加丰富。

对于新闻的制作,之前在学校里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内容,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页,只能从头学起,还好老师总是很有耐心,总是细心提醒。新闻制作并非想象中的简单,首先开始剪辑,从拍回来的内容中选择可用的片段,使得新闻画面和新闻的文字稿相配合,相互呼应。然后就要处理声音的部分,我们需要听清当事人所说的话,并且记录下来,因为最后我们需要给新闻加上字幕,使得新闻更加完整,也可以帮助观众更仔细的观看新闻。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给新闻配上音乐,使得新闻更加生动,也更加吸引人。

由于我还缺乏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做非编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难题,另外做非编也需要非常的仔细小心,因为所做出的新闻节目会是面向成千上万的电视机前的观众,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这个新手总是格外小心,总是反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编辑工作,也能帮上老师的忙,不用再向刚来的时候傻傻地不知道能做什么。

要做好一篇新闻和以上任何一个环节都是分不开的,线索,采访,编辑每一个步骤都不能忽视。在这里的两个月时间里收益颇多,对新闻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也更清楚的认识了自己。

在实习的过程中,常常会觉得自己所学的东西还是不够的,视野也不够开阔,还缺少很多东西。真的就是临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所学的东西实在是太少了。因此还需要不断的补充自己的所学,更加应该对自己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正是因为这次宝贵的实习经验,才让我对许多事情豁然开朗,对于将来也有了新的规划,更加明确了以后所要走的路。

是的。大学校园,远离社会喧嚣,莘莘学子很少真正接触到社会现实,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之间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脱节,这些使得我们大学生在刚走出象牙塔后显得无所适从。如果说在校园里的生活就像一个梦,那么实习更像一个闹钟,把大学生从梦中敲醒。

现在我的实习期已经结束了,真的很不舍得。而我也一直为自己能留在《百姓连线》栏目组实习感到幸运。当我在写实习报告的时候,回忆里的每一个片段都不舍得丢弃,这一切都将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

我衷心的感谢那些曾经帮助过,指导过我的老师们,真的很谢谢你们一直以来的关照。也感谢培育我,栽培我的学校和老师,我会更加努力,完善自己。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二)

一、实习目的

1、基本了解使用和维护摄影机;

2、基本掌握了社会新闻的采写

3、基本了解编辑新闻摄像带的大致流程;

4、基本学会电视新闻稿的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等。配合各位师兄一同出去采访拍摄工作,争取可以自己独立外出采写完成具体的新闻作品。老师每次安排的采访任务要顺利完成。

二、实习单位

吉县广播电视台

吉县电视台成立于19xx年。作为吉县重要的新闻媒体,承担着宣传市委市政府大政方针、为百姓解疑释惑、加强舆论监督、确保正确舆论导向的任务。近年来,吉县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传输、播出水平和质量不断提升,前后期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每年承担了大量的直、录播任务。

三、实习内容

了解电视节目制作过程、电视台的结构及功能,理解新闻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深入实践,了解记者这一个行业,记者需要着怎样的素质,怎样与被采访对象沟通,怎样让新闻真实的呈现给受众,怎样去做新闻。

1.撰写新闻稿

在开始的两天里,电视台的老师指导我看他们以前发过的新闻稿,熟悉电视新闻的写法,慢慢的进入新闻状态,还让我参与他们的组织学习。我也渐渐的在学习和实践中了解了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的不同,电视新闻都很简洁明了,文字说明少,大部分用画面去表达。稿子它是由口导(主持人说的话,起到提起下文内容的作用,也是新闻事实的陈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同样不可少,事实上体现的是"5w"模式)、正文(主持人或配音人员说的话,主要配合接下来画面中的同期声来设置的,也可以说是引出被采访者的话语)、同期声(被采访者回答的话语,声像同步)、编后语(主要是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面的事件进行总结和点评,再引出下一个话题)组成,与真正的新闻稿不同的是,它是把新闻融入到了节目语言中,但都还在新闻这个范畴。对于我这样一个初学者,当然先是看样本,一边看一边思考他为什么这样写,这么写到底有什么目的,从模仿开始,一步一步地跟进。有时候可能还会遇到点小麻烦,比如,我刚开始的练习写稿的时候,就不注意简洁,稿子写的普遍冗长。后来,这里的老师指点我,让我注意自己的稿子,看看编辑做了哪些修改,并请教老师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写,仔细比较一下,找出给我启迪的东西。因为这个稿子写法很灵活,所以在我还并不是很明白每个小段的作用时,就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两份稿子有这种差别呢。最后在请教老师后我明白了,其实这个变化是根据编者的想法走的,可以灵活多变,而不是硬走一条道路。

2.采访与拍摄

在了解了写法之后,就是实战阶段了。我的实战就是跟记者们去跑新闻,我们到各个地方去采访。提着摄像机,拿着新闻用具,就直奔目的地,由于我还不会用摄像机,所以就只做一些记录,比如某某人的身份,事件的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等,还有一些重要的数据,以便于后面在编辑的过程中间给编辑人员提供方便。我自己不仅仅要写一些东西,还要认真观察我的实习老师是怎样运用镜头来拍摄新闻的,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的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每次采访的时候,老师就教我如何使用摄像机。以前我以为摄像就是简单的录下眼前的画面,这时才发现,摄像中大有学问。就比如:如何端的稳,使镜头不摇晃;如何端的水平;如何捕捉光线和黄金分割点等等。小有所成之后,老师也开始让我带着摄像机单独出去采

访和录制。比如为了体现新闻的真实感这个目的,在拍摄上就有很多讲究的地方,白平衡有没有调好,在不同的光线下调到什么程度最好;拍摄的时候"稳准平匀"的要领把握好;采访时焦距应该怎样,需不需要跟焦;镜头的前焦点与后焦点的距离的把握;采访时,切忌出现被采访者的半个部位,我采访时角度怎样才合适等等,都是要讲究和必须拿捏好的。这样你拍出来的新闻才真实,才可信。在采访中还有一个问题也是要注意的,就是采访者问的问题要精准,我需要被采访者回答什么,就用最明白的语言说明,不要提出的问题让被采访者理解有误差,切忌的是问题大而空,尽量小角度提问,被采访者回答起来也容易不易答偏,这需要采访者在提问技巧上下功夫。

实习时最累也最有趣的事情就是下乡跑新闻,俗话说,新闻是跑出来的,一点不假,没有实际走访,就不会有准确详实的材料,更不必谈新闻的真实性和新鲜性,但切身采访后写的新闻稿件就存在一个质量的问题,这就得看记者剖析问题的角度和记者的综合素质。敏锐的观察力和灵活的思维使师傅的稿件获得了领导的赞赏,采访过程中自己的思想很重要,如果一切都被程式化了,我想媒介也就变得呆板了,媒介的意义也就有待商榷了。每一次采访,积累点自己的思想,哪怕并不全面,哪怕并不独到,哪怕是偏颇的,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思维在丰富,你的经验在丰富,既灵活又求实的思维在慢慢被培养。

四、实习收获

实习是我步入社会前的第一课,教会我怎么待人接物,如何处理各种事情。虽然在短短的一个月里看到的只能是工作的一个侧面,学习的只能是一些初步的方法,但这些对于我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次的实习我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不仅仅是动手能力不足,相关的电视新闻类的专业知识也比较欠缺,在学校学习时涉及的面太窄,学到的知识太单一,而且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体系。联系实际的能力比较差,课本上得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一个知识储备体系。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相关的理论以及实践知识,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

实习虽然很辛苦忙碌,但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磨练和尝试。这次实习告诉我,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我还是一个小学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抱着谦虚谨慎的态度,无论大小认真踏实的完成每一件事,走好每一步。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三】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从20xx年年初通过电视台招聘考试上班后,转眼已是第五个年头,回顾这期间的工作感受,酸甜苦辣兼而有之,让人难忘。但最让自己感到欣慰的是在工作实践的过程中收获很多,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得到了提升,自己也变得更加成熟。

作为科班生的我,在学校就已知晓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必须具备的首要品质。从毕业到现在,一直都是从事记者这个职业,更是深谙此理。在电视台工作期间,我力争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每天的采访中去,因为我知道既然选择了这一行,就要对得起这份岗位,这份工资。上班期间,严格遵守台里各项规章制度,不随便迟到、早退、旷工。工作的时候,不管日晒雨淋,又或是周末假期,自己都坚决完成了台里安排的各项外出采访任务。

作为记者来说,白天采访、晚上加班写稿更是常事,所以大家都坚持当天的采访当天出稿,哪怕是忙到半夜,以免耽误台里第二天的其它工作安排,也避免了具有时效性的新闻报道迟发或不发。媒体行业都是实行严格的绩酬挂钩制度,工资所得和个人稿量紧密结合,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我必须积极写稿,并努力向省市上级媒体投稿。回顾在电视台的这五年,自己在摄像、采访、写稿等基础业务工作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积极参与台里举办的各项重大活动,无论是担任摄像,还是负责报道,均能很好完成工作任务,记得20xx年举办的走进同乐湖·幸福向前冲户外竞技活动,我和同事们一起战高温、冒酷暑,当时我既负责摄像,也负责新闻报道,近2个月时间里都是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工作在一线,大家一起吃苦流汗,有的人晒黑了,有的人中暑了,但我们都没有放弃、坚守到最后,最终使整个活动完美收官。

实习记者的实习报告【篇四】

如果说央视让我学会如何做电视,那么*台则教会我从新闻人的角度来认识世界。

五月份结束在央视的实习之后,六月一号,我来到*台新闻中心开始了实习记者的工作。在那里,我掌握了新闻的操作流程,而让我最有感触的,却是在*台的一些所见所闻所引发的一些思考。

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我接触到了与我以前所设想的和谐社会不和谐的.一面,说它黑暗也好,说它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也罢,都让我这名准新闻人心情十分沉重。

记得有一次采访*江水污染事件,当我们赶到现场时,已经是污染发生的第二天,但整个江面的水还是酱红色的,处处可见成块的纸桨,死鱼腐烂的腥味混合着刺鼻的化学物质气味在空气中弥漫着,让人直想作呕。真正让我们难过的是那些因水污染而倾家荡产的渔民,在一夜之间,他们所养的鱼死了总共约二十吨,我们用镜头记录下了毫无生气的渔箱和渔民的欲哭无泪,更坐船来到上游拍到了仍在大量排污的两个造纸厂的排污口,只见几近黑色的污水泛着白沫未经任何处理地直接向江面奔去,画面效果十分震撼。

尽管损失很大,但渔民当时还是充满希望地告诉我们政府昨天来人了,对水质也抽样作了检查,政府会帮他们讨一个公道的。然而,当我们来到环保局进行采访时却受到层层阻挠,甚至还有官员让我们不要相信渔民,说他们是故意闹事,鱼死跟水污染根本没有关系。这些官员从头到尾没有表示出一点对渔民的同情,他们所说的一切都只是为自己开脱,而开脱的理由则是渔民的无理取闹。从环保局出来,我前所未有地对政府失望,且不说执政为民,至少也不应该和人民站在对立面吧,而我们现在的某些政府部门的所作所为却着实让人民寒彻了心。

回台之后,在当晚的《**新闻》我们播发了这篇水污染的新闻,引起了很大反响。第二天我们决定追踪报道,当来到仍然在大量排污的排污口拍摄时,一艘巡艇一直在周围可疑地转来转去,一上岸,我们就被当地政府宣传部门的两台车一前一后“请”到了当地最豪华的宾馆,吃了一顿顶尖水平的大餐,然而这顿大餐却吃得我反胃,为那些官员的嘴脸反胃。

我不算一个愤青,但当面对弱势群体时,至少还有本能的同情,然而,那些在官场混迹得春风得意的所谓父母官却似乎连这点本能都丧失了!他们甚至告诉我们环保局的质检结果是水质完全合格!难不成我们所看到的成堆的死鱼、酱红色的江面都只是渔民为了闹事而费尽心思布的景?政府在这个事件中扮演的不是公仆,完全成了一个自欺欺人并乐此不疲的小丑!

后面的事情更是我想不到的,回台之后,尽管老师和新闻中心主任一再坚持如实报道政府的处理情况和造纸厂仍在排污的事实,然而,某高层却把这篇批评报道纠正成为了一篇宣传政府如何及时有效处理为民伸张正义的正面报道。难道这也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如果是,那新闻的意义何在?在大学里我们经常听到这么一句话“我手写我心”,然而当我手不能写我心,当记者受到权力的阻挠不能揭露事实真相的时候,我们所谓的新闻理想还能实现吗?

好多次采访临结束时,乡亲们紧握着我们的手久久不肯放,一再地叮嘱:“你们一定要说真话啊!全靠你们了!”直至今日,我一想起这些画面就不由得心酸。体制的缺陷使得这些弱势群体丧失了话语权,只能借助媒体“发声”为自己寻求公道,然而他们却不知,在权力的制约下,记者也有不得已失声的时候。

失望不代表绝望,正因为不完善,所以要改进,现时的体制缺陷赋予了我们新闻人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深入探求事实真相,为民说话,替人民行使舆论监督的权利。

我希望有一天当我再去采访的时候,乡亲们能信任地说:“我知道你们会说真话的!”更希望有一天,政府即使不自欺欺人也能让我们信服地做出正面报道,那样的社会就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吧!

以上就是我在为时四个月的专业大实习中的一些经历和感悟,再次感谢学院提供给我这样宝贵的实习机会,感谢中央电视台和*台,感谢所有教会我成长的人们!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示例】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1

实习时间:2月27日—*月4日

实习单位:xx报社

xx报指导老师:xx

发稿情况:共130多篇;其中,独立写稿100篇,独立策划专题6篇。

第一天

大三上半学期,因为已和xx老师有过几次交往,并参与了几次采访活动,所以第一天跟着王老师实习,我们配合的还算不错。

2月26日下午,王老师联系我让第二天跟他去采访,这意味着我第二天要直接“上岗”。在电话里,王老师还交代让带50元和照片,这是办“实习证”的东西。第二天,我直接去采访,当时由于路不熟,王老师比我早到。他把办证材料拿走就直接回报社了。我中午回到报社,证已办好,他害怕门岗不让我进,特地打电话说已给门岗交代过,并把证放在了门岗上。

第三天

我实习的时间很不巧,正赶上全国两会。王老师作为创造了xx报最高发稿记录的首席,当然要参与这种盛会。走之前,他特地交代关注教育网站,有新闻及时通知他。

全国两会

王老师离开第一天,也是我实习第四天。由于刚接触,感觉“诚惶诚恐”。因为老师不在,似乎失去了“靠山”,但也轻松自由了很多。

就这样,一有新闻,我就先给王老师发短信,然后由他来判断有无新闻价值。写好后有哪个老师把关,署上哪个老师的名字,他都交代的清清楚楚。有时他qq在线,我就把写好的稿子传给他,没问题直接让我用“文涛”软件传。

但有时我也自作过主张,直接传。那次已是晚上10点,王老师从北京来电,说是编辑给他说我传了一篇稿,但他在网上没找到,问我在哪里得到的消息,怕出错,他再看一遍。还又三令五申一定要找个老师把下关,要是出错了,担不起责任。我被他这种认真精神震撼。

他在北京期间,外出采访都是短信通知我或qq留言。在此期间,都是自己独立采访。我给王老师说怕写不好,出错,王老师常说他相信我的实力。

世博会

至今,王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每天步履匆匆,每天总是很忙很忙……

在家呆了不到两周时间,又赶上了世博会,他又整装待发。前一天,我给他买了票。这次,他不像两会前那般殷勤叮嘱,也许对我也放心了。(他的言外之意是按老规矩行事)

小插曲

在两会结束的短短十几天里,适值报社改革,报社主编工作调整,王老师成功当选科教文卫部主编,上任第二天,就为本部策划一大稿,当时获“a-”。当时,3月份xx报社内部刊物《xx报人》显示这样一系列数据:“ 1月份稿件共4783.41篇,其中a稿无;a-稿20.04篇,占总篇数比例0.42%;b+稿344.5篇,占总篇数比例7.20%;b稿 2591.2篇,占总篇数比例54.17%;b-稿1466.3篇,占总篇数比例30.65%。2月份稿件质量统计中,a稿无;a-稿4篇,占总篇数比例 0.16%。

世博会,王老师策划的月光宝盒号系列报道,得到了上海媒体的赞扬和学习,也获得当月xx报总编辑奖。这些虽与我无关,但让我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是新闻人,怎样做好新闻。

“主编助理”

自从王老师当选主编,其他老师都改口为“王主编”,但我还叫“王老师”。其实,我跟王老师实习以来,他基本上都是把写稿的机会留给我,他曾对我说,自己也是从实习生过来的,知道实习生的不易。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2

从3月5日到4月8日,我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以下简称校报编辑部)进行了为期1个多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这些收获将会使我终身受益。在此,我感谢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给我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特别感谢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老师给我的指导和帮助。现在,我把实习相关情况简单的总结一下。

一.单位概况

西北民族大学报是中共西北民族大学委员会主办的报刊,它的主要的阅读群体是西北民族大学的在校学生、各兄弟院校,为月报。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隶属于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人为主编冯岩老师、编辑刘林山老师。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现有校本部和榆中两个记者站,有学生记者、编辑60多余人。它为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文学写作人才,为活跃校园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实习内容

我所参加的主要工作:协助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出版最近一期的报纸;撰写报刊所需的文稿,并对新闻稿件进行选稿、校对和编辑;为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做形象宣传;负责接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现场采写新闻稿件;帮助主编冯岩和甘肃日报社王云霞主任整理档案,给学校及报社各科室传递文件等工作。

三.具体工作

在为期1个月的实习中,我首先在校报编辑部实习了半个月。在实习的第一天,主编冯岩老师就安排专门的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编辑部的大体情况,讲述了校报新闻需要注意的事情,而且让指导老师给我安排具体的新闻操作,我学会了新闻稿件的选稿、编辑。对于指导老师给我安排的工作,我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积极性,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和赞许。在实习结束的前一天,我与指导老师、各位学生记者们安排了座谈会,大家在会上畅所欲言,把自己的实习体会,以及对新闻写作今后的发展方向都相互进行了交流。这半个月的实习中,对于我们以写作为发展方向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相信将会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很大的作用。

再接下来的半个月中,我辗转于甘肃日报社会新闻部和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之间,因为它们二者是业务合作伙伴。我主要负责接热线电话并进行记录,同时接待来访的读者。如果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便和指导老师一起去采写。在这这段时间中,我真正感受到了报业的竞争与压力,以及记者编辑们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由于我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的是经济理论课的学习,毫无半点新闻学知识。

所以初到记者的职位上,很多东西都不很熟悉,对社会知识的了解也很欠缺。但是,指导老师十分耐心,每次有新闻线索时,都带我们到现场,回来后让我们自己写稿子,然后耐心得给我们修改稿件,并且不断告诉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到后来,老师就让我们自己去采写新闻,自己找新闻点,这让我们十分感动,因为这毕竟是对我们的信任与认可。三周下来,我发表16篇稿件,同时我的新闻敏感性、职业道德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的素质。在十一期间,甘肃日报社新闻部的王云霞主任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周的宝贵时间,并且给我专门进行了专业的指导,使我收获很大。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校报的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根据在实习期间的所闻所见,我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校报的发行量,经常做一些市场调查情况,掌握校报的收益群体,积极反馈信息。

2.应该积极宣传校报,扩大其影响力。

3.校报的出版应及时,版面应力求活泼,不应呆板。

五.实习收获及对本次实习的意见

在这一个月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报社及校报编辑部深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学气息,从中也领悟到了许多东西。我发现报社里很多人不是新闻专业出身,有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比文科生都要优秀,报社的高层领导也很少是新闻专业出身。这说明了做新闻不一定非得新闻专业或者文科专业的人才能做好。因为新闻记者和编辑只是报纸运做的小部分人员,报纸运做很大一部分还是在广告策划与市场营销上。

同时,报业集团作为一个市场运营单位,在某种理念上也可以称为一个公司,这就需要使部门划分明确,人员职责到位,要有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与生产部门。记者与编辑只是生产部门中的成员,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部门庞杂,要想在报社做好工作就必须知识结构全面,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是综合型人才,即既要懂新闻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策划与营销,只有这样,才能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得心应手。

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特别是在甘肃日报社里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发行量第一的报纸才是最好的报纸”,我觉得这句话十分有道理。发行量第一是个很难实现的目标,因为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与协调。首先,新闻稿件必须有质量的保证。

这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第一,必须符合新闻的定义,即新近发生或将要发生的有意义的事情。对一件事情首先要考虑他是不是新闻,是一条怎么样的新闻。

第二,必须从大局出发写稿件。即这条新闻写出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其中影响包括积极的和负面的。要想办法把新闻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有损于国家、党和人民利益的新闻坚决不能写。

第三,要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替老百姓说话,办事,这是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新闻。同时,也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所在。

第四,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在目标阅读群体定位上要准确。这一点是甘肃日报社新闻的王云霞主任在我十一加班时特别讲到提出的。

现在的新闻无论从题材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似乎再有创新突破很难,其实不然。很多好的线索好的新闻都隐藏在百姓们关心反映的小事中。为此,他还特意给举了一个例子:武汉的一个记者李红英写了一篇关于医院对小病开大药方的事情。小病花大钱看似小事,但却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多记者都曾亲身经历过这种事情,或者听到老百姓抱怨、反映过这个问题,但是都没有引起他们的关注。李红英却抓住了这个事件,把它写成了精彩的新闻。这篇稿件看似平常,内容写法上也很一般,但是反映的事情却是新的,第一次有人把它的内幕写出来,给老百姓开了一张明白的“清单”,最点,写出了大量不为人所知的内幕,在内容上进行了突破创新,是很可贵的。

做到了以上四条,新闻稿件便有了质量的保证,读者便会喜闻乐见。这当然需要记者付出很多汗水,编辑严格把关。

虽然西北民族大学报是一份面向校内师生的报纸,它的发行量不太大。但是我也从中发现一份好的报纸,质量尤为重要。在西北民族大学报编辑部和甘肃日报社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学到了许多东西,收益匪浅。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3

抑制住激动的心情我推开了建工集团新闻中心的大门,我有幸来到《湖南建工》编辑部,进行专业实习。在这宝贵时间里,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到新闻中心时,我心里七上八下的,看着大家忙碌的身影,完全不知该从哪里下手。负责带我的戴姐和蒿哥给我介绍了部门的大体情况。第一天,他们没有带我采访,而是让我阅读他们编辑的报纸。说实话,以前看报纸往往只是看个热闹,根本没有意识去观察新闻的'思路和写法。

从第二天起,我就跟着戴姐和蒿哥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采访。一旦接到新闻线索,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立刻奔赴现场。我们一般的工作流程是接到领导电话,立马出去采访,然后回来写稿。任务多时,稿子往往不止一个。这也让我深深体会到记者的生活并非像想象中那么浪漫。

新闻需要注重一些事实细节,比如人物、时间、地点等必须要精确。刚开始采访时,自己总不注意,人名地名没有留心去反复核实。在戴姐和蒿哥的嘱咐下,我知道了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其实是新闻中最重要的。一个错误的人名甚至会影响整个新闻的真实性。另外,新闻中每一个字,每一个称谓都要准确具体。

作为记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是相比之下社会知识和经验也同样很重要。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记者就必须有全面的知识结构。记者是综合性人才,对每一领域虽然不能都像本专业那样投入,但至少都应有一定的涉猎。另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勤看书,多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

实习期间,我翻阅了大量的报纸杂志,了解了很多报业知识。在采访过程中,接触到了各个阶层的人群,在与他们打交道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欠缺的东西——人际交流。作为新闻记者,这个能力意味着你能否使采访对象信任你,把积压在心底的话向你透露,把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挖掘出来。特别是在人物专访时,这往往也是一条新闻取胜的关键。除了不断练习与人交往的能力,我的体会还有采访前务必对你的采访对象做一个全方位的背景了解。这样做可以使你的采访对象感到自己不是和一个陌生人交谈,不仅会很快拉近你们之间的距离,像老朋友一样聊天,也会获得对方的尊重。

在实习期间里,我感到最辛苦还是赶稿子,但辛苦归辛苦,我的写作水平却大大提高。最初写稿,我总是抓不住新闻点,偏离采访主题,写的稿子常常被改得面目全非。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找到那么点儿感觉。休息时,我会仔细对比我和老师的稿子,揣摩老师的思路,分析自己的不足。另外,我常留心报社内部的评报栏,看编辑们的精彩点评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还不能像老师一样,将一些生硬的数据转变为一篇顺畅生动的文章,但是经过努力,我的稿子被老师改正的地方越来越少,得到的肯定越来越多。

在实习期间,戴姐和蒿哥让我发表了许多篇文章,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素养,而且增长了见闻,锻炼了自我,为我接触社会搭建了平台。在新闻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实习不过短短一瞬间,回头看看,它几乎等同于我大学三年的宽度。我真心地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报社新闻编辑实习报告4

一、概述

经过高三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大学,现在回忆一下,仍感到幸福。选择中文这个专业,是因为我对写作的爱好和对文学的爱好。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宝贵的大学生活就要走到尽头了。因为种种原因我没有选择继续求学,但这并不代表我的学习之路就走到尽头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吗,在自己的身边,总会有一些东西自己从未接触过,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自己从头学起。

像编辑这一职位,对于一个文科出身的学生而言,是很诱人的。编辑的工作也总是透露了那么一丝神秘。既然不再读书,当然要面临工作。对工作,处出茅庐的我还真是不知怎样选择。只是觉得,自己毕竟是学文的,在自己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文学知识语言知识。所以,将来的工作最好还是能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关,能进一步发展自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掌握。 所以自然而然,编辑工作就成了我的首选工作。

在徐老师的帮助之下,我顺利地进入了《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实习。这是一家报道中小学生动手动脑、开发智力,积极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小制作活动的刊物。单位很小,但从社长到社员都很友善。能走进这家杂志社实习,能有机会让我近距离接触文化传媒工作,让我很兴奋,也很珍惜。

这次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充分了解一套刊物,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全过程。充分了解杂志社各项工作的操作,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知识,以期达到或是说基本具有编辑的能力。

二、实习过程

第一次走出校门,来到工作岗位,这对于我来说什么都是全新的,都是让人兴奋的。整个实习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环节:

(一)学习过程

最初的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杂志社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杨社长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并为我请来了本杂志社的主编翁永良翁老师,为我讲解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约稿过程

在进行完初步的学习阶段后,就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了。我的主要工作即实习内容便是约稿。

在了解刊物的主要方向后,根据自己所负责的“中学版·发明展示台”和“中学版·探索”版块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约稿。

(三)编辑阶段

在约来一定数量的稿件后,在翁老师的指导与鼓励下,我开始进入编辑阶段。因为约稿得来的稿件,大部分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的参赛稿件,在内容、长度、趣味性等方面都不太适合直接刊登,都要经过编辑、更改后才可以使用。

在经过几次尝试后,我所编辑的几篇稿件,都顺利通过了审核,被刊登了出来。

三、实习内容

杂志的发行,第一步当然是约稿。没有一定量的供稿,一本杂志是没办法发行的,一个杂志社也是办不起来的。之后才能对约来的稿件进行分类处理,进行编辑。再经过排版、绘图、彩编等才被最终发行。因此,我的第一项工作,即第一个实习项目便是约稿。

(一)约稿

约稿的工作并不难,或可说很简单。但在实际操作上却很繁琐,需要相当的耐心与细心,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1、在网上查询全国的各种青少年科技大赛,并将获奖名单打印下来,以便约稿时使用。因为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全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作的,因此,那些在科技大赛中获了奖的便成为了我们主要的稿件来源。

2、对获奖名单进行筛选。保留下获过奖但其发明创造尚未被刊登的。将小学与中学区分开来。我的具体操作是将小学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将高中的名单记录在一个本子上,以便操作。

3、查询电话。我的查询方式很原始,就是拨打全国各地的电话查询服务台114,再具体查询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老师的电话,以此来联系有发明创造的小学生。这一步工作量较大,而且还要做好记录,哪个打通了,哪个没打通;哪个有老师电话,哪个留邮箱了,哪个发稿了,都要有详细的记录。

4、约稿。在约稿时,要向各地老师详细介绍杂志社的情况和供稿的酬劳,方式等问题。

5、回访。即在收到稿件后对供稿者的回复;在稿件被录用后对供稿者的通知,寄稿费等工作。

约稿的工作顺利完成后,我便进入了下一个实习项目,即编辑。

(二)编辑

这项工作,不再像约稿那样繁琐,但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相应高许多。一件稿件在手,先要筛选,看它合不合适运用。如合适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工作。

处理即编辑,它的主要内容是:将篇幅长度编辑成所需的长度;词语的应用、文章的趣味性等方面也要附和刊物的特色。之后,细细校正文章格式、错字标点等。如有需要,添加“教师评语”。

这是我在杂志社的最后一项实习内容,也是较难的一项实习内容。这些具体工作说起来容易,可实际操作起来却不太简单。在编辑过程中,我也曾出现过一些错误,但在翁老师的帮助下,都已一一改正,并顺利完成编辑任务,在此过程中也学习许多知识。

四、实习收获

通过在学校期间的实习,我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践能力得到增强,能够把学到的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过程中我了解到许多关于约稿,编辑,校对,排版,彩编等方面的知识,逐渐熟悉了文化传媒方面的一些知识,并进一步知晓青少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想法。我学会了怎样同单位的其他同事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收到良好的经济效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也强烈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必须具备各方面的素质,不仅要有广博得知识,高超的技能,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较高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而且要有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

这次实习虽不是我的正式工作,但却为我即将开始的工作生活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很感激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实习机会,很感激徐老师对我的帮助,同时,也很感激《少年发明与创造》杂志社对我的培养。在将来的日子里,我一定会更加努力,不辜负学校,老师,杂志社对我的培养。

暑假认知实习报告:新闻专业


暑假认知实习报告_新闻专业

目的和意义:为了让我们把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体验作为新闻工作者的实际生活以及媒体的业务运227yue作,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了解日后就业的职业工作内容和性质等实质性内容,学校安排我们07新闻班全体同学进行了为期二个月的认知实习。

2xx年2月22日-7月24日这段期间,我被安排在合肥晚报-服务热线进行实习工作。20xx年8月2日-8月26日期间,自己联系,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记者站进行实习工作,开始了在学校时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实习结束,回想起在暑假实习的那段日记,心里感触颇多。

实习过程:

一、初到报社懵懂

第一次道报社时6月22日,我跟班里其他三个同学一起去合肥晚报广告部报到。因为是第一次去,里面的人我们都不认识,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都在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中,我们几个人都在那狭小的办公室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的,觉得自己实在是多余。下午的时候,孙处把我和胡同学叫去,说服务热线那边也缺人,问我们可愿意去,想想自己在这边也实在是多余和那边的缺人,和学校说的服从报社安排的叮嘱,我和胡同学去了服务热线那边,开始了在服务热线为期一个月的接热线的实习内容工作,就这样懵懵懂懂的开始了我的暑假认知实习。

二、实习生活初期

实习的前两天,马主任说我们主要是了解工作内容,学习一下陈姐和郭姐是如何接热线的,同时要熟悉和准确了解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等工作细节。

两天之后,正式上岗。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新鲜,但是时间一久就没耐心了。但是马主任说接电话时一定要热心、真诚和耐心,因为也许我们的一句话就会影响到晚报社的声誉。在本着不给晚报社丢脸,不给学校丢脸的工作态度,我在那认真踏实工作了一个多月。我知道。即使遇到服务热线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的宗旨就是让读者和客户满意。

有好几个都是因为对服务内容不太清楚,让客户在电话那边等了好久,实在是很过意不去啊。渐渐地我知道只有熟悉工作内容和条款,是每个细节都不能放过的那种,才能真正的帮助读者和客户,更好地为读者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工作一定要有耐心和细心,读者和客户的需要时半点马虎不得的。

三、心得小结

其实在服务热线的那段日子,虽然渐渐地实习的内容也熟知了,得心应手了,但是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一点不甘心和觉得委屈。看到报纸上班里同学熟悉的名字出现在一篇篇新闻报道中,听他们说自己跟记者跑新闻的经历,我心里实在是羡慕,觉得他们好充实,真的把两年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了实习实践中了。我把我的心里的真实的想法告诉了黄老师,黄老师耐心的开导我说:哪种实习不是一种认知呢?也许我没有学到采写新闻的技巧。但是步入了社会就会有所收获的,而这种经验和收获也都会是一生受益的,是隐性的,但是日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用的着的。一番话,让我心里平衡多了,我的实习也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有收获了。

四、转战记者站

在合肥晚报实习了一个多月后,我觉得我没有给单位、学校和我自己丢脸,同时我也很清楚,我知道,我来实习认知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学习和自己专业和以后就业有关的东西,积累社会经验和工作经验,于是离开服务热线后我有了打算:一是好好修炼一番,把底子打好,泡图书馆,多积累专业知识和百科知识,而是自己好好找,联系其他媒体实习单位。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记者站提供实习生岗位,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打电话过去,老总很礼貌地说那你先来登个记吧,我心花怒放!

8月2日是我在《中国食品质量报》安徽记者站实习的第一天。由于之前实习过,所以我去办公室的时候很自然地先从基本的打扫卫生开始,然后熟悉电脑文件和办公文件等,翟站长看我如此自觉,微笑着说小丫头,不错嘛,好好干,才来的时候也许有点不适应,别紧张啊,呵呵其实,我这次心里一点也不紧张,心里还感觉甜甜的。看来,在合肥晚报的实习还是有收获的。

《中国食品质量报》是国务院下属的机关党报,监督和管理全国食品质量安全,规范国家食品企业行业,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按照国家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范健全食品行业。

在记者站实习的日子里也算轻松,每日在电脑里看看文件,发发稿子,打打稿子,基本的工作流程和一办公室文员是差不多的,因为全国性的报纸的信息量和信息源都是无限宏大和宽广的,其登报的文章的重大性和其内容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其新闻定向准确、细致,同时也有点窄,于是在记者站的日子里发的新闻稿质量可嘉,数量不多。

五、牛刀小试

实习的第五天,我就被安排和记者站里的刘记者一起去外出采访,主要是出差参加一啤酒企业在天长市的奠基仪式,临走前,翟站长对我叮嘱说小慈啊,这是你第一次出差,一定要学会多观察,细心点,做新闻的一定要有的就是敏锐,的新闻敏感,还有基本的设备要学会使用,照相机,摄像机之类的没事的时候就多琢磨琢磨,刘记者带着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学会学习,出差回来,就由你主笔写这篇新闻稿,练练笔一番话说的我心里暖暖的,手里痒痒的,同时也自信满满地。

事实与自己的想象还是有点差别和出入的。我以为所有的新闻素材都要自己挖掘,原来出差只是去吃个饭,参加仪式,然后主办方把资料给我们,我们再回去根据所给的资料写新闻稿,太格式化了,没有挑战性,不由得让我这个对采访颇有好奇的小牛心里凉了一大截。

回来的半天,根据主办方提供的资料写了一篇类似于宣传稿的新闻稿。翟站长稍作修改后发到了北京编辑部。没想到。两天之后真的在《中国食品质量报》上看到了自己写的稿件,那种兴奋时无以言表的,心里像吃了蜜似的甜甜地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

虽然我写的稿件类似于宣传稿,也有一种浓浓的新闻腔,可是牛刀小试带来的喜悦还是无法阻挡的。我知道,记者向来是无冕之王,针砭时弊,为国为民,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的这篇小豆腐块道那样的境界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呢。也许,甚至在好多人眼里是不屑一顾、不值得一提的,但是,我知道,我跨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后面的困难在所难免,但是也无所畏惧了。

在记者站,我只实习了短短的25天。在这短短的25天里,我学到了一生都受用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从书本上也是学不来的。翟站长对我很不错,教会了我很多受用的知识和社会经验,刘记者对我很关心和照顾,谢谢翟站长和刘记者!

六、实习心得体会

两个月的实习,期待过,失落过,委屈过,奋斗过,笑过也哭过。这两个月真的让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在学到东西的同时,也发现自己的不足,知识储备远远不够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眼高手低的毛病也一直存在,并一直努力克服中深深体会到踏入社会的辛酸和我无奈,理解和领悟新闻工作者的辛苦和不易。实习结束了,但是我觉得我们要走的路还长着呢。实习结束了,学习还一直在进行中。

想感谢的人很多,指导老师黄老师的一番话:出门在外,几件事叮嘱一下。一是要有礼貌,二是要有耐心,坐得住冷板凳,三是要勤快,能跑能写还犹如在耳边。包括在台风期间发的注意安全的短信,都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谢谢黄老师!也谢谢实习单位的各位领导,在心里由衷的说一句:谢谢!

暑假认知实习报告_新闻专业

大学生新闻实习报告


大学生新闻实习报告

四、大河报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1月)

(一)初到大河

11月17日赶到郑州,见了大河报的王总,把实习介绍信交上,由于他对我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就没有过多的介绍自己。他说会安排办公室的人员给办理的,让我回去等通知。本以为要等好几天呢,没想到第2天上午,办公室的王老师就打来电话让我去一趟,我很是高兴,下午就匆匆赶了过去。王老师待我很是热情,说这是王总亲自安排的,他们已经给我找了个好老师,他是热线现场新闻部的部主任崔新建老师,我不经意看了见了自己介绍信上王总的批示,大河报一等奖学金获得者,实习费全免,以备留用。我更是高兴,这一句话不说其他的,光给我节省费用就是600元啊!因为按规定大河报实习费用是每个月300元,且每个实习生只能实习2个月。我感激地很,心里就下定决心好好的实习做出点成绩来回报王总的知遇之恩。

刚好我正式实习的第一天19日是周六,报社是不上班的,但崔老师给安排我一个任务就是去公交车上暗访有人以假珠宝欺骗市民的事。我就一个人来回无聊的坐公交车,见了公交车就上,上了下,然后反复着。很不巧的是,直到周日中午仍然没碰上这些骗子。中午我正坐车从火车站回去时,突然接到崔老师电话,说既然你在火车站附近,那就现在赶到银基商贸城C区5楼天井,那里张贴了裸体男人广告引起了市民的争议。于是,忍着饿,赶到那里。是一家公司的男裤广告,上面是一个裸体男人的侧面图,广告语好像是男裤,一摸周织造,天井四周全是,估计大概有近100幅。确实挺招人眼的。大家看到了都是匆匆的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周围商店的服务员大都是未婚的姑娘,弄得一个个都不好意思往外看。采访了一些商户和顾客,回去就写了篇稿子,这也是我在大河报实习发的第一篇新闻稿《男裤品牌出怪招祭出裸男抢眼球银基广告遭质疑》,并被新华网、人民网、QQ网、新浪网、东北网、TOM等广泛转载。效果还不错,不久他们就将这些不雅的广告给撤下,又重新换了新的广告。这让我感到了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

(二)牛刀初试

接着做了篇坐月子房的稿子,因为郑州本地居民有说法女人生完孩子后坐月子只能在自己家里,若在房东家会坐月子,会给房东带来血光之灾的。于是房东都拒绝外来人在自己的房子里面坐月子,但外地人总要生孩子的,于是有人抓住了这个又有迷信而带来的商机,做起了高价出租坐月子房的生意。我就在几个都市村庄里找他们出租坐月子房的小广告,然后以自己的妻子就要生孩子要找坐月子房为由进行了暗访。还到了他们的月子房地点边看边问些关于价格以及有关情况,并和一个正在那里租房坐月子的一家谈了一会。最后写了篇老风俗巧出新生意 月子房红火出租的新闻稿被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转载。对这一现象做了解释报道,对广大市民进行科学的引导。

有一次,我看我们的线索系统是,看到一个市民来电说自己知道列车上所卖袜子的内幕,以前自己也做过这个。记者可以与我联系,电话是。我一想,呵呵,这正是我所渴望的揭黑式报道了,就给他联系了一下,果然这个人知道许多内幕,告诉了其中的欺诈及其欺诈消费者的手段。于是我和他一起从郑州上了列车做调查。果然在郑州开往深圳的列车上刚开到商丘境内时这些人就出来活动了。我假装对袜子有意思跟踪做了偷录,将他的一些言辞进行了录音,也为我后期的写作提供了素材也为可能的投诉提供了证据。然后,从商丘下车,又赶紧坐回郑州的郑州客运段的一趟列车,同样,进行了偷录偷pai。第二天又去了郑州客运段采访了路风纠察办公室主任。后来,崔老师和我们的摄影记者又上了两次车,最后在1月11日大河报的河南新闻调查版上推出了我们一整版5000字的调查报道《保健袜根本不保健 袜子帮一骗二蒙三忽悠》。对所谓的益麻保健袜进行了揭露。后来,我在从上海到徐州的列车上,发现他们的袜子公司做了转移,退出了郑州客运段的市场,但又和徐州客运段进行了合作,我也只好默认,新闻也不是万能的,这与我们国家的体制有关,不是一篇报道就能解决的事。这是我从抓线索到跟踪采访到写作基本上独立做的第一篇被列入热线部选题的重磅大稿。

后来,郑州市出台了自行车看管费用的新规定,把看管费用规定为一次一角,而且10分钟以内免费,这引起了广大看车工的强烈反对和抵制。我和崔老师分工进行了调查。我一大早冒着风雪骑自行车到二七广场和火车站附近的大型商场的停车场上进行了现在观察调查,然后又到市政府的民政局进行了采访。最后写出了被总编评为本报亮点的河南新闻调查版的报道,一刊发,就被人民网、新华网、TOM网等网站转载。

(三)通达现场

20xx年1月19日,郑州雪依然再下,全城已经覆盖上厚厚的一层,上午接班级的刘启银到我住处后,来到报社,崔老师不在,我知道他是在外边值班车上跑新闻了。我就给他发了短信告诉他,我已经来到报社,可以跟随他采访了。他回到:我在郑东新区的龙湖采访,不可能回去,市内的新闻我转给你,你跑。

不到半个小时,他打来了电话,陈寨工业园一仓库坍塌,有人正在抢救,你排除困难,尽快赶到啊。地点你自己联系了,我正忙呢。

我知道陈寨的大概位置,是在北郊,远远的。道路上满是雪,我的自行车又没带,怎么去。到线索系统上查到了电话,问了问情况,得知可能并没有人在里面,只是砸了几辆车,就和崔老师打了电话,告诉他并没有人在里面,他一听,急了下雪天,你不要蹲在办公室里,有没有人都要到现场!话语斩钉截铁。然后,我就冲了出去,冲进飞着雪花的城市街道上。

对于事发地点的具体位置,我并不清楚,只知道大概方位。在雪地上走大约半个小时,想想也没别的办法,尽快赶到现场吧,就不能怜惜自己掏腰包了。于是,急忙喊了个出租车,去陈寨工业园!司机师傅愣了愣,坦言不知道具体位置,我说就朝陈寨方向走吧!

车行了8公里,找不到线人所说的某仓库。一连问了四五个人,还是不能确定。因为这里都是新路名。我就执意下车,自己寻找了。还好,地点就在不远处。采访完,走出来,望着白茫茫的一片,一条马路横在我面前,这是哪里啊?我才突然发觉自己已经身处一个自己完全陌生的地方,一个很少见到出租车的地方。

连方向也不知道的我,就沿着马路,朝着某个方向直走开去,我想总能遇到一个我熟悉的路名吧!

雪花飘在身上,寒风打在脸上。回头看,看到了自己一串深深浅浅的足迹,在积雪中蜿蜒而来。现场,在我脑海闪过,蓦然发觉,这串足迹不正是我通达现场的脚印吗?

是啊,它是我通达现场的脚印,更是我追随新闻一路走来的脚印。这大半年来,走出了大学校园,开始了大江南北的新闻奔走。当然,对新闻的理解,已然不同,不再是校园里的纯真梦想。我不想说我体会和认知到的社会肮脏与新闻的无奈,我只想说做新闻让我感到充实,能明确的知道我应该到达的一个地方现场。

很巧的事,今年夏天台风海棠带来暴雨袭击郑州(当时在东方今报实习)和今冬数年未见的大雪,我都参与了新闻报道,而且都跑到了第一现场。那时是,不知深浅的走在淹没过大腿的雨水之中,现在是,骑着我那辆50元钱买来的旧自行车一天中一次次穿过郑州满是积雪的大街,一天下来,走过的路定在100里以上,双鞋了满是冰凉的水。那几天我每天都在满是积雪泥水里穿梭,自己的两双鞋都被弄湿了,最后不得不借穿同伴刘启银新买的鞋穿。虽然最苦,当然也是发稿最多的几天,每天都能署三四个名。

(四)感悟收获

有一次,崔老师转给我一封一市民投诉到王总那里的信,说一家钙奶乳化剂生产厂家的产品里面添加了国家标准中禁止使用的原料,说危急了河南及周边省份的奶饮产品的安全。我上网查了查国家标准,果然是不符合标准的。于是跑到河南食品工业研究所,但值班人员说他们已经放春节假了,没有人。就又跑到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但他们说负责投诉,这个问题要去他们下属的质量技术监督检验部门去咨询,可我去了后,他们只是负责检验是否合格,所以这个问题他们也不敢说,但敢断定如果存在信上说的情况,肯定是违法的。没办法只好回去,刚好回去的路上离省卫生厅很近,就去了省卫生厅。厅里一看我手中的信,说他们也接到了同样的投诉,并在内部做了通知,命令各省辖市卫生部门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举报的情况,他们怀疑是厂家之间的打击报复行为。所以只想将此事限制在卫生部门内部,就不要报道了。

从卫生厅从来,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有了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这一幕,曾经在哪里发生过。终于想起来了,是在校报做学生记者时从学校某部处或学院采访完出来!这两种感觉居然有了辉映。我感到很是兴奋,心想这才叫找到了感觉。其实在大河报做新闻在省市的有关部门进进出出的采访与在学校里面到各学院部处进进出出的采访本质上是一样的!跑了一天,稿子虽然没能写,但终于找到了感觉,心还是很兴奋的,也觉得今天没有白跑。

春节将近,我的实习期也满了,崔老师告诉我春节前后新闻是最多的,就延长一下直到春节放假吧,我就又留下来,直到放假当天的农历12月29日,回到家就已经是除夕了。

春节前,郑州的几处灯会也一个个都张灯结彩了。1月23日晚,我和一摄影记者李文波老师一起奔赴三个灯会会场,很巧的是,他们都是在这一天晚上亮灯,而且各有特色,分别是郑州今年灯展中最长、最大(直径)、最高。于是我们两个人从郑州东南角的世纪欢乐园到位于市中心的二七广场和附近的人民公园,才到位于市西区的绿城广场,由于我们是从傍晚开始的,正赶上下班高峰,车走的特慢。但为了,把这三家都尽收囊中,整合成一篇独家的、好看的稿,我们只好忍着饥饿,来回穿梭。等晚上9点半赶回报社前,崔老师给我打电话说编辑正催呢,10点半要上版,赶紧回来写吧,编辑给你留了1500字的空间。我快傻了,这么紧啊!但没办法,经过这两个月的训练我的新闻采写能力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车上构思了一下,回到报社,坐在电脑旁就开始匆匆写起稿来。经过一个小时多几分钟的紧张,一篇具有独家性质的稿子写就,我赶忙传给编辑老师,终于松了口气,坐那里喝口水,但我还不能走,要等着编辑老师定版了才能走,因为她有什么疑问,可以立即问我。这样等到11点半,没什么问题,就急忙往住处跑去。第二天,看到报纸,果然是独家,其他报纸都没有报道,有报道的也没有我们全面,而且很是好看,C叠头版一幅彩色大图,C02版三幅彩图,很有喜庆气息。

到农历年春节来临前的一天,我提着这70天发表的99篇大小新闻稿离开了我实习的大河报社,虽然后来没有留在大河报工作,但是,春节后,我能在浙江金华日报社与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等国内重点大学168(其中8名研究生)名大学生的角逐中,成为战胜者留下来的9名之一,这其中在大河报的这段实习经历可谓功不可没。感谢大河报,感谢王总,感谢崔新建老师!

实习心得:作为新闻人,无论通往现场的路上是什么,风雨雪冰,我们都应无畏的尽快到达现场。可以这样说,每一条通往现场的道路都是通达现场的,根本没有不通达现场的道路,这就是一个初入新闻圈的一个小兵的感知。

大学生新闻实习报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