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2024关于学习心得体会精品十三篇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发表时间:2023-12-18

2024关于学习心得体会精品十三篇。

写心得体会不但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还能让我们的脑袋转得更快,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是怎么样写的呢?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的编辑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请将此页保存到您的浏览器收藏夹以便随时查阅!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篇1

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在我参加过的培训中,只有这次给我的感受最深,这次的培训组织新颖,有专家的引领,自学的支持,群体的智慧,丰富的案例,媒体的整合,多样的评价,更难得可贵的是有着优秀的团队。透过本次培训学习,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的收获。

首先在这次远程培训学习中我对自我的职业有了正确的认知,不管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如何,就应以教师这一职业为荣,我自身也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职业幸福感。而学习专家、名师的教育教学相关策略后,我用心去领悟教育理论观点,汲取精华,能用心主动思考,真心探讨。这次的学习培训,对于我来说,是值得珍惜的充电机会,应对当前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研潜力,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最现实问题;这次教师远程培训也给我们带给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能聚集在一齐,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体高。

其次精心钻研、打造化学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是教师战斗的阵地,课堂教学教学的生命线。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从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认真上课,努力营造课堂氛围,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在教师设计的环节引导下,调动他们的用心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发展他们思维,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提升学生潜力。高效课堂的实现,还务必认真辅导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提高了教学技能。课堂教学始终是我们教学最重要的部分,所以教学技能的提高势在必行。听了专家的讲座我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为了提高专业水平,我们务必在课外超多地读书,认真思考;为了改善教学技能,我们务必在备课时仔细推敲,精益求精;为了在课堂上到达“师生互动”的效果,我们在课外就就应花更多的时光和学生交流,放下架子和学生真正成为朋友。专业知识是根基,务必扎实牢靠,并不断更新;教学技能是手段,务必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师生互动是平台,务必师生双方融洽和谐,学习期间拜读了各位优秀教师的文章,进行交流。我的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找出了自我的不足和差距。让差距和不足成为自我的动力,不断反思,不断研究,促进自我成长。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扬长避短,汲取专家们的精华。将这次学习的新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实践中获得成长。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坚决贯彻省党代会精神,积极探索反腐倡廉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监督执纪,以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通过集体学、自学、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切实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思结合、融会贯通;扎实做好各项监督执纪工作,认真梳理年初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时查漏补缺,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自查,把工作做实做细;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完成党代会部署要求上来,加强党纪党规学习,争当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要把省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工作方法、任务举措进一步学深悟透,在具体工作中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坚持苦干实干、强化责任担当,用扎扎实实的作风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四个转变”。同时,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做好青年思想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工作,动员全州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同步建成全面小康和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

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要深入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务必学深、学早、学全、学实,把学习党代会精神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深入学、反复学、对照学,切实把党代会精神吃准吃透;更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体现在实际行动上、落实到残联工作中,特别是报告提出围绕‘四个扎扎实实’,实现‘四个转变’和‘一个同步,四个更加’战略目标。要始终把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落实到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宣传文化、体育、权益维护等各项工作上,以扎实的工作、勇于担当的精神,做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推动者、实践者、服务者,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作出应有贡献。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老师,我们更应该把省党代会精神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过学习会议精神加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就业创业能力和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学院主动适应海西发展新常态。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篇3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我非常荣幸地参加了xx组织的活动,到xx县xx小学进修学习,观摩了几位优秀教师上的语文课,还听取了两位优秀班主任老师关于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总结,在这一天的时间里,我被各位老师的风采深深折服。课堂上老师们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风趣幽默的教学风格,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准确落实

教学目标就像指向标,对于每节课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所观摩的这几节课中,各位老师都明确了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将学段目标与课堂目标相结合,并落到实处。比如xx老师执教的《小英雄雨来》一课,成老师根据文本内容有所取舍,抓住重点段落来解读雨来的性格特征,引导学生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感受人物形象,充分理解雨来的勇敢机智聪明爱国。借助芦花村美丽的环境描写引导学生探究雨来爱国爱家的由来。抓住了文本进行深入解读,从而使雨来的小英雄形象深深印在学生脑海之中。

二、朗读训练与读写结合

读,是语文学习的生命之所在。朗读,更是了解文本内容,体会文本蕴含情感的重要方法。各位讲课老师在课堂上都注重对孩子的朗读训练。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孩子从读中学,从读中品,从读中悟。除此之外,几乎每一节课,都注重了孩子们的书写。不管是一年级的王颖老师,还是二年级的刘春香老师,她们都把写字作为重点内容对待,花了不少的时间在书写的指导纠正上,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

习惯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一个好的习惯对于学习的帮助无疑是巨大的。这几节课中每一位老师在进行写字和阅读教学的时候都提示孩子们的写作或者读书姿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时,不动声色的提示他们收回心神,在教学中,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去养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比如一些生字的识记规律,趣味方法等注意总结不时重复巩固。再比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对于孩子学习语文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四、师生角色转变,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

这几位老师的课堂,我感觉的出来他们都在转化自己的角色,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学生们可以自由讨论,可以下桌去和小组其他成员一块研究商量,结束后再回到自己的座位,整个课堂秩序散而不乱,忙而有序,学生身心自由,愉悦的学习,如此一来自主性、积极性大为提高,自然就变得乐学爱学。

五、注重引导学生朗读

这几位老师都非常注重指导学生朗读,但决不是为了读而读,而是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去读,并且对读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成文英老师在《小英雄雨来》一课中有两段芦花村的环境描写,这两段文字都表现出了芦花村的景色优美,老师一开始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出文段中的美,让学生用心体会其韵味,读出感情来,然后再让学生思考,这两次环境描写虽然都是描写芦花,但所起的作用完全一样吗?所表达的内涵也相同吗?学生在老师启发下很快就意识到,这两次描写的不同之处,前者是为了表现芦花村的美,令人喜欢,从而产生出要保护这美丽家乡、跟敌人坚决斗争到底的爱国情怀,而后者则是在雨来落水后,乡亲们听到枪响以后的描写,人们都以为雨来死了,所以读这段时要带着一种悲伤在里边,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这样一来,学生再读这两段文字就有了不同的滋味。第五、评价语言亲切动人。

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比如王颖老师对待学生显得特别友好,她善于运用身体动作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再比如她夸奖学生“你真棒孩子,你的回答真精彩,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这次听课我学到了很多,也反思了很多,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我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方面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学习机会提高自己,为了学生而不断进取,为自己取得更好的成就,为教育教学工作作出更多的奉献。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篇4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道德能弥补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不足,这充分说明了“为师先修德”的极端重要性。“先做人,再做事”是不变的真理。在全校掀起的学习“四德”重要思想的新潮下,全校教师进行了“四德”深入地学习。学习后,我感想颇多,受益匪浅,决心把学习到的“四德”重要思想贯彻到教育事业、生活中去,使自己在各项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以下是我学习后的一点心得体会:

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教师的责任心是职业情感的基础,是教师道德的基石。古今中外,凡是有作为的教师和教育家,无一不是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无一不是对教育事业具有深沉的热爱并为之献身的。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一生从事教育工作四十余年,即使在他周游列国,遇到生命危险时,仍然继续讲学,讲诵不断,弦歌不绝。陶行知曾留学美国,获得两个学位,回国后历任南京高等师 的教授、教务长、教育系主任。后来他放弃教授地位,辞去校长职务,到农村去办学。他脱下西装,穿上草鞋布衣,同师生一道开荒生产,挑粪种地,创办了晓庄师范、育才学校。无论生活条件怎样艰苦,办学条件怎样简陋,他都矢志不渝,无限热爱学生,他所办的学校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有用的人才。他用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信条:“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

其次,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如果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没有思想的个体,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要求自己先做到。”这也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对自己的一大要求。

当然,作为一名班主任爱优生并不难,难的是爱学困生。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对我们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一直铭记在心,是呀,只有师爱才能凝聚学生的心,才能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满腔热情,才能喷涌出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事业心,才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教师。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一个好园丁,决不放弃一颗弱苗。教育是从爱出发的,没有爱的教育,阳光就无法照射进学生的心灵。虽然我们无法像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们却可以像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

通过学习“四德”,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彻底的洗礼。我深知只有具有“四德”的教师,才能阳光地生活、工作,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爱每一个学生,并对不同学生以不同的鼓励、不同的教育。我要认真践行“四德”要求,提高“四德”意识与水平,用心教每一位学生,以无限爱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把自己历练成一个真正践行“四德”的一中人。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篇5

9月11日,我有幸与来自全省各个地区的幼教同仁们相聚在城市学院,参加“国培计划”(20xx)—甘肃省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培训,首先很感谢学校和领导给了我这一学习机会。国培已结束,回首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受益匪浅。培训中城市学院的老师、专家以及幼儿园的园长的专题讲座,让我大开眼界,多个专题的学习,从国家政策到幼儿教育政法解读,从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再转变到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是那么精彩。使我的教育理念和业务工作能力得到一次提升。

一、专家精彩讲座

有来自不同地方的专家为我们讲座,专家们丰富幽默的语言和渊博的知识,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传授给了我,让我改变了小学化的教学理念,让我明白在幼儿园应该教给幼儿什么,应该教会幼儿什么。精彩的案例分析,也让我感受颇深。专家们教给我的不仅是实实在在的理论知识,教给我的更是一种先进思想、一种学习的境界、一种努力学习的方向,在实践工作中可以运用的导向。我认为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老师们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学功底,灵活的教学方法,风趣的语言表述更是开启了我的思路和视野,长了见识。

二、幼师老师耐心讲解

城市学院的老师们十分和蔼可亲,他们的讲座委婉细腻,理论与实践案例相连系,把严谨的专业理论用幽默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让我欣赏到了名师的教学风采和国培教师的爱心与责任。老师们给我们带来大量的有关幼儿方面视频片断,有些很吻合我们的课堂教学,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省妇幼保育院组织幼儿教师下园实践。

踏入省妇幼保育院走进楼道就被变废为宝独具匠心的精巧设计所打动。他们的楼道墙面布置并不是用华丽的成品粘贴的,而是教师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各种图式将它们粘贴在了墙面上。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跟着老师欢快地做早操。老师们并没有要求幼儿动作的标准性,也没有硬性要求每位幼儿必须参与到做早操之中,而是允许幼儿适当的做错动作或者幼儿游荡在教师的视线之内。

带着期许的目光我走进教室,多才多艺,教师对孩子亲切的目光,和蔼可亲的微笑,热情的拥抱,甜蜜的亲吻,举手投足间投射出浓浓的母爱般的温情,在幼儿园待的三周内几乎没有听到教师呵斥幼儿或者责怪幼儿。在教学活动的时候我并没有听到教师组织课堂秩序或者批评幼儿,而是一味的在鼓励幼儿,教学活动结束的尾声老师会结合课堂内容引导幼儿明白幼儿该懂得的道理,掌握的知识点。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中,教师把幼儿引入课堂之后,幼儿就开始进行探索,进行操作,老师只是站在一旁适当的引导幼儿,把整个课堂交给幼儿自由发挥,大胆创新,独自去操作,操作结束后会有很多不同的答案,教师对每位幼儿的答案给予肯定,最后老师才告诉幼儿她的发现,让幼儿的内心中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并将完成好的作品放在展示台或者粘贴在幼儿墙面上。我常常被这种温暖感动,责任感油然而生。让我更直观的明白了什么叫“学前教育改革”。丰富多彩的主题墙和幼作品儿展示区就是他们展示教育成果的一个缩影。

这次培训学习,充实了我自身的知识层面,扩宽了我的思维视野,增强了我对幼儿教学管理的艺术和方法,有效地提升了自身的业务素养。最深的体会是,学习的机会难得,借鉴的作用明显,知识是学无止境的,经验是最宝贵的财富。通过学习,使我对教师职业的神圣认识更加深刻,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专家、名师的讲座虽然我不能完全消化吸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将所学知识以及自己积累的经验再进行慢慢“消化”,然后将这些“高营养”的知识“大餐”融会贯通,做到以学至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篇6

本次学习,名称是“xx市教育局‘现代教学创新与实践’高中英语名教师高级研修班”,市教科所的xxx老师领队。总共50人参加了本次学习班。在简短的开学典礼上,首先讲话的是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陈晓峰主任,其次是xx市教科所的领队老师——xx虹老师。

本次学习总共听了17位教授、博导和教研员的讲座报告。每天早上8:30开始上课,11:30下课。下午从两点开始,到5:30结束。专家们的讲座,内容广泛,有跟英语课改有关的内容,也有跟心理健康、有效教学、教学策略、科研能力等有关的内容。英语教学部分我已经粗略地在英语组的组会上传达。下面我主要跟大家谈一谈一些英语教学之外的总体体会。

体会之一:教师要转变角色,让自己成为新课程下的反思型教师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系的吕良环教授认为,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已经变化。她认为,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应该是:1、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改下的知识传授者。2、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3、教师成为研究者。

她认为,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已有如下变化:1、知识传授者依然是新课改中的角色,但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2、教师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同样,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体表现在:1、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许,我们会问,什么是“元认知能力”?

还有,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说,每一位老师都有能力、并且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提出改进意见。

体会之二:教材要“二次开发”,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俞红珍教授认为,目前教师有两种教材观:一种叫“圣经式”的教材观,另一种叫“材料式”的教材观。她认为,这两种教材观分别代表了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其中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她认为,“材料式”的教材观更注重服务意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更注重过程导向,更灵活,更有助于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俞教授认为,通过教材“二次开发”,能达到这样几个目的:1、适应情景,促进教材个性化;2、弥补教材的内在缺失;3、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俞教授认为,教师的基本立场有两点:

1、“基于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珍视教材的价值;从教材出发,了解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

2、“超越教材”:拓宽教材的外延,凸显教材的功能。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情景具有独特性和动态性。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和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赋予教师“二次开发”的权利,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空间,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合法的土壤。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意味着教师不再是外部课程的被动消费者,而是积极的开发者。它要求教师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和崇拜,积极、自主、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对教学情景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教师不仅要具备课程意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不能仅停留于观念层面,而且也应该存在于教师的实践生活。教师通过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课程知识,创造着新的课程经验,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主人。

体会之三: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基础

华东师大心理学院的庞维国教授认为:教学设计应该以问题为基矗因为基于问题的教学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就是: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学习发生在小组中;教师是学习的辅助者或引导者;通过真实的问题,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生还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信息,又通过分析和解决有代表性的问题获得学习能力。

庞教授认为,问题的功能设计有大致有五种,分别是:1、用于引发学习兴趣的问题(problem-initiated learning);2、用于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的问题(problem-assisted learning);3、用于检验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的问题(problem-solving learning)4、引导迁移、应用的问题(task-based learning);5、用于激发生成、创新的问题(problem-based discovery learning)。

他认为,基于问题的教学过程必须体现出这五个方面的特点:1)真实的问题情境; 2)学生的自主探究;3)合作讨论;4)教师点拨;5)技能的应用。他认为,基于问题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产出创造性的思维成果;活跃课堂气氛。

庞教授认为,目前我们的学生虽然双基牢固,但探究问题的能力弱,创新思维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这跟我们没有基于问题基础的教学设计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体会之四:要真正让家常课“有效”起来

李政涛教授认为,一定要尽力把我们的课上成家常课。他说:公开课相当于宴会大餐,而家常课则是家常菜,宴会大餐我们偶尔吃一顿还行,吃多了就会生病,还是吃家常菜的好。公开课虽最能锤炼人,但家常课最养人。家常课是最真实的课,虽有缺撼,但有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在成长,学生也在成长,那么课堂就有效了。李政涛教授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

(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

李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丰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

。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有缺憾,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二)理解一个关键词:“有效”

总的来说,要有“三效”。一是“有效益,就是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二是“有效果”,就是学生能够发展;三是“有效率”,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具体来说,要有“八效”。

一是“全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明星学生;二是“广效”,视野要宽广;三是“远效”,成效能持续长远;四是“深效”,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五是“强效”,关注兴趣和需要; 六是“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七是“速效”,直接对准目标;八是“奇效”,能化腐朽为神奇。每一个“有效”,李教授都举了很精彩的例子。因时间关系,我只选其中一个例子跟大家分享。李教授引用了一个李镇西老师曾讲过的故事。故事说:年轻的周老师问同学们:世界上有著名的四大宫殿,是哪四个?学生不知道,有一个学生说故宫,其他都不知道,这时一个男孩子故意装坏,说还有“子宫”,学生哄堂大笑,这个男生知道自己闯了祸,很紧张。看周老师怎么处理--她走到学生面前,摸着他的脑袋说:“你说得对。理由是--因为子宫的确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同学们,周老师,包括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伟大的宫殿里孕育,谈到她,不能用轻率的口吻,要充满对妈妈的尊敬。当然,这节课谈的是建筑上的宫殿,你的问题,留在生物课上讨论。”周老师化解了一触即发的冲突,而且不经意间给孩子们上了关于生命关于母爱的教育。

(三)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至于“教什么”李教授有“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就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三是,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

至于“怎么教”,李教授谈到怎样听名师的课的问题。他认为,名师就像参天大树,树上会开花结果,我们不能但从别人那里摘来的只摘花摘果,而应该要善于“嫁接”思想的根,否则,到手的花会枯萎,到手的果也很有限。

至于“教到什么程度”,李教授认为,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四)必须明确“五个点”,就是: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习惯养成点,考试关注点。

“有效”的家常课怎能评判?李教授有三个观点:

一是看学生,看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三是看有无生长感。要想使教学具有生长感,要找到“三个点”:找到“挑战点”,给学生一种挑战;找到突破点,突破难点和障碍点;找到提升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师生“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

以上是我学习的部分心得体会。在上海18天,我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展示)。他们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高超的智慧令我感触很深。在颁发结业证的那一天,我代表我们小组作感言发言,我是这样说的:十几天的研修学习,我有三点感触:一是眼界决定境界,听报告十多天胜过自己摸索十几年;二是理念决定信念,要真正课改,必须理念先行;三是态度决定高度,只要肯做、愿做、多积累、多总结、多反思,总能找到好办法。

最后,我想说,生活是给自己看的。精彩也好,平淡也好,所有的路都得自己走。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活得更加淡定与从容。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借用李政涛教授的话说: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方向,有自己的理想情怀。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有理想。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因为眼里只有眼前,我们就只能拥有眼前,就不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教师应该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这样的人,他不会逃避现实、不会回避现实,而是扎根于现实,让理想变得更实在!这样的人,从不屈从于现实、从不抱怨现实,而是想方设法让现实变得更美好!【ZF133.coM 趣祝福】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篇7

本次学习,名称是“xx市教育局‘现代教学创新与实践’高中英语名教师高级研修班”,市教科所的xxx老师领队。总共50人参加了本次学习班。在简短的开学典礼上,首先讲话的是华东师大教育科学学院的陈晓峰主任,其次是xx市教科所的领队老师——xx虹老师。

本次学习总共听了17位教授、博导和教研员的讲座报告。每天早上8:30开始上课,11:30下课。下午从两点开始,到5:30结束。专家们的讲座,内容广泛,有跟英语课改有关的内容,也有跟心理健康、有效教学、教学策略、科研能力等有关的内容。英语教学部分我已经粗略地在英语组的组会上传达。下面我主要跟大家谈一谈一些英语教学之外的总体体会。

体会之一:教师要转变角色,让自己成为新课程下的反思型教师

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系的吕良环教授认为,在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已经变化。她认为,新课程下的教师角色应该是:

1、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新课改下的知识传授者。

2、教师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3、教师成为研究者。

她认为,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角色已有如下变化:

1、知识传授者依然是新课改中的角色,但不再是教师唯一的或常规的角色。

2、教师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同样,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具体表现在:

1、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有效途径。

2、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发展元认知能力。

3、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许,我们会问,什么是“元认知能力”?

还有,教师还要成为研究者。也就是说,每一位老师都有能力、并且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提出改进意见。

体会之二:教材要“二次开发”,要基于教材,超越教材。

俞红珍教授认为,目前教师有两种教材观:一种叫“圣经式”的教材观,另一种叫“材料式”的教材观。她认为,这两种教材观分别代表了传统教学和新课程教学,其中孰优孰劣是显而易见的。她认为,“材料式”的教材观更注重服务意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更注重过程导向,更灵活,更有助于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

俞教授认为,通过教材“二次开发”,能达到这样几个目的:

1、适应情景,促进教材个性化;

2、弥补教材的内在缺失;

3、缩短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俞教授认为,教师的基本立场有两点:

1、“基于教材”:挖掘教材的内涵,珍视教材的价值;从教材出发,了解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

2、“超越教材”:拓宽教材的外延,凸显教材的功能。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教学情景具有独特性和动态性。

新课程倡导教师创造性地和个性化地运用教材,赋予教师“二次开发”的权利,拓展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空间,也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有了合法的土壤。教师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意味着教师不再是外部课程的被动消费者,而是积极的开发者。它要求教师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和崇拜,积极、自主、合理地选用和开发教学资源,应对教学情景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教师不仅要具备课程意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这种知识和技能不能仅停留于观念层面,而且也应该存在于教师的实践生活。教师通过教材的“二次开发”过程,不断丰富着自己的课程知识,创造着新的课程经验,成为自己专业生活的主人。

体会之三: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基础

华东师大心理学院的庞维国教授认为:教学设计应该以问题为基矗因为基于问题的教学具有这样的一些特征,就是: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学习发生在小组中;教师是学习的辅助者或引导者;通过真实的问题,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技能;学生还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新信息,又通过分析和解决有代表性的问题获得学习能力。

庞教授认为,问题的功能设计有大致有五种,分别是:

1、用于引发学习兴趣的问题(problem-initiated learning);

2、用于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的问题(problem-assisted learning);

3、用于检验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的问题(problem-solving learning)

4、引导迁移、应用的问题(task-based learning);

5、用于激发生成、创新的问题(problem-based discovery learning)。

他认为,基于问题的教学过程必须体现出这五个方面的特点:

1)真实的问题情境;

2)学生的自主探究;

3)合作讨论;

4)教师点拨;

5)技能的应用。他认为,基于问题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产出创造性的思维成果;活跃课堂气氛。

庞教授认为,目前我们的学生虽然双基牢固,但探究问题的能力弱,创新思维能力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这跟我们没有基于问题基础的教学设计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体会之四:要真正让家常课“有效”起来

李政涛教授认为,一定要尽力把我们的课上成家常课。他说:公开课相当于宴会大餐,而家常课则是家常菜,宴会大餐我们偶尔吃一顿还行,吃多了就会生病,还是吃家常菜的好。公开课虽最能锤炼人,但家常课最养人。家常课是最真实的课,虽有缺撼,但有发展的空间。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在成长,学生也在成长,那么课堂就有效了。李政涛教授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做到:

(一)抓住一个关键字:“实”

李教授认为,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可供参考的基本要求,即可以去努力做到“五实”:扎实、充实、丰实、平实和真实。

1、“扎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意义的课。对于学生来说,至少要学到东西,再进一步锻炼能力,进而发展到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有意义的课,也就是一堂扎实的课,不是图热闹的课。

2、“充实”——一堂好课应是一堂有效率的课。一是看对全班多少学生有效率;二是看效率的高低。效率高的课,才称得上是充实的课,有内容的课。

3、“丰实” ——一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一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结果,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情实感、智慧的交流,这个过程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以称为丰实的课,内容丰富,多方活跃,给人以启发。

4、“平实”——一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课堂的价值在于通过师生碰撞,相互讨论,生成许多新的东西,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要淡化公开课,多上研讨课,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做到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

5、“真实”——做到了以上几点,这种课应该是一堂有待完善的课。它不可能十全十美,它应该是真实的、未经过粉饰的、值得反思的、可以重建的课。只要是真实的,就有缺憾,有缺憾恰恰是真实的指标。

(二)理解一个关键词:“有效”

总的.来说,要有“三效”。一是“有效益,就是能够达到教学目标;二是“有效果”,就是学生能够发展;三是“有效率”,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

具体来说,要有“八效”。

一是“全效”,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明星学生;二是“广效”,视野要宽广;三是“远效”,成效能持续长远;四是“深效”,深度解读教材和学生;五是“强效”,关注兴趣和需要;六是“准效”,准确解读教材和学生;七是“速效”,直接对准目标;八是“奇效”,能化腐朽为神奇。每一个“有效”,李教授都举了很精彩的例子。因时间关系,我只选其中一个例子跟大家分享。李教授引用了一个李镇西老师曾讲过的故事。故事说:年轻的周老师问同学们:世界上有著名的四大宫殿,是哪四个?学生不知道,有一个学生说故宫,其他都不知道,这时一个男孩子故意装坏,说还有“子宫”,学生哄堂大笑,这个男生知道自己闯了祸,很紧张。看周老师怎么处理--她走到学生面前,摸着他的脑袋说:“你说得对。理由是--因为子宫的确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同学们,周老师,包括所有的人,都是在这伟大的宫殿里孕育,谈到她,不能用轻率的口吻,要充满对妈妈的尊敬。当然,这节课谈的是建筑上的宫殿,你的问题,留在生物课上讨论。”周老师化解了一触即发的冲突,而且不经意间给孩子们上了关于生命关于母爱的教育。

(三)思考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

至于“教什么”李教授有“三个原则”:一是,学生已经会的和懂的不教,只教不会不懂的;二是,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能读懂的,不教,教如果你不教学生就学不会的,或者教了之后会更有进步和发展的;三是,你现在教了,学生也不会也不懂的,不教。

至于“怎么教”,李教授谈到怎样听名师的课的问题。他认为,名师就像参天大树,树上会开花结果,我们不能但从别人那里摘来的只摘花摘果,而应该要善于“嫁接”思想的根,否则,到手的花会枯萎,到手的果也很有限。

至于“教到什么程度”,李教授认为,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四)必须明确“五个点”,就是:知识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习惯养成点,考试关注点。

“有效”的家常课怎能评判?李教授有三个观点:

一是看学生,看学生变化了没有?发展了没有?二是看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走进课堂与走出课堂是否一个样?三是看有无生长感。要想使教学具有生长感,要找到“三个点”:找到“挑战点”,给学生一种挑战;找到突破点,突破难点和障碍点;找到提升点,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提升。“不生长”的课堂是无效的课堂,“被生长”的课堂是僵化的课堂,“自生长”的课堂是绿色的课堂,师生“共生长”的课堂是理想的课堂。

以上是我学习的部分心得体会。在上海18天,我听了很多专家的讲座(展示)。他们渊博的知识,敏锐的思想,高超的智慧令我感触很深。在颁发结业证的那一天,我代表我们小组作感言发言,我是这样说的:十几天的研修学习,我有三点感触:一是眼界决定境界,听报告十多天胜过自己摸索十几年;二是理念决定信念,要真正课改,必须理念先行;三是态度决定高度,只要肯做、愿做、多积累、多总结、多反思,总能找到好办法。

最后,我想说,生活是给自己看的。精彩也好,平淡也好,所有的路都得自己走。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活得更加淡定与从容。因此,我们必须学会爱自己。借用李政涛教授的话说:爱自己,就要栽培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方向,有自己的理想情怀。每一个教育者,都要有理想。我们不能只看眼前,因为眼里只有眼前,我们就只能拥有眼前,就不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教师应该是现实的理想主义者!这样的人,他不会逃避现实、不会回避现实,而是扎根于现实,让理想变得更实在!这样的人,从不屈从于现实、从不抱怨现实,而是想方设法让现实变得更美好!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篇8

经过了近一年的视导,我对低年级的英语教学也有很大的收获。因为学生的英语经验很少,所以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最重要。像视导中提到的跟读录音、指读、观察老师的口型、大胆说英语、积极交流等我们都试着在每一堂课中有意去培养,当然了,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老师的课堂英语肯定最初是"一头雾水",我想,通过这个学期的熏陶和思维定式,学生能"知其意并尝试说其话",其实"知其意"就已经达到我们的目的了。在一年级的英语教学中,提倡多进行"对比学习"和"区别学习",比如How old are you?和How are you?的学习,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观察两句话的不同之处,在学生明确后再学习不同的答语,我想这样的学习学生的印象也会比较深刻。一年级是小学英语的起始阶段,它对于整个小学的阶段的学习乃至中学英语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础打好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到位了,今后的英语学习也不会是问题,所以,一年级的英语教学"培养兴趣"是关键,围绕怎样培养学生兴趣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多去思考。

歌曲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愉悦作用,因此在如今一周的英语课节少、学习内容却依旧的情况下,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候、在家庭中鼓励学生多听录音带,并学唱歌曲,多尝试进行英语课前预习。

在视导的过程中,以及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做到了以下几点:

1、备课深入细致。本学期我们英语教研组明确规定了备课的流程,细致到新授课、复习课、巩固课。这使我更加明了的知道自己在哪个环节不足。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结合本学期"高效"要求,我更加重视向课堂要质量、效果,每一节课都围绕单元的重点内容开展活动。

3、上课形式多样化。结合上学期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优缺点,这一学期我的加分比赛机制更加生动、形象、吸引学生,同时注重板书色彩搭配,这样更加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

4、教授形式的更新。在教研活动中,我们四个互相交流课堂上运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我们共同研究上课流程。并找出适合一年级学生的练习方式,激发他们的兴趣,对于他们而言是真正的"学中玩、玩中学"。

5、检查教学质量。通过上一学期的"严抓严打",这一学期对学生而言单词的学习已经不再是问题了,所以我渐渐把重点转移到句型、儿歌上。

6、延续旧制度、开创新制度。本学期我仍坚持"小老师"制度,而且我也培养了几个得力的小助手。我还借鉴其他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交流的小组活动制,在我的一年级也渐渐地开展同桌互相学习的小组活动。

7、沟通。它是我一向坚持的原则,有时个别同学不听话了,我就在课后与他们沟通交流,理解他们的想法,并试着和他们做朋友。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篇9

10月20日至11月2日,本人有幸赴xx政法大学参加为期14天的xx经济技术开发区干部培训班,其间,教学内容的精心编排,实地调研的周密部署,导师们的博学赐教,无一不体现出组织上对我们这批学员的高度重视。通过参与此次培训班,又一次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和遗憾。感到快乐,是因为学习让我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见识了差距、拓展了思路、明确了方向;感到遗憾,学习的时间有限,要学的东西太多,此次培训班只是让我触摸到知识的边角。此次培训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的认识

1、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克服学风上的懒惰气。由于工作事务繁杂,自己老是借口忙而放松学习,即使学习了,也只是面上的学习,这实际上是学习上懒惰的表现,是学习主观能动性不够的问题。通过此次培训,使我感受到了在新形势和任务面前加强学习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必须广学博览,尽可能地获得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以适应工作的需要,特别是要积极主动地接受新理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更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此次培训中,几位导师用生动的例子、幽默风趣的语言将课题融入其亲身经历及成长过程,生动活泼的授课过程、扎实贴切的理论传授、现实生动的操作实例,的确让我意犹未尽。

2、从零碎学习向系统学习转变,纠正学习上的随意性。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和新信息层出不穷,需要学习的方面和内容很多,涉及面很广,如果在学习上心血来潮,杂乱无章的话,就很可能导致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学不好的结果。因此,必须在学习上结合本职工作,坚持不懈地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有目的搞好系统学习,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学习和工作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目的。

3、从片面学习向多面学习转变,增强学识上的宽泛度。几位导师结合自己经历及知识储备,深入浅出的给我们讲授了产业经济学、领导方法与艺术、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与模式等方面的知识,分析了中国投融资政策、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发展现状等问题,着实受益匪浅,感触颇深。通过此次培训,让我充分认识到只有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才能建立创新理念,跳出思维定势,拓展思维视角,改变自己传统的一些思维习惯,用新的创新思维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对解决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产生的问题都是必不可少。

二、进一步知晓了现实的差距

1、初步的认识。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武汉市中心城区之一,成立于1988年,其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武汉是“九省通衢”,自古水陆交通便捷,其凭借着临长江、占中心、覆面广,现代水陆交通体系非常发达,形成了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这都其为经济的发展搭建优越的平台。

2、切身的感受。在实地调研期间,能深切地感受到东湖高新区到处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究其发展的内在轨迹,我觉得:一靠政策,二靠人才。他们始终坚持政策创新是催化剂,一切围绕发展出政策,用足用活促发展。在认真执行上级政策的同时,创造性地出台了一系列操作性强、含金量高的优惠政策;依托武汉强大的教育资源,东湖高新区始终坚持人才是生命线,一切围绕实践抓培养,大力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同时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吸引大批量、高质量的人才扎根。

3、有益的启示。感受之余,更多的是思考,通过比较分析,我认为:尽管与东湖高新区相比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差距很大,但只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展现后发优势,不断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所以当前,必须进一步强化以下几种意识:

一是开放意识。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牢固树立开放意识,进一步对外、对内开放,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与合作,切实加大我区的外宣力度,提高我区知名度。

二是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在我们这样的待发达地区,必须突出发展这个主题,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要一门心思想发展,一切力量为发展,解决一切与发展不相适应的传统观念,摆脱一切不利于发展的思想障碍,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条条框框,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三是服务意识。这既是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内在要求,也是转变干部队伍作风、机关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立廉洁高效机关的必然要求,更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现实体现。

学习是可贵的,培训是精彩的,通过此次可贵而精彩的培训学习,更加凸显了自己前进的不足之处、更加坚定了自己前进的目标方向、更加激发了自己前进的动力源泉,正所谓“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厢濉!备刑居脬裤街余,切需坚定信心,横下决心,靠自身的努力与勤奋去为我们自己“推进二次创业、建设千亿园区”的目标努力奋斗,即为正解。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朋友,你感谢过你的家人吗?你把你对他们的感激都说出来了吗?最近我读了一篇名为《学会感恩》的文章,让我深受感动。里面主要讲述了两则小故事。一则讲述了一位为家人长年操劳的母亲在又一次的年夜饭上,却端上了一盆稻草,她说:"我为你们做了这么多饭,你们却从没称赞过一次,更没有感激过一次,那还不如吃稻草呢!"另一则讲述了两位小姐妹为了找她们儿时的恩人,不畏艰难,整整找了20xx年。看到她们20xx年后感谢恩人的场面,在场的人没有一位不流泪的。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也应该去报答他们。如果觉得无能为力,哪怕对他们说一声"谢谢!"现在有些孩子觉得父母给予自己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而记不起父母的生日,和父母争吵也不算什么大事。俗话说得好:"有恩不报非君子。"让我们学会感恩吧!学会感恩,感谢父母赐于我们生命;学会感恩,感谢大地哺育了生灵;学会感恩,感谢明月照亮了夜空……我们一定要把感恩之意表达出来,谁都渴望听到一点儿感谢的回声。

记得在一个炎热的午后,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专心致志地缝着一只布鞋,汗水浸湿了她的衬衫,鼻梁上的老花镜还不停地往下滑着,她就是我的奶奶。她手里正在缝的布鞋则是为我准备的。当我看到这幕感人的情景时,不禁鼻子发酸,流下了眼泪。后来等奶奶回屋做饭时,我连忙取出那副老花镜跑上楼,再拿出我精心准备的那些带子,细心地将带子绕在眼镜腿上……为这事,奶奶还经常在人前夸我懂事。"感恩,是值得你用一生去珍视的一次爱的教育。"让我们学会感恩,懂得回报他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在十多年的从教生涯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教师这一职业是神圣,我的思想认识也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成熟,对教育事业的感情也逐渐浓厚。近期县教育局开展暑期教师集训活动。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十不准》等。通过学习,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意义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对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十不准》要求,我认识到教师是“人师”,教育本身是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的创造性劳动。下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工作谈一点体会:

一、要热爱教育,献身教育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学识,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师规,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不用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来衡量学生,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平等、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努力发现和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秀品质,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联系上相互探究如何使学生发展的方法、措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要做到“三心俱到”

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积极进取,提高业务素养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

四、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囗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五、终身学习、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研究表明,一个科技人员应用知识的总量,大约只有20xx年11月开始,学校就开展了学习实践教师誓词活动。回顾学习实践教师誓词的过程,我的体会概括起来就是:敬业奉献,克勤克俭是重要基础;热爱学生,转变角色是根本前提;

一、敬业奉献,克勤克俭是重要基础

敬业与教师自我价值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是我学习教师誓词时想的最多的问题。教师必须具有乐业敬业精神,必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荣誉感和高度的责任感。教师的乐业敬业,是在教师强烈的事业心和荣誉感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师的事业心和荣誉感,是教师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立志献身教育,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所以,我认为,敬业爱岗是实现教师自我价值的一种重要形式,而这种形式的重要基础就在于任劳怨,尽职尽责,勤勤恳恳,无私奉献。

敬业爱岗就是要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拼搏奉献,勇于探究真理,敢于献身。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敬业精神,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是绝不可能有所作为的。很难想象,连对自己从事的职业都觉得讨厌的人能干好工作,作出成效,对得起人民。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只有确立崇高的价值目标,克勤克俭,依靠自己的终身努力,自觉地将自己的热血青春和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其中,才能在追求社会价值的过程中找到个人的幸福,实现自己人生的真正价值。

二、热爱学生,转换角色是根本前提

我们知道,传统的教育伦理在师生关系中强调的是教师天然的教育权威位置。而如今,“为人师者,莫失乎爱”却告诉我们,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教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的直接表现。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教师誓词的活动,教师的道德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我深刻体会到:在新世纪、新形势下爱生,就必须摒弃师尊生卑、师主生仆、师高生低的师生关系,不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建立起一种民主、合作、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交朋友,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儿女、弟妹、伙伴、战友,尊重学生的人格,不用语言和行动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信任学生能学好功课,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及时解决学生生活当中的各种困难,才算是真正的爱生。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篇12

xxxx年是新贵都城市酒店的“培训年、质量年、效益年”,酒店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准备通过加强、深化培训不断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突破酒店发展的瓶颈。

xxxx年3月份,酒店领导拟定外出考察学习的方案,于3月6日组织新贵都酒店部分管理人员及优秀员工一行十六人外出培训考察,目的地是江苏宜兴天一度假村和浙江嘉兴世茂花园大酒店。经过近八个小时的旅途,于午夜时分到达了天一度假村。虽然已是凌晨,但酒店营销部张总监和其他管理人员仍在大堂迎候,令我们感动不已。简单的问候之后,此行人员直接上客房休息。

第二天早晨醒来,站在11楼客房内往外望去,视野极为开阔。度假村由一幢12层主体楼及多幢独立别墅式建筑组合而成,地域极为广阔,不经意之间,仿佛到了风景旅游区。在酒店外围转了转,既为度假村,自然少不了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陪衬;庭院里曲径幽深,绿色植物种类繁多,显示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与天一度假村的梁总一同用过早餐后,营销部张总监陪同我们参观酒店并进行详细解说,一路看过,对度假村有了大致的了解。度假村外围仿古式建筑及内部装饰无一不带有古香古色的特点,大堂正中间摆放着文化艺术珍品——《九龙壁》、随处可见的古花瓶、木雕、屏风装饰、中国结、精致的小楼阁,带有浓浓的文化氛围。

酒店内休闲区极多,随意转转,总能见拐角处或连接处设有茶几及休闲沙发,风格简约大方,仿佛随时欢迎客人停下脚步小坐片刻。

餐饮区域走廊设有文化墙,用典雅字画配以酒店重要接待照片装饰,充分向客人展示出酒店的接待历史。包厢墙上也挂有字画,配以暗色木质雕花座椅及红色靠垫,给人一种对比强烈的材质、色彩冲击感。宴会椅套缀着精致花边,透出小家碧玉式的清爽。

外围草地上设有户外拓展训练器材(爬杆、高空跳板),让人看了忍不住想跃跃欲试,可惜没有足够的防护措施,最终心有不甘作罢。

午餐是与天一度假村的董事长、总经理及部分管理人员一起用餐,菜品多为土菜系列,用餐气氛融洽活跃。

午餐结束,大家收拾行李惜别天一度假村,继续旅途,赶往浙江嘉兴世茂大酒店。进入酒店,第一感觉酒店装修富丽堂皇,大堂地面保养较好,整体区域清洁状况较好。酒店内绿色植物造型各异,花盆用木质材料进行装饰摆放;大堂吧采用落地玻璃窗设计、沙发颜色明亮轻快、透过落地窗望去,有假山、流水、绿植、花坛,让人享受到休闲放松的感觉。

在此次考察过程中,两家酒店有许多细节之处可以借鉴:

1、电梯内设有温馨提示及紧急呼叫电话,极大程度上方便客人应对紧急情况;

2、公共区域墙面上设有防灾显示屏可以一目了然看出事故发生地;

3、酒店装饰品上方安装射灯折射出时尚光圈;

4、洗手间内洗手液、擦手纸、梳子配备齐全,PA员工对卫生间随时按规范进行整理;

5、大堂休息区紧挨大门较喧哗,采取用古典屏风作隔断,让客人感觉安全与隐秘。

6、天一的厨房两面采用玻璃式设计,并将酒店包厢名及包间电话号码张贴上墙,里外皆能看见,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操作的透明度。洗碗间干湿分区,碗碟洗净后直接放置另一间屋,标识明确分类存放,防止混用和二次污染。传菜员采用重拖拖盘,传菜效率较高。厨房区域各类规章制度张贴上墙,方便员工按规范操作。

7、天一度假村总台与商务中心相邻设置,既节约人工又方便及时服务客人;大堂吧与宴会预订台紧挨着,大堂吧一般情况较空闲,服务人员上岗期间不耽误接预订电话,这样的设置对于度假村团队多散客少的群体结构较为合理;

8、天一度假村的停车场上放置温馨提示:提醒宾客将车辆停放好并将车内的贵重物品随身携带,做好自身防范工作!

9、在嘉兴世茂餐饮包厢用餐时,菜品精致美观、颜色爽心悦目,且许多菜都配有分餐勺、公筷,让人感觉方便卫生。香巾摆放有两种规格:一种全部放在左手边,方便客人右手挟菜;另一种两个香巾并排放置,可以有效防止客人误拿,设计较人性化。在酒店用餐两次,桌布、方巾、口布、骨碟、小碗、桌饰都进行配套更换,整体色泽搭配风格统一。

10、世茂酒店大堂拐角处设有触摸式电脑,里面对酒店的接待新闻和发展都有详细的介绍,比较适合初次入住的客人尽快了解酒店信息;并设置了“手机加油”服务,配有各类手机充电器解决客人应急之需。垃圾桶上铺设白色细纱,盖有酒店店微及欢迎字样;电梯内带有酒店店微的大理石地面光洁明亮。

11、世茂酒店,客房内装修简单大方,卫生间一次性用品质量较好但包装极为简洁,可以有效降低易耗品成本;墙上的节约环保卡片言语恳切;客房内配备的布质洗衣袋可以重复利用,许多细节都反映了现代型酒店追求绿色环保的理念。

两天外出考察的时间非常紧促,感觉到还有许多东西想学习想借鉴,但日程紧张,最终带着恋恋不舍心情归来。在此,对酒店领导给予这次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将自己考察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共同沟通、共同分享,也希望酒店员工今后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拓宽自己的眼界,最终获得更大的发展!

关于学习心得体会 篇13

学校在假期的时候,组织了为期一周的教师培训,要求所有的老师都参加。这次培训,对我的帮助很大。我想,在之后,我能够更好的进行教学,更好的传授给我的学生们知识。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有学生心理、师德师风、怎样写好教案、素质教育和备课方面的一些内容。我认为,这次培训对我们这些老师来说帮助很大,让我们的教学工作进行得更加的顺利。

首先是学生的心理,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点。教师要掌握好学生的心理,才能够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班级的情况也都不一样,需要我们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辅导。还有学生的气质,一般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但很难有单一的气质类型出现,都是混合的。教师要学会分辨学生所拥有的气质,进行不同的教育。

其次是师德师风的学习。现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经常被爆出许多教师的负面新闻,正面新闻则很少出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获得家长的信任,也需要学校加强师德的建设和培养。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看在眼里,所以不能在学生面前做一些有不好的影响的事情。虽然每个行业都会有行为不端的人,但因为这些人对整个行业产生偏见是不可避免的。

第三就是教案的写作。教案是很重要的,上课的时候老师就是依据教案的内容进行讲课,可能上课要讲什么话都会在教案上写明。这就是教师为什么能把握好上课时间的关键。学校也经常会开会,每个科目的任课老师坐在一起写教案,互相交流教学经验。我觉得这样很好,能够让新老师吸取到老教师的一些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第四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跟应试教育的区别在于,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现在的情况还是会比较的偏向于应试教育。很多家长和老师还是会更多的把重心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老师只能在平时上课的时候,多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的培养。

第五就是备课。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法。老师上课围绕的还是课本,所以需要教师自己把课本读透,准备好教学内容。备学生是最重要的,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备教法就是准备好教学方法,要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得更好。

我会把这次培训中学到的内容运用到我之后的教学中去,让我的学生能够学得简单、学得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