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心得体会 > 导航 > 最新审批工作总结推荐八篇

审批工作总结

发表时间:2024-03-18

最新审批工作总结推荐八篇。

想必你也学会借鉴优秀的范文了吧?我们需要提交各种文档材料以满足工作的需要,范文的研究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的重要调研课题。范文与我们而言,可以给撰写文档提供很好的思路,根据您的需求我们为您整理了以下有用的信息:“审批工作总结”,请仔细研读本文的意义!

审批工作总结 篇1

按照区委、区政府xxxx年度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工作总体要求和部署,根据x市xx区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x市xx区人民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局在xxxx年度行政审批及政务服务工作中,重点围绕“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努力促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强化窗口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举措

推动城市规划一体化,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的相互融合,探索以“多规合一”倒逼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着力解决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协调等问题,重塑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地理。

(一)事前:提前介入项目服务,建立流程再造新制度

提前介入项目,主动上门服务,及时召开项目座谈会了解和掌握企业诉求,广泛听取项目企业发展心声和难点问题,真正把项目情况摸清,要求提清,流程说清,特别是报规过程中涉及用地、方案报建、市政等阶段的审批政策和审批流程一次性告知项目企业,以“药到病除”的服务理念,帮助项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少走弯路,为项目企业提供“零距离”的深度服务。

(二)事中:提高项目服务效率,开通报建绿色通道

全程跟踪,精准服务。实行定案、定人、定时、定责“四定工作制”,通过定人员,列台帐、理清单,一包到底全程跟进项目进展,指导项目手续办理。建立建筑方案分级审查制度,在严守技术规范指标底线基础上大胆开设绿色通道,实行常规项目看“门诊”,重大项目进“急诊”,企业需求去“出诊”,难点疑点搞“会诊”,实现项目精准“把脉”,有效“开方”,规划阶段报建审批时限由原来xx个工作日,提升到现在x个工作日,切实提高了服务效率。

(三)事后:强化监管,确保规划实施“不走样”

推进三图叠加工作, 逐步建立规划验收智能化体系。“三图叠加”作为规划管理的智能化应用,改变了过去在规划核实中人工核查工作量大、误差率较高、效率较低的工作困境,有效降低人为风险,减少人为干预,促使规划管理更加精确高效,更加公开透明。

按照文明执法,依法行政的原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规划执法活动。

一是认真做好巡查工作,加大巡查处理力度。进一步健全巡查制度,认真填写巡查日志,加强了对光华大道、江安河、杨柳河沿线等重点地段的监管。每天做好巡查记录、案件查处记录,及时发现、查处、制止各类违章行为。

二是强化建设项目规划监督管理。今年我们加大对建设项目的监管力度,建立重大建设项目规划跟踪管理台账。严格执行放线验线、基槽核实、正负零核实、小样核实及竣工核实的规划监督。建立日常跟踪与阶段性巡查相结合的跟踪监督制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二、进展情况及成效

xxxx年共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市政类)xx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函复意见书(市政类)xx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市政类) x件;建设工程规划合格证(市政类)xx件;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核发(建筑类)xx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类)xx件;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类)xx件;建设工程规划验收核实(建筑类)xx件;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x 件;发出xx区建设项目“x+x+x+X”规划阶段申报告知书xx份;受理依申请信息公开xx件;接待咨询约xxxx人次。各类审批和服务事项,均在承诺时限内办理结案,办结率达到xxx%,有效压缩建设项目在规划审批阶段的时间。

审批工作总结 篇2

我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对窗口工作的领导,努力做到“三个到位“,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积极为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好服务。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我局为保证窗口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局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窗口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由业务副局长为窗口工作分管领导,全面负责窗口工作;坚持局领导每周二到窗口现场办公制度;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人作为窗口联络人,负责具体业务指导和联络工作。

二、人员及时到位

按市政府要求和中心窗口工作的需要,我局及时抽调项目科业务骨干到窗口工作,为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和审批质量,做到了人员的相对固定。

三、行政审批项目均在窗口办理

依据《环保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经市政府确定,并对社会公示的我局行政审批项目:饮食娱乐服务业环保审批、排污许可证核发、污染治理设施竣工验收,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注册证发放,建筑工地夜间施工作业许可证发放;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登记表)审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共七项,现全部在窗口办理,并下发文件要求各科室不得在单位受理审批事项,否则将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运行机制到位

即办件在严格审查条件后,具备办理条件的在窗口即收即办;承诺件严格在规定承诺期内办结;对需提交申请材料和手续的,严格执行一次性书面告知制度;联办件执行首办负责制,并做好与其他部门窗口的协办工作;对本局职责范围的非即办件,严格执行审批5日办结制度。

五、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我局十分重视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局领导利用每周二现场办公的机会,不失时机的.对工作人员进行政治教育和业务指导,以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明确要求窗口工作人员要按时上下班,坚守岗位;积极参加中心组织的各项活动,服从中心管理,遵守“五不准”等中心规定;要求工作人员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法律、法规和审批程序的前提下,做到对办事群众要热情接待,耐心解释。到目前为止,我局窗口未发生过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争吵现象,也未收到重大责任问题的投诉。

六、办件受理情况

全年,我局大厅窗口共收办件件,办结件,其中,即办件(夜间施工许可证)件;承诺件件。

七、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市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投资环境的改善,一批重大项目入驻淮北,而依据《环评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规定,重大项目的环保文件审批权在省环保局或国家环保总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为了进一步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我局坚持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积极配合项目单位协调与上级环保部门的关系,提供必要的基础材料,以保证重大项目能按期实施,如淮北50万吨甲醇,淮矿集团煤化工项目、卧龙湖矿井、孙町矿井、平山电厂等项目。实际工作需要业务科长经常陪项目单位去合肥、北京,加上因机构设置和编制限制,项目科目前仅有两人,所以业务科长未能坚持每日在窗口值班。

八、下一步工作思路

1、进一步加强领导,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审批质量和服务水平;

2、调整人员,充实窗口力量,努力做到业务科长经常在窗口值班;

3、积极、主动地为投资者提供全面、优质的环保服务,为进一步改善优化投资环境和促进我市经济发展,尽本部门最大努力,力争做出更大贡献。

审批工作总结 篇3

自行政审批权限下放乡镇以来,我积极转变工作思路,迅速适应新的工作内容。以审批事项清单为指导,努力学习市场准入、卫生健康、涉军事务、城乡建设、民生保障等审批服务和公共服务118项。

第三季度以来,市场准入和商事登记相关事项相继下放。由于前期在藁城进行了相关科室的跟班培训,因此我能比较快的进入角色,办理审批事项比较顺利,能很快上手。当然,在刚开始办理时会遇到很多小问题,但都能及时和上级或其他乡镇同事沟通,及时解决问题。目前我已经能够独立受理小餐饮、小作坊、食品流通许可证和个体营业执照。

截止目前,在办结的事项中,个体营业执照45个,食品流通许可证9个,小餐饮证5个,小作坊证2个。这其中,大部分个体营业执照是我独立办结的,其他审批事项多由我受理,其他同事负责出证。

经过几个月的审批服务工作,有许多不足之处。对于个人来说,审批工作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学习,业务不精是当前最大的问题。另外归档工作还需加快速度。对于整个审批服务下放工作来说,上下级对接出现很多信息不对称、通信不及时、多部门联动不统一等问题,导致有时乡镇承接审批工作的被动局面。另外,我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人员配备问题亟待解决。

对比其他乡镇审批服务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我镇应该走出去多学习、多观摩、多取经,以打造我镇方便基层群众、服务优质高效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办事平台。

审批工作总结 篇4

20xx年度,我窗口审批服务工作按照“以民为本、坚持标准、快速审批、优质服务”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审批工作,全年无缓批、漏批、错批等情况发生,无违反廉政纪律情况发生,无投诉和不满意测评事件,展现了我窗口纪律严明、办事严谨、态度热情的工作风貌。现将全年工作情况和明年的工作安排汇报如下:

一、认真执行首问责任制,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

认真执行首问责任制,热情接待每一位到中心办事的群众,办求解释规范准确无误,让办事群众满意而归,绝不让办事群众跑冤枉路。共接待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接受电话咨询500余次,接受群众预约和延时服务17次。严格按照要求按时到岗、佩证上岗、服装规范、语言礼貌规范、行为规范、认真履行请销假制度。今年我科室在工作中实现了无差错、无超时、无违纪的工作目标,得到了中心的肯定和企业的赞誉。

二、各项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进一步完善了窗口服务事项:行政事项公示、行政服务事项示范文本、行政服务事项一次性告知单等服务事项。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了工作流程,实现办件制度、办件程序、办件时限规范化。完善办件指南,方便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全年窗口受理餐饮服务许可申请248项,保健食品经营申请98件,药品经营许可事项266项,审批发放餐饮服务许可证248份,保健食品经营审核意见表92份,办结总数612件。在受理时,我们对每一份申报材料都认真核对、审查,无误后才进行登记,对不符合登记条件和材料不全的一次性告之。在工作中我们做到不延误、不漏登、不错登。对于受理的各类审批事项做到随时登记,按照办件的种类进行微机录入,同时严格按照局里的规定即时办理。在工作中我们还做到监督协调,随时做好监督协调工作,对发证的最后环节进行核查,发现有误的地方及时向业务科室和局领导沟通协调,经常督促办件时限,并随时把从客户中反馈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局领导汇报。

三、存在的不足:

在20xx年的工作中,我审批服务科不论从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清醒的看到存在差距和不足。对于有关政策不能深刻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是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20xx年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加强审批科人员的学习,提高服务意识、大局意识,认真执行上级有关制度。二是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审批工作总结 篇5

用地审批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变得尤为宝贵。为了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用地审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篇文章将对该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

一、用地审批工作的重要性

1. 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用地审批工作是指对土地的各种利用项目提出申请后进行的审查、批准、备案等程序,目的在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对土地利用进行审批,那么难免会出现浪费、滥用等现象,导致土地资源的减少和消耗。

2. 维护法律法规的的权威性

我国土地利用法对用地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为了维护法律法规的权威性,需要对所有涉及土地利用的项目进行审批,以保证所有的用地行为都要符合法律法规,防止违规用地和滥用土地等现象的出现,维护土地资源的有序管理。

3. 保证社会公平公正

用地审批工作的实施,可以保证各方合法权益的平等保护。只有通过审批程序,才能够判断该项目的合法性、可行性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从而判断出是否具有必要性、紧迫性和可持续性。

二、用地审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审批流程比较繁琐

目前,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用地审批程序,包括前期策划、规划编制、施工许可、竣工验收等,时间跨度较长,审批程序比较繁琐,容易造成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矛盾。此外,由于审批流程繁琐,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管理资源,导致成本增加,影响工作效率。

2. 审批标准尚需统一

由于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审批标准不一样,所以审批结果也不同,缺乏统一规范,导致审批结果不公平,等级跨度过大,审核不够规范等问题的出现。

三、提高用地审批工作质量的对策

1. 优化审批程序

可以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尽量简化各项程序,减少审批成本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通过网络审批、信息共享等方式优化审批程序。例如,可以在各级政府部门依托互联网建立在线审批平台,采用自动化、标准化的审批模式,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减少人工干预,使审批流程更加快捷和透明。

2. 加强标准化

标准化是用地审批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统一标准,可以保障审批结果的公平公正,并具有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的作用。建立统一的审批标准以及技术标准,可以在保证项目安全和合规性的情况下,增强审批判断的准确性。

3. 优化协作机制

在用地审批工作过程中,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非常重要。应该建立定期沟通协调机制、信息共享机制、交流和引进的制度,会同相关部门,协调处理审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增强协调能力和水平,避免在审批过程中出现问题。

结论

在总结用地审批工作时,我们发现,用地审批工作对于保护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建设美好的城市环境非常重要。但审批流程繁琐、标准不统一等问题难倒了用地审批工作的快捷、高效和规范,因此优化审批程序、加强标准化和优化协作机制是提高用地审批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和路径。

审批工作总结 篇6

虽然今年我股室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正视和改进。

1、股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仍需提高。审批工作是一项对综合素质要求很强的工作,负责审批的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思想作风,还要熟悉业务手续和流程,深谙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需要提出的是,在政治思想和工作作风的学习上,以及在业务工作的和方熟练程度法改进上,我们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2、大局观念仍需强化。我局的业务范围从地理上讲是整个喀左县,但我们在工作中的大局观念仍显不足,仍存在“自扫门前雪”的思想,认为做好分内的是就可以了,退出或淡化了我们在全县“一盘棋”中的`角色。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012年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全面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要坚持县局党委的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发扬良好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要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完善工作方式方法,争取做到全程服务、全程代办,为我县的城乡建设打造良好的环境。

2、立足本职,着眼长远,响应号召,落实政策。要求股室工作人员在履行本职工作的同时,胸怀大局,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相关文件指示精神,为进一步又好又快地发展我县城乡经济建设,优化软环境行风建设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审批工作总结 篇7

2000年4月,董文标被任命为行长,如何通过体制改革来消除巨额不良贷款产生的土壤,成为他思考的首要问题。因此,调整战略定位,把业务重点转向关系国计民生的支柱行业及这些行业的大型企业后,民生银行开始了信贷管理体制改革。

“集权化管理”开端

2001年,民生银行在国内率先推出“专家评审制度”,各分行行长退出贷款评审会;2002年起,该行更是推行独立信贷评审体制,强化信贷风险评审委员会的专业化、职业化,实行总行垂直派出体制,实现彻底的审贷分离。

这两项举措被认为是民生银行“集权化管理”、“大总行”体制的开端。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银行在成立之初就实行一级法人体制,各分支机构均非独立核算单位,这为该行日后在授信评审、资产管理、会计处理、稽核等方面的集权化管理提供了基础。

“过去的管理体制以行政管理为主线,信贷审批缺乏独立性,容易形成‘一言堂’。贷审会名为集体领导,实则无人负责,出了问题总能找到各种理由搪塞过去。”民生银行行长洪崎曾如此总结旧的审贷机制。

“独立评审体系将贷款审批独立于业务拓展,分行长没有贷款决策权,但他对贷款有否决权,这是全国同业中的首次试点。”该行主管风险条线的副行长邵平说。

按照民生银行的说法,授信独立评审制度是指对授信业务审查、分析实行独立于各级经营机构、由总行垂直领导的管理体系。

该制度的初衷是为提高信贷审批的技术水平,使以价值和风险原理为驱动的业务决策涵盖授信活动全过程,抵制信贷审批过程中的行政干预,排除由于短期行为和利益驱动以及道德腐败引发的风险。

“第一次革命”

推行改革的一个重要考虑是,“中国银行业95%以上的风险、不良贷款都出在支行,支行绝不能做风险业务。”董文标曾如此概念性地指出,“民生银行在中国银行业做的第一次革命就是,任何有风险敞口的业务包括贷款,分支行行长没有授权。任何贷款项目,自有总行的独立评审体系来决策。”

当然,任何改革都是渐进式的发展过程,即使是“第一次革命”亦不例外。

据民生银行副行长赵品璋(原首席授信评审官)介绍,2002年,该行授信独立评审制度正式启动实施。当年,民生银行试点性地在北京、上海、广州地区派出由总行领导的信贷评审专员办公室,派驻信贷审查专员,并由这些总行派驻的专员负责主持分行贷审会。

2003年,总行派驻独立评审机构的范围由此前的3家分行扩展到向9家分行,而未派驻机构的高风险业务一律上收总行。次年,民生银行进一步整合评审资源,分别在北京、上海和深圳成立华北、华东和华南三大区域授信评审中心,使授信评审工作更贴近市场,提高了效率。

经过四年机构设置、扩张、评审资源整合以及评审流程的优化,邵平认为,独立评审体制可以达到独立评审、贴近市场、提高效率和控制风险之目的。截至2005年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已经降至%。

2006年7月,董文标出任董事长。此前,由于民生银行2005年放弃了在香港进行IPO的计划,而业务的持续高速发展也使银行资本消耗大大超出预期,加之外部市场的变革使得该行以往的“拳头”产品,即批发业务变得越来越难做了。

内外部因素共同推动,使得民生银行必须步入“转型”期——公司业务集中经营改革,即公司业务上收分行,支行不再提供批发服务。“这对评审如何贴近市场、提高效率、保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生银行授信评审部总经理石杰说。

于是,专业责任人审批制度在2006年应运而生。简言之,就是在2004年成立的三大区域授信评审中心设立以重要产业链和产品为划分依据的专业评审室。几个月后,贸易融资评审中心和华中评审中心又相继成立。

次年,民生银行正式启动行业评审,根据存量授信行业分布及利润贡献度分析测算,将房地产、能源、交通、电力四大行业纳入行业授信评审体系,建立专业的行业评审机构。

这项改革不仅为2008年事业部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使民生银行初步形成了以区域、产品、行业为评审对象的纵横交错的三维度评审体制。

“大总行制”星火燎原

回头看,授信独立评审制度改革的第一步无疑是艰难的。

因为“中央集权”式的新制度,剥夺了分支行长们的贷款权,以往引以为傲的“一枝笔”变成总行直属的“数枝笔”。

起初,各分行长们并不全都从心眼里认可这种改革,甚至有对抗情绪。但没多久,成果显现了。

“民生银行成立之初的客户定位是服务于民营、中小型高科技企业。不过当时的信用环境很差,坏账率一度高达8%以上。”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赵继臣说。

不过,这一不良率水平在此后五年内连年下降。尤其是2001年、2002年专家评审制度和独立授信评审体系的推出实施,该行不良率水平从2001年末的%骤降至2002年末的%,2003年末更是下降到%。而据银监会统计数据,当时国内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率为%,股份行的不良贷款率为%。

这让以往的“一枝笔”们倍感信服,独立授信评审体系施行的阻力也越来越小。2010年9月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为%,业内领先。

直到今天,由于授信权限上收,几乎各家银行都成为中央集权的“大总行”体制。

其共同特征不外乎:一是削弱分支行信贷业务权限,利用总行或区域性中心的专业、独立优势,集中处理评级授信和信贷审批;二是人员配备、人员管理和费用方面,不断强化信贷部门包括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并试行垂直管理;三是注重行业风险研究;四是加强风险管理的系统整合,扩大风险控制的覆盖面,并在人员培训、权责分配、激励机制、考查考核和稽查监督上提供强力支持。

这不能不说是民生银行独立授信评审制度的示范效应。

跟进“事业部改革”

2008年,民生银行将其业务占比高达90%的公司业务部进行全盘事业部改革,成立地产、能源、交通、冶金等八大事业部。为适应事业部改革,该行的授信评审及风险管理体系也发生了相应变动。

推行事业部制改革后,民生银行实行了由风险管理委员会向各事业部派驻风险总监的制度。在派驻风险总监的监督和指导下,各事业部逐步建立自身多层次架构的风险预防及监控机制,并履行多项风险管理职能,涉及确定目标客户、客户准入、分级监控、贷后管理及风险管理决策等,实现了对风险资产的集中化、标准化、专业化管理。

例如,地产事业部实施“区域、客户、业态、产品”四维组合发展策略以平滑行业波动风险,加快推动区域梯度发展战略及客户调整战略实施,将信贷资源优化配置到安全底线较高的区域、客户和项目,在较好控制风险前提下实现了业务较快增长。

能源金融事业部深入研究国内外经济金融及能源产业发展态势,立足国家产业政策,把握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发展机遇,及时退出小火电、小热电、独立焦化等高风险领域的部分客户,转而增加绿色能源领域的龙头企业贷款投放,实施“退电进煤”战略,立足煤炭资源分布重点区域,大力发展以煤炭采掘业为主的产业链融资。

与此同时,分行保留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具有区域特色的业务、政府信用类业务以及个人贷款业务。分行具备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体系,由授信评审部、资产监控部、法律合规部、零售银行部等部门共同协作,形成了覆盖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管理、资产清收与资产保全的全流程,以及表内、表外业务全口径的风险管控机制。

2009年2月20日,民生银行推出了面向小微企业的贷款产品“商贷通”;2009年下半年,该行确定了“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小微企业的银行、高端客户的银行”的战略定位。针对新的定位,民生银行的授信评审工作又处在不断调整和优化之中。

2004年2月,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时任行长)和副行长赵品璋(时任首席授信评审官)

为华北授信评审中心揭牌

成功的风险管理之道——民生银行迈向Basel Ⅱ

“失去一颗铁钉,丢了一只马蹄铁;丢了一只马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损了一位将军;损了一位将军,输了一场战争;输了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帝国。”

这句西方谚语恰是现代风险管理的初衷。

银行经营风险,每一家都不例外。每一家银行的风险管理也必然经历从不健全到逐渐完善的过程。

“建行初期,由于业务发展需要及业务品种单一等原因,民生银行风险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管理重点也仅侧重于信用风险及贷前管理。此后随业务发展及管理需要,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但各类风险管理工作仍处于条块分割状态。”民生银行董事长董文标表示。

2008年底,民生银行成立风险管理部,统筹全行信用、市场、操作、科技、声誉等各项风险管理工作,并指导各经营机构在全行统一安排下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管理,实现了全行各类风险及风险管理各环节的统一把控。

千斤索从细处断。

毫无疑问,正是公司业务事业部改革的推出,使得民生银行风险管理体制需要适应新形势变化。

“风险总监”嵌入式管理

2004年,民生银行与一外资银行曾服务于同一个船舶金融项目,两家银行的综合收益分别是6%和15%。尽管外资银行收费高,但客户仍称赞其服务品质,对外表示即使收费高也愿意。

“事业部后的公司业务,项目收入应是1+n,1是利差,n是各项中间费用。国外哪有银行像中国一样,如此辛苦,却只赚取小小利差。”董文标曾如此解释事业部改革初衷。

“事业部改革的推进,使银行从以往单一做信贷业务转变为从事全面金融服务,定位一变,以往适用于纯信用管理的风险体系便不再适用于事业部了。”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说。

该行主管风险条线副行长邵平表示,2008年,为加强对事业部的风险管理,民生银行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向各事业部派驻风险总监,并制定了《派驻风险总监工作制度》,以确保其有效行使风险管理职权,更好服务于事业部。

与此同时,以派驻风险总监为中心,民生银行还在每个事业部内部组建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团队,设立风险经理岗、政策岗、评审岗、作业岗和监控岗,将风险管理贯穿于贷前、贷中、贷后每个环节,落实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

组织架构搭建完后,一个更大的问题摆在风险管理部面前:如何对事业部进行全面风险评价。这项工作难度较大,因为民生银行事业部改革在国内业界尚属“吃螃蟹”首例,其风险评价体系自然也无任何参考版本。

民生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赵继臣说,为全面掌握各事业部风险管理工作情况和风险状况,逐步建立并完善以资本约束为核心、以真实效益为目标、以资产质量为基础的风险管理评价考核制度,民生银行实行了以季为周期,定期开展对事业部风险管理水平的综合评价。

具体而言,综合评价包括八个部分:资本充足状况、盈利状况、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经营与管理状况、声誉风险。其中,前六项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后两项则以定性为主。

根据上述八项评价指标的得分汇总情况,风险管理部将评定各事业部的风险等级,并将结果分为一至五级,每级又分为A、B、C三等。

“这一结果既可作为衡量各事业部风险状况的依据,提交总行绩效考核管理部门作为风险管理考评的依据,还可作为总行授权管理、配置经济资本、对各事业部业绩考核和责任人奖惩的重要参考依据。”赵继臣表示。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评价派驻风险总监?

根据《派驻风险总监专业履职评价细则》,总行对派驻风险总监的评价分两部分:一是根据所驻事业部定量指标和定性评价打分,包括企业关键绩效指标(KPI)年度考核结果评价和风险管理服务质量评价;二是由总行风险管理部评价,包括业务操作评价、风险管理评价及自律和学习发展评价等。

实际效果看,派驻风险总监制度的结果让人满意。2010年9月末,民生银行不良贷款率仅%;拨备覆盖率%。2010年1季度,该行总资产收益率水平及增长幅度在国内股份行中均排名第一。

全面风险管理架构

正如董文标所说,2000-2005年,民生银行用最传统的规模增长方式完成了7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但2006-2009年间,该行明显放慢了发展速度,以存贷款25%的增长换来了35%的利润增长。

一切都是为了配合公司金融事业部改革。

2009年3月,民生银行董事会换届,董文标以全票被推选连任董事长。此后没多久,民生银行便出台《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三年规划》,目前已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董文标说,该《规划》明确了民生银行未来几年风险管理的战略目标与工作重点,确定了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及全面风险的管理策略。

据规划,未来三年,民生银行将按照“全面管理、集中管理、独立管理、垂直管理和程序管理”的原则,建立覆盖全部机构、全部业务、全部风险、全员、全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体制完善、技术先进、流程高效、服务优良的风险管理公共平台,大力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最终要实现全行风险管理的“六大转变”。

邵平解释说,六大转变包括:从单一信用风险管理转向全面风险管理,从控制风险转向主动管理与经营风险,从资产负债管理转向资本管理,从简单关注风控指标转向全过程风险管理,从经验定性管理转向定性与定量结合的管理,从静态创利与不良考核转向动态风险调整后收益和经济增加值考核。

“如果按《规划》走,民生银行三五年后的风险管理水平应成为‘同业最先进’之一。”民生银行洪崎说。

他同时表示,民生银行要完善全面的风险管理架构,还须依据全行发展战略调整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目前,民生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包括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即董事会是全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制定全行总体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并以年度风险管理指导意见的形式向经营层下达定量和定性目标;经营层负责根据总体风险战略和风险偏好制定相应的风险政策和操作流程,并通过风险报告形式,定期、不定期地向董事会汇报全行风险状况和风险管理各项工作推进情况。

此外,董事会通过聘请外部咨询公司每半年对民生银行全行的风险管理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形成有针对性的管理意见,对经营层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督导。

“董事会的作用是定战略、定风险偏好、定所有一切重要问题,且督促经营层实施的。”董文标说。

第二层次,即在经营层面,由民生银行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组织全行风险管理工作,在此基础上构建由业务部门、风险管理职能部门及内部审计部门组成的全面风险管理“三道防线”。

邵平称,其中:各业务经营单位是风险管理的第一道防线,直接控制本经营单元每笔业务和每项操作环节的风险;各级风险管理部门是第二道防线,负责制定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和政策并监督执行;内部审计部门是第三道防线,负责以风险和合规为导向,通过审计监督,对风险管理进行事后评估和反馈调整。

巴塞尔Ⅱ的使命

2009年6月,确认成为第八家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银行后,民生银行专门制定了《新资本协议实施工作方案》。

董文标说,按照该方案,民生银行将在2013年底达到实施新资本协议的相关要求,并申请成为新资本协议达标银行。根据这一目标,未来四年该行计划完成6个大项目44个子项目的建设工作,分别涵盖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

2010年初,民生银行在全行范围内召开新资本协议实施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动员大会。洪崎在会上指出:“实施新资本协议对于提高我行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支持业务战略转型,满足监管要求,实现业务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此后,该行按《工作方案》要求,全面启动了新资本协议实施工作。

“最初阶段,我们重点开展了第一支柱重点项目的建设,并积极提升第二支柱相关风险的管理水平。”邵平表示,在信用风险计量及应用项目方面,又可以分为零售和非零售两大块。

其中,非零售方面,民生银行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对30多类法人客户的评级与限额管理体系的设计、建设工作,实现了在客户细分的基础上对所有客户评级管理的全覆盖。近期,该行按照新设计的评级模型和管理流程对全行法人客户进行了客户评级,对相关风险参数进行了测算。

结果表明,民生银行客户总体等级处于较高水平,实施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也能有效节约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据2010年6月末数据,内部评级法能帮助该行节约非零售信贷资产的资本占用120多亿元,若考虑零售业务资本节约,实施内部评级初级法后全行可节约资本200多亿元;若实施内部评级高级法,节约资本可达300亿元以上。

“下一步,我行将逐步推进债项评级工作,并将推进评级结果在风险授权、信贷准入与退出、贷款定价、限额管理等风险管理的全流程中进行应用。”赵继臣说。

他表示,市场风险计量及应用项目方面,民生银行一年多来完成了三项工作。一是理顺了市场风险管理架构,实现了全行交易账户与银行账户的分离管理,确立了前中后台分离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理顺了相关部门的市场风险管理权责;二是初步完成了市场风险政策框架的规划工作,并确定将在民生银行建立自上而下三层次的市场风险制度体系;三是启动了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的建设工作。

“下一步,我行将全面开展市场风险VAR模型及相应IT系统建设工作,在此基础上完善市场风险的经济资本计量管理,风险限额管理、经风险调整后的绩效评价管理等工作。” 赵继臣说。

“第二、第三支柱项目将在2011-2012年逐步启动。但为加快新资本协议实施进度,在全力推进第一支柱重点项目实施的同时,我行也适时开展了第二支柱相关风险的管理工作,涉及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同时,按照监管要求,还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压力测试工作。”赵继臣表示。

审批工作总结 篇8

1、坚持合法、合情、合理化办公。一年来,我股室坚持以《行政许可法》为依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一个窗口对外、一个股室办理、一个领导分管、一枚公章办结”为主题的服务理念,全力构建“审批一条龙、服务一站式”的行政审批工作新机制。本股室人员坚持以正确的思想建设为先导,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为民办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的同时,根据县公共服务行政中心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结合本部门工作实际,审批股进一步加强了对行政审批工作的管理:文明接待,对前来办事人员做到“三个到位”,即问题解决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依法办理到位;加强对业务方面的督导,坚决禁止搭车收费、收取代办费和“吃、拿、卡、要、报”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2、提倡服务承诺、限时办结。为了节省时间简化审批环节,方便办事人,提高工作效率,我窗口建立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规章制度,群众满意率大大提高。到目前为止,我窗口的群众满意率为100%。

3、创新服务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审批股成立后,我局党委任命审批股室负责人为窗口首席代表,负责窗口日常管理,授予其具有本部门承办事项的决策权,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前来办事的企业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