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读书感悟] 大学500字读后感格式范本

[读书感悟] 大学500字读后感格式范本

发表时间:2022-11-13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范文类型,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范文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读书感悟] 大学500字读后感格式范本”,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大学》的的宗旨,在于彰明人类天赋的光明纯莹的心灵,光明正大的德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再通过礼乐教化,以启迪人们的自觉,去除物欲,不断更新自己的德行,而达到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对大学的纲领有所体会,自然便会立定人生志向,以此为生命的理想方向。确定了心中志向,便不会轻易为外物所干扰,就会至死不渝的去追求。不论面对何事何物,都能认真思考,由此得到至善之理,明白明明德和亲民的关系如同根本和末梢的关系。“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对大学纲领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自然距离大学之道的实现不远。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

《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四有”新人们的个人修行之道,“平治齐修”则是“古之圣王”的基本国策了。这种国策,用一句歌词说,就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可是很遗憾,偏偏有些人吝啬于一点爱,有些人等着别人献出爱,还有人名为爱人,实为害人。总之,不“诚其意”、“致其知”者,钻营计较于片瓦只草、蝇头小利者,众矣。

1467.Com.cn相关文章推荐

读书心得范本: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大学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读书心得范本: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大学,相信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傅雷家书》中讲的都是各种平常小事,但这些琐事却常常以小见大,体现出相同的深刻道理。

书信中傅雷谈起有人翻译了一篇罗曼?罗兰的童年回忆请他校阅,傅雷评价道:“他原来文字修养很好,但译的经验太少,根本体会不到原作的风格、节奏。”

这不禁让我想到:什么是原作的风格和节奏?从我看过的文学作品来看,明显可以体验到不同的风格:有的明白如话,有的一股方言的气味扑面而来,有的在简单的故事背后隐藏着深刻的道理让人细细咀嚼。这些不同的风格,可能与作者的写作背景、语言特点和写作水平有关。再说“节奏”,也就是傅雷说的“长句、短句”。一般情况下,长句、短句、整句和散句都要搭配得当,可是有时在人物的语言描写中运用连续的长句,反而可以起到突出人物说话啰嗦、使人听了厌倦的作用。因此,一个好的翻译作品,不光要翻译准确,还应该能忠实地再现这些风格和节奏。

书中傅聪回信中聊起了弹琴:“弹贝多芬必须有火热的情感,同时又要有冰冷的理智压住,第一章尤其难,节奏变化极多,但不能显得散漫,热情、轻灵、妩媚,一点不能缺少深刻与沉着。”

这里我感觉傅聪已经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傅雷的影响,并将翻译中的道理不知不觉地应用到了弹琴中。

确实,音乐也是有感情、有风格的:有的如冰中燃火,有的在放荡中控制着另般风情。音乐同样有极强的节奏:或许是按照曲谱上的机械的节拍,或许是演奏者表现出的轻巧、急促,或许是听众的心随之上下起伏的变化。一个优秀的演奏者,要能把原作者的想法都诠释出来。

傅聪所聊的的弹琴感悟与傅雷所说的翻译,虽然在家书中不同的部分,其中的道理却一脉相承:弹琴与翻译都需要将作品原本的情感表达出来,否则不就相当于把原汁原味的“水果”改造成了一杯“果汁”了吗?或许果汁也有人喜欢,但它代替不了水果。

我不禁又想到最近在看的《红楼梦》。这本经典名著被拍摄了很多版本,但人们最喜欢的仍旧是87版的电视剧,为什么呢?原来在拍摄之前整个剧组集中学习了几个月,研究原著、听红学家讲课、学习琴棋书画古代生活习俗,和书中的人物“谈恋爱”。通过这样的苦功,87版红楼梦最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风格与思想,也经受住了历史的检验。

如果水果本身已经够好吃了,我们可以把它做成果粒色拉,但别做成加了香精的果汁。读《傅雷家书》,书里书外点点滴滴我都感触到这个道理。

读后感范本: 活着读后感1000字大学范本 月度范文精选


由于我们工作的严谨,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你是否需要一些实用的范文呢?本站收集了《读后感范本: 活着读后感1000字大学范本 月度范文精选》,供您参考。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就看过根据这部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但也只是粗略的看了点,故事情节也是听我妈告诉我的,但是,我记住了这个名字,活着。这个名字,十分简短,十分好记,十分平凡,又十分深刻,当时我就想着,一定要看看这本书。与当时隔了有四年了吧,我终于在前几天想起了,终于在今天下午,一口气读完了。

只看前言,我就已经被余华文字之中所体现的那种深刻所折服,他内心的挣扎,以及为了摆脱这挣扎而进行的思考,我相信,每个真正喜欢文字的人,都能感同身受。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我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余华如是说。

福贵,一个曾经地主家的少爷,喜欢逛青楼,喜欢赌博,挥金如土,不学无术,有着一个宠溺他的娘,一个和他一般模样但如今却恨铁不成钢的爹,还有一个对他言听计从,低眉顺眼的媳妇,这三个人,谁也管不了他。他爹说,我们徐家就是老祖宗养了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变成了牛,我们徐家就这样发起来了。他爹把徐家败成了一只鹅,到了福贵,他把徐家又变回了一只鸡,于是,他不再是少爷了,他爹被他气死了,他们家要开始过苦日子了。其实,福贵还是有良心的,他没有再向从前那样游手好闲,他开始像个穷人家那样开始过日子,他们面黄肌瘦,骨瘦如柴,但亲人在身边的日子,他们不觉得苦,只是,命运从来不可怜任何人。他娘死了,他闺女病了成了哑巴聋子,后来,他有了儿子,后来他老婆得了治不了的病,后来,他儿子死了,到这的时候,我心里有个声音说:够了。他已经受尽折磨了,可是余华嫌不够,命运嫌不够,女儿终于找了个好归宿,后来女儿生完孩子大出血死了,后来他老婆死了,后来女婿也死了,后来孙子也死了,后来,他说,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再后来,他买了一头牛,牛的名字,就叫福贵,他自己给牛起的,他觉得他跟这头牛像,两个老不死的。

我不知道,作者为何要赋予此人如此坎坷悲惨的命运,为了什么,为了诠释“活着”?也许,作者当初也想过说:够了。让苦难停下吧,但似乎不足以诠释“活着”,于是,选择了继续残酷,最后,只剩他自己,依然活着,也没有想过去寻死,似乎过去的一切苦难都只是他的经历,是他用来回忆,思考,感叹,不是让他去寻死的,似乎真的就像余华说的,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福贵活着,和他老不死的牛一起,为了活着而活着。

读后感参考: 职业素养读书心得范本


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后感参考: 职业素养读书心得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近看了一本关于职业素质的书,让我明白了职场上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一个刚毕业的学生怎样在企业里受到重视。怎样才能在企业里立足。

许多人在踏进企业时都会想我能在企业生存下来吗?能把这企业交给我的任务顺利的完成吗?一大堆想法围绕在我们的脑海里。

对于刚踏进社会的学生来说,第一份工作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这是我们从学生转化为职业人的第一步,他将永远的影响着我们。在我们刚进入公司的时候,少不了被公司的同事欺负。而我们在对待同事时,应该后退一步欣赏他人、做容易相处的新人、正确的面对欺生。要学会忍但也要学会适时的拒绝,这样你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在平常的工作中,多虚心向同事们的学习,多和同事们交流,这样,可能对你的业务素质及人际关系的提高,都会有好处。刚进去的员工都有一个实习期。你的一切都被领导看在心里。事情是找来做的,不是被动的接受安排。我们应该主动去了解公司的文化背景,公司的大致操作流程。细心观察领导处理事情的过程及方式和结果。无论上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使你认为你的上司非常差,你也要服从他。既然他当了你的领导,肯定他在某些方面有他的优势。即使你的上司犯了很明显的错误,也要注意表达的时机、表达的场合、表达的方式,维护你上司的形象。

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总是奢望马上就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然而,很多好工作是无法等来的,你必须选择一份工作作为历练。职业旅程中的第一份工作,无疑是踏入社会这所大学的起点。也许你找了一份差强人意的工作,那么从这里出发,好好地沉淀自己,从这份工作中汲取到有价值的营养,厚积薄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要出发,就有希望到达终点。 起点可以相同,但是选择了不同的拐点,终点就会大大不同!

毕业这几年,我们的生活、感情、职业等都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未来也充满了各种可能。这个时候,必须学会选择,懂得放弃,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使自己稳定下来。如果你不主动定位,就会被别人和社会定型!所以 时间管理是一种能力,一种能够决定你生活中什么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决定你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种能力,你的时间用在哪里表明你的重心就在哪里。也表明了一种态度,生活态度、工作态度。 任何企业都有它的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不管你喜不喜欢,作为新人,遵守制度是起码的职业道德。入职后,应该首先学习员工守则,熟悉企业文化,以便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职责,发挥所能。

我们想在职场上获得成功,首先就要培养适应力。一个人起点低并不可怕,怕的是境界低。越计较自我,便越没有发展前景;相反,越是主动付出,那么他就越会快速发展。很多今天取得一定成就的人,在职业生涯的初期都是从零开始,正因为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一路高歌,一路飞扬。毕业之后,我们要让过去归零,才不会成为职场上那只背着重壳爬行的蜗牛,才能像天空中的鸟儿那样轻盈地飞翔。杰克韦尔奇说过一句话:纠正自己的行为,认清自己,从零开始,你将重新走上职场坦途。 吐故才能纳新,心静才能身凉,有舍才能有得,杯空才能水满,放下才能超越。

年轻人难免带着几分傲气,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所向披靡,其实不然,初入职场的新人还是个婴儿,正处在从爬到走的成长阶段。在毕业这几年里,一定要让自己逐步培养起学徒思维、海绵思维、空杯思维,具有这样思维的人心灵总是敞开的,能随时接受启示和一切能激发灵感的东西。那么成功就会向你招手。就让我们现在开始为将来奋斗吧,尽早的培养这种职业素质。

读后感范本: 大学中庸读书心得写作范例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这篇《读后感范本: 大学中庸读书心得写作范例》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生吞活剥的读完了《四书》中的前两册《大学》和《中庸》,整理如下:

1、《大学》是摘要,《中庸》是条目简介,而《论语》则是细则正文。三者一脉相承,都体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论,哲学理论的说法则颇为勉强;

2、《大学》,大人之学,帝王(统治者)的学问;

3、《大学》中含三纲领、八条目、及格物致知到平天下之逻辑,其核心为“修身”;

4、《中庸》中主要包含两个概念,中庸和至诚;

5、中庸,可以理解为“客观”,即不偏不倚;

6、至诚,可以理解为“坚定不移”,有此天下事无不成;

7、后世宋儒所注释的《四书》皆失原意,挂羊头为卖自己的狗肉而已;

两书共2万字有余,知道以上七条足矣。

通篇读完,另有一个心得: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大智”,所谓“大智”就是极大和极小的事无所不知,天道和人道均了然于胸,即知己也知人,淡淡然、挥洒自如、从容不迫、天下万物皆在我心……“大智”是通过学习能够得到的,终其一生从书本和实践中学习。儒家推崇的其他思想“仁”和“勇”等,皆是大智慧的一种表现。

[优质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大学范本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掌握范文的撰写对自己会有很大的帮助,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质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800字大学范本,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前不久读完了傅雷家书。直到读到傅雷夫妇的遗书时,内心不免有点痛惜,即便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五十年。最近一直在阅读傅雷夫妇的文字,难免出现一种错乱。多亏作者对傅雷一家的书信费心收集,能有幸一瞥傅雷这一家人的思想,实属珍贵。

我也曾有过几年的书信来往。所以十分明白写信、寄信、等信、拆信的心情。书信中,人们多半会吐露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以及一些在生活上所理解的东西。而父母给孩子的信,则更多是寄托着思念与望子成龙的心情。傅雷家书里,满是傅雷夫妇对儿子的牵挂与孜孜不倦的教育。在了解了傅雷的教育后,我才得以增长我的见识,见识到一个真正有艺术追求的人对生活的看法,对艺术的态度,对感情的思考。

其实让我写傅雷家书的读后感,我肯定是写不好的。因为有很多语句还未能深刻的理解。虽然能明白句子的意思,但并没有切身经历以及感悟。平时的书也读的少,里面提及的部分文学作品,我也没有涉猎过。所以也只是在仅有的认知范围内尽可能的去理解,必然会狭隘许多。

关于自由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思考最多的是做人这一个问题。觉得人生当中,做人是最难的。因为感情牵动或是生存环境,都难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以前我一直在想何为真正的“人”,觉得人的定义应该是勇于追求自由。真正自由的人不会牵制自己的感情,真正自由的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正自由的人不会被阻挡去路。只是这个自由是要建立在人人平等这个基础之上,否则自由将会变成放纵,成为罪恶的摇篮。所以,我一直认为追求自由的人是真实的人。在我心中艺术家就是这样的一种人,他们追求着自然,追求着自由。在生活中,在作品里,无不表现出纯粹又不乏内涵。好似自由存在于自然之中且不留下痕迹。

关于自然

人也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那在自然中表现出自我,也不失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而现在的人一直妄想超越自然,这也许是人畏惧孤独的一种表现。我们无法超脱自然而活,但是能为尽可能的接近自然。不断的超越着自我,追寻着自然的过程,应该是我们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至于自然是什么?我认为是趋向于完美的事物。人不可能完美,但可以完全,人也不可能成为自然,但可以无限接近于自然。

回到傅雷家书里,傅雷教育傅聪。“先要为人,再为艺术家,最后是钢琴家或演奏家。”这里我认为是傅雷对人生三个层次的看法。一个钢琴家,可能后天的勤奋就可以完成。而艺术家,则多多少少需要天赋和对自然的感知。而成为人,这里的人肯定是指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由的人是最繁琐最难达到的。钢琴家最易,艺术家次之,学会做“人”最难。而现在的人为了达到目标、某种名誉不择手段,却恰恰忘记了如何先成为一个人。“超凡脱俗是自由,沉淀于自然,是追求着完美。”这才是我对如何成为一个“人”的理解。

而傅雷对艺术家的理解,也颠覆了我原来的认识。傅雷说艺术家要控制情感,要理智。之前我一直以为艺术家是充满了情感,然后把情感舒展出来。而傅雷说要控制情感,演奏的时候(艺术创作的时候)要保持理智。我想理智的东西如何打动人呢?后来才明白这是我的逻辑错误,其实艺术家依然是富有情感的,只是高度的情感需要高度的理智来控制。这样才能将情感更好的表现出来,来感染感知的人。这么一想,艺术家确实不是一般人能为之。一般人能有一个高度的情感已经是不容易,更别说高度的理智来控制这些。

我很喜欢傅雷家书,里面可圈可点的太多,我没有办法一一赘述。需要丰富自己的见识后,再来品读,应该会有很多更深层次的理解。读完傅雷家书的第二天就买了一本克里斯多夫,这是家书中多次提及的一本书。此外,我在这一次的阅读中,对人生也有了新的见解。只是觉得自己稍微一读书,就一堆的感触。不知道是情感上的敏感还是我见识太少。可能这本书真的很优秀吧,而我最近很少读到这么优秀的作品了。尤其是夹杂着这么多思想的作品。想必是十分诚意的,傅雷夫妇也没有想到这些书信有一天会汇集成书,供后人去学习吧。

读后感范本: 教育学读书笔记范本


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本站收集整理了一些“读后感范本: 教育学读书笔记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为新教师,阅读教育类的著作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我首先选择了《教育学》这本书,可以说,读了这本书后,我真是受益匪浅!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1806年发表的。该书所论述的教学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对于教育学的意义,提出了教学的形式阶段的原理,论证了教育性的教学这一概念,特别是指出了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意义。所有这些,在教育史上都有一定的价值,这就是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传播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我们今天重新研究与评价该书的意义之所在。

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

绪论里,赫尔巴特着重说明教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作用。还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以及教育目的与作用等问题。

第一编的标题是"教育的一般目的",共分两章,第一章为"儿童的管理",第二章为"真正的教育",本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目的问题。

第二编的标题是"兴趣的多方面性",共分六章,各章依次为:"多方面性的概念","兴趣的概念","多方面兴趣的对象","教学","教学的过程","教学的效果"。本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原理来解释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科设置,阐述了教学的过程,环节等一系列教学论问题。这一部份是《教育学》一书的核心,也是比较有价值的部份。

管理,教学和训育,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体系的骨干。

一、《教育学》中的主要教育思想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的唯一的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还把儿童未来的目的分为两部分,即希望达到的目的和必要的目的。所谓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一个人有时可以根据自由选择而给自己提出的目的,或者说与职业选择有关的目的。为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就必须发展人的多样的,各方面的感受性,培养人的多方面的兴趣。所谓必要的目的就是道德的目的,这是一个人在任何活动中都必须达到的目的。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以各种观念来丰富儿童的心灵,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美的道德品格的人。

(一)性恶论与管理论

赫尔巴特禀承了历史上沿袭的,曾为中世纪神学所极力鼓吹的"性恶论",认为在儿童天性中处处都会表现出不服从的烈性。,"所以为了要使那种在烈性与欲望中成长起来的意志不被他们造成具有反社会的倾向,就有必要经常不断地对它们保持明显的压制","而儿童管理就是许多必要的预防措施之一"。 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赫尔巴特将对儿童的管理作为实施教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赫尔巴特看来,教育过程可分为三大部分:管理,教学,训育。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不进行文化知识的教学,实施道德品格的教育就无从谈起。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首先对儿童进行管理,如果不首先通过管理将儿童天生的粗野倔强的性格压下去,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都无法进行。但是,儿童管理既不是教学,也不属于教育,旨在为顺利进行教学和教育创造前提条件,除此之外别无目的,"这种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要创造一种秩序"。

主要的管理方法有:威胁,监督,权威与爱。

(二)兴趣说与教学论

兴趣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兴趣的多方面性"构成了儿童意识活动的内在动力。"兴趣的多方面性"为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提供了可能和必要。由此,赫尔巴特提出了他的范围广泛的教学课程论。属于经验兴趣的学科是自然科学,物理,化学,地理;属于审美兴趣的学科是文学,唱歌,图画,属于同情兴趣的学科是外国语(古典语与现代语)和本国语,属于社会兴趣的是历史,政治,法律,属于宗教兴趣的学科则为宗教。

赫尔巴特还进一步对兴趣的心理特性和心理过程进行了探讨,认为人的兴趣是一个由"专心"和"审思"共同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动。"专心"与"审思"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兴趣的四个阶段,即注意,期望,要求,行动。赫尔巴特正是依据兴趣的四个阶段提出了其极为著名且又影响极为巨大而深远的"四段教学法"。 这就是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明了就是向学生明确地讲述新的教材;联想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谈话,使学生把新旧观念联合起来;系统就是学生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去寻找结论,定义和规律;方法就是把已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有逻辑地,创造性思维的技能。赫尔巴特所规定的这些阶段,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

(三)性格观与训言论

训言论即道德教育,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他认为道德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灵,而且能指导他们的感情,愿望和行为,形成他们的性格。道德教育的方法应该依靠学生已有的美德。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找到学生的善良特征,甚至学坏了的学生的善良特征。用一个火花燃起另一个火花。道德教育的方法,他认为包括以下几种:约束学生;限定学生;规定明确的行为规则;使儿童心灵保持"宁静和明朗";以奖励和谴责去"鼓舞"儿童的心灵;劝告规律的生活方式,家长要保证儿童合理的生活秩序,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分辨是非,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袭。赫尔巴特所建立管理儿童的制度曾经广泛地推行着,这种制度的缺点在压抑儿童的创造性,使他们绝对服从成人的权威。

二、《教育学》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

赫尔巴特的《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1) 赫尔巴特试图将人的个性与社会性统一起来,将现实社会的要求与未来社会的召唤统一起来,从而培养既能立足现实,又能面向未来的人才

(2) 赫尔巴特将其管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即使在赫尔巴特的最专制的管理论之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人们只能理智地把这种服从同儿童本人的意志结合起来,并只能把这种服从作为一种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真正的教育的结果来期待得到","一个外行的教育家如果擅自行使支配权,而这种权力既不是从父母那儿得来的,又不是被学生承认的,那么他将完全自毁于此。"

(3)《教育学》的不朽生命在于它的教学论。

第一,赫尔巴特从其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其教学论的理论依据,试图将其教学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这是赫尔巴特的一个极为重大的理论贡献。

第二,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从而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第三,"四段教学法"的提出。"四段教学法"对于教学的四个阶段划分得很清楚,且比较细致地考虑到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注意到不同教学阶段学生的不同兴趣,特别考虑到不同的教学阶段所应采取的不同教学方法。这对于知识的系统授受和教学过程的规范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4)在训育论中,赫尔巴特试图将道德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统一起来,从而使人归于"内心自由"。从中我们又可以看到赫尔巴特试图将人之个性与社会性协调统一起来的努力。赫尔巴特重视有规律的生活在儿童的道德性格养成中的作用,将道德性格的养成生活化,重视教育者在形成儿童道德性格中的重大影响和作用,主张陶冶,反对强制,所有这些,都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

三、小结

赫尔巴特教育思想的代表作,主要体现在他这本《教育学》里。他所提出的把教育学建设成为一门科学的主张,把道德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的见解,多方面兴趣的理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以及统觉心理学理论,等等,对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欧美多数国家以及日本等亚洲国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非常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其实,赫尔巴特的巨大的历史功绩主要不在于众人加之于他的"近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等美誉,而在于他的教育学说成了西方近代教育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进程中,赫尔巴特的影响也同样重要。这不仅是因为他是最早被系统介绍到中国的西方教育家,更主要的是他对20世纪初期中国建立新式学堂和发展近代师范教育发挥了无人可及的巨大作用

[读后感分享] 雷雨读书心得500字初三一篇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你可能正在找一些相关内容的范文,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读后感分享] 雷雨读书心得500字初三一篇》,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死亡”一词其实几乎贯穿了整部《雷雨》的脉络。从序幕中两位尼姑谈论的鬼神论,再到周萍和周蘩漪各自为了爱而萌生出的忏悔和执着,最终直指那些为爱徇情的无知青年,每一个布景和情节都弥漫着对死亡的轻声叹息。

周萍的死倒并不算意外,或者说是我完全料想之中“该死”的角色,这个男人的一生应该算是极其卑微潦倒的了,他总是在是非之中摇摆,不能忘却前世与继母的失足情网,也不能割舍后世对鲁四凤的爱恋纠缠,他活得过于矫情,淡薄了尊严,丢弃了理想,湮灭了自由,结余的那些生命就只独守着一个“情”字不了而已。我以为,爱他就好比施舍同情,但是在于他的评价我只能说懦弱得几近使人唾弃。

曹禺曾经在《雷雨》的序言中评价过他自己笔下的人物,但得到其大加赞赏的却只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便是同样惨遭不幸的二少爷周冲。相比而言,我到认为周冲是个极具悲情色彩的人物。他先是对四凤的求爱失败;又在争执中委命于父亲的呵斥,认识到独权的威严终究是不可动摇的;之后他又抱着近似菩萨的善心去探望困顿中的四凤,却被鲁大海视为不速之客辱骂出门;结尾他又被周繁漪无情地拉出来,眼见了残酷的事实,最终被亲生母亲手丢弃在暴风雷雨之中。一件件打碎他梦想的事情接踵而来,现实生活留给他的只有悲痛——剩下的是一种掉到黑洞中不可重生的绝望。周冲是无辜的,他只是一个被社会矛盾、家庭仇恨无故吞噬了的受害者,一个在梦想与现实中游离屈尊的年轻人。他最终还是死在自己梦开始的地方,令人悲怜不忍,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