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三)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三)

发表时间:2023-01-28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你是否在寻找高质量的范文呢?小编花时间特意编辑了《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三),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我认为在每一页中除了写着“爱心、良知、思考、责任”以外,还充满着智慧的火花。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的标准也是除了“学识渊博、正直善良、很热爱学生”以外,还有“很有智慧”这一条。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个充满智慧的老师。

当前众所周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是教育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而正确方式方法的选择就要靠我们的智慧,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育,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要想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就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缜密的思考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只有具备了这些,我们才能知学生所想,理解学生所为,才能与学生进行更好的交流,而交流是教育的前提。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让学生能比较容易的改正他的缺点?但是有许多时候,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从李老师的教育手记中我知道了要教育学生得学会尊重学生、表扬学生。做老师不要高高在上,要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待出现的问题。今天的孩子就如春天里需要滋养的禾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涓涓春雨,要比电闪雷鸣倾盆暴雨更能渗入土壤。还有要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要多一点人情味,大人有时也会犯错,何况是还是孩子的学生呢。因此利用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许多时候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强很多。

爱学生,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善于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学》中这样说过:“每个孩子都引起我的兴趣,总想知道,他们的主要精力倾注在什么方面,他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他有哪些快乐和痛苦等等。我的小朋友圈子一天天扩大,并且像我以后才意识到的那样,连我不曾教过课的那些孩子也成了我的朋友和受我教育的了。”他因自己小朋友圈子的扩大而兴奋,因走到小朋友的心灵深处而带给他们快乐,而感到无比幸福。这些不是凭借功利性的目的而做教育的人所能真正体会到的。李镇西老师曾经这样写道:“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朴素的真理——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他所做的一切,证明了这句话的价值。我想说,教育者的快乐也是学生给的。一个真正走进学生心灵世界的人会把学生的幸福当作自己的幸福,把学生的不幸当作自己的不幸。

十几年的教学,让我渐渐明白,老师的行为在学生们的心里会种下怎样的印象。以前我的两个课代表喜欢冲着那些学习后进的学生大喊大叫,我发现之后并没有当着大家的面批评他们,而是先让他们停止叫喊,然后走到这名看似有错的学生跟前轻轻地询问缘故。之后我的课代表意识到他们的这种做法并不能顺利解决问题,反而会把矛盾激化,她们不但向我承认自己做得不够好,还提出了创新性的解决办法。一次日记中,他们曾这样写道:“长大之后我也要当一名教师,当我的学生犯了错误时,我不是先去责骂他,而是先问明原因,然后虚心地教给他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知道到他们能这样想,我很欣慰。

在独生子女日益成长为社会建设者的同时,我们才渐渐发现他们责任感的缺失和爱的缺乏。真诚与善良似乎在这个社会成了一种无能的表现。看看时下充斥的书籍,多半是为升学而准备的辅导书,其次是幽默故事书、漫画书,真正净化学生心灵的书籍少之又少。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懂得如何张扬个性,而不知如何感恩父母;他们知道要考上大学,却不知考上之后该做些什么;他们明白要踏实工作,但方向在哪里却从来都不明确。这分明是一种责任心与爱心的缺乏。现在国家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实施素质教育,我们作为教师恰好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教会学生如何去爱,爱世界,爱国家,爱校,爱家,爱父母,爱自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只有在一个充满仁爱的大环境里,我们的班级才会更加团结,学校才会更加繁荣,家庭才会更加和睦,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才不会让那些正直善良的孩子走上邪路。

读完李老师的书,让懂得了理解的微笑,平等的交流,内心的宽容,真诚的关怀,不仅仅是为了当一名好老师应该这样做,而是发自心灵深处的爱的驱使,让他自然而然地去做一切。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凭着对教育的一份执著,对爱的一种坚持,把幸福与快乐送达每一个孩子的心中。我们会以李镇西老师为榜样,努力做教育这趟列车上的爱心传递员,让真诚、善良、友爱陪伴学生走过以后的人生旅程。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之爱首先是尊重和信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而要做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就要不断的学习,把学习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让教育智慧流淌于我们教育生活的一点一滴,每时每刻。我们这一代成长于一个物质、精神都比较平淡的年代,没有网络,没有游戏,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也没有更多的诱惑。在传统家庭的“双目”和“书中既有黄金屋,书中又有颜如玉”世俗观念的监管下,使我“安心”地读了一些书。读书时句须一句句去理解,意要一段段去思索,思想也一步步地提高。没有精彩画面,也没有伴奏音乐,更没有旁白点拨,靠的是自己不断读、反复感、努力悟,终于成长为一名能引领他人走上阅读之路,培养读书习惯,丰富精神生活,使他们继续乃至终身阅读书籍而不断成长的“灵魂的工程师”。

1467.Com.cn相关文章推荐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推荐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经常会需要使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来参考一些范文吧!以下是由小编为你整理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推荐》,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希望的种子,以一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当我合上书时,我深深地懂得,做一个教师,爱心比起其他的任何东西都要来的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

《爱心与教育》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清香宜人的玫瑰,它们是哺育万物的阳光雨露,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

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李老师却能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颗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颖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

我们班有一位幼儿叫周张恒,性格及其内向,生活习惯也比较薄弱,他从不愿意和老师交流甚至是打招呼,从不愿意在幼儿园中吃饭,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一个学期过去了,虽然我们两位老师都尽了力但是他的进步还是微乎其微。还是《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了我启示,我们要用心去对待他,要主动和他聊天,要积极鼓励他。

一天他早上来园时又突然不愿意和我们说早上好了,而且还躲在奶奶后面不愿意出来。他奶奶有点生气了刚想训斥她我就马上阻止了他说:“周张恒不是不愿意跟老师打招呼,是已经在心里打过招呼了,对吗?”他看了看我点了点头。第二天,他又躲在了奶奶后面,但是轻轻地说了声“老师早”。我马上走过去笑着对他说:“嗯,你说得真响!明天还要再响一点,让小朋友也听到,好吗?”他没有回答我,但是我知道他已经在心里默许了。果然在这之后,他每天都愿意用响亮的声音和我们打招呼了。

老师啊,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3篇


随着人们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你也许需要"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3篇"这样的内容,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1

爱情就像一盏灯,照亮了世界的真谛;爱情就像流水,慢慢流进心里;爱情就像一轮明月,明亮而干净;爱情就像一杯热茶,香甜可口;hellip看了《爱的教育》,对爱情的伟大有了深刻的理解!

爱是父亲对孩子的爱和母亲对孩子的爱,是同学之间的友谊,是同学和老师之间真挚的感情,是后辈和英雄的爱。无论什么样的爱情,就像温暖的火焰,感激的火花都溅在心里。

《爱的教育》,同学之间的友谊常常让我发自内心的佩服。同学之间难免会有小矛盾,但《爱的教育》里的小英雄是

用宽容,大度地原谅了对方,从而换来的是更多的朋友,和宝贵的友爱,这让我学到了很多。只有内心会包容别人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友爱。

爱不只是书里有的,在普普通通的生活中有多少人涌现出爱的力量!在我们身旁就有这么几个为爱付出的榜样!吴菊萍阿姨被称为“最美妈妈”,她的感人事迹不仅震撼了全国,还震撼了每个人的心。那天,吴菊萍阿姨所在的那个社区里的一幢楼边围了好几个人,吴菊萍阿姨见了,也跑过去看,一个不满5岁的小女孩趴在居民楼的窗台外,眼看着就要掉了下来,吴菊萍阿姨不顾一切的跑上前去,伸出双手准备接那个小婴儿,只听“噗”的一声,吴菊萍阿姨和那个小女孩都跌倒在地昏迷不醒。到医院后,医生确诊吴菊萍阿姨的一只手粉碎性骨折,而吴菊萍阿姨醒来说的第一句话并不是关心到自己的健康,而是急切的问:“那个孩子怎么样了?”好人总会有好报,吴菊萍阿姨和那个婴儿妞妞渐渐康复出院了,但这个感人事迹,将流传在杭州,铭记在人的心中。是什么力量能让她去接妞妞呢?这就是世间伟大的爱的力量!

这些伟大的叔叔阿姨给我们树立了好榜样,我们也要从一点一滴做到发现爱,感受爱,给予爱。在爸爸妈妈下班回家时递上一杯热茶。给教育我们的“园丁”老师的辛勤“哺育”给予优秀的作业的回报。

《爱的教育》这本好书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明白了,爱是同学间伸出手的帮助,爱是你我微不足道的关怀,是晚辈给长辈的一杯热茶,或许只是给老师的一份优秀作业。

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种可贵的东西,那就是爱。爱能让所有生命都变得生机勃勃,爱能让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自信。爱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用心的去感受,就知道,爱是多么的伟大,又是那么的平凡。让爱充满你我家,让爱播下美丽的种子,生根发芽,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让它永驻人间吧!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2

第一次拿到《爱心与教育》,随意地打开一个章节翻看着,就被那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故事而吸引,似乎不经意之间有什么触动了我的心房。然后,把它放在枕边,细细地研读,那飞扬的文字一次次渗入到我心灵的深处。今天,我做在电脑前,桌子上就放着这本《爱心与教育》,在开始敲下第一个字以前,我情不自禁地再次抚摸着它,仿佛又一次和李镇西老师进行着心灵的对话,那么真实的感受到了爱心的跳跃,激情的脉动,诗意的挥发。

是啊,在书中,我读到了爱:每天定时给汪斌煮一个鸡蛋,开学前为每一个学生写一封信,每一个学生的生日献上一份真诚的问候……这是李镇西老师携着一颗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感受每一个孩子喜怒哀乐的结果。在书中,我更读到了教育中理应拥有但却久久失落了的东西,那就是教育的人情味!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尊重和感染,应该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识水平来说,教师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为万同的转变,与王铜的沟通,李镇西老师处处显示出这种平等,这种民主。

如果说现在的教师大多不爱孩子,未免太绝对了些。哪一个教师会否认自己是有爱心的呢?曾听说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女教师,为了“严格要求”学生,竟在课堂上用胶布封住了说话的十几个学生的嘴巴!她时,她很委屈地说:“我也是为了学生好!”

教育需要爱,但是一种怎样的爱呢?我想不是溺爱,不是不平等的爱,而是一种在民主中的关爱。让我们象李镇西老师那样,在爱中体现民主,在民主中实施关爱吧!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3

想读一些书,但在浩如烟海的书海中,先选哪本呢?于是上网浏览了许多的好书推荐,拜读了一些读后感。真没想到,在教育类读书心得中,《爱的教育》一书那样频繁的占据着网页的空间,于是决定先拜读这本《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伟大。《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爱的一些思索。

首先,《爱的教育》的书名使我思考,在这纷纭的世界里,爱究竟是什么?带着这个思考,我与这个意大利小学生一起跋涉,去探寻一个未知的答案。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在一个学年十个月中所记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使人读之,尤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外国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所以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更多的人。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11篇


根据您的意愿大学生范文网编辑为您准备了一篇“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的文章。读书的好处有很多,其中最大的好处便是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在看完作者写的作品之后,总是不禁被作者的脑洞所震撼。 把感受化为语言。谢谢您的查阅愿您的前行之路更加明亮!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1】

最近又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读了书中的手记二:与顽童打交道----“后进学生”的转化这部分内容。自己被李镇西老师那颗热爱学生的心所感染,特别是对后进学生那种不离不弃,持之以恒,充满信心的工作精神所感动。

后进生是不幸的。由于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过上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令人头疼的事。

***讲“后进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是,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而***在工作中也是这么做的。

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对待万同这样一个学生和生活顽童学生,难!万同,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可怜的孩子,物质和情感上的缺失,让万同便成了一个人间人怕的坏孩子,可万同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这个像父亲一样的班主任,在别人已经放弃他的时候,却给他信心和鼓励。不仅如此,***还发挥了集体作用,唤醒他沉睡的灵魂对他的伴侣的爱。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好老师,有了这样一群集体,万同的人生道路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万同成长为一支光荣而雄心勃勃的人民解放军。我想,如果没有***的坚持和执着,万同的人生可想而知。

一路阅读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我在问自己:如果万同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

我相信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会像李镇西先生一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我会跟他讲道理,但我会容忍他重复太多吗?我想不会,我会伤心,会愤恨,会觉得万同是不可教育的学生,我自己已经尽了力,而“教育不是万能的”……当我面对班级里让人头疼的后进生,我也曾试着去爱这些孩子,可是往往都是徒劳无功。在感叹之余只能责怪孩子为什么这么难管,不懂事。

现在想来,以前所谓的对他们的“爱”,放在***那里,他微不足道了。也我该试着向***学习,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让自己的心灵走进他们。只有赢得他们的认可,教育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2】

(2)做有思想的教师 “李镇西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家,谁评论李镇西。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已经被灵魂洗涤,深思熟虑。在李镇西先生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背后,他依靠自己的教育思想做为支撑。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

所以,我觉得我们学李镇西,最重要的是学他“做有思想的教师”。不可否认有一批像***这样有思想的老师,但数量很少。大多数教师仍然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

重复别人说的话,抄袭别人写的教案,模仿别人教的课。

***说:“当教师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说自己的话”。这短短的一句话,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

要形成更加成熟的教育思想,必须认真学习,多读教育理论专著,多向著名专家、大师学习,多参加沙龙讨论,多做自我反思和总结。***曾感慨地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光。

”***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对教育家思想的汲取和积淀。 我们向教育家学习,不光要学***名家的理论和思想,还要学***持之以恒地学***结的毅力。***几十年如一日地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这份艰辛地付出才有了今天这份丰厚的回报。

反省自己,与李镇西先生相比,我真的感到惭愧! 大师的成长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往往都经历过“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彷徨,经历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痛苦的学***过程。

与其天天盼机遇的垂青、幻想一鸣惊人,不如脚踏实地认真学***思总结。如果我们还想进步,如果我们还不甘沦落为可悲的“教书匠”,那就让我们快快行动吧

(三)对教育的反思除了“爱心”和“做有思想的教师”,书中还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时,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血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追求。

***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真的,跟***比起来我感到卑微和惭愧,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学生的顽劣、松散和不听话,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

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所以,每次我找个借口和蔼可亲地和他们聊天,我心里似乎都有点平衡。现在想想,孩子们给了我多少尊严和宽容!

与他们的爱相比,我们的老师甚至大人对他们的爱都太重视了,这是多么的单薄!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很努力。但读完***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

”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有些激动,让我渐渐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和童心在我心中停留的更久!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3】

第三,引导集体**。教师要善于把自己对某一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变成集体对这个学生的批评、表扬、鼓励、关心、帮助。第四,讲究有效方法。

***书里讲述了他与“潜能生”万同的事例,其中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考究和学习,也从这个事例,可以看到,***对他学生们的真切之爱。

***关于“优秀学生”的培养方式。相应要注意的几个关键:

第1,引导“优生”树立志向。

第2,帮助“优生”认识自己。

第3,教育“优生”保持童心。

第4,激励“优生”超越自我。

第5,训练“优生”受挫心理。

第6,培养“优生”创造能力。

这是***对学生无私的爱,结出的智慧果实,都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我会尝试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学生。

***从他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可以看出他对学生的真爱。而所有这些宝贵的经验,都让我受益匪浅,对比自己的教学,可以更全面的做好学生的工作,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让他们全身心的健康成长。

***的《爱心与教育》,是教育界不可多得的珍宝,也是我们教育学生的难得范本。***对学生倾注了毕生的爱心,是我学习的好榜样,我将奉献出我的爱心,让爱心掌舵,扬起教育风帆,让学生们都能在我的引导和教育下,开始幸福快乐的人生。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4】

都说现行的中国教育,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于是买来李镇西的《民主与教育》一书。这本书其实是他完成苏州大学博士学位的一篇耗时3年的博士毕业论文。

刚拿过这本书,我有些怀疑,自己能否理解甚或读懂枯奥生涩的专业学术论著,但是几页文字过后,我忽然喜欢上了这些泉水般汩汩而淌的灵动的文字。这本《民主与教育》以散文式的笔触呈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必然:民主教育。而对于民主教育的特征,书中这样写到: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是追求自由的教育,是体现平等的教育,是重视法治的教育,是倡导宽容的教育,是讲究妥协的教育,是激发创造的教育。上述几个词语深深地震撼着我。

爱是一个教师起码的道德情感,但对于学生来说,尊重比爱更重要。李镇西班里有个学生丢失了一本书,他没有给拿书的学生扣上一顶偷的帽子,而是说,这位同学的童心暂时缺失。第二天,学生把书悄悄地送还后,他说,这位同学的童心又回来了镇西本人就是一位富有童心的教师,他认为一个教师具有一颗童心很重要。这句话我信,因为,只有有了童心,才能最大限度地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情感世界,才能尽可能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的确如此,爱心是民主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民主教育却不仅仅是指爱心,民主教育有更加广泛的内涵,爱心只是民主教育的一个前提。面对爱心,相信每一位老师或多或少在面对学生时真情流露,但是民主却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到。同仁们,想一想有没有这样的时候:你去家访,学生拿椅子愉快地让你坐,而学生到你办公室却只能恭敬地站着;你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而你却把自己的板书写得乱七八糟如此种种,所透露出来的是不尊重,而这种不尊重却极少有人认为是一种不民主的现象存在,甚至是多数人默认为一种师生之间的必然。试想,如果我们师生之间总是以这种必然诠释着师道尊严,那么,中国的民主教育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

我们的教育必须改变。这是李镇西论著中流露出的一句分量很重的话,表明他想改变教育的决心。是啊,我们的教育必须改变,必须变得更加充满人性,充满民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善待每一颗心灵,每一个生命开始,去做好教育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让教育因民主而充满爱,因爱而走向民主。如果我们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那么我们的民主教育就成为可能。

同仁们,让我们以爱为前提,高擎起民主教育的大旗,为了我们的校园充满和谐快乐的气氛,为了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幸福的微笑,为了师生之间架起真诚友谊的桥梁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5】

幸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起初是出于要完成读后感的任务才翻看这本书,捧读这本书时,说实话,我不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我就被书中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所投入,更为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就这样,我陶醉着、感叹着进入了一种会意忘文的阅读境界,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教书几近十年,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变得毫无棱角,常常以“平平淡淡才是真”安慰自己。只到捧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才第一次意识到,实际上所谓的单纯是苍白,是肤浅;所谓的平淡是平庸,是无为。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以深深融入到李老师的血液当中,成了李老师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仅在学生在校期间尽职尽责,即使在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牵挂着他们——所以他会为高考落榜的学生写信——“这个世界如同一个茂密的大森林:有高大的乔木,也有茂盛的灌木,有参天的巨树,也有缠绕的藤萝,有鲜艳的花朵,也有青翠的小草……但都在阳光下展现自己的勃勃生机。”让自己的学生幸福地度过一生——这是一种多么广阔的胸怀,多么博大的爱啊!跟李老师相比,我的学生年纪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引导他们。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富有个性、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自信自强、永不屈服、愈挫愈奋、乐观向上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兴趣广泛、身怀特长、善于协调、精于应变的学生。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工作的也踏实认真。但读完李老师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的”“随意”“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灵受到一些激荡,让我渐趋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心与童心在我的心中留存的更久吧!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给我一种领悟,一种发现!它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它们是滋补孩子们心灵的灵丹妙药。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像李镇西老师那样,用我们的真心、爱心和责任心,在每一位孩子的心田都播下希望的种子,以一颗智慧之心,仁爱之心,包容之心去拥抱我们的事业,拥抱我们的孩子!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6】

教师的热情——对孩子真诚的爱

对孩子真诚的爱,当下的老师几个能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泛滥,物欲横流。每个人都忙于竞争、晋升和赚钱。老师也忙啊,拿着微薄的工资待不住了,心思不在教学上,精力不在学生上,况且,育人任重且道远,人是很复杂的动物,人的学习也是很复杂的,教不好教啊,有的老师畏惧了,逃避了,所以也就敷衍了。

俗话说,“做一行爱一行”。任何工作,只因为它是一个工作,它便是有难度的,要想做好,便得花心思,花功夫,所以人千万不能偷懒,一偷懒就出问题,虽说快乐是人的天性。况且,责任感是做人做事基本的道德准则,“在其位,谋其政”,该你做的事,就得认真做。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苦便有甜,做教师很辛苦,但只要你用心去感知,你会发现育人的趣味,就像品茶,品多了便品出韵味了,但首先你得认真去品。

为孩子的真正的实际条件下的更好成长,教师仅仅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是不够的,就像炒菜一样,仅仅炒个家常小菜,寻常的厨艺肯定小菜一碟,但要做个色香味俱全的超好吃的菜可不够看,还需要热情。热情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水不沸则茶不香,盐稍少则菜无味,一如画龙不点睛,***来,总感觉少了那么点意思。

热情就是那万能的点睛之笔,点哪哪活。炒菜有了热情,会更加细致认真的对待,会去琢磨,会有发现,会去寻找,会去花时间,会有改进,便会有进步,大厨就是这样炼成的,就这么简单。做一道更好的菜是厨师的热情和老师的热情。这是怎么一回事?

李镇西在他的《爱心与教育》第一篇中提到他的精神导师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小故事,印象很深刻,也很感动。一年春天,苏和他的学生们一起买了一艘小木船,然后划到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探险。苏在他的《巴甫雷什中学》写道:

“可能有人会想,作者想借这些事例来炫耀自己特别关心孩子。不对,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感受到了吗,满到快溢出来的,都是对孩子真诚的爱啊。

对孩子的真挚爱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工作的激情所在。是认真、耐心、认真、执着探索的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的激情吗?因为爱,所以选择;因为爱,所以坚持;因为爱,所以爱。

平凡朴素,但不平庸,这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7】

时间:2015年8月22日

早就听说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非常感人,所以向学校借了一本拜读。原想放在床头每天看一点,慢慢欣赏、体味的;可看起来却刹不住了车,每天读至深夜,一种被磁石吸引的感觉,一再地被感动,被李镇西老师与我们一样的平凡人生和事业;被他的爱心、耐心和真心;更被他那颗感恩的童心和易潮湿的双眼所感动……“爱,当然不等于教育;但教育,永远不可能离开爱!”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但有别于其他教师的是——他的“师爱之源”却是永葆一颗童心。这颗童心,使他深深地爱着他的每一届学生、每一个学生;这颗童心,使他的学生原谅了他有时抑制不住的暴怒;这颗童心,不止一次地使他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他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也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拨动着他的心弦。他常说:

“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难忘他悄悄硬塞给宁玮的伙食补助钱;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与同学们一起站在田埂上大声喊:“伍建你好!

”;更难忘他坚持每天利用午休,给学生读《红岩》《爱的教育》《凤凰琴》……还有那些写在给学生生日礼物笔记本上的小诗;给远在山东的一群中学生的一封封充满鼓励与关爱的信…… 他对学生的爱更体现在对后进生真诚的信任和等待,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永远不对任何学生绝望。学生万同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诠释。面对后进生,我们不难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地引导其改变。

当看到他们不断进步时,我们是欣喜的,感到自己的爱心没有白费,总算是有了起色。但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面对他们不可**的重复时,又有多少人能像李镇西先生一样,一如既往地、坚定不移地继续关注和期待呢?在万同,我们看到了一个后进生很难变成一个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的老师。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我发现了与顽皮孩子打交道的高超艺术——他不仅给了他们心灵上的关怀,而且用自己的言行点亮了他们的心灵,从而实现了真正的自我教育。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也是真正让他的转化工作成功的秘诀所在,我想是他的“引导集体**”,变教师的孤军奋战为集体力量,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这使我再一次地想起***让万同自己找一个帮助他的人,每天为他填写《家校联系本》来约束他;对他悄悄地放低要求,一旦稍有进步,就通过集体评议,评出“最近进步最大的同学”,赶快填写《报喜单》来激励他;引导他坚持“每日九问”,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从而实现他的自我教育。

更让人惊叹的是,***让他们写《灵魂的搏斗——记一次战胜自我的经过》,用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并及时地推荐好书,引导他们走向健康的精神生活;让同学们写《我为万同的进步而高兴》或是《我为万同的退步而痛心》的作文,即把万同置于全班同学的监督之中,又让每一位同学有意识地关注万同的表现。小小的作文题,将万同个人的上进心激励与全班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巧妙而有效地结合了起来,这是何等高超的教育智慧和艺术呀!除了由衷的佩服,就是深深地被感动了。

我不禁一次又一次地在心底感叹:“遇到这样的老师,是孩子、家长们一生的幸运和幸福” 。万同,哪怕是比万同更加顽劣的顽童,也没有不成材的道理。

当看到若干年后,穿上军装的万同,为了探望老师几经周折、不远千里,在他乡找到李镇西老师时,我的眼睛再一次地湿润了。读着,读着,我一再地激动不已,心潮澎湃,为李镇西老师的真诚话语和一颗赤诚的心—— 所感动。当别人问他:

“为什么对你的学生这么好?”他说:“我的运气好,每教一批学生,他们都对我特别好。

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我这是在还债呀!”当人们一再地问他:

“为什么要写《爱心与教育》?”他说: “因为我承受了太多的来自学生的爱”。

其实,我们分明看到他牺牲无数个节假日,花费精力财力,带孩子们去游山玩水,观察世界;周末,把学生轮流请到宿舍包饺子、煮火锅;在电话日益普及的今天,仍坚持按学号轮流去学生家里家访,把质朴而真诚的爱送到孩子的家里、心里。为每个学生送生日礼物、为家境困难的孩子悄悄送上急需的钱物,为烦恼痛苦的孩子写下一封封呵护心灵创伤的信件…… 看李镇西老师的文章,深深地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同时也为他广博的知识而叹服。就像他说的“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作情感,一个叫作思考。

”因此他不断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他把阅读当作洗脸刷牙一样的必需的生活内容。他不仅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包括教育名著、教学专著、教育教学报刊等,还阅读了大量的人文书籍。

我认为他善于学习,深思熟虑,不断反思,这是他成功的基石。他坚持不懈的阅读让我感到羞愧,除此之外,我还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要读书、读书、学习,再学习。读完全书,有一句话是让我要永远铭记的,那就是他送给每位学生的见面礼——“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是呀,他教过的1000多名学生,因为有了他而幸福地走过原本枯燥痛苦的中学生活;像万同一样的“后进生”,因为他那民主、科学、富有个性的爱心教育,而走向了正道,并**成才;程桦等“优秀学生”,在他的感召和引领下,不断的战胜自我,形成了卓越的人格;无数的教育同行和家长,因为有了他的写作和爱心而感到震撼和温暖。让我也以这句话为座右铭吧:“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8】

读了李镇西教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本人内心的感受能够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打动”,而是“震动”,起初是想当做故事书来看的,但是,当我静静地阅读他的一个个小故事时,我竟从一名读者逐步变成那走入他的班级,似乎跟他一同阅历了那一桩桩平凡但又耐人寻味的事情。要说为什么这样一本书如此吸引我,我想唯一的缘因是他的故事让人感觉真实,只要一个真实的人能写出这样一本真实的书。我不断以为,最有资历评价一名教员好坏的只要他的学生。

书中的学生是这样描绘他眼中的李教师的―― “是啊!我们尊崇李镇西教师,但决不只仅由于他是一名教师,更在于他是我们的“镇西将军”,是我们的“老李”。我们由于他具有耿直、纯朴、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等实真实在的质量而尊崇他,由于他那出色的才气而信服他,由于他那令我们服气的教育思想感谢他,当然,还有他的激情,他的诙谐,他的“孩子气”……都让我们感到亲切因此敬重他。

但这一切决不是对他的顶礼膜拜,而是在三年朝夕相处、相互理解的根底上,产生的朋友般的真诚心意。我们把他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厚以至有缺陷的人,而不是把他看作一个高高在上、白璧无瑕的神;我们更多的是把他当作知心朋友,而忘了他是教师。正因为如此,我们永远都会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老李,而不是只有一个班主任和一个高中语文老师三年。

还有一个多月,我们就要高中毕业了,李镇西教师将不再是我们的“教师”了,但他将永远是我们真诚的朋友!”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可以得到学生这样的一段评价远远比一张荣誉证书来得不易,而文中的“老李”这一称谓应该比“优秀教员”这样的称号来得更让人觉得心暖吧! 书里面的故事都浸透着李教师的汗水,我可以感遭到他是如何与他的学生一同努力去把班级搞得绘声绘色。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他人关怀、保护,就能学会用本人的爱心去关怀保护他人”,“我们应该扩展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教师的一定不能让本人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求关怀保护的时分充沛表现本人的爱心和蔼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

我相信学生们会用同样的爱心回报世界。《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考虑”、“义务”、“忧患”……这是我不断在寻觅的文字:

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利中浸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考虑,伸展中活动着聪慧…… 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理论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员,可以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曾经相当不易了,我不断顽固的以为,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人是相当少,怎样悲观的估量都不过火,而且到如今,爱心越来越成为教员身上的稀缺元素。

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可以有丰厚的理论素养,可以以一种高度的盲目认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百里挑一!《爱心与教育》最能感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鸡蛋给汪斌,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

是宁玮带给我们的叹息,还是伍建的爱带给我们的感动?他们都是,但最能打动我的,无疑是万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个教员“制造”一个感人的局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员,可以长期地像李镇西教师看待万同这样地看待一个学生,难!

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地被感动,时不时地想,我要有多大的耐心去看待像万同这样的学生,去看待他身上这些意想不到的重复?这么一问,惭愧无比!

后进生是不幸的。由于长期的心理咨询压力,他们很难过上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身体生活。如果我们能让他们回归健康、幸福、自信、向上,那就应该是一种良好的教育!

一路上我都在自问:如果万同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我相信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会像李镇西先生一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我会跟他讲道理,但我能容忍他重复太多吗?

我想不会,我会伤心,会愤怒,会觉得万同是不可教育的学生,我本人曾经尽了力,而“教育不是万能的”。读完了《爱心与教育》,受其感染,我又特意爬到网上阅读了尽可能见到的关于李镇西的帖子,李教师的博士导师是苏州的朱永新教授,教授有句名言:教育的最高境地是构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无疑李镇西是教授的理想学生,在《爱心与教育》里,他更象一个孜孜以求的学生,学生成了他每日必照的镜子,学生成就了李镇西,李镇西也培育了形色不一,成就不一,出路不一的学生。成为李镇西的学生是侥幸的,我可以感遭到杨嵩苦求成为他的学生,**涛不悔成为他的朋友,万同内心里要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这和李镇西的人格魅力有关系,而这种魅力激烈影响了他的学生生长。教授说过:

教育需求激情,需求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贡献。网络里有一篇火药味极浓的“镇西走了”,但是就在4月里,李镇西重新回到了讲台,回到了学生中。听其言,观其行,作为一个普通教员无法不升出由衷的赞赏和喝彩,李镇西太少,我们理应珍惜。

我是教体育的,无法体验到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这个双职工的艰苦,但是《爱心与教育》中真实的文字却在我掩卷之后不时冲撞我的灵魂。班主任是和家长最亲密的教职岗位,最能得到家长的殷殷吩咐,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就而已,但是李镇西关爱他的学生竟到了无意复加的水平,学生华诞、艰难、交友、病痛、困惑、犯错都成他切入学生心灵的最佳的契合唯其心灵沟通,学生如彼之十指的那种要命的觉得,真的让我们汗颜。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已自成体系,从《爱心与教育》中能够看出不时实验、不时修正的轨迹,无论是“将来班”还是万同的转变,都能够得出一个素质教育最实质的目的,教育不是为了分数,教育是为了育人。

联络到我的工作,体育是学生心情最放松的课程,似乎学生会做播送操,能运动一下就算能够交代的了。但是,读过《爱心与教育》,我先是产生了惭愧的感受,细细想来体育的育人教学竟是大有可为的。体育能够培育学生的积极进取作风,能够培育学生自信自强肉体,哪怕是一次惨痛的失利也能成为波折教育的良机。

学生对体育具备一定水平的兴味,我国体育界里有值得敬仰崇拜的精英,叶乔波、罗雪娟、刘翔,女排这些叱咤世界体坛的名将自身的拼搏肉体就值得学生学习。体育是对学生心理咨询进行正确引导,进而通过锻炼促进其道德品质升华的体育素质教育。体育好的王铜一度成为李镇西表扬教育的亮点,体育有纪律、有游戏规则,而缺陷因而处而消逝,优点却可因而而扩散开来。

( )20xx—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出发点,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与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深化教学方法与学习研究。

要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按照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由教学法和自主化学。主要工作

1、 在教研组建设方面:1。深入学习理论,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实践。、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的理念学习和学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1)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2)上课关。

(3)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量,本着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努力做好作业批改工作。(4)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5)质量关。三。加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培养组内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做好新教师的教学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1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是要注重一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2、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3、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4、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40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5个。进一步开发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坚持团结、沟通、研究、探索、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10月127四2王志忠生物圈10月137五4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月114五4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月2818四4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xx-920xx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x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20x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x—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二.主要工作及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实践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特点,探索新教材的教学模式,组织好新教材的研究课活动,为全组教师提供交流、学***台和机会。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落实教学常规和“礼嘉中学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做好集体备课和二备以及反思工作。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好上课、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和学***。3.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本组的和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研究、有活动、有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并向报刊杂志和年会投稿。

制订好本组本学期的校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计划,并组织好听课、评课等工作。三.具体安排:二月份:

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课题组工作计划和本学期公开课名单。三月份:1、组织理论学习。

2、高一英语教学研讨活动。3、组织好高三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四月份:

1、组织好高三英语口语测试。2、高三英语复***会。五月份:

1、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2、协助开展好我校的区级公开课。六月份:

1、组织好高考的复***工作。2、收集课题活动材料。

2019学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课程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点,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学期教研组重点加强对教师评课的指导,使教师的评课规范化,系统化,定期举行主题教学沙龙和“会诊式行动研究”,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我镇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区里的活动安排,开展各项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

二、工作目标1、以课改为中心,组织教师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语文研究小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组织教师开展切实有效的说课沙龙、评课沙龙,提高教师说课能力,和评课能力,能够结合主题教研活动,对典型课例进行互动研讨,开展教例赏析活动。4、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每周以段为单位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分析教材,赏析重点课文,进行文本细读,交流教学心得。让备课不再是走场,形式主义,而是真真实实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提高教师的素质服务。

5、根据上学期制定的语文常规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活动、过关活动,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6、 加强学***调查、检测工作,及时分析,寻找得失,确保完成各项教学指标。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一)骨干教师示范、把关,当好“领头羊”。1、本学期,语文研究小组成员继续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教研组将围绕“探索实效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主题,深入开展精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

低段(1-2年级)则继续进行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的**。分层、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更成熟、有效,切实提高我校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2、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年轻教师取经、学习,争取出成绩。1、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成新教师迅速成长,1—5年教龄新教师每一学期上1堂模仿课和一堂校内研讨课。上模仿课的内容可以通过**名师的关盘、**或者教学实录等途径,根据个人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局部模仿,从而使新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

2019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高二的历史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和发展,为高三年级的文科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输送有学***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打下良好基础。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加强调考生对文科各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为解决问题而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

教师要认真学***究教材,转变教学观念,紧跟高考形势的发展,研究考试的变化,力争使高二的教学向高三教学的要求靠拢。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认真完成高二阶段的单科复***。坚持学科教学为主,落实基础知识要到位,适当兼顾史地政三个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提高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提高学科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

二、教学依据和教材使用

全班共4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25人。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少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死板,没有人进行辅导,加之缺乏学***动性,不能掌握学***容。能跟上课的学生,课上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完成作业认真,学***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

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有的学生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个别学生是老师怎么教也不会。

二、教材分析本册的教学内容:(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2)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3)量的计量;(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本册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小括号,继续学***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得意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巧和习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的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第四单元量的计量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于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一方面使学生为学***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的多位数。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9】

南正村小学:李兰香

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起初是出于完成读后感的任务才把这本书拿出来看到,捧起这本书,我就被书中所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还是深深地感动了,更为李镇西老师那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

书中让我震惊的是李镇喜对教育的深刻思考。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时,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血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在学校里尽职尽责,甚至在学生离校后也关心他们。

只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宽广的爱!

跟***比起来我的学生年级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吸引他们。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富有个性、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自信自强、永不屈服、愈挫愈勇、乐观向上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兴趣广泛,身怀特长善于协调,精于应变的学生------

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很努力。但读完***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

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有些激动,让我渐渐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和童心在我心中停留的更久!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10】

年前就有幸买到了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只粗粗地过了一遍,让它在书柜沉默了很久。最近,重拾这本书,细细捧读,书中所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还是深深地感动了我,更为李镇西老师那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

就这样,在陶醉中、感叹中,带着自己的心去读,带着自己的梦去读,带着自己的实践去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时时反省自身,反省自己与李镇西老师之间的差距。

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在三大方面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他的爱心,二是他的做有思想的教师,三是他的对教育的反思。

(一)爱心 “爱心”充满了李镇西老师《爱心与教育》这本书的每一个角落。我被他的爱心所震憾;被他用全身心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所震撼;被他的一幕幕真实的、感人的故事所震撼;为他的所教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骄傲。从而让我深深体会到“当一个好老师最基本的条件是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就如***在书中所说的“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疑会使学生亲近我们并乐意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此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家”;“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

他爱得真实,爱得彻底,爱得伟大。只有爱才能唤起学生心中那些美好的情感,为国家和社会创造更多的温暖与和谐,爱学生,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自己的情感。就如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说的“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也非常赞同***说的,假如没有爱学生的心又何来的教育好学生呢;假如没有爱心和童心,又何来与孩子打成一片,更好地教育孩子呢,说爱心和童心是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再恰当不过了!有了爱,真的付出了,孩子们也真的很喜欢你。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腮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

因为有了爱,让孩子们去努力,去改正错误,我们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更容易接受!换句话说,我们不仅需要一颗爱的心,更需要一颗智慧的爱!因此,成功的爱的教育,不仅是老师爱学生,更应是“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养成一种爱的素养,将“小爱”发展成“大爱”,将“独爱”发展成“众爱”,在这些爱中,当然也包括“爱的回报”!

如果每个人都能象李镇西一样爱学生,或者学一半,我们的教育可能会发展得更大。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到:在教育的道路上,我需要更多的实践,更多的学习,更多的理性思考,更积极的探索

(2)做有思想的教师 “李镇西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这是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对李镇西的评价。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已经被灵魂洗涤,深思熟虑。在李镇西先生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背后,他依靠自己的教育思想做为支撑。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

所以,我觉得我们学李镇西,最重要的是学他“做有思想的教师”。不可否认有一批像***这样有思想的老师,但数量很少。大多数教师仍然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

重复别人说的话,抄袭别人写的教案,模仿别人教的课。

***说:“当教师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说自己的话。”这句简短的话语,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的反思。

要形成更加成熟的教育思想,必须认真学习,多读教育理论专著,多向著名专家、大师学习,多参加沙龙讨论,多做自我反思和总结。***曾感慨地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光。

”***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对教育家思想的汲取和积淀。 我们向教育家学习,不光要学习教育名家的理论和思想,还要学习他们持之以恒地学习和总结的毅力。***几十年如一日地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这份艰辛地付出才有了今天这份丰厚的回报。

反思我自己,与李镇西老师相比,真感到汗颜! 大师的成长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往往都经历过“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彷徨,经历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痛苦的学习积淀过程。

与其天天盼机遇的垂青、幻想一鸣惊人,不如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和反思总结。如果我们还想进步,如果我们还不甘沦落为可悲的“教书匠”,那就让我们快快行动吧

(三)对教育的反思除了“爱心”和“做有思想的教师”,书中还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如何帮助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来没有想过,学生为什么来学校?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时,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血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追求。

***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真的,跟***比起来我感到卑微和惭愧,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学生的顽劣、松散和不听话,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

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所以,每次我找个借口和蔼可亲地和他们聊天,我心里似乎都有点平衡。现在想起来,孩子们曾经给过我多少尊严和宽容啊!

与他们的爱相比,我们的老师甚至大人对他们的爱都太重视了,这是多么的单薄! 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工作的也踏实认真。但读完***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

”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有些激动,让我渐渐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和童心在我心中停留的更久!

窑北头小学邵盈盈

李镇西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篇11】

李镇西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的人士。他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参与并推动各类爱心公益活动,同时他还是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相信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李镇西的爱心事迹和他在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李镇西对于公益事业有着深深的情怀和热忱,他一直致力于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他发起了许多爱心项目,比如为农村地区的贫困家庭捐赠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为孤儿院组织文艺表演和亲子活动,帮助孩子们渡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学习指导等。他的爱心行动温暖了许多人的心,帮助他们克服困境,改善生活。

除了公益事业,李镇西也非常注重教育。他认为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开拓人的思维,提升人的能力。因此,他一直鼓励孩子们勤奋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经常组织读书分享会,邀请专业人士为孩子们讲解一些重要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他还经常捐赠图书给学校图书馆,确保孩子们有充足的阅读资源。

李镇西在读书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他认为读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可以让人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他喜欢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文学、历史、科学等。他说,通过阅读,他不仅了解了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还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想和情感。读书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读书的过程中,李镇西还喜欢做读书笔记,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记录下来。这样,他可以更好地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他的读书笔记常常被用作教育他人的工具,他会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知识点摘抄下来,与大家分享。他相信读书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要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总的来说,李镇西是一个热心公益和教育的人士。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了很多人,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提升自己的能力。他相信爱心和教育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的力量。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不断积累知识,思考问题,记录感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传达给更多的人。李镇西的爱心事迹和读书笔记摘抄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它向我们传递了许多正能量和启示。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8篇


你收集和整理了多少作品读后感呢?阅读了作品之后,我们都深深的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 只有真正理解这本书所讲述的内涵,才能够让我们的读后感更有意义,大学生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这篇“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文章内容深刻值得深思,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谱写属于我们的辉煌!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1

南正村小学:李兰香

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起初是出于完成读后感的任务才把这本书拿出来看到,捧起这本书,我就被书中所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还是深深地感动了,更为李镇西老师那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

书中让我震惊的是李镇喜对教育的深刻思考。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时,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血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在学校里尽职尽责,甚至在学生离校后也关心他们。

只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宽广的爱!

跟***比起来我的学生年级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吸引他们。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富有个性、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自信自强、永不屈服、愈挫愈勇、乐观向上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兴趣广泛,身怀特长善于协调,精于应变的学生------

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很努力。但读完***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

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有些激动,让我渐渐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和童心在我心中停留的更久!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2

良田小学廖苗

由于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对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新的认识,深深体会到自己教育知识的缺乏,以及教育技能的简单落后,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几本关于小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心理学的书,给自己充电。《爱心与教育》----李镇西班,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我迫不及待的看了作者简介和自序,自序中一句颇具想象力,那就是“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当时决定我要挤出时间好好读读这本书,但是由于学校没有网络,我只能抽假期在家里挤时间读读,几经周折,我还是没能完整的读完这本书,但是李老师所表达的对学生的那份爱我似乎已经懂了,书中记录了李老师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对“班干部”的选举培养,对“青春期”教育的重视,对“民族教育”的宣扬,难得可贵的是书中披露了他曾经失败的教育案例。

他提倡“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他认为爱的教育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生活,一种常态的生活;爱的教育要从细节处入手----如学生生日亲自送上一本书,一张贺卡等等。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更像一本指南,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感到很高兴。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幸福。当老师的幸福,不是看几本书,而是深刻理解教育的意义,从热爱学生,让大家谈一谈热爱工作,主动去阅读和实践。读书要开阔视野,开阔胸怀,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实践要锻炼总结,在实践中修改完善,在实践中启迪智慧,在实践中创新。

这样你的工作会做得更好,于是你的学生依恋你,家长尊敬你,同行敬佩你,领导器重你,这样你被欣赏,被认同,你就会觉得很幸福,你就会觉得工作很快乐,你才会真正潜下心来搞教育,你就可以把你的爱全部奉献给孩子们,于是你的工作就会更出色,也会更幸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记得去年上半年有一天我正准备午休,突然想到作为班主任得去看看孩子们睡的咋样,就马上翻身起床,没有犹豫,没有拖拉。想象一下,如果你没有想到孩子,你会在午休前想到他们吗?

为了孩子们睡个好觉,你愿意放弃午休吗?因为我认为当孩子们睡得好的时候,他们下午就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孩子们就能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我还读了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让别人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快乐。李老师曾经告诉学生这句话,他在各种报道中经常提到。这甚至成为他第一次担任校长时给老师们的第一句话,后来又写在他们的教学楼里。最开始我不理解其内涵,随着阅读的深入,在实践中结合具体情景才慢慢体会其中的含义。

当孩子们把校园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们可以在窗明几净的校园里工作时,我们就因为孩子们的存在而幸福;当有学生为了班级可以夺得清洁纪律流动红旗而努力时,我们这个班集体就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幸福;当我在处理班级事物不够理智时,有学生给我提出善意的建议时,我就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幸福。如今年上期我在班上发火,下午母春兰就用小纸条给我提建议了:“梁老师:

做事不要太急躁,不能意气用事,要考虑清楚再实践,有时要学会克制自己······别让自己生活在气愤当中,有时同学们跟你的友谊比你的面子还重要。”我因为这位学生朋友般真诚的建议而感动,我因为她的存在而幸福,同时也更加理解李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我经常在学生们被感动的时候对他们说这句话。当他们让我写毕业感言的时候,我也给他们发了这句话,因为我希望他们能够鞭策自己,纠正自己,希望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希望更多的人会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快乐。

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朴实无华,很多崭新的教育理念,深刻的人生哲理蕴含在一个个平凡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面。他不是为写书而写书,他是想通过自己的书籍来宣扬和传播新文化,新教育,新理念,写的是中国教育这本大书;他也不是在用笔写书,他是在用心写书,用情感写书,用人格写书,写的是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人”字。因为我最喜欢这本书,所以我把它交给了一个我尊敬的教育同行,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得到爱的教育。

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像李老师一样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国家就会有另一种和谐感!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3

教师的热情——对孩子真诚的爱

对孩子真诚的爱,当下的老师几个能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泛滥,物欲横流。每个人都忙于竞争、晋升和赚钱。老师也忙啊,拿着微薄的工资待不住了,心思不在教学上,精力不在学生上,况且,育人任重且道远,人是很复杂的动物,人的学习也是很复杂的,教不好教啊,有的老师畏惧了,逃避了,所以也就敷衍了。

俗话说,“做一行爱一行”。任何工作,只因为它是一个工作,它便是有难度的,要想做好,便得花心思,花功夫,所以人千万不能偷懒,一偷懒就出问题,虽说快乐是人的天性。况且,责任感是做人做事基本的道德准则,“在其位,谋其政”,该你做的事,就得认真做。

其实,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有苦便有甜,做教师很辛苦,但只要你用心去感知,你会发现育人的趣味,就像品茶,品多了便品出韵味了,但首先你得认真去品。

为孩子的真正的实际条件下的更好成长,教师仅仅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是不够的,就像炒菜一样,仅仅炒个家常小菜,寻常的厨艺肯定小菜一碟,但要做个色香味俱全的超好吃的菜可不够看,还需要热情。热情是个很奇妙的东西。水不沸则茶不香,盐稍少则菜无味,一如画龙不点睛,***来,总感觉少了那么点意思。

热情就是那万能的点睛之笔,点哪哪活。炒菜有了热情,会更加细致认真的对待,会去琢磨,会有发现,会去寻找,会去花时间,会有改进,便会有进步,大厨就是这样炼成的,就这么简单。做一道更好的菜是厨师的热情和老师的热情。这是怎么一回事?

李镇西在他的《爱心与教育》第一篇中提到他的精神导师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小故事,印象很深刻,也很感动。一年春天,苏和他的学生们一起买了一艘小木船,然后划到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探险。苏在他的《巴甫雷什中学》写道:

“可能有人会想,作者想借这些事例来炫耀自己特别关心孩子。不对,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感受到了吗,满到快溢出来的,都是对孩子真诚的爱啊。

对孩子的真挚爱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工作的激情所在。是认真、耐心、认真、执着探索的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的激情吗?因为爱,所以选择;因为爱,所以坚持;因为爱,所以爱。

平凡朴素,但不平庸,这是一位合格的教师。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4

时间:2015年8月22日

早就听说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非常感人,所以向学校借了一本拜读。原想放在床头每天看一点,慢慢欣赏、体味的;可看起来却刹不住了车,每天读至深夜,一种被磁石吸引的感觉,一再地被感动,被李镇西老师与我们一样的平凡人生和事业;被他的爱心、耐心和真心;更被他那颗感恩的童心和易潮湿的双眼所感动……“爱,当然不等于教育;但教育,永远不可能离开爱!”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但有别于其他教师的是——他的“师爱之源”却是永葆一颗童心。这颗童心,使他深深地爱着他的每一届学生、每一个学生;这颗童心,使他的学生原谅了他有时抑制不住的暴怒;这颗童心,不止一次地使他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这颗童心,使他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也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拨动着他的心弦。他常说:

“爱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难忘他悄悄硬塞给宁玮的伙食补助钱;每天煮给汪斌的鸡蛋;与同学们一起站在田埂上大声喊:“伍建你好!

”;更难忘他坚持每天利用午休,给学生读《红岩》《爱的教育》《凤凰琴》……还有那些写在给学生生日礼物笔记本上的小诗;给远在山东的一群中学生的一封封充满鼓励与关爱的信…… 他对学生的爱更体现在对后进生真诚的信任和等待,真诚地热爱每一位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永远不对任何学生绝望。学生万同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诠释。面对后进生,我们不难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苦口婆心地引导其改变。

当看到他们不断进步时,我们是欣喜的,感到自己的爱心没有白费,总算是有了起色。但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面对他们不可**的重复时,又有多少人能像李镇西先生一样,一如既往地、坚定不移地继续关注和期待呢?在万同,我们看到了一个后进生很难变成一个有爱心、有耐心、有信心的老师。

尤其令我震惊的是,我发现了与顽皮孩子打交道的高超艺术——他不仅给了他们心灵上的关怀,而且用自己的言行点亮了他们的心灵,从而实现了真正的自我教育。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这也是真正让他的转化工作成功的秘诀所在,我想是他的“引导集体**”,变教师的孤军奋战为集体力量,促进了“后进生”的转化。这使我再一次地想起***让万同自己找一个帮助他的人,每天为他填写《家校联系本》来约束他;对他悄悄地放低要求,一旦稍有进步,就通过集体评议,评出“最近进步最大的同学”,赶快填写《报喜单》来激励他;引导他坚持“每日九问”,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从而实现他的自我教育。

更让人惊叹的是,***让他们写《灵魂的搏斗——记一次战胜自我的经过》,用以激励更多的学生;并及时地推荐好书,引导他们走向健康的精神生活;让同学们写《我为万同的进步而高兴》或是《我为万同的退步而痛心》的作文,即把万同置于全班同学的监督之中,又让每一位同学有意识地关注万同的表现。小小的作文题,将万同个人的上进心激励与全班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巧妙而有效地结合了起来,这是何等高超的教育智慧和艺术呀!除了由衷的佩服,就是深深地被感动了。

我不禁一次又一次地在心底感叹:“遇到这样的老师,是孩子、家长们一生的幸运和幸福” 。万同,哪怕是比万同更加顽劣的顽童,也没有不成材的道理。

当看到若干年后,穿上军装的万同,为了探望老师几经周折、不远千里,在他乡找到李镇西老师时,我的眼睛再一次地湿润了。读着,读着,我一再地激动不已,心潮澎湃,为李镇西老师的真诚话语和一颗赤诚的心—— 所感动。当别人问他:

“为什么对你的学生这么好?”他说:“我的运气好,每教一批学生,他们都对我特别好。

比起学生对我的感情,我欠他们的实在太多太多!我这是在还债呀!”当人们一再地问他:

“为什么要写《爱心与教育》?”他说: “因为我承受了太多的来自学生的爱”。

其实,我们分明看到他牺牲无数个节假日,花费精力财力,带孩子们去游山玩水,观察世界;周末,把学生轮流请到宿舍包饺子、煮火锅;在电话日益普及的今天,仍坚持按学号轮流去学生家里家访,把质朴而真诚的爱送到孩子的家里、心里。为每个学生送生日礼物、为家境困难的孩子悄悄送上急需的钱物,为烦恼痛苦的孩子写下一封封呵护心灵创伤的信件…… 看李镇西老师的文章,深深地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同时也为他广博的知识而叹服。就像他说的“对一个教师来说,推动其教育事业发展应该有两个轮子,一个叫作情感,一个叫作思考。

”因此他不断地实践,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不停地思考。他把阅读当作洗脸刷牙一样的必需的生活内容。他不仅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包括教育名著、教学专著、教育教学报刊等,还阅读了大量的人文书籍。

我认为他善于学习,深思熟虑,不断反思,这是他成功的基石。他坚持不懈的阅读让我感到羞愧,除此之外,我还要不断地提醒自己要读书、读书、学习,再学习。读完全书,有一句话是让我要永远铭记的,那就是他送给每位学生的见面礼——“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是呀,他教过的1000多名学生,因为有了他而幸福地走过原本枯燥痛苦的中学生活;像万同一样的“后进生”,因为他那民主、科学、富有个性的爱心教育,而走向了正道,并**成才;程桦等“优秀学生”,在他的感召和引领下,不断的战胜自我,形成了卓越的人格;无数的教育同行和家长,因为有了他的写作和爱心而感到震撼和温暖。让我也以这句话为座右铭吧:“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5

《爱心与教育》读后感最近,学校下发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要求我们青年教师认真阅读并写好阅读手记。一开始,我读书只是为了完成学校的任务,不说精读,只是掠过天空,但渐渐地,我被师生的深厚感情所感动。借用书中的一句话:

“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无从谈起。”

“爱心”是架通师生间情感的天桥。“爱”便是根本。只有老师全心全意、时时刻刻地爱学生,学生才能尊重你、喜欢你、爱你。

***让我想起我的初中政治老师凌任。当时,我们班各科成绩都是全校倒数第一,唯独政治全校第一,超过县平均很多。一开始上政治课也有那么几个顽皮的捣乱,可老师总是笑眯眯地几乎是宠爱的语气和他们谈话,就一小会,然后继续上课。

他当时已经临近退休,两鬓斑白,可就是这样一个老人,即使在冬天上课也会汗涔涔。他是用心在交我们啊!渐渐地,我们在课堂上越来越专心了。我们怎么不忍心听呢?

正是爱感动了我们,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

现在我也是一名老师,我的理想是爱贯穿始终,用爱抹去心中的烦恼和痛苦,用爱照亮自己的前进道路,用爱陪伴自己的成长和成功。情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而爱是情感的催化剂。我们关注每一个孩子。我们不仅要做好优秀学生的培养工作,还要关爱那些特殊的学生,把爱的阳光洒在他们身上,让他们的心中充满爱的阳光。几年前,我上了一个小时的课。班上有一个叫严婷的女孩。她母亲经常在学校接她,但她母亲是个聋哑人。每次她来接她,她妈妈总是和她签个名。

同学们常常嘲笑她。为此,她很难受。可她又不能向全班同学发怒,于是就把怒气发向了母亲。

有时我看见她和她妈妈打手势。虽然我不知到她在说什么,但从她的表情可以看出她对母亲的态度不是很好。她的性格有些自卑内向。面对这种情况,我和她交谈,告诉她,她老师的奶奶也是聋哑人,这样我就可以用她的心灵拉近距离。

告诉她她母亲有残疾并不尴尬。她是给她生命,养予她,最爱她的人。作为她们的亲人,我们应该加倍的爱她们。一个接一个的谈话和故事使她不再为母亲的残疾感到自卑。

另外,我还专门在她生病或不生病的时候召开了班会,让班上的同学了解她的情况,对她进行适当的引导。学生们说了非常感人的话,知道如何照顾和帮助她。大家有了思想的转变,行动也改变了,总是找机会同她聊天,帮助她,甚至别的班同学嘲笑她时大家也会挺身而出。渐渐的,她的笑容多了,话也多了,学***也提高了。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6

有真诚的爱心,才有流动的血脉,才有有生命的教育。这是我读完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该书主要用书信列举真实案例,以此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发自内心。

就像李镇西老师所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对于一个工作年仅半年,没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年轻老师来说,我还太年轻,太缺少经验,更多的是带着学习的心态来阅读,但是通过阅读每一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书信,我深刻的感受到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令人感动的事情真是太多太多了,用自己的爱给学生带去幸福视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动的场面并不难,但是像李老师那样能够长时间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很难。

虽然工作没多长时间,但是读到书中的事例,我也对照我自己,我也收获了感动。我觉得对与一个老师,只要你仔细的体会就能够感受到学生对你的关心,学生一句问候就能让我很感动;我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他们像朋友一样给予我意见,我觉得这是我自己所看不到的自己的缺点,他们在伴随着我成长;有的时候又会在潜意识里把他们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太过于追求老师的威严,但是最后我告诉我自己跟随自己的心走,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认为自己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从有利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从心到友的。我想融入他们,愿意和他们像朋友一样交谈。

目前,有些人总是抱怨别人欠自己太多,然后抱怨社会和别人对不起自己。社会不公的现象当然是存在的,所以我们才会不断的期盼着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在一个社会里,人人都觉得别人欠了自己,而自己丝毫不欠别人的,那么,这样的社会永远不会进步,作为老师这个职业,永远都是在默默的无私奉献,在我的身边,富有爱心的老师就有很多,他们不辞幸苦的默默奉献着,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披星戴月的陪伴着学生,对学生的爱总是看着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心里却是厚重的,我们不能抱怨学生不爱自己,并不是学生对我们缺乏爱,而是我们缺乏感受爱的心领。

我觉得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中所讲述的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许多人看了觉得“满脑子感动”但我却从心底真诚地认为,这一切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因为我们享受了学生的笑声与泪水,我要对得起这份真情,要对得起学生对我们的信任。我一直认为老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可以感受到它,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老师最大的乐趣。现在的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学生们特别渴望和珍惜得到老师的关爱,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我们爱学生就要走进孩子的内心,用我们的赋予给他们的爱能够收货更多的爱,用爱去化解矛盾。

把爱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中,让他们知道如何去爱和关心别人。我们给予他们得爱也会影响他们对他人的态度。

在这短短的半年的工作时间里,我觉得我是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班级里学生在本学科上学习有了困难,我会主动抽出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把成绩提上来,对于不爱学习的孩子我从情感上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因为我相信,学生都是好学生,学习成绩不能衡量一切,教师应该都是好老师,只要工作得法,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学生会更好。

虽然我还年轻,但我相心我会做的更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作为一名教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能力和经验都是从中衍生出来的。

高一化学吕岩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7

读了李镇西教师的《爱心与教育》,我想,本人内心的感受能够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打动”,而是“震动”,起初是想当做故事书来看的,但是,当我静静地阅读他的一个个小故事时,我竟从一名读者逐步变成那走入他的班级,似乎跟他一同阅历了那一桩桩平凡但又耐人寻味的事情。要说为什么这样一本书如此吸引我,我想唯一的缘因是他的故事让人感觉真实,只要一个真实的人能写出这样一本真实的书。我不断以为,最有资历评价一名教员好坏的只要他的学生。

书中的学生是这样描绘他眼中的李教师的―― “是啊!我们尊崇李镇西教师,但决不只仅由于他是一名教师,更在于他是我们的“镇西将军”,是我们的“老李”。我们由于他具有耿直、纯朴、勇于进取、勇于创新等实真实在的质量而尊崇他,由于他那出色的才气而信服他,由于他那令我们服气的教育思想感谢他,当然,还有他的激情,他的诙谐,他的“孩子气”……都让我们感到亲切因此敬重他。

但这一切决不是对他的顶礼膜拜,而是在三年朝夕相处、相互理解的根底上,产生的朋友般的真诚心意。我们把他当作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厚以至有缺陷的人,而不是把他看作一个高高在上、白璧无瑕的神;我们更多的是把他当作知心朋友,而忘了他是教师。正因为如此,我们永远都会有一个真正的朋友——老李,而不是只有一个班主任和一个高中语文老师三年。

还有一个多月,我们就要高中毕业了,李镇西教师将不再是我们的“教师”了,但他将永远是我们真诚的朋友!”我想作为一名教师,可以得到学生这样的一段评价远远比一张荣誉证书来得不易,而文中的“老李”这一称谓应该比“优秀教员”这样的称号来得更让人觉得心暖吧! 书里面的故事都浸透着李教师的汗水,我可以感遭到他是如何与他的学生一同努力去把班级搞得绘声绘色。

托尔斯泰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常被他人关怀、保护,就能学会用本人的爱心去关怀保护他人”,“我们应该扩展内心的爱”。所以我们当教师的一定不能让本人的爱打折,在学生最需求关怀保护的时分充沛表现本人的爱心和蔼举,“投桃报李”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老话吗?

我相信学生们会用同样的爱心回报世界。《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不是流水线上下来的机械拼凑,不是坐在书斋里的玄妙之思,不是讲席上的高声布道,而是从血管里流出来的文字,是被汗水浸泡过的文字,是蘸着泪水与欢笑的文字,每一页都写着这样的字眼:“爱心”、“良知”、“考虑”、“义务”、“忧患”……这是我不断在寻觅的文字:

没有屠龙的玄虚,没有弄巧的文笔,没有油滑的高调,没有剪切的痕迹……这是我所熟***笔:朴素中闪烁着华美,流利中浸透着忧虑,峻急中深藏着考虑,伸展中活动着聪慧…… 这样的文字是生活之树上最大的果,理论的枝头最美的花!一个教员,可以做到书里面所写的这些曾经相当不易了,我不断顽固的以为,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人是相当少,怎样悲观的估量都不过火,而且到如今,爱心越来越成为教员身上的稀缺元素。

在做到这些的同时,又可以有丰厚的理论素养,可以以一种高度的盲目认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属百里挑一!《爱心与教育》最能感动人的故事是什么?是每天煮鸡蛋给汪斌,还是特别感人的生日祝福?

是宁玮带给我们的叹息,还是伍建的爱带给我们的感动?他们都是,但最能打动我的,无疑是万同的故事。在我眼里,一个教员“制造”一个感人的局面并不难,师道中不乏煽情高手,但一个教员,可以长期地像李镇西教师看待万同这样地看待一个学生,难!

这份长达五十页的转化一个学生的教育手记,是我迄今为止见到过的最翔实最感人的后进生转化手记。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不时地被感动,时不时地想,我要有多大的耐心去看待像万同这样的学生,去看待他身上这些意想不到的重复?这么一问,惭愧无比!

后进生是不幸的。由于长期的心理咨询压力,他们很难过上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身体生活。如果我们能让他们回归健康、幸福、自信、向上,那就应该是一种良好的教育!

一路上我都在自问:如果万同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我相信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会像李镇西先生一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我会跟他讲道理,但我能容忍他重复太多吗?

我想不会,我会伤心,会愤怒,会觉得万同是不可教育的学生,我本人曾经尽了力,而“教育不是万能的”。读完了《爱心与教育》,受其感染,我又特意爬到网上阅读了尽可能见到的关于李镇西的帖子,李教师的博士导师是苏州的朱永新教授,教授有句名言:教育的最高境地是构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无疑李镇西是教授的理想学生,在《爱心与教育》里,他更象一个孜孜以求的学生,学生成了他每日必照的镜子,学生成就了李镇西,李镇西也培育了形色不一,成就不一,出路不一的学生。成为李镇西的学生是侥幸的,我可以感遭到杨嵩苦求成为他的学生,**涛不悔成为他的朋友,万同内心里要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这和李镇西的人格魅力有关系,而这种魅力激烈影响了他的学生生长。教授说过:

教育需求激情,需求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贡献。网络里有一篇火药味极浓的“镇西走了”,但是就在4月里,李镇西重新回到了讲台,回到了学生中。听其言,观其行,作为一个普通教员无法不升出由衷的赞赏和喝彩,李镇西太少,我们理应珍惜。

我是教体育的,无法体验到班主任和语文教师这个双职工的艰苦,但是《爱心与教育》中真实的文字却在我掩卷之后不时冲撞我的灵魂。班主任是和家长最亲密的教职岗位,最能得到家长的殷殷吩咐,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就而已,但是李镇西关爱他的学生竟到了无意复加的水平,学生华诞、艰难、交友、病痛、困惑、犯错都成他切入学生心灵的最佳的契合唯其心灵沟通,学生如彼之十指的那种要命的觉得,真的让我们汗颜。李镇西的教育思想已自成体系,从《爱心与教育》中能够看出不时实验、不时修正的轨迹,无论是“将来班”还是万同的转变,都能够得出一个素质教育最实质的目的,教育不是为了分数,教育是为了育人。

联络到我的工作,体育是学生心情最放松的课程,似乎学生会做播送操,能运动一下就算能够交代的了。但是,读过《爱心与教育》,我先是产生了惭愧的感受,细细想来体育的育人教学竟是大有可为的。体育能够培育学生的积极进取作风,能够培育学生自信自强肉体,哪怕是一次惨痛的失利也能成为波折教育的良机。

学生对体育具备一定水平的兴味,我国体育界里有值得敬仰崇拜的精英,叶乔波、罗雪娟、刘翔,女排这些叱咤世界体坛的名将自身的拼搏肉体就值得学生学习。体育是对学生心理咨询进行正确引导,进而通过锻炼促进其道德品质升华的体育素质教育。体育好的王铜一度成为李镇西表扬教育的亮点,体育有纪律、有游戏规则,而缺陷因而处而消逝,优点却可因而而扩散开来。

( )20xx—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出发点,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与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深化教学方法与学习研究。

要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按照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由教学法和自主化学。主要工作

1、 在教研组建设方面:1。深入学习理论,积极实施课程改革实践。、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的理念学习和学习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转变学生的学***,提高课堂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抓好“五关”。(1)备课关。

要求教龄五年以下的教师备详案,提倡其他教师备详案。要求教师的教案能体现课改理念。(2)上课关。

(3)作业关。首先,要控制学生作业量,本着减轻学生负担的精神,努力做好作业批改工作。(4)考试关。

以确保给学生一个公正、公平的评价环境。(5)质量关。三。加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培养组内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做好新教师的教学工作。

二、常规教学方面:1加强教研组建设。兴教研之风,树教研氛围。

特别是要注重一年级新教材的教研活动。2、教研组要加强集体备课,共同分析教材,研究教法,**疑难问题,由备课组长牵头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定时间定内容,对下一阶段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把握重点突破难点.3、教研组活动要有计划、有措施、有内容,在实效上下工夫,要认真落实好组内的公开课教学。

4、积极开展听评课活动,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青年教师不少于40节,兴“听课,评课”之风,大力提倡组内,校内听随堂课。5个。进一步开发完善教研组主页,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坚持团结、沟通、研究、探索、实效的原则,在总结上一学年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出色完成各项任务。

校内公开课活动计划表日期周次星期节次开课人员拟开课内容10月127四2王志忠生物圈10月137五4赵夕珍动物的行为12月114五4赵夕珍生态系统的调节12月2818四4朱光祥动物的生殖镇江新区大港中学生物教研组xx-920xx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20xx年秋季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化学生物教研组的工作计划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年下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20x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20xx年化学生物教研组计划中学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

20xx—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组将进一步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论,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深入学***究新课程标准,积极、稳妥地实施和推进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研工作,加强课程改革,紧紧地围绕新课程实施过程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支持和开展校本研究,提高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校英语教师的英语教研、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我校争创“三星”级高中而发挥我组的力量。二.主要工作及活动:

1.加强理论学习,推进新课程改革。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及课标解度,积极实践高中英语牛津教材,组织全组教师进一步学习、熟悉新教材的体系和特点,探索新教材的教学模式,组织好新教材的研究课活动,为全组教师提供交流、学***台和机会。2.加强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强化落实教学常规和“礼嘉中学课堂教学十项要求”。做好集体备课和二备以及反思工作。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抓好上课、课后作业、辅导、评价等环节,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的研究,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引导学生改进学***和学***。3.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科研研究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教师有效开展本组的和全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研究、有活动、有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撰写教育教学**,并向报刊杂志和年会投稿。

制订好本组本学期的校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计划,并组织好听课、评课等工作。三.具体安排:二月份:

制订好教研组工作计划、课题组工作计划和本学期公开课名单。三月份:1、组织理论学习。

2、高一英语教学研讨活动。3、组织好高三第一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四月份:

1、组织好高三英语口语测试。2、高三英语复***会。五月份:

1、组织好高三第二次模考、阅卷、评卷和总结等工作。2、协助开展好我校的区级公开课。六月份:

1、组织好高考的复***工作。2、收集课题活动材料。

2019学年春季学期小学语文组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认真学***课程改革精神,以贯彻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以研究课堂教学为重点,以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本学期教研组重点加强对教师评课的指导,使教师的评课规范化,系统化,定期举行主题教学沙龙和“会诊式行动研究”,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加快我镇小学语文教师队伍成长速度和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结合区里的活动安排,开展各项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调动启发学生的内在学***。

二、工作目标1、以课改为中心,组织教师学***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深入课堂教学研究,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2、进一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建设,让“语文研究小组”,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3、组织教师开展切实有效的说课沙龙、评课沙龙,提高教师说课能力,和评课能力,能够结合主题教研活动,对典型课例进行互动研讨,开展教例赏析活动。4、加强教研组集体备课,每周以段为单位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分析教材,赏析重点课文,进行文本细读,交流教学心得。让备课不再是走场,形式主义,而是真真实实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提高教师的素质服务。

5、根据上学期制定的语文常规活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活动、过关活动,激发学生学***的兴趣,在自主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6、 加强学***调查、检测工作,及时分析,寻找得失,确保完成各项教学指标。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一)骨干教师示范、把关,当好“领头羊”。1、本学期,语文研究小组成员继续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重视团队合作智慧、力量。教研组将围绕“探索实效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这个主题,深入开展精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研讨活动。

低段(1-2年级)则继续进行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的**。分层、有序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研活动更成熟、有效,切实提高我校语文老师的专业水平。2、开展“师徒结对”活动,以老带新,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二)年轻教师取经、学习,争取出成绩。1、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促成新教师迅速成长,1—5年教龄新教师每一学期上1堂模仿课和一堂校内研讨课。上模仿课的内容可以通过**名师的关盘、**或者教学实录等途径,根据个人教学需要,有选择性地进行局部模仿,从而使新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

2019年高二历史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

一、指导思想高二的历史教学任务是要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各方面得到全面培养锻炼和发展,为高三年级的文科历史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为高校输送有学***和发展前途的合格高中毕业生打下良好基础。高考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更加强调考生对文科各学科整体知识的把握、综合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为解决问题而迁移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多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通识教育理念。

教师要认真学***究教材,转变教学观念,紧跟高考形势的发展,研究考试的变化,力争使高二的教学向高三教学的要求靠拢。按照《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认真完成高二阶段的单科复***。坚持学科教学为主,落实基础知识要到位,适当兼顾史地政三个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提高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基础,提高学科思维能力和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平。

二、教学依据和教材使用

全班共40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25人。学生的数学基础较一般,多数学生能掌握所学内容,少部分学生由于反映要慢一些,学***死板,没有人进行辅导,加之缺乏学***动性,不能掌握学***容。能跟上课的学生,课上活泼,发言积极,上课专心听讲,完成作业认真,学***积极主动,课后也很自觉,当然与家长的监督分不开。

部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较强,不管遇到什么题,只要读了两次,就能找到方法,有的方法还相当的简捷。有的学生只能接受老师教给的方法,稍有一点变动的问题就处理不了。个别学生是老师怎么教也不会。

二、教材分析本册的教学内容:(1)混合运算和应用题;(2)整数和整数四则运算;(3)量的计量;(4)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小数的加法和减法;(6)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本册的重点: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是本册的一个重点,这一册进一步学***式题的混合运算顺序,学***小括号,继续学***两步应用题的学习,进一步学***比较容易的三步应用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得意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继续培养学生检验应用题的解答的技巧和习惯。

第二单元整数和整数的四则运算,是在前三年半所学的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复习、概括,整理和提高。先把整数的认数范围扩展到千亿位,总结十进制计数法,然后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加以概括总结,这样就为学***,分数打下较好的基础。第四单元量的计量是在前面已学的基础上把所学的计量单位加于系统整理,一方面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巩固,一方面使学生为学***名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认识自然数和整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含有**的多位数。2、使学生理解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8

都说现行的中国教育,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于是买来李镇西的《民主与教育》一书。这本书其实是他完成苏州大学博士学位的一篇耗时3年的博士毕业论文。

刚拿过这本书,我有些怀疑,自己能否理解甚或读懂枯奥生涩的专业学术论著,但是几页文字过后,我忽然喜欢上了这些泉水般汩汩而淌的灵动的文字。这本《民主与教育》以散文式的笔触呈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必然:民主教育。而对于民主教育的特征,书中这样写到: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是追求自由的教育,是体现平等的教育,是重视法治的教育,是倡导宽容的教育,是讲究妥协的教育,是激发创造的教育。上述几个词语深深地震撼着我。

爱是一个教师起码的道德情感,但对于学生来说,尊重比爱更重要。李镇西班里有个学生丢失了一本书,他没有给拿书的学生扣上一顶偷的帽子,而是说,这位同学的童心暂时缺失。第二天,学生把书悄悄地送还后,他说,这位同学的童心又回来了镇西本人就是一位富有童心的教师,他认为一个教师具有一颗童心很重要。这句话我信,因为,只有有了童心,才能最大限度地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情感世界,才能尽可能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的确如此,爱心是民主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民主教育却不仅仅是指爱心,民主教育有更加广泛的内涵,爱心只是民主教育的一个前提。面对爱心,相信每一位老师或多或少在面对学生时真情流露,但是民主却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到。同仁们,想一想有没有这样的时候:你去家访,学生拿椅子愉快地让你坐,而学生到你办公室却只能恭敬地站着;你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而你却把自己的板书写得乱七八糟如此种种,所透露出来的是不尊重,而这种不尊重却极少有人认为是一种不民主的现象存在,甚至是多数人默认为一种师生之间的必然。试想,如果我们师生之间总是以这种必然诠释着师道尊严,那么,中国的民主教育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

我们的教育必须改变。这是李镇西论著中流露出的一句分量很重的话,表明他想改变教育的决心。是啊,我们的教育必须改变,必须变得更加充满人性,充满民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善待每一颗心灵,每一个生命开始,去做好教育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让教育因民主而充满爱,因爱而走向民主。如果我们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那么我们的民主教育就成为可能。

同仁们,让我们以爱为前提,高擎起民主教育的大旗,为了我们的校园充满和谐快乐的气氛,为了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幸福的微笑,为了师生之间架起真诚友谊的桥梁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7篇)


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交,网络上有很多关于作品的阅读分析,想信您在阅读后也有所得。对于新人如何更好的写出读后感呢?本篇文章是大学生范文网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1

李镇西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和教育事业的人士。他一直以来都在积极参与并推动各类爱心公益活动,同时他还是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相信知识可以改变人的命运。今天,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李镇西的爱心事迹和他在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李镇西对于公益事业有着深深的情怀和热忱,他一直致力于改善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他发起了许多爱心项目,比如为农村地区的贫困家庭捐赠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为孤儿院组织文艺表演和亲子活动,帮助孩子们渡过一段快乐的时光,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和学习指导等。他的爱心行动温暖了许多人的心,帮助他们克服困境,改善生活。

除了公益事业,李镇西也非常注重教育。他认为教育对于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开拓人的思维,提升人的能力。因此,他一直鼓励孩子们勤奋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经常组织读书分享会,邀请专业人士为孩子们讲解一些重要的知识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他还经常捐赠图书给学校图书馆,确保孩子们有充足的阅读资源。

李镇西在读书过程中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体会。他认为读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可以让人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他喜欢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文学、历史、科学等。他说,通过阅读,他不仅了解了世界上的各种事物,还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想和情感。读书还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读书的过程中,李镇西还喜欢做读书笔记,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记录下来。这样,他可以更好地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学习成果。他的读书笔记常常被用作教育他人的工具,他会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知识点摘抄下来,与大家分享。他相信读书的过程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是要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总的来说,李镇西是一个热心公益和教育的人士。他通过自己的行动影响了很多人,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提升自己的能力。他相信爱心和教育是可以改变人的命运的力量。在读书的过程中,他不断积累知识,思考问题,记录感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和心得传达给更多的人。李镇西的爱心事迹和读书笔记摘抄是一个生动的故事,它向我们传递了许多正能量和启示。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2

(2)做有思想的教师 “李镇西是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教育家,谁评论李镇西。读完这本书,我觉得自己已经被灵魂洗涤,深思熟虑。在李镇西先生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背后,他依靠自己的教育思想做为支撑。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自己的教育思想。

所以,我觉得我们学李镇西,最重要的是学他“做有思想的教师”。不可否认有一批像***这样有思想的老师,但数量很少。大多数教师仍然扮演着“教书匠”的角色:

重复别人说的话,抄袭别人写的教案,模仿别人教的课。

***说:“当教师的一定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说自己的话”。这短短的一句话,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

要形成更加成熟的教育思想,必须认真学习,多读教育理论专著,多向著名专家、大师学习,多参加沙龙讨论,多做自我反思和总结。***曾感慨地说:“苏霍姆林斯基的思想,是在我教育生涯的早晨投下的第一缕金色的霞光。

”***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对教育家思想的汲取和积淀。 我们向教育家学习,不光要学***名家的理论和思想,还要学***持之以恒地学***结的毅力。***几十年如一日地一直坚持写《教育日记》、《教育手记》和《教育随笔》,这份艰辛地付出才有了今天这份丰厚的回报。

反省自己,与李镇西先生相比,我真的感到惭愧! 大师的成长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往往都经历过“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迷茫、彷徨,经历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痛苦的学***过程。

与其天天盼机遇的垂青、幻想一鸣惊人,不如脚踏实地认真学***思总结。如果我们还想进步,如果我们还不甘沦落为可悲的“教书匠”,那就让我们快快行动吧

(三)对教育的反思除了“爱心”和“做有思想的教师”,书中还震撼我的是李镇西老师对教育的深思。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时,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血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追求。

***对爱的执著也深深打动了我。真的,跟***比起来我感到卑微和惭愧,回想以前,面对个别学生的顽劣、松散和不听话,我总是忍不住会烦躁,会发怒。可每当发过脾气,总会有一点自责:

他们毕竟还只是孩子!所以,每次我找个借口和蔼可亲地和他们聊天,我心里似乎都有点平衡。现在想想,孩子们给了我多少尊严和宽容!

与他们的爱相比,我们的老师甚至大人对他们的爱都太重视了,这是多么的单薄!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很努力。但读完***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

”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有些激动,让我渐渐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和童心在我心中停留的更久!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3

最近又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读了书中的手记二:与顽童打交道----“后进学生”的转化这部分内容。自己被李镇西老师那颗热爱学生的心所感染,特别是对后进学生那种不离不弃,持之以恒,充满信心的工作精神所感动。

后进生是不幸的。由于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过上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后进生的转化,一直是令人头疼的事。

***讲“后进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是,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而***在工作中也是这么做的。

一个教师,能够长期地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对待万同这样一个学生和生活顽童学生,难!万同,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可怜的孩子,物质和情感上的缺失,让万同便成了一个人间人怕的坏孩子,可万同又是幸运的,因为他遇到了***,这个像父亲一样的班主任,在别人已经放弃他的时候,却给他信心和鼓励。不仅如此,***还发挥了集体作用,唤醒他沉睡的灵魂对他的伴侣的爱。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好老师,有了这样一群集体,万同的人生道路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万同成长为一支光荣而雄心勃勃的人民解放军。我想,如果没有***的坚持和执着,万同的人生可想而知。

一路阅读中,我不断地被感动,不断地在想,我有多少耐心来对待万同这样的学生,来对待他身上的这些让人难以预料的反复?我在问自己:如果万同是我的学生,我会怎么做?

我相信我也是一个有爱心的老师。我会像李镇西先生一样耐心细致地对待他。我会跟他讲道理,但我会容忍他重复太多吗?我想不会,我会伤心,会愤恨,会觉得万同是不可教育的学生,我自己已经尽了力,而“教育不是万能的”……当我面对班级里让人头疼的后进生,我也曾试着去爱这些孩子,可是往往都是徒劳无功。在感叹之余只能责怪孩子为什么这么难管,不懂事。

现在想来,以前所谓的对他们的“爱”,放在***那里,他微不足道了。也我该试着向***学习,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让自己的心灵走进他们。只有赢得他们的认可,教育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4

都说现行的中国教育,北有魏书生,南有李镇西。于是买来李镇西的《民主与教育》一书。这本书其实是他完成苏州大学博士学位的一篇耗时3年的博士毕业论文。

刚拿过这本书,我有些怀疑,自己能否理解甚或读懂枯奥生涩的专业学术论著,但是几页文字过后,我忽然喜欢上了这些泉水般汩汩而淌的灵动的文字。这本《民主与教育》以散文式的笔触呈现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必然:民主教育。而对于民主教育的特征,书中这样写到: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是追求自由的教育,是体现平等的教育,是重视法治的教育,是倡导宽容的教育,是讲究妥协的教育,是激发创造的教育。上述几个词语深深地震撼着我。

爱是一个教师起码的道德情感,但对于学生来说,尊重比爱更重要。李镇西班里有个学生丢失了一本书,他没有给拿书的学生扣上一顶偷的帽子,而是说,这位同学的童心暂时缺失。第二天,学生把书悄悄地送还后,他说,这位同学的童心又回来了镇西本人就是一位富有童心的教师,他认为一个教师具有一颗童心很重要。这句话我信,因为,只有有了童心,才能最大限度地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情感世界,才能尽可能地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的确如此,爱心是民主教育的一部分,但是民主教育却不仅仅是指爱心,民主教育有更加广泛的内涵,爱心只是民主教育的一个前提。面对爱心,相信每一位老师或多或少在面对学生时真情流露,但是民主却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到。同仁们,想一想有没有这样的时候:你去家访,学生拿椅子愉快地让你坐,而学生到你办公室却只能恭敬地站着;你要求学生认真书写而你却把自己的板书写得乱七八糟如此种种,所透露出来的是不尊重,而这种不尊重却极少有人认为是一种不民主的现象存在,甚至是多数人默认为一种师生之间的必然。试想,如果我们师生之间总是以这种必然诠释着师道尊严,那么,中国的民主教育的春天何时才能到来?

我们的教育必须改变。这是李镇西论著中流露出的一句分量很重的话,表明他想改变教育的决心。是啊,我们的教育必须改变,必须变得更加充满人性,充满民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从善待每一个学生开始,从善待每一颗心灵,每一个生命开始,去做好教育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让教育因民主而充满爱,因爱而走向民主。如果我们都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那么我们的民主教育就成为可能。

同仁们,让我们以爱为前提,高擎起民主教育的大旗,为了我们的校园充满和谐快乐的气氛,为了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青春幸福的微笑,为了师生之间架起真诚友谊的桥梁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5

南正村小学:李兰香

读到李镇西老师写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起初是出于完成读后感的任务才把这本书拿出来看到,捧起这本书,我就被书中所描述的师生真实情感还是深深地感动了,更为李镇西老师那充满爱心、民主、真诚、人性的教育所折服。

书中让我震惊的是李镇喜对教育的深刻思考。以前我也想过该怎样帮助那些学***困难的学生,想过该如何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想过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也想过该如何让学生喜欢我……但我从未想过,学生到底为什么来上学?当我读到教育就是要“每一个从他手中走出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

”时,我深深震撼了,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但这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血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教育追求。所以他不仅在学校里尽职尽责,甚至在学生离校后也关心他们。

只是一种多么宽广的胸怀,多么宽广的爱!

跟***比起来我的学生年级更年轻,心灵更稚嫩,更需要我去呵护、去关心、去琢磨、去吸引他们。人之初性本善,在这个社会给予孩子更多影响之前,我们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品行端正,热爱生活、富有理想、朝气蓬勃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富有个性、有独立见解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自信自强、永不屈服、愈挫愈勇、乐观向上的学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兴趣广泛,身怀特长善于协调,精于应变的学生------

我喜欢随意的生活,尽管我很努力。但读完***的书后让我明白“随意或许是一种美丽,而执著却是一片更灿烂的云彩。”反思过去的“随意”与“从容”,越来越觉得我的随意是低层次的,我的从容包含着更多的惰性。

读了这本书,让我的心有些激动,让我渐渐平庸的心不再麻木,让爱和童心在我心中停留的更久!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6

有真诚的爱心,才有流动的血脉,才有有生命的教育。这是我读完李镇西老师所著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该书主要用书信列举真实案例,以此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发自内心。

就像李镇西老师所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的深处。”

对于一个工作年仅半年,没有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年轻老师来说,我还太年轻,太缺少经验,更多的是带着学习的心态来阅读,但是通过阅读每一封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书信,我深刻的感受到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令人感动的事情真是太多太多了,用自己的爱给学生带去幸福视为自己一生的追求,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动的场面并不难,但是像李老师那样能够长时间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很难。

虽然工作没多长时间,但是读到书中的事例,我也对照我自己,我也收获了感动。我觉得对与一个老师,只要你仔细的体会就能够感受到学生对你的关心,学生一句问候就能让我很感动;我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他们像朋友一样给予我意见,我觉得这是我自己所看不到的自己的缺点,他们在伴随着我成长;有的时候又会在潜意识里把他们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太过于追求老师的威严,但是最后我告诉我自己跟随自己的心走,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认为自己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是从有利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从心到友的。我想融入他们,愿意和他们像朋友一样交谈。

目前,有些人总是抱怨别人欠自己太多,然后抱怨社会和别人对不起自己。社会不公的现象当然是存在的,所以我们才会不断的期盼着社会的进步,但是如果在一个社会里,人人都觉得别人欠了自己,而自己丝毫不欠别人的,那么,这样的社会永远不会进步,作为老师这个职业,永远都是在默默的无私奉献,在我的身边,富有爱心的老师就有很多,他们不辞幸苦的默默奉献着,尤其是班主任老师,披星戴月的陪伴着学生,对学生的爱总是看着是那么微不足道,但心里却是厚重的,我们不能抱怨学生不爱自己,并不是学生对我们缺乏爱,而是我们缺乏感受爱的心领。

我觉得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中所讲述的一个个真实的教育故事,许多人看了觉得“满脑子感动”但我却从心底真诚地认为,这一切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因为我们享受了学生的笑声与泪水,我要对得起这份真情,要对得起学生对我们的信任。我一直认为老师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学生可以感受到它,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老师最大的乐趣。现在的学生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初期,学生们特别渴望和珍惜得到老师的关爱,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我们爱学生就要走进孩子的内心,用我们的赋予给他们的爱能够收货更多的爱,用爱去化解矛盾。

把爱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心中,让他们知道如何去爱和关心别人。我们给予他们得爱也会影响他们对他人的态度。

在这短短的半年的工作时间里,我觉得我是发自内心的爱学生,班级里学生在本学科上学习有了困难,我会主动抽出自己的休息时间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把成绩提上来,对于不爱学习的孩子我从情感上去感化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因为我相信,学生都是好学生,学习成绩不能衡量一切,教师应该都是好老师,只要工作得法,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学生会更好。

虽然我还年轻,但我相心我会做的更好,有一颗爱孩子的心。作为一名教师,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能力和经验都是从中衍生出来的。

高一化学吕岩

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篇7

良田小学廖苗

由于我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对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有了新的认识,深深体会到自己教育知识的缺乏,以及教育技能的简单落后,于是我在网上找到了几本关于小学班主任工作和教育心理学的书,给自己充电。《爱心与教育》----李镇西班,首先映入我的眼帘,我迫不及待的看了作者简介和自序,自序中一句颇具想象力,那就是“用一双‘文学的耳朵’随时倾听‘花开的声音’”。当时决定我要挤出时间好好读读这本书,但是由于学校没有网络,我只能抽假期在家里挤时间读读,几经周折,我还是没能完整的读完这本书,但是李老师所表达的对学生的那份爱我似乎已经懂了,书中记录了李老师对“逆境”学生的关怀,对“后进”学生的转化,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对“心理”教育的尝试,对“有效”德育的探索,对“班干部”的选举培养,对“青春期”教育的重视,对“民族教育”的宣扬,难得可贵的是书中披露了他曾经失败的教育案例。

他提倡“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他认为爱的教育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生活,一种常态的生活;爱的教育要从细节处入手----如学生生日亲自送上一本书,一张贺卡等等。这本书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更像一本指南,引领我们走出教育的误区。这本书,真的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第一次成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感到很高兴。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幸福。当老师的幸福,不是看几本书,而是深刻理解教育的意义,从热爱学生,让大家谈一谈热爱工作,主动去阅读和实践。读书要开阔视野,开阔胸怀,净化心灵,升华人格;实践要锻炼总结,在实践中修改完善,在实践中启迪智慧,在实践中创新。

这样你的工作会做得更好,于是你的学生依恋你,家长尊敬你,同行敬佩你,领导器重你,这样你被欣赏,被认同,你就会觉得很幸福,你就会觉得工作很快乐,你才会真正潜下心来搞教育,你就可以把你的爱全部奉献给孩子们,于是你的工作就会更出色,也会更幸福,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记得去年上半年有一天我正准备午休,突然想到作为班主任得去看看孩子们睡的咋样,就马上翻身起床,没有犹豫,没有拖拉。想象一下,如果你没有想到孩子,你会在午休前想到他们吗?

为了孩子们睡个好觉,你愿意放弃午休吗?因为我认为当孩子们睡得好的时候,他们下午就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孩子们就能取得比较好的学习效果。

我还读了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让别人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快乐。李老师曾经告诉学生这句话,他在各种报道中经常提到。这甚至成为他第一次担任校长时给老师们的第一句话,后来又写在他们的教学楼里。最开始我不理解其内涵,随着阅读的深入,在实践中结合具体情景才慢慢体会其中的含义。

当孩子们把校园打扫得一尘不染,我们可以在窗明几净的校园里工作时,我们就因为孩子们的存在而幸福;当有学生为了班级可以夺得清洁纪律流动红旗而努力时,我们这个班集体就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幸福;当我在处理班级事物不够理智时,有学生给我提出善意的建议时,我就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幸福。如今年上期我在班上发火,下午母春兰就用小纸条给我提建议了:“梁老师:

做事不要太急躁,不能意气用事,要考虑清楚再实践,有时要学会克制自己······别让自己生活在气愤当中,有时同学们跟你的友谊比你的面子还重要。”我因为这位学生朋友般真诚的建议而感动,我因为她的存在而幸福,同时也更加理解李老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你的助手。我经常在学生们被感动的时候对他们说这句话。当他们让我写毕业感言的时候,我也给他们发了这句话,因为我希望他们能够鞭策自己,纠正自己,希望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希望更多的人会因为他们的存在而快乐。

李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朴实无华,很多崭新的教育理念,深刻的人生哲理蕴含在一个个平凡真实感人的小故事里面。他不是为写书而写书,他是想通过自己的书籍来宣扬和传播新文化,新教育,新理念,写的是中国教育这本大书;他也不是在用笔写书,他是在用心写书,用情感写书,用人格写书,写的是一个与别人不一样的“人”字。因为我最喜欢这本书,所以我把它交给了一个我尊敬的教育同行,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得到爱的教育。

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像李老师一样感受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那么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国家就会有另一种和谐感!

[推荐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什么样的范文比较高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推荐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作品就是一部值得大家细细品味的好作品。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写读后感的方式来回顾这些新知识,感谢阅读为你整理的[推荐读后感]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爱心与教育》终于读完了,我想,自己内心的感受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不是"感动",而是"震撼"!李老师对学生充满了爱,他的这份爱总觉得与其他人不同。老师对学生表达爱的方式各不相同。有保姆式的爱,有恨铁不成钢式的爱,有施恩式的爱,无论哪种,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能够明显地感觉到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感觉到为人师者深藏骨髓的那一份道德优越感。而镇西老师却不止一次地说过,学生的心灵往往要比教师纯洁得多,学生在道德上也往往高出教师,这是此书中我引以为然的结论!

我由衷地佩服李老师,尊敬李老师,因为他是那么富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也正是因为是这样的人,李老师与学生的交流总是充满无限真情,也正是因为这样,李老师以爱回报爱,从而使教育获得最终的"成功"。想着,看着,愧疚之心不自觉地油然而生,诚然,我也是爱孩子的。我会为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我会为孩子的退步而发愁,我会为孩子的一点进步而感到欣慰万分……但,我的性子有些急燥,常常忍不住发火,而且,是复一日,年复一年,繁琐而平淡的工作,让我渐渐地迷失了,麻木了,失去了往日的激情,李老师却能始终如一,坚持不懈地播撒爱的种子,细心呵护着那颗粒幼芽,让他们不断地成长,这一点无颖深深地震憾了我,直至我那颗烦燥,迷失的心,是的,我们对学生充满真挚的情感,无颖会使学生接近我们并乐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但仅止于此是远远不够的。爱的教育,最终目的应该是使学生在感受到老师无私的爱后,再把这种爱自觉地传播给周围的人,进而爱我们的社会,爱我们的民族,爱我们的国。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地懂得,做一个教师,爱心更重要。如果说最初的爱来自于职业的要求,自己命令着自己,自己提醒着自己,那么,能让这爱绵延不绝的,是我们的"心"。用心去爱孩子吧,让爱一路伴随他们成长。纵然不能给予鸟语花香,也可以带来些微绿;用心去爱孩子吧,让爱成为画中和谐的一味色彩,即使不是画龙点晴的神来之笔,也不会是大煞风景的涂鸦之作;用心去爱孩子吧,让爱回报爱;用心去爱孩子吧,让爱地久天长。

[推荐读书心得]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一篇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范文,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好的范文是怎么样的?下面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推荐读书心得]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精选一篇”。

读《爱心与教育》时,内心受到很大触动,引发了很多共鸣,读到共情处或思考处,随手写下一句话,算是读后的痕迹,有以下几点:

1.教育为何

我们做教师的,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最满意的回答是:“为了让每一个生命与众不同。”尊重个性,顺势发展,才会有更多的独特性。

2.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接

学生的很多问题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要追本求源,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做好家校沟通,如果能适当对家长进行教育指导就更好了。

3.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当学生出现问题了,先不要忙着指责学生,要先反思自己,出现了什么问题,该如何重新构建去弥补。

4.情感是基石

师生间的感情,是教育成功的第一块基石,教育要充满人性人道,开启智慧前,先要开启情感。

5.给孩子留下什么

我们和孩子们相处的一年或几年里,该给孩子们的未来留下怎样的生命记忆?我们是否在为孩子们的未来做打算?是否为了他们未来的幸福在做教育?

6.材料保存

作为一线教师,每天都有故事发生,要养成收集保存资料的习惯,让这些材料成为我思考、研究的基石。

7.爱学生,也被学生爱

一名好教师不仅仅是教出的成绩好,还要被学生爱,学生离开后,能经常想起你,想起你时是满满的幸福,那这样的老师才是幸福的,才是成功的。

8.何为教育的真爱

《爱心与教育》出版后,便生发出了“爱心”牌教师,那什么才是真爱呢?那便是智慧的爱。有温柔对待,也有严格要求,有敞开心扉,也有默默等待。

9.何为教育本身

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儿童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是任何教学大纲都没有做出规定的。

10.放眼未来

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什么职业,都要做一个正直、善良、诚实、上进的人。那么从学生时代起,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教会他们始终不渝地追求真善美,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别人,努力拼搏奋斗。

读后感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月度范文精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让我们来参考一些范文吧!这篇《读后感参考: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月度范文精选》应该可以帮助到您。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渴望被关心、关注、关爱,在我们的校园里又何尝不是呢?我们的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关爱。可是由于老师繁忙的工作很难保证给与每一位孩子这样的“待遇”。然而,苏州大学教育哲学博士、特级老师李镇西在他的成名作《爱心与教育》中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他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李老师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老师爱的回报,让我深为震撼和自省,书中的很多处让我不由得落泪。尤其在书中读到他从不忘记学生的生日,还在学生生日时给学生送上一份生日礼物;在课间经常和学生一起活动;在课余时间和假期带领学生一起走进大自然;对班级的优等生、中等生、差生按号轮流家访等等。李老师在教育岗位上处处闪耀着爱的火花。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刻画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给了我们为人师的道理。

一、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去了解他们最关心和感兴趣的是什么他们有哪些快乐与痛苦。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仅我们当做老师。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是我们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一道防线。

二、用心灵赢得心灵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面向为数不少的后进生。教育者对后进生的爱,绝不应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诚情感的自然流露。而当我们真正走进学生心灵时,将是无比幸福的,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三、做拥有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的教师

要让学生感受到幸福,就要给学生灌输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老师自己都是不知所以,整天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只为拿点工资打发时间的,那又怎么谈得上教育别人呢?作为教师我们也要经常给自己充电,多看有益的书籍,多做有益的事,多思多想,让自己作为一个老师的生活也丰多彩起来。同时老师也要有自己理想,这种理想不要仅仅局限在物质方面,可以更多地多考虑作为一个老师应该有的理想,淡泊名利,活得开心充实就行,并且老师也要为自己的理想不懈地追求奋斗着,言传身教,给学生做榜样,促动学生们为自己的目标奋斗。

在这本书里,我体会到了李老师慈母般对孩子们那种无私奉献的师爱,将自己教育的历程付诸于笔端,活灵活现的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精彩的教育故事。同为教育人,我的心亦等同于李老师的心,我们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学生前行的明灯,去照亮他们成长的历程。

教育理想与信念读书笔记通用


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使我的内心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撰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掌握作者的思想和意图。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教育理想与信念读书笔记》,建议你收藏本页和本站,以便后续阅读!

教育理想与信念读书笔记 篇1

最近看了肖川教授撰写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这是他历时10年写就的一本教育随笔。书中收录的60多篇文章,涉及到了教育学众多的重要领域和主题,包括教育的真义、教育的价值、教育与社会、教育与生活、师生关系、教师的学习和成长等等。在他的演绎下,教育理想与信念竟然如此异彩纷呈!激发我们去实践、完善和升华。

阅读完这本书后,使我对“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书中写到:“《学记》有云:‘能为师然后能为才,能为长然后能为君。’由于这种文化逻辑,教育只不过是师之恩惠、师之恩荫,学生只有对教师崇拜,敬仰的份,根本不可能奢望教师为其服务。今天,人们提出了名曰“教育消费”的概念。显然,消费者就是那些有教育需求的民众。作者认为,教育成为第三产业的一员,并非教育尊严的失落,而不过是培养、造就能够“建国君民”的“君子”“士大夫”“接班人”的教育真正成为“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教育。因此,我认识到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应该摆出“居高临下”“师道尊严”之态,而要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不同气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他们相应的位置,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这本书使我体会到在教育上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书中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精神萎靡,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心如死灰,这都是教育的大敌,而情感充沛,精神饱满,潜心投入,心无旁骛,信心十足,追求卓越,则是学生获得更充分发展的心理基础和人格品质。”作为教师的我们,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完整人的教育所需要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更多的美感熏陶,更多的与自然界交融,更多的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这都是情感教育的现实途径。

教育理想与信念读书笔记 篇2

《教育的理想和信念》是一本随笔集,正如作者肖川自己所说的,随笔就在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他的随笔折射着一种灵性,时刻有灵感的火花在闪烁。的确,读肖川的随笔是一种享受,一种教育的享受。

在我们学习历史新课程的同时,完全有必要好好的研读一番,因为在历史教学中“有效的教学能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另外,书中写到:“《学记》有云:‘能为师然后能为才,能为长然后能为君。’由于这种文化逻辑,教育只不过是师之恩惠、师之恩荫,学生只有对教师崇拜,敬仰的份,根本不可能奢望教师为其服务。今天,人们提出了名曰“教育消费”的概念。显然,消费者就是那些有教育需求的民众。作者认为,教育成为第三产业的一员,并非教育尊严的失落,而不过是培养、造就能够“建国君民”的“君子”“士大夫”“接班人”的教育真正成为“使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的教育。因此,我认识到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应该摆出“居高临下”“师道尊严”之态,而要牢固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向他们提供最恰切的教育,使具有不同天赋,不同气质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都能得到他们相应的位置,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肖川博士直达理性和内在的教育表达,让我佩服不已,有时我在想是什么让肖川博士有那么多教育和写作的灵感呢?我想一个不善于思考,一个不懂得吸收,一个漠视生命,一个不懂得生活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的。此时的我只想更好地,更多地去学习他的教育思想,去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教育理想与信念读书笔记 篇3

读肖川教授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总会有阵阵的心得产生,字字句句皆是经典,时时处处有感动。在忙碌了一天以后,在沉沉的夜色下,在漫漫的长夜里,挑一盏孤灯,或伴一杯香茗,手捧一本《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相信它会给您带来意外的收获

这是肖川的教育随笔。他给教育随笔的定义是一种教育思想的.表达方式,用精辟优美的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他将这种表达方式进行的十分深刻,给了我很深的触动。他在写教育随笔的时候“力透纸背”,想运用自己最好的语言来表达,也用自己最独特的角度去看问题,去分析问题,会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论述问题。而我曾经的观点是:教育随笔,就是把教育当中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至于记录到什么程度,我没有细细想过,所以往往记录的文字会显得肤浅。而他则给了我一个榜样,如何用最真的态度来写教育随笔,如何让最真的东西不入俗流,而提升到另一个层次。我意识到了作为一篇随笔也有它可字字斟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