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12篇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4-20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12篇。

伴着我们工作的不断优化,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教育学名著读后感12篇,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篇1】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对于我们基础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他的教育思想,服务于我们的教育事业。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这本书,受益匪浅。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在每年对学生的教师教学情况的调查中发现,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著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孩子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计算,学会学习。教师应该像一个有能源支持的火炬,后者性一个有生命的蜡烛,以便燃烧,一边又在生长。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己,使自己有更高的燃烧值,更高的照亮度,这样才有可能在有限的从教生涯中,为祖国,为民族的教育事业,为千百万人的成长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教育之路的一盏明灯,指引我继续前进、感悟和探索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篇2】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西方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全称是《从教育目的引出的普通教育学》,全书分为三编,第一编教育的一般目的;第二编兴趣的多方面性;第三编性格的道德力量。第一编主要论述了管理和教育的一般的目的问题,第二编主要论述了兴趣的多方面性问题以及教学论问题,第三编则主要论述了训育和道德性格形成的的问题。原来这本著作是以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去系统地论述了教育学的理论体系,这完成了教育史上的一场变革,故它被视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的教育学著作。

何为“五段教学法”?

书中赫尔巴特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完美德性”的人,强调运用严峻的方法管理儿童,以建立秩序和纪律,提出“教学的教育性”的概念,要求通过教学发展多方面的兴趣。他用专心与审思,清楚、系统、联合、方法来说明多方面性的概念,多方面性依附于人身来实现,人通过专心与审思来达到清楚、联合、系统、方法,由一个人实现,具有统一性。它主要分析的是人的心理状态,而非具体事物。根据他所理解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将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心理状况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后来被发展成为“五段教学法”.

老实说,对我来说,读《普通教育学》这本书还是挺具挑战性的,因为这本书的语言比较抽象,难懂。但是细细品来,作者赫尔巴特的很多观点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以下笔者摘录几个名词与大家一起分享:

1.专心与审思区别与联系?

区别:专心是指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审思是指慎重考虑。

联系:各种专心活动是相互排斥的。正因为如此,他们也排斥那种必须借以使它们统一起来的审思。我们所要求的专心活动不能同时发生,它们必须逐个产生。首先是一种专心活动,然后它们才在审思中汇合起来!人必须有无数次这种从一种专心活动过渡到另一种专心活动去的变迁,然后才会有丰富的审思活动,才能随心所欲地返回到每一种专心活动中去。

2.认识与同情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认识是在观念中摹写在它其前面的东西;同情是把自身置于别人的情感之中。认识的对象通常是静止的,而心灵将逐一地涉猎这种对象。情感通常是变动得,感觉着它的心灵伴随着它一起变化。认识对象的范围包括自然与人类,而只有人类的某些表现才属于同情。?成分不同:认识的成分包括关于多方面的、关于它的规律性的、关于它的美的关系;同情的成分包括对于人类的、对于社会的、以及两者对上帝的关系。

联系:在认识中,事物与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相反,同情却增殖着相同的情感。

3.兴趣与欲望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兴趣是指依赖其对象。兴趣出于单纯的观望与着手进行之间。欲望是指支配其对象。兴趣的对象绝不可能同实际欲望的对象是同一的。因为欲望,当它想着手行动的时候,它力争把握它还不占有的未来的对象;而兴趣则在观望中形成,还停留在被它观望到的现在的对象上。

联系:兴趣是与欲望、意志和审美有共同之处的。在一定条件下,兴趣可以转化成欲望。

儿童管理这一块引起了我的兴趣,这也是很多教师头疼的问题,究竟怎样去管理儿童呢?赫尔巴特认为儿童管理的主要方法有威胁,监督,以及权威与爱。他说:“一切管理制度首先采取的是惩罚的威胁”.所谓“惩罚的威胁”,就是事先警告儿童,不守纪律必受惩罚,强迫他们就范。

但这种方法可能导致两种危险:首先是一些本性顽强的儿童蔑视一切威胁,仍然为所欲为,使威胁不发生效用;其次是数目更多的本性软弱的儿童承受不起威胁,也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我认为威胁须与其他方法结合。监督是不可缺少的方法。赫尔巴特认为,如果不对学生加以监督,不加教养,放任他们撒野,就不可能培养出伟大的性格。可是运用不得当,监督过严会产生不良后果。赫尔巴特说:“拘于细节与经常的监督,对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均同样是一种负担,因此双方面易于以欺骗相结合”.我们都知道“狼爸”用“打”的教育方式,将四个孩子送进北大。然而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身心是健康的吗,有快乐吗,这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适度的监督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我还体会到:管理是一种约束,那么就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些“规矩”对于我们大家会带来哪些好处,让孩子们自觉自愿的去遵守规矩,同时让守规矩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

读《普通教育学》对教师们了解学生挺有用的,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因为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篇3】

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他被称为“科学教育之父”。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讨中提出了自己的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发表了著作《普通教育学》,全书共分三编,三编之前加有一个“绪论”。

这本书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当初看起来觉得有点复杂和枯燥,但是经过小组的讨论以及课堂小组展示之后才真正的理出它的框架。《普通教育学》里面写了许多教育思想,我觉得这对我们师范生的教育理论学习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普通教育学》中的主要提到的内容中,我想分享的是这两个方面:

(一)性恶论与儿童的管理。

赫尔巴特禀承了历史上沿袭的“性恶论”,认为在儿童天性中处处都会表现出不服从的烈性。“这种烈性就是不守秩序的根源,它扰乱成人的安排,并把儿童未来的人格本身也置于种种危险之中”。这种盲目的烈性情绪的种子如果不加以遏制,它就会伴随着儿童的成长而一直存在于儿童身上,还甚至会逐年增长扩大,所以他认为儿童管理就是许多必要的预防措施之一。他将对儿童的管理作为实施教育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他提出了儿童主要的管理方法有:威胁、惩罚、监督、权威与爱等等。

我认为对儿童的管理要宽严相济。不可以一味地去对儿童进行惩罚和威胁。因为威胁可能对于那些本身很劣行的学生是没有任何效果的,他们会视而无睹。教育心理学课本上提到,表扬比惩罚更能取得效果。我认为惩罚只适合于行为特别恶劣的学生,对于其他一些行为良好但学习成绩差或者只是偶尔一次犯错的学生不该用过严的惩罚,更不能体罚学生。近日来发生的伤害学生事件,就引起了我们的思考,学生毕竟只是孩子,尽管他们做错事,我们也不可以对他们施以体罚,那样不仅会对他们的身体造成伤害,还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

我们应该多点表扬学生,让他们得到鼓励,对学生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肯定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其实我们生活中没有差生,只要教师能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和呵护。另外,教师要树立权威,必须先要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爱,师生之间感情的共通,有利于拉近师生的距离,教师要引导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同时也要给予学生自己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二)教学论。

兴趣的四阶段与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认为人的兴趣是一个由“专心”和“审思”共同组成而又相互矛盾的心理活动。“专心”要求人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事物之中,排除其他事物的干扰,不以彼一害此一,“应当明晰地把握每一件事,全心全意地献身于每一件事”。同时,“人格依赖于意识的统一,依赖于积聚,依赖于审思。各种专心是相互排斥的。

正因为如此,它们也排斥那种必须借以使它们统一起来的审思”。因此,“专心”排斥“审思”,同时又需通过“审思”将种种“专心”统一起来。“专心”与“审思”的矛盾运动构成了兴趣的四个阶段,即注意、期望、要求、行动。赫尔巴特正是依据兴趣的四个阶段提出了其极为著名且又影响极为巨大而深远的“四段教学法”――清楚、联想、系统和方法。

赫尔巴特的教学论是他教育思想中的重要内容。赫尔巴特从观念、兴趣、统觉等心理学思想中寻找到教学论的理论依据,是将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表现,也是赫尔巴特的伟大贡献之一。同时他试图将五道念作为教育论的理论基础,是将教育目的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之上的努力也是教育理论的重要贡献。

他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正确地阐明了教学的定义,论述了教学与教育的关系,并且他提出了“四段教学论”。他的教学理论是根据心理过程规律的基础和教学过程而建立起的明确的规范化的教学模式,这对现代教师们仍然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但是,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四段教学法”的思想过于形式化和机械化,它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

阅读名著等于与名人对话,我觉得这话很有道理。如果我没有仔细地阅读过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单单根据我们教科书的一个章节简短的内容,我或许只能粗略的知道他的思想大概是什么。而完整地看了他的《普通教育学》之后,我才真正地掌握了他思想的只要内容,包括他著作的背景,他的经历经验等等。作为一名师范生,除了掌握课本知识之外,还要多读点名著,多看点书。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自己、完善自己。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篇4】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大象的眼泪》,被它的情节推动着,竟欲罢不能。主人公雅各本来是长春藤名校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的前程也被父母安排的一帆风顺。谁知一场灾难剥夺了他的所有,他一下子被抛入了人世的最底层。在那场席卷全美的经济风暴中,许多人变得一无所有,失业,自杀……底层的生活更加艰辛,生活就像粗砂那样打磨掉人性,初来乍到的雅各在令人窒息的黑暗中摸索,别人向他显露的一点点温情,也像黑夜中的萤火虫那么闪亮珍贵,无论这情谊来自工友、“女神”还是动物!

在完全无法预知的情景下,他和身材侏儒金科、老酒鬼老骆交上了朋友,而穿着粉红色亮片裙的玛丽娜在白马背上翩翩亮相的姿态把他彻底迷住了。可惜,玛丽娜的丈夫正是他的上司:看重他的兽医学历、并提拔他的奥古斯特。而大象萝西却把他和玛丽娜联系再一齐,最终选择了一条出人意料却又浪漫的出路本书运用巧妙的`插叙手法,情节变化明显,虽然写的是普通的感情故事,可是字里行间就有一种感觉:作者要的就是这种单纯的感情故事的感染力量,在这个世界上,结局幸福的感情原本就是这样平庸作者是莎拉。格鲁恩,对动物有着莫名的狂热。书中很多的主角都是根据真实人物为蓝本,故事背景则是根据30年代的巡回马戏团。也许因为这些关系,作者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小说。

大象萝西在小说过了三分之一的地方才出现,它并不是主角,而我觉得这只大象的到来,正是故事高潮的开始,是雅各与玛丽娜感情的开端,是雅各与玛丽娜的丈夫奥古斯特的较量的开始。小说里,淡淡地写出了雅各其实是个关心朋友的人,他不忍心看见萝西被奥古斯特无情地虐待,而故事后面部分写出雅各为了被丈夫打了的玛丽娜与奥古斯特发生冲突,这都看出他是一个有浓厚人物特色的主角。他的热心,不屈,对感情的追求,对动物爱怜与本书的主题相吻合。

我也就被这样的章节推进牢牢吸引着,生怕一个闪失,他又失去了这微弱的温情,重新跌回绝对零度的深渊。我觉得在那里吸引人的并不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这人性的荒漠中那一丝脉脉温情,我抓紧它,和雅各一齐,为了雅各,牢牢不放。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篇5】

这几天,我的学生们在备考教师资格证,我也没闲下来,一有空就看教育学方面的经典著作。现在,我将这两天读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一点心得与各位朋友分享一下。

赫尔巴特在教育学中的地位,我想大家都有所了解。他主张教育学是一门科学,不能过度依赖于以往的经验、习惯,而应当具有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的教育基础。他要求把哲学作为整个教育学的指导方向,用伦理学来决定教育的目的,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18,他所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被称为教育史上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著作。

读这一著作时,自然有很多的感触,但是我在这里只分享其中的一点,那就是关于现在很多家长和中小学教师不知道怎样去爱和管理孩子的问题。

关于这一问题,相信有很多教师和家长都觉得很头疼,尤其是当下。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传统的教育一般是采用“压迫”的方式让小孩们乖乖地听话,不要违背成人的意思。但是,这种教育真的好吗?这值得我们辩证思考。

赫尔巴特在本书中的《儿童管理》中就告诉我们:

“满足于管理本身而不顾及教育,这种管理乃是对心灵的压迫,而不注意儿童不守秩序行为的教育,连儿童也不认为它是教育。此外,如果不紧紧而灵巧地抓住管理的缰绳,()那么任何课都是无法进行的。最后,要将属于儿童教养的一切工作在真正的教育者与父母中间作出认真的分工的话,那么必须努力在分工的两方面之间适当地建立联系,使他们相互取长补短。”

的确,教育一个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要教育好一群孩子那更是不容易。早在一两百年前赫尔巴特就告诉我们,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注意家长和教师之间建立好关系,家校或家园合作,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因为,只有家长将孩子家庭中的信息告诉给教师,教师才更全面了解这个学生是一个怎样的'学生;只有教师将学校中的情况反馈给家长,家长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或者显现出有哪方面的天赋时,家园或家校合作,在这种“合作共育”之下,孩子才会纠正偏差,发挥更好的天赋。

赫尔巴特在关于儿童的管理的目的中谈到,儿童管理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一是为了避免现在和将来对别人与儿童自己造成危害;二是为了避免不调和斗争本身;三是为了避免社会参与它没有充分权力参与却被迫要参与的那种冲突。总之,这种管理并非要在儿童心灵中达到任何目的,而仅仅是要创造一种秩序。

其实,无论教师还是家长,管理孩子目的只是“不作恶”或者创造秩序,然后大人小孩一起维护秩序,这只是教育小孩的前提条件之一而已。“拘泥于细节的和经常的监督对于监督者与被监督者来说同样是负担。”“监督还会妨碍儿童自己控制自己,考验自己,使他们不能认识许许多多事物。”

他还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假如一个轻率的孩子粗鲁地闯进禁足的圈子,那么我们就必须使他感到他可能引起什么样额损害;假如他产生了要破坏的不良意向,那么这种意图,只要它已变成或者可能变成事实,都必须受到充分的惩罚;但假如他对恶的意志,包括对冒犯别人的行为,作出纵容,则必须使他感到惭愧。

“儿童管理像国家管理一样都不能对恶的意志进行惩罚。给予这种恶的意志以深刻的否定,使它受到挫伤,这乃是教育要做的事情。而这方面的教育工作,只有当管理完成了它的使命之后,才能开始。”  ――赫尔巴特

而我认为,管理需要权威,但是教育不能单靠强势。

更为重要的是,打开双手去拥抱他们,去爱他们!

而爱是什么呢?赫尔巴特认为,爱基于情感的和谐,同时也基于适应。的确如此,我们也可以想一想,假如我们想从陌生人那里获得爱,或者让我们自己去爱陌生人,这是多么难的事情。因为爱需要建立在彼此之间的相互适应上。一个孤僻的人,一个说话生硬并斤斤计较的人,他肯定得不到爱;如果与孩子相处的同时却慎重对待孩子,并参与孩子们的活动时只顾着自己的话,同样也得不到爱。

爱需要教育者深入到学生的感情中去,然后十分巧妙地悄悄融合在学生的感情中;或者教育者设法使学生的感情以某种方式接近他自己的感情。当然,后者会比较困难。

而一旦获得了爱,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者(家长或教师)就可以减轻对孩子管理的困难。但是,那些利用爱来为自己随心所欲去支配儿童服务的人,则应该受到最严厉的谴责!

在传统的家庭中,父亲是自然地享有权威,而母亲则是自然地拥有爱。父亲管理小孩和爱小孩的方式,往往趋向于理性和服从,而母亲管理小孩和爱小孩的方式,往往趋于感性和信赖。

所以,现实当中,家庭中的父母想要善待孩子,那就是发挥各自之所长,补己之短,形成合力,教育孩子不是某一方面的事情。

“真正的教育,这里主要指思想范围的培养,也许只能出自那些进行过特殊训练的人,那些能使人的思想范围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的人以及那些在这方面能尽量精确地判断什么是更高尚、什么是较深湛、什么是更艰险、什么是更平坦的人。”

赫尔巴特认为,权威与爱对教育具有很大的间接影响,所以儿童思想的培养者不应当以傲慢的态度默默地、自成一体地,并排斥父母来进行他的工作,否则就会破坏他们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他难以获得补偿的。

通过看完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在爱和管理孩子的问题上,我觉得时下最重要的问题是学校的教师和家庭的父母有时候没有分配好各自的角色和没有做好这个角色该做的事情。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要形成一个“教育网”或叫“教育生态”,不是各自做各自的,而是要加强沟通,实现教育中1+1>2.

这是在教育中,教育者最重要的事情,也是要经常去做的事情。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篇6】

教师是平凡的,但事业却是伟大的,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默默地奉献和无私的牺牲。教师的职业崇高而神圣。在我们的心中,教师应当是:

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的教师

一个充满爱心,理解学生的教师

一个勤于学习,充实自我的教师

一个关注命运,注重素质教育的教师

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在这本书中最喜欢李镇西老师在序言中说的几句话:“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能够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能够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能够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能够最乐观……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当技术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营业员,就要当服务质量最佳的营业员;你若是医生,就要当医术最高明的医生;你若是教师,就要当最负责的教师;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个体户’。也要当最受顾客称道的劳动者!你也许不能成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能够成为同行业中千千万万普通人里最好的一个!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我’,强调的是自我和自我比——昨日的自我和这天的自我比,不断地超越自我。‘做最好的自我’,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我的职业中到达自我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我从事教学工作已经几年了,这期间有很多的困惑都源自“心态问题”——究竟应与学生持续一种怎样的关系,在应对学生时如何摆正自我的心态同时。我不断地想,只有处理好了这个问题,教学才能变得从容,教育学生时才能处事不惊。李老师在书中极力强调“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职责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说我们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完美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职责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我缺点的杂草。如果我们用成人的冷漠去对待孩子的真诚,那么一切“语重心长”的教育都无济于事。对于那些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个儿童”都当作研究对象,心态就平静了,教育也从容了。但教育并不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教育之爱绝不是迁就纵容学生,绝不是放下严格要求和严肃的纪律。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因此这种爱必然包含着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惩罚。“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职责”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用李镇西老师的话说,“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刚踏入小学讲台,我承担了四年级语文老师,还是班主任。那时的我热情满怀,踌躇满志,对学生也充满了爱心,立志做一名受学生喜欢和家长爱戴的好老师。但是随着时光的推移,不但当初的热情减少了很多,而且还抱怨这,抱怨那,甚至怀疑自我当初的选取是否正确,怨天尤人,这种情绪有时也影响自我的教学。李老师是这样想的“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取后者!”是啊,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但是,每一天出现的让人头疼的事情,让人头疼的学生,怎样能高兴得起来呢?李老师又带给了方法: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齐玩儿,这样孩子们就会越来越爱自我,每一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又怎样能不高兴呢?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看待孩子的行为,对他们做出的一些“错事”不以为然,甚至是不屑一顾,岂不知“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的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厌恶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怄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悲哀。”多么单纯的孩子,多么可爱的孩子。平时我觉得自我是爱学生的,但读了这段话,比一比李老师,我觉得自我的差距还是太大,我的这种师爱并不都是真正的由衷的发出的。都说人没当母亲之前看学生是一种心态,当了母亲之后又是一种心态,以我的理解,可能当了母亲,有了自我的孩子,对待学生便有了孩子自我母亲的心境。不管听话的、不听话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聪明的或是不聪明的孩子,在母亲的眼中都是有无数优点的。我们常说要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我想,如果有了母亲之心,我们就会发现,原先这种“闪光点”无处不在。

李镇西老师的文章,给我极大的鼓舞。“没有最好的老师,只有更好的老师”,我们就应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今后的工作中,我必须能用爱心温暖童心,做个富有爱心和童心的人,爱学生,爱生活,爱世界。我必须能不断进步,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篇7】

《陶行知教育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

当通过一段段短小却精辟的文字去了解陶老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这些他所创立的教育理论时,不禁深深地佩服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与深刻。“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他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

“社会即学校”是对待统教育中的封闭性的一种挑战,是在批判杜威“学校即社会”基础上提出的。陶行知先生认为“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学校”,应当拆除学校与社会的围墙,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人人可以作先生,人人可以作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社会是大众唯一的学校”,“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茶馆、戏院、破庙、茅棚等,都可以成为大众的课堂。这是根据中国的现实国情提出来的,在这里教育不是少数贵族的事,而是普通人也可以做的事。他主张把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他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教育思想今天仍在广泛推行。每次读到陶行知的话时,我总会感叹,他怎么那么先知先觉?他怎么会总结出那么多精辟的话?“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仔细辨辨,妙哉妙哉!真正让我了解了陶公“行知”名字的用意!

“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做中学活动中“做”的灵魂,强调了“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手的操作和心智的操作与改变,是主动探究和学习不可缺少的两个重要条件。大胆地放手让孩子在实验中猜想并验证自己的想法,深信:“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为孩子们展开一片充满想象,充满生机的天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学习陶行知,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篇8】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4.[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年版。

8.[美]Christopher.The Limits and Possibilities of Schooling: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学校教育的限度和可能:教育社会学导论),Allyn and Bacon, 1993.

9.[美]Thomas.Education and Theory: Strangers in Paradigms(教育和理论:范式中的新手),Open University Press ..

10.[美]Leslie P. Steffe, Jerry 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Conference on Alternative Epistemologies in Education(教育中的建构主义),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1995.

12.[美]Ralph W. Tyler.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5.李定仁,徐继存主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人民教育出版社月版。

16. 李定仁,徐继存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人民教育出版社年12月版。

17. [美]乔伊斯(Joyce,B.),韦尔(Weil,M.),卡尔霍恩(Calhoun,E.):《教学模式 Models of Teaching (影印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版。

18. [美]Allan C. Ornstein and Francis P. Hunkins Curriculum.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Allyn and Bacon..

19. [南非]Matshepo Matoane.From Theory to Practice,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1. 王炳照,阎国华主编:《中国教育思想史》第1-8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2. 张斌贤,褚洪启等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4. 单中惠,杨汉麟主编:《西方教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版。

25. [美]加涅等,王小明等译:《教学设计原理(第5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6. [美]乔纳森等,任友群等译:《学会用技术解决问题,一个建构主义者的视角(第二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 [美]Sawyer, R. Keith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8. [美]John D. Bransford.How People Learn: Expanded Edition: Brain, Mind, Experience and School,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

29. [美]理查德・梅耶,姚梅林译:《教育心理学的生机――学科学习与教学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版。

30.[美]J. Michael Spector.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2007.

31.[美]Robert Reiser, John V. Dempsey . Trends and Issu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 and Technology,Allyn & Bacon,.

32.G・[美]米斯克尔,范国睿主译:《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3.[美]麦卡锡,托马斯等:《教育法学――教师与学生的权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

34.[美]斯蒂芬・鲍尔:《政治与教育政策制定――政策社会学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版。

35.[美]Robert G. Owens.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Leadership and School Reform (教育组织行为学:适应型领导与学校改革(第八版)),Prentice Hall,2007.

37. [意大利]蒙台梭利,马荣根译:《童年的秘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9. 陈鹤琴,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陈鹤琴教育文集》(上,下卷),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39. [德]Robin Harwood .Child Psychology: Development in a Changing Society, Scott A. Miller and Ross Vasta,.

41. [美]劳伦斯・马奇,布伦达・麦克伊沃,陈静等译:《怎样做文献综述――六步走向成功》,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42. 张奇:《SPSS for Windows在心理学与教育学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43. [美]洛柯,朱光明等译:《如何撰写研究计划书》,重庆大学出版社20版。

44. 邱皓政:《量化研究与统计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5. [美]乔伊斯・P.高尔(Joyce P.Gall),M.D.高尔(M.D.Gall),沃尔特・R.博格(walter R.Borg):《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6.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7.[英]Colin Robson.Real World Research,Wiley-Blackwell,2012.

48.[美]Matthew B. Miles, A. Michael Huberman:《质性资料的分析:方法与实践》,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9. 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0.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

[教育学必读名著]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篇9】

最近,读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首先,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下来,等于一个吸了烟的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再加上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学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

由此,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篇10】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

在08-09学年度教研月中,我自觉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研读了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的作品《爱的教育》,收获颇大,体会如下:

《爱的教育》是世界儿童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日记体小说,这部小说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以充满儿童情趣的幽默语言,记录了孩子们在整整一年中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全书故事简单,风格朴素,感情浓烈,展现了一幅幅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的动人画面,是19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10本小说之一。

小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刚刚上四年级的学生,出生在一个生活相对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他学习勤奋努力,待人诚挚友善,安利柯的父亲是位工程师,家里的条件也算是小康,他的父母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常常教导安利柯要帮助穷人和有困难的人。

安利柯的身边有着一群心地善良、充满爱心的同学。班长代洛西是个热忱的孩子,当他得知克洛西的父亲是服刑回来的人时,为了不伤同学的自尊心,他小心翼翼地保守着这个秘密。当面对克洛西的父亲的时候,代洛西真挚的话使这个曾经失足的人感到了人间的真情,鼓起重新做人的勇气。安利柯最敬佩的同学是卡隆,这个火车司机的儿子具有高尚的心灵,面对被欺负的弱小者他常常会挺身相助。绅士的儿子诺比斯和卖炭人的儿子贝谛为一点儿小事吵架,在开明的家长的教育引导下,两个孩子反而成了亲密的同桌。同学克洛西的父亲因过失杀人入狱,克洛西的母亲靠沿街卖菜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但不论怎样困苦,母亲都要让克洛西去上学。朱利亚为了帮助父亲抄写公文而累坏了身体,面对父亲的责怪和家人的不理解,朱利亚忍受了下来,并坚持帮助父亲抄写公文。当父亲终于明白儿子为何身体每况愈下,学习成绩直线滑坡时,父子俩痛哭着抱在一起。波莱科西以加倍的用功和非凡的孝心,得到了一枚奖章,他的这份荣誉令父亲幡然醒悟,从此改过自新,成为一名勤奋的好铁匠。

安利柯的老校长是一位和蔼的老人,他的儿子当志愿兵不幸牺牲后,校长常常带着学生去看路过的军队,向军旗行礼,教导孩子们要爱国。毕业时,安利柯好他的同学们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己的老师和校长,心中充满了无限敬佩与感激之情。父亲也特意带安利柯乘火车去探望自己44年前的小学老师,给他上了一堂“尊敬师长”的好课。

正如其书名所暗示的,《爱的教育》宣扬了人世间最伟大的爱,生活中处处留下爱的印记。安利柯的日记,包含了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以及对祖国的爱,使人读起来犹如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全书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无不包含一个“爱”字。这个生生不息的神圣字眼,虽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惊心动魄,却总让人怦然心动,甚至泪流满面,提醒人们学会用一种温暖的眼光看世界。

当安利柯对沿街乞讨的母亲表现出漠然的神情是,父亲是这样及时地写道:“安利柯啊!好好听着!不幸的人伸了手求乞时,我们不该假装不知的啊!尤其是对于为了自己的小儿而求乞的母亲,不该这样。这小儿或者正饥饿着也说不定,如果这样,那母亲的难过将怎样呢?假定你母亲不得已要至于对你说:‘安利柯啊!今日不能再给你食物了呢!’”这一番话足以证明父亲的那颗金子般的心,他希望孩子富有爱心和同情心。

通过对本名著的学习,我真正体会到爱的教育蕴含了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出素质教育的根基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教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矗在全书中我们看到,家长和老师对孩子们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在道德上坚持高的标准和要求,在个性上允许孩子自由发展。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篇11】

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其形成可能有这样一些原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没有真正理解到学习对自己的意义;没有刻苦的精神;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得不到老师、家长的关心帮助;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等等,教育需要合力。

每一位学生,可能有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原因。只有寻找到了造成成绩下降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帮助他们进步。下面是我对我校一些学习困难、成绩和道德品质存在或多或少问题的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一些做法。

在我的印象中,小李是一名很上进的学生。可最近一段时间里,我发现他上课时,注意力始终无法集中起来,作业也变得拖拖拉拉的。问他有什么事,他也总是不肯正面回答。于是我决定去家访,了解了解他家里到底有什么事。

到了他家里,正巧他的父亲在,而且家里有客人。再看那些客人,好像在等小李的父亲。我一了解,原来是玩麻将的。于是我对小李的父亲说:“今天我有很要紧的事跟你谈,麻将以后再玩吧。”客人很不情愿地走了。我也有些明白小李为什么学习下降了。

接下来的谈话中,我首先讲了小李最近一段时间里,在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小李的父亲听到我说,最近小李成绩下降很厉害,而且注意力不集中时,李父很意外,说到对自己的儿子学习一直是很关心的,不知道他为什么退步了。

我说:“孩子的学习,不仅仅要靠他一个人来完成。作为家长,应该要为孩子提供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李父很奇怪地问:“学习不就是你们学校的事吗?怎么要靠我们家庭呢?”

小李说了这样一段话:“家里最近客人很多。他们来了,别的事不做,就是玩麻将。一玩就是到深更半夜的。说话声很大,特别是到了激动的时候,简直吵翻了天。吵得我无法做作业,无法看书。我有时心里很恨―――你们做家长的为什么只为自己考虑,而不为我考虑考虑?”

小李的话对他的父亲触动很大。看到他沉思了,我赶紧趁热打铁说:“孩子的学习,作为学校当然有责任。但是,不能仅仅靠学校。家庭的气氛、环境也很重要。如果做家长的不能为孩子提供比较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子女的学习是有很大影响的。一是可能使他不能静心学习,二是有可能使他对学习失去信心,认为读书无用。看到父母不读书,也活得好好的,在思想上会产生不正确的认识。这会影响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的。而且你们天天晚上打麻将赌博,本来就是违法的事,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留下阴影的。”

李父对我的话好像很认同,这真是好机会。那天我们谈的很多。此后,我又连续去了几次。李父出于对儿子的爱,渐渐地从麻将堆里解脱了出来,而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在儿子的身上。

小李在家里的学习环境终于好转了,他对学习的信心也增强了,成绩终于赶了上来。

这件事情对我的启示是:教育学需要合力。单凭学校的教育管理,不可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得到家庭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才能更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才能更好地提出对学生的教育方法,也才能使学生更好地

教育学名著读后感【篇12】

最近看了一本叫《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窗。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一个一线教师务必具备的教育技能。书中从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其中在教师与家长这一方面,这本书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忙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职责帮忙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构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一向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刻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刻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能够让家长和教师持续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能够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能够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每一个学期我们都会组织几次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

作为从事教育职业的每一个教师,个性是我们幼儿教师,重在研究学校教育的同时,还要研究家庭教育,重视家教指导工作。因此,教师与家长的互动与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将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联,才能共同把儿童教育工作做好。对我们来说,在双方沟通中怎样善于抓住时机,在随意交谈中如何自然的捕捉到家长的心声。怎样有艺术的向家长宣传、指导保教知识,还存在着必须的难度。

如何解决与幼儿家长沟通中存在着的一些困难?我认为就应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入手,不断提高与家长沟通的方式、途径与技巧。

教师每一天与家长接触时刻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掌握交谈技巧及说话的艺术。过去,我总认为时刻短,与其拐弯抹角,不如直截了当的说。于是有时当着孩子和家长就告状,弄得家长十分尴尬,孩子也害怕。这样,既不利于孩子克服缺点,也不利于家园配合。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窗,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人的一生有很多的窗需要开,既然选取了教师,就意味着要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寻找更多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