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集锦6篇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8-24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集锦6篇。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集锦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篇1

张双婷《吾国教育病理》是北大社会学教授郑也夫的著作,完全基于二手资料写作而成。

作者通过在历史学、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阅读大量著作,从多个角度对教育问题进行思考,撷取其中主要的理论框架与观点,"辐辏"成这本囊括全方面的作品。

其中,既有理性思考,也有当下的教育关注。

在笔者看来,应试教育只是当今中国教育的症状和征兆,军备竞赛试教点和病原体。

接下来,我将从视角定位、逻辑结构和思维方式三个方面对本书进行解读。

一、视角取向

笔者采用多学科视角,从历史、心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对教育进行思考。

是其一大特色。

作者从素质教育的问题开始谈起,认为其含义是模糊的,本身的模糊导致其目标和手段都不够清晰。

因此,笔者对素质教育的两个口号,一个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口号,一个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口号进行了批判,这两个口号都是空洞的、无用的。

这种震耳发匮的批判令人惊异!但作者似乎也没有提出更好的办法来解决中国教育的问题,其中有些观点,如考大学只报学校不报院系、说服企业和社会招聘时不看重学历,仿佛"掩耳盗铃"一般,似乎是有些可笑的。

此外,笔者将中国教育的**归为“军备竞赛”的压力,认为教育应尽快分离,并列举了德国的职业教育。

最后,作者又天马行空的分析了中国现今教育的生态,行政专权,但似乎也无可奈何。

总之,这本书提出了许多教育问题,但并没有认识到它的本质。

二、逻辑结构

本书采用“趋同”的逻辑结构,从语文教育的重心和语文教育的生态出发,以“疏导”和“放权”概括语文教育的方剂,构成本书的主体结构。

从空洞无用的素质教育理论到引发军备竞赛的原因,再到导质教育分流的问题,职业教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答案。

然而,职业教育在我国不受重视。

在作者看来,我国教育无法分流的原因在于三点第一是独生子女政策;第二是**的选拔与学历的结合;第三是复读。

郑也夫认为,独生子女政策消除了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成员的教育分流,直接导致了高考生在适龄人口中所占比例较高。

也就是说,独生子女承载着家庭的希望。每个家长都为孩子付出了太多的代价,所以高考成为孩子们的必然选择。

这加大了竞争的压力,使许多孩子成为高考的陪练和牺牲品。

但笔者给出的答案并不令人满意,值得进一步**。

中国教育的生态特征是行政垄断,其结果是多样性的丧失。

作者截取学校中的教材、科目与学生的兴趣、知情意与创造力等方面,论述权利**的危害。

正是福柯所说的"知识就是权利"

教育的无法分流导致军备竞赛与权利支配下教育多样性的丧失,相辅相成,摧毁着中国教育,这些构成了作者眼中的教育景观。

三、运思方式

在运思方式上,作者遵循"提问—释因—寻解"的批判思维模式进行论述,鞭辟入里地批判中国教育中丑陋的现象,发人深省。

然而,笔者的批评不够深刻,无法把握教育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教育要注意学生的兴趣,但学习却充满了枯燥和单调。

只有有持续的内生动力,才能努力学习,取得成绩。

如果我们盲目地追随学生的兴趣爱好,那将是对孩子的毁灭。

教育者之一无穷之事业也,其在人类,则与人类相终始;在国民,则与一国相终始;在个人,则与其一身相终始。

无论何时,教育都将是讨论不尽的话题。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篇2

本书作者“爱之深,责之切”,围绕教育的放权与分流,对中国教育的现状作了剖析,抒发了一名知识分子的忧国情怀。其中,中国社会的单一价值观与独生子女的国策诱发了分流教育的夭折,中国等亚洲国家过分强调的复习与复读又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扼杀。这种竞争的空前加大,让教育异化,让学习者的心灵扭曲,让教师的教育价值判断有误。本书对于学科教学,有着自己的批判与见解。因此,结合学校与自己的教学实际,总结为如下几条:

1.在学校的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与教师可以构建我们的小环境:回归教育原点,尊重学生的身心内在,适合社会需要。教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做适合学生的教育,做针砭时弊的顺应化教学。不扭曲,不异化自己与学生的心灵,做一名健康的身心培育师,心灵的守护者,成长的护航者。

2.深刻反思学校的学科教学,特别是语数外,提倡科学与音体美的艺术课程。做到全面发展,教学眼中有人,尊重其身心规律。英语是过分重视工具性,考试与成绩,多少人学而不用。因此,外语学习也要分流。学习的人在质不在量,一部分人学好就可以了。放低要求,提高针对性与成效。

3.教学中善用奖励、惩罚,有自己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书中引言到,“动力与兴趣可以激发,创新不可以激励。“你的目的是提高雇员的长期总做质量,帮助学生成为用心的思考着与自觉学习者,那么奖励与惩罚完全没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艺术进行“外奖”来引领“内奖”。内奖便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是学习本身的乐趣。乐,就是学习最高的境界。

4.明确复习育人立意。不是知识的重复而是一种体系的构建与学习的体验。

复习,过度复习,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因此,要以新授课为主,不要过早、过度复习。复习时尊重学生的能动性,参与知识的体验,重组与体系构建,更多的是让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伴侣。讲求学习的方法与知识获得的方法,反对死学,反对知识灌输,不要让知识成为教学的唯一,不要让成绩成为唯一的价值取向。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篇3

认真看了一遍《吾国教育病理》,感触颇深,在这本教育名著中作者对我国教育出现的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深入剖析了产生这种病理的原因,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例如:我国教育的年龄过长,教育过程长期在校,脱离实践基层,造成脱节,教育结果学生成了高学历低能力。对于我国的教育模式和制度、人才培养的羁押制度、人才的分流、对降低成本的作用、人才培养的多方面性、创新能力的缺乏等问题,我们应该深入思考和学习。

但我认为在某些方面存在一些激进和不完整的观点。例如,我们不能把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一概而论,也不能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教育或学校的错误。总之,读一本完整的书对我有三大感受:

第一学校教育模式批判

一。学校已成为教育中唯一严格的等级制度,教材的规范使用,让学生在只有知识水平的保护和封闭空间里呆了十多年,形成了一个性格相似的人。

2。自学效果与教学效果的期末考核标准:自学能力的提高。因为一切学习说到根本都是自学。

他人能做的是教,且只能是教。学是自已的事情,也只能是自已的事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教你们学会什么,而在于教“学会学习”,不能逼迫你平行地跟众多科目走,而要让你在广泛的接触和自由的选择中形成自己智力上的爱好。自学就是在阅读之后,决定方向、选择话题、发现信息、消化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观点和计划。

学校教育就是外力太强,导致内力的丧失。

三。互联网将极大地影响当前的教育模式。平庸的教师下岗,新的师徒结合,高效的小班讨论

四。学习方式:学习被社会错误地代表。学校与单一的教学方式差异不大,使学生形成统一的人格。一个好的教育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性格,每一种性格都有其优缺点,也有其特点。不同的人在社会上有不同的用途。

增加教育多样性,个人有真才实学,社会才坚实可靠。

第二知情志

重视智慧过头、提升手段有误。教与学关系要明白“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教育是教会学生自学。

情商是每个人生存所必须的,也是理性决策所必须的。提高情商使自己具有功利效益,我们提高情商使社会更加和谐。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能促进情商的培养。

教育应增加两种活动:体育活动和人际活动。

通过糖果实验讨论意志力:自志力和决心。有先天成分,后天开发空间余地很大。

立志的前提是自决,而不是他人迫使。认定自己能未必就能,认定自己不能就断乎不能。中国的教育需要倡导英雄主义,培养领袖和名人。

第三兴趣

人类的好奇心倾向于寻求适度的新奇感和刺激。好奇心是最初的驱动力。兴趣往往是由好奇心引起的。兴趣是一种特殊而持久的好奇心。兴趣是一种情感,它帮助我们把注意力和精力不平等地投入到所遇到的人或事上,以一种有优先权和偏见的方式面对生活。

有的对一切都能建立兴趣,做一行爱,有的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工作只是一份工作。有些人认为这很无聊,有些人认为不一定是后者能不断发现新事物和新关系。当一个人因为兴趣而进入某事物时,他从中学习到的新因素越多,他就越感兴趣。他在这方面越有天赋,就越感兴趣。

他在其中又体会到了一种“成长的乐趣”。兴趣、专业知识和不断发现的结合构成了持续兴趣的铁三角。空虚、无聊、抑郁等不良心理、粗暴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上日益蔓延。

人们只有多运动、保持快乐情绪,必须去满足真正的兴趣才会有幸福感。相当多的孩子,只要有很多独立的事间,就会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国教育对孩子兴趣的破坏是釜底抽薪。

为考试而教、为奖惩而学的学校形成了全球性的功利教育危机。中国社会因为格外缺少与功利抗衡的文化力量而首当其冲。

如何去让学生保持兴趣的教育?1、坚持“做人之道重于做事之道;生命的范筹大于事业的范筹”的思想开展好通识教育。做“通”大于“专”的教育。

(较早地确定专业或面对的信息太过狭窄,都不利于兴趣的发育)2、教育生态是学校只提供而非强调、强迫,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兴趣,什么兴趣是次要的,关键是有,当一个孩子有了兴趣,他就有了人格,他的兴趣有可能改变,但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的性格不易改变。

好的教育旨在造就一种淡化目标、听任个性自在发育的教育生态,如此生态自会孕育伟大的创新者,相反,矢志培养创新者的教育多半是拔苗助长的坏教育。

学校就是解决学生们“吃饭”的食堂。教师就是大厨。(只在第十四章第三部分提到教师在学校的地位。

)学生必须要长年累月在这里吃,各科教材就是食材。食堂不能每人半斤定量,不能喂食,搞精英教育、创新教育就像想通过食堂吃出姚明一样,其实学生日后成了大力士也确不是食堂的功劳。食堂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食堂饭菜功能是解决温饱,营养再多,也保证不了来我们这吃食堂饭菜人人出去就不会生病。

食堂做的是让学生想吃,或者让学生吃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继续按照全国统一菜单或食堂应有自己的学生菜单。愿我们的食堂能够做出八大菜系,能够推陈出新,能让进门的每个人都吃到自己喜欢的饭菜,能吃饱吃好。

吾国教育病理一书谈的就是教育政策设计存在的有些问题。作为教育政策的未端践行者学校来说是迟到的警醒。我们现该怎么办呢?

我们的学校树立服务师生意识,时刻能站在师生立场上思考,以营造师生喜爱的校园为已任而奋斗不止。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篇4

昨晚,夜读郑也夫先生的《吾国教育病理》。书中对中国教育现状问题的本质做了精准的诊断,对于书中提到的中国教育问题的系统性分析和平时我对中国一些教育问题碎片化的思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读了郑先生的书后使我对教育现状的一些个人思考达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中国教育制度在成就了很多人的同时,也让很多人终生讨厌学习,毁灭了一代人兴趣、创造性和求学的热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第一个功能就是提升能力,第二个功能是赢得社会竞争。能力的高低是没有办法进行衡量的,在时间上首先就没办法衡量一个人的能力,考察是要长期的一个人的爆发发展是不定期的,能力的那么多指标你怎么能给他一个合理的分数呢?我国的高考制度在本质上是把人区分出来的制度,它并不是提升能力的办法。而分数让提升能力变得不重要,把人区分出来的变得很重要。要改变高考制度下中国教育的问题要一点一滴的慢慢改进。当前推进教育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崔雪君老师之所以创办"袋鼠妈妈悦读教室",就是因为在她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和经过了大量的教育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基于对教育的理想和责任心所推出的传统经典阅读+电影阅读的兴趣教育方法。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读图时代、视频时代,书本阅读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对求知的兴趣,电影阅读把孩子们的抽象想法具像化,把两者结合起来。结合电影实践课、读书行走计划去让孩子亲身感受阅读的快乐,协作的快乐,让孩子在快乐实践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锻炼他们的情商和协作精神。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都是在培养智商教育,而情商教育在社会竞争和日常生活中是要比智商要重要的多。特别是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下情商教育和创造力凸显的异常重要。例如互联网和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产生了嘀嘀打车,乐视的董事长贾跃亭把很多行业的精英人才都团结到自己的旗下做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手机、互联网汽车这需要何等的情商了。我觉得在互联网时代下让孩子把兴趣、实践、求知精神结合起来都能在将来产生很多伟大的成就,他们都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取得成功。知识的力量,阅读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下显得更加重要,它能激发无穷的创造力。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最骄傲的传奇。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篇5

本书作者“爱之深,责之切”,围绕教育的放权与分流,对中国教育的现状作了剖析,抒发了一名知识分子的忧国情怀。其中,中国社会的单一价值观和独生子女的国家政策导致分流教育过早夭折,中国等亚洲国家过度强调再阅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这种竞争的空前加大,让教育异化,让学***心灵扭曲,让教师的教育价值判断有误。

这本书对学科教学有自己的批评和见解。因此,结合学校及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在学校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和教师可以营造我们的小环境:回归教育本源,尊重学生的内在身心,满足社会的需要。

教师在自己的一亩土地上,做适合学生的教育,做适应教学的事情。不扭曲、不疏远自己和学生的心灵,做一名健康的身心教练、心灵守护者、成长护航者。

2。深刻反思学校的学科教学,特别是语文课的数量,倡导科学与声、体与美的艺术课程。做到全面发展,教学眼中有人,尊重其身心规律。

英语过分强调工具性、考试性和表演性,有多少人不用它就学会了。因此,外语学***分流。学***在质不在量,一部分人学好就可以了。

放低要求,提高针对性与成效。

三。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奖惩手段,有自己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书中引言到,“动力与兴趣可以激发,创新不可以激励。“你的目的是提高雇员的长期总做质量,帮助学生成为用心的思考着与自觉学习者,那么奖励与惩罚完全没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艺术进行“外奖”来引领“内奖”。

内奖便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是学***的乐趣。乐,就是学***的境界。

4.明确复***立意。它不是知识的重复,而是一个系统的建构和学习。

复习,复习过度,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所以我们应该优先进行新的教学,不要太早,复习过度。复***重学生的能动性,参与知识的体验,重组与体系构建,更多的是让知识的学***学生成长的伴侣。要注重学习方法和知识获取,反对死记硬背和知识灌输,不让知识成为唯一的教学,不让成就成为唯一的价值取向。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篇6

我试图尽力保持冷静,却很难做到。我做不了学术,由此可见一斑。一篇书评,到底还是变成了自家的胸臆,不过,这没什么不好。

套用一句歌词:想说却还没说的,还很多。

一、愤懑

郑也夫先生是性情中人。

书的前言,开门见山便是这样一句:“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一个超龄愤青的双重愤懑之情。”读到这句我就喜欢了。

书后的作者介绍中有这么一句“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这一定是夫子自道。在这“边缘人”的宣言中,有一股藏不住的豪气,配上那一副身板壮实的照片,足以起我之懦。

好,把上面的一些关键词放到一起--愤懑,边缘,英雄,独立,气概,豪气。郑也夫先生之所向往,也就大致可以明白。教育是培养人的,而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什么人呢?取上面的反义词就可以了--麻木,主流,平庸,从众,懦弱,泄气。当然,病症还不止于此。

二、“放”

本书分上下编,上编为“分流”,下编为“放权”。我通篇读下来,感觉全书的核心就在一个“放”字上。我想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它。

第一,管理者的放权。

本书的第十四章是很特别的,前已述及,其标题为“行政专权:单一化的根源”。作者自言“这是本书中最好理解、理论上最无挑战性、实践中最具挑战性的篇章”。虽是如此,却也打开了我的眼界。如果教育可以由政府办,也可以由团体办,由个人办,那该多好。放权的结果是我们可以“提供”多样的教育,而非“规定”唯一的教育。不同宗旨和理念并存,社会有多元的需求,个人也能有多元的选择。

作为个人,我自己没有脱离过“大一统”的教育体系,以前做学生,现在做老师,真是无比沉闷,无比压抑。我不敢说我的教育理念就是“对”的,现有的教育模式就是“错”的。但我相信,一个健康的、多样的教育生态之中,当有如我者的一席之地。而现实却很可疑,很悲哀。

第二,教育者的放手。

本书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分别讨论“知情志”、“兴趣”、“创造力”,得出的结论恐怕要让积极负责的教师们茫然。

读这几章的时候,不由感叹深得我心。本书运用的是学理,我依靠的是经验和感受,而结论竟是高度一致的。

前次月考作文,选了赵鑫珊的两句诗为材料:“上帝爱鱼,造了许多湖泊和小溪;人也爱鱼,造了许多网鱼的工具。”而吊诡的是,我们以这种方式去考察学生,亦属网鱼。有人写了深思明辨的文章,却因为没看见“记叙文”三个字,得分只能不及格。

上学期的家长会,一位资深教师明确表示:在学校,“我就是抽他们的那根鞭子”,同时劝告家长在家里也要把鞭子拿起来。我不愿举鞭子,所以很不受这位资深教师的待见,见其来告学生的状,开口则“你们班”,我一个头就变成两个大。

第三,受教育者的放开。

本书的上编以“分流”为主题,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五章“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作者举了曾国藩、张謇、蔡元培、毛泽东等家庭的例子,认为“家庭分流”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不靠制度约束,而自发、自然地形成了分流。比如曾家“纪”字辈兄弟,一部分外出科考,一部分留守持家,还有人皈依科学。作者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长心态失衡,从而毁了“家庭分流”的传统,使得整个社会都参与到了“学历军备竞赛”中去。

据我所知,心态好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是有的,传统的力量并没有彻底消失。在群体躁进的情况下,个别的声音湮没无闻,但他们是有力量的。而且,人从来不是被动的。我对“求诸己”的学问深以为然。

我想把“放开”这个词,当成是受教育者主动的、自觉的行为。什么是放开?就是尽力放开手脚,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自己为“分流”做主。实际上教育活动中的真正主角,甚至是唯一主角,就是受教育者自己。我常常对学生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外面昏天黑地,但并不是一无可为的。尤其,以精英自许的优秀学子们,该有一点这样的心气。人云亦云,趋利而动,博得一个社会认同的功名,获得一份令人艳羡的收入,这样的人不是精英。在学历竞争中胜出,这只是掌握命运的诸多方法之一种,而且不见得高明。

这个寒假,有个学生去南京参加了“模拟联合国”,回来写了一篇随笔,其中有这样的话:“闭幕式结束时,我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以后再也不参加模联了。原因很简单,我不适合。……去了南京以后,我才知道,有些路,你不走就永远不知道不该走。要不是当初鼓起了勇气走,我到现在估计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渴望,却不敢迈步,为这条本该走到一半就回头的路耽误了对其它道路的探索。”--我很欣赏这种真诚的退却。这何尝不是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我们从来只教人前进,不讨论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