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合集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8-26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合集。

当我们对作者写的作品有不一样的看法时。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通过认真研究大学生范文网编辑为您制作了这份优秀的“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期待这篇文章能够让您更加深入地了解某个领域!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1】

《吾国教育病理》学习心得

1、内容概述

第一部分(七个章节)谈了中国教育的主症——军备竞赛(文凭热)及解决之道

第一章论述了素质是能力和人才的空洞素质理论。实施素质教育没有有效的手段。中国教育的主要症状是军备竞赛。只有以分流的方式缓解军备竞赛,才能改变应试教育生态。分流的改善又依赖于社会生态的改善。

第二章:教育与发展无用

第三章:德国教育分流体制的良好机制使学生10岁基本决定就业趋势

第四章中国职业教育的困境

第五章中国传统分居的终结独生子女国家政策消灭了中国传统社会家庭成员教育的分居,这直接导致了适龄高考生比例的居高不下

第六章官员的学历本科学历后22岁入仕,在基层一步一个脚印拾阶而上的历练更实用。政务要在干中学,谁堪大任要在实干中比较。

第七章复习和重读使学生成为拉磨的马复习时间,占时间太多。它是扼杀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最大手段,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是我们发挥潜能的平台。提倡用人淡化学历和实施一年多考制

第二部分(七个方面)谈中国的教育生态

第一学校教育模式批判

一。学校已成为教育中唯一严格的等级制度,教材的规范使用,让学生在只有知识水平的保护和封闭空间里呆了十多年,形成了一个性格相似的人。

2。自学效果与教学效果的期末考核标准:自学能力的提高。因为一切学习说到根本都是自学。

他人能做的是教,且只能是教。学是自已的事情,也只能是自已的事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教你们学会什么,而在于教“学会学习”,不能逼迫你平行地跟众多科目走,而要让你在广泛的接触和自由的选择中形成自己智力上的爱好。自学就是在阅读之后,决定方向、选择话题、发现信息、消化思考,产生自己的想法、观点和计划。

学校教育就是外力太强,导致内力的丧失。

三。互联网将极大地影响当前的教育模式。平庸的教师下岗,新的师徒结合,高效的小班讨论

四。学习方式:学习被社会错误地代表。学校与单一的教学方式差异不大,使学生形成统一的人格。一个好的教育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性格,每一种性格都有其优缺点,也有其特点。不同的人在社会上有不同的用途。

增加教育多样性,个人有真才实学,社会才坚实可靠。

第二知情志

重视智慧过头、提升手段有误。教与学关系要明白“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教育是教会学生自学。

情商是每个人生存所必须的,也是理性决策所必须的。提高情商使自己具有功利效益,我们提高情商使社会更加和谐。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能促进情商的培养。

教育应增加两种活动:体育活动和人际活动。

通过糖果实验讨论意志力:自志力和决心。有先天成分,后天开发空间余地很大。

立志的前提是自决,而不是他人迫使。认定自己能未必就能,认定自己不能就断乎不能。中国的教育需要倡导英雄主义,培养领袖和名人。

第三兴趣

人类的好奇心倾向于寻求适度的新奇感和刺激。好奇心是最初的驱动力。兴趣往往是由好奇心引起的。兴趣是一种特殊而持久的好奇心。兴趣是一种情感,它帮助我们把注意力和精力不平等地投入到所遇到的人或事上,以一种有优先权和偏见的方式面对生活。

有的对一切都能建立兴趣,做一行爱,有的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工作只是一份工作。有些人认为这很无聊,有些人认为不一定是后者能不断发现新事物和新关系。当一个人因为兴趣而进入某事物时,他从中学习到的新因素越多,他就越感兴趣。他在这方面越有天赋,就越感兴趣。

他在其中又体会到了一种“成长的乐趣”。兴趣、专业知识和不断发现的结合构成了持续兴趣的铁三角。空虚、无聊、抑郁等不良心理、粗暴的生活方式在社会上日益蔓延。

人们只有多运动、保持快乐情绪,必须去满足真正的兴趣才会有幸福感。相当多的孩子,只要有很多独立的事间,就会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中国教育对孩子兴趣的破坏是釜底抽薪。

为考试而教、为奖惩而学的学校形成了全球性的功利教育危机。中国社会因为格外缺少与功利抗衡的文化力量而首当其冲。

如何去让学生保持兴趣的教育?1、坚持“做人之道重于做事之道;生命的范筹大于事业的范筹”的思想开展好通识教育。做“通”大于“专”的教育。

(较早地确定专业或面对的信息太过狭窄,都不利于兴趣的发育)2、教育生态是学校只提供而非强调、强迫,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兴趣,什么兴趣是次要的,关键是有,当一个孩子有了兴趣,他就有了人格,他的兴趣有可能改变,但对某些事物感兴趣的性格不易改变。

第四创造力

有创造力的人很少。智力、知识和成就知识一个门槛。创新可遇不可求,越是大的创新,越是事先不清楚目标,外奖无益有害会抑制内在动机的发育,会扭曲、抑制内在的兴趣,会适得其反。有创造力的人通常在精神世界中寻找刺激,而不是在现实世界中寻找冒险的刺激。

创新者是指脱离正确轨道、效率低下或在促进创新方面受到干扰的人。创新者离不开教育的营养环境,但教育对创新者培养的趋同与整合只会扼杀其负面效应。

提供一个宽松、宽容、独立、自由的学习环境,不受任何干预,创新性人才就会应运而生。

第五科目

语文:政治与科学夹缝中的文学,标准化考试让文学非黑即白没了意识形态,什么都去教、教是万能让写作成为催熟的果子。数学:

学得越深用得比重越小。走进数学的每一步都有过自己的摸索,这样在更大程度上增长的才是能力,而非知识。成为应试工具的数学日益丧失其开发思维的作用,改革的任务最艰巨。

外语:多数人学而无用。开科技史(通识性的联系科学与文学)、开好体育、艺术、家政等让教育彻底改观。

教育是教会人生活,会艺术化生活。

第六选材

天赋论中国考试学影响大,应等侍花开家长用脚投票、学校招生需要产生了的形形色色重点班、校靠后天更多、更好的学习掩盖先天的潜质,破坏了筛选的生态。潜力上不是尖子,不可能培养成尖子,而潜力上是尖子,没有发现和培养,同样不会成为尖子。要消除中小学声誉上的差距才利于选材。

政府是唯一铲平的力量。1、教学硬件一样。2、教师工资均等3、教师定期轮转。

第七行政专权

级别的作用是让校长自我矮化,而老师是学校的主人。单一的学校,大一统的教育直接、间接导致学校间激烈、恶性的竞争。学校要自主办成特色。

2、精彩摘录

功利、拜金、世俗化、无信仰,这诸多特征都颇令国人丧气,以为这是当代中国之专利。悉心查看,它们很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某种趋势。中国问题也是世界缩影。

不过是我们走在了最前面。13亿人步入世界,真的可以劣币逐良币、带坏这个世界的。如此我们也理应做出更深入的思考。

领悟历史的变迁,开启教育转型,本来不难。但它所承受的社会晋升功能,使它无法思虑这一转型。唯愿此一觉悟蔓延、某些新趋势的涌现,微妙契机的浮出,会促成教育的转型。

3、感悟

好的教育旨在造就一种淡化目标、听任个性自在发育的教育生态,如此生态自会孕育伟大的创新者,相反,矢志培养创新者的教育多半是拔苗助长的坏教育。

学校就是解决学生们“吃饭”的食堂。教师就是大厨。(只在第十四章第三部分提到教师在学校的地位。

)学生必须要长年累月在这里吃,各科教材就是食材。食堂不能每人半斤定量,不能喂食,搞精英教育、创新教育就像想通过食堂吃出姚明一样,其实学生日后成了大力士也确不是食堂的功劳。食堂仅仅是一个吃饭的地方,食堂饭菜功能是解决温饱,营养再多,也保证不了来我们这吃食堂饭菜人人出去就不会生病。

食堂办得的是让学生愿吃,还是学生应吃成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哪个是我们管理者优先要思考的。是继续按全国统一菜单做还是食堂要有自己学生的菜谱。愿我们的食堂能够做出八大菜系,能够推陈出新,能让进门的每个人都吃到自己喜欢的饭菜,能吃饱吃好。

吾国教育病理一书谈的就是教育政策设计存在的有些问题。作为教育政策的未端践行者学校来说是迟到的警醒。我们现该怎么办呢?

我们的学校树立服务师生意识,时刻能站在师生立场上思考,以营造师生喜爱的校园为已任而奋斗不止。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2】

我试图尽力保持冷静,却很难做到。我做不了学术,由此可见一斑。一篇书评,到底还是变成了自家的胸臆,不过,这没什么不好。

套用一句歌词:想说却还没说的,还很多。

一、愤懑

郑也夫先生是性情中人。

书的前言,开门见山便是这样一句:“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一个超龄愤青的双重愤懑之情。”读到这句我就喜欢了。

书后的作者介绍中有这么一句“很高兴一直在流动,始终是边缘人,得以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这一定是夫子自道。在这“边缘人”的宣言中,有一股藏不住的豪气,配上那一副身板壮实的照片,足以起我之懦。

好,把上面的一些关键词放到一起--愤懑,边缘,英雄,独立,气概,豪气。郑也夫先生之所向往,也就大致可以明白。教育是培养人的,而我们的教育培养的是什么人呢?取上面的反义词就可以了--麻木,主流,平庸,从众,懦弱,泄气。当然,病症还不止于此。

二、“放”

本书分上下编,上编为“分流”,下编为“放权”。我通篇读下来,感觉全书的核心就在一个“放”字上。我想从以下三个层面来理解它。

第一,管理者的放权。

本书的第十四章是很特别的,前已述及,其标题为“行政专权:单一化的根源”。作者自言“这是本书中最好理解、理论上最无挑战性、实践中最具挑战性的篇章”。虽是如此,却也打开了我的眼界。如果教育可以由政府办,也可以由团体办,由个人办,那该多好。放权的结果是我们可以“提供”多样的教育,而非“规定”唯一的教育。不同宗旨和理念并存,社会有多元的需求,个人也能有多元的选择。

作为个人,我自己没有脱离过“大一统”的教育体系,以前做学生,现在做老师,真是无比沉闷,无比压抑。我不敢说我的教育理念就是“对”的,现有的教育模式就是“错”的。但我相信,一个健康的、多样的教育生态之中,当有如我者的一席之地。而现实却很可疑,很悲哀。

第二,教育者的放手。

本书第九章至第十一章,分别讨论“知情志”、“兴趣”、“创造力”,得出的结论恐怕要让积极负责的教师们茫然。

读这几章的时候,不由感叹深得我心。本书运用的是学理,我依靠的是经验和感受,而结论竟是高度一致的。

前次月考作文,选了赵鑫珊的两句诗为材料:“上帝爱鱼,造了许多湖泊和小溪;人也爱鱼,造了许多网鱼的工具。”而吊诡的是,我们以这种方式去考察学生,亦属网鱼。有人写了深思明辨的文章,却因为没看见“记叙文”三个字,得分只能不及格。

上学期的家长会,一位资深教师明确表示:在学校,“我就是抽他们的那根鞭子”,同时劝告家长在家里也要把鞭子拿起来。我不愿举鞭子,所以很不受这位资深教师的待见,见其来告学生的状,开口则“你们班”,我一个头就变成两个大。

第三,受教育者的放开。

本书的上编以“分流”为主题,其中令我最感兴趣的,是第五章“中国传统分流的终结”。作者举了曾国藩、张謇、蔡元培、毛泽东等家庭的例子,认为“家庭分流”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不靠制度约束,而自发、自然地形成了分流。比如曾家“纪”字辈兄弟,一部分外出科考,一部分留守持家,还有人皈依科学。作者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长心态失衡,从而毁了“家庭分流”的传统,使得整个社会都参与到了“学历军备竞赛”中去。

据我所知,心态好的独生子女家庭也是有的,传统的力量并没有彻底消失。在群体躁进的情况下,个别的声音湮没无闻,但他们是有力量的。而且,人从来不是被动的。我对“求诸己”的学问深以为然。

我想把“放开”这个词,当成是受教育者主动的、自觉的行为。什么是放开?就是尽力放开手脚,去寻找适合自己的道路,自己为“分流”做主。实际上教育活动中的真正主角,甚至是唯一主角,就是受教育者自己。我常常对学生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虽然外面昏天黑地,但并不是一无可为的。尤其,以精英自许的优秀学子们,该有一点这样的心气。人云亦云,趋利而动,博得一个社会认同的功名,获得一份令人艳羡的收入,这样的人不是精英。在学历竞争中胜出,这只是掌握命运的诸多方法之一种,而且不见得高明。

这个寒假,有个学生去南京参加了“模拟联合国”,回来写了一篇随笔,其中有这样的话:“闭幕式结束时,我暗暗下了一个决心:以后再也不参加模联了。原因很简单,我不适合。……去了南京以后,我才知道,有些路,你不走就永远不知道不该走。要不是当初鼓起了勇气走,我到现在估计还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渴望,却不敢迈步,为这条本该走到一半就回头的路耽误了对其它道路的探索。”--我很欣赏这种真诚的退却。这何尝不是主动掌握自己的命运?而我们从来只教人前进,不讨论后退。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3】

本书作者“爱之深,责之切”,围绕教育的放权与分流,对中国教育的现状作了剖析,抒发了一名知识分子的忧国情怀。其中,中国社会的单一价值观和独生子女的国家政策导致分流教育过早夭折,中国等亚洲国家过度强调再阅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这种竞争的空前加大,让教育异化,让学***心灵扭曲,让教师的教育价值判断有误。

这本书对学科教学有自己的批评和见解。因此,结合学校及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在学校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学校和教师可以营造我们的小环境:回归教育本源,尊重学生的内在身心,满足社会的需要。

教师在自己的一亩土地上,做适合学生的教育,做适应教学的事情。不扭曲、不疏远自己和学生的心灵,做一名健康的身心教练、心灵守护者、成长护航者。

2。深刻反思学校的学科教学,特别是语文课的数量,倡导科学与声、体与美的艺术课程。做到全面发展,教学眼中有人,尊重其身心规律。

英语过分强调工具性、考试性和表演性,有多少人不用它就学会了。因此,外语学***分流。学***在质不在量,一部分人学好就可以了。

放低要求,提高针对性与成效。

三。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奖惩手段,有自己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书中引言到,“动力与兴趣可以激发,创新不可以激励。“你的目的是提高雇员的长期总做质量,帮助学生成为用心的思考着与自觉学习者,那么奖励与惩罚完全没用。”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艺术进行“外奖”来引领“内奖”。

内奖便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是学***的乐趣。乐,就是学***的境界。

4.明确复***立意。它不是知识的重复,而是一个系统的建构和学习。

复习,复习过度,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所以我们应该优先进行新的教学,不要太早,复习过度。复***重学生的能动性,参与知识的体验,重组与体系构建,更多的是让知识的学***学生成长的伴侣。要注重学习方法和知识获取,反对死记硬背和知识灌输,不让知识成为唯一的教学,不让成就成为唯一的价值取向。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4】

昨晚,夜读郑也夫先生的《吾国教育病理》。书中对中国教育现状问题的本质做了精准的诊断,对于书中提到的中国教育问题的系统性分析和平时我对中国一些教育问题碎片化的思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读了郑先生的书后使我对教育现状的一些个人思考达到了不吐不快的地步。

中国教育制度在成就了很多人的同时,也让很多人终生讨厌学习,毁灭了一代人兴趣、创造性和求学的热情。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第一个功能就是提升能力,第二个功能是赢得社会竞争。能力的高低是没有办法进行衡量的,在时间上首先就没办法衡量一个人的能力,考察是要长期的一个人的爆发发展是不定期的,能力的那么多指标你怎么能给他一个合理的分数呢?我国的高考制度在本质上是把人区分出来的制度,它并不是提升能力的办法。而分数让提升能力变得不重要,把人区分出来的变得很重要。要改变高考制度下中国教育的问题要一点一滴的慢慢改进。当前推进教育最好的方法其实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崔雪君老师之所以创办"袋鼠妈妈悦读教室",就是因为在她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经历和经过了大量的教育调研考察的基础上结合当今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基于对教育的理想和责任心所推出的传统经典阅读+电影阅读的兴趣教育方法。当今的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读图时代、视频时代,书本阅读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对求知的兴趣,电影阅读把孩子们的抽象想法具像化,把两者结合起来。结合电影实践课、读书行走计划去让孩子亲身感受阅读的快乐,协作的快乐,让孩子在快乐实践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让每一个孩子体会到自己在团队中的重要性。锻炼他们的情商和协作精神。目前我国的教育制度都是在培养智商教育,而情商教育在社会竞争和日常生活中是要比智商要重要的多。特别是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下情商教育和创造力凸显的异常重要。例如互联网和交通出行结合起来产生了嘀嘀打车,乐视的董事长贾跃亭把很多行业的精英人才都团结到自己的旗下做互联网电视、互联网手机、互联网汽车这需要何等的情商了。我觉得在互联网时代下让孩子把兴趣、实践、求知精神结合起来都能在将来产生很多伟大的成就,他们都会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取得成功。知识的力量,阅读的力量在互联网时代下显得更加重要,它能激发无穷的创造力。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最骄傲的传奇。

吾国教育病理读后感【篇5】

如何消解"学历军备竞赛"的恐惧

——我读《吾国教育病理》

陈文芳

我上研究生时学的是教育学,所以在读这本书时,内心比较复杂,有欣喜,也有难过。欣喜的是又多了一种看中国教育的方式,另外,这本书为我打开了很多可以继续涉足的小径之门,也使我开心;难过的是作者寻找到的中国教育症结短时期内根本无法改变,还有一点,我特别不愿意讲,但却是无法掩饰的事实——今天的大部分所谓的教育研究专家,根本就没有能力写出这种有丰富内容、又有历史厚度的教育研究著作。

还是回到今天活动的主题,我想先谈谈这本书的书名——《吾国教育病理》,书名意味着它是一本诊断性的书,核心是谈中国教育的病症。作者郑也夫诊断出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历军备竞赛".

一直以来,把中国教育的问题归结于应试教育这个说法获得了广泛的认同,郑也夫提出的"学历军备竞赛"源自应试教育,但与应试教育有根本性区别。应试教育"可以是一家一户的态度和行为"(前言),家庭是有选择空间的——这一部分家庭选择应试教育,另外一些家庭也可以选择别的教育方式。而学历军备竞赛,和国家之间的军备竞赛非常相似,一个国家亮出一个新型武器,与之敌对的国家一定会亮出一个更高级的装备,这种军备竞赛是病态的,无休止的。仇恨是双方的主导情绪。

我们福州一加一教师读书俱乐部成员黄静老师的孩子,从小喜欢画画,画得也很好,可是上高中后,她拒绝进艺术班。不是她不喜欢画画了,而是因为周围的学艺术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由于成绩不好才去学的艺术,为此她感到压力很大:自己本来学习成绩挺好的,一旦选择考艺校,很多人就会拿异样的眼光来看我,觉得我是因为成绩差才去考艺校的,而成绩差又意味着我这个人很差。黄静女儿感受到的这种奇怪的、无法逃避的、无处遁形的、却真实存在的压力,正是郑也夫所说的学历军备竞赛所造成的。

学历军备竞赛导致了这么一种社会认知:只有你的学习成绩是好的,你的人才是"好"的,你的未来才可能走得好;你想要拥有好的人生,有且只有一条出路——考出好成绩。这样的意识形态既影响了家庭对待孩子的观念和方式,也以某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了孩子对他自己人生的理解和判断。

严格说来,学历军备竞赛就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洗脑手段,它效率极高,让大部分人认同并且只认可(有的时候也是别无选择)这条道路。学历军备竞赛发展到今天,"选手"的年龄越来越小,不少孩子一生下来就加入了这场拥有亿万选手的战场。偶尔有反叛者,反叛的过程大多极为惨烈——长时间背负冷眼、疏离与指责。

实际上,生活在忙于学历军备竞赛的社会,每个人内心都是不安全的,因为每个人都在谋划要如何超越他人,只有超越了他人才能证明"我"的价值,而"我"超越他人的反面则是:不断地有人超越"我".最终的结果是,每个人都时时处于害怕被人超越的恐惧当中,这样的恐惧滋生出普遍性的对生命的漠视与仇恨。

郑也夫是大学里的教授,这本书的写作有着明显的理论研究特征。所谓理论就是能够自圆其说,具备论说的自足性。

在《前言》第一句,郑也夫就谈到自己的写作动机:"写作这本书的动力是愤懑".他承认自己是带着很强的情绪来写这部理论著作的,听上去完全违背了"做研究要理性、中立、客观"的基本原则。但在本书的156到162页,作者转述了多项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证明了"情绪驱使没什么不好。我以为人类成员的'多数行为是由情绪驱使的。……我甚至认为,好的研究大多在选题时已积蓄了充沛的动力,那动力若与情感无涉倒令人费解了。"(前言)首先让自己的写作动机取得"合法性",这里面既隐藏着作者对教条化的研究规范的批判,又透露出一股对自己的研究的自信。

当我读到"爱无疑是一种情感,恨其实与爱构成了情感这枚硬币的正反面"这句话时,我意识到,郑也夫的"愤懑"背后,也隐藏着对孩子,对生命成长的深沉的爱意。我读书时喜欢时不时地从文本中跳出来,然后从自己的视角去分析、品味、体验作者写某句话、某段话时的情绪状态,我觉得这种感觉挺好玩的。这是题外话。

正是在不断地遭遇问题-愤懑-继续遭遇问题-继续愤懑之中,郑也夫开始"寻找真问题——解释其产生之因——寻求其解决之路".我们可以在本书的前两章看到作者寻找真问题的线索,以及对问题产生之原因的严谨分析。我在这里主要想谈一下作者分析出的"解决之路"对我的启发。

我在读这一类书的时候,经常是"双管齐下",一是看作者如何谈问题,一是回到自身,思考自己可以去做些什么。

本书给我的启发可以归到下面这个题目中来谈:什么才是教育的正道?我将从父母、教师和个体自身三个方面来谈这个话题。

从父母的角度来讲。

我们的父母应当坚定一个信念,"永远不要去爱使儿童备受折磨的教育体制"(张文质语),"家长天真地支持学校强制的体制,却把自己变成孩子的敌人,有时是终生的敌人".(P150)从最低的底线来说,如果父母已经意识到了孩子正处于学历军备竞赛的洪流当中,出于生命本能的对孩子的爱,也不应做学历军备竞赛的帮凶。父母应该无条件地站在呵护孩子生命的这一边,保证孩子从学历军备竞赛的战场回到家后,身心疲惫之时,能够获得父母的关心与理解、呵护与帮助。父母应时时记得提醒自己的孩子:这并不是唯一道路。

之所以我会把学历军备竞赛比作"洪流",是因为它不管不问,没有任何警告,就直接把所有它经过之处的人们席卷其中。父母对此无法正面反抗,消极以对倒成了比较好的方式。

父母在哪些方面可以做正面引导呢?书中引用了一位日本圣人远山正瑛的话:"孩子是看着父辈的背影长大的。"(P13)以此说明"其一,身教胜于言传;其二,父辈的影响恐怕不是学校所能替代".(P13)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两点启示:其一,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的道德榜样作用,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道德发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影响非常大;其二,学历军备竞赛并非密不透风,家庭教育有可能修复孩子在"战场"所受的伤。从这个意义上说,为了减少学历军备竞赛给孩子生命造成的危害,父母二字的前头有必要加一个定语:"学习型"父母。

可以断言,每一位拥有学习和再学习能力的父母,都将获得一些基本的与学历军备竞赛这个吞噬孩子生命的恶魔斡旋的勇气和能力。

那么,教师如何走教育的正道?

本书给我的启示是:好教师既要理解儿童,又要理解学习的本质。

理解儿童首先要回到对基本的人性的理解上来谈,这意味着教师要摒弃过去"观念决定行动"的一元认识,以更宽广的态度去面对、去理解人性的复杂性。现代脑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证明复杂性思考的必要性,研究发现人类的大脑根据进化时间的不同,分成三个部分,最古老的部分位于头颅内部的最低层,叫爬行动物大脑,负责一些基本的生理需要,如呼吸、吃食;后来的一部分位于头颅的中间位置,叫旧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情感;最后出现的部分位于头颅的最高层,叫新哺乳动物大脑,负责处理理智和语言,这也是人类与其它动物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三层大脑虽然各有分工,但最高层无法"宏观"控制最低层。(P153)换言之,人类身体的工作原理是既相互联系又各司其职,所谓的理智并不能在人的行为活动、情绪情感等方面起到决定性作用。把这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