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教育观后感(汇总十四篇)

教育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12-22

教育观后感(汇总十四篇)。

编辑认为这篇“教育观后感”文章十分适合大众读者阅读,如何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于作品标题和观后感之中呢?为了将此刻的情感与思考永远铭记,我们可以撰写一篇观后感,而一篇出色的观后感应该兼具亲身体验、独到见解、真挚感受以及新颖思维。希望您能耐心阅读以下内容!

教育观后感【篇1】

最近一直在看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并的是他的畏友写的《续爱的教育》(著者详细名称未知)。这两部著作,前者涉及到学校教育,同学之间、老师之间的相处之道,译者夏丏尊先生称之为感情教育,是软教育。但其中涉及到较多的病痛死亡,读来不免让人感怀神伤。而后者是自然教育,所崇尚的是意志教育,也称硬教育。我想此两者的结合,才算一个人一生的完整教育,而我认为续书所阐述的比前者重要且深刻得多,但我们却连作者的名字都不得而知,这实属又是历史对有功之人的一种戏谑。我也只能权当悲悯一番,转而对自己能够细读此书而欣喜至哉。

读罢这两本书,我却不免哀叹原来我未曾真正受过教育。我的小学教育岂是这样走过的:

如智者般的先生平等温和的看待每位学生,无论贫穷贵贱,无论成绩资质,忍耐学生的淘气无知,即使学生间的吵闹,一瓶墨水正中自己的脑袋,他也绝不在未弄清楚状况时发脾气。

如兄弟般的同学之间的情谊,印象最深的是卡隆和代洛西。卡隆是这个班级正义的化身,他比同龄人长得高大,魁梧,但他不欺负弱者,而是保护班里常受欺负的同学,如克洛西,耐利等人,且不求回报。

班里还有其他同学,如整门心思都在如何为商赚钱的卡洛斐;努力帮助家务且不耽误学习的可莱蒂;勤奋学习不骄不躁的斯带地……

这本书以其中一名学生——安利柯的笔触写他一学年的生活,其中也包括父母的教育。学生并非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他们去过盲人学校、见过畸形孩子、去过幼儿院、感受了乡野远足,等等。在真正的生活中。学会感恩,学会思考,懂得同情,懂得奉献。这一切,小学老师好像未曾这样的告诉我,而我,也没那个天份早早就能领悟人生要领。

而我,也没有一个像安利柯那样经验丰富且具有远见卓识的舅父。在《续爱的教育》里面,安利柯休学一段时间,在靠海居住的舅父身边,感受他的言传身教,体味最接近自然的真实伟大与哲理。

舅父教给他的是从世界各地带回来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品种名称,生长习性,而每一种植物的背后即有舅父一段意蕴深长的故事,每一种植物都有它自我存在的价值。

他告诉了我每日必须努力的方向,即是:第一,增进自己的健康;第二,把心弄好;第三,修养思想。

“无健康的幸福是不可能的。健康一失,就不能贤明,心因而褊狭,也就不能善良了。”

“只是心好,或只是头脑好,都是不够的。只是心好,恰如没有舵的帆船;只是头脑好,又恰如备了舵而没有帆的船。这样的船一遇到风,就会撞到岩石上去或触到岸边去,否则就只是团团打旋而已……”

日行三善难不?其实不难,“待朋友亲切是好事,做正当行为是好事,爱惠待人也是好事,令人快乐是好事,又,无论怎样的小的牺牲也是好事,学得知识也是好事。”这样说来,做好事并不难,只要你用心。

于是,我回想起昨天,在学校那片属于我自己的小天地诵读《道德经》,是好事;不久过来一位问路的姐姐,亲自带她过去,亦是好事;回来又遇到一位问路的叔叔,又是好事。

今天洗了一大堆衣物,劳动最光荣,是一件好事;向清洁工阿姨问好了,是好事;帮一起留守的姐妹抬水,是好事……

很多时候,我才发觉我怎么懂得那么迟,但懂得迟总比永远不懂的好。可懂了就要去做,否则就成了空话。

文中还阐述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关于职业的选择,关于幸福的追求。唯有用心读了方才感受深刻。

我只是感慨,教师是一代新人换旧人,但用心教学的又有几个。教师教的不只是“学”,更重要的在于“人”。正是由于“人”的灵性、复杂、独特,教学若是套上了模式,不关注“人”而只注重效果,那其实,教师并没有把学生当人看。管你如何道貌岸然,语言如何殷切热情,可认知错误导致采取的方法也将会有所偏颇。试问,这样如何教出一个心智完善的学生?

中国的教师越来越多,学生受教育也越来越多,但是否素质越来越高,我也唯能嘴角上扬四十五度,且笑且伤心。

教育观后感【篇2】

埃迪蒙托?德?阿米琪斯的《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它就像一泓清泉,荡涤着我们的心灵。

《爱的教育》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名叫恩利科的小男孩的成长故事。详细地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也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恩利科的视角,通过他一个学年的日记,向大家介绍了他的伙伴们:品学兼优的德罗西、正直的卡罗纳、热情的科列帝、刻苦的波列科西、不幸的纳利、虚荣的沃提尼、“坏孩子”弗朗蒂……还有他敬爱的老师、校长以及深爱着的家人。《爱的教育》中还有每月故事。其中,《菲鲁其奥的血》和《爱国少年》最让我记忆犹新。《菲鲁其奥的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一个寒冷的夜晚,菲鲁其奥出去玩,一直玩到11点才回来,祖母非常担心。菲鲁其奥回来时一身污泥,衣服也破了,额头上有伤痕,原来,他又和朋友赌钱,并且全赌输了。祖母十分生气地责备他,还以一个以前认识,现在堕落成无赖的人为例子,以示警惕。突然,屋外除了雨声,还有种不寻常的声音,没多久,两个男人跳进屋里,一个捂住菲鲁其奥的嘴,一个掐住老人的脖子,并且命令菲鲁其奥把钱交出来。在得手后,有一个男人被认出,就是那个堕落成无赖的人,那个人见自己被人出来,决定杀人灭口,眼里闪露着凶光的向着祖母一刀捅过去。但是菲鲁其奥帮祖母挡了那刀,为了救祖母,他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短刀刺穿了他的背部,他那壮美的灵魂升上了天堂。这个故事,写出了一个少年最纯洁的一刻,少年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表达了对祖母深刻的爱,更让我明白了生命是那么脆弱,而同时人可以为了亲人而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

教育观后感【篇3】

《爱的教育》这部作品,我觉得很好看,每一篇都在教我们做人的道理,里面有欢乐、有悲伤、眞的很有教育价值!最让我感动的是第九十四页《伍蓝地的妈妈》这篇,伍蓝地的妈妈真的好伟大,竟然为了伍蓝地苦苦的向校长哀求,希望校长让伍蓝地从返校园,但伍蓝地实在太不应该了!竟然看见母亲苦苦的哀求也不为所动,看到这一篇,让我觉得真的好感动!父母对孩子的用心,我想是世界上最为宝贵的吧!

这部作品内容丰富,里面有许多很好的例子,让人觉得这部作品具有非常高的教育意义,这部作品让我体会到什么是同学之间无法摧毁的友谊,什麼是师生之间的关怀,什麼是父母永无止境的爱!这些都是具有很高的价值,我相信有了这些东西的人,一定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希望这部作品可以继续传给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让还不知道什么是爱的人明白,爱有多么重要!有多么珍贵!

人,是感情动物,爱是最基本的需要。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教育界又一次高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一永恒不变的真理。本文中,笔者就职高学生自卑情结化解、职高后进生转化以及职高教师职业枯竭防治等方面,阐述了“爱的教育”在职高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实践经验措施,提倡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的“以人为本”教育观。

在爱的教育的情景中,学校、家庭、社会都建立在感情的基础上,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满怀的爱心就是满心的喜悦。作为教师,看着自己的学生一个个茁壮成长,成为祖国的栋梁,“桃李满天下”,那是一种怎样的喜悦啊!有了这种成功,看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就会对工作产生极大的热情,就能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耕耘,甘当蜡烛,甘为人梯,安贫乐教,乐于奉献。更是在这样的师生心灵交融中,教育教学变成了师生双方共同用心灵的彩笔去创造的一幅美妙的艺术品,这样的创造过程充满了美感。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创造性地精心雕琢着自己的艺术品(学生),整个雕琢的过程中充满了美,教师给学生美的教学内容,运用美的手段、美的教学语言、自身美的魅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引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联想,把他们带入了向往的美的境界,这种充满了社会情感美、理智美、德性美的活动过程让人深深地陶醉于其中,感受它并受它感染,净化了人的灵魂,升华了人的品格,这是何等的一种幸福!作为教师,我们热爱着自己的祖国,所以我们深爱着祖国的孩子;作为教师,我们深爱着孩子,所以我们关心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需要爱,也要培养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爱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育观后感【篇4】

寒假中,我津津有味的阅读了《爱的教育》这本儿童文学名著,受益匪浅。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爱的教育》又名《一个意大利小学生的日记》作者以一个小学生写日记的形式描写了主人公安利柯的所见,所闻和感悟。从而揭示了许许多多深刻的道理。让读者更懂得爱,更懂得乐于奉献,怀有一颗感恩和善良的心……

《爱的教育》书中,其中一章《巴杜亚的爱国少年》,我的心灵被深深的触动了。讲述了爱国少年因为爱国所以舍弃了自己所得的钱财。我想,这不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吗?为了祖国舍弃自己的一切。从古到今,爱国人士数不胜数,为祖国作出巨大贡献的钱学森,为了祖国不被嘲笑而攀山越岭的詹天佑……

小时侯,谈起中国是三言两语,可谈起国外可是夸夸其谈,但是读了巴杜亚的爱国少年后,我深受启示,因为我懂得了“爱国”两字。爱国不光要热爱自己的国家,更要为祖国作出贡献,贡献不一定要巨大,但一定要用心。栽一棵树,让祖国添一片绿色,少用一次性东西,为祖国减少一片污染。好好学习。

教育观后感【篇5】

这本书是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这本书是通过一个小学生的日记的形式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感情与不同处置方法,它是通过对生活的朴素的描写,使人类感到人与人之间多么需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互相理解。主人公叫安利柯,讲述他成长的故事,记录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极力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爱的教育》一书上每一个小故事都讲述了一种不同的爱,特别是每月故事更让人感动,让我觉得人间外处有真情。《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写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令人感动不已。

《爱的教育》我是一口气读完的,虽然我没有流泪,可是我的心已经承认这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吸引我的,并不是其文学价值有多高,而在于那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来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字里行间,都抒发了作者本人对爱的理解,这种爱是普通的,确是不平凡的,这部洋溢着爱的小说所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这也是为什么《爱的教育》被评为魔法书的原因。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了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同时这份心情,也将我在成长路上碰到的困难,化作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育观后感【篇6】

读完亚米契斯《爱的教育》一书,有如心田被丢进一块小石子,泛起层层感动的涟漪。感动我的是什么呢?应该是那些平凡、细微的故事中蕴涵的人性之美,作者通过平实的叙述,让普通人身上的善良和纯洁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面对当代社会的浮躁气息,这本书带给我们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启迪,读这样的好书,也能纠正我们在价值判断上的许多误区。

书中叙述的发生在主人公恩里科和他周围人身上的一切,不管是爱之大者对于祖国的热爱,还是爱之小者对于家人、朋友的爱,让我们感动的都是贯穿于其中人性的善良和纯洁。比如每月故事中伦巴弟的小哨兵、撒丁岛的小鼓手,让我们见证的是残酷战争中,小哨兵和小鼓手在死亡面前爆发出的勇敢和顽强,在这里诠释的就是一种对祖国的大爱;我们也看到了作者眼中同伴柯莱蒂的小幸福:能学习,能劳动,还能替父母分忧;而海难中我们看到的是轮船沉没的危急时刻,小男孩马里奥主动把生存的机会让给了认识不久的小女孩朱莉埃塔,只因为女孩先前的救助让他有了这个神圣的念头,让我们深深的感悟有时善心就在一念之间。书中描述到在逼近死亡时,马里奥依然高昂着头,头发随风飘扬着,他一动不动,崇高、平静、安详地站在船边,最后跪下,双手合拢,面向天空。读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小男孩面对死亡的勇气,他的勇气来自哪里,应该是来自心灵深处,没有丝毫的虚伪,关键时候的毫不动摇。

在书中,让我特别感动的还有恩里科的父母,他们给予孩子的爱是无私、高尚、伟大的。他们用自己的行为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一个善良、正直、诚实、有爱心的人。比如他们以书信的方式告戒恩里科如何改正自己对父母的无理态度。其中一段他的父亲是这样写到的:啊,恩里科,你要记住,母爱是人类最神圣的爱,践踏这种感情的人要遭到唾弃。杀人犯只要他还敬爱母亲,其心中就还有一丝正直、可贵的东西存在。无论一个人他多么有成就,只要他伤害了母亲,使母亲痛苦,那他就是最卑鄙的人。

在这些震慑我们心灵的故事中,我们会看到生活中至真至善的美,让我们也学会勇敢的面对生活,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周围的亲人、朋友甚至不相识的人。你会更加珍惜体谅你的父母,善待他们,因为他们是最爱你的人,永远值得你去尊敬。你会更加关心自己的朋友,与人为善,让友谊的火花永不熄灭。你会更加敬重在烈日下工作着的劳动者,因为他们付出最多,却得到最少的回报。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爱所教的孩子,爱聪明能干的更要爱调皮捣蛋的,只有这样的爱才是尊重人性的。让爱弥漫我们的周围,给孩子我们的爱,相信我们会收获更多的爱。看我们是多么的伟大,不仅播种爱,还让爱得到延续,让我们的孩子也去爱周围的人,爱自己的父母、爱身边的同伴和朋友。让爱在每个人的生命里渗透、滋长并得以延续,让每个人都在爱的海洋里幸福的生活,相信爱能让一切变得和谐。

怀着一颗爱心,去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工作,相信有爱生活会更健康!

教育观后感【篇7】

教育事一项伟大的事业,不只是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而且就像学生一样,我们需要找到更合适的方式来对待孩子,对待孩子的教育在长期的教育探索中,让我们不再为教育而教育。

无论书中是哪一个故事,都体现了教师对教育和爱的执着。正是这种坚持走进了学生的心,触动了学生的心。张学成曾说:“人是为了克服困难而降生的,为了孩子献出全部的爱和生命,这才是我唯一的选择和人生归宿。

”乡村女教师李子梅老师也说“我从不认为我有多高尚,但离开学生,我的心都是空落落的。让我离开讲台,还不如让我去死。” 他们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

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景并不难,但老师却很难像吴玲对待王强那么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我们看到了老师的爱心、耐心和信心。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教育信念。

只有对爱的执着和执着,才能创造这些奇迹。

热爱学生、教育学生是个艰巨的灵魂,性格塑造工程,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像这些教师一样“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他们的教育故事使我认识到:真诚的师爱是促进学生上进的动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学高”和“身正”是教师执业的资本。教师更应该学为人先,与时俱进。藤野先生那严谨的治学态度,公正无私的师德深深地影响着鲁迅先生,时刻激励着他去英勇斗争;陶行知先生一生为师,注意表率,良好的师德风范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被人们誉为“万世师表”,成为世人学习的典范。

我们要以身作则,向身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习,树立以教为荣、以教为乐的专业思想和情感。只有对学生充满执着的爱,才能有高度的责任感把这项工作做好,才能坚定不移地努力,取得丰硕的教育成果。

教育观后感【篇8】

这本书给儿子买回来有段时间了,却被他的“冒险小虎队”和“好看系列”书籍常常抢了先去,所以一直乖乖站在书柜的一角呢!索性我先看了,免得他要看的时候我俩抢起来。

全书共七十四个小篇章,记录了一百四十多年前意大利孩子安利柯眼中的生活、友谊,每个小篇章都以日记的形式反映着孩子眼中的点点滴滴。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中的一篇文章《母亲的希望》。里面的主人公卡隆因为母亲去世了而很悲伤,在学校里安利柯等人一直在安慰他,老师也想通过课文来安慰卡隆,但还是没用,卡隆还是在痛哭。

从中我体会到卡隆非常爱他的母亲,他的母亲也非常爱他,如今她去世了,卡隆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同学们也很喜欢卡隆,卡隆遭到这么巨大的打击,同学们当然心情也不好。

我更加体会到我们这些有妈妈的孩子是多么幸福,妈妈给我们做饭,洗衣服、买东西、还有干家务、生病时照顾我们,我们 真的好幸福。

一篇一篇慢慢看下去,就像三月里手捧一杯香茗,坐在午后的阳光里,温暖的感觉溢满了全身。通篇没有太多华丽豪壮的句子,却是那么清新,像琴弦在心底柔柔的拨弹,荡漾出一圈又一圈感动的涟漪。

文中的主人公安利柯就像是一个小天使,透过天使眼睛看到的世界格外纯净。他带着我们一起走进了一百四十多年前的意大利,去认识了许多和他同龄的孩子,也认识了这些孩子背后的父亲母亲。他们中间有完美、漂亮、集所有优点和宠爱于一身的戴洛西,有正直、大气阳光的卡伦,有孝顺、努力还带着一分羞怯的柯雷蒂,有家庭富足略微傲气的诺比士和精于做生意的古路非……每个人的个性都是那么鲜明,即使是不完美的孩子,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缺点,但丝毫也不影响他们的可爱。

安利柯这个小天使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一个充满仁爱的家庭里,他的父母毫无疑问也是一对天使,这对天使用自己的言行教会了孩子要同情弱者,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要尊重别人的自尊心。教会了自己的孩子要友好和别人相处,宽恕别人的缺点,客服自己的缺点。所谓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这句话的确如此,正是因为安利柯有着二位仁爱的家长,从小耳渲目染的他才会从心底散发着友善的气息。

不得不提的还有他身边的老师,有严谨的,有和蔼的,有温柔的,有爽朗的;无一不是对孩子们充满了关爱和宽容。书中有一个章节写着安利柯陪着父亲拜访已经八十四岁高龄的老师,那份浓浓的师生情让人感动不已,安利柯的父亲从自己的老师那里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再把这种美好的素养传承下来,相信通过安利柯还会一直传承下去。

一百多年前的人们尚能如此,一百多年后的我们呢?当许多人渐渐被金钱、地位、酒色迷花了眼的时候,真希望有更多的人通过阅读好书、亲近大自然来洗涤一下自己的心灵,让人类慢慢回归最初的美好。

教育观后感【篇9】

爱的教育》这本书是意大利儿童文学家亚米契斯写的。它是通过一个小学生记日记的形式,反映了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每个人对各种事物不同的态度。

书中有一篇日记,讲的是二年级学生洛贝谛勇敢地救护差一点被马车撞到的小学生,而他自己却受了伤。每个人都称赞他是个勇敢,了不起的孩子。

看完这篇日记,我被感动了。洛贝谛是个多么有爱心的孩子啊!我们应该向他学习。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是全人类共同的情感。让我们人人都有一颗爱心,奉献一片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回想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大部分同学都不敢进教室,有的被父母拖进去又逃出来,有的看见父母离开就哭起来,大人跟老师都无可奈何,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渐渐长大,老师爱护学生,我们喜欢学校。在上课的时候卡隆是最认真的,别的同学把墨水扔到老师身上,他为了不让他的同学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他说是他干的;有同学在打雪仗的时候把雪球扔到别人的眼镜上,给人家造成伤害,卡隆及时给失手的同学鼓励,叫他勇敢地站出来承认错误,通过这些事同学们都很喜欢卡隆。全书作者以日记的形式,写下一篇篇感人的美文,使我们懂得从小要关心弱小,要相互帮助,要有高尚的心灵。同时也使我明白了生活中的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教育观后感【篇10】

最近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书中的每个故事都非常生动,令我非常难忘,我每天都把它装进书包里,有时间就读,但是,我还是对它爱不释手。

这本书有许多生动的小故事,其中《小抄写员》对我印象最深。文中主人翁叙利亚为了帮助父亲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每天晚上替父亲抄写文件,一直写到深夜,反而被父亲责骂,并且一次比一次严厉,以至于最后父亲不再管叙利亚了,每次受到责骂,叙利亚都想说明一切,可是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心里反复说:不能说,还是一直瞒下去帮爸爸做事吧。学校的功课学好的同时还要夜以继日帮爸爸工作,养活一家人,减轻父亲的`负担。

叙利亚是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对比之下我很惭愧。以前我不知道体贴父母,只知道自己吃好穿好用好就行,父母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非常辛苦。可我有时候学习不觉惹他们生气,从来没有想到大人苦不苦、累不累。

叙利亚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要像他一样学会体贴父母、理解父母,做一个懂得感恩的好学生。

教育观后感【篇11】

办公室的邢老师一次对我说,看看窦桂梅的那篇《回到教育的原点》吧,又不胜唏嘘地说:“值得一看。”我心下却不以为然,等哪天有空吧。

一置数日。一日,无意中打开,一看便不能放下,连读几遍。不为别的,只为她写的字字句句真正切中了我的内心。面对知识的更新,信息的爆炸,我有着她所说的迷茫与无助!她所说的每一个关键词,正是我所想了解的,比如:阅读、上网、基础、态度、共同体等等。虽然,窦桂梅所说的侧重点相对于语文学科多一些,但是,我觉得对于我来说,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关于阅读。当互联网还没有像今天这么铺天盖地的时候,我总是习惯于阅读,经常利用闲暇的时间,看看教育杂志,不独是美术,语文的、音乐的都看看。我觉得可以看看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向、教育动态,也会对我在美术上有所启示的。不仅用眼睛,有时还进行摘抄好词好句,甚至是好的标题。而后在写论文的时候,这些就有了用武之地。然而,现在,当网上的信息快捷、大量地向我们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只用眼睛去一目十行地看了,可是还是看不够啊,太多了。然而,这样的结果却是能记得的很少。所以,我更推崇看文本的东西,这样可以不拘时间,不拘地点的随时来看,可以反复读,来回品。需要时,再来查阅相关的段落、内容,很便捷。我想,我们所缺少的就是这样的阅读,这样的积累。

关于上网。面对网上各种新鲜的事物,我们渐渐地迷失在里面,我也经过一个:玩游戏、偷菜、聊天、淘宝的过程,然后,一样一样的戒。我对自己说:要能控制自我。现在,我已经能控制上网了,上网看看作品,了解教育信息,和熟人联络事情,做到只做有用的事,坚决不浪费时间。然而,看到许多朋友还迷恋在网购,迷恋在看韩剧,迷恋在炒股中。心里觉得不是滋味。教育者要能自我控制。特别是上网这样的事,最能检验你的意志力。让网络成为教师成长的推动力,而不是助力。关键就在你的控制能力如何。

关于共同体。共同体也就是集体、团队。时下,个人意识远远超越了团队意识。正是这样,很多事,很多活动出来,大家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怎样把它做好,而是,这件事中,我有什么好处。然后,推脱、拖拉,工作不仅不出效果,能不能完成,还是个问题。而那个组织开展的就不要提有多难了。有些事真的深有体会。团队意识的缺失在我们的工作中很常见。结果,常常是做事的被议论得到了某种好处,获得了什么利益。而这种不公平的议论会导致恶性循环,做事的怕做事,谁也不做事。所以团队意识的培养,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家如果不能心望一处想,劲望一处使。那么,教育只是一种职业,而不是我们终身在做的事业。正如窦桂梅所说的“教师们会各干自己的事,或把工作当作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这样,教师的幸福感自然无法找到,更谈不上彼此分享。找不到职业的成就感,也就谈不上事业的幸福感。这样,我们将在“自以为是、各自为政”或“得过且过”中,丧失自己的“命业”。”

关于态度。时下,教师队伍中年轻人很多,这很好,教育就是需要不断有人来充实我们的队伍,为我们补充新鲜血液。热而,教育需要我们经常学习,需要不断实践。虽然你是本科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但是,这些绝不是你骄傲的资本,作为教育者,要常怀谦虚学习之心。我们要对教育常怀敬畏之心,对生活常怀感恩之心。

只字片言,难以描述我的感想。教育需要的是时时的反省,需要的是不断的改变自己的行为。我们需要多看看窦桂梅这样的好文章,她给我们很多的启示与思考。

教育观后感【篇12】

尊重人的尊严,是一件很干净、很美好的事!——萨特宁

《爱的教育》是一本伟大的爱的经典。全书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小故事,父母的劝诫及老师在课堂上讲的“每月故事”。

有这样的小故事使我感动:一个清扫烟筒的男孩挣来的钱币丢了,女校的女孩们亲切地问候且发动学校的人们捐钱给他,男孩很感动。

这个小故事使我懂得了人心终是善良的,遇到需帮助的人去帮助,拥有高尚的品格,这才是真正需要拥有的。帮助男孩的女人们捐献钱币的同时,也送给他些许美丽的鲜花。于是乎,男孩并没有感到难堪,高兴地擦干眼泪,满怀感激地接受了。我认为赠送鲜花既是鼓励他,让他不感觉到自己被资助的尴尬,也是一种象征,象征女孩们为他人着想和善良的心,也象征了人间温暖真挚的情感。人与人之间就应这样和谐美好。

我们可以常常看到大街上有乞讨的人,尽管这里面大部分是虚假的。可人们还是愿捐赠自己的一份真心。或许他们这样想:就算是不真实的情况,世上少了一个可怜的人,终归还是好的。

读《爱的教育》,悟关爱真谛。

教育观后感【篇13】

爱,就像空气,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是无形的,总是被我们忽视。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不说操劳奔波,单是往书架上新置一本孩子爱看的书,一有咳嗽,药片就摆放在眼前,临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们需要张开双臂才能拥抱的深深的爱。

当我们陷入困境,没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边,晚上不忘叮嘱一句:早点睡。读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认识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颗深爱子女的心。

阿姆利柯有一本日记,他和父母一起读和写。现在许多学生的日记上都有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如果说爱是一次旅游,也许有人会有异议。但爱正是没有尽头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一样,如果把生活看作是服刑的时间,人们会为了一天刑满释放而做繁重的工作,变得超脱,那么这样的生活就会让人痛苦和疲惫。

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实起来。所以,我想继续下去,即使投入热情,也不在乎会持续多久。这时,这种感觉已经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生命的爱。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包含着对生命的追求。

如果爱是澎湃的鲜血和跳动的心,那么我认为这就是对国家的崇高爱。也许它听起来很“口号”,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这种爱应牢牢植入我们的心田。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

这也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光明,也有可能放弃一切战斗。我被爱的至高境界所征服。我不需为祖国抛头颅了,但祖国需要我们的还有很多。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是为了个人,更是为了整个民族的尊严和情感。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教育观后感【篇14】

《爱的教育》主要讲了安利柯在新学年和他的同学身上发生过的一些故事:他和同学之间发生的争吵、意外和互相帮助。他还写了他的同学所经历的事情。《爱的教育》是他们班所有同学和老师还有他们的爸爸、妈妈的故事总结起来的。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三篇文章是:《为父着想》、《医院的天使》和《遇难的船》。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医院的天使》吧。

《医院的天使》讲的是齐启禄的父亲从国外打工回来生了病,齐启禄去看望他的时候,因为太心急把另一个从国外打工回来的病人认成了他的爸爸了。齐启禄每天都不离开那个病人,喂他吃饭、吃药。齐启禄做梦梦见父亲的病已经好了,他睡醒了以后发现那个病人一直在看着自己,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齐启禄特别高兴,那位病人刚刚好了一些,可是突然病得又厉害了。不管是什么,别人喂他东西他都不肯吃,只有齐启禄喂他,他才肯吃。有一天晚上,齐启禄听到了一个声音,感到很熟悉,一看原来是一位手上缠绷带的人在说话。齐启禄叫了一声,像子弹从枪口里打出来似的飞快地冲了过去。那个人原来就是齐启禄的爸爸。让我感到惊讶的是,齐启禄并没有丢下那个病人,而是继续呆在他的身边照顾他。第二天,那位病人的病情更加严重了,护士长赶快把医生请来。这位病人最终死了,护士长拿起十字架放到那位病人的枕头旁边。护士长还把窗前的一朵紫色的花别在了齐启禄的胸前。齐启禄的家离医院特别远,他把花瓣撒到了那位病人的身上,然后回家了。

《爱的教育》让我懂得了怎样去关爱别人,照顾别人。

读完《医院的天使》这篇文章,我要向齐启禄学习,做一个善良、懂事的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