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13篇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12-30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13篇。

我们已经为您准备好了所需的“万历十五年观后感”。有哪些优秀的作品名观后感模板呢?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观看电视剧和电影变得越来越便捷。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心中会涌现出许多自己的想法。文字是表达个性和个人特点的重要方式之一。经常写观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收集更多素材。再次感谢您的支持,希望您能够多多关注我们的网站!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1)

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是黄仁宇先生的心血。阅读后,我们可以深切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研究的深刻认识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读完书本终结篇《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后,才更加清晰的认识到老先生写这本书更为宏观的视角。感叹之余也试想着笔从全局表述一下自己的读后感。

但底蕴尚薄,阅历尚浅,如有错误的地方,也欢迎大家指摘。

纵观万历十五年,该书以传记的方式描写了明朝六位重要的历十人物,包括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这些人物性格鲜明。作者之所以把他们作为故事的主线,很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明代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多彩的印记。然而,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又显得是那么渺小,在时代面前他们都是芸芸众生,自身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限定了发展轨道,他们试图打破它,却发现到头来一场空,因为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

万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个时代的中心,是那段历史的主宰者,因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权,然而事实上,他是最可怜的人,他所处的时代是文官集团势力庞大的时代,他所处的时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学深刻影响的时代,所以他有“人欲”则不达,一是受文官集团势力的牵制,二是受他内心思想的羁绊。他当然不能像正德皇帝一样,不顾名声为所欲为,因为他是那个时代的产物,他从小所有的教育与文官集团集体认同的道德标准如出一辙,这些从始至终束缚着他。他试图打破这个无形的牢笼,以至于在张居正死后要那般绝情的清算他,但最后这种种在后人看来竟像个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气而已,这种报复行为对于他自身获得真正的自由没有任何裨益。

身为皇帝又怎样,时代决定了他的命运。

如果说万历皇帝是一个想冲破笼子的小丑,那张居正就比这高得多了。至少在某种意义上,他控制着更多人的命运,但他逃不开时代对他的命运的书写。张居正是文官集团的代表,但他不是懦弱的任由这个集团任由这个帝国自生自灭的人,他是这六个历史人物中眼界格局最大的,他试图用一系列改革来重振明朝的政治经济,“考成法”、“一条鞭法”等政策,着实一改明朝往日奄奄一息的状态,像是给得了绝症的病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让大明帝国重获新生。然而与时代相比,张居正他个人寿命的长短有限,他个人的力量也有限,他无法在短期内创建一个可以和千百年来形成的道德体系一样可以自我运行的机制,所以待他死后,他所实行的改革也戛然而止,帝国的一切又回归到原有的轨道上,甚至他当初扔下的那块想要激起千层浪的石头倒成了拖拽大明帝国走向深渊的一块陨石。

他的离去,注定是个悲剧。

申时行的登场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文官集团与万历皇帝之间的矛盾以及文官集团内部的矛盾,但正如那句话“世间再无张居正”一样,他无法做到超越他。他与张居正的区别在于,不管张居正个人生活有多么奢靡贪腐、政治上有多么的强权凌弱,但他有能力掌控全局,而申时行更像是个和事佬,他懂得阴阳之道,知道用什么办法去抑制人性阴暗的一面而呈现出美好的一面,但他不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懦弱的逃避着一切,却又想在时代中留下印记,发挥自己的力量让大明帝国缓缓的逝去,少些痛苦与无济的挣扎。他大概也是看透了一切,时代的洪流里即便像张居正粉身碎骨全部怕又如何,既然扭转不了大的时代发展局面,那只做好自己当下的事情,减少当下的矛盾就好。

在时代面前,他是一个佛教徒。他知道自己是在前进,平静地接受一切,而不是挣扎或受苦。

与申时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瑞这个从底层走向历史舞台的小人物,无疑有着自己的痴迷。他是个有信仰的人。他从不质疑上层社会建立的道德标准和法律制度。即使他这么严格,他也可以一直对自己严格。在他看来,“如果**发给官吏的薪给微薄到不够吃饭,那也应该毫无怨言的接受”。

读后感·这即是他的幸又是他的不幸。所谓的幸事在于他出淤泥而不染,不受外界的影响,能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做人做事能够达到自己心中的标准,已经做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一层次——自我实现,所以他内心是安定而富足的。但这又是他的不幸,他与其他人相比就是另类,如果只是要求自己达到标准也罢,他的执念还要求别人也要按照这一标准来。

可是,他不曾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和自身的能力,也不曾清晰的认识到造成帝国现状的根本原因是上层建筑问题,最终与时代抗争的结局也着实让后人感到惋惜。

相比以上几个人物,戚继光在重文轻武的大明王朝脱颖而出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儿,他是治军的好手,凭借“连坐法”训练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戚家军,他的军事才能不仅体现于此,还体现在战略战术以及指挥才能上。但他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他是一个能清楚地了解现实的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时代背景下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效能。与其他人相比,他是在那个在时代洪流中拿着浆划着小舟顺势而为的人,他做到了他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能留得青史在人间,只是时代给予他发挥自身才华的推力之外也给予了阻挡他前行的大石头。

他没想到,在使用权力的伟人张居正去世后,自己的处境会急转直下。正如书中所说“戚继光的不幸是因为他在一镇中推行的整套措施业已在事实上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既然如此,他就必须付出代价。”终了,也免不了被时代裹挟着走入坟墓。

万历十五年的最后一章是关于思想家李贽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时代产物的代表,这注定了他的悲剧结局。一方面,他接受了影响公务员群体几千年的传统儒家思想,另一方面,他又力图打破束缚,探索思想自由。但他所处的时代,“传统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

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他想要另辟蹊径自成体系,却总也无法彻底的摆脱掉传统思想的束缚。这种焦灼感是时代在他身上打下的烙印,因为1587年——万历十五年,虽然表面上看是一个平淡无奇的一年,但从它开始,帝国已经逐步进入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晚期,一切机制都已经趋于僵化,内部的变革已经无济于事,它亟待一场来自外界的力量,豁出个口子,展开新的一页篇章。

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万历十五年,离下一个时代的开端鸦片战争还有253年......作者:歆然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2)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万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经读过好几遍了。近来再重读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

早在中国早期历史上,古人就用想象来描述和理解世界和自己。这倒也不稀奇,几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这个特点。但将想象充分赋予到政治中的,中国却是为数不多的。

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诸侯国。和几乎所有的古人一样,周公无法科学地理解世界的构成。他还认为桂周王是天子,所有的人都应该服从他,但后来的事实表明,情况并非如此。周朝人力图使政治体制顺应自然,但由于知识的局限,实际是让自然顺应了他们的意志,这便造成了**行为自上而下的惯例,而中国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终形成,后世之人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观念,改都改不了。

再到后来,观念由对天的感性过渡到对儒家思想的理性。历朝历代的首要任务与其说是治国,莫不如说是对儒家思想的推广和执行;皇帝及****的最重要责任与其说是推布政令,莫不如说是身先士卒,践行儒家礼仪,与万民做表率。至此,儒家思想也可以称之为儒教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的自然环境和政治传统。自古以来,技术发展的局限性迫使周公统治者用自己的思想谋划全国,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体系。该系统的特点是上细下粗。

上端的统治者一是看不清下端复杂多变的实情,二是实在没有能力去处理数以千万计的分散在各地的小自耕农集团。为了便于统治,我们只能依靠观念,即后来的儒家道德。这种道德一来可以统一文官观念,让他们即使分散在各地,与**隔绝,也能力解当地的疑难;二来可以规范百姓,使他们各自安分守己,少为国家制造麻烦。

道德的产生是因技术的无奈,而实战的结果表明,道德的力量远远超过行政和司法,这就是我们反复强调“以德治国”的原因。

起初,这种以德治国是有利的,最有力的证据是秦汉隋王朝的兴盛。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永远也找不到普世的真理和创造。这种制度的优越性到了明清时期再也无法维持下去,中国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开始走下坡路,这也许就是黄仁宇先生创作《万历十五年》的缘故。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以德治国”的深刻剖析。取名“万历十五年”也许只是个象征,也许只是因为音韵的和谐。

在中国古代,德治的优越性和形式终结了,但其恶毒性远未结束。儒教的本本没有多少人再学习了,儒教的精华没有多少人再记得了,但儒教的糟粕却深

深深扎根于现代人心中,因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几千年,而进入现代社会不到一百年。这种根源的结果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自卑,这是现代中国人仍然存在的许多问题。即便是年轻人,任你穿的很“哈韩”,吃的很“欧美”,唱的很“港台”,但骨子仍未脱离中国人的“奴性”以及其他任何“恶劣性”!

儒教讲究“仁”,二“人”即为“仁”,中国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长“玩人”、“治人”、“整人”,因而任何朝代的任何一级组织的任何一次改革与反改革、革命与反革命,始终绕不开人事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对人的整肃。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周末,天气苍白,发霉的心情,觉得该出去晒晒太阳了,和好友一起到书店,买了本中华书局出版的《万历十五年》,一口气看了半本。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在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

万历十五年,没有人能拯救朝政的腐败。高拱、张居正、海瑞、申时行,直到最后以为自认为是明朝皇帝的崇祯皇帝,在整个体制的腐败下,中华民族也迎来了自己的文化危机。资本主义萌芽难以兴起,传统的力量依然强大。

在全球化城市化的今天,中国人如何在没有皇帝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以德治国的传统,如何保持以孝道为核心的中国式价值观呢?这是《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思考的问题,也在现实中不断激荡着无数中华赤子的心胸。

这一段时间,国学兴起,伴随着百家讲坛的推波助澜,传统文化复兴的势头似乎一浪高过一浪。国学、历史类图书开始盛行街面。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说论语,王立群谈史料,汉武帝,明代大事,讲学,电视剧,**,历史的各种形式和体裁。

汉学兴盛,历史重温,文化复兴,这是一件好事。我们年轻的时候,四书五经、史书、汉书都是稀稀拉拉的。这些书对我来说都是近几年开始恶补的,感觉也只是走马观花,粗略浏览,很难记住了。

为什么小时候没有早早把它们看过呢?追究其中原因,除了七八十年代的消费问题外,更多的是教育界的不重视,我辈只是从语文书的枝节中记住了星星点点的古籍名句。中国古籍和历史是我们民族的财富,是我们文化的载体。

经史子集,诸子百家,里面名言哲理多多,但是,这些财富却在很长时间内不受重视,甚至发生断层。有时候阅读古籍,真的有种韩愈《石鼓歌》中的痛苦。读了一些古籍,我个人觉得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既有智慧的精髓,也有糟粕的垃圾。

不能丢弃自己民族的根本,也绝对不能一窝蜂的去全部接受。学席的根本途径,是取毛主席的话,去其精华。

比如孝道,古人讲究孝道,今天也讲究孝道。老人的孝道什么时候才能过时?不同的只是里面的程度。

但三纲五常放在今天就过时了。这就要整理。像今天的儿媳很少能孝顺,好儿媳越来越少,是不是有必要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

四书五经中很多言论,像一些礼节的规定,到今天已是陈规陋习,肯定要废除,但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士不能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也……到今天还是不过时的。

今天的社会,国家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体制问题,医疗教育问题,**问题,很多人麻木,很多人按部就班,很多人在扯淡。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学***先进的科技,求真务实,不说大话,虚心进取,励志创新,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下,产生我们新的文化。它不同于传统,不是照搬西方,而是一种自信、自强、开放创新的新文化。

这文化,产生于对体制的不断改革中,产生于对问题的不断解决中,或许,这是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好书,它让我思考如此之多,我们学***的不只是枪炮,还有思想,但我们传统的思想又如何放置呢?还在思考中……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这本书告诉人们在封建**制度下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任何人的生活、权力都是没有保障的。所以我们期望有为万世开太平的圣者出现改造我们国家的根本问题--“体制”。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

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

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他们**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黄仁宇先生认为;国家如是等等的问题,其症结到底何在,这是研治明史者所不能不认真考虑的。笔者以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本书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

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因为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可以功德圆满。即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俞大猷、卢镗、刘廷,也统统没有好结果。

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3)

本书中提到了历史的惯性。在我看来,它可以用来解释万历年间的各种事情。从明朝建立到万历年间,它已《四书》中的道德为最高思想,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

也就是说,是太祖确立的以道德为最高指导的思想绑架了明朝。万历年间,明王朝的发展方向是皇帝或某些**无法改变的。万历皇帝的“罢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而万历皇帝因为立储问题与群臣闹矛盾,消极怠工长达三十年。而帝国统治机器依然正常运转,居然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公务员群体既有制度保障,又有思想巩固。而整个文官集团是以儒家思想为思想核心,这样便造成了一个以道德来实现统治目的的国家,缺乏了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使大批的人挂羊头卖牛肉,为国家的灭亡埋下了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以德取法将导致中国政治上的一系列弊端。法治,让法律与时俱进,不要让这段历史只成为遗憾。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4)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范文:

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其内心的剧烈矛盾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矛盾也带给他悲观的心态,甚至在去世前写下了“七十老翁何所求”的诗句,或许这样悲观的心态也是导致他在狱中自杀的原因。

李贽内心自相矛盾的一个体现是在1587年他完成了一切对于家族的义务之后,次年即落发为僧。李贽是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一直信奉儒家思想。儒家思想要求人有五德,即仁、义、礼、智、信,所义礼智一直肩负着家庭的责任。

而人们的家族观念之所以如此之重,是因为一个家族世代务农,单指望着能有一个走上仕途的能够光耀门楣,有这样一个念想,这个家族在几代之前就开始苦心经营,争取创造出一个好的经济条件。马克思仍然清楚地看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之后才能供孩子读书,科考,中榜,做官。

所以我们在红名单上看到了一个名字,这往往是一个家庭几代人努力的背后,那么如果你不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谁能负担得起呢?然而做官,就一定有他们想的那么光鲜吗?之前已经提到过多次,本朝的**们被限制在严格的道德框架中,可以说是被简朴了。

李贽的工资很难养家。他还得教书和补贴家用。可以说,当官只是个假名,这足以让他陷入无数的纠葛之中。

哲学家李贽追求独立人格。他怎么会愿意与世俗世界纠缠?于是,在姚安府任期到达之后,正值官运亨通之际的他毅然退休,在履行完对家族的义务之后,李贽便落发为僧。家族的反对声越大,他的反抗就越激烈。

不过李贽自相矛盾就在于他既然已经遁入空门,却并没有看破红尘。他的妻子去世后,李贽为此颇为神伤,写了很多诗来悼念亡妻,他还告诫别人,家里如果有亲人,千万不要落发为僧。忽然想起在一期《爸爸去哪儿》中,陈小春听到儿子jasper说“我不要爸爸变老”之后的潸然泪下,梁咏琪当妈妈之后搁下了自己对于极限运动的热爱,我也想起了中兴程序员被裁跳楼后妻子的撕心裂肺。

我们每个人都不孤单。我们身后有很多人需要我们防风避雨。

所以才会有很多中年人感叹不敢生病,活着如此之累却依然咬牙前行,因为我们从来就不是为自己而活,即使看起来已经山穷水尽,想想家人,为了他们,也请砥砺前行。作者:魏浩昆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5)

寒假的闲暇之时,看完了这本书,而后有些思索,写下来以成此文。

明帝国自他的第五任皇帝朱瞻基之后,就再没出现一个能担当、肯用事的领导者,皇室的权威在皇帝好玩与怠政的流氓习性中耗尽,高级官僚掌握了国家的实权。这也是晚明陷入“停滞时代”的重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欢乐都可能成为求救的任务,所有的良知和道德都可能被视为不了解现实的风情。于是——出现了他们:

海瑞只能在不断的斗争中履行帝国的职责。其一生的起起伏伏,很容易看出,在帝国的官场他是一个异类。“他的信条和个性使他既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

这就是说,他虽然被人仰慕,但没有人按照他的榜样办事”,这大概就是他的悲剧所在。在一个肮脏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想拥有一盏灯,但他们不想成为这盏灯。因此,海瑞不仅是一个外星人,也是一个孤独的老人。

他以自己的方式面对既定的秩序。他又大又小。

戚继光即使在国内成为名将,也不能得到皇帝的喜爱和信任。其在北方进行的事业和南方平寇上的顺利使他可以安心于军事建设,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张居正——这位首辅无疑成了他事业的支持者和赞助人,然而,正是这样的关系在张居正死后却成了戚继光的致命黑洞,之前战绩的辉煌与其最后命运的“寂寞与凄凉”形成了强烈而鲜明的对比,黄先生指出“他在贫困交迫中死去。在少数几个不抛弃他的朋友中,有遗个是汪道昆,他写了他的墓志铭。

当他写到‘口鸡三号,将星陨矣’,显然有无限凄怆的感触”。

虽说人生有拘束 ,事事有妨碍。然而,李贽对生活的僵化和自由的无从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要跳出这样一个圈套,就必须与这个世界做一个彻底的了断,寻找自己的终极快乐。

无需言说,李贽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性格巨星”,他如同鱼游浅底,滋味惬意,冷暖自明,在不成体系却一语道破世间本相的文章里肆意展现自己的价值取向。他交到了许多真心的朋友,能和与自己趣味、性情、观念颇为不同的人彼此相投,真实而不迁就,继而生猛的活,极致的活,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然而,作为具有独立思想的知识分子李贽,嬉笑怒骂间,也只能成全一个人的逍遥旷达罢了。

当然,不可忽略,这中间也有张居正的改革——整顿驿站,清丈土地、整顿赋役、实施“一条鞭法”,在其十年首辅生涯之中,他以一人之力带领整个国家进行财政上的突围,改革成功固然令人振奋,然而这仅仅是是刚刚把帝国的问题看清楚,况且强权人物总是人们乐于攻击的对象,观其死后的遭遇,已将帝国所有的弱点暴露无遗。

的确,如黄仁宇先生所说,1619年战败后,明朝的命运已被注定,此后四分之一世纪只有令人感到颓丧。至此,晚明的不振作“成为一段十足道地的悲剧”。

公元1587年,万历十五年,四海成平,如黄先生所述“纵使气候有点反常,夏季北京缺雨,五六月时疫流行,旱情延及山东,南直隶却又因降水过多而患水,入秋之后山西又有**,但这种小灾小患,以我国幅员之大,似乎年年在所难免。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际上是平淡的一年。”这一年,帝国的万历皇帝踏入了二十四岁的门槛,这一年,是这个年轻的皇帝御宇的第十五个年头。

在他继任之初,这个庞大的帝国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玩物。帝国的实际权力中心是以张居正为首的内阁,皇帝本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无条件、全方面的信任他的这位“张先生”。然而,在张居正死后的第二年夏天,文雅的皇帝向死者发起了十字军东征,他终于洗去了当皇帝的耻辱。

万历十五年,朝廷没有人能真正威胁他的权威。他成了整个帝国惟一的音箱。

崎岖山路父辈走,康庄大道后人来,万历遇到了一个好的时代,北方的“虏患”已不再发生,东南的倭患也已绝迹。帝国的皇帝享用着最美好的时光。而后的“万历三大征”,三战皆捷的战绩似乎也预示着帝国在这位年轻皇帝的手上将创造更多的辉煌。

然而,冷眼人已经看出,此时,实为“温水”中的万历十五年,大明帝国和他的领导人,如同游弋在温水中的青蛙,那滋味肯定不错,但底下的火正在慢慢加热,如果谁再在上面加把火,青蛙的小命就将结束,但因为水温是逐渐加高,故而水中的青蛙并不认为危机就在眼前,加这把火的这是后来清朝的建立者“努尔哈赤”。

正如万历祖父和父亲承受风雨,而让他独享太平一样,万历的逍遥自在给他子孙留下了无底的痛苦深渊。

黄先生的话实已道破日后的真相:“我们的大明帝国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

因此,我们的故事必须在这里以悲剧结尾。万历丁亥年是历史上失败的总记录。”

以上的种种无疑是在黄先生“大历史观”指引下的个人思索,“大历史”的本质是以小见大,“生命的真意义,要在历史上获得,而历史的规律性,有时在短时间上不能看清,需要在长时间内大开眼界,才看的出来”。以《万历十五年》为基,考察16世纪的中国传统社会,以此延伸,洞观历史的本末兴衰,这无疑是一个好的起始。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6)

对于明神宗朱翊钧,历来人们大多持否定态度。其实不仅如此,说起明朝的皇帝,人们都没有好感:他们不理朝政,就像一个个败家子,折腾着祖宗的基业。

在朱家统治时期,虽然写就了不少的辉煌,也留下了无数的骂名。鲁迅先生在论及明朝时曾说:“唐室大有胡气,明则无赖儿郎。

”但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黄仁宇先生则明显地表达了他对朱翊钧的同情与悲叹。当然,黄先生也从他的“大历史”观向我们展示了万历皇帝的一生,以及万历出发,追溯封建统治的源头,着重剖析了明朝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全面给我时期的文臣武将、思想家。

在高中历史课上,我们都接受了明清时期封建集权统治空前加强,皇权至上的思想。但在万历皇帝,我们似乎看到了皇权的衰落或削弱。

尤其在立储这个问题上,万历皇帝前前后后奋斗了三十几年,终也没有实现立他最宠爱的皇三子常洵为皇太子的梦想。

我想,其实,这也是万历皇帝的可悲之处。封建统治从秦朝到明朝,已经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它所推崇的文官制度,这时已经完备成熟。在这个以程朱理学为基本太子思想的国家,皇帝已经成为一种象征性的商品体系。

万历皇帝只要发挥皇帝的作用,按时参加各种仪式,批准内阁大臣的纪念,在全体公务员和理学的协调下,全国基本可以正常运转。皇帝,似乎已经成为礼制的象征,国家的精神领袖,这类似于英国君主立宪制下的君主。但这怎么可能呢?

在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封建社会里,皇帝基本上都是呼风唤雨,独揽大权,说一不二的。

可是,在明朝,在以理学为一切工作活动的指导原则的国家里,熟悉掌握了理学的文官集团,却逐渐壮大成熟,甚至达到了与皇权对峙的地步。万历皇帝想立皇三子为皇太子,朝臣竭力反对,双方苦苦斗争了三十几年。最终,万历皇帝被迫将皇帝的长子常洛立为太子,但这是由于六七位内阁大臣辞职,数百位大臣被降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从此以后,万历皇帝心灰意冷,深隐后宫,消极怠工。朝臣的奏议,他不予批准,也不加反对,就一直搁着,拖着,让朝臣的目的也大不到。这很像小孩子的斗气行为。

但一个国家的国王这样做是以一个国家的衰落为代价的。

其实,我们都有这样的疑问:立谁为太子,谁为下一任皇帝,作为臣子的,和他们有多大关系,他们为什么非得拥护皇长子,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在以嫡以长不以贤的礼法原则下,常洵为长子,就应该为太子。

万历皇帝封常洛为太子,这是违反礼节的。在以个以礼仪为基本原则的社会里,这是一个关系到国家的根本问题,是不能允许的。就连皇帝也要遵守。

在历史上,神宗皇帝偏激逆反,昏庸无能。亲政初始,清算张居正。他晏处深宫,声色犬马,荒废政事,又大肆兼并土地,溺志于财货。

其在位期间,围绕太子发生的“国本之争”,更是将朱王朝进一步推向深渊。

如此可憎之人,必有其可怜之处。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万历皇帝如何从勤勉政事,励精图治,逐渐堕落退化。

朱翊钧自幼聪慧过人,读经史过目不忘,而且颇为早熟。九岁时,在母亲李太后和张居正的指导下,他还是一个年轻的英雄。张居正亲自教导,安排课程,指导阅读,选派英明大臣指导,培养了他治国安邦的能力。

虽然非常严格,但并不妨碍他们在师生之间建立深厚的友谊。

在张居正生前,皇帝一直支持他的改革。然而,张的正直冒犯了许多人,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在他死后,反对他的人开始反扑。

他们纷纷上奏,要求清算张居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万历皇帝对前威炳震大师张居正越来越不满,也厌倦了他严格的管理。于是他从维护张居正,到顺水推舟地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

这也是因为他确立了自己的权威,完全摆脱了张居正的影响。于是,生前忠贞不二的“元辅张先生”,变成了谋国不忠的大奸臣。虽然清算成功,但对朱翊钧来说,一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为什么他敬爱的老师成了一个乱七八糟的人和小偷,为什么被张居正提拔的人反而陷害他?这些问题也让皇帝感到困惑。于是,他对朝臣的反复奸诈深恶痛绝。特别是30多年的预备役问题,慢慢地磨灭了万历皇帝的野心,迫使他把长子立为预备役,这也加剧了万历皇帝对朝臣的厌恶和对政治事务的热情。

在这个过程中,万历皇帝优柔寡断的性格也扮演了很多角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二)

早就耳闻过《万历十五年》,一直很好奇,究竟是一本怎样的好书呢!然而本人才识短浅,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又不甚感兴趣,终日只做些个打发时间的无聊之事,并无意志能够沉下心来拜读大作。最近,偶然的机会,我终于有幸跟随黄仁宇先生来到那个时代,用完全不同的视角审视那个历史时期和那个历史时期的人物。

不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油然而生,也然世之传言--这着实是一本能够并已经在海内外产生巨大影响的好书。

《万历十五年》,英文名“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正如作者自译的这个名字一样,1587,相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发生过无数大事件的国家来说,这一年真的太平静了。然而作者却凭借其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治学成果带领我们从这个毫无大事可记的年份中发生的一些小事看起,去鸟瞰整个明王朝的衰败的背影,进而分析整个中国在近代衰落的原因。

1587,始于万历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的一个谣传,终于皇帝要对前宰辅张居正调查。期间作者洋洋洒洒数万言,尽述万历皇帝的悲苦而又机械的一生。万历并非像我们原先想象中的一样是个昏庸无能的君主。

他也有理想,小时也很机敏,也想成为彪炳千古的一代明主,到最后都想做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然而那个急需一个明主的时代,却恰恰是一个容不下明主的时代,于是万历终于从文官集团终日拿来教育人,管理社会的虚伪的封建道德礼教的枷锁中心灰意冷下来,对朝事日趋冷淡,对人生日趋失去希望!当他最终在立储这件事中屈服的时候,他也就成了真正的“活着的祖宗”。

他拥有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是他又决断不了任何大事。他悲剧的一生,他有似工具的一生告诉我们的是这个时代的带给人的无尽的痛苦。

1587,距离首辅张居正过世已经五年了。虽然他早已不在人世,但围绕他的风波并未随他而去。此刻万历正在重新认识这个他昔日的老师,他绝对信任首辅!

然而,在文官集团的集体操纵和诽谤下,现实告诉他的是,这个他绝对信任和尊敬的人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伪君子。从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拥有绝对权威的首辅到现在为“万人唾弃”的伪君子,我们仅仅感叹于世态沧桑似乎还不够。张居正在位的时候,为国办了不少好事,他想成为相管仲乐毅那样的人物,他想匡扶社稷,拯救苍生。

他要辅佐8岁的皇帝成为新的彪炳史册的贤主明君,开创“万历盛世”。但是他越是努力,却越成为众矢之的。他当然可以凭借其一时的权势和万历的信任而暂时安稳,但是当其一旦失去这种权势和信任的时候,他也就摔的越重。

历史的发展趋势是他所不能够左右的,即使是生为人君的万历也无可奈何,因此他的这种抗争也就成了一种痛苦的悲号!悲号过后,他也就随着黄土一同走进了历史,留与后人或是或非的评说!

1587,此时正是首辅申时行当权的时代,他已在这个位置上面四年了!申时行和张居正一样,也是万历的老师,深受万历的信任。他早年受张居正提拔而能位列大学士。

但是他这个人极会为人,虽得张居正提拔,却能够在清算张居正的运动中免受牵连,最后还能身居首辅。由于亲眼目睹了前几任的种种结局,他深知当时文官集团的势力之大。即使是人君万历尚且拿他们毫无办法,更何况与他呢。

于是,他就充当起了和事佬的角设,凭借其过人的眼光和杰出的政治才干去化解各种隐伏的危机,他要调停皇帝与文臣的矛盾,他要调解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他还要调解各文臣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等。他就是这样的一个和事佬,以至后人在归结其功绩的时候尽无事可记。要知道尽管是“被人唾骂”的其前任张居正都有不少让人们不得不承认的功绩啊!

然而正是这种无功绩恰是他的最大的功绩,他很好的完成了在那中社会条件下一个首辅所能够做的事情--调和矛盾!然而,生于那个时代,他即使有再高的能力,也免不了最后丢官归家的命运!

1587,还有传奇人物海瑞的辞世,孤独将领戚继光的离开,思想家哲学家李贽的剃度为僧。他们都免不了悲剧的命运。正如作者在书中末尾写道的一样: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读到此,我们也就初步理解了作者所宣扬的“大历史观”了。正是作者以渊博的知识结构高屋建瓴的解读那段历史,为我们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看待历史的眼光。他着眼事情虽小,但反映的时代和历史却很大。

见微知着,处处体现着认识的智慧。

大历史观,需要我们跳出当前的视野局限,把目光放到更加广阔的时代背景中去了解历史,正视现实,开创未来。

初读下来,已让我陷入深深的思考当中了……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7)

原来的历史书可以这样写。原始的历史可以是这样的。这种震惊和清新的感觉相信发生在许多人身上。现在看来,感触只是感触,还是风吹即散的胡思乱想,真辜负了当时眼界为之一开的欣喜若狂的感觉。

四百年,不短的历史时期,虽然只有世界八百年的一半在周朝。从1587年到1987年,如果以1840年为分界,它跨越了中国古代、现代和当代。要是把这期间世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用文字记录下来,估计光造纸需要砍伐的森林面积就会远远超出1987年大兴安岭火灾造成的损失。

幸运的是,人类有遗忘的功能。许多琐碎的是情不需要记录或记忆,否则我们都应该生活在沙漠中。但同样幸运的是发生在1587年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被记录了下来,更幸运的是一位叫黄仁宇的华人把这些事件归纳分析并提出一种谓之“大历史观”的观点,而后历时7年成书《万历十五年》。

今年,海瑞去世,一代名将戚继光去世,努尔哈赤**,但朝廷并未注意到;西班牙无敌舰队即将出征英国,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篇章

《万历十五年》在我的书架上已经稳居数载,前后不知道被我翻阅过多少次,每次也就算是浅尝辄止吧。可每每读来,都有重温真理、迷途识津之感。好书不厌百回读,一百次阅读,就有一百次收获,每次都有新发现,每次都有大震撼。

但我毕竟还没有读够一百遍,毛泽东说“《红楼梦》要读五遍才有发言权”,我在此仅能凭借自己粗浅的阅读感受谈一些想法。

一、历史观

这本书改变了我对历史书对历史的看法。历史是枯燥无味的,是只需要背一背的课程,相信这是很多人从中学时代得来的印象。翻翻二十四史,卷帙浩繁,帝王将相,如果不是看看故事,寻些典故,学点立身处世的狡黠,谁还会将它看作历史专业书籍以外的读物呢?

通过浅层次的分析,我对历史的模糊印象一直是:历史直是一些事实的简单积累,是对历史事实的冷淡客观描述,是陈腐乏味的。这种从受过的历史教育、从国内历史书籍中得出的印象,如果不是机缘巧合看到一些外国的新鲜的东西,很难想象历史也可以写心态、写文化、写地理并且写得鲜活。

中国的二十四史,公认的良史是前四史,即《史记》、《前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后学之作,虽有大文豪欧阳修主笔的《新唐书》,又有重臣张廷玉参编的《明史》,但其价值都无法与前四史相提并论。正如杰里.巴勒克拉夫所言,“最有推动力作用的那些史学著作恰恰是由历史学家个人独立完成的”。

因为历史学家的个人著作是其学术研究的集中体现,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虽然可能偏激,但也无妨,因为“真理往往是偏激的”(鲁迅语)。为了说明一个问题,作者可以用夸张和极端的语言来描述,这是思想的力量,而不是一群人妥协的结果。好的史书也未必事无巨细地叙述史实,在读者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后,我们更需要《万历十五年》这样的“大历史”。

这种“大历史”不纠缠于历史的细枝末节,而是将历史高度抽象,从而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更加深刻地分析历史、分析当今。我们学习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历史而历史,“观今宜见古,无古不成今”,历史的作用是指导人们正确地看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最终的目的是人的关怀,而《万历十五年》便是这样一部史书。

历史是可怕和美丽的。她揭示了黑暗和光明。

四百年的轮回。

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的中国,谈不上风雨飘摇,也不能说是病入膏肓,这个外强中干的大帝国只是患上了慢性病,就如千里之堤上出现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蚁穴。这一年,实在是平淡无奇。在这无关紧要的岁月里,有灰心朝政的当朝皇帝;有变法失败的前任首辅;有维持现状的现任阁僚;有无人效仿的模范文官;有知音难觅的优秀将领;还有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思想家。

天下太平,波澜不惊,庞大的**帝国已经走过近两千年,此时还远未走到尽头。在西方,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正准备启航前往英国。不久,它将以自己的灭亡开启大英帝国数百年的辉煌。

因此,中国逐渐被迫进入了所谓的现代。用黄仁宇的话说,这就像把野兽变成鸟。结局当然是落得不会飞也不会走,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境地。

从下降通道到上升通道。

明朝税重民穷,水深火热是众所周知的。苛税猛于虎,《万历十五年》之前的很多作品都认为税收过多是百姓贫困的首要原因。黄仁宇先生则认为民穷的根本在于律制的僵化和**的低能腐败,主张从制度层面解答“李约瑟之谜”。

国家税率低,受惠者并非农民,只是鼓励了小地主加重剥削以及官僚乡里额外加征,自肥腰包。同时**极力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书中所记述的万历皇帝、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督御史海瑞、蓟州总兵戚继光、以知府身份挂官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名裂或壮志难酬郁郁而终,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

这一切都是因为制度已经山穷水尽,不光是庶民,乃至天子,都无不成为牺牲品。

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制,但中国在黎明前进入了38年的黑暗。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古老的东方才开始熠熠生辉。在战火纷飞的暗夜中,马克思主义飘洋过海来到中国并迅速传播开来,经与中国的革命和实践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历史翻开了全新的一页。几经曲折,几经摸索,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民主、自由、法治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前进的指南,市场经济体制则成为了推动国家机器前行的引擎。

思想解放和体制改革,使中国在近400年后从下降通道回到上升通道。

二、历史的力量

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

今年,海瑞去世,一代名将戚继光去世,努尔哈赤**,但朝廷并未注意到;西班牙无敌舰队即将出征英国,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篇章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借“狂人”之口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今人多以此话为偏激而不取,然细察鲁迅本意,他所说的“仁义道德”应该指的就是儒家的一套伦理价值观念,鲁迅无非是用文学的夸张语言揭出了一个事实:儒家礼教违反人性。纵观封建时代,可以说儒家思想是失败的。

自儒学发展到宋明理学,基本上沿袭了孟子的“性善论”,朱熹解释“明明德”说:“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

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我们可以由此追寻到儒家以德治国的逻辑路线:正因为人性本善,善是人先天就具有的一种自然属性,恶则是因为教育不够而造成的后天现象,因此一切社会问题都可归结为道德问题,需要用礼教来加以规范,即“存天理,灭人欲”。

历史书上有言:在对“人性”的看法上,孟子提出“性善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他把“善”看作是一种先验范畴,是人先天就具有的禀性,但他又认为并非每个人都能发挥自身的“善性”,因此要用礼教来陶冶。孟子的“性善论”显然是一种比较幼稚的看法,他用水这种自然现象比附人性,是任意的主观联系,丝毫不能说明“性善”的本质。荀子则提出“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伪也。”他在对人性的看法上显然比孟子更为深刻,但他同样把“恶”看作是一种先验的范畴,是人先天就具有的一种禀性。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都具有简单化的缺点,将人性只归结为某种单一的性质,未能深入触及人性中“善”或“恶”的内在基础。

儒家礼教要求一个人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人格,然后才能从事治理国家的工作,即所谓“内圣外王”。它的荒谬不在于明显的不切实际的乌托邦或乌托邦,也不在于道德与政质的联系,而在于否定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通过将二者等同和政治道德化,国家有权干涉私人生活,因此个人自由消失了。

《万历十五年》中所描述的许多重大的宫廷斗争,几乎都是由一些琐屑的礼仪事件而引起。比如在《万历十五年》中,身居要职、辅佐皇帝治理天下的一代名相张居正,1577年其父去世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交锋。对抗本质上是政治性的,但形式上是仪式性的。

张居正的政敌要求张居正遵守四书所说的三年丧亲的原则,辞职。然而年幼的皇帝需要他的辅佐,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必须使他留任。然而在“礼”的规定面前,这一切理由都是苍白的,最后皇帝为了使他留在身边,不得不援引先例特许“夺情”慰留。

“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则是另一方面的例子,他可谓典型的儒家原教旨主义者,三次罢官,固然有刚直不阿得罪权贵的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他不切实际僵硬保守的执政风格也招致**人怨。他的思想表现出典型儒家的道德本位与平均主义特点,却缺乏法治社会的“正义”概念:“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

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他不能理解明清之际江南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和发展,将之视为“刁风”而大力扼制。只是碍于他的“清廉”名声,朝廷才不得不勉强授予他个把闲职。

从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对于一个人的升迁去留,更重要的是他对儒教伦理规范及其礼仪遵守得如何,而不是他工作的实际成效。儒学之力可见一般。

马克斯·韦伯尖锐指出,儒家礼教是用“数不胜数的礼仪枷锁卡着中国人从胎儿到死祭的生活。琐碎之极,尤其是一切细节都得信守不渝,简直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这种形式主义无疑是帝国腐朽的表征之一,也是一种文化其生命力衰弱的表现。

《万历十五年》中另一个主要人物--戚继光,他的悲剧一生也同样折**帝国走向衰亡的过程。戚继光是本朝最有才能的将领,然而只因与张居正关系密切,张居正死后他也随之被革职,晚景凄凉,一贫如洗。通观整个万历朝,与他命运相同的武将何止一人,另一名将俞大猷,与戚继光一样,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

我们还可以联想到明朝最后一代皇帝崇祯所屈杀的袁崇焕。他们令人同情的遭遇带有普遍和必然的性质,是儒家保守的治国思想合乎逻辑的结果。汉唐是中国除先秦之外文化上最为开放、儒教影响最为薄弱的时代。

至宋明,理学盛,国运衰,中国不复汉唐雄风,版图愈益缩小,西北边患愈演愈烈,在万历皇帝之前已经有过土木之变(1449),至万历朝,除了北方的俺答与努尔哈赤,东南沿海又有倭寇之乱。虽有戚继光与袁崇焕之辈英雄迭出,仍难挽大厦之将倾,终于又一次重蹈宋亡悲剧。

朝代的更迭,国家的倾覆,与其说是儒学的祸害,不如说是历史的责罚。

三、启示

《万历十五年》并非只写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故事,也并非只写万历年间的故事,他写的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优越的终结,是对“以德治国”的深刻剖析。取名“万历十五年”也许只是个象征,也许只是因为音韵的和谐。

中国古代德治政治的优越性结束了,形式也结束了,但它的流毒却远未终结。儒教的本本没有多少人再学习了,儒教的精华没有多少人再记得了,但儒教的糟粕却深深扎根在现代人的心灵深处,因为中国处于封建社会几千年,而进入现代社会还不到一百年。这种扎根的结果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人的劣根性,这就是现代中国人还存在的诸多毛病。

即便是年轻人,任你穿的很“哈韩”,吃的很“欧美”,唱的很“港台”,但骨子仍未脱离中国人的“奴性”以及其他任何“恶劣性”!中国人是研究人的人,最擅长“玩人”、“治人”、“整人”,因而任何朝代的任何一级组织的任何一次改革与反改革、革命与反革命,始终绕不开人事的问题,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对人的整肃。这也是中国当今政治改革的根本阻力之所在!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8)

前些日子,读了黄仁宇先生的大作《万历十五年》以及《万历十五年和我的大历史观》、《1619年辽东战役》两篇文章。

书中磅礴杂深,自己能力有限,初次阅读着重有感于两个大的方面:作者的大历史观以及对于文官体制的阐述。

其一,先生的整本书都是在大历史观这样的一个大前提上来对明代万历十五年前后的事情进行一系列的说明。列举礼仪、道德、立储、首辅、财政、税收、文教、武制以及后期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等等方面的事件。王先生的伟**观没有具体体现,主要在以下文章中,有四个相关的解释:

强调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同时也**将道德处于历史的何种地位、大历史观不是在书本上看到的,也不是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看到的,生命的真意义需要在长时间的历史中看出来、大历史的着眼注重群众运动对社会上的长期贡献、大历史观都是从小历史方面而来的,要把道德的范畴放的远大,历史观点代表人生哲学,不能受短时间的政策所掩饰,尤其不能闭门造车,不顾外间形式决定。

云云总总,从书中最大的收获是对于历史的认识观:我们在把握历史的时候,应力求从宏观上把握历史,这里的宏观应该有两方面的解释,纵向上时间的前后无限延伸性与横向上范畴的无限囊括性。1972年,美国国务卿访华时,问周总理对200年前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作用有何看法。周总理深思熟虑后回答:

下结论为时尚早。戈尔巴乔夫在哈佛大学关于苏联解体及其对欧洲和世界影响的演讲中也提到了这一点。这里不乏政治家对历史事件的谨慎甚微,但更突出的是我们的政治家由于工作业务需要,通常站在一种超乎常人的宏观角度来看待历史。

时间上的前后无限的延伸性具体指的是,对待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制度的历史,亦或者一个朝代的历史,都应该力求从前的历史中去思索,从后的时代去推理,才有可能接近那个真相。这一点引用了庄子自由行中“小”与“大”的辩证法: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识不大知识,小年不大年,习知其性?朝菌不知晦朔,惠姑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南有灵,五百年如春,五百年如秋。古代有大香椿,八千年如春,八千年如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历史中的事件、人物、与制度都有着定然与偶然的规律,我们以朝菌、惠姑之类的视野去衡量时,肯定会错过诸如晦朔春秋一类的蛛丝马迹。但是幸哉,人类在精神与学识上的优势使得我们有可能的去以冥灵者大椿彭祖来看待事物,去接近最真实可靠的历史。

在横向上,范畴的无限包容性是指一个历史事件、一个历史人物、一个制度、一个王朝的历史应当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三个角度来看待。这里有一个具体的例子说的是:大前提假设历史的真相是一个圆,而我们从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看历史的结果是能更加可能的接近那个最终的真相(圆),这里我们把每个方面,层次与角度抽象成一个平面点。

从制度、经济、文化的角度看历史,我们看到了一个三角形。当我们从制度、经济、文化、社会风俗四个角度看的时候,是一个四边形,到我们从制度、经济、文化、社会风俗、阶层关系五个角度看的时候,是一个五边形,随着平面点的增加,方面、层次、角度的增加,使得我们看到的图形五边形、六边形&十二边形&三十二边形&六十四边形&&最终无限接近于一个圆(历史的最终真相)。

其二,对于文官体制的阐述。他在书中着重描写了六个人物: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通过这六个人物的命运,突出了在我们的政治体制中,不同政治角色与阶层代表在与文官体制的碰撞中所产生的联系与矛盾,以及在这种联系与矛盾的背后,又为何造成了我们这一帝国的衰落?

万历是帝王,他是可贵可悲的,他富有却空虚无助,他是从礼仪文化中抽象出来的最高代表,但于常理相反,没有任何家庭的温暖。张居正不让他练字、申时行不让他习武。他拥有一切,但只能成为这一切的象征。

万历与公务员群体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张居正死后,万历在张居正任第一助理时,推行一鞭法丈量国土,有许多违法行为,并颁布诏令要求重新丈量。。而这种理解得到了中心原有不成功人士得志持和利用。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倒张运动开始了。

在各种参奏与控诉中,事态愈加激烈,万历无可奈何,以诬蔑亲藩,侵夺王坟府第,钳制言官,蔽塞朕聪,专权乱政的罪名给张做了总结性的陈述。但这次案件的种种让万历逐渐认清了官场政治的阴阳之道,内心怏怏不乐,已有无为之心。第二,在建立预备役的问题上,万历对郑氏家族的精神依赖欲废长立幼,但又于郑治上的不成熟,与公务员集体的矛盾不断激化,先后使申时行、许国两位大光棍离开。

最终,在这种僵局的情况下,万历通过被动回避来应对这一事件。万历十四年以来,万历创下了30年不去朝鲜的纪录。纵观中国历十,万历十无与伦比的。至于为何立储问题会导致这么严重的结果?

下面是在网上的一段文字,能有助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我们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农业帝国。我们这里不需要任何激动人心的活动或伟大的君主。我们只需要保持权力平稳过渡,因为这可以起到稳定人心的作用。当来自西方的强大民族摧毁了辉煌的商朝时,我国彻底告别了渔猎时代,迎来了新的农耕时代。为了统治那些蛮荒没有经过开发的土地,周王朝实行了分封制,为了解决权力的继承问题,又实行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制,这种互为表里的政治机构保证了农耕帝国的稳定性,从而使周代延续了八百年。

周代制定了礼乐制度,使我们这个民族开始懂得廉耻,也体面起来,同时,嫡长子继承制更是深入到了这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此种继承制度不仅适用于王位,也适用于爵位和其他一切涉及家族权力的继承问题上。

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没有人能够抗衡传统的惯性,因为它只需要一种利益的分配规则,通过减少利益参与者的数量来保持一种稳定的政治结构,正像我们前面所讲的那样,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英明的君主,它不是选优,它只需要君主充当礼仪上的表率即可。正因为如此,在这场明朝的民族斗争中,无论万历皇帝有何打算,只要他违背了这一原则,他作为皇帝的合法性就会受到质疑。

世间已无张居正,政治的最大悲哀也莫过于此了吧。张居正最大的悲哀应该有三点。首先,他还不成熟。为人处世对于一般人来说,重则两人关系决裂,不复往来而已。

但对于一个政治家,特别是一个有很大影响力的政治家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缺陷。轻则仕途失意,身陷囹圄,重则身败名裂,万人唾弃。张在为人处世上不懂急流勇退,谓之知机的道理。

张在世时官至太师、首辅大学生,位极人臣,且监察上110监察御史、52位给事中,都为张派人马,更何况在宫中通过冯保控制了东厂、锦衣卫、与御林军。在宫外又有戚继光,手握帝**权。这样人物,在政治上如果不是皇帝,那么根据我们的政治体制上是根本不允许存在的。

张在自己在世,皇帝年幼时尚能控制局面,然而,自己去世后,皇帝年长,外加中枢一些别有用心,眼红之人,最后的结果也是可以猜测得到的了。二是张居正在对于新政的推行当中缺乏条理、过于严厉、不知妥协。尤其是在税收政策上对各级文官所施加的压力令各级**终身难忘。

在财政审计的问题上过于追究、以及一鞭法所推行的土地制度上利益分配的不公使其得罪了大量的权贵,而这些权贵又由于客观原因跟各级文官有着交互的利益纽带,各级**之间关系复杂,各有各的后台老板和提拔后进,他们又无一不有着各自的家族和社会关系,得罪一个人,相当于得罪一批人,得罪一批人,相当于得罪了全国。在张的有生之日还能加以控制,一旦身故,一切的心血事业也付之东流。三是张居正忽视了文官集团的双重性。

这点个人觉得中国自汉及今,依然存在并深刻的影响着我们。我们的文人,一方面凭借特权、引用私人、扶持地主等等,另一方面又深受文化体制的影响,能不顾一己安危荣辱,为仁民爱物的宗旨拼命。他们对于张的强烈反对是由于张所做所为客观上违背了这种伟大的文化影响,而妄图以高效的行政效率将其取代。

至于申时行,则是首辅中典型的与张居正相反的人物。他深受中庸的影响,擅长妥协之道,洞察事情的阴阳两面。他在惋惜之余却能懂得历史所赋予他的责任与限制。

他也尽力为之,已是非常难得。但值得注意的一个历史事件是,万历十五年1587年,辽东巡抚发现一位建州的酋长在开拓疆土,吞并部落,对其进行讨伐,师出不利后,对部下不听命令进行**,其部下在京又得到监察官的同情,**劾这位巡抚,申时行认为这只是一件小事,不值得内外**的不睦,于是进行妥协调停,将此事搁置。而这位酋长得以为所欲为,发展自己的千秋大业。

这位酋长正是努尔哈赤,1599年,这个民族创造了自己的文字满文。1601年,努尔哈赤创建了八旗制度,把部落的生产、管理、动员、作战一体化,改造部落为半现代化的军事组织。若干年后,这位酋长,庙号清太祖。

古语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此系青萍微澜乎?

海瑞,我们姑且称他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模范人物。他在道德上的极其洁癖让我们具有双重性的文官集团对他既爱之,又恨之。他的一生也在文官群体的爱慕与排斥中度过。

戚继光,一位典型的武将。《明史》将他与俞大猷比较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戚继光时代,已去帝国建立200余年,文官体制已渐渐稳定,所以他也不得不借助张居正的势力来保护其政治的稳固性。

在张去世后,他也遭到**,不久便去世。李贽是哲学家自称,代表的是地主阶层的下级,他的学说一半唯心,一半唯物。他离经叛乱,写有《焚书》等,他的行为,一方面得到一些文化的爱慕与赏识,另一方面也得到一些文官的大力批判。

也是文官内部对其的褒贬不一,侧面反映出,在一个巧妙的时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得劳动与资本的生产要素的作用不断凸显,我们的政治体制,我们的文官群体,也在发生着变化,至于这种变化能否成为一股巨大的洪流,改造我们的帝国,造福我们的民族。处在明时代的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以及其他的文官们,却是截然不知的。

《万历十五年》,作于1976年,一本历史散文集。曾匆匆翻过,恍恍惚惚。闲来细读,却颇多趣味。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古人诚不欺我,是为记。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9)

终于读完了《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说实话读这样被许多人赞誉的书我并没有什么大的感触,只是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气息。这种气息完全不同于教科书中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历史。而给人一种别样的真实感。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所在,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写道:“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诉述。一般来说,记载,研究历史的书籍都大凡枯燥乏味,但此书却不同,黄仁宇老先生的妙笔,读起来既又不枯燥也不乏味,反而读起来像侦探**一样一气呵成,让人深入其中。

笔者认为,在中国近两千年来,道德已经取代了法律制度,直至明末,这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为了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本书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共分七章,每章的标题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作者在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所以我们的故事必须在这里悲惨地结束。

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这本书集中描写了几个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大副、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戚继光将军、哲学家李贽。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皇帝的无助。虽然他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但他有很多选择。

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于是,万历皇帝走上了行政松懈的道路。他对文官集团很生气,但他应该知道,事实上,文官集团的权力是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作者对文人集团的深刻,犀利的理解中有了一些理解。

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

而一个王朝也因为君主的懒惰而逐渐走向衰落的深渊。

在书中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做一个好官特别是做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是多么的困难。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是,由于官职高、权力垄断,有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

但这些个人的私欲,缺点引起的问题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

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

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

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作者一语点出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王朝的症结所在,这也是我们大明王朝乃至我们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回到现实,我们国家应该让法制更加深入人心,让政治避免形式化,变得更加民主。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有实质上的进步。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10)

《万历十五年》是以铺叙方式为主的纪传体,书中记载了发生在这一年的许多看似无关的事情,这看起来是个偶然,但是通过这些事和人,又表明明朝的衰亡冥冥之中早已注定,无法避免。

从书中我们了解到,明朝是以道德来代替法律制度,不只是明朝,历朝各代皆是如此,只是统治思想有所差异。在这样的制度条件和统治模式下,文武**有条不紊,层次分明,皇帝愚昧、腐败、无能。用这样的统治集团治理一个国家的最终结果一定是是败。但明朝有很好的机会改革和发展其经济,但他们都错过了。

其根本原因是“明朝以‘仁’治天下的立国之精神已经耗尽体力”。因此,一个国家的衰落与其政治制度有很大关系。一个完全基于社会伦理的国家,只有强调规则,才会倒退。

在这样的制度里,不管是万历皇帝朱翊钧,还是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亦或是都御使海瑞,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一些侧面提到,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人物,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是制度造成的悲哀,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一不成为其牺牲品。

学习历史和阅读历史不仅需要了解知识,关键是看原始历史对现在有什么好处,坏的方面可以借鉴,好的方面可以借鉴。我们从万历皇帝的统治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不是用技术经济力量和法律来支持人民,而是依靠政治压力和道的宣传,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

万历皇帝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的时代,不仅有象沈士兴这样能干的**,还有象严嵩这样狡猾的恶棍。有人说:万历一朝是明朝盛与衰的转折点。

而我读了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后对这段历史有了新的感悟

万历是个聪明人,网,他明白,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碌碌无为的昏君,明朝的衰败已经无可挽回,而且,在封建官僚制度中,他的想法根本无法实施,于是,他彻底绝望了。他把一切国事都托付给了沈士珩。在他的世界里,只有郑公主能理解他。但他掌权40年。在这40年里,中国经历了一个非常黑暗的时期,这也预示着明朝的灭亡。

事实上,我认为即使万历皇帝知道这一点,他也不应该放弃**。因为他的使命是做一个好皇帝,这样即使命朝后来灭亡了,后人也不会怪他,因为封建官僚主义必然灭亡。其实,万历皇帝本来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只不过没了张居正,有了郑贵妃,万历皇帝就整天与郑贵妃享乐,几十年都不上朝,万历皇帝就完全堕落了。

《万历十五年》一书使我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

读了本书后,改变了我对历史的看法,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我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必须以大历史观分析中国传统社会之症结,才能真正做到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进行合理融合,为我所用。

万历十五年,国泰民安。然而,在黄仁宇先生的分析下,整个明朝帝国危在旦夕,各种矛盾激烈碰撞。即使资本主义经济萌芽,腐朽的政治制度也远远落后于经济,严重阻碍了社会发展的潮流,崩溃在所难免。从不理朝政的皇帝,到有心无力的首辅;从维持传统的阁僚,到受人尊敬却无人效仿的清官;从天生统帅却被打压的将领到自相矛盾,言行不一的各类思想家。

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不再是教科书中的英雄,而是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物形象。在万历皇帝眼中,也许他只是一个傀儡。即使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也不能违背传统的伦理道德,也不能打破传统的公务员制度。这意味着,即使是一个睿智、有改革意识、极富权力的皇帝,也没有能力阻碍历史进程中的伦理制度。此外,这些制度的直接受益者是皇帝。他怎么会有勇气?

这也造就了作为明朝的某些皇帝,还经常以赌气的方式跟大臣玩捉迷藏,去换取所谓的自由,所谓的非紫禁城的气息。在这种伦理制度的压迫下,反而要求人们去追寻创新,去强调发展,而创新的成果一旦触犯到该制度又将会无情被压制甚至为之牺牲,这自相矛盾的去维系旧制度的做法实在需引起人们反思。

1949年中华人民公和国成立后,反右派、人民公社、中国共产党等各种主客观做法都不符合客观,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灾难。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这正确的决定迅速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们的生活水平,而依法治国也正式纳入宪法,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一个进步。但同时,国家当今依旧面临的不少问题仍需我们从这本书中去学***鉴。

面对当今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它带给我们的启迪是:我们不仅要借鉴外国优秀成果,更要深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在中西文化的融合下,产生一个既不同于传统文化,又区别于西方文化,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文化,这文化,产生于对政治体制的不断改革之中,产生于对自身矛盾的不断解决之中,产生于对自我的不断完善之中。只有这样,国家才能继续发展,人民才能永远健康。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1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一班,谢韦杭

sz160110105

在正在热播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中,有这么一个情节,高育良书记不贪财不收物,却毁在了高小琴的妹妹高小凤的石榴裙下。高小凤是赵瑞龙设计的腐败和高等教育工具。了解到高育良喜欢研究历史,尤其对明史感兴趣,于是加强训练高小凤了解明史,剧中多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

《万历十五年》到底是什么样的一本书,有多大的话题魅力,使得这位政法委书记失去原则,拜在石榴裙下?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翻译过来就是“1587,不重要的一年” ,作者黄仁宇通过写这一年的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来折射整个明朝的兴衰。也就是说,万历十五年的历史是整个明朝的缩影。黄仁宇以1587为基点,从小事着眼,辅以当时人物,描写了藏在表面和平下的制度危机。

他认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在儒家道德观中,**要清正廉洁,人要清廉孝顺。而在现实中,做官的**腐败,做人背信弃义。张居正想改变现状,但基础太深,动摇不了。

海瑞的清廉与制度不相容,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命运。当时,中国是一个以道德维系的制度,只有圣贤才能实现。所以当道德与现实相差过大时,人们选择放弃道德,成为“两面派”,表面是一套,暗地里又是一套。

正是在这种影响下,人们虽然口口声声说着道德,但却没有人这么做。因此,光有道德是不够的,还要有健全的法制。对今天的中国来说,完善法制是改革的必由之路。

虽然作者指出道德不是万能的,但他并没有说人们不需要道德。对于法律和技术首先能够解决的问题,我们不应该首先涉及道德层面,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和妥协。因此,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也要注重道德建设。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12)

读万历十五年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评价很高,作者是黄仁宇。《本书的英文名字叫做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是一本对当代中国人有重大意义的经典著作。重要的是,这本书为当时的中国人提供了一种颠覆性的叙述历时的新方式。在此之前,中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思想政治宣传的一部分。

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种语调,一种角度,只提供一种画面。黄仁宇的书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个读到这本书的中国大陆人都会感到震惊。原始的历史可以这样写。原始的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和丰富。原始的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所说的那样单调和个世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把匕首,撕开了意识形态主导的历史写作的铁幕。

谈到这本书先说说黄仁宇先生其人。黄仁宇,湖南长沙人,学工科,报业,当兵,后来在美国学习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历史有了自己独特的思考。

在序言中,他提到了他与明代历史的联系。他的博士论文所做的是明代的水运。为了写书、做论文,他用了两年半的时间读完了《明实录》133册,再加上写书的时间,一本不厚的书竟用了7年的时间!如此严谨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都是令人敬佩的。

正是因为他的学风,他才能写出如此精彩而有影响力的杰作。

看完《万历十五年》之后的感觉就是佩服作者对历史的所用观察视角。通常一般的作家,不管是哪类作家写历史总要从整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找这个朝代的衰落过程,然后再从这些研究结果来证明这个朝代的各式人物或成或败的原因。但是黄仁宇老先生却不同,他是反着来。

他从各种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中梳理出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脉络,是以种以大为小的研究方法。并且以历史上比较有名的各式人物(如张居正、戚继光、海瑞等)的悲剧结局来推导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且里面引经据典,用的都是在史料中有真实记载的文献资料作为本书的大部分内容,这就保证了它的可靠性和学术性和来源。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所在,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写道:“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开详细,独到的诉述。一般来说,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书一般都很无聊,但这本书不同。黄仁宇先生的精彩作品读起来并不枯燥乏味,但读起来像侦探小说,让人深入人心。

我在读《万历十五年》时经常会因为看到某个句子或是某个例子会心一笑。这本书中最有趣的例子不仅闻所未闻,而且完全颠覆了我们通常在影视作品或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历史。这里的历史总是很有趣,甚至幽默,甚至不可能。这根本不像真实的历史,而是作者写的小说。

比如戚继光也会向张居正行贿,首辅申时行因为一时的妥协放过了剿灭皇太极的机会导致后来的明朝被皇太极所灭,万历皇帝和当时的朝臣是对立的两派,最惊讶的莫过于当时倭寇的入侵并非单纯的外敌入侵,而是由于万历皇帝关闭了当时的海关大门,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致使原来沿海经贸比较发达的对外贸易关系受到重创,农民不堪其苦便纷纷联合海盗里应外合反抗朝廷,万历皇帝的这一举措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本来已经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又被消灭了。这些都跟一般历史书上的记载和坊间流传的完全相反,但从作者对这些看似小说里才会出现的例子的中又可以让我们找到史料上的出处,这些例子的确都是有文献记载的真实史料,而非作者杜撰或者臆造的。

笔者认为,在中国近两千年来,道德已经取代了法律制度,直至明末,这是所有问题的症结所在。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为了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本书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共分七章,每章的标题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海瑞——古怪的模范官僚、戚继光——孤独的将领、李贽——自相冲突的哲学家。

作者在文末总结,“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

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其中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作者自序)

这本书集中描写了几个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大副、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戚继光将军、哲学家李贽。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皇帝的无助。虽然他是一个国家的国王,但他有很多选择。

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于是,万历皇帝走上了行政松懈的道路。他对文官集团很生气,但他应该知道,事实上,文官集团的权力是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作者对文人集团的深刻,犀利的理解中有了一些理解。

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

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在书中我看到了世态炎凉,做一个好官特别是做好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是多么的困难。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是,由于官职高、权力垄断,有时会出现一些错误和问题。

但这些个人的私欲,缺点引起的问题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

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坡路。

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

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无张居正!

作者在书中末段指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作者一语点出我们这个庞大的帝国王朝的症结所在,这也是我们大明王朝乃至我们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以历史为镜,中国政治不能成为数字工具,不能以道德代替法律,这将导致中国政治的一系列弊端。我们要做到真正的依法治国,任人唯贤,切莫让这段历史仅仅成为遗憾,这篇精悍粹美的文字成为我们茶余饭后的一段消遣,我们要让他透过黄先生的笔触奏成一段振聋发聩的警钟!

万历十五年观后感(篇13)

而且,万历只会用幼稚的手段来抵制大臣表达不满。例如,他不满慈圣太后为他安排的婚姻,他就用冷落皇后的方式来报复。导致王皇后自14岁入宫以来就遭遇青春的不幸。

某种程度上,万历是很不负责任的。王皇后14岁被纳入宫中,与家人分离。此时此刻,她最需要的是一份爱,即使不是爱。

而整个皇宫,其实最能给她这些的就是万历皇帝。万历却不去理会他,还在宦官的教唆下去皇城别墅“西内”狂欢,把无尽的孤寂和凄凉留给王皇后。他把婚姻当成逃避单调生活的工具。

这不仅是皇后的悲剧,更是万历的悲剧。他用这种幼稚的手段试图反抗,但他不知道这个小把戏在牧师眼里也许不知得一提。他是在太后和张居正建立的良好环境中长大的。因此,大臣们完全有权控制他。

导致事情最后的结局是:万历自己深感愧疚。更为可笑的是:

万历末年,他利用不作为来对抗大臣们对他的限制。其中,最为突出是一件事是:立太子。

郑贵妃可以算是万历一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她懂得如何与一个身为国君的丈夫相处。万历不高兴的时候,她会很高兴地和他开玩笑,引导他,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在皇帝眼里没有地位的小妾。

她时常给万历政治上的“引导”,以致招来百官的不满。但正是因为她的善良和贴心帮助,万历非常爱她。以致于万历一直企图废长立幼,立郑贵妃的孩子为太子。

群臣对此必然有诸多的不满,大家都加以阻挠。认为皇上不应该随意更改祖先留下的惯例。万历知道他无法抗拒这些大臣。即使他是皇帝,也无法建立自己的王子。

他不愿就此妥协,因此他采取不作为方式:将立储一事尽量延迟或干脆不提。首先,我认为这是万历的逃避现实和不负责任的表现。

这是皇家的禁忌。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怎么能废长立幼呢?万历皇帝因为长子朱常洛的错误而对他施加压力。朱常洛是万历临幸宫女所生。

万历觉得自己的出生是他的耻辱,他从不尊敬他。可是,万历忘了他自己也是宫女所生!如此不负责任、心存偏见的父亲怎有资格担当天下大任?

万历九岁登基。年轻时,他跟随张居正努力学习,努力从政。其实,他也有许多功绩,他长途步行去为百姓祈雨,也曾幻想过“万历之治”。可是最后他的热情却渐渐消退。

我觉得造成万历堕落的很大原因是外界给他的压力、打击。比如张居正,他一直信任的第一位老师。张居正和慈圣太后是万历童年最值得信赖的人。

张居正某种程度上充当了万历父亲的角色。然而,我们可以想象,当万历得知自己信任的老师利用自己的信任为自己谋取权力和利益时,他会多么沮丧和悲伤!张居正是第一次给万历严重打击的人。

这从万历清算张居正的举措中可以看出。还有就是大臣一直给他施压。他在大臣的限制下完全没有自己的自由权,他常年呆在皇宫里,连一次出行都受百官的阻挠。

万历想练字,被张居正批评。想练兵,被申时行极力劝谏,终于放弃。甚至,一些皇室**也可以用极其不敬的字眼给他写悼词。

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郑贵妃的出现必然会使万历对她情有独钟。种种不如意的压制使得万历彻底心灰意冷,他决定采用法家的“无为”来消极反抗。

于是,他开始极力避免与**的接触,导致史上荒唐的“二十八年不上早朝”的记录。

万历的悲剧必然导致他这个朝代的悲剧。**间勾心斗角、互相参劾。皇帝无心经营朝政。

首辅申时行性情温和,夹在其中,他做事就必须瞻前顾后。因为他不能得罪皇帝,更不可以惹恼大臣。从张居正的例子,他深知大臣一旦勾结起来,他申时行绝对没有好下场。

因此,很多时候他只能辛苦地当和事佬。其实,申时行跟张居正有许多不同。1他们性格截然不同。

张居正比较果断、强势。很多时候,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拒绝或接受一些东西。同为首辅的申时行却做不到。

因为他性情温和,做事他尽力顾及百官和皇帝的想法。2他们和皇帝的关系不同。万历完全可以毫无头绪地依靠张居正,相信他的判断,相信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才能为万历分忧。

而申时行却没有如此好的运气。因为万历此时对所有**都很警惕,官僚们的虚伪和口是心非,使得万历从来不敢毫无预兆地信任任何一位大臣。因此,申时行不能像张居正那样,不顾朝臣和皇帝的意愿行事。

3二者的经历不同。张居正上台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最具历史意义的是早期制度的改革。

“一句之中,逢

三、六、九日早朝,其他日子则不朝”。清初的体制改革为万历腾出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张居正在土地和税收方面也做了一些改革,但效果不是很好。

但申时行似乎并没有在政治时期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当时,申时行的角色更像是皇帝与**之间的桥梁和万历的秘书。申时行担任首辅期间曾被罢官过,而张居正虽然被参劾过好几次却从未被罢官过。

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万历的态度。其实,如果万历想保护现在的出行,其他**即使有意见也不会谴责。但是,此时万历已经不想再去惹恼那些官僚了,可能他想多些耳根清净的日子。

虽然,申时行是在张居正的引导下渐渐当上首辅,可是他丝毫不敢照搬张居正的执政方式。毕竟,他们之间有太多不同。

此外,书中还记载了戚光、李贽、正德皇帝和海瑞的事迹。他们的统治风格荒诞(正德皇帝)或细腻,性格孤僻或冷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文武**的特点和当时的风气。由于本人对此理解不是很透彻,在此就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