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美术活动教案十四篇

美术活动教案

发表时间:2024-02-09

美术活动教案十四篇。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美术活动教案十四篇,希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参考。

美术活动教案 篇1

说活动教学思想

美是一门艺术,美的元素无处不在。审美作为一种高级的情感体验,在我们的童年时期就发展成为强烈的审美情感。幼儿园审美启蒙教育就是要交织、渗透、强化各各领域的审美体验,最终提高幼儿的审美素质。

就美术活动而言,应该将启迪智慧与美好的心灵作为教育的首要目标,努力在创设富有诗情画意的情景中,给幼儿以丰富的感官刺激,鼓励他们将发自内心的强烈感受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自由地释放出来.从而得到审美心理的满足和情感的升华。所谓艺术,美是体验,艺术是表演。

两者必须和谐统一。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却很容易出现两者对立的情况:一是有美无术,幼儿只是在接受一些十分概念化的图式,因而失去了表现和创造美的热切愿望。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美与艺术的统一,如何整合各种审美因素。让孩子获得完整的审美体验,我认为这是我们审美启蒙教育的目标。所以我想在这方面作一个初步的尝试。

说话动教材

《背太阳》这一内容选自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带有一丝童话色彩,情节不断变化的故事。故事以拟人化的手法将人人熟知的太阳作为主人公,将房子、大树等比作地球上的朋友,为了让太阳工作得轻松一点,朋友决定轮流出来背太阳。故事虽简单.

但它充满了儿童的兴趣,而在儿童画的创作中,欣赏感永远是第一位的。儿童表达创造的欲望,只有通过充分的感受才能萌发,只有在个人的表演创作体验中,才能理解美的真谛。这里所说的情趣即为审美情趣。

在绘画创作中。技能水平可以有高有低,但情趣是不能没有的,所以我想用这篇富有情趣的童话故事《背太阳》作为贯穿始终的线索,营造一个优美动人的意境来感染幼儿,大胆地表现美,创作美。

说活动目标

作为一项艺术活动,我认为教师应注意美的形式在激发儿童的审美体验中的重要作用。这项活动的技能目标必须解决的问题是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现前后的关系。在构图上,那些连成一片的房子,郁郁葱葱的树林或是手拉手的云朵等衬托着一个半圆形的大大的太阳,大与小、名与少的对比配合。

给人以平衡的美感。

在情感目标方面,我希望孩子们感受道道德情感的美,道德情感应该是整个活动的灵魂。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心,群体之间的互相帮助及团结的巨大力量,这些抽象的情感品质通过内容语言及图象会给孩子一种具体、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并使幼儿通过自己的创作进一步体会到这些美丽情感品质的美.而这种美会使整个活动极有光彩。

说活动准备

工具和材料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适当选择工具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更积极地创造。本次活动中,我除了供给他们常用的水彩笔和蜡笔外,还提供了记号笔和多种颜色的水粉颜料及大号的水粉笔,便于幼儿表现大面积的色块,尝试多种作画方法,可

用记号笔画线,可以用蜡笔画边,也可以用油水分离法。这样,它无疑构成了艺术创作中的形式美。

说活动过程

1.主题引入

为了更好地把握幼儿对内容所产生的强烈的情感体验,满足幼儿运用更好的方法大胆表现自己体验的要求,我设置了这样的主题引入: 太阳辛苦了,地球上的朋友们商量着怎么让它工作得轻松一点。由此引出下面的论证讨论,许多房屋,许多树木,许多花草都回到了阳光下。

使这种情感体验逐渐深化和升华,并能贯穿艺术活动的全过程。

2.提问设计

在感觉物体的重叠关系时,我用了一个简单的动画效果,视觉效果比较好。在活动设计中,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创作技巧或提出话题供孩子们讨论,我非常重视提问技巧。

如:一级提问(较为笼统的问题)、二级提问(有各种答案的问题)、封闭式提问(即寻求标准答案的问题)等等。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有时往往会注意了设问的内容如何为目标服务,而忽视了完整性,教师则成了既是情景的创设者又是情景的破坏者。

为了设问内容与情景巧妙地结合,在引导观察房子间重叠关系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提问: 一幢房子背太阳背得动吗? 提示幼儿应有许多房子才能背太阳。

演示二三幢房子后又问: 咦!这幢房子怎么造了一半就背太阳了?

引导幼儿观察并发现这幢房子给别的房子挡住了。所以只看见一半。让幼儿感知房子怎么挤进去呢?

从而告诉孩子重叠的表现:看边停止,看不见,当看到跳过去时,提示房子和房子可以继续重叠。当许多房子终于露出太阳时,孩子们的喜悦不言而喻。

有了以上的观察经验,下面的尝试就变得简单了。利用大树作为相关绘画经验的转移,为后背儿童创作奠定了基础。同样的,教师在示范讲解时所用的设问都围绕着文学作品情节的展开而设计的。

3.活动拓展

在创作的指导下,我用一年中几天的问题来鼓励孩子们想像各种各样的形象,拓展他们的创作思路。如果说,在欣赏与讨论环节教师面对的是幼儿整体的话,那么在指导创作中的教师面对的则是不同层次水平的幼儿个体。

教师必须用敏锐的眼光及时捕捉幼儿创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新奇的构想或预设外生成的问题,并通过语言这一媒介将信息整理反馈给幼儿。在师生互动中,学生与学生的互动让孩子们充满激情地创造。

为了保持活动的完整性,教师的情境语言非常重要。在创作中由于儿童对重叠与省略的认识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幼儿时期也只是这一过程的初步认识阶段,在这里是没有对与错之分的。教孩子一种方法,只是让孩子更大胆地表现,而不是限制。

美的构成形式是多变的,教师的随机引导对于儿童各种图式的形成尤为重要。

讲活动特色

美育的本质在于儿童情感的培养和人格的培养。这项活动旨在让孩子们体验到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我想在活动结束后的评价中教师不应单纯功利性地评价谁的房子画得好,谁的小花画得美,而应从请来了哪些背太阳这个角度进行评价:

第一天,房子里有阳光。第二天,谁背邀请来扛太阳?在不断介绍儿童创作内容的过程中,儿童的心灵得到净化。

这样,把重叠与省略的枯燥技巧训练,融入到优美动人的文学作品的意境之中。这样幼儿最后得到的体验是勤劳工作的太阳得到了地球上许许多多朋友的关心和帮助 ,而不是仅仅学会了重叠和省略。

俗话说: 画无成法,教无定法。 我想那种为追求技能而技能至上的做法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是应该避免的。

美术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图形的大小变化安排画面。

2、体验帮爸爸妈妈做事的快乐。

活动准备:

水粉

2、有过和成人晒被子的体验

活动要点:

一、讨论

被子盖在身上为什么很暖和?盖的时间长了就觉得被子不暖和了,怎么办?

二、欣赏

1、出示作品:太阳是怎样帮助我们的?

妹妹、弟弟的被子?说说被子的花样怎样?

三、示范与演示

1、先准备一根晒被子的线,晒一晒我们的被子(在纸上画一条稍斜的斜线。

在绳子上先晒一条被子,被子不要拖到地上,否则要弄脏的。)

2、妈妈说:“我的被子也要晒一晒,一根绳子晒不下,再拉一根绳子。(从

相反方向再画一条斜线,画上一条被子。)

3、在绳子上再晒一条被子,哪条被子最大?哪条中等?哪条最小?

四、创作要求:

大家来帮爸爸妈妈晒被子,做个勤劳的好宝宝。

五、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2、给每条被子画上好看的图案。

3、鼓励幼儿围绕主题添画相关的物体。

美术活动教案 篇3

美术教案:美术活动:泡泡画

艺术活动:泡泡画活动目的:引导孩子们用各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画画。

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每组用各种水彩颜色清洗,每根用一根吸管清洗。

范画:泡泡画张。

每人张作画卡片。

活动过程:一带幼儿玩捉泡泡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二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出示范画)师:瞧!这幅画有各种颜色的圆圈。多美啊!你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说的吗?第三,展示工具和材料。老师将演示泡泡画的过程。

有五种颜色的水用来吹泡泡。他们是红色、黄色、绿色、兰色和紫色。

还有一根吸管,用吸管蘸上彩水,就可以吹出一幅美丽的泡泡画。

老师示范泡泡画。把吸管的一端蘸到颜色里舔一下。

面对纸张,轻轻吹出一个气泡,在纸上留下一个彩色的气泡。

不要总是用一种颜色吹,经常变换颜色吹出不同颜色的气泡。

四个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现在请小朋友来吹泡泡作画,要求把画纸上都画满泡泡。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完成绘画作业。

鼓励幼儿把空白画纸都画满。

提醒孩子注意卫生,不要将染过的泡泡吸入嘴里。

五表扬幼儿作业,并将幼儿作业展出,外出继续玩捉泡泡游戏。

美术教案-美术活动:泡泡画

美术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 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 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示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 试着依照自身的设计来表示色彩。

2. 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 能否表示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同学:有万花筒的同学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活动过程:

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同学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活动二:

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同学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同学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同学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同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活动四:

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身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示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作业展示,评价。

札记:有一位同学在画的时候想到了像剪窗花那样把纸折几下,在一个单元格里画出几何图形,再对印到其他格里。我和时肯定了这种方法,小朋友们纷纷效仿,不一会就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了作业。

活动一:

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示的万花筒,引起同学兴趣。

请同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

活动二:

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身组找到的简便方法。

(同学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示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找到方式方法)

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资料表示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

活动三:

试着用各种资料来表示万花筒中的图案。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同学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示出来。

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同学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同学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示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札记:现在的万花筒里的花片都是塑料的了,反而不如以前用纸片做的效果好。有一位同学拿来了她妈妈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在班里传来传去,惹得同学们十分羡慕。有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宝贝,小朋友们的思维便被调动起来了,作业的效果还真不错。

教学目标:

1、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比较才可以体现出来的。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趣祝福 wWW.zf133.COM)

教学重、难点:

1、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示出来的。

2、能否用对比的方法来表示画面中的大与小。

活动一:

1、请同学观看《格列佛游记》电影片断。

2、讨论故事中主人公是如何来到大人国、小人国的?你都看过那些这方面的书?

活动二:

1、将同一辆玩具车分别放在不同的背景下,为什么有时显得非常大,有时显得非常小?(小组讨论)

3、请同学用自身身边的事务举例说明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体现出来的。(微缩景观等)

1、你想表示大人国还是小人国?

2、你想用那几样物体的反差来表示主人公时来到大任过还是小人国?

3、画面的主体是什么?

4、用什么背景来烘托它的大或小?

美术活动教案 篇5

一、说教材

(一)说设计意图

《瓶子娃娃》这个活动选自大班,《瓶瓶罐罐》这一主题中。这个活动使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的各种瓶子。瓶子用完之后就被我们**所抛弃了,却常常看到幼儿如获至宝的捡回来。

它们的颜色,形状,大小。。。对小孩子来说是个发现。在年龄阶段,大班幼儿在艺术活动中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表现形式,如:

粘贴、泥塑、装饰等。但只停留在模仿阶段,没有自己的创造力,表现形式单一。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和兴趣点,并以促进幼儿在原有美术创作技能、能力基础上有所提高为目的,设计了本次大班美术活动《瓶子娃娃》。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艺术领域提出 :“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它活动。”以及要“引导幼儿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化的人和事,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幼儿创造美、表现美的情趣。

”根据这一目标和要求,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美术发展水平,我为本次活动制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废瓶子可以制作玩具和工艺品来美化我们的环境。

2能力目标: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装潢材料和方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情感目标:积极参与瓶子的装饰、改造和生产,体验独立自由创作的乐趣。

(三)说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1.学会根据自己的能力选用适宜的材料和方式对瓶子进行“主题式”的装饰。

2能用语言表达创作意图。

在选取材料时,幼儿可能会出现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材料,而忽略了自己自身的能力范围,比如:幼儿想用卡纸装饰瓶子,但卡纸的使用需要剪刀的配合,如果剪刀使用不熟练,势必影响卡纸使用,针对幼儿可能出现的情况,所以我将“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选用适宜的材料和方式对瓶子进行装饰”作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作品完成后,让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创作的意图,能增强幼儿总结的能力,强化幼儿在本次活动中技能技巧的掌握。

难点:采用“主题式”的装饰对瓶子进行装饰。

在平时的活动中,幼儿在艺术活动中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构图能力和技巧,但在创作时还是主题不鲜明,作品表现内容太零散。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每一个活动中找到一个突破口,来提高孩子们的能力。本次活动中,个别能力强的孩子可能会通过观察范例发现某些作品中“主题式”的装饰形式,但更多的孩子可能孩子只是停留在对瓶子进行点缀性的装饰上,因此,可以通过让孩子看范例和欣赏同伴典型作品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学习采用“主题式”的装饰对瓶子进行装饰。

(4)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活动前准备:

让家长和孩子找各种塑料瓶,并把它们清理干净。幼儿的每一次活动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的,安全是活动顺利开展的首要前提,所以在请家长协助准备材料时提出孩子们在操作中所使用的都必须是塑料瓶子,因为塑料瓶子不会破碎,能保证孩子们操作的安全性。

活动中的准备:

1各种水粉颜料、棉签、纸板、剪刀、石膏、双面胶带、抹布、废报纸。

这是一堂幼儿自主自由的美术活动,所以材料的提供不但要考虑孩子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满足全体幼儿的选择需要。颜料用于瓶子的油漆和平面装饰;卡纸可以满足儿童剪裁和粘贴的需要,可以对奶瓶进行三维装饰。粘土可用于瓶子的三维装饰,以提高儿童的按压和揉捏技能。

2.根据活动内容,我创设了“瓶子变变变”的情景,这样能给孩子一个暗示,为活动展开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孩子兴趣,为其更为主动的学习提供了可能。根据活动内容和儿童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法:幼儿园的孩子,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情景的创设能马上抓住每一个孩子的视线与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活动做好铺垫与暗示,我创设了“瓶子变变变”的情景。

2.观察指导法:美术活动幼儿操作环节中,经常说到“教师巡回指导”,因为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目标不明确,需要老师的巡视来加以指导,也能增加幼儿操作的安全感,同时也便于掌握幼儿在操作中的随机信息,让幼儿说自己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会用什么方法解决,让幼儿的实践操作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突显老师在活动中引导者的角色。

3.整合教学法:这种方法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至于使幼儿学起来枯燥无味,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活动中以装饰活动为主线,与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作品的语言活动相融合。

此外,活动适时采用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等对活动加以整合,以达到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2)说学法

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幼儿在对瓶子“看看--想想-做做-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采用观察、操作、师生交流、学生讨论等学习方式。

3、说活动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幼儿园的教学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设计了以下环节:

一、看一看,激发创作兴趣

二、想一想,整理操作思路

三、做一做,动手探索创作

4、 让我们来谈谈,分享和交流工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一个环节:看一看,激发创作兴趣。

这个环节我以一个魔术师的身份出现,通过“瓶子变变变“的魔术游戏,吸引幼儿注意力,通过瓶子前后变化发现瓶子的外观和作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这时,老师顺势介绍:“有的瓶子上还藏着故事呢!你发现了吗?

”引导幼儿发现瓶子的主题式装饰,初步感受到不用的瓶子也可以变成美丽的艺术品,让幼儿感受瓶子“变废为宝”的美,激发了幼儿的创作兴趣,为下一个环节动手创作做好铺垫。

第二个环节:思考,理清运作思路

在欣赏了瓶子前后的变化后,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同时被激发了,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尝试一下。我以:“你想让瓶子有什么变化?

”“你想要什么材料装饰瓶子呢?“让幼儿通过讲述来明确装饰的不同方法,为接下来的动手操作整理好思路。

在这个环节中我认为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创作设想和制作思路,是很非常有必要的,原因有2个,第一,它可以帮助孩子明确主题,为创作提供内容。第二,可以帮助能力较弱的孩子拓展思维,吸收别人的想法,同时树立自己的主题。

第三个环节:做点什么,开始探索和创造

《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每一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安全、愉快和成功。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没有过多地去说教,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孩子。引导能力强的幼儿,大胆创作出与众不同的、有个人特色的作品来,在肯定大部分幼儿创作的基础上,重点观察指导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允许他临摹范例上的有的内容,也可以允许他学习同伴的作品,更多地是教师用语言去帮助他开导思路,“你平时会画什么,今天都可以画在瓶子上”“你想做什么?老师帮你做个造型,你加进去,让它更漂亮。

”这个环节,老师要善于观察操作过程中主题较鲜明创作内容典型的案例同全体幼儿分享,引导幼儿完成作品。

这一环节既包括活动的重点,又含有难点在里面,在教师的细心的观察和正确的引导下,活动的难点:主题式装饰,很轻松就可以克服了。

第四个环节:畅谈,分享和交流作品,体验成功的快乐

《纲要》指出“幼儿不会独享个人的成功,他们总喜欢想方设法与他人分享,让别人接纳并期待别人给予的赞赏。”我们知道,作品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载体,是幼儿表达情感的特殊语言,我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谁愿意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呢?

”为孩子们搭建了彼此交流展示的平台,让幼儿在与同伴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和骄傲。

四、延伸活动:

1在免费活动中,继续让孩子们制作,并引导孩子们发现用不同材料装饰的瓶子有不同的使用方法。“贴了胶泥的瓶子能做花瓶用,宽口瓶可以当笔筒,用颜料装饰的瓶子可以放进豆粒做响筒等等“

2.在班中开展各类“变废为宝”的制作活动。

3、结合活动中幼儿个体能力进行提升,投放各类操作材料在美工区,提升幼儿综合运用能力,由本次的个人创作过渡到集体创作。

美术活动教案 篇6

《牡丹花》

大班艺术领域美术欣赏郑珊珊

活动由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经验、感受和体验”。中国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画。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个性、心理、气质和鲜明的特色。

牡丹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是中国固有的特产花卉。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牡丹花》,引导幼儿进行国画的欣赏并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牡丹是我国国花及其基本结构。

技能目标:能自己画牡丹,用大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目标:热爱国画和牡丹。

活动重点与难点:

要点:知道牡丹是我国国花和牡丹画的三大结构。

难点:知道画牡丹的三大结构。

活动准备:

知识和经验准备:孩子们已经知道牡丹花了。

物质准备:***《牡丹花》,**《国画牡丹花》、水、墨、绘画工具。

教学方法:

教法::《纲要》中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我在这次活动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提问法:提问法可用于任何活动。提问在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会在展开部分多次提问幼儿,由此引发幼儿思考,为以下的活动做铺垫。

直观教学法:即利用教具作为感官传递,通过一定的方法展示给孩子,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或效果。我会给大家展示真正的牡丹**,让孩子们**得到印象。

学法:整个活动我以幼儿为主体,改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看、听、思、画的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我认为本次活动幼儿的学法有:

展示方法: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牡丹花,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达自我。

讨论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讨论活动,获得或巩固知识。在活动中,我让孩子们积极思考和**牡丹的意义。

活动过程:

导入部分(4分钟)

1、 **真实的牡丹**,说说牡丹花的基本结构,教师进行总结:牡丹花由花、蕾、茎、叶、干、芽组成。颜色有红、黄、绿、肉红等多种颜色。

2、 提问在**见过牡丹?让幼儿讨论牡丹为什么是国花?结语:它以其独特的幸福、奢华和富贵,在中国传统意识中是繁荣、幸福与和平的象征。

展开部分(18分钟)

1、 ****中国画牡丹花,提问这是什么画?结语:中国画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画。

2完成**结束**,观察**中油漆工使用的工具和颜料。

3、 分段****,首先是花瓣的结构和画法,花瓣的形状呈圆弧形,上缘宽而多皱褶,若花瓣向下,则将笔尖朝下,笔跟朝上,以侧锋横卧,一笔画成。在**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打断孩子们的提问。

4花卉基蒂的结构和绘制方法。花蒂花瓣的外衣,牡丹花蒂由大萼与复萼两层构成。大萼位于花瓣之外层,紧贴花瓣,共三片。

复萼生在大萼之下,呈绿色。画画时,画笔要简单、快速、流畅、自然。

5、 **花蕊的结构和画法。雌蕊分为雌蕊和雄蕊,雌蕊位于花的中心**,形状像一个小石榴。雄蕊位于雌蕊周围,由雌蕊头和雌蕊四组成。画画时,用黄色指出。作画时要有聚散。

巩固部分(8-10分)

请幼儿画一幅自己的牡丹花。画好后上台展示并贴到美工区。画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接触墨水时要注意保持干净整洁。根据牡丹的颜色作画。不要随意使用颜色。

2注意画的步骤:先画花瓣,再画花萼,最后画雌蕊。

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活动延伸:下次课后一起把牡丹花的种子种在盆栽中。

美术活动教案 篇7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绘画《小花伞》这一个活动选自《春天的秘密》这一主题,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开了,而这段时间我们正好学习了简单的线条及图案装饰不同的物体,为此我想通过画各种各样的伞激发孩子的创造意识。同时,通过画伞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伞。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激发孩子的情趣、激活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于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

传统的幼儿艺术教育要求通过模仿掌握技能和技能,而现代幼儿艺术教育则强调精神创造的意义;强调艺术活动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为此,我选择了这一活动,通过帮助孩子认识不同伞,通过自己观察,看看、想想、说说、画画,帮助幼儿掌握技能,培养创造意识。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美,感受活动带来的快乐、满足感和成就感。

为此我选择了这一活动。

二、说目标

鉴于对活动的理解,并结合小班儿童的水平,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线条及图案装饰花伞。

(2)激发幼儿帮助他人的情感。

(3)激发幼儿喜欢装饰的美术活动兴趣

通过对这次活动的分析,我把活动的重点和难点放在伞的造型设计上,通过多种感官来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

三、说准备

教具准备根据活动的需要,及给予幼儿美的感受,我把幼儿的作画纸设计成白纸伞,同时我运用大**供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伞,通过小**的出示,让幼儿知道各种图形与线条组合后伞的造型,激发创造意识。

二、说教法

绘画是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他们可以在活动过程中大胆创造。为此,我将此活动设计成让幼儿观察为主,通过故事导入,看看、说说,让幼儿感受各种伞的造型,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意识。这样做,我觉得不仅让幼儿大胆参与活动,还能激起幼儿大胆探索、创作,能充分发挥幼儿的积极性,进而达成目标。

**引导法:小**的运用对孩子的帮助是很大的,由于要创作各种不同的伞,在孩子的思维中伞的造型还不多,为此通过各种伞造型的小**帮助幼儿进行梳理,,圆和线条又能创作出什么伞……给幼儿创作的意识。

三、说过程

1、以故事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小朋友我们听过小花伞的故事,故事中:一会太阳就躲进了乌云里面,"轰隆隆"打雷了,"嘀嗒嘀嗒"下雨了,小动们出去玩,都忘记带伞了,哎呀小动物们被雨淋湿了,我们来帮帮他们吧。我们怎样才能保护小动物免受雨淋呢?

2这些伞有什么区别?幼儿回答。

师:总结:颜色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高矮不同。

(在这一环中,通过孩子看看、说说,让孩子知道原来伞的造型是很多的,通过简单的线条及图案装饰不同的物体,为此我想通过画各种各样的伞激发孩子的创造意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伞。

3、你喜欢那一把伞?这把伞是有那些图案婴儿和线条婴儿组成的吗?(孩子回答)老师示范伞的画和线条的组合。

(这是解决活动中困难的环节。通过小**的应用,帮助孩子梳理提炼,帮助他们更好地创造。

5评论是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可以帮助孩子们互相学习,激发他们的创作空间。

美术活动教案 篇8

大班美术活动《色彩地带》说课稿大班美术活动《色彩地带》说课稿

一、说设计意图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态度的独特方式。 幼儿对于色彩丰富,内容鲜明,形象生动的美术活动有着很大的兴趣和需要,而他们奇特的思维和想象力,以及丰富的生活艺术氛围也成为了美术活动必不可少的添加剂。我选择以色带为主题的色块想象活动。

它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自由表达艺术力量的机会,而且充分体验了艺术活动的快乐。 为了使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完成色块想象创作活动,我巧妙的**两段对比鲜明特点的**,引导幼儿进行游戏、想象、创造,活动中巧妙利用了脚印玩色活动,使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

二、说目标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发展情况,围绕情感、知识、技能等方面确立多元化的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幼儿乐于参与色块想象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2感受色彩的视觉冲击,大胆想象绘画。 3.

试着用身体动作展示**的不同图像。重点和难点:愿意参加色块想象活动,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

难点:从多个方向观察色块,用大胆的想象力作画。

三、说准备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相适应。 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并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在备教材的同时备幼儿。 物质准备有:

不同特点的乐曲 4 首、5 米长 1.5 米宽的大画布、调配好的颜料盘子每人一盘、一次性鞋套若干,颜料(调好放入铺有海绵的盘子里)、颜料笔、颜料盒、(每人一个)抹布。 经验准备有:

幼儿尝试合作一人一字完成一句问候话的方式,了解使用颜料笔画画的经验,有过用脚玩色经验。 在物质准备时还考虑周全注意细节的设计,将颜料放在铺有海绵的盘子里,这样幼儿在踩的过程中就保证在画布上留下干湿适中的彩色脚印,保证作品的呈现的效果。

四、说教法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征,我采用了游戏法:如幼儿边听**边把自己对**的理解,以踩脚印这种游戏形式留在画布中。有重脚印和轻脚印。在轻松自然的游戏中,一幅五彩缤纷的脚印画完成了。

演示法: 通过多**的有效运用分方式,把色块画欣赏内容呈现给孩子,感受色块画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启发提问法:

教师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 如: 听完这段**,你有什么感受?

能想到什么?这块颜色像什么?你想把这块颜色变成什么?

有效性的提问能够引起幼儿的思考,培养其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观察分析:每个环节都是让孩子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猜测和判断。

如: 你看到了什么?那你猜我们是来玩什么游戏的?

(孩子们猜测游戏的任务是根据周围的材料猜脚印。)你在**里看到了什么?像什么?

(幼儿观察后,分析说出画面的特点)

五、说过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在开场环节,以一人一个字接龙方式分说一句话与大朋友们打招呼(大朋友们早上好,祝您开心又漂亮笑容永远像朵花,像朵花。)独特的问候方式起到了热场的作用;之后,请大家观察猜猜游戏名称,激发孩子的兴趣,明确游戏任务。然后我设计了四个紧凑的活动。

首先,感受**并留下脚印(孩子们根据对**形象的理解在画布上踩下不同的脚印);其次,欣赏色块画,感受色彩的冲击(感受色块带来的视觉美,初步了解色块的特点);然后,在观察不同方向的彩色足迹形成色块的基础上,大胆想象绘画。(儿童了解色块画的绘画方法)最后,组织儿童展览,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表达对作品的理解)。 具体活动过程如下:

1、 感受两个不同的**,用脚印来表达对不同**的理解。 1.感受**:

这段**听后有什么感觉?能想到什么? 2.

表演**:随着**的节奏,在画中留下你能想到的脚印!

2、 欣赏色块画,感受色彩的冲击。1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觉?你在画中都看到了什么?

像什么?(教师的追问方式,对幼儿的想象表达起到一个提升的作用) 2.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一下?

(儿童用语言体验来表达色彩的视觉冲击力)

三、多方向观察色块后大胆想象作画 1.看到这块颜色你想到什么?你想把这块颜色变成什么?

我们走一走,转一转能有不一样的发现吗?(此环节是教师引导幼儿多方向观察色块后,进行大胆想象为下一步的动手作画做准备) 2.找到你看到的色块,把它变成你想到的画面。

(孩子们清除任务并开始想象绘画)3.老师观察孩子以了解他们的创作意图和想法,并及时给予帮助。(在儿童的创造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观察了解儿童的想法,并给予积极的鼓励和帮助;引导幼儿注意细节性问题。

四、展评互评作品 1.啊!(夸张的惊讶)你在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

你最喜欢这幅画的**?试着用一个词或一个句子来表达你的感受。(本环节重点关注孩子们分享的创作经验,激发他们对色块画不断创作的兴趣。

)分机:1。了解色彩在装饰艺术中的作用和对人类生活的美化和享受。

2在区域活动中,不仅可以用颜料创作色块画,而且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创作色块画。我们来试试吧!(这个环节再次激发了孩子们用不同材质创作色块画的欲望)

美术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会用蛋壳压碎、拼贴、粘贴的方法制作工艺品。

2培养孩子细心操作的习惯,萌生孩子寻找美、在生活中表达美、学习废物利用的情感。

活动重点、难点:

教孩子们学会如何将蛋壳压碎、糊成工艺品。

活动准备:

涂好底色的废旧纸板(每人一块),洗净晾干的鸡蛋壳若干、擦手巾、彩笔或油画棒、做好的蛋壳工艺品几幅、一个完整的鸡蛋壳和一块纸板,上画有难过的表情,录像带(各种废旧物品做的玩具、工艺品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带有难过表情的鸡蛋壳和纸板,“我们已经是废物了,可我们还想做些事情,请小朋友帮我们想想办法”,引导幼儿讨论蛋壳和废纸板还有什么用处。

2.请展示一些蛋壳工艺品供儿童欣赏。问:蛋壳和纸板做什么?漂亮吗?请幼儿猜猜是怎样做成的。

三。老师以花瓶为例讲解如何制作蛋壳工艺品

(1) 用铅笔在底部的彩色纸板上画出花瓶的轮廓。

(2)在轮廓线内涂满胶水。

(3)将蛋壳的凸面朝上,排满于轮廓线内(若蛋壳泰达,可以分掰成几块再铺贴),用手指轻轻按压,使蛋壳裂碎开,较平整的粘附在底板上。

(4) 整理:竖起底板,把多余的蛋壳屑抖掉。认真审视,将轮廓内未粘上蛋壳的遗漏处取适当大小的蛋壳补粘一下,最后用彩笔或油画棒适当添加或装饰,使作品更丰富、美观。

4、向幼儿提供几种轮廓线,请幼儿根据自己的遗愿选择轮廓:“小朋友们瞧!你们的小蛋壳也着急了,请你告诉它你要让它们变成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5、幼儿操作进行制作:监视巡回指导“现在就请小朋友让你们的蛋壳变成你喜欢的图案,蛋壳易碎一定要小心,胶水要涂匀在轮廓线内,蛋壳可粘得稍往外,多余的可以抖掉。”对能力强的幼儿,鼓励他们学会控制压的力量,随心所欲地控制蛋壳的大小,利用蛋壳的不同大小增强工艺品的效果。

6、作品展评:请幼儿看看说说,谁的作品最清楚,蛋壳贴得最匀,添画得最漂亮,图案最美,表扬有创造的幼儿作品。

7、“听!有说话的声音,原来是一堆废的包装盒和易拉罐,它们看到废纸板和废蛋壳变成了漂亮的工艺品,也想为人们做点事情。”请幼儿看录像中废旧物品做的玩具、工艺品。

想想你家里有什么,你能做什么,有什么好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收集废旧物品,开动脑筋,用自己的双手,变废为宝,制作出好玩的玩具和漂亮的工艺品,比比谁的点子多,谁的小手巧。

美术活动教案 篇10

剪纸主题活动

韦伟200911012907

缘起:剪纸艺术是一种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广、表现力丰富的民间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它体现了人们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艺术特色。

但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却了解很少,而且有些技法正在慢慢失传,在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特色的当下,有必要在幼儿园开展类似的活动,让我过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流传下来。并让孩子了解和学习简单的剪纸创作,同时也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孩子丰富的想象力。鉴于此,我选择了这么一个关于“剪纸”的主题活动。

1、关于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于有些使用剪刀,有些使用雕刻

虽然剪纸刀的工具不同,但它们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它给人以镂空的感觉和视觉上的艺术享受。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料、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是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民间艺术形式。剪纸是用剪刀把纸剪成各种图案,如窗饰、门纸、墙花、天花板花、浅花等。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和莲花象征着许多孩子,中国农民相信孩子越多,幸福就越大;家禽、牲畜、水果、鱼类、昆虫等与农民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

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剪纸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由于其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与夸张。从剪纸的理解,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其它方面。

2、 剪纸主题活动的网络结构(见附件)

三、剪纸主题活动安排表

对活动安排表的说明:

对上述活动安排表有以下说明:各种活动之中可以有不同的剪法、技法,教师视孩子的情况而定,在整个活动中要注意安全。活动安排表大都是根据我国的传统节日而安排的,因此教师在实行之前,应该先让孩子们理解相应的知识,比如传说、神话及这种节日应该进行的传统活动等。

四、剪纸活动教案

(一)不一样的中秋节

活动由来:

中秋节是我国寓意合家团圆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有很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值得人们去**,比如:月饼、玉兔、明月、桂花树、吴刚、嫦娥等意象。而现在国家在重视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重新把清明节、中秋节列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而月饼、兔子、月亮等又是幼儿们喜爱的事物之一,而且让孩子们从小欢庆这些传统节日有助于培养他们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于是就设计了这么一个活动。

活动名称:不一样的中秋节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时候是中秋节,知道一些可以代表中秋节的东西,知道中秋节有哪些活动。

2在老师的指导下,你可以剪出一些象征性的东西,比如兔子、月饼、月亮等

3.向幼儿传输合家团圆、平安如意等的家庭观,培养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一些小剪刀,不同颜色的纸,胶水,托盘,剪纸艺术**或实物。

体验准备:孩子们在早期学习剪纸之后,可以剪出一些复杂的图形;孩子们都知道中秋节的概念,喜欢吃月饼;我给他们讲了嫦娥飞向月球和吴刚砍树的童话故事。

活动过程:

孩子们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吗?

对了,明天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中秋节。孩子们知道在这么重要的节日里我们会做什么活动吗?

(吃月饼看月亮)对了,今天!全国各地的孩子吃月饼,看月亮。那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老师之前给大家讲过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树的故事啊?

(有些孩子说他们记得)请想想:月宫里有什么人和什么东西?(有说嫦娥的、吴刚的、玉兔的)那小朋友们你们看,在今天这么一个快乐的节日里,他们在月宫多么孤独啊!

我们邀请他们下来和我们的孩子们一起过中秋节好吗?我们怎么才能把他们弄下来?

2展示剪纸产品:让我们看看桌子上有什么?

(幼儿回答)小朋友们都清楚自己的桌子上有什么了,对吧?让我们想想我们以前用这些材料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吧?(幼儿回答)好!

今天就用上这些材料,邀请他们下来和我们一起过中秋节,好吗?那在我们变魔术之前呢!老师先给小朋友们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

老师展示了玉兔、月亮、月饼、桂树等剪纸艺术。孩子们看到了,老师已经邀请他们下来了。我们的孩子想教老师如何邀请他们下来吗?

3.进行剪纸:好的!现在老师将教你如何邀请他们下来。老师示范剪纸过程。(孩子们还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剪纸)并带领孩子们开展剪纸活动。

4.展示:将小朋友们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小朋友们一起分享,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作品。最后老师进行点评。

5装饰:最后,这些作品将作为班级庆祝中秋节的装饰品,装饰在教室、走廊等处。剪出来的月饼可以作为“过家家”的货物“**”等。

活动延伸:

可以让孩子们剪完回家后,将剪出来的作品作为家装。

(二)我是一条小小蛇

活动由来:

元旦节是新一年的开始、旧一年结束,是一个辞旧迎新的欢庆日子,孩子们都喜欢过新年,都希望自己长大一岁,于是,如果把这样的日子交给小朋友们自己来过,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也能调动起小孩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如果将剪纸里面的关于十二生肖的内容放在这么一个节日里来,小孩们的积极性一定会更加高涨的。再加之我们在国庆节的时候就剪过十二生肖里的一些动物,知道基本的折剪技法,因此就安排了这么一个活动。

活动名称:我是一条小小蛇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们知道今年是蛇年,了解一些基本的传统文化。

2.让孩子们切开想象中的小蛇并美化它们,以便孩子们自己布置。

三。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一些小剪刀、不同颜色的纸、胶水、托盘、剪纸艺术**或物品、颜料、刷子、抹布等。

体验准备:孩子们都知道元旦,都知道元旦有活动;在国庆节等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十二生肖等复杂人物的折叠和裁剪技巧;小孩们也知道蛇是什么样的。

活动过程

老师引导:孩子们都知道明天是假期,对吧?

那明天我们为什么要放假呢?(孩子们回答:元旦)对了,明天!

是元旦节,所以我们要放假。过了元旦节之后呢,我们就进入了新的一年,我们的小朋友也长大了一岁。孩子们知道下一年是什么年吗?

例如今年是龙年。孩子们可以在电视和广告牌上看到一些关于龙的宣传,对吗?你知道明年是什么年吗?(孩子回答)老师视情况而定:

如果有孩子答对了,老师要反复强调;如果答案不正确,老师就告诉孩子们明年是蛇年。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和庆祝我们的小朋友又长大了一岁,我们今天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很多材料,小朋友们听老师的要求,然后按照自己的想象做出一些漂亮的东西来。孩子们,由于明年是蛇年,我们又学会了剪纸。孩子们还记得我们在国庆节学习的剪纸活动吗?

(幼儿回答)我们在那个时候学了关于我国传统的十二生肖的剪纸,而且我们也剪出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以为今年是龙年,所以我们当时主要剪的是“龙”这种动物,对吧?孩子们,明年是蛇年。我们应该砍什么样的动物?(幼儿回答:

蛇)对!是蛇。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和上次活动一样的材料。今天就剪吧!看哪个小朋友剪得最漂亮。

2.老师展示:为了让小朋友们知道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的剪出来呢,老师先给大家看看老师自己剪的作品。老师展示了* *,并展示了如何裁剪。

3.剪纸过程:孩子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自己剪纸。

4分享展示:展示儿童作品,让作者与您分享。老师进行点评。

5.装饰:用作品作为装饰来庆祝元旦。

活动延伸:

可以让孩子们在家里进行。

活动评价:

两个活动都与节假日相联系,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蕴含其中,在让小朋友们欢庆佳节的同时,又能让小朋友们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恰当地。活动也比较紧凑,过多比较自然,动静结合,活动过程比较合理。在活动中,要注意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总的说来,这些活动比较合理。

美术活动教案 篇11

美术教学设计及活动反思:《月亮生日快乐》

隆昌县胡家镇中心幼儿园雷宇

设计思路:

图画是儿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儿童的阅读能力也需要借助**来培养。以图画为基础的图画故事书已成为儿童阅读的首选。在幼儿阶段,孩子们总是认为一切都是有生命的,会与他们进行自然的对话;同时,渴望友谊,学会建立友谊,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必要过程。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并针对我班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讲故事的习惯,我设计了《月亮,生日快乐》这个阅读活动。

活动目标:

1借助自制书籍,培养孩子观察**的能力,在观察、想象、表演中享受阅读兴趣。

2调动孩子们丰富的情感,感受朋友之间的那种友谊,相互包容和理解,分享彼此纯真友谊的幸福。

活动准备:自制图书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

师:“老师自制了一本图书,这是图书的封面,看了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自制的图书画面大,有利于幼儿观察细节并展开想象)

师:“小熊可能在和月亮说什么呢?”

师:“让我们一起怀着愉快的心情祝福月亮吧!”

二、听故事,随机设疑

1、教师分段讲故事

师:“在这个宁静的夜晚,月亮慢慢地升起来了,我们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教师缓和的语气把幼儿带入宁静的发生故事的夜晚)

师:“一天晚上小熊抬头望着天空……于是,他爬上了一棵高高的树,去和月亮说话。”

问:“小熊为什么要爬上高高的树呢?”

2、继续讲:“他爬上了高高的树……月亮听不到。”

师:“小熊爬到树上觉得离月亮还是太远,如果你是那只小熊,这一下你会到什么地方和月亮说话呢?”

3、师:“我们接着往下看,小熊是怎么做的?”

4、继续讲:“于是,他划船……爬到高山上。”

师:“小熊千辛万苦地爬上了高山,虽然累但他心情怎样?为什么呢?”

师:“是啊,能和朋友说说话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啊!此刻熊会对月亮说什么?”

5、继续讲:“小熊开始大叫:‘嗨!……再见了!’月亮说。”

师:“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可是小熊也认为这是自己的回声吗?”“他觉得这美妙的回声就是自己最要好的朋友——月亮的声音。”

6、师生表演对话

师:“这真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谁愿意做月亮和我这只小熊对话?”

师:“你觉得有朋友这样想着你,问候你,心里高兴吗?”“大家一起来试试吧!”

老师总结:有朋友在一起是件好事。他能让我们都快乐。

7、幼儿试着看图讲述“小熊回到家……为月亮买了一顶漂亮的帽子。”

8、师:“帽子是买到了,可小熊碰到了一个难题,什么难题?你有办法帮他解决吗?”

9、观察画面,寻找答案

师:“仔细观察这三副画,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师:“是的,小熊也发现了,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办法呢?”

师:“这个办法行吗?让我们和熊在树下静静地等着!”

师讲:“当天晚上,他把帽子挂在树上……穿过树枝,爬到树枝头。”

问:“你们希望结果怎样?如果月亮真的在,你会怎么样?”(揭去四副的遮纸,激起幼儿兴奋快乐的情感)

师:“小熊也和你们一样,看他高兴得怎样了?”

学习句子:小熊高兴地跳舞。

老师总结:这真是一只可爱聪明的熊。

10、继续讲:“这下小熊安心地回去睡觉了,小熊睡觉的时候……在后面跑着、追着……”

师:“想想,小熊现在的心情怎样?”“你肯定也替他着急是吧,小熊为什么要这么着急呀?”

11、继续讲:“把朋友送的东西弄丢了,小熊心里又难过又着急。所以那天晚上去和月亮谈谈。”(师幼一起看图讲述)

12、师:“小熊第几次爬上高山了?”“他的心情有变化吗?他在想什么?他会和月亮怎么说呢?”

13、继续讲:“一起听听故事中的小熊和月亮是怎么说的吧。”“好一阵子,月亮都不说话……‘没关系,我还是一样喜欢你!

’月亮说。”师:“听到朋友能原谅自己,两个朋友的心情又怎样了?

”“最后,他们一起祝福‘生日快乐!’‘生日快乐!’”。

三、延伸

师:“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你们喜欢这只小熊吗?愿意和他成为朋友吗?为什么?”

师:“让我们一起用愉快的心情也来祝福小熊吧!‘小熊,生日快乐!’‘再见了!’”。

活动反思:

优秀图画书最重要的特点是充满了儿童的兴趣,深受儿童喜爱。因此,教师往往通过边深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边适时引导幼儿阅读图画的方法来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既给以知识技能

调动情感态度,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月亮,生日快乐》的教学设计,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引导他们感悟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在这次活动中,我最深切地感受到了以下几点:

一、适当提问,给幼儿思维的挑战

提问是集体教学活动的核心,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提问是“教学的生命”,不合理的提问会抑制幼儿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降低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常常简单地认为集体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越多,越能够启发幼儿,不提问或少提问就是灌输,就是注入式教学。

但研究表明教师提问过多,会限制幼儿思维活动的空间,剥夺他们发现体验的机会,因此低质量的提问幼儿就不愿意也无须动脑筋,机械性的“是”、“对”无法对幼儿的思维构成挑战。在本次活动中,我更多的是采用让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综合感知画面使他们的思维更具体更丰富。例如,在观察封面时,我不再使用通常的问题:

“你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等,而采用了跳跃式的提问:

“请你仔细看这个封面,你会想到什么?”这样幼儿的回答就不会停留在表面的图象上,而更多的是让幼儿自己想到了“它在干什么?”“他在想什么?

”等等。考虑到孩子的大班额,简单的问题只能束缚孩子的思维,从而把问题变为思考的挑战。又如,在讲到小熊爬到山头和月亮对话,引出“回声”这一

概念时,我问:“听到这里,你有觉得奇怪吗?”从幼儿内心的感受出发来引起幼儿对“两种声音”的好奇,通过幼儿自身的疑问来解决故事中的难点问题,这样的提问给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老师一味地看图灌输。

但最后结尾部分显得轻描淡写了些,怎样让幼儿把体验到的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升华,这是值得商榷的。

2、 注意倾听,给孩子适当的评价

评价是尊重儿童主体地位、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内容。它也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有效的评价可以增强儿童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有效地倾听,才能进行有效的评价。

如一位幼儿在说到封面上“小熊对月亮说‘月亮,生日快乐’时”,我马上意识到该幼儿能认字,于是说:“你认识这些汉字吗?真是个爱学习的孩子!

”在听到我的肯定后,该幼儿笑眯眯地坐下了,说明老师的评价激励让孩子非常满足和自豪。

3、 对话绘本,给孩子情感体验

我们对一些绘本的分析,往往是将传统的理解“灌输”给了幼儿,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观点。然而,完美的阅读过程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根据儿童自身的情感、思想、知识等来理解作品的过程。作为阅读主体的幼儿,由于认知结构、性格爱好和阅读经验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和结论也就不会完全相同,对绘本的理解也就存在差异。

在这种情况下,我没有过早地扔掉它

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及时地设疑质疑,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体验去理解绘本。如在讲到“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头,期待月亮能戴上帽子”的时候,我让幼儿自己体会:“你希望结果怎么样?

”“如果真的戴上了,你会怎么样?”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知理解绘本中小熊的期待心理和对朋友的真实态度。

4、 留下遗憾,给老师反思的空间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会不容幼儿有“越轨”行为,期待的是他们能按照老师设计好的思路按部就班顺利完成,但这样往往将许多精彩的风景遗漏,让孩子的个性、自信得不到充分的展示。在本次活动中,当我急切地想让幼儿根据画面想象小熊为月亮戴上帽子的办法时,一位幼儿站起来,居然根据文字念起来:“当天晚上,小熊把帽子挂在树枝上……”哦,天那,这位孩子居然认识那么多的汉字,而且一字不差!

我担心错过其他孩子精彩的想象,竟没有给以评价就仓皇地让其坐下……事后想想,我这样的举动是多么的幼稚,我怎么就不可以说:“是啊,除了观察画面我们可以知道结果之外,这位小朋友的本领更大,可以看懂书中的文字,真是一个爱学习的了不起的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这位孩子对今后学习的态度肯定更加自信。

事后他老师也说,“这是位不爱举手说话的孩子,但很认真认识不少字,一点也不像个男孩。”听了他老师的话,我更加自责,是啊,我本可以给他一方展现才华的舞台,或许因为我表扬了前一位小朋友的好学才激起他回答问题的欲望吧,可却因为我的自私把他的好学和自信剥夺了!

美术活动教案 篇12

美术活动教案《我给大树妈妈粘树叶》

中三班廖演君

一、活动目标:

1.儿童学习如何撕纸并用胶棒粘贴。

2知道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照顾它们。

三。儿童可以完成贴等精细动作,促进小肌肉的发育。

二、活动准备:

1红、黄、绿纸、胶条、小篮子等。

2、小鸟**若干,大树背景图。

3、背景**《快乐的小鸟》。

三、活动过程:

(1) 创造情境,激发孩子们通过交谈帮助鸟类的愿望。

听**教师带领幼儿做小鸟飞的动作进活动室,停在大树图边:“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

“这里原来是小鸟的家,可是为什么大树上面一只小鸟也没有?”

“大树妈妈一片树叶都没有了,小鸟们都不愿意回来了,大树妈妈真伤心呀!孩子们,你能想出一个办法让小鸟快点回家吗?”

“小朋友们刚才说的都很好,也帮大树妈妈想了许多办法,现在我们就用撕树叶、粘贴树叶的方法来帮助大树妈妈好不好?“

(二)、教师示范方法步骤。

教师出示绿色彩纸,用食指和拇指捏住轻轻撕成块状做“树叶”。然后用胶棒涂在“树叶”的一面,轻轻的贴到大树上。”教师再次示范一遍。

(三)、幼儿进行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将红、黄、绿三色纸和胶水棒放入小篮子,引导孩子自由选择彩纸撕叶贴树。教师提醒每个小朋友撕完树叶后要把废纸、还有胶棒都要放到小筐里面,不能乱扔垃圾。

(4)出示那只鸟并送回家。

教师:“小朋友,小鸟听说大树妈妈又长出了许多树叶,都高兴的飞来了。让我们一起送小鸟回家好不好?”教师和个别幼儿一起将小鸟**粘贴到大树上。

四、活动延伸

教师“小鸟们都回来了,大树妈妈非常开心,也非常感谢你们帮助了它,让我们去告诉所有的人们,以后不能随便摘树叶,要爱护我们的大树,现在我们就去告诉幼儿园里所有的小朋友好不好?”活动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清新机关幼儿园

2011年11月25日

美术活动教案 篇13

美术活动:泡泡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多种颜色吹泡泡,并用吹泡泡的方法作画,美术教案-美术活动:泡泡画。

2.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每组1份分别用多种水彩颜色着色的洗洁净,每人一根吸管。

2.范画:泡泡画1张。

3.每人1张作画卡片。

活动过程:

一.带幼儿玩捉泡泡的游戏,引起幼儿兴趣。

二.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出示范画)师:瞧!这画上有各种颜色的圆圈圈,多漂亮呀!你们想知道他们是怎么话出来的吗?

三.出示工具材料,教师演示泡泡画的过程,幼儿教案《美术教案-美术活动:泡泡画》。

1.这里有五种颜色的吹泡泡用的水,他们是红色、黄色、绿色、兰色和紫色。还有吸管,用吸管蘸上颜色水后就可以吹出美丽的泡泡画。

2.教师演示泡泡画

(1)将吸管一头蘸上颜色,舔一下。

(2)对着纸,轻轻地吹出一个泡泡,纸上就留下一个彩色的泡泡。

(3)不要总用一种颜色吹,要经常变换颜色吹出不同颜色的泡泡。

四.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现在请小朋友来吹泡泡作画,要求把画纸上都画满泡泡。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掌握吹泡泡的方法,完成吹画作业。鼓励幼儿把空白画纸都画满。提醒幼儿注意卫生,不要把染色的泡泡吸入嘴中。

五.表扬幼儿作业,并将幼儿作业展出,外出继续玩捉泡泡游戏。

美术教案-美术活动:泡泡画

美术活动教案 篇14

幼儿教育:________

教师学校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一、设计意图

材料是儿童在艺术活动中学习和创造的中介和桥梁。生活中的素材更有可能激发孩子们的强烈兴趣,激发创作灵感。所以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信封做原材料,根据孩子喜欢小动物的特点,设计了活动《纸袋玩偶》,即满足了幼儿的学习需要,又能够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大胆的发挥想象,创作出形态可爱的动物形象。

二、目标定位

《纲要》在艺术教育的目标上强调,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根据《纲要》要点和幼儿的现有发展水平,我制定了如下活动目标:

1利用纸袋,通过剪贴、绘画等技巧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

2.在活动中,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

一个活动中最能体现课程目标的便是活动的重点,只有抓住重点,才能使整个活动有的放矢,合理安排活动时间和顺序。根据活动目标和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利用纸袋通过剪、贴、画等技能表现各种动物的形象。

难点:用剪刀剪出对称合理排列的动物形象。

三、活动准备

物质是实现活动目标的载体,活动材料要有利于激发和支持儿童活动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实现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准备:

1一些信封,彩纸,剪刀,水彩笔,胶水

2、教师制作的纸袋玩偶范例四五个

3、背景**

四、说教学法

(一)、说教法

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从兴趣出发,引导幼儿自主参与,自主地选择,这是《纲要》中再三强调的。在本次活动中,我始终坚持这一理念,给孩子创设宽松的环境与自我表现的空间,允许幼儿自由,常加以激励和引导性启发,从而激发幼儿创作的热情,并根据幼儿的需要适宜地给予指导和帮助。为了让孩子在活动中更好地掌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孩子学习的特点,我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法:通过欣赏和观察老师提供的例子,激发孩子的视觉,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

2对话方式:对话是语言交流最基本的方式,对话能给孩子带来轻松愉快的心情。

(二)说学法: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真正发挥了幼儿的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探索、尝试和动手操作,孩子们创造出可爱的动物玩偶。

五、活动过程

1、教师以带幼儿参加动物狂欢会的情境出示众多纸袋玩偶范例,激发幼儿兴趣。

2引导孩子们观察这些小动物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将幼儿分成几组,每组分两个纸袋玩偶,让幼儿观察、讨论这些纸袋玩偶是怎样制作的,分析会用到的材料、工具。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在孩子们的观察和讨论之后,从每组中选出一名代表介绍他们观察和讨论的结果。

3、每组选一名幼儿到老师这儿领取所需材料和工具,进行纸袋玩偶的制作。

在这个环节,老师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的素材,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创造美丽可爱的动物形象。在活动中,老师不断鼓励孩子大胆构思独特新颖的作品,突破了教学中的困难。通过这一环节,幼儿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增强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而且自始至终都是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工具,**制作方法,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4、幼儿带着自己制作的动物玩偶和老师一起参加动物狂欢会。教师****和幼儿一起自由表演。

活动延伸:

儿童作品将显示在作品栏中,并且将在该区域中放置更多丰富的材料,以为儿童提供继续创作的机会。

本文至此结束,感谢您的浏览!

(资料仅供参考)

**修改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