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幼童观后感八篇

幼童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14

幼童观后感八篇。

我们用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将资料整合成了这篇“幼童观后感”,想必您对给作品取好名字一定感到头疼吧。观后感是一种进行思想交流和学术思辨的方式,我对给作品取名的观后感有一些经验。非常感谢您阅读我们的文章,我们会不断完善自己的网站,希望您能收藏!

幼童观后感【篇1】

在**《幼童》这部纪录片之前,我对清朝**派留洋学生的印象,也仅仅是初中历史课本中的洋务运动。无论从前还是现在,我对洋务运动中的留美幼童部分不知甚解,但这部纪录片让我得以窥见中国开明之士在大清王朝崩溃之前还竭力为中国培养人才以图救过的举措,因而思索颇多。

“公元1872年至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曾国藩、李鸿章支持,清**先后共派出四批一百二十名学生留美,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这是《幼童》的简介。“留洋”,这个近代才出现的词,在当时也是很新奇的。当时,12岁孩子的平均年龄去了重洋,开始在美国生活,这更是新奇。

“幼童们被分配到54户美国家庭中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克服了语言障碍,成为学校里最好的学生。他们接受西方教育,过没事生活,随后不再愿意穿中式服装,更有甚者将他们的辫子剪去”。

这描述的是他们留洋美国的情况。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年轻的华侨子弟总能适应新的环境,融入新的生活,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在美国,他们看到了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意识到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

他们不断吸收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承认西学是一种新事物的变化和思想文化的第一次接触。

“1881年9月6日,清**下令将留学生全部召回。他们被迫中断学业,悉数被‘遣送回国’”这是他们的故事,只因清**的猜忌,认为他们的思想西化,与中学为体相违背,于是他们的自由被钳制,学业被阉割,本来应该成为国之栋梁新鲜血液的幼童们回国后却是面对迷茫的未来人生,一身才学,满腔抱负无处施展。然而,无论如何,在美国留学的幼童开启了中国留学的先代教育,这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页。

我在**这部纪录片后,想到当时清**在如此困顿乏力的情况之下,毅然官派幼童前往远在大洋彼端的美国留学,这或许是一种改变,但在东西方文化相触碰撞的情形之下,中国清**依旧选择顿足不进,这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

小故事,大背景。随着时代的剧变,小人物无法抗拒的不仅是命运,还有无处不在的压迫。清朝和清朝都生活在大时代的背景下,但留洋幼童的故事更像是一部兼收并蓄的爱恨剧,扣人心弦,令人伤感。

幼童观后感【篇2】

邵钰洁

一百多年前,一百二十名中国幼童被派遣到美国留学,这一举在当时是“中华创世之举,古今未有之事”。对于那个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清政府来说,这是百年来朝化跨出的小心翼翼的一步,这一步带着中华自强的夙愿也夹杂着封建王朝走向末路的摸索。纪录片《幼童》掀开历史的帷幕,将历史课本上那简简单单一句“派遣第一批中国留学生出国留学”讲述成一个有血有泪的历史故事。

留美幼童的故事,像一件珍贵瓷器的碎片散落在中国和美国,散落在他们生活过的城市,散落在他们就读过的中学和大学,散落在他们的美国家庭后裔。我们捡拾起这些碎片,照片、书信、衣物、成绩单、剪报、手稿、日记本……一块一块,拼接出当时的兴衰往事。

提到留美幼童就不得不提到容闳,正是他一手促成了此事,给了大清国一个喘息的机会,一个复兴的抬头。他倾尽心血让中国的孩子能有走出去看一看世界,能给民族一个复兴的希望。在留美期间,尽管为经费所迫,但他拒绝接受资助但人生被支配的选择。他说:“我虽然贫穷,但是有选择自己热爱的事业的自由,无论选择什么专业,唯一的希望就是对自己的国家最有利。”

对于这群远洋留学的孩子来说,他们何其幸运,在同时代的其他中国孩子只能上私塾接受孔孟儒家之道的思想灌输时,能有机会乘着巨轮跨越大西洋踏上异国的土地,接触世界工业革命的最前沿,接受开明的西式教育。他们充满激情与好奇,是清政府选出来的聪颖幼童,到达美国后迅速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并成为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让对东方人充满好奇美国人刮目相看。这也证明了,中国人从来就不差,暂时的落后只是当时封建制度的束缚。

然而精英的命运往往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这一切对于这些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的孩子又是否过于沉重,在其他孩子还在父母的庇护下,亲人的陪伴下成长时,他们却要远离故土,在嘹亮的汽笛声中来到一篇完全陌生的土壤,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他们背负着的是复兴中华的使命,肩负着的是祖国给予的期盼和重托,他们的个人浮沉与国家和朝廷的前途紧紧的拴在了一起——一个民族在等着他们去振兴!在他们身后是大清王朝的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这是这群孩子的命运,拯救国家和民族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加紧侵略和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的灾难之中。

这些留美学生不负祖国所望,在回国后为中国的铁路,外交,邮政,电报,海关及军事等领域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倾尽所学,挽救家国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区区一百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回国后的他们虽然一心为国,他们已有了世界的眼光和顶尖的技艺,但大清国还是那个封闭腐朽的大清国,他们备受猜忌,甚至自己的同胞也对他们另眼相看,嘲讽攻击甚至歧视。还好,无论处境如何,他们复兴中华的一腔热血没有改变,这是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中国精神,我们要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虽然无法扭转这个古老的帝国的车轮,但他们倾其心血,为建设祖国奉献出自己一生,竭力把西方的技术带到中国来。

何其幸又何其哀,曾经辉煌耀眼的他们回到祖国却只能“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一身的本事却无处伸展,国破山河在而又壮志难酬,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又无可奈何。作为“万人独醉我独醒”的“醉翁”眼睁睁地看着其他人的无力挣扎,大声呼嚎却无人理会,这是多么悲哀。

一名幼童写道“十载攻书向学堂,果然富贵出文章”,又写道“状元榜上贴金字,直入黄都作栋梁”。报国理想,昭然若揭。令我敬佩的是,这些孩子,在令人沉醉的美国生活中仍能不忘初心,一心学习,只为把技术“搬”回去来报效祖国,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的滋养早已深入他们骨髓,身在海外也从未忘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从未忘记自己肩负的是振兴中华的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早在一百多年前的孩子,就深谙二十一世纪的时代号召,这是否要让我们中眼见一些新奇的洋玩意儿,就见异思迁、乐不思蜀的某些人一些警醒呢?

无比幸运的我们,生在二十一世纪,面对日益强盛的祖国,自豪感油然而生。然而历史不该忘记,苦难更当铭记。我们要有留美幼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雄心豪情,也当积极响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时代号召!

幼童观后感【篇3】

女幼童何在?

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从1872年到1875年,清政府共派出四批120名学生赴美留学。这些学生出国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所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在美国留学的孩子。

回想我们(注:以下“我们”代指“女生”)12岁得时候在干些什么呢?我们不用留着三寸金莲,不用做女红,不用以女子无才便是德自居,不用琴棋书画,不用知书达理……那时的我们,男生女生一起跟着老师一句一字;那时的我们,男生女生一起拉手去春游,一歌一词;那是的我们,依着那几条杠杠对表现差的男生指指点点;那时的我们,是老师心中的好学生,是同学心中的好榜样……

如果回到130年以前,这些却是不可能的,我可以理解那个时代那个社会,我想纵使容闳这样一个接受西方教育熏陶的前辈,也断然去不了骨子里那样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陈旧思想吧。断然地在那样的一个闭关锁国许久的国度,提倡幼童赴美学习已经让很多人不理解,提倡男女平等,提倡女子同男子一样进学堂也算惊世骇俗了吧。

1871年,在容闳前辈的倡议下,曾国藩和李鸿章的支持下,留美幼童的计划开始实施,因为没有报纸消只是分布在了北京和一些沿海城市,因为对未知地段的不信任,对谣言的轻信,对外国人的野蛮评判,对外界的排斥;因为对孩子的宝贝与不放心,对孩子的不舍得;再加上挑选幼童的严苛的要求,一开始没有很多人响应这个计划。有些父母听从亲戚的建议,让孩子在美国学习;有些父母让孩子自己决定。

终于在公元1872年8月12日,大清国第一批留美幼童从上海出发,这批幼童远涉重洋,被送到了太平洋彼岸一个建立尚不足百年的年轻共和国,开始了他们计划长达15年的留学生活。他们被分配到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40多个美国家庭,很快适应了美国的生活。他们以惊人的速度跨过语言障碍,成为各校的优秀学生。

同时,他们很快适应了外国文化,脱掉了长袍和外套,活跃在各种运动中。

这些受欧洲影响的学生是中国矿业、铁路和电报业的先驱。他们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出现了中华**的第一任总理。回国后的这批西学所造之子历经中国晚清政坛的跌宕起伏,目睹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

有时我会想,如果去美国留学的孩子中有女孩的话,那些伟大的先驱者中会有很多女先驱者吗?应该有的吧,毕竟女生会比男生勤奋,可是在那个腐朽制度根深蒂固在人心中的年代,女生就算去了,也未必会有什么伟大的造就吧!或许以古代女孩文文弱弱的体质也未必能适应海上的日夜颠簸,或许航行一半就不得不返航,所以或许他们的决定又很深思熟虑的吧!

其实我多想当时没有人立马想得那么周到,容闳前辈会提出男女不限的建议,又有人“脑子发热”提出赞成,让沉睡千年的妇女们能被唤醒她们的意识,可以发掘出她们潜力,说不定中国会有更大的进步,毕竟妇孺的无知也阻碍了进程了。我多希望在那个留美幼童的时代,会出现一个女先驱者指引着沉睡的妇女,让我们和男生一样,在那个年代就担负起改变国家的责任!如果当时征募女孩,那个时代会发生什么变化?

那个社会又会怎样颠覆?

幼童观后感【篇4】

记录片《幼童》观后感

在这学期的《近代史纲要》课程上,高晓林老师与我们一起分享了央视所拍摄的一部关于晚清中国公派留美学生的记录片《幼童》;在**了影片之后,我觉得有必要吧自己的一些感想写出来。

记录片描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事件的始末,通过这部记录片,不仅让人了解了留美幼童的故事,更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大清国的衰败以及帝国内部不彻底的自救,结合我们这学期的近代史所学,会有别样的一番理解。

记录片的内容梗概是这样的,公元1872年到1875年间,由容闳倡议,在曾国藩、李鸿章的支持下,清**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这些学生出国时的平均年龄只有12岁,所以他们被称为在美国学习的孩子。然而留学生活并不似我们今天这么顺利。

虽然幼童们的表现优异,但是1881年,原定十五年的留学计划中途夭折,留学生们由于国内的变化被召回。但是,他们仍然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首先,我想分析一下为什么海外学生会被召回。

最重要的原因是留学的发展不符合清**的预期。大清朝公派留学生,是希望他们学习西方的知识文化,回来后能造坚船利炮,挽回大清衰落的局面,是想通过留美幼童来抢救一下大清。然而留美幼童们的发展令他们意外。

由于留学生是很小的孩子,而且各个天资聪颖,不仅学习知识快,接受文化的速度也快,幼童在学习的过程逐渐西化,多了些民主自由的想法,有的甚至剪去辫子,这些变化都是朝廷惧怕且不能容忍的。并且,朝廷中主管此时的大臣李鸿章,在召回留学生的决定中起了关键作用。当初幼童留美就是他促成的,李鸿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当初幼童留美就是他促成的,但是他为什么要撤回留学生呢,实际上我们并不意外。

学习近代史的我们都知道,洋务运动的口号是“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并没有实质地改变现状,洋务运动甚至有些急功近利。留学生虽说出国学习,但是李鸿章更想要的是军事人才,当时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微妙,中国的留学生并不能够进入军事学校学习,这让李鸿章很失望,加上当时国内发对留学事宜的声音很多,所以他就做了这个决定。

尽管留学活动半途而废,但许多留学生仍然完成了学业,为中国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首批21名留学生被送到电业局学习发电报

二、三批学生由中国当时的新式企业如福州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23名外,其余50名分赴天津水师、机器、电报、鱼雷局等处当差。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在他们中,有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成为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

从历史的角度看,尽管清**派遣留学生的动机是自私的,但毫无疑问,这一举措是有意义的。就容闳而言,促进幼童留在美国,不仅是他理想的实现,也是他救国的成功。对洋务大臣来说,送留学生是洋务运动的一部分,也是学习西方先进科学知识的一种方式。它代表了洋务运动的智慧。清朝已经远远落后了,必须学习一些东西。

对于晚清统治者而言,外国列强的威胁让他们如坐针毡,惊慌不已的他们虽然愿意尝试一切可能有用的自救方法,但是他们目光短浅的本性却没有变过,即使是一个派遣留学生留美的活动也不能坚持下去(洋务派用来救国救民的经费常常被腐朽的统治者挪用以私欲)。对近代的中国而言,派幼童留美,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有识之士,这批人才,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扮演着救国救命的角色;同时,这批留美幼童,也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这促成了内外交困中的中国人承认现实思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这也是一个教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开放和沟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清**闭关锁国,落后于世界的脚步,终于被坚船利炮攻破,公派留学实属无心插柳,却插柳成荫。有意的封锁难以成功,无心的交流却收获喜人,这足以说明开放与交流的力量。

美国儿童的命运和故事,不仅与晚清时期交融在一起,也与近代中国交融在一起。他们有一个永远的名字:留美幼童。

幼童观后感【篇5】

看《幼童》是一种幸运,这真的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记录片也可以这样深入地撞击一个人的内心,让我在数月后的今天,依旧珍存着那份感伤,那份慨叹。

胸怀大志的容闳最终也未能圆满实现自己的抱负,当我在屏幕上凝望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时,我试图挣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我试图回溯百年,与那些百年之前的灵魂对话,我试图追问,是什么,让这段原本可以辉煌的留美历程最终黯然收场难道责任仅仅在清廷吗

是的,我们承认,保守愚昧的清廷必须付一定的责任。但是,这仅仅是清政府造成的吗留美的幼童完全是无辜的吗西方活跃的思想和先进的技术,促使他们学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也有人"完全西化",忘记了对祖国的承诺,一味沉浸在西方社会的娱乐和活动中。

回看今日,"留学生"已经是一个普遍和不再敏感的字眼,但当赤裸裸地面对一种异质文明时,冲突——文明的冲突使我们忧心,忧心当今的留学生,离开了昨日的母亲,忘记了归国的方向。

往昔亦或今日,我们终需铭记: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

幼童观后感【篇6】

看完《留美幼童》,我的脑子里一直就回荡着这样一句话:这是―个荣耀而悲伤的民族故事,这群幼童是最优秀的幼童。

派留学生出国,本来是近代世界文明交流中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在专制制度根深蒂固的中国却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演进过程。首先,长期闭关锁国的封建中国政府,带着妄想幼童只学其电报,铁路,航海,军事等方面的技术及技能,却不能学习外国的政治,不能沾染外国的民俗;其次,每个出国的幼童的家长都签署了一份“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类似卖身的生死契约。第三,清政府的保守派一直在阻挠着计划的进行。最后,在财政上,他们面临着极大的困境。而从幼童本身而言,他们年幼,身处异乡,面对着不同文化的诱惑,能否做到抵制住诱惑,能否学有所成,也是极大的挑战。同时后来的排华浪潮等,这些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个计划的最后过早收常

但我们也要看到,各个幼童都是极其出色的。他们向美国,乃至整个世界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维护了中华民族的荣耀。不光是在学习上,他们很快就赶超了美国孩子,显示了他们的学习语言的天赋,在体育以及其他方面,他们同样出类拔萃。在整个纪录片中,最震撼我的是蔡绍基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他生动形象的鸦片贸易的可怕,有力的抨击了这一想象,最后他说:“中国没有死,她只是睡着了,她终将会醒来并注定会骄傲地屹立于世界!”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的希望。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回来后,担任了重要职位,比如,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中国第一位矿冶工程师——吴仰曾、第一位在美开业的华裔律师——张广仁等等。从这个层面来说,这次留学计划取得了成功。

有人提出说,派遣幼童出国,实在是浪费财力物力,还不如派青年出国。对于这个观点,我是持否定态度的。我认为,在当时的环境之下,恰恰只有派遣幼童出国是最适合的。大家都知道,在当时,凡是在国内的读书人,他们学的都是四书五经,都是要接受科举制度考试的。如果让这么一群,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已经形成的成人去美国学习先进技术与文化,且不说他们的语言认知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较幼童要慢外,恐怕他们也很难处理好对两种文化的差异造成的矛盾与冲击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无法融入所呆的社会,那么就很难真正学到该社会文化的实质知识。幼童有其天生的敏锐性,好动性,适应性等优势,同时对他们来说,可能存在更少的压力,可以更好的学好知识。

虽然容闳远去了,他那120个幼童也早已远去,但这个百年前的传奇演绎过一群孩子的悲欢离合,一个古老国家的跌宕命运,让人久久不能释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让人赞叹也让人扼腕。

幼童观后感【篇7】

如果不是看过这部记录片,我对留美幼童的印象还会停留在历史课本上简短的几行字,几幅图中,“留美”原来不是什么风光、荣耀,而是与亲人、与祖国的“生死诀别”。在美国,孩子们不是书虫,而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群体,完全能够融入美国社会,他们是中国人民的根本精英。回国后在美国的幼童命运并不像詹天佑和唐绍仪那样值得称赞。许多人战死沙场,血迹斑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年幼的孩子们在美国的晚景,原来相当凄凉,被历史潮流遗忘和抛弃。

从头到尾,我都很震惊,从发梢到脚跟。我第一次透过时空的阻隔看到了百余年前在惊涛骇浪中远涉重洋,为国赴命的那些人幼稚而鲜活的面庞。这种发自内心、用生命诠释的爱国主义,百年后依然能触动人心,让我明白作为一名中国青年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

同时,他们悲剧性的结局又令我惆怅不已,不得不思考一身才华的他们为何无法从根本上拯救中国,我们这一代人究竟应该如何做才能使祖国真正繁荣强大起来,永不重蹈那不堪回首的覆辙。

这是一个永恒的命题,需要我们几十年甚至几十年的清醒思考和实践。

——光华管理学院夏斐

幼童观后感【篇8】

看《幼童》是一种幸运,这真的是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记录片也可以这样深入地撞击一个人的内心,让我在数月后的今天,依旧珍存着那份感伤,那份慨叹。

胸怀大志的容闳最终也未能圆满实现自己的抱负,当我在屏幕上凝望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时,我试图挣脱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我试图回溯百年,与那些百年之前的灵魂对话,我试图追问,是什么,让这段原本可以辉煌的留美历程最终黯然收场?难道责任仅仅在清廷吗?

是的,我们承认,保守无知的清**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这仅仅是清**造成的吗?留美的幼童完全是无辜的吗?

西方活跃的思想和先进的技术,促使他们学术的进步;与此同时,也有人“完全西化”,忘记了对祖国的承诺,一味沉浸在西方社会的娱乐和活动中。

回看今日,“留学生”已经是一个普遍和不再敏感的字眼,但当赤裸裸地面对一种异质文明时,冲突——文明的冲突使我们忧心,忧心当今的留学生,离开了昨日的母亲,忘记了归国的方向。

无论过去还是今天,我们都要记住:永远爱我们的祖国。

——外国语学院孙晓静纪录片《孙中山》讲述了革命先行者、**国父孙中山一生的辉煌和革命历程,将真实的历史记录和海内外华人对孙中山的敬仰与崇敬及孙中山对中国及世界的影响有机结合和表现出来。

孙中山出身于农民家庭,与封建上层贵族统治阶级几乎没有接触。早年接受西方教育,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有着深刻的了解。他能够理解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问题。此后,他立志行医救人,名扬海内外。孙中山青年时期目睹了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产生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极大的民族愤慨。他毅然弃医从事革命活动,想救国救民,振兴中华。此后,孙中山多次领导武装起义,领导建立民主团体,传播民主思想。

辛亥革命后,中国共产党成立,于达共产党离任后,仍然致力于抗日军阀和统一中国。毛泽东评价孙中山为“伟大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手创办国民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亲手规划设计了中国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后提出三大政策推动了国共合作,直至1925年病逝,仍坚持反帝反封建,将革命进行到底。

孙中山一生中,体现了追求真理的开拓精神、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博大的世界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胸怀。他是革命的先行者,伟大的爱国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意志鼓励他全心全意为改造中国耗费了毕生精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限制,孙中山也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作为革命领袖,虽然主张推翻中国共产党,但手段温和,对政治敌人的估计不足,对帝国主义有一定的幻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和民主共和。

总之,孙中山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奉献一生的精神和高尚品德,是留给后世的宝贵财富,极大的鼓舞了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在21世纪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法学院贾苏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