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1921电影观后感必备

1921电影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24

1921电影观后感必备。

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经过收集,小编为您献上1921电影观后感必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本页!

1921电影观后感【篇1】

自观看了建党100周年的历史剧电影《1921》,我的脑海里时常再现那个风雨飘渺、列强侵略、军阀混战、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的黑暗年代。回顾1921年的故事,100年前,在那个大变局的时刻,一群有志之士挺身而出,扛起了救国救民的大旗,担当起了民族复兴的大义,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成立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中国人民冲破重重难关,夺取了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任凭世事变幻,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百年启示就是把马列主义的原则同中国革命的实际结合起来,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中国的路必须自己走,这是路线和原则问题。”我们深深感受到拥有真理力量的政党,愈是在艰难困苦中愈是能展示其伟大的品格,愈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愈是能拥有超卓的智慧。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了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业绩,这是实践探索的100年,是阔步前进的100年,是辉煌胜利的100年,我们送走了一个100年,并将迎来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今天,是历史的交叉点,也是历史的大看台,在这个历史交叉点上,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既回头看看我们是如何创造光辉的过去,又向前看看我们该如何开辟美好的未来,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步子走的更快更坚实。

从影片《1921》所展现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回到今天,我们深深感受到拥有真理力量的政党,愈是在艰难困苦中愈是能展示其伟大的品格,愈是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愈是能拥有超卓的智慧。这就是坚定“四个自信”、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的要义所在,也是我们任重道远、孜孜以求的使命所在。

1921电影观后感【篇2】

100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的?我从历史课本上所学了解到的,那时候的背景是军阀混战,列强瓜分,救国无门,民不聊生……那个时代,是鲁迅先生说的没有光明,在黑暗中摸索处处碰壁的时代。但最坏的时代也有希望的存在,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统治起,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在这片混沌中醒悟的人越来越多,终于在1921年形成了一个质变……

《1921》是故事里的一群人

《1921》是部典型的群像电影,但不同于以往群像电影讲述某一事件作为主线,我认为这部电影更多的是展现在当时的背景下,不同人的不同选择——有的人助纣为虐,有的人投机倒把,有的人麻木不仁,有的人救国救民。如果说是什么造成了他们思想的不一样,可能就是源自于自己内心的信仰。

当时的中国有些病态,也有些畸形,是历史书上所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君主立宪行不通,民主共和也行不通,直到俄国的十月革命给中国的思想先驱者们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我相信当时的这些人,对于共产主义是十分笃信的,当黄轩饰演的李达用自己翻译的稿费来补贴印刷杂志的费用的时候,当他站在天台上,迎着朝阳唱着《国际歌》的时候,当他冒着被跟踪发现的危险赶到被查封的印刷厂,要把“百姓”改成带有情感的“人民”的时候,当他谈起《共产党宣言》眉飞色舞,兴高采烈的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种信念感存在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不仅仅是李达,还有刘昊然饰演的刘仁静,被成为“小马克思”,是一个对于马克思主义深入研究的青年。但他并不是一个纯粹的书呆子,而是也有着自身想法的少年,会好奇那些新事物,会慷慨激昂地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还有“何胡子”何叔衡,从前清的举人转为共产主义的拥簇者,年纪虽然大,但思想却并不落后,甚至于他的一番话还点破了很多人心中的困惑。

他们对救国救民有着坚定的信仰,另外的一群人也有“坚定的信仰”,不过却是在其他方面。当了十年探长的黄金荣执着的。是他梦寐以求的华人督察长的位置,所以可以为此轻易牺牲一个人甚至数十、数百人的性命;和毛润之、何叔衡在上海的电车上擦肩而过的蒋介石,他执着是操控股市后的巨大利益;而陈公博和周佛海,对于共产主义的执着程度可能远远比不上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而他们的存在也是在时代背景下的真实写照。

中国人骨子里的浪漫

说到浪漫,可能很多人都不会把这个词和国人联系在一起,总觉得中国人对于情感的表达是含蓄和内敛的。但我认为中国人的浪漫是与生俱来的,不是仅仅局限于所谓的儿女私情,而是骨子里投出来的温柔和善良。

看过电影的人应该还记得片中的女性角色,每一个人的出场都很惊艳,我觉得这是导演一种意向的表达,寄托了当时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就像在李达的学堂查封之后,他带着妻子王会悟搬家时,王会悟心心念念的那瓶花,是很平凡的一个物品,但却是她对于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而这不正是因为对于生活所怀抱的浪漫之情么?

同样的浪漫还发生在毛润之的身上,他和萧子升在争议共产主义时的“打赌”,是好友知己之间的浪漫;他和杨开慧依依惜别,是夫妻之间的浪漫;他和李达就杂志欠款的一来一回,是革命战友之间的浪漫。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当毛润之随着法国人庆祝的队伍准备进入某个公馆而被拦下的时候,一墙之隔,却是两个世界,中国的土地上,却不允许中国人踏足,于是屈辱和气愤化为动力,让他在上海滩的长街上跑了起来。这一趟跑步,不仅仅是发泄,而是一种脱离,一种奔赴,就像他小时候脱离旧的桎梏一样,他内心也是想和一群有志之士带着国人脱离这个积贫积弱的状态,奔赴更好的未来。试想一下,如此宏达的梦想,难道还不够浪漫吗?

电影里,导演还运用了很多意向去表达这种浪漫,比如说那个在电影中出现了四次的小女孩,每次出现都有这不一样的含义,——见证了失败,也经历过黑暗,迎来了曙光,最后再展露了笑容。她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但她更是所有人的希望。

1921电影观后感【篇3】

电影《郑大圣联合导演,并将于在风雨如磐中担起民族救亡图存重任的担当。

该片导演黄建新,曾成功打造《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开创了中国电影的主旋律商业片时代。他在此前的《更电影化的叙事方式、以及充沛的生活情感”。他还表示,电影将集结一众青年实力派演员,重塑一群有血有肉的革命先驱,再现一个敢拼敢闯的黄金时代,传递“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

该片在参考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坚持创新求真、严谨细致的态度,历经四年时间深耕剧本,数易其稿。期间上海市委宣传部还组织召集党史专家、上海史专家、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资深研究员等专业人士,与主创团队一同召开多次剧本论证专题会议,听取意见,结合最新党史研究成果,反复打磨人物性格,挖掘历史细节,力求让这段观众耳熟能详的史实在银幕上绽放新意。

电影将首次以国际化视角来呈现这段热血历史,从欧洲开始进入故事,同时贯穿了一条完整的日本线,让格局更开阔宏大。在此前的发布会现场,制片人任宁透露,“剧组特意去全世界的档案馆寻找新鲜的角度和史料,耗时三年多才完成了最终的创作”。对此,导演郑大圣也表示,这是与现在的全球化语境有所呼应,用新的角度看待那段历史,相信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当下的共鸣。

除此之外,影片也在拍摄取景上下了大功夫,主创团队勘景足迹遍布上海、全国乃至海外,特别是在上海实地测绘了30余处相关历史旧址,并在上海车墩影视基地一比一实景搭建当时的中共一大会址建筑群,力争在大银幕上再现上世纪20年代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地的城市文化风貌。

1921电影观后感【篇4】

虽然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却是有祖国的钱三强,一位鞠躬尽瘁、全心奉献的科学家;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刘胡兰,在面对敌人阴冷铡刀时的大义凛然,我们都无法体验共产党人钢铁一般的意志、视死如归的正气;中国有了共产党,中国就有了希望的坚定信念,却让亿万中国人看到了国家的希望、看到了祖国强盛的光明。

如果没有好干部焦裕禄、孔繁森和这些人民同甘共苦,也许我们就无法真正了解贫困地区人民的疾苦,无法知道基层党员做出的巨大牺牲。如果没有雷锋、张海迪这些满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就无法深刻领略到生活的真谛、人间的真情、生命的意义。

中国航天人始终把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当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航天事业是一个壮国威、扬军威、振民心的伟大事业,同时又是一项十分艰苦、非常复杂、风险极大的事业,参加这一事业的人员必须具有献身精神,要有敢于吃苦、执着追求而不急功近利、不图回报的思想。钱学森、梁守等人舍小家顾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像螺丝钉一样把自己拧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当无名英雄。

共产党人永远是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以及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精神,他们淡泊名利、视死如归,以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新中国的成立。当毛主席巍然的站在雄伟的天安门上高亢的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们明白了成立背后的故事,那是共产党人光荣牺牲所换取的。当一座座永远的丰碑如此高大的耸立在我们面前时;当一个个时代精英勇攀科学高峰鞥、创造一项项令人瞩目的奇迹时;当一幅幅子弟兵舍身忘我的抗洪救灾的感人画面映入我们眼帘时,共产党人英雄形象早就被牢牢地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

在20__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时涌现了无数个共产党人的英雄事迹。一名解放军为了抓紧每一秒救人,他连住几天几夜不休息,而他却因为劳累过度光荣牺牲了,他一次换取了一条又一条鲜活的生命。还有人民教师谭千秋用双臂死死护住了四个学生,可他却不幸遇难。

每一个闪光之处的共产党员都是以为前进道路上的良师益友,我们要诠释共产党员这一光荣而神圣的称号,共产党员无私忘我的精神激励鞭策了一代又一代后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党的100年华诞里,我庄严的宣誓:作为当代大学生,作为时代的骄子,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将随党一起腾飞,我们要为世界绽放那属于我们的最夺目的火花

1921电影观后感【篇5】

《1921》的序曲中,由鸦片战争的屈辱画面肇始,匆匆数十载,在电影的蒙太奇中顷刻回现。华夏大地的悲怆与天悯,以历史教科书式的“点到为止”与“极尽克制”,写就19世纪中叶以来直至20世纪初期的爱与哀愁。外来力量的侵入与内生涌动的黑暗交织在一起,顷刻间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春秋”。

早期共产党人的理论选择、道路择夺与制度首创,在护国运动、二次革命后第一次显得如此紧迫,又如此关键。留洋学子、儒门优生与仁人志士,为如何克服大革命的失败困局,及捍卫一个模糊而精确的义旨与主义不懈斗争,直至奔走呼号、直至置“生”度外、直至论辩争鸣、直至流血牺牲。

新民主主义之“新”,发轫于群众运动的继起,称呼于彻底的不留余地的反帝反封建,与旧式的资产阶级革命根本不同。正如片中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者李达所言,那是代表“劳农专政”的“阶级斗争”,同时也是区别于议会、政治斗争的暴力革命。革的是“帝国主义”的命,革的是“封建主义”的命,同时也革的是反“人民”(而非“百姓”)的反动派的命。“五四运动”的群众基础很显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制了实践的革命的运动之基础,而马克思主义以及那本《共产党宣言》更是成为理论圣经。片中数次独唱或群吟的《国际歌》也道出了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伟大声响,“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时局困顿难不倒共产党人,流血牺牲打不垮英雄人民。“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让一些伟大的早期共产党人永远离开,但“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旧式的垄断和买办者永远击败不了共产主义的先进,也永远抵抗不了人民的英勇。

1911的摧枯拉朽,1919的声势压制,1921的初心始终……有多少瞬间值得铭记于中华大地?!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那些努力、斗争、牺牲,都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伟大见证。“中国共产党,好,响亮的名字,昔者,共工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千秋铸成百年的伟大、光荣、正确,而新时代召唤的我们,又是第二个一百年里哪一个瞬间?

哪一个瞬间又能留下你我、留住历史、留存千年?吾辈当自强,迈步敢人先。

1921电影观后感【篇6】

高山仰首,大海扬波,大地溢满了新世纪的朝晖。在这百花争艳,风景怡人的季节,踏着时代节拍,穿越岁月时空,我们又走进火红的七月。它是这样令人心潮激荡,它是这样令人信心倍增,它是这样令人充满希望。我热血沸腾,浮想联翩……

流金的“七一”,燃情的“七一”,闪烁着真理的光芒,展现着信念与理想。在那灾难深重,血雨腥风的漫漫长夜,是“七一”的晨曦拨开华夏大地重重迷雾,激励着华夏儿女,为了民族的自由独立。共产主义信念的火种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彻强国之路,万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浑壮丽;历史的长河因此而波澜壮阔,豪情万丈。

光辉的“七一”,绚丽的“七一”,华夏儿女聚集在鲜红的旗帜下,为铺就强国之路,几代中华儿女挥舞着银镰披荆斩棘,奋发进取,用实践的巨笔描绘出一幅幅崭新的画卷。

一百年的光辉历程,走出了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共产党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是的,党一百岁了,我们为党的历史之久而高兴,更为党在一百岁之际,依然干劲十足,依然蓬勃向上,依然前途无量而自豪!

1921电影观后感【篇7】

致敬为中国实现共产主义奉献和牺牲的每一位革命先烈。

今天,是党的生日,也是我国建党10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公司组织了集体观影活动,傍晚时分,天气转阴,但这丝毫不影响大家强烈的观影欲望,大家怀着的激动心情来到电影院。

影片开始放映之前,公司首先为优秀员工、优秀组长、七月份生日员工、人才推荐奖励等奖项获得者颁发了丰厚的奖品,现场气氛热烈,大家激动不已。随着手中鲜艳的红旗挥动,我们也跟随荧幕进入了党带领人民一路走来的历史长河中。从工人罢工反抗到江西南武装起义,从笔杆子到枪杆子,每一次的反抗都体现了先辈们为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让中国人民抬起头来所作出的努力和决心。

虽然电影时长只有短短两个小时,但是却能深切感受到当时先辈们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排除万难,不畏艰辛,凭着先辈们的满腔热血,用先进的思想,团结所有先进积极分子,赢得了各方民众的支持,贡献自己的力量才有了我们现在安稳幸福的生活。

建党百年以来,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翻奴隶制、资产阶级、地主阶级,让人民当家做主人,使中国一步步实现富强民主自由,才有了现在的新中国,在改革开放资产阶级、地主的剥削,老百姓连肚子都吃不饱,到后来人民翻身做主人,全国实现脱贫,摘掉脱贫的帽子,这其中的艰辛和努力难以想象。这些都离不开国家领导及共产党人的正确指引和先辈们用鲜血开辟出来的道路。我们现在的安逸稳定不被战火所纷扰的生活都是因为有了国家的支持和保护!

一口玉中国,一瓦顶成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再次感谢公司为大家组织的观影活动,致敬每一位的革命前辈并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强!

1921电影观后感【篇8】

我们常把党比作妈妈,因为她关怀呵呵护着我们成长前进的每一天。

100年的风风雨雨,她带领着中华儿女从战乱纷扰的旧中国走到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从革命战争到土地革命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她坚定着信念,高举着旗帜,引领着整个中国从弱小走向了强大。

孩提时,父母常常带我去看那些抗战时期的老电影,我心中对党、对人民的军队、对这无数革命英雄就充满着无限的崇敬。后来走进了校门,老师也教我们“学习雷锋好榜样”,给我们讲“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那时,妈妈最爱唱一首歌“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随着年龄的增长,党在我心中,已不再是儿时的朦胧,而变成了如今的真切。如今的党,已是溶入我灵魂的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激情。她已成为我毕生不变的信念。

我作为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为生活在这个时代,为生活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感到荣幸、自豪。

伟大的党——您是一盏明灯,永远在我的心中闪亮,您的光辉也照耀着我,坚定不移的向前迈进。

1921电影观后感【篇9】

我们都知道,万物生长离不开阳光,党就是阳光,而我们,就是沐浴在党的阳光下的一株花苗。

小时候,总听我们的父母给我们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想想那是父母的生活,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多么幸福呀!如果没有党,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如果没有党,就没有我们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

“还是共产党好啊!”那时候,女孩子都不可以上学,只能呆在家里。而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男女不平的现象渐渐消失了,不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都可以步入知识的殿堂,学习那永远也学不完的知识了。

到后来,我上学了。记得刚入学那一天,我虽然很害怕,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学校,但是等我第一次看到我们的学校,我不禁发出一声赞叹。一排排整齐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敞亮的教室……我想:有这样好的学习,环境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回报祖国。党对下一代真是关怀备至呀!

渐渐的我懂事了。党在我心中,已不仅仅是一个个英雄和一串串故事,而是由这些英雄和故事贯穿其中的一部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抗争史、奋斗史、革命史。

如果党是一轮无私奉献的太阳,那我们就是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在阳光的呵护下茁壮成长,竞相开放。

1921电影观后感【篇10】

电影《1921》一改往日献礼影片的宏篇巨制、史诗论述,以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一群真实、鲜活的青年共产党人,他们有个性,有冲突、有稚气、有理想,穿越百年与他们相遇,走进那个动荡却热血的时代。

彼时的中国,风雨飘摇,内忧外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引起了国人的愤怒,触燃了国内“五四”烈焰。中国人开始觉醒,一群“心中有理想,眼中有光芒”的新青年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电影片头陈独秀那双清澈,仿佛能穿透黑暗看到未来的眼睛,有对现实社会的痛斥,有对理想奋斗的不屈。“军阀要我死,我要中国生。”“我们的使命,将将开始。”作为青年运动的精神领袖,他和李大钊执手展望,决定共同寻找属于中国人民自己的救国路,真正为蒙昧中的民众找到前进方向。

一群风华正茂,平均年龄28岁的热血青年从四面八方汇聚一堂,他们来自不同地方,不同阶层,但都有着救忘图存的坚定信仰。

秀才出身的何叔衡看到同乡参加科举,一路向上,进了皇宫却不敢抬头。“如果读书人,不能抬头做人,这是何等的悲哀!”他颤抖哽咽的话语中是无可奈何的愤懑。

新婚燕尔的李达与妻子王会悟在天台上谈心,当年签订二十一条时,他带领民众抵制日货,焚烧日货,可当划着火柴时,才发现是日本的火柴,“偌大的国家,却没有属于自己的火种。”辛酸与悲凉溢满眼眶。

意志风发的毛泽东被挡在法领馆的高墙外,听着墙内的欢歌笑语,看着夜空的璀璨烟火,回忆起年少时立志摆脱封建家长制的往事,他在上海的街道上奋力狂奔,冲破束缚,改造社会的决心划破苍穹。

“何等的悲哀?”

“出路在何方?”

一遍遍灵魂的拷问,一次次艰难的探索,乱世下,这群有着拳拳爱国与救国之心的年轻人,以渺小的身躯,寻找着前进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一把解惑的钥匙,为中国未来革命点亮了“火种”。

“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引导行动的政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成立中国共产党就是最好的出路。”

在嘉兴南湖的红船里,代表们慷慨激昂的诵读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谋划着中国的未来;红船外,大雨如注的天气逐渐转为晴空万里。

这群年轻的共产党人,奋不顾身,舍生取义,坚定着正确的信仰,书写了历史画卷的重要一笔。“正是1921年他们正确的选择,才换来了2021年我们幸福的生活。”

今日的中国,独立自主,繁荣富强。“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筑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的头破血流。”这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迈向复兴的铿锵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