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收藏八篇)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

发表时间:2024-03-13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收藏八篇)。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的全面介绍,学无止境阅读无穷尽希望以下内容能够为您提供参考和帮助。每个老师都需要在课前准备好自己的教案课件,本学期又到了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 周全的教学教案课件有利于教师进行有序的教学活动。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篇1】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学习内容】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学习重点】

复习修辞格知识,能辨析并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学习指导】

(一)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分析:借喻与借代修辞手法,稍不留心,就容易误断,二者的不同点是:

①借喻是比喻的一种,被比与用来作比的两个事物之间有相似点,没有相关性,因而本体、喻体之间即使没有喻词“像”也可以加“像”字,换成明喻。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替代所要表达的事物,本体与借体之间没有相似点,只有相关性,因而不能加“像”字换成明喻。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中的“完美的苍蝇”就是借喻,喻指那些反动的家伙。换成明喻,可以写成“反动的家伙像苍蝇”的形式。“百年积弱叹华岁,八载干戈仗延安”中的“干戈”、“延安”就是借代,“干戈”代抗日战争,“延安”代中国共产党,这是用具体的事物代抽象的事物,是不能换成明喻的。如用“抗日战争像干戈”,“中国共产党像延安”予以表述就闹笑话了。它们之所以能替代,是因为本体、借体有密切的相关性:干戈为武器,与战争有关;延安为革命圣地,与中国共产党有关。

(二)比喻与象征的区别。

分析:在概念上,比喻是使语言形象化的修饰词句的语言手段,属于语言学范畴,而象征则是通过一些具体形象,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现与之相联系的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感情,表现作品主题的艺术创作手法,属于文艺学范畴。

从运用上看,有的用象征构思全文,有的用象征刻画主要人物,有的用象征进行暗示,制造气氛或抒发感情,总之象征意义带有全局性,而比喻常限于局部。

从特点上看,象征是以物示意,以具体的表示抽象的,具有含蓄性,而比喻是以物喻物,以具体的比方具体的,具有鲜明性。

例如:巴金的《灯》通篇把灯光作为光明的象征,作为人们理想、希望、力量和胜利的象征;高尔基的《海燕》用海燕象征革命先驱者和预言家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药》中“红白相间的花环”,象征了革命的希望前景。但是《拿来主义》的“大宅子”则只是用来比喻中国、外国的文化的,不具有象征意义。当然在某些文章中,象征中也含有比喻的性质,从表现抽象的精神来说是象征,从表现具体的人来说是比喻。即或是这样,象征与比喻也是分开的。

(三)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分析: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例如:“现在我们要向外国学习,将来我们从落后转化为先进了,还要不要学呢?那个时候,外国仍然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好东西,我们仍然要向人家学习。这有什么不好呢?”这几句话中,既用了设问(前一问),又用了反问(后一问)。

(四)复习修辞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常用的修辞方法表:

类别例示说明

比喻明喻(用“像”、“如“等比喻词)“共产党像太阳。”(本体像喻体)“解剖整个地区,如同抱个大‘金娃’!”以具体、浅湿熟知的事物或道理为喻体,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不熟悉的事或理,达到说得形象、生动、明白的目的。难点是借喻、博喻。

喑喻(用“是”、“等于”、“成为”等比喻词)“那里四周是山,环抱着一潭春水,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本体等于喻体)“且看这里遍地青松,个个雷锋!”(省比喻词。)

借喻(只有喻体,本体比喻词不出现)“忘了和尚多了没水吃。”(喻体代替本体,无比喻词。)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这种下笔以前的修改是最要紧不过的了,正如盖房子首先要打好图样,作战首先要订好计划一样。”(用两个比喻说明下笔前修改的重要性)

比拟拟人(把物当人来写,给物以人的感情、动作、语言等)“由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有强烈感情时,才能用好比拟,而且不能随意比拟,一般要有一定相似点。比拟重在于“拟”,即把甲“当作”乙,两者浑然一体;比喻重在于“喻”,即以甲喻乙,两者有主有从。

拟物(把人当物写,使人具有物的情态或动作)“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

借代特征代人和事物“花白胡子下坐在墙角吸旱烟。”(“花白胡子”代“老年人”)“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硬硬的”代“洋钱”)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使语言富于变化,给读者深刻印象。借代易与借喻相混。区分时注意:借代、借喻相同点是本体都不出现,借体(即别称)和喻体都必须出现。借代着重于甲代乙,两者必须有密切关系;借喻重在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处。

具体代抽象“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本本”代“革命理论”)

局部代整体“几千双眼睛都在盯着你。”(“几千双眼睛”代“几千个人)

器物代本称“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枪”代“军队”)

处所名称本称“划清两种界限。道德,是革命还是反革命?是延安还是西安?有些人不懂得要划清这种界限。”(“延安”代革命的人,“西安”代反革命的人)

夸张向在夸张(故意往大处、高处、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篇2】

考点精讲

根据考试大纲,标点符号部分主要考查表达应用能力,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从题型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放在语言知识中,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设置四个选项,让考生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二是放在语言表达中,以改错的形式出现。

近几年来考题主要考问号、括号的使用,引号及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用句号、昌号、分号、逗号、顿号等体现句子的层次等等。

考题精析

【例1】20xx年全国高考试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xx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州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解析】:A引号内的内容在句中作“表示”的宾语,所以句号应移到引号外;“三项任务”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用来提起下文。B中书名号只用来标示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所以句中书名号应改为引号;D中虽然用了疑问词“如保”,但整个句子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所以问号应改为句号,正确答案为:C

【例2】20xx年江苏高考试题:

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解析】:试题中,“继续呐喊助威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不是独立的句子,只是在整个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整个句子看似疑问句,但实际上却是一个陈述句,问号应改为句号。

【例3】20xx天津高考试题:

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解析】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选择项之间应用逗号。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例4】20xx年浙江高考试题: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解析】:例句中前一个引号内的句子是倒装句,只有把问号置于句子末尾,才能准确地表达出疑问语气,应把例句中的问号改为逗号,并把第一个叹号改为问号。

【例5】20xx年湖南高考试题:

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解析】:该题中,“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三者并列,整个句子应分为并列的三层,由于分句内已用了逗号,因此,第三、第五个逗号均应改为分号。

考点精练

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自己写出的文章要多读几遍,多改几遍,不要急于发表,这是提高写作水平的绝好的方法,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推敲。

B、这种办法的收获是:学生有了自由甚至兴趣,在读写方面可以自己调节,不至于累得要死;教师呢,也可以轻松一下,不至于长年背诵“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C、“让我来抓住他!”面包房老板叫喊着,气呼呼地正想冲上台阶,他的妻子却走到他的身边,拉住他的手臂说,“你别动,让门警去!”

D、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昨天表示,他对英、法、德提出的决议草案表示满意,认为这已足以惩罚伊朗今后任何违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行为。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李白写过这样的诗句:“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篇3】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赏析: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例:“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曼成一首》)赏析: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地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赏析: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哀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例:“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解析: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二、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起兴、用典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做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例:“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解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例:”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解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解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例:“无边落水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解析: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做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做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

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更生动的作用。例:“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解析: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解析: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例:“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解析:以设问开篇,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篇4】

一、教学内容

文学鉴赏

二、教学重点

1.鉴赏文学作品形象

2.鉴赏表达技巧

三、教学重点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第八项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这里主要说鉴赏形象和表达技巧,将语言归并到表达技巧中说。

所谓鉴赏,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鉴赏是人们发现美、评价美的一种活动。高考要求的鉴赏达不到这一高度,只是“初步”的鉴赏活动。

(一)关于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1.什么是文学作品的形象文学作品的形象,文艺学认为是指文学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图景,主要是指所描写的人物形象。

2.鉴赏人物形象的目标

目标是:评述人物的典型意义,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20xx年春季高考选用邹志安的《黄土》其中第2题是这样的: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

所给的答案要点是这样的:①父亲是中国老一代农民的代表;②勤劳,直到临终念念不忘的还是锄头、庄稼、收割;③节俭,对自己人十分节俭,舍不得花一分钱;④善良,与世无争,唯一的祈求是过上安稳的日子;⑤精神贫困,关心却弄不明白国家大事。

其中第①点是评述人物的典型意义,其他四点是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就这道题可以得到两点启示:第一,评述人物的典型意义,既要注意全文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又要注意从原文中找到相关的语言材料,而不应该仅凭某种印象作答;第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既要有概括说明,又要结合材料作一定评述,否则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答案。

鉴赏人物形象,一定要从作品实际出发,结合作品作一定的具体分析,而不能用公式化概念化的词语来套作品、套鲜活的人物形象。

(二)关于鉴赏表达技巧

1.什么是表达技巧

高考所涉及的表达技巧主要是指:

(1)作品运用某种表达方式的技巧

如描写的技巧、叙述的技巧、抒情的技巧等。

(2)作品运用的某些表现手法

如象征、对比、烘托、反衬、比较,以及人称的运用等。

(3)作品布局谋篇的技巧

如构思的技巧、线索设置的技巧、交代和照应的技巧等。

(4)语言表达的技巧

以上几项高考的鉴赏题几乎每年都有涉及。

2.鉴赏表达技巧的目标

揭示某种表达技巧所表达的内容,阐述运用某种表达技巧的作用或效果(高考试题也称为“好处”)

如2000年《长城》第22题“这篇散文中,(1)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第六段结尾改写第三人称‘它’,原因是什么?

答案:(1)①将长城拟人化;②便于与长城对话,③便于抒发感情。(2)由于前面说到“由是人们发现”,不是作者直接向长城抒情(即叙述角度变,叙述的人称也跟着变)。

3.鉴赏表达技巧应坚持的原则

这里所说的应“坚持的原则”,实际是说应该如何鉴赏。

(1)坚持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

表达技巧属文章“形式”的范畴,它在文章中主要是为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包括表达情感服务的。所谓的表达作用、效果,主要是指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或效果。因此,鉴赏表达技巧,须结合看它所表达的内容作分析、评述。

例1:20xx年春季高考《黄土》的第1题:这篇散文题为“黄土”,请结合阅读材料,简要分析“黄土”的象征意义。

答案:①象征了“我”的父亲;②象征了中国老一代农民;③象征了博大宽容。

例2:20xx年结合赏析题:A.作者通过对各种各样的门的描写,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人生感悟,表现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篇5】

广告词编写

什么是公益广告,让我们先看个例子。CNN播过一则广告:两个幼儿亲密地在一起玩耍,下面分别写着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紧接着又出现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幼儿、伊拉克和科威特幼儿等几组亲密玩耍的镜头,然后打出字幕:停止战争,为了孩子。署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这就是一则典型的公益广告。像这种不是以收费性的商业宣传来创造经济效益,而是“免费推销”某种意识和主张,向公众输送某种文明道德观念,以提高他们的文明程度,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的广告,就是公益广告。或者说:广告口号(又叫广告标语),它是广告者从长远的销售利益出发,在一定时期内反复使用的特定宣传语句。它的作用在于使消费者对企业经营特点及商品、劳务的独特优良个性的理解和记忆,以形成深刻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往往在无形中成为人们购买商品或选择劳务时的依据。公益广告是为了营造一种气氛和声势,即某种社会氛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公益广告的水平,是这一城市、地区、国家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的重要标志。公益广告的主要作用是传播社会文明,弘扬道德风尚。

从广告发布者身份来分,公益广告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媒体直接制作发布的公益广告,如电视台、报纸等。比如中央电视台就经常发布此类广告。第二种是社会专门机构发布的公益广告。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分别发布过“保护文化遗产”、“儿童有受教育权利”、“保护珍稀动物”等公益广告,这类公益广告大多与发布者的职能有关。第三种是企业发布制作的公益广告。比如波音公司曾发布过“使人们欢聚一堂”、爱立信发布过“关怀来自沟通”等公益广告。企业不仅做了善事,也确立了自己的社会公益形象。从广告载体来看,可分为媒体公益广告(如刊播在电视、报纸上的广告)和户外广告(如车站、巴士、路牌上面的公益广告)。

先请看下面两道试题:

1、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

2、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

这是今年高考语文卷中出现的题目。要做好这道题,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广告语要力求“真”、“实”。真,是讲真话,不讲假话。实,是实实在在,不图虚名。市面上充斥的广告总是大吹大擂,过分放大自己的优点,无法赢得大众的信任。所以创意的实话实说的广告反而出奇制胜。美国某酒店有一则广告妙语:“本店素来出售掺水10%的陈香美酒,如果不愿掺水者,请预先说明,但饮后醉倒与本店无关。”这则广告语真话直说地告诉你酒里掺了水,这样,容易产生真实感、贴近感。广告语没有用那些“饭香酒美,质优价廉”、“宾至如归,服务第一”等冷冰冷的公式化语言,而代之以或亲切、或朴实、或幽默、或创意的妙语,但其效用却远比那些公式化语言更能为顾客认同、接受。

二、广告语要力求巧。某出版商手头压了一批书卖不出去,情急之下便给总统送去一本,并三番五次要总统提点意见。总统无暇应付他的纠缠,便回了一句;“这书不错!”于是,出版商便巧借总统名望,写下一句广告妙语:“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当然,这些书很快便一抢而空。第二次,出版商又将一部书送给总统,总统上过一次当,这回便贬斥“这书糟透了!”自然,书商的广告妙语又改为了“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出于好奇和逆反心理,人们自然又是争相抢购。第三次,总统干脆闭口无言了,而书商的广告妙语也改成了“现有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果然,欲购者竟相“从速”,书商横财大发。

三、广告语要力求美。优秀的广告语常借助谐音、引用、对比、双关、回文等修辞手法,读起来琅琅上口,好像一篇短短的美文,让人过目不忘。如台湾信华公司的广告语:“的确‘有一套’”。“有一套”是赞美的口语,意思是指能干、有本领、有办法的意思。台湾信华服装公司把“有一套”用在和产品相关的广告上,使之具有“双关语”的效果,十分贴切而传神。信华公司这则广告语,包括了:(1)结婚要有一套。婚礼当天,无疑你俩是大家注视的焦点,所以你一定要有出色的一套,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信华毛料正是您所需要的这一套。(2)出国要有一套。出国旅游,除了要选好旅行社外,您的举止和衣着要影响到中国人的形象,所以您一定要有出色的一套,给外国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信华毛料正是您所需要的这一套。(3)送礼要有一套。送礼是一门学问,讲究体面大方,经济实用,尤其欣逢长辈亲友有福、禄、寿、喜四件大事,一件信实华宝、深得人心的礼物,不仅表达祝贺之意,更能表现你的情深意浓。信华毛料正是您所需要的这一套。(4)信华真有一套。昨日信华,历史辉煌。今日信华,规模最大。明日信华,永远领先。任何时地,只要穿上信华毛料,您一定能看得出“信华真有一套”。一语双关、亦庄亦谐,令人称赏。

掌握了这三方面的内容,做这两道题就不难了。像第一题可写成“普通话——中国人都会说,全球人都想说”、“说好普通话,走遍天下都不怕”、“今年过节不说话,要说就说普通话”、“学习普通话!我们一直在努力!”、“做普通人,讲普通话”。等。第二题可写成“义务献血,功德无量”等。

请看20xx年高考语文全国卷的两道语言表达题:

23.请拟一条以“说普通话”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态度真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4分)(安徽等省)

23.请拟一条以“公民义务献血”为内容的公益广告词。要求主题鲜明,感情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在10~20个字之间)(4分)(甘肃等省)

这是两道好题!它们既强调了语文知识和语言实践的重要性,又引导学生提高品德素养,关注社会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恰当处理了学习与生活、书本与人生、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凸现出深刻的人文意义。党和政府对普通话工作极为重视,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普宣传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强调把普通话作为“四用语”,即教学语言、工作语言、宣传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篇6】

归纳内容要点是社会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阅读的常考点,但往往得分率不高。

所谓“要点”,《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话或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内容要点,就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文章的内容要点,可是指全文的,也可以是指文章的局部的。高考试题,这两方面的都有。就全文的内容要点而言,较典型也是比较难的是1996年的第27题:“根据文意简要概括从巴赫到莫扎物到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不超过60个字)”。2000年第21题也有点难。“这篇散文(《长城》)中,①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②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这也是着眼于全文的内容要点归纳。

一、归纳内容要点的途径

1.找出相关的概括性语句

在具体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语句与具体的叙述描写或阐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因此寻找概括性语句来概括内容要点,是最重要的途径。上举2000年第21题是对全文内容要点的归纳,而全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与历史上的长城,其中有这样三句话:①“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②“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③“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据此,作者对“历史上长城的评价”可归纳为以上三点:①一卷凄婉的历史;②民族封闭的象征;③文化愚钝的标志。文章第二部分写现实的长城,其中有“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且充满自信”这一个概括性的句子。据此,对“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这一小题,可以归纳为“开放,自信”。

文章局部内容要点的归纳,一般说来,也可以运用这一方法。

2.分析相关文字的层次

为了防止内容要点的遗漏,应对相关文字作大致的层次分析。

威廉斯根据吉尔福特的理论,经xx年实验,数百名教师参与,归纳出18种创造思考教学的策略。威廉斯认为,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学行,以教材或教学内容为中心,而现代教学则特别重视以学生为中心,这两者都忽视了教师、教材和学生之间不可分割的一体关系;只有将这三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促进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发展。他曾设想过在不同学科中通过教师的教学方法来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发展的教学模式。威廉斯的研究。由于其设计的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显著的效益。

威廉斯的研究成果为什么有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收到显著的效益?答案不超过60字。

本题要求归纳文章局部的内容要点。怎样回答本题呢?首先要分析这段文字的层次。这段文字首句是概括性语句,为一层。下文“威廉斯认为”、“他曾设想”各领起一个层次,最后一句是结论。首句包括两个要点:①有吉尔福特的理论作根据;②有数百名教师参与,有xx年的实践经验。中间两层包括两个要点:①正确理处教师,教材和学生的关系;②探求不同学科的教学模式。这四点就是威廉斯研究成果具有“整体性、灵活性和明确性”而易为广大教师接受并在实践中收到显著效益的原因。这样的归纳自然是正确的。如果不是这样通过层次分析来归纳,就会出现要点不全的毛病。

3.提取精要,独立归纳

有的文章,虽然有概括力强的语句,但与试题要求归纳的角度并不一致;也有一些文学作品并没有相应的概括语句。遇到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我们根据要求,认定范围、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语言独立概括。前面此述1996年的第27题就属于这种情况。

当年选择的文章是爱尔兰作家萧伯纳的《贝多芬之谜》。全文共四段,第一段介绍巴赫和莫扎特的音乐创作特色,第二、三两段详述贝多芬的音乐创作特色,最后一段说明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对后世的影响。文章首句说,“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联系全文看,所谓“音乐创作上的发展变化”,就是在处理“音式”和“表达感情”关系上的发展变化。首段说,欣赏巴赫的序曲,“好像观赏精美的波斯地毯一样,可是乐趣也只限于此”。可见巴赫只重“乐式”。莫扎特呢?它的音乐既表达感情,“又是乐式设计的杰作”,可见是既表达感情,又讲究乐式的。关于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文中说,他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可是为了表达感情,“这些乐就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篇7】

【应考目标】

《考试说明》对文学常识能力点的基本要求为:“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级A”。

1、所谓“重要作家”,是指在中外文坛上有影响、有地位的作家。属于中国的,要掌握其所处时代、代表作、作品体裁及作品的有关内容。属于外国的,要掌握其国别、代表作、作品体裁及作品有关内容。

1、所谓“文学体裁”,主要是指中国文学作品体裁所说的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此外还要对古代有关诗、词、曲的文体特点,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古典小说的不同名称和特点,古代散文与现代散文的不同特点等有明确的了解。

【示例点拨】

(例1)(20xx年全国高考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写得真实丰满,有血有肉。

B.《项脊轩志》以清淡朴素的笔法写身边琐事,亲切动人。它的作者归有光被认为是“桐城派”的代表人物。

C.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叶圣陶的《倪焕之》,是我国20世纪20—30年代著名的长篇小说。

D.马克·吐温和欧·亨利都擅长写讽刺小说。马克·吐温的《竞选州长》《百万英镑》和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等都深受读者的喜爱。

[解析]本题考查中外重要作家作品、文学史以及文学体裁方面的常识。能力层级为A级。

文学常识的考查,一般是以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的作家作品为考查范围,把有关作家的基本情况,包括年代、国别、代表作品、文学史以及文学体裁等方面的内容加以编排,让考生判断正误。本题要求从四个选项中选出错误的一项,答案应为B项。归有光(1506—1571年),字熙甫,号震川,是明代后期著名的散文家。他的著名散文《项脊轩志》选入中学语文教材,学生应不陌生;而“桐城派”则是清代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方苞、姚鼐都有作品入选中学教材,考生不难做出判断。A、C、D三项涉及的文学常识,也均没有超出中学语文教材的范围。考生只要对有关课文资料或注释文字稍加留意,应该不难选出正确答案。

(20xx年春季高考题)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

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丸我国的旧体诗有古体近体的分别。古体诗亦称“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近体诗亦称“今体诗”,有律诗和绝句。

B.明代的小说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敬梓《儒林外史》等作品都给后代极大的影响。

C.朱自清字佩弦,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其《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D.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其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本题含量较大,既有古代的内容,又有现代的;既有中国的,还有外国的。但只要能有一个准确的整体把握,不难判断出B项是正确的选项,吴敬梓是清代作家,而不是明代,所以正确答案应B。

【思路导航】

1.注重积累。文学常识的积累,应当课内、课外结合,点面结合。要尽可能多读作品,使“文学常识简表”所列的作家作品,变成鲜活可感的具体形象。

2.及时梳理。平时积累的知识可能是分散的、凌乱的,及时梳理则能形成一定的系统,显示出较为清晰的脉络,这样能便于识记。

3.先理解后识记。我们在学习文学常识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并力求准确无误,切不可模棱两可。感觉到的东西,并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准确地记住它。

4.善于辨析。高考文学常识题多在人们熟知的作家作品和文学体裁的范围内取材,但又往往在命题角度上变化出新。因此,善于比较辨析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附录】

年代作家字号简介作品中学阶段选文

孔子

(名丘)仲尼

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

家,儒家创始人。《论语》(由其弟子及孔门后学辑成,儒家“四书”之一)《侍坐》、《荷蔡丈人》、《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语录》、《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孔子论学》]

秋老子(传姓李名耳)伯阳道家创始人。《老子》(也称《道德经》,道家著作)

左丘明《左传》《曹刿论战》

墨子(名翟)墨家创始人。《墨子》(包括弟子所作,墨家著作)I《公输》、非攻》]

国孟子(名轲)子舆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世称“亚圣”。《孟子》(由本人和其门徒共同完成,儒家“四书”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寡人之于国也》、{齐恒晋

文之事)、(揠苗助长)、《学弈》、《孟子见梁惠王》、《齐人有一妻一妾》)

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道家代表。《庄子》(由本人及其弟子、后学著作汇成,道家著作)[《庖丁解牛》、(秋水))

屈原(名平)原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是楚辞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开创我国浪漫主义诗风。《离骚》、《九歌》《天

问》、《九章》等【《涉江》出自《九章》,《国殇》出

自《九歌》】

苟子(名况)时人

尊而

号为

“卿”战国末期思想家、教育家。《荀子》(少数几篇为

学生所记)【《劝学》】

吕不韦曾任秦相国。《吕氏春秋》(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察今》、《知人不易》、《去私》】

韩非战国末期法家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后人集韩非之作及评论之文编成,法家著作)【《扁鹊见蔡桓公》、《买椟还珠》《滥竽充数》《五蠹》、《智子疑邻》、《和氏》】

西汉贾谊西汉政论家、文学家。

世称贾生,又称“贾长

沙”、“贾太傅”。《贾长沙集》【《过秦

论》、《论积贮疏》】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知识筒表

表一

年代作家字号简介作品中学阶段选文

西

司马迁

子长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

思想家。别称“史迁”、

“太史公”。

《史记》(为我国第一

部纪传体通史,开创8

书、10表、12本纪、30世

家、70列传体

高三一轮复习课件【篇8】

掌握一定量的文言实词,是“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的一个基本条件,所以高考十分重视对此项内容的考查。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理解文段的关键。与文言虚词相比,它数量多,表意性强,变化性大。此考点应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一是这些文言实词是高中生常见的实词,而不是生僻难懂的;二是这些文言实词的含义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表现出来的,而不是脱离具体文句的字典含义;三是对于这些实词的语境意义要理解,而不是识记那些僵死的概念。

文言文中绝大多数实词的用法和含义与现代汉语是相同或相近的,高考要考查的是辨析常见的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词语,了解多义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特定意义。解释现代汉语不用或不常见而古汉语常用的词语,以及词语的特殊用法(活用)等。

阅读文言文辨析文言实词一般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一、注意古今关系。古汉语中绝大部分实词与现代汉语相同或相近(古今同义),只是古文中单音词较多,我们理解时,只要把它切换成双音词就行。如“朽木不可雕也”,应理解为“腐朽的木头是不能够雕刻的”。有的简直不需要切换,如“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但有少部分实词与现代汉语差异甚大(古今异义),如“去、走、汤”等。“去北京”,古代使指“离开北京”,今却指“到北京去”。在古汉语中“走”是“跑”的意思(如“走马观花”),“汤”是“热水”的意思(如“金城汤池”)。也有的实词部分与今相同,部分与今不同,如“劝、坟、丑、臭”等,在古汉语中分别有“勉励、大堤、类别、气味”意义等。另外,古今异义词中还有感情色彩的差异,如“卑鄙、爪牙、讽、谤”在今天都当贬义词,但在古代却没有丝毫贬义,有的甚至还是褒义(如“将军者,国之爪牙也。”《汉书.李广苏健列传》,爪牙:健将)。

二、注意表里关系。词有本义和引申义,而词的大部分义项是由本义引申的。如“兵”的本义是“武器、兵器”(如“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后引申为“砍杀、军队、战争、军事、打仗、战略”等。例句:1、大叔完聚,善甲兵(兵的本义“武器、兵器”)。(《左传.郑伯克段于鄢》)2、左右欲兵之(“砍杀”)。(《鸿门宴》)3、于是约兵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军队”)。(《触龙说赵太后》)4、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战争”)。(姜匮《扬州慢》)5、故上兵伐谋(“战略”)。(《孙子.谋攻》)

如“息”的本义是“呼吸”,这个字上面是“鼻子”,下面是“心脏”,呼吸时心脏跳动,鼻子出气、吸气。呼吸中间有间息,可引申为“休息、停息、停止”,凡呼吸的东西都是活的生长着的,可引申为“生长、增长、利息”。就连生下个儿子也越长越大,也可引申为“儿子”。例句:1、时间不容息(本义“呼吸”)。(《史记》)2、树成荫而众鸟息焉(“停息”)。(《荀子.劝学》)3、去偃王之仁,息子贡之智(“停止”)。(《韩非子.五蠹》)4、蕃而息之者,岂能有怒乎(“生长”)?(柳宗元《天问》)5、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增加”)。(《庄子.秋水》)6、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利息”)。(晁错《论贵粟疏》)7、老臣贱臣舒祺(“儿子”)。((《触龙说赵太后》)

三、注意分合关系(单音词和双音词的关系)。1、古汉语中有一些词看似今天的双音词,实际上是两个单音词;如“妻子、指示、卑鄙、其实”等。例如:①却看妻子愁何在(“妻子”读qīzǐ,指“妻子和儿女”);②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意为“指出来给…看”);③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指“地位低下,见识短浅”);④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其实”,可理解为“它实际上”)。2、不要把古汉语中的偏义复词看成两个词,如:“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原文中刘兰芝有母无父,有兄无弟,所以“父母”和“兄弟”是偏后的偏义词。“昼夜勤作息”句子中的“作息”,是偏前的偏义复词,指“勤奋劳作”。3、另外,古代汉语中的连绵词(如“踟躇、彷徨”)同义复词(如“希冀、拔擢”)都不可分开来解释。

四、注意实词的活用。古汉语中实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