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电视观后感

电视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20

电视观后感。

优秀的电影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对它的主题有了深刻的理解,观后感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精度,是不是对于写作品名观后感感到无从下笔,没有头绪?由栏目小编为您整理这篇文章名叫“电视观后感”,如果我的策略能够帮助你解决问题请把它收藏起来!

电视观后感 篇1

小论中国电视发展

中国电视自诞生以来,就以不可阻当的势头不断扩大和发展,逐渐成为人们娱乐生活的重要领域。1993-2003年十年间,**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电视内容更加深刻。发现电视不仅可以用来看,而且可以用来思考。

电视新闻开始引起观众的主意。人们可以享受过去无聊的信息。此后,新闻内容成为电视节目的主力军。其成功的主要原因如下。

一、 理想与激情

在网上流传的“2002年央视新闻评论部内部年会”里,白岩松用rap**玩起说唱“80年代的电视没有办法看,80年代的记者没啥事情干,大会小会开不完,电视要玩完……”,敬一丹接着说到“残酷啊!现实中,这就是中国人无法忍受的所谓文化生活。这样的夜晚,除了创造人类,我们还有什么追求”。

可见,那个时代的电视产业是僵化的、破碎的;那个时代的电视人是无聊的、孤独的。这样的现状,让每一个电视热爱者难以接受。于是一群有梦想、有勇气的年轻人走到了一起,发誓要让中国电视产业焕然一新。

1993年初,时任央视新闻采访部主任的孙玉胜领着一帮“临时工”开始《****》的创业,这些年轻人,“背井离乡在北京重新开始了集体生活。“尽管创业的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无奈,我的这些同事们却用激情和意志在中国电视界矗立起了一座理想的山峦。他们用自己年轻的情怀、独特的视角和开放的思想来诠释这个时代的精神追求,宣传自己对生命意义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感悟。

这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了追求不平凡的人生,为了给自己的青春和理想一个有意义的交代,走进了一个他们认为可以把人生最好的年华放在的地方。”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中写道。正是这样一批朝气蓬勃的新面孔,为电视新闻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二、创新与实践

创新和实践是一切进步的基础。1992年春,邓小平的改革开放风靡全国。作为反映时代变迁的工具,电视**也需要改革和进一步发展。电视杂志和晨报在当时的中国是史无前例的概念,央视做了大胆的尝试,最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992年11月,时任**电视台台长的杨伟光推出了早间节目计划。这项计划是否会成功还不得而知。台里之所以把一个带着实验性的新节目放在早间,还有一层意味,就是如果节目不成功,影响会小一点。而这个任务落到了孙玉胜的肩上。

孙玉胜和他的团队对于早间节目的认识和思考也经历了波折:从最初定位在服务性栏目上到要做一个别人无法替代的突破性栏目——“电视杂志”类型的《****》。作为央视的特区,《****》实行了“承包制”,央视不提供任何经费,节目经费和人员工资从广告费里出:

从最初的5分钟广告时间到一年,广告数量增加了10倍。当时有报道称:《****》改变了中国人早晨不开电视机的习惯。

三、 与观众同在

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面向的是成千上万的普通人。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电视改革都应该立足于受众的需求。电视工作者应该考虑换位,于观众在一起。“看完《****》就像刚从南方的早市上拎回的一条扑腾着的活鱼、一捆绿油油的青菜”。这就是《****》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它改造了电视人的语态,把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不容置疑的话语方式变为真诚亲切、聊天拉家常的话语方式。

另外,对于受众来说,如果新闻节目只能提供表面信息,不需要进一步挖掘,其可替代性非常高。因此,要想抓住观众的眼球,甚至培养出一批忠实的观众,内容必须有深度,才能给观众以思考。《焦点访谈》节目曾得到学者和群众这样的评价:

“揭开盖子的事实让人触目惊心,这是《焦点访谈》历史上最有深度的调查”。孙玉胜认为,对于电视**,“深度不是艰深的话语和生涩的表达,而是最终由观众来感受的深刻。”“所谓深度就是对事实的占有,作为记者,你获得事实越多,你离深度越近。

”电视的服务对象永远是观众,因而电视的发展必使观众的浏览更加便捷。提高频道专业度,丰富新闻报导形式,总之,在多**百花齐放的今天,电视如何提高其吸引力,尤其是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将是当代电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电视观后感 篇2

让友谊永远挂在我们心里----读《一百条裙子》有感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一百条裙子》。

从这本书里,我懂得了什么是友谊,什么是忍耐。故事的大体意思是这样的:旺达是有着一个奇怪名字的女孩。也正是她的怪名字和旧裙子, 所有的女生都喜欢捉弄她。直到有一天,旺达突然声称她家里有一百条各式各样的裙子,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嘲笑。根本没有人会相信她,而且大家都会拿这件事捉弄她,旺达都默默地忍受着。旺达的忍劲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有一天,旺达终于因为受不了这些嘲笑而转学了,她给大家留下了她那一百条“裙子”。捉弄过她的那些女生发现原来旺达是多么爱她们,而且旺达是一个非常可爱、非常聪明的女孩,于是她们决定写信向她道歉,并且去把她找回来。可是旺达再也不会回来了。旺达又用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她的爱。当我合上这本书,感受颇多。想象着旺达被女生们捉弄着,我真想给旺达报仇。很多人会觉得旺达的一百条“裙子”说在说谎,可她并没有说谎,那一百条“裙子”确实有,只不过是在纸上的图画,旺达把那一百条“裙子”画的是那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因此获得了学校的画画小明星。后来旺达转学了她想办法把那一百条“裙子”留给了曾经捉弄过她的女孩子们,旺达不会因为女生们经常捉弄她而失去对她们的友爱和彼此之间的友谊。后来女生们发现画上穿着“裙子”的模特,竟然是自己……旺达忍耐同学对自己的奚落、嘲笑,和令人苦恼的境地——尴尬和沮丧。这是一个学生应有的高尚品德,可有这样品德的人不多,我要向旺达学习对他人的忍耐。

旺达还没有妈妈,她自己照顾自己,自立、坚强,不像我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旺达从没有抱怨过这个家,而是尽自己的全力去支撑这个快塌下来的家。埋怨难道会有意义吗?这一点我应该想想自己,记得我去日本,回来时要补的作业一大堆,我总是一味的埋怨,补作业特别慢,看到和我一起去日本的同学已经把作业交上去了,我才紧赶慢赶补完了。读完这本书,我总结了,如果把埋怨的时间换成克服困难,那坎坷很快就会没有了。埋怨是没有意义的,有意义的是自己努力加认真的行动。这本书还有一个隐身的道理:不能奚落他人。因为,原来一个不被别人“看见”的人,竟可能是最优秀的,灵感和热情都让人望尘莫及!我追随着玛蒂埃“关切”的目光,她的思想,她的微妙的心路历程,见到了一个真实的旺达,倔强而孤独地存在,有憧憬和美好的愿望,安静,勤劳朴实,爱干净,爱美、聪明、执著、大度的旺达。这些让人难以做到的优点,我想就是每个人该学习的的高尚品德吧!五·三刘嘉迎

电视观后感 篇3

在如今这个万千**竞相开放不断地丰富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年代里,电视作为一种发展年代及其久远的大众传媒工具毫无疑问依然在人们的闲暇时光里占有一席之地。可是就是这样一种简单的二维画面工具存在着引人深思的道理,它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宇宙黑洞一样简单而又深奥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在我看来,美国作家莱博的《思考电视》一书不仅仅是介绍电视和电视节目一样简单,这本书中还蕴藏着深奥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等诸多内涵。

作文一名学习经常跟大众传媒、跟电视打交道的学生,《思考电视》这本书让我对电视这最普通的日常**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

电视存在于世界各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各国在各个方面会有很多不同,但电视不会,人们看电视节目的方式也不会。莱博在《思考电视》一书中将美国人收看电视的习惯作了很微妙的调查并将之呈现在我的眼前。不管是在**里,电视似乎已经被人们所使用,从一个简单的**到一种深深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习惯性思维。

全世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每天连续看电视,近10%的上班族每天下班后都会通过看各种电世界目来享受放松和休息。电视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娱乐方式,已经成为人们下班后生活的焦点。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么一个问题:

我们平时总是习惯性的打开电视是为什么?我们看电视或者只是简单的打开电视有理由吗?是的,我也是一个喜欢看电视的学生。我通常喜欢看各种电视剧和娱乐节目。但如果没有我喜欢看的节目,我会换台,没完没了地看其他节目。似乎只要我能看电视就没关系了。

我想不仅仅是我们生活中的学生。也许每个人看电视时都是一样的。这是为了表明,看电视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思维在我们的头脑中,就像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应该每天吃。刨去它的**性,我可以说电视已经成为了一种家的符号,当你拥有一台电视的时候,你肯定是拥有一个家庭的。

现在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电视并不像它刚诞生时那么简单。它的影响是巨大的。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今天的电视节目如此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商业、一种政治手段。

今天的电视节目不是合收视率。收视率高的节目将通过各种方式继续存在,收视率低的节目几乎不可能继续存在。让我们更直接一点。评级基本上是商业性的。各个娱乐公司创造出如此多的电视节目说到底也就是为了商业上的发展。

说到政治,毫无疑问,电视的作用更加神奇。在过去,电视不受欢迎的时候,除了那些知识分子,没有人会对国家事务、日常生活,甚至整个政治有基本的了解。而如今,我们仅仅需要坐在沙发上在傍晚收看短短三十分钟的《新闻联播》就可以了解到最新的国内国外的所有信息,将整个世界装进我们的脑海里。

对于那些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当领导人掌权时,电视节目成为吸引人们的重要手段。电视节目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提起国家的政治,呈现给每一个看电视节目的人。想想看。也许还不能确定,无数通过电视对政治感兴趣的青少年长大后会成为社会政治的一部分,电视将继续激励下一代。

难道这些不够有趣吗?

时至今日,我们可以发现,电视的发展不仅彻底改变了人们的业余生活,而且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作为一家企业,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深深扎根于我们无法看透的未来生活中。

而关于电视的思考,就像无边无际的天空没有尽头,却引人深思。

电视观后感 篇4

这世间男女,青春年少之时,大都会预想一个命里的人,所以会等,等他/她出现,然后芳心暗许,喜结连理。有时候,以为是等到了,于是痛下决心,誓死相随。那时候年轻单纯,以为能与子偕老,百年好合,谁知道沧海桑田太匆忙。不是劳燕分飞,有缘无分,就是中途倒戈,投奔他人怀抱。郑薇遇见陈孝正,老张遇见阮莞,阮莞遇见赵世勇,不胜枚举。

如果你抓不住这弹指间的年华,就不要轻易爱上一个人。人心难测,但若实在没忍住,也千万不做先爱的那一方,“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没有激烈爱过的人,不能解这其中味。“当我再见你的时候,我还爱得起吗“,多年后,郑微在面对陈孝正卷土重来的时候,她慌张而惶恐,可是爱像覆水,难收。

电影里,年轻就是资本。年轻的时候,郑微可以为爱痴狂,为爱越过千山万水,排除千难万险,在所不辞。可是年华匆匆,青春太短暂,没人允许她们一直年轻。人心总会在年华消失中,变得坚硬起来。就像原小说里写的那样,我们应该感谢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是他们让我们变得更加坚强。

陈孝正伤害过郑微,尽管这样,郑微恨他吗?也许曾经恨过,而现在呢,估计不恨了。那么,阮莞呢,她恨赵世勇吗?可能观众恨的最多。对于阮莞来说,爱情无可奈何。就这么一个小男人,不值得爱,可就是爱上了。一旦爱上了,就希望海誓山盟、天荒地老,哪怕被欺骗百次,依然相信自己没爱错过,是不是太傻?这样的傻人很多。爱情,没有对错,哪怕是痛彻心扉,也总期待奇迹发生,期待对方回心转意。女人在这点上,比男人更能海纳百川。这话说给阮莞听的。她在这场爱情里,失魂落魄,丢了尊严,令人扼腕。女神总是没有好归宿,不是被猪拱了,就是香消玉殒,孤老一生。

“阮莞,我愿意成为你生命中的配角,无悔这一生”,这是老张的爱情观,多么伤感和可惜。爱要表达出来才好,可老张没说出口,他没有郑微的勇气,但不见得不好。不说就是不改变,永远不说就是永远不改变。暗恋的人才最伟大。那林静又该何去何从,回过头去爱施洁吗?

可是爱,到底是说还是不说。说了像郑微那样吗?不说,那就像老张那样吗,一辈子站在你背后,看着你远去的背影无能为力、默默叹息?还是干脆就像黎维娟一样,有了金钱,爱情它算个屁!人太容易输给爱情了。

在青春的光影里,爱情、友情、亲情,三情并立。多年后再回忆,一定是“道是无晴却有晴”。我们感叹一遇杨过终身误,也感叹擦肩而过即一生。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爱情,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致我们终将逝去的生命。

电视观后感 篇5

长篇小说终于写成了,但因为写的这部悲情小说的关系,心情一直很压抑。就想找一部喜剧电视剧看看,调节一下心情。

找着找着,看到了一部女人进城,从编剧,导演到演员都不是太有名。潘雨晨主演的,很久之前看过她和高曙光演的一部婚外恋题材的电视剧,名字都忘了,演的很不错。潘雨晨在里面演的是一个性格温柔内向的小护士。在女人进城里她摇身一变为一个叱诧风云的女强人形象。性格差异那么多,开始曾让我一度以为不是她,后来看了演员表才确信。

电视剧里确实有很多搞笑的场面。一群男人进城打工半年,腰包鼓了,觉得自己能挣大钱了,了不起了。回来就对孩子老婆硬起来了,吆五呵六,看不顺眼,终于把几个女人惹急了,商量着要一起进城也挣个大钱给这帮男人们看看。潘雨晨演的是王红艳,可以说是这帮姐妹中的大姐大。

但想挣到钱,谈何容易呀!几个女人从来没有进过城,以为只要肯吃苦,城里遍地是黄金,她们总可以满载而归。可是开始的一段时间对环境不熟悉,又被人骗,几乎连饭都吃不上,更别提挣钱了。面对困难,几个姐妹喊苦叫累,都后悔跟红艳来到城里。其实看到这些,最苦的是王红艳,她把姐妹们带出来,没有让她们得到最初想要的生活,身体受点罪算啥,可心里的压力谁又能替她分担呢?累了一天的姐妹们都在大桥上睡着了,红艳泪眼看着她们思绪万千……

女人们都走了,男人们在家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他们不愿做饭,不愿看孩子。一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使他们认为这不是男人该干的活,况且他们也真的干不好,已经意识到,男人在外面吃苦受累,女人在家也并不是只管享受的,她们把家里的事情打理得紧紧有条,才让他们这些在外漂泊的人没有后顾之忧,好好的干活。虽然知道了女人的重要,但大男子主义和要面子不肯认输的他们还是执拗的不给孩子做饭,以离婚和孩子的健康为要挟想让他们的女人回来。

要强的女人也知道了在外面讨生活确实不易,了解了自己的男人们赚钱的艰辛。而且因为男人们的不配合让她们又时刻为家里人担心,心里更多了一层负累。

在女人们最困难的时候,王红艳的老公进城看她,别的女人都想回去了,红艳却还要强的不想回,她出来是想干一番事业的,弄成了这样回去,她太心有不甘了。老公表面上说她这个犟女人弄得家不家,地不地,孩子不孩子的恨死她了,可心里却又有多疼啊!男人离不开女人,女人更离不开男人,面对老公,心里更疼的是王红艳,性格要强的女人心里往往更会受苦,只不过她们从不表现在表面上罢了。

一心想干一番事业的王红艳机会终于来了,她因为要工资,老板把厂子顶给她了,自以为捡了个大便宜的几个女人欣喜若狂。但天上哪有掉馅饼的好事,经过询问律师,红艳才知道,她不仅拥有了这个资产过千万的的厂子,同时也拥有了它过千万的债务。被残酷的现实夯蒙了的王红艳一度消沉,以为自己应该坐监狱,她怕连累家里,要与老公离婚。

在家里,多亏了村里的领导这么多天来一直在关心他们几个没有女人的家庭里的生活,终于使几个男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让即将破裂的家庭走上正轨。所有的男人们在女人们遭受重创时都积极支持她们的工作了。红艳的老公坚决不与红艳离婚,他要和自己的媳妇甘苦与共。

在市里领导,村里领导及家人的支持下,王红艳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终于还清了丝绸厂的巨额债务,给村里赚回了一个中型企业,给自己的外出画上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电视剧看完了,我们认识到这个社会确实男女平等,男人能干成的事,女人也都能干成,相反女人能干的事,男人却不一定干得了。为什么传统的思想一直是男主外,女主内呢?不是因为他们不能换位置,而是因为这样更适合而已。在这个人人勾心斗角的社会上,谁生活的也不易,大家不要再给自己过不去了,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坚定信念,才能与艰苦的命运做斗争。

电视观后感 篇6

之前,我也听说过关于焦裕禄的事迹,但是,当我亲自看过电视剧《焦裕禄》之后,我才明白焦裕禄为什么是民族的脊梁,人民的公仆,党的希望。

千千万万人民公仆的榜样电视剧《焦裕禄》最大的成功是形象地塑造了民族脊梁式的英雄形象,弘扬了一代公仆的浩然正气,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共产党人的两只的完美结合。

焦裕禄是中国人民熟悉而亲切的名字,是人民公仆的楷模,是中国人民的道德楷模,也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1963年元月一个月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临时召开县委会,他没有宣布议程,而是把大家带到火车站,去目睹成批成群灾民逃荒的令人痛心的场面……他让大家感受事实,而后毅然把消极的“劝阻办公室”改建为积极的“除三害办公室”,先后抽调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工作。

许多同志考虑到焦裕禄的病,劝他不要参加野外考察了,而他却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的这句话体现了他求真务实的精神。为此,他多次住过饲养员肖位芬的牛屋,向他讨教治沙的“真经”;他同新分到林业局的两位大学生交朋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鼓励他们做泡桐研究。每当风沙最大的时候,雨最大的时候,就是他带头冒雨涉水,观察洪水流势和变化的时候,他就是在这种流动的“办公桌”上认识了兰考,找到了治理“三害”的具体方法。

他用自己的行动来说明自己对同志和人民的热情。

他常说,干部不接见,老百姓就会掉进井里;党员最困难的时候要出现在群众面前;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要关心群众,帮助群众。他心中有全县的干部群众,却没有自己。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死于肝癌。他才42岁。

他临终前对组织上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今天,我们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和考验。只有像焦裕禄那样,我们才能保持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身作责的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脚踏实地、不分心、坚定信念、锐意进取,才能把各项工作做的更好。

电视观后感 篇7

昨晚,《云中歌》在湖南卫视周播剧场首播,因早前芒果台对《花千骨》结局戏份的删减,不少网友集体抵制该剧。从昨晚收视监测看,《云中歌》开播后湖南卫视直线下滑,播出至第二集时被江苏卫视《蒙面歌王》超越,不少花千骨粉丝纷纷拍手叫好。值得一提的是,《花千骨》最终结局虽备受吐槽,但仍旧不影响人气,剧组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庆功宴,昨晚赵丽颖还晒出美照透露了这一消息。

昨晚10点,由于正编剧,Angelababy杨颖、杜淳、陆毅、陈晓、杨蓉等主演的电视剧《大汉情缘之云中歌》正式接档《花千骨》在湖南卫视首播。作为Angelababy的电视剧首秀,得到了邓超、鹿晗、李晨、郑恺、井柏然、何炅、陈赫等好友在微博支持。不过,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在上周《花千骨》播出结束后,剧中原本的画骨夫妇吻戏被删,《花千骨》出品方怒斥湖南卫视胡乱剪辑,更表示将推出完整版。对此,众多粉丝也纷纷表达了对湖南卫视的不满,更放话将抵制接档的《云中歌》。

根据微博网友曝光的昨晚收视率监测数据,湖南卫视《伪装者》播出时的收视率一直保持在1以上,而从《云中歌》播出开始,收视率直线下滑,暴跌一半。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卫视正在播出的真人秀《蒙面歌王》从此前的不足0.25,直线上升接近0.5。另外,昨晚《云中歌》市场份额仅有14%,从第二集开始全面被《蒙面歌王》超越。

《花千骨》粉丝的抵制对于收视率暴跌虽然是一大影响,但剧集内容也很重要。在播出的两集中,一波三虐的设定和高能开挂的剧情,也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开篇即以两个奇爱虐恋“汉武帝立子杀母”与“无泪城主杀夫铸俑”开启该剧紧张刺激、虐心高能的戏剧走向。胡兵饰演的汉武帝古韵盎然,被不少网友赞为“神似陈道明”;杜淳饰演的“玉中之王”孟珏一身紫衣亮相,被网友调侃“好像一颗紫色的包菜”;陈晓斗鸡打架,“杨过味”十足;范文芳饰演的无泪城主以黄金面具遮脸从大漠湖中裸身飞出,最后随陶俑葬身火海的剧情,令网友表示:“感觉无泪是又一个李莫愁。”而“刀穿胸不死,拔出来还能打”“饭馆名叫七里香”“云歌梦想中的长安特效”“刘弗陵是不是有‘俄狄浦斯情节’”“鸡蛋挑石头是啥菜”等也引发了网友的兴趣和讨论。

电视观后感 篇8

一直向往上海生活的程韵作为交换生成为了上海某知名大学的学生,带着未考上大学的迪之与上海本地的光蕙见面并成为最好的朋友,三人彼此交流着自己的心事。光蕙看到叔叔对生病卧床的婶婶关怀备至,这种不离不弃的爱让她为之感动,同时也激发了她对美好爱情的憧憬和向往。迪之是一个喜欢追逐的人,她时刻追逐着自己的爱情和面包。勇于追逐的个性使她爱上了程韵学校排球队的年轻教练邓初,但是邓初的懦弱和安于现状让她失去了生活的激情。她开始寻找借口远离邓初,去追求另一片自由放逐的蓝天——卫安,一个电视剧特技演员。光蕙充满孝心、争强好胜,她宣告要做一个靠自己努力赚钱买面包的女人。望女成凤的光蕙母亲迫不及待地给光蕙安排相亲,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光蕙嫁一个好人家。为了当个孝顺的女儿,光蕙总 是尽量满足母亲的心愿。

程韵发现哥哥程浩和嫂嫂美伦之间的感情存在危机,为了家庭的和睦稳定,她想尽一切办法从中调解,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终于化解误会,程浩和美伦也合好如初。程韵自己却因此与同学林方文之间造成了种种搞笑的误会,误会尚未解除林方文却已远走美国求学。随后光蕙、迪之和程韵陆续毕业,光蕙成为一家投资公司的白领,迪之继续追寻自己的爱情,程韵则成为了一家报社的记者。一年以后,程韵带着哥哥程浩的儿子帮帮外出休闲,偶遇林方文,两人这才消除误会并彼此表明心迹。

光蕙总是被母亲催促早日找个好归宿,不堪其扰中让同事威廉假扮自己的男友混淆母亲视听。在压力下光蕙去足疗店减压,相识了足疗店小师傅安小禄,两人逐渐萌发出爱意之后便开始偷偷交往,直到光蕙母亲的一次突然来访才让两人的爱情暴露在阳光下。迪之和卫安的感情也日渐升温,在两人热恋准备订婚时,却遇到种种原因的阻挠和牵绊。卫安和迪之都不愿放手彼此,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两人都做出了自认为正确的决定,并各自找回属于自己的`生活。

因为一次偶然相遇,程韵与徐起飞相识并成为他的“粤语课的学生”。无意中程韵向徐起飞谈起林方文写的歌,徐起飞不但采纳了程韵的推荐并暗中签约林方文的公司。对程韵来说,林方文的一个个绯闻总带给她很多不安全感,不论是风骚多情的费安娜还是热情似火的乐姬,都让程韵感觉到林方文的飘忽不定。两人的感情也在众多的人情和波折中渐渐凸显出不信任的问题。方文姐姐林日的突然到来却让这对恋人的感情稳固了很多,她让程韵深深了解了林方文一直隐藏的故事。得知林父和林母的事情之后,程韵不觉心疼起林方文来。她主动担任林方文和林母之间的润滑剂,去化解两人的误会,传达两人都没有勇气说出的话语。

面对程韵的调解和劝说,林方文碍于自己大男生的面子问题,不仅没有接受反而对程韵大发脾气,最后还选择了再一次的逃离。林方文的逃离让程韵不知所措,她没想到自己的好意会让林方文拒绝。她回忆和林方文一起去过的每一个小地方,努力寻找着林方文的下落。

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光蕙重新交了一位医生男友孙维栋,并带其回到乡下老家看望自己的父母。乡下房屋的简陋让孙维栋很不习惯,光蕙母亲虽对孙维栋一见面就送药的方式很不喜欢,

但是对他的职业却非常喜欢。她觉得医生是一个有身份又有前途的职业,女儿嫁个医生就等于有了一个很好的归宿。孙维栋的母亲在上海见到了光蕙,对光蕙也非常喜欢,希望光蕙能及早和维栋结婚,并当面送上传家之宝的手镯以表心意。

届时,迪之和自己的姐姐美之生活在一起彼此照顾;光惠也如偿所愿找到了一个符合母亲要求的男友,并得到双方家长的支持和祝福,算是找到了自己的幸福生活;只有程韵还在为林方文的逃离而惴惴不安,她不知道自己和林方文的未来将会是如何。

徐起飞体贴又细致入微的关怀,让程韵的内心安稳许多,甚至很多时候在想如果徐起飞是林方文该有多好,自己或许就不会如此狼狈、如此不安。林方文不在的日子,徐起飞和程韵的关系日渐亲密。程韵能感受到徐起飞的感情,但是自己一直在等林方文,不该在爱着林方文的同时再来爱徐起飞。

为了继续等待林方文,程韵拒绝了徐起飞并决定回到父母身边。走之前程韵答应了光蕙和迪之陪她们一起过除夕,在充满新春气息的除夕之夜竟意外遇见林方文。林方文深情地对程韵表达爱意,希望每年除夕之夜都会陪在程韵身边,并送上一首除夕之歌《烟雨》。感动不已的程韵甜蜜的享受着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

电视观后感 篇9

"白处方是开普通药的,黄处方是开外处用药的,只有红处方是专开剧毒麻药的,比别的处方要慎重,《红处方》。"

"一名医生,如果没有人爱他,体验不到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情,就不能从根本上成为好手。从别人的爱戴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神圣的力量,血液一样灌注胸膛。"

一本沉重的书,简方宁是一位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戒毒事业的女人,甚至连结婚也是为了做上医生。这本书凝聚了太多,身为女人身,家庭与事业的矛盾。简方宁为了她的事业,她忽略了她的丈夫,她丈夫几次提醒她,但简方宁一心只有她的事业。在我看来,这样的女人是最美丽的,也是最有吸引力的。她不单单守护了戒毒医院的最后一方净土--院长办公室,也守护了人性的净土--善。

《红处方》这个名字,也许不是学医的人是看不出,这本书写的是一个悲剧。"白处方是开普通药的,黄处方是开外处用药的,只有红处方是专开剧毒麻药的,比别的处方要慎重。"红处方,不仅仅写出了简方宁死亡的结局,也警示着世人,毒品最终是会带来悲剧的。

在简方宁的医院里,我看尽了人性百态。庄羽并不是一位心肠歹毒的人,她只是一位被毒品消磨了自信,她充满了自卑,以至于她用金钱、用化妆品来堆砌起她的高傲。在她看来,简方宁是高贵的,她希望拥有这样的一位朋友。当她知道简方宁愿意跟她做朋友,她由怀疑到兴奋。她拒绝了简方宁要求她到戒毒医院里工作,也许是因为自尊心作祟,也许是她进进出出戒毒医院已经厌倦了这样的生活,也许是······但她却希望拥有简方宁这样的朋友,她多次打电话给简方宁,是渴望友谊,《《红处方》读后感》。简方宁由于家庭而没有再接庄羽的电话。因为这样,庄羽内心的自卑驱使着她用新型毒品"7"制造成一幅名叫《白色和谐》的画送给简方宁。让简方宁在不知不觉中染上了毒品。但是庄羽很快就后悔了,她多次用PP机来提醒简方宁不要经常待在办公室。

其实我很理解简方宁选择死亡这条路的,她并不是没有寻找过戒这种毒品的方法,比起死,没有情感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更让人觉得可怕。我想简方宁之所以能坚持待在这间医院里的原因也是由于她本性里有对这些人的怜悯等等各种各样的情感支持下去吧。

支远,是为了庄羽才染上毒品,他想让妻子知道,戒毒,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但是支远低估了毒品的"魔力",当然,他也没高估人的意志力,其实最后支远还是能戒毒了。其实当我看到支远戒了毒真的很高兴的,因为读这本书真的让我筋疲力尽了,书中弥漫着各种各样的被"毒品"控制的人,就像范青稞般,听着那一个个故事,最后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这么丑恶的故事,书中人尚且如此,书外人又能如何忍受呢?但是支远,至少是一个希冀。

在这本书,毒品并不是人性毁灭的唯一,还有钱,像那个把中药戒毒配方卖给外国人的孟妈,还有在戒毒医院里寻找"王子"的栗秋--理由竟然是能吸毒的人必定是有钱买得起毒品的人······

毕淑敏的书总是能让我对人充满了失望,她把"人性"解剖得一览无遗,彻底地粉碎了我一直对人的坚信。

或许是自己没有足够的坚强,无法承受书中那间特殊的医院······

令我吃惊的是,很多人并没吸毒,并不是他有足够的意志力,而是他并没有处于这个环境之中。而戒毒后,环境的力量也是不可低估的。

电视观后感 篇10

这个夏天,是充满着歌声的夏天,大街小巷都放着《存在》这首歌。“谁知道我们该梦归何处?谁明白尊严 ,已沦为何物?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我该如何存在?”我却在这歌声里,好像看到了《伤花落地》 这本小说里的一个个高中男生女生,看到他们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快乐或伤痛,

书的第一章就叫“小人物”,里面有“我”――毕必胜和他从小学到中学都混在一起的四个人,他们被爸爸用世界上最顶级的轻蔑口气称为“你们那一窝臭小子”,他们的班主任刘美美老师就叫他们为“四个小混混”。他们都是不折不扣的小人物,马程序的爸爸是开出租的,江鱼的爸爸是沉迷写作的文人,郁葱葱的爸爸是开食杂店的,在他们的心里,父母和老师都不约而同地像喜欢抽烟喝酒一样热爱指责“我们”。江鱼的爸爸既让他有了创作的欲望,又粗暴地毁掉了他的“巨著《四兄弟》”,也可以说是他把写作的翅膀给江鱼装上去的,又亲自给江鱼剪掉的,江鱼的心受伤了。他们还经常被爸爸骂为“狼”或“狗东西”。而他们四兄弟之间也总是因为一些小矛盾互相看不顺眼,他们一起打过架、流过血、还因为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引发过一次次的冷战。然而,对好朋友的信任与保护还是更多的,他们互相关心,互相鼓励,甚至还把有的事情揽在自己身上来开脱对方,他们成长着。

后来“我”家里出了大事,爸爸炒股票破产了,还借了很多债。爸爸一下垮了,整天不是躲在房里抽烟,就是逃到外面躲债,甚至还打妈妈。“我”勇敢地和爸爸对峙,甚至准备和爸爸动手,妈妈却很心疼得保护着爸爸。爸爸被债主打了,忽然生活不能自理了,“我”背着爸爸去医院,却没有钱看病,又把爸爸背回来养病。债主来的时候,看到爸爸在床上又拉又尿,就只能把债务的事往后拖着。“我”擦污物的时候,发现都是大酱,才意识到是爸爸用他的方法再保护我们这个家。“我”理解和同情爸爸了,经过一番对话,爸爸哽咽着说:“我想到过自杀,但那天你背我上医院的时候,我觉得我不能死了,因为,我的儿子??长大了??”,一瞬间,“我”由猫变成了一只虎,成了家里的主心骨,还支持爸爸重新炒股,慢慢地家境好转了,“我”又拥有了幸福温暖的家。

长大了的毕必胜让我很佩服,他还很真诚地对待那些关心他和他关心的同学,也懂得珍惜在与女生梅可含的交往中感到的快乐和甜蜜。不仅如此,毕必胜还帮助江鱼理解他的父亲自费出书的行为,主动和他一起摆摊卖书,让江鱼的父亲深受感动。

在这些温暖过后,文章的18章《真的冬至》开始,又让我伤心不已。“我”的好友马程序因为和女生杨天笑感情较好,被刘美美老师因为看不惯而打击报复,最后他们俩选择出走了,再也没有回学校。在十天后,“我”收到了来自一个叫“冬天花开”的小镇的包裹,里面有个娃娃和简短的信。“我”按着杨天笑的愿望,把芭比娃娃的妹妹椰菜送给了梅可含,梅可含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我”在心里感谢杨天笑和马程序对美好感情的传递。 寒假到了,江鱼、郁葱葱、毕必胜、梅可含他们决定去找马程序和杨天笑,而毕必胜的爸爸出乎意料地主动理解和支持毕必胜,让我很感动。文章的结尾写道,他们在雪山和冬天的草原面前,呆呆地看了十几秒钟,猛然像是大合唱队员看见了指挥棒的引号,四个人大声地不掩饰地痛来起来。“我们”没有找到他们,恍惚中“我们”觉得不是真的有这两人,而是寻找渴望快乐而伤心不已的自己。

看着这本书,我也埋怨过不理解孩子的父母,责怪过很苛刻蔑视学生的老师,

愤恨过喜欢打击和指责别人的同学,但是从毕必胜身上,我更加感受到的是成长的力量。我是一个12岁的女孩子,也许在妈妈的眼里还是一个小宝贝,可是不知不觉我已经和妈妈一样高了。所以我想,我不应该只知享受和索取,而是应该学着长大,学着用大人的思维想问题,做好自己,学着坚强不会退却,像个勇敢者一样活着。

也许长大就避免不了伤痛,但不受伤永远都不能成长。就像这本书,书名虽然是《伤花落地》,很伤感。我想说,我应该要长大,必须要长大,带着那份对爱的憧憬加倍努力。因为书的最后一行充满着对生命的希望和成长的激情,书里写道:

但是,我们听见了冬天花开的声音??

电视观后感 篇11

严格地说,《致青春》是两个人的作品。导演赵薇的乐观、活泼以及小小的恶作剧心理,造就了影片的青春戏;编剧李樯的细腻、敏锐,成全了影片的心理戏。今天已经高度社会化的大学校园,过早地培养出了不少“成熟”的学生。但在上世纪90年代,校园之墙还是一堵防卫线。《致青春》花了不少的篇幅来呈现出走后的坍塌感,然而青春还有余烬之热,在催促着人们奔向理想方向。

看完电影后半部分的最大感受是,青春时期是最适合激烈表达感情的时候,而有过这种激情燃烧之后,就再也不会心生涟漪——看看郑微后来是怎么对待重新回来找她的陈孝正,看看韩庚饰演的林静如何对待他的追求者。

赵又廷与韩庚,一个为出身贫贱而自卑,另一个因看到父亲爱上郑微的妈妈蒙上心理阴影。在青春的两头,前面是童年不能承受之重,后面是中年无法面对之尴尬。唯有青春,唯有那段没心没肺、敢爱敢恨的青春,才是生命中最热情的岁月。但青春却如篝火,燃烧得越旺盛,成为灰烬的速度就越快。所以,形容青春用“终将逝去”这样的描述再合适不过。

按照目前电影市场最流行的喜剧元素来看,《致青春》一个也不少,甚至在年代感的营造、戏剧冲突的设置、角色表现完成度等方面,均体现出不错的水平。如果想在影院获取一场欢笑,《致青春》不会令人失望。赵又廷饰演的陈孝正呆板、严肃的外表与其孩子气的言行,制造了差异感很强的“笑果”;客串午夜电台主持人的韩红是令人笑到胃疼的“彩蛋”;男生宿舍里的糗事令人心领神会……

《致青春》完全可以采取《泰囧》式的喜剧狂欢,把搞笑进行到底,最后来个好莱坞式的大团圆结局,这样似乎更符合观众的期待。但这部电影还是试图把社会的切面呈现出来。在后来的情节里,《致青春》放弃了继续逗观众笑,转而去思索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以及情感之于人的重要性。郑微以啤酒祭奠阮莞,陈孝正以回归救赎内心,林静以努力想换回爱的能力,朱小北以遗忘告别过去……他们得到了许多,也失去了许多,无法用成败来形容。生活的真相就是这样,于残忍之中奢侈地品尝点滴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