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十篇

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21

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十篇。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于是,小编为你收集整理了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十篇。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篇1】

近日,单位组织观看了引发热议的电影《我不是潘金莲》,内心有很多感触。冯小刚老书新拍了一个离奇而荒诞的故事,但笑过之后给人更多的是沉重。这部影片围绕一个主题,即上访。农妇李雪莲为了名声,为了挣回面子,经过10多年的上访,她完全放弃了自己的生活,以打官司为生存的.意义,但最终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李雪莲绝不是个例,回想10多年前在县、乡工作时,与领导接访的几个老上访户,上访原由可能与李雪莲一样,外人看来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起,发酵、发展成大问题,多年上访历经的艰辛与酸苦应该是一样的,上访是否有结果也不得而知。借着这篇影片,把自己内心的感想写出来。

《我不是潘金莲》这部影片改编自作家刘震云同名小说。讲述的是农村妇女李雪莲,在一场荒唐的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的家庭变故之后,由于前夫的一句话,说她是潘金莲,这位本来怯生生、娇滴滴的小白菜,证明自己根本就不是潘金莲,为了洗刷自己的不白之冤,花了10多年的时间和精力打官司、不断上访。大导演冯小刚用冯氏幽默的台词,配上拍摄地江西婺源的方言,并采用颠覆性的圆形画面表现,将李雪莲10多年上访的历程呈现在观众面前。从现场观众反应来看,这部作品的幽默程度之高,让人从头笑到了尾。但是,正如作者及电影编剧刘震云所说:“在好看和笑的背后,它还会让人思考,承担着思想含量。”

自古以来,赣人好讼,讼就是告状、打官司。我曾在乐平市委办公室(县级市)和乐平市坎上乡政府工作,乐平原属上饶地区管辖,为红十军起源地,与电影故事拍摄地婺源接壤,同属赣东北。关于上访问题,在乐平工作期间,陪领导接待也回访过很多次。其中印象最深的、陪领导回访的老上访户有两户,当地俗称倒挂刺(意思是死搅蛮缠的刺头,一不小心可能伤到别人)。一户姓范的男性,另一户姓石的女性,具体名字在这里就不讲了,简称范和石吧。

范是乐港镇人,公安部全国通缉的一名杀人犯窜逃至乐港镇,夜晚偷西瓜充饥时遇到在瓜田守瓜的母女二人,时与母搏斗,母被打伤,范归家途中遇见。因杀人犯带凶具,范负伤与母女二人将杀人犯抓获,事后三人被公安部门授予立功或嘉奖,范与母同时还被奖励5万元,女高中毕业后进入省公安专科学校后分配至派出所当户籍警察。范不满,于是上访。其理由是同为立功人员,对方一人当了公务员,也应帮其家里一人解决事业单位工作。因不符合政策未予解决,之后范到市、省再到北京常年上访,10年来不仅奖励的5万元全部花费掉了,自己还另花费了几万元。雪球越滚越大,最后不仅要求政府解决工作,还要求报销其上访费用,赔偿其损失。

石是后港镇人,因国道206改道途经其老宅,拆迁后村里承诺给予其靠国道的新宅基地,村干部徇私给了其亲戚,而将其新宅基地划到了离国道有10多米远的地方。新房建成后却开始上访,要求将两栋房子拆除,在承诺的新宅基地上给她重建住房。镇政府撤了村干部的职,给其新房补助几万元,并帮其办理了低保,却仍不同意罢访。每逢全国就到北京上访,信访局工作人员接其回来时,不仅要求政府报销住宿费和路费,还要求乘坐飞机回来。

范与石的上访路,尤其是恰逢全国期间,也有围追堵截的故事,这里就不赘述。至我离开乐平时,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至今结果如何也未知。从这两人上访的诉求来看,与李雪莲一样,都并不在理。上访的起因,是由于个人感觉权益受到侵害。由于申诉渠道有限,一些上访人员的问题在基层未获有效解决或对解决协商结果不满,造成越级上访,而越级上访的结果又是推向基层解决。这就使得一些上访问题,越访越不能解决,层层推诿,层层扯皮。同时,由于过去国家信访总局考核评价指标的实施,导致基层的“平访维稳”压力大,一些基层政府和工作人员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暴力”,而对信访失去信心的民众又以“闹访”的形式铤而走险,使得官民两头都陷入极端化解决问题的困境。

回到电影,我认为李雪莲真正的诉求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她与丈夫秦玉河是假离婚,她认定自己与秦玉河还是处于婚姻状态,这从她与赵大头发生性关系后认为自己变成了潘金莲看得出来,所以她觉得自己要先与秦玉河结婚再离婚,才是真离婚。其次是秦玉河讲她是潘金莲,她认为自己婚前失身与婚后出轨是有本质区别,自己是小白菜,不是潘金莲。由于官员的推诿及应对不得力,事情越搞越复杂,正如影片冯小刚旁白所说“告状告了二十年,雪球越滚越大,事情由芝麻变成了西瓜、蚂蚁变成了大象”,李雪莲不仅要告之前的离婚是假的,更要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从镇里告到县里、市里,甚至申冤到北京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至每到“”时她所在的省市县都要上演一幕“围追堵截”的大戏,搅动整个社会,竟然持续二十年之久。

明明只不过是一个农村妇女的婚姻问题,却不断放大、变异、发酵,引发非正常上访,从县到市、直到中央,最后成了一个“死结”,上下都感到棘手,一拖十多年始终未能解决,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我们就要问,为什么一个芝麻变成了西瓜,雪球越滚越大?为什么李雪莲曾明确表示不再上访,但我们的干部却根本不相信,从而又激起李雪莲再次上访?所有人都把李雪莲当作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没有一个人真正从源头上帮助李雪莲解决问题?

影片给人印象最深、发人深省的应该是张嘉译主演的永安市市长马文彬在秦玉河猝死、李雪莲罢访后,对于和伟主演的光明县县长郑众语重心长的一番话:“事情的解决不是我们努力的结果 ,而是靠一场意外事故画上了句号,事情是以不解决而解决的,这种局面的出现是个意外。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在李雪莲这个事情上,各级政府,政府的各级官员,没有一个有恶意的,都想把事情办好,想帮助李雪莲,可为什么事情越办越糟,一拖就是十多年呢?这件事情本身,李雪莲并不在理。当年她真离婚假离婚的事情,法院并没有判错。可为什么至上而下,都怕她告状呢。我们是真想帮助李雪莲,还是想保住自己的帽子?我看,还是后者为多吧。为了自己的帽子,必然不敢担当,只对上面负责不对下面负责。其实啊,不对老百姓负责,就是对上级的最不负责。这个道理不搞清楚,走了一个李雪莲,还会来一个王雪莲,先不要急着表态,回去思考思考,这也看出自己担当的重要性喽。”

这就是影片留给我们观众最大的思考。如果李雪莲的丈夫不死,李雪莲告状的问题还会持续,上访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这部影片给出的答案其实是没有答案,这才是这部影片最发人深思的。由于上访问题,导致的各种个人悲剧和政府社会管理的压力仍旧在发生,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痼疾。在反腐的背景下,该片不是关于一个妇女个人冤屈的电影,也不只是人情社会走向法治社会中遇到的困顿那么简单,“这是一则社会寓言,而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便是,官员不担当就是。”

小白菜变成了潘金莲,追根究底,仍然是“为官不为”,反映出干部担当精神、担当能力上存在问题。当前,“不能为、不敢为、不想为”等“为官不为”的问题,在一些地方干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都属于庸、懒、散,是懒政怠政的表现。一些干部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无事一身轻”,认为干事难免犯错,不干事才不会违规,怕出事被上级追责,怕得罪人引火烧身;还有一些干部自身能力不强,做事畏手畏脚,瞻前顾后,拿不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对策办法,导致对于上访只有“堵”,而没有从根本上“疏”。

观《我不是潘金莲》,不应一观了之,尤其是党员干部而应反思、自省,切实认识到“为官不为”、不敢担当之害。真正认识到,“为官不为”完全违背了基本的为官之道,凡事拖延、应付,凡事以说为能,装样子、摆架子、做形式,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基层,脱离问题本身。所以“为官不为”一旦泛滥,不仅破坏党群关系,损害政府形象,而且将从根本上损害人民利益,危害国家,阻碍社会健康发展。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作为党员干部,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要敢于担当,能够担当,勇于作为,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自身的价值追求,增强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增强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认真践行的“三严三实”,做到帮民困、解民忧、谋民利,真正实现“为官有为”。

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篇2】

《我不是潘金莲》通过极简主义的叙事,表达庞大复杂的主题,故事既紧贴基层现实,又是荒诞化的。一群重权在手的官员对付不了一名农村女访民,被她搞得团团转,极具讽刺意味。由范冰冰主演的农妇李雪莲既纯朴、刚直,又是个认死理的法盲,属于典型的“上访刁民”。一大群官员,从法院院长到县长再到市长,在处理李雪莲的'案子上都无直接错误,但他们对上唯唯诺诺,为保乌纱过度办案,直到把小事搞成大事。

这样的“官场现形”,很久没人敢拍了,但冯小刚、刘震云干了这一票,而且干成了。虽然传闻说影片被做了点删改,但电影走上银幕仍然保持了很强的冲击力,它作为让人眼前一亮的批判作品赢得了敬意。

不应将这部片子成功闯关看成是“撞大运”的结果。它实为导演编剧与管理部门积极互动、共同开拓中国电影政治空间的结果。我们应当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的面世:批判不是禁忌,只要做得好,它就是百花争鸣中的一枝玫瑰。

同样是写“上访”和“维稳”,但《我不是潘金莲》不是简单骂,而是展示了这个问题成为死结过程中各方节外生枝或画蛇添足的每一步,对体制与基层问题缺少对应解决能力做出建设性的诘问。上访是中国当下的老大难问题,全社会对此都是清楚的,影片带来的不是人们对体制的敌意,而是对通过跳出官僚主义、实事求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迫切性的思考。

抱着建设性的态度开展批评,度的把握就有了基础。当下中国处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主流文艺应当推动社会建设,而非致力于体制破坏,批判文艺如何契合这一时代要求需要不断探索。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两种极端,一是不顾时、度、效,走向极端批判。二是完全放弃文艺批判的探索,干脆什么也不做。

冯小刚、刘震云拍《我不是潘金莲》的意义在于,他们在一些人感到有点灰心、或者信心不足的时候颇具勇气地做了一个“高难度动作”,他们的成功形成了对各方都有说服力的突破,鼓舞了所有人。只要对社会充满善意,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成的,关键要找到正确的做事方式,有意愿和耐心与对社会秩序负有责任的管理部门认真互动。值得一提的是,《我不是潘金莲》面世也为管理部门赢得掌声。

一些人认为,文艺人创作的尺码完全是由管理部门决定的。然而冯小刚的新作告诉我们真实情形远非如此。在大的社会规范的前提下,文艺人是有前进空间的。而且每个作者往前跨一步,整体的创作尺码就大不一样。中国社会环境的改造,需要每个文艺人都抱以积极健康的态度和诚意,不断往前跨一步。

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篇3】

冯小刚最新作品《我不是潘金莲》首映,众星云集,身为片中女主角的范冰冰,也兴致颇好,和德云社大当家郭德纲共同表演了压轴的相声,作为一位影视演员,她的相声水平显然是业余的,但是随后在电影播放中,她以堪称杰出的人物技惊全场,塑造了一个经典女性形象。

显然,李雪莲是一个非常难以驾驭的角色,她既平常又特殊,既温顺又偏执,既单纯又复杂,表面上看,她是一个极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村妇,持家有道,与人和善,不仅资助过弟弟和在北京卖干货的亲戚,和卖肉的老胡关系也不错,赵大头也曾暗恋她多年,还和畜生(牛)也很有感情。为了杀“前夫”和告状,她可以答应和老胡、赵大头“办事”,由此可见,她并没有一根筋的贞烈思想。

更关键的是,她为了一句大家都认为是玩笑话的诋毁,太看重清白两个字,是典型的传统女性的保守思维,另一方面却敢告好几位大到市长的地方官,在任何人看来,这都是比较逆天的行为,破釜沉舟一样,就算告赢了又能怎样,以后还会有好果子吃吗,可是李雪莲没有退缩,花费十几年的光阴,以前卫的方式维护着传统的尊严。

李雪莲的两面性,使这个角色变得非常难演,一口我们北方观众听起来非常拗口又好听的方言,风里来雨里去带着焦虑不安又绝不退缩的神色,熟练的抹着桌子的勤朴,举杯喝酒呛了喉依然咽下的豪迈,或拜于佛堂前的虔诚,无论面对老胡还是县长、市长,无论失了身之后的略带羞涩,还是愤怒后的决绝,林林种种,都把东方女性的卑与勇,柔与刚,内与外,微妙的美感演绎得淋漓尽致。

这样精彩的表演来自范冰冰,这并不新鲜,她本来就有这样的能力,更何况当初三个月闭关拍戏不请假,一场戏甚至排练七八个小时,对作品的敬畏,对表演的珍惜,一举成就了李雪莲这个简单又复杂的角色。我个人觉得啊,金马奖应该给她一个影后了。

范冰冰和李雪莲,其实是有共通之处的,都是特别能坚持的女性,李雪莲是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潘金莲告了十几年,没能拿到应有结果,最终也释然了,那是因为努力过抗争过无悔,而范冰冰则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花瓶演了十几年,凭着一部又一部作品回应非议与打击。

戏里戏外,《我不是潘金莲》不仅是一个女人的十年漫漫告状路,与法院院长、县长、市长数级官员的对抗,也是范冰冰与一系列演技大咖的演技对碰,如果时光倒退回十几年前,曾经花旦如云的时代,大概没有人能想到,唯一能坚持到今天,用演技HOLD住这样大场面的竟然是范冰冰,凭着对表演从未倦怠的热情,自《手机》《墨攻》《苹果》《麦田》《观音山》到现在的《我不是潘金莲》,贡献了这么多鲜活的演出,我们才骤然发现,原来她是如此的专业。

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篇4】

冯小刚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是他与刘震云的第四次合作。我们太久没有在中国银幕上看到活生生的中国人了,没有切实去领略这块土地的日新月异和亘古不变。有什么样的规矩,就有什么样的方圆。《我不是潘金莲》必将是20XX年,还可往前追溯的十余年里,最重要的电影之一。

一些人畜无害的文艺工作者,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后,给自己下了不忘初心的强大心理暗示后,决定曲线救国。把稻粱谋足之后,再进行可持续发展。他们把这称之为理想主义,而自己仍是败絮其外、金玉其中的追梦人。无数美丽的现实告诉我们,他们的一切冀盼,只是从一个物质转换成另一个物质。

冯小刚和他们不同,一开始,他的口号是为老百姓做足底按摩。等老百姓舒坦,他自己又不自在了。他曾说过,他之前所有影片所积累的财富、声名和信誉,都只为一部电影做准备,那就是根据刘震云纪实小说改编的《一九四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冯小刚是一个还算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与陈凯歌、张艺谋先阳春白雪、后下里巴人的创作轨迹不同,冯小刚走向了他们的背面,他越来越严肃(也可以说冯小刚每一部影片的内部肌理都不是那么嬉皮笑脸),现在轮到了《我不是潘金莲》。

从冯小刚的电视剧时代开始,冯小刚最重要的文学给养,来自王朔和刘震云。私以为,冯小刚其实更容易与刘震云互通款曲。虽然这两位中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都能极尽讽喻之能事,但就在王朔早期作品中,他所描述的生活再怎么热气腾腾,都有一种欲驱尽烟火的浑不吝和一种巨大的怅然。刘震云则善于在鸡零狗碎间,道尽历史与现实对人的双重捆绑,且有着极强的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叙事野心。

也可以说,刘震云更“在地”,而王朔则更虚缈(不仅是他的《我的千岁寒》)。王朔会写到政治,但总体而言是去政治化的,是换汤不换药的周而复始,也更空荡和灰色些。而刘震云则一直秉持人是历史的人质这一创作原则。仔细端详王朔和刘震云,若进行粗暴判断的话,刘震云是写实的,而王朔则是写意的。冯小刚一旦真要投入心力和心血的影视剧,则都是现实主义的,都是见了棺材才落的泪光点点,撞了南墙后的头破血流,这在《北京人在纽约》、《一地鸡毛》、《手机》、《一九四二》等影视剧中都暴露无遗。

冯小刚的新片《我不是潘金莲》,是他与刘震云的第四次合作,也是这二位与范冰冰继《手机》之后的二度携手。范冰冰自《苹果》后,极力想摆脱“花瓶”的称号,目前看来,大家更感兴趣的,还是她的姿颜。范冰冰这次出演的角色,性格上是一根筋,性情上倒极随和,与多名男子有染。小说中这是个美人,一旦这个美人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的事情也会接踵而来,但是不是就能一了夙愿,还得两说。

从目前出炉的预告片里,实际看不出范冰冰在表演上有多少华彩,只是在装束上去了些铅华,这跟她在《桃花运》和《苹果》里的所谓牺牲,无甚两样。范冰冰应该会从29岁一直演到49岁,这其中的跨度倒是范冰冰没有经历过的,而这样一个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都在庞大的社会关系网中左奔右突的女子,对范冰冰而言,也是从来没有过的。说不定,这会真的成为范冰冰表演生涯中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具有非凡的转折意义。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相信《我不是潘金莲》上画以后,会有人将范冰冰此次的出演,与巩俐勇夺金鸡和威尼斯影后的《秋菊打官司》相提并论,盖因这两部影片都讲述了一个民告官的故事,都在冷眼旁观女性的欲望是如何竹篮打水一场空。也就是说,范冰冰演得越热烈,越具泥土的气息,我们才能感受到那零度以下才有的寒意。

从预告片里,大家目前看到的画幅为圆形,此画幅最麻烦的是,给光影的聚焦带来很大的难题。早期默片里也有类似圆形遮罩的用法,比如德国表现主义时期电影,但那种用法还是有阴影边缘,借助阴影凝聚画面焦点。20XX年,墨西哥和比利时合拍的影片《路西法》也采用了圆形画幅,是用制造滤镜的方式来完成拍摄的。

《我不是潘金莲》目测来看,估计是在后期采用了特殊的手段。稍微透露一下,《我不是潘金莲》最终的成片,会有圆形和方形两套画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又或者是有什么样的规矩,就有什么样的方圆。

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篇5】

1725位观众力赞,平均三分钟一次笑声,“冯小刚这次讲了一个好故事”。当地时间9月8日晚,冯小刚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于第41届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特别展映单元全球首度公开放映。导演冯小刚携主演范冰冰、郭涛、大鹏悉数亮相。在此次入围的300多部影片中,《我不是潘金莲》被选为电影节官方推荐的45部不容错过的佳片之一。

影片在多伦多首映的消息引发观众超高期待,1725张电影票提前售罄,放映现场过程更是反响热烈。作为冯小刚导演暌违三年的最新力作,影片大胆使用圆形画幅形式,方圆之间巧妙暗喻“镜花水月”的中国式寓言更是收获观众盛赞。

《我不是潘金莲》入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消息一经公开,就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和观众的超高期待。在此次入围的300多部影片中,《我不是潘金莲》更是被选为电影节官方推荐的45部不容错过的佳片之一。此次影片全球首次放映不仅近两千张票提前售罄,更有不少观众特地从多伦多之外的其他地区赶来,只为第一时间看到冯小刚暌违三年的最新力作。冯小刚携主演范冰冰、郭涛、大鹏惊艳红毯,所到之处引起观众连连尖叫。

映前见面会上,现场三层放映厅1725个位置座无虚席。作为电影的绝对主角,范冰冰自信表示:“从未想过这部电影的首映是在多伦多,但《我不是潘金莲》是个好故事,相信外国观众一定看得懂,也一定会喜欢。”冯小刚更是霸气表示:“不喜欢随便骂。”事实证明电影不负观众期待,首映场观看过程中气氛十分热烈,不少台词和片段让在场观众惊喜不断,平均三分钟就爆发一次笑声。放映结束后,整个影厅几乎要被雷鸣般的掌声掀翻屋顶,观众们对主创们奉献出如此精彩的电影表示最热烈的支持。

中国故事惊艳国际 圆形画幅暗喻“镜花水月” 方圆尽显中国式人情法治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妇女李雪莲为了纠正一句话而辗转十年的荒诞故事,作为冯小刚导演暌违三年的最新力作。冯导表示,虽然每天都有很多剧本送来,但终于等到这一个值得拍的故事,既是回归电影初心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

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冯小刚首次在本片中大胆采用圆形画幅进行拍摄。据悉,圆形的灵感来自于具有东方韵味的中国风情画,构图和色调十分讲究,不少观众表示看电影时有置身江南园林一步一景的视觉效果,新鲜之外非常赏心悦目,有观众评价道“摄影和美术简直就是中国版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太美了”“画幅的变化跟情节结合得好棒!”圆形画幅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尝试,其背后另有含义,方圆之间似真似幻,观众们从圆形画幅中看电影的形式巧妙暗喻了“镜花水月”的荒诞寓言。

放映结束后,观众纷纷点赞“冯导真是太大胆了,不论是故事还是圆形形式,都是一次巨大的突破”“这部电影跟一般的喜剧不一样,笑完还能有思考,冯导讲了一个好故事”。冯小刚导演表示,希望借此向国际展示这个荒诞故事背后的中国式人情与法治,李雪莲故事背后的道理值得观众们再度回味。

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篇6】

一口气读完了刘震云的《我不是潘金莲》。

兴奋之余,有些震撼!

初次接触刘震云的作品,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读了他的《一地鸡毛》,感到河南竟有这样才华横溢的作家,从此便与他的作品结缘。

从《手机》到《我是刘跃进》,从《一句顶一万句》到《我不是潘金莲》,刘震云的作品愈加老道成熟。其语言简洁而又老辣,欢快而又尖刻。他总是用那反反复复的句式,轻轻地撩拨人物内心深处的隐私,逼迫其抖露出来,让所有人都处于尴尬之中,感叹这尴尬的人,尴尬的事,尴尬的生活,尴尬的社会!每部作品都蕴含着仁慈的真性情,散发着刻骨的冷幽默!

有人说:上访是政府的蛋,只要一捏,各级官员就会疼得钻心。《我不是潘金莲》就是以农村妇女李雪莲的上访为主线,刻画了各级政府官员害怕上访,仇视上访,千方百计地阻止上访,而不去深入民情,了解民意,解决问题的官场现形记。

李雪莲以二十年的青春年华为代价,四处上访告状,目的就是要为自己讨个清白。然而却适得其反,愈加不清白,逐渐成为各级官员的眼中钉,肉中刺,最后沦为众人眼中的异类!

这根本不是虚构,这其实就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现实!真应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历史未必是真的,而小说未必就是假的!

可见,我们的作家时刻以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在关注着我们的社会,在敲打着我们的灵魂。

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篇7】

《我不是潘金莲》入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消息一经公开,就引发了国内外媒体和观众的超高期待。在此次入围的300多部影片中,《我不是潘金莲》更是被选为电影节官方推荐的45部不容错过的佳片之一。此次影片全球首次放映不仅近两千张票提前售罄,更有不少观众特地从多伦多之外的其他地区赶来,只为第一时间看到冯小刚暌违三年的最新力作。冯小刚携主演范冰冰、郭涛、大鹏惊艳红毯,所到之处引起观众连连尖叫。映前见面会上,现场三层放映厅1725个位置座无虚席。作为电影的绝对主角,范冰冰自信表示:“从未想过这部电影的首映是在多伦多,但《我不是潘金莲》是个好故事,相信外国观众一定看得懂,也一定会喜欢。”冯小刚更是霸气表示:“不喜欢随便骂。”事实证明电影不负观众期待,首映场观看过程中气氛十分热烈,不少台词和片段让在场观众惊喜不断,平均三分钟就爆发一次笑声。放映结束后,整个影厅几乎要被雷鸣般的掌声掀翻屋顶,观众们对主创们奉献出如此精彩的电影表示最热烈的支持。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讲述了妇女李雪莲为了纠正一句话而辗转十年的荒诞故事,作为冯小刚导演暌违三年的最新力作。冯导表示,虽然每天都有很多剧本送来,但终于等到这一个值得拍的故事,既是回归电影初心也是对自己的一次挑战。与以往作品不同的是,冯小刚首次在本片中大胆采用圆形画幅进行拍摄。据悉,圆形的灵感来自于具有东方韵味的中国风情画,构图和色调十分讲究,不少观众表示看电影时有置身江南园林一步一景的视觉效果,新鲜之外非常赏心悦目,有观众评价道“摄影和美术简直就是中国版的《布达佩斯大饭店》,太美了”“画幅的变化跟情节结合得好棒!”圆形画幅不仅是一次技术的尝试,其背后另有含义,方圆之间似真似幻,观众们从圆形画幅中看电影的形式巧妙暗喻了“镜花水月”的荒诞寓言。

放映结束后,观众纷纷点赞“冯导真是太大胆了,不论是故事还是圆形形式,都是一次巨大的突破”“这部电影跟一般的喜剧不一样,笑完还能有思考,冯导讲了一个好故事”。冯小刚导演表示,希望借此向国际展示这个荒诞故事背后的中国式人情与法治,李雪莲故事背后的道理值得观众们再度回味。

访民题材电影《我不是潘金莲》观后感三:冯小刚的电影,常常像是为了捡拾那些被鲜肉偶像挤出荧屏、窝在北京胡同里的老牌演员,号召而起的一次用实力说话的集体亮相。《我不是潘金莲》有着非常出色的群戏,串联了众多男性角色,像张嘉译、张译这样演员的存在,总是无形给人很踏实的感觉,至于范冰冰饰演的女主角,他们是把这朵花衬托的更夺目了,还是衬下去了,去看电影吧。

今年电影市场泡沫的破碎趋势,其实给很多电影从业人员敲了警钟,比如演员,演员本就该试着去驾驭不同类型、挑战自己的角色,若无视戏路越来越窄的危险,或者顾虑形象将自己留在舒适区,演艺生涯就会变的前途未卜,很多合适的角色也就擦肩错过了。学不会再深入不同的人物状态,拿出使人信服的演技。在翻云覆雨的电影界,这决定着他们演员道路能走多远。这话倒不仅适用于演员。

大众对于范冰冰的印象多半停留在一个时常红毯亮相、拍光鲜亮丽时尚大片的范冰冰,她在荧幕中塑造的种种角色并不讨彩,因为那是一个个空洞的花瓶角色,中国电影长期的浮夸、虚假,本能而怯懦地回避、冷落人们真实生活的所在,从某些意义上说,可坑害了不少纵有抱负理想的演员,悄无声息地榨干了他们身上的朴实、演才,让他们变成了不沾一丁点土的“豆芽菜”。我想看过《苹果》、《观音山》的人,自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范冰冰愿意接拍这部电影,在形形色色的男人之间游走盘旋,勇气胆识值得称赞。其情形一如冯小刚在《老炮儿》中,在一群不遵循道义、行事风风火火的小鲜肉里争一口江湖老气。

在《我不是潘金莲》之前,范冰冰与冯小刚也合作过刘震云编剧的《手机》,影片中范冰冰饰演的出版社编辑,是葛优角色严守一的秘密情人。她的艳俗放浪,连番的电话勾搭,导致最后严守一家庭破裂,与新的爱人也催生出信任危机。所以偶然听到走进影院的观众把《我不是潘金莲》,大都简称为“潘金莲”,不禁觉得好笑,冯小刚导演与范冰冰合作两次,拍的她竟然都是“潘金莲”。

这部政治尺度很惊人的电影能够顺利拍摄发行,更多得益于编剧刘震云与导演冯小刚的圆滑机智,刘震云的小说语言非常独特,唠家常似的几句话就能准确勾勒一个人物。他有把一个荒唐无稽的事情讲到最后使读者信以为真的天赋。兴许在这里刘震云得到了他的律师老婆帮助,《我不是潘金莲》的故事内核不是一个展露出尖锐对抗姿态的伸冤案例,而是刻画一个“李雪莲”这样的“固执”农妇,为一件“家务事”、为了脱掉“潘金莲”的恶名,而近乎荒谬地上访了二十年(电影中缩短了十年),最后以一个意外事故收场。这样巧妙的设定,使它看起来更像是一出闹剧,发生的一切似乎都不必太当真。但若这个故事随便换个人设,其锋芒力度便会昭然若揭。很多尖锐的东西,目前我们只能以闹剧的形式呈现。以怎样的心态看这部被划入喜剧类型的电影,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比原著小说的百无禁忌、直白凶猛,冯小刚拍的可谓谨慎又匠心独运,短了不少戾气的攻击性,或者是他故意把观众的目光支离散开了。比如在电影中,围绕李雪莲家乡发生的情节,均以圆形画幅呈现。取景地江西婺源,雨雾笼罩、林屋排列、古色建筑等场景,在不占画布一半的圆形中,每一帧都是一幅引人陶醉的山水风景画,极具美感。李雪莲与官员再激烈的冲撞舌战,也很难改变这种淡雅别致景色氤氲出的迷惑性,它像是完成了对敏感地带的消声处理。在北京的上访,冯小刚又用手机屏幕式的立长方形,《新闻联播》般的领导人会议报道,来表现权力中心的规则与凝滞。最后又使用窄宽荧幕做了一个伏笔的收尾,想想都大有门道。构图,暖寒的色调运用,也可玩味有趣。

但比起老谋子那部题材相似的《秋菊打官司》,巩俐造型的惊叹世人,土到掉渣。范冰冰的农村妇女造型显得没有那么夸张,棕色长袄搭配斗笠,颇有几份江湖侠气。尤其是许多段李雪莲走在落雨的道路、桥梁间,伴随着密鼓声,我们看不见她的面部表情和眼神,额前几卷长发迎风摇散,沉默坚毅,体内蕴藏着满腔的力量,像身披重担的女豪杰,去揭露挑破大小官员自利贪图的丑陋面目。

自然很多观众会把目光投射到影片“官场”揭露的层面,李雪莲的存在仿佛便是为了勾连并展示各级官员的样貌,来说“天底下乌鸦一般黑”,她本人倒不是故事的真正主角了。电影的多处段落,也完全没有范冰冰的身影,而是被一些领导人推诿责任的吵骂、遮掩的反思语录替代,李雪莲则一个人走在买凶杀人、拦车和闯大会堂的道路上。雨里来、雾里去,像鬼一样缥缈的范冰冰,在人面前被冻的红扑扑的脸蛋,看久了倒显得天真可爱。个人感觉在这里她的演技还算在线,到电影后半段,局势反转,她不再摇尾求人,再不给任何男人正眼看,也很好表现出了无人理解的孤独,但内心又不渴求这些人怜悯的情绪。

这与原著小说的编排有异曲同工之妙,李雪莲的故事被放置在超长的序文里,而一个讽刺上访文化的黑色小幽默确被当作正文。尽管看似许多官员围绕着李雪莲愁的焦头烂额,但李雪莲并不重要,对任何人都不重要,不然她所执拗的东西,不会拖了数十年无人问津,无法得到真正的解决。给我们留下更深印象的只是官场的变动,一群没有更高精神趣味的中年男人在等级森严的政治体系中衍生出来的争夺饭碗的勾心斗角的千姿百态。

“官场”一词的说法应该来自民间,或者是群体内的自嘲。它看似与我们十分遥远,但每当我们需要做什么,哪里犯了错误,或者它主动来刁难时,我们的生活就会被完全搅和进官场,目睹其真实一面,并不得不与它处处配合,发挥“忍”术。我们实在受了它太多窝囊气,却还总要高声歌颂。像我的长辈家人,他们对政府服务机关的看法大都是它不会为人们排忧解难,却是带来忧难。李雪莲凭借一己之力,把一层层搞得天翻地覆,市长县长三番五次亲至家门做动员工作,对观众来说,更多是呼出一口恶气,过过干瘾。李雪莲上访换置到现实中,立即就会变的惨不忍睹。官场总是有一面是令人恐惧的东西,一面又是荒诞可笑,刘和冯都取了它荒诞的一面,舍去了那令人恐惧的一面。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李雪莲风风雨雨的`数年,便是“一入官场似海深,再回首已是百年身。“但这话倒不仅仅在说李雪莲,小说中还出现过一个叫董宪法的专委,总觉得是因为自己太正义,不懂得官场礼仪,职位才一直上不去。当正义变为灰心时,便有些得过且过,深觉得还不如在牲口市场倒腾牲口伢子快活,当自己也因李雪莲被撤职时,他甩下一句“去球”,真去倒腾牲口伢子去了。他很恰当形容出了混官场的这些人的真实心情写照,也难怪电影结尾处,李雪莲偶遇被她撤职的县长,对方也反而觉得自在安然,开始真正理解李雪莲的处境和所求。尽管不快活,官场还是像一个旋转的漩涡,像卡夫卡《城堡》的描述一样,指令经过无数层传递到土地测量员K.身上时,他并不知道究竟在执行谁的命令。在官场里没人能以超脱的姿态观察自己的处境和变迁的环境,他也不得不和城堡里的所有人一样,像个螺丝钉一样,被不自觉地被裹挟进去,半辈子也不能从中抽身离开。一路勾心斗角,一路处心积虑。

但我觉得还是不应该说电影全是围绕着他们的,单独看李雪莲的线,其实也能看出很多典型的中国现实剖面,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剖面。

在得知前夫去世,自己的状再无法告下去的时候,失控的李雪莲蹲倒在菜市场,嚎啕不起。不得不说范冰冰的哭戏还挺能打动人,病后的一段她短发凌乱,脸色烫红的差,进入状态撒开演了,是感受到了李雪莲这一路的遭遇曲折吧。她决定放弃自己的生命——在果园上吊。后来她却又心态转变接受了这个世界的面目,怪诞而又有些灰心地笑起来,不置气了。这时镜头才给了范冰冰演了全片也没求来的面部特写,她在为自己感到可笑。

纵观李雪莲上访之路,她有许多次动摇和不坚定,人情世故的冷淡欺骗和由之而来的失落情绪,几次影响了她的选择,但都没有打倒李雪莲的生活热情。第一次李雪莲静坐市政府被拘留,心身受挫死了心,心想前夫肯承认错误便不再追究,好生过日子。前夫却把她逼进了道德不洁的死角,李雪莲不得不重归上访路。十年后再次死心的李雪莲,听了老牛的意见不上访,问题却又被官员激化,后又中了厨师大头算计她的骗局,怒火再难平歇。

能跟李雪莲说话的这头牛也别具意味,知识分子常说“对牛弹琴”,大概就是他们对待没有文化的人的态度。有多少知识分子,把农村生活的那些女人统称为“农村妇女”,觉得他们丑陋、刁蛮、不讲理,差不多是地球异类。刘震云访谈中说他讨厌知识分子的这种无知,他们口口声声在说所关注的乡村议题,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来说丝毫不重要。他们忽视和没想到的,却是那些人生命的一切。人与人的不理解,或者引申到他们各自代表的群体之间的不理解,已经畸形扩大到了这种程度。

就好像那些被李雪莲折腾的死去活来的官员到底也没想清楚李雪莲究竟想要什么:她仅仅是为了脱去“潘金莲”的帽子,还是就是对他们行政无力的报复?

如果我们把这件事单独剥离出来,事情就会突然变的很好理解。李雪莲与丈夫为了多生一个孩子,假装离婚,怀孕期间,丈夫出轨跟别的女人好上了。无论怎样丈夫在伦理上没有尽到责任,放在人情社会,我们都会站在李雪莲这边,可惜人情规约没有强制力。李雪莲上访其实是走上了一个错误的告状方向,她开始寻求冷冰冰的法律条文的帮助,在法律制度面前,她前夫的行为没有任何问题。

但李雪莲如果没有选择上访,情况可能会更加难堪。就像原著小说中,决定不再上访的李雪莲立刻选择了去果园上吊自杀。

中国乡村有着相当高的自杀率,学者吴飞在根据自己多年在河北某县城的田野调查,出版了一本名叫《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的人类学书籍,很是精彩。根据大量调查、口述,吴飞认为乡村的自杀行为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精神疾病类的自杀,和“受到委屈”而自杀。这些非精神疾病类的乡村的自杀往往是“神圣”的、“取义”的,把他们送上绝路的是“受了委屈”、“自己的正义得到歪曲”、“人格受到了损害”。而自杀,不是示弱,恰恰是一种抗争。是威胁说:自己不是那么没理、也不软弱,这是追求正义的姿态、也是对他人实施惩罚。

人情的正义并不具备强制力,即便你理解李雪莲,你也只能道德谴责她的前夫;甚至在最亲密的家庭关系中,更可能包庇非正义情况,家庭中的任何矛盾也都被视为应该被化解。这时想要伸张正义的人,如果始终不愿意咽下这口气,被逼到边缘地带时,一种选择就是通过自杀来为自己伸张正义。另一种选择就是寻求国家强制力来干扰他的家务事,把国家当作最后的正义依靠。

显然,受到委屈的李雪莲,在各种熟人关系里“正义”无法得到伸张时,便走上了第二条道路,寻求国家援助。但国家选择的是用消极的手段来应对、积极的手段回避,“家务事”或者说公民的尊严是他们并不想管理的事情。像《我不是潘金莲》最后的定档海报中,圆形红色背景的李雪莲,茫然而没有答案地望着我们。而周围的男人,要么是轻视她,要么是想从她戳开的口子里得到自己的利益。

可以说,李雪莲如果自杀了,便会成为乡村自杀案例中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件。尽管国家有各种理由认为类似的家务事难以清断,但当当事人不得不跳离乡村礼俗,把国家当作最后的正义之地来为自己寻求正义时,逃避绝不是国家应该采取的姿态。就好像李雪莲可以给牛讲明白的事情,如果有任何一个官员不再以“对付”的心态而耐心聆听,并不会一直得不到纾解。

这部电影给我一个很大的启示是,以下犯上倒不是说不可以,但你必须能耐小,没什么污点。比如李雪莲,在县政府门口静坐,要越级上访,把有牵连的官兵吓的兵荒马乱。你该说,抓起来不就好了!扔进派出所,随便找个罪名编排一下。问题就坏在李雪莲老实巴交,一个罪名找不到。不然费那么大功夫——玩呢?

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篇8】

2016年下半年,有一部电影,片名耐人寻味,视角独特,上映前充满了噱头。不过,看完电影后,观众并不买账。即使使导演的名声也没能挽救滑铁卢。这部电影就是——《我不是潘金莲》。

电影改编自刘震云同名**,故事讲述着女主人公李雪莲用了半生的流离来不知向谁证明一句话,“我不是潘金莲”。

这句话出自于李雪莲的前夫秦玉河之口。一个卡车司机,却用一句话影响了一个女人的半生。为了澄清这一句话,李雪莲放弃了息事宁人继续卖牛肉汤的人生,放弃了劝观众喝人生鸡汤不要嫁渣男,她,一个九十年代的农村妇女,做出了令二十一世纪女汉子都自愧不如的行为。

下骂县法院,上捅人大会。但其实我们回过头来,这一句“我不是潘金莲”有必要证明吗?或者说,这句话是证明给谁的。

事实上,从头到尾,没有人相信她是潘金莲,她并不是真的想改变世俗的眼光。她可以抱着一个人在街上,用深邃的眼睛和泪水对他说:哥哥,我不是潘金莲。然而她没有。

她起诉前夫、法官、县长、市长,最后起诉省长,直到全国人大。为了其实是一个字:“爱”。她澄清的这一句话不过是想告诉前夫,错不在我,我对得起你。

这种贴标签的行为,是整个电影的起源,其实我们不难联想到,当今热议贴的标签,我们也许没下生前就存在。而孔老夫子也早就学会了这项天赋技能。鳏寡孤独,四个如今就一个用的最勤,没了丈夫就得从媳妇就改寡妇,这种寡妇还不知为何总要在村口挑水。

比男人还直率的叫做悍妇。安安在家里会被称为傻媳妇。在当今社会,尽管我们男女平等像癌,但我们心中仍有一些像癌症一样挥之不去的念头。

故事的最后,前夫秦玉河被直接带走,因为上帝需要一个老司机。潘金莲的话证明没人能找到底方。如果你问她最后一个问题,她肯定会说:爱。

爱情贴上了标签没必要撕掉,过去的悍妇变成了人人竞当的女汉子,傻媳妇变成了地主家傻儿子,再说寡妇,董明珠反手给你一耳光,你说我是潘金莲,那我就给你贴个标签吧,至少我们是相爱的,正好。

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篇9】

老早就在等这个片子,临了,却被冯导与万达的一通撕吓到了,合着还得用这个法子卖片?本该有足够的自信啊。事实是,冯导厉害。如今,谁敢忽视网络的力量?不知道影院里多少人是因为这个开撕而被激发了莫大的好奇心来的,还有多少人是像我一样,一直在守株待兔等这个片子,你撕不撕我都要看的。总之,全线飘红。

抛开这些浮云,只说片子,到底值不值这个红?我说值。我钦佩冯先生。借古喻今也算本事,直面现实才是好汉。相比《秋菊打官司》,《我不是潘金莲》更具有时代性。秋菊和李雪莲,都是社会底层的农妇,以微弱的执着与庞大的国家机器交锋,这个冲突本身就有极具张力的戏剧意义。在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除了盲目地追星造星,奉献空洞的笑声,我们还可以坐下来,看一些有诚意、有深度的作品。

圆形的画幅,人为地把视线圈住了,乍一看觉得压抑、郁结。视觉上加深渲染了故事的感染力,好像李雪莲的思维怪圈,无法突破,无法走出。到了北京城,画幅变为矩形,喻示了这座方正大城与权力、体制、规矩的紧密相连。从圆到方,完成了民间思维到官方思维的切换。等你慢慢习惯了这个视觉体验,才发觉这个视窗的美学意味,南方的山水、风物、烟雨、人物,在圆形的画幅里散发出中国式的典雅的美意。我总是注意形式,若是画面拍得讲究,哪怕故事性弱一点,我也觉得可以原谅。

总是雨天。南方无休无止的雨,令李雪莲在她的圆圈里孤独无助,很难拨云见日。李雪莲画地为牢,令看客失却同情心。明摆着没有理嘛,闹哪出?相比之下,秋菊的诉求就显得合理得多。事实上,这是另一个问题,是农民与官方在话语体系与思维模式上的隔膜与冲突。在法院干过信访的都知道,一些上访老户,经年不辍地上访,他们其实既不是小白菜也不是窦娥,上访的根本原因也并非法院判得不公,而是因为法律体系与他们之间存在隔阂,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伦理观与现实中的法律有着巨大的鸿沟。或者说,他们没有跟上法治时代的步伐,被远远地抛下了。在司法实践中,基层法院的法官与老百姓就家长里短、一地鸡毛撕扯,为求一个案结事了,不得不磨破了嘴皮子去调解。很多时候,法官从法律体系中岔开思维,跳进农民的话语体系里,真刀真枪地掰扯,反而容易把疙瘩解了。反之,你实实在在地判了案子,像王公道一样判对了,照样惹出一大堆麻烦。一个法院院长要提着礼品到上访户家里一口一个大表姐地叫,真真是枉公道也。

这又是一个怪圈,恶性循环。越是如此,民众的法治意识越是淡薄。法院不只是化解眼前的纠纷,还有通过司法活动向民众传递法治思维的功能。

荀正一、王公道、贾聪明,光是这三个名字,就重重地幽了法院一默。冯氏幽默,以往总是靠油腔滑调、贫嘴赖舌来体现,这次是一个又一个的坑,满坑都是讽刺,还叫人还不得嘴。

房子、二胎、假离婚、上访、x访、权力游戏规则……这么多“哏”,互相牵扯,互相咬合;“芝麻变西瓜”、“万无一失成一失万无”,贾聪明与赵大头借机与体制做生意,都是精妙绝伦的点。后半部分的果园上吊,范伟的“一棵树吊不死换一棵也耽误不了多长时间”,“去前面老曹的'果园里上吊”等这些台词,连李雪莲都忍不住笑出来。

作家总是有最敏锐的痛感神经,他们目光如炬,直视社会深处。刘震云是优秀的,但是能做成影像,冯先生更难能可贵。至于范冰冰的表演,我认为却不尽人意。努力是看得见的,也没有太出格的低,就是缺点什么,没有主角的光芒。她和这个角色,没有贴皮贴骨的那个劲儿。反而,一众男演员各具神采,随便几句台词、几个镜头都光芒四射。相比《秋菊打官司》,《我不是潘金莲》从故事脉络到艺术表达都有所突破,但范冰冰却没有超出巩俐的高度。巩俐是拉高了整个电影,范冰冰却是在整个电影的额度之内,没有奉献出额外的光彩。

两个山东女人,在角色的掌控和塑造上,巩俐比范冰冰要丰满一些。至于范冰冰,我觉得呢,在没遇到更自如把控的角色之前呢,走走红毯也没有什么不好。好看,也是生产力。

我不是潘金莲读后感【篇10】

刘震云的书一直被贴着荒诞的标签,就是日子过得迷迷糊糊但是又好像身体自有一股劲儿,让人们非做那件事儿不可,这事儿做完了又能达到什么目的,谁也不知道。

李玉莲与丈夫策划了一场假离婚,谁知道离婚之后丈夫又找了个老婆。假离婚就变成了真离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没事不要假离婚啊,危险系数太高啦!

假离婚之后李玉莲就开始上访,从镇里到乡里到市里到省里,最后又到了北京,其实要和社会和解也挺容易的,要说李玉莲这个事儿,最开始还是怪自己弄出了个假离婚,还要怪她前夫翻脸不认人,最后才要怪一下从头到尾没有人相信她的话,没人帮她说句话。

觉得上访的人们,应该是没有对现实妥协也没和自己妥协,应不应该用一辈子和这个事儿死磕,要看这事儿有多大。

李玉莲无非就是破罐子破摔,自己也不想好了也不能让别人好了,自己过得比谁都痛苦。到后来呢,她前夫开车死了,李玉莲也找不到理由继续活着了,她也想死了。

要看做一件事儿应不应该回头,要看自己在过程中心情目标明不明确,过程中心情愉不愉悦。

要说离婚之后,李玉莲就自己吃了个亏,涨个别轻易相信别人的心眼,也别求非要有个人相信自己,生活还能过得下去吧。那时候她29岁,长得挺漂亮,也还年轻。

我也不是说上访这个事儿值不值得,反正我觉得,为了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没必要纠结一辈子。那李玉莲为什么又要为了这些事儿纠结一辈子呢,主要还是因为生活太无聊太无趣了。

人嘛,还是要学点知识学点文化,才能在遇到挫折的时候知道该怎么办,该怎么从自身的角度与改变这个事儿,总是不应该太依赖别人,社会和法制能管大多数的事情,但是很多事情不违法,只是有点违背道德咯。违背道德的时候该有个啥结果?现阶段谁也不知道。

最近看完了一本书阿加莎的《无人生还》也讨论了关于法律触碰不到的地方,这种灰色地带估计只能自己注意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