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失乐园读后感(汇编5篇)

失乐园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31

失乐园读后感(汇编5篇)。

我们在学习中,读完书或文章,都可以去尝试写一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在阅读了由{作者人名}写的读后感书名后,我们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读了一篇文章之后,把具体的感受写下来。经过栏目小编的反复推敲和打磨这篇“失乐园读后感”呈现出最好的状态,热烈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失乐园读后感 篇1

“广阔无边的大海上,太阳渐渐隐入海平面。落日的余晖像鲜血一般洒在海面上,久久萦绕不曾散去。一阵风吹过岸边的樱花树,无数的花瓣像雨滴一样打在水面上,引起小涟漪。

最终,夜幕降临,一切归于平静,好像什么也没发生,也好像什么都已经发生过了。”读完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我的脑海中立即出现了这样的画面,在我看来,这场景是对久木和凛子最好的告别。

读完这本书,我不禁要问,什么是爱?**的一开始,凛子便在欢愉之中突然发出了“好可怕”的呢喃。可怕的是什么?

我想,可怕的是爱。正是爱情,使凛子这个楷书一般端庄美丽的人,沉溺于鱼水之乐;对年过半百、职场失意的久木来说,是爱重新点燃了生活的激情;是爱,让两个人毅然选择死亡。这样,爱是一种罪恶,爱也是人们青春的良药。

这两个中年人在爱情中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也忘记了社会的道德,他们的爱是纯洁的,而正因为这份纯洁,他们才会不顾一切地想要把爱延续下去。有过感情经历的他们都清楚地知道,感情不会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关系的持久,爱情再也不会像最初时那样纯正而强烈。

为了永远呆在最痴迷的爱情的天堂里,他们选择死来保持爱情的新鲜,永不以这种生气勃勃的方式变坏。这种观点和张爱玲不谋而合,张说:“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一个红玫瑰,一个白玫瑰。取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拿白玫瑰来说,白是衣服上的一粒米,红是心上的一颗朱砂痣。”爱情,大抵如此,总会变,总不能长久。

我所看到的久木和凛子的爱也是绝望而炽烈的,每一次见面都十分难得,因而每一次相见都以一种近乎绝望的心情紧紧缠绕在一起,恨不能把对方揉进自己的体内。无论是樱花盛开的房间,还是镰仓的夕阳;无论是在涩谷的出租屋,还是在中车寺湖附近的雪地里;无论是凛子父亲离世后的夜晚,还是两个人的时期败落之后,每一次相逢,必是用全部的身心牢牢抓住对方,这是爱的绝望和炽烈,因为爱,所以害怕失去,所以用力抓紧。

贯穿**的还有另一个真实的故事——震惊全日本的阿部定事件。阿部定对老板石田吉臧的爱情使她疯狂地想要和他永远在一起,最终选择了杀死自己最爱的人,并带走了自己最宝贝的部分。这两个人就像镜中的凛子和久木。虽然结局不同,但爱的本质是一样的,爱的强度也是一样的。

与真实的事件相比,凛子和久木之件的爱情似乎变得真实了,这可能发生在很多人身上。每个人都渴求爱,每个人都希望遇到与自己在性与灵两方面达到深刻共鸣的人,但现实的生活中我们似乎很难抛开世俗的道德、责任。当压抑感达到顶点而真爱又恰巧出现的时候,人们可能就会像水中即将溺死的人抓住旁边的稻草一样拼命珍惜。

我不提倡真爱的纯真,也不鼓励作弊,但我们确实缺乏像凛子和久牧这样的在真爱面前的决心和激情。

最后的最后,爱情流落到了轻井泽,紧跟着又是一个炽烈的爱情故事:1924年,当时的文坛宠儿有岛武郎和《妇人公论》的漂亮女记者波多野秋子在轻井泽的朦胧的雨季双双情死。似乎是追随“先驱”的步伐吧,凛子和久木也在爱情的无所畏惧之中,在性灵欢愉的顶峰,含着满足的笑容喝下了对方喂下的毒酒,永远地拥有了对方。

樱花雨不停地落在地上,满是忧伤。夕阳红得像血球,炽烈、悲壮得结束了一天又一天的旅途。爱情就是这样,感伤而绝望,炽烈而悲壮,牵引着每一个尘世的人,向着自己未知的方向前进。

失乐园读后感 篇2

《失乐园》读后感1000字!

最近连着看了好几本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霍乱时期的爱情》、《挪威的森林》、《人间失格》……这些经典,似乎都离不开爱,而且似乎都未曾在婚姻中得到爱的满足。但看向现实世界,在婚姻中汲取爱、维持相对稳定的关系才是普遍的存在。不知道文学与现实的表象为何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可能是只有高于现实、异于平常人的作品才会引起读者的强力反响?抑或文学总是比普通人看的深刻?

读《失乐园》时,我始终在想凛子和久木的感觉到底算不算真爱?两个婚外情的人,如果是真爱,为何没有摆脱现状、重新开始一段新的婚姻的勇气?如果不是真爱、而是单纯的性,他们相处的点滴中又能感受到情侣之间强烈的依恋。如果不是因为这本书是在受到真实的“阿部定”事件的影响,我会理所当然地认为,文学不过是高于生活罢了。书中有这么一句话,“阿部和吉田两人由衷爱着对方,而且是具有几万人未必出现一对的肉体适合性的鲜乎其有的组合。故而肉欲难以割忍,由衷的爱到极致而燃烧一尽的行为。”

从生物学上来讲,两个人由生理需求上的联系升华到极致的爱,好像真的存在。想到这,我似乎多少有些能够理解《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主和《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男主执拗地爱一个人一辈子的合理性,而非是纯粹的文学升华。

目光继续聚焦在久木和凛子。我觉得他俩之间确有真爱,而非仅是男女之间的苟且。爱到可以一同为爱走向死亡的人,怎能说只是婚外出轨的人单纯的为了性而走到一起?但在他们为爱离开的举动中,更多地是一种屈服于现实的悲凉,而非仅仅是为爱献祭。试想,如果此刻的他们,男未婚、女未嫁,肯定会毫不犹豫地结合在一起,但到了凛子38岁、久木52岁的阶段,他们的生活中存在太多的羁绊。他们首先要跨过的是凛子的丈夫和久木的妻子,各自有家室的人,跨过去意味着家人虽然什么都没做错、却要为自己的行为承受惩罚。

其次,他们要跨过世俗的眼光,被调到原本是自己下属的分社的久木,不就是世俗打他的一记响亮的耳光吗?再者就是衰老,这是他们内心、尤其是凛子最为抗拒的槛,书中曾多次遇到凛子幻想自杀的举动,她俯在雪地上感受久木给他描述过的死亡的感觉,她说她觉得活到目前这个年龄刚刚好,她抗拒衰老。他们也惧怕相互之间的爱会像很多夫妇一样,慢慢被时间磨平,归于平淡。对他们而言,于现在终结,让爱就暂停在这一刻,刚刚好。他们离开,就不再有工作、家庭、旁人的羁绊;他们离开,深刻的爱在离开的那一定格,是刹那,也是永恒。

凛子和久木的死。

失乐园读后感 篇3

婚外恋实在是个敏感的话题。它是对爱情的不忠,却因种.种令人同情的理由而被人理解。有人悬崖勒马,玩过一把婚外恋之后,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将这一段巧妙隐瞒,继而重新投入到家的温暖怀抱,像忏悔的孩子倍儿珍惜起家的美好。有人一方面沉溺在这地下恋情的狂喜中,一方面备受道德良心的谴责,在夹缝中艰难地活着。有人原先就玩世不恭,发展婚外恋不过是他们对自己的嘉奖……

如果夫妻双方都貌合神离,就像《花样年华》,那我觉得完全可以解除原先婚姻的束缚,重组新的家庭。可是,家复杂到牵连很多亲人朋友邻居甚至陌生人。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无形的道德尺,它会丈量各家事。即使不了解内情,也会说三道四。因为他们希望社会是和谐的,即使只是表明的和谐。就像很多人喜欢童话故事。人言可畏。唾沫都能淹死人是有多恐怖啊。那些流言,并不是恶毒到想逼你到绝境,可是它确实成为难以突破的阻碍。所以最后这两个同命相连的人依然没有走在一起。“如果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走?”如果再选择一次,他们还会不会选择错过?

相比之下,我真觉得《失乐园》里的久木和凛子要勇敢地多。在恋情曝光,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他们选择在爱到巅峰时双双殉情。

“请原谅我们最后的任性。请把我们两人一起下葬,别无它求。”

失乐园读后感 篇4

让我们一起毁灭,用爱的姿势。

花了大半年啃完《源氏物语》,加上之前的《雪国》、《古都》等日本文学入门读物,对日本这个看似变态的社会和文化有稍许了解。再读《挪威的森林》、乃至这次的《失乐园》,已经对情节的发展颇有心理准备。

很多低评不客观的原因,恐怕是读者的年龄不够,无法理解陷入中年危机时的某些抉择和对人生境遇不甘心的挣扎,就像年轻时看《廊桥遗梦》对两个其貌不扬的主角欲拒还迎的勾搭完全无感,但是中年再看竟能感同身受以至于泪流满面。没有觉得这本书色情,即便是又怎样?食色本来就是本能,美食节目和各种美食主题书籍四处泛滥,我们都司空见惯,又何必谈性色变,噤若寒蝉?年近不惑,对味如嚼蜡的中年生活里那点若有若无的星星之火有多么诱人真的充满理解甚至说羡慕也不为过。谁的婚姻不曾经历过爱情?谁又可能一生活在爱情里?即便不能,谁不想呢?“爱情精英”也是天之大任,不是泛泛之辈有机会领受的。不能胜任,围观一场情爱烟火,不美吗?

失乐园读后感 篇5

对这本书的态度其实是矛盾的,一方面鄙视书中男女主角违背伦理责任,唾弃久木的懦弱和自私,另一方面又感叹他们对爱的追求,深深被凛子的大无畏精神所震撼,到最后看到彼此拥抱自杀的结果我居然眼眶湿了,不知道是心疼还是感动

失乐园被一些人单纯看作是小黄书,但其中其实可以看出很多道理,关于爱情与婚姻,男人与女人。

文章里有一些血淋淋的真理,虽然不想赞同却不得不承认,婚姻大多数是建立在爱情之上的,“当时因为相爱而结婚,可是,人的情感不会一成不变的呀。”爱又是自私的,不伤害别人,很难获得幸福。“可是想要得到幸福该怎么办呢?”“所以有没有伤害别人的勇气就很关键了。”

于是想起了月亮与六便士,想起了莫里斯。当家庭,责任,伦理道德和孤独,爱情,性欲交织,遵循世俗伦理和满足自我欲望要怎么平衡和选择,因为无论趋向哪一方都必会受另一方的谴责,来自社会或者内心。最后终会有些人鼓起勇气遵循内心,而有些人会选择继续遵循伦理,其中没有谁对谁错,因为该受的苦都没有遗漏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