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实用五篇)

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1-15

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实用五篇)。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时不时会需要用到一些文章,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实用五篇)”,还请你收藏本页以便后续阅读。

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1

近期,我与匆匆忙忙之中读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尽管看得很粗糙,但看完之后还是被深深地感动了,心潮难以平静。回味雷夫老师书中所描述的点点滴滴,同样身为教师的我对他的许多观点深表认同。尤其对书中“我们如何建立无恐惧教室”的论述,深受触动。在此借雷夫老师的观点,说说自己的理解与认识。

一、以信任取代恐惧。

“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做教育的捷径。”雷夫老师的这句话引起了我的反思,曾经沾沾自喜与自己的学生多么的听话,曾经困惑于孩子们为什么我在与不在教室不一样的表现,然而这一切都是以害怕做代价的。教师采取粗暴的言行对待孩子,这不仅给孩子造成了恐惧感,而且还损害了师生关系。孩子们对老师敬而远之,从而就更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形成师生之间的鸿沟。

56号教室之所以特别,不是因为它拥有什么,而是因为它缺了这样的东西——害怕,反而是多了一份信任。斯宾诺说过:“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来征服。”因此,教师的威信应该来自对学生的关爱,来自对学生的信任。我们只有付出深深的爱,才会赢的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使他们萌发奋发图强的良好愿望,听从教师的教育。此外,我们还要做到循循善诱,保持耐心,不能过急、过燥,要有滴水石穿的恒心,用持之以恒的爱做疏导工作,用一种达观的态度去要求他们,善待信任每一位学生,为学生们创造一个适宜发展的空间。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正确对待他们,做到引导有方。正如雷夫老师所说:“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二、做孩子可靠的肩膀。

“大人们应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对孩子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让他们自己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要实现这一点,我觉得不仅要热爱学生,还要对学生坦诚相待,以心换心,充分扮演好在孩子们心中的不同角色。

爱是人的较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学生渴望得到爱,在家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在校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爱。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们若真心诚意,胸怀坦荡,像严父一样教育学生,像慈母一样关怀学生,他们必然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乐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曾经看过前苏联电影《乡村女教师》的观众,都被那个年轻女教师纯洁的心灵,高尚的品格所感动。其实我们周围同样有很多这样的教师,集教师和母亲的责任与一身,由于山高路远,居住分散,学生也不得不住读,老师既要教书,又要照顾孩子的生活,把无私的爱献给了孩子们。当然,我们不仅要充当严父慈母的角色,还要让孩子把老师当做自己的益友。在与孩子做朋友时,不能忘了人师的导向和“传道”的职责,因为老师不仅做学生的朋友——分享他们的欢乐,分担他们的忧愁,为他们排忧解难,做到心心相印、亲密无间;更要做诤友——当他们犯了错误,及时抓住契机,敢于直截了当的批评教育,绝不含含糊糊、遮遮盖盖,充分扮演好益友的角色。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孩子们的心里,老师既是敬爱的师长,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任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慈母。”因此,只要我们扮演好自己的不同角色,孩子们才会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做自己可靠的朋友,可以依赖信任的肩膀。

三、纪律必修合乎逻辑。

“惩罚必须和罪行相称。”读到这里,我不免要反思一下,许多时候我们的惩罚就毫无根据。比如:一个孩子说话,我们常常会惩罚整个班集体的孩子;对于没完成作业的学生,不允许参加体育活动。这种“下马威”、“杀鸡儆猴”的做法,只会激化矛盾。苛刻的惩罚,换来的只能是敬而远之,冷漠敌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拉开了师生的距离。

我们在对犯错的孩子实施惩罚时,首先要了解情况,要对事件进行全面的核实,不能偏听偏信,或是靠想当然,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客观的分析。其次,要做到准确、公正。在实施惩罚时,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其词,也不轻描淡写;要避免成见,不掺杂个人的好恶感情;要做公正、公平,对待学生一视同仁,从而真正达到惩罚的目的。再次,惩罚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要善于察言观色,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调整方式方法,力争教育的甘霖点点滴滴都洒落到学生的心田。

在此,我建议大家对孩子、对学生能不惩罚时,尽量不要惩罚,即使非要惩罚他们不可,也要把握好惩罚的“度”;更要分析自身对孩子应负的责任,试问一下自惩自罚了没有;还应该明白惩罚仅仅是手段,警戒孩子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要慎用惩罚的方式方法,力争创造出经典的、昭示你智慧的惩罚方法。

四、你就是榜样。

“绝对不要忘了,孩子们一直看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是的,孩子们对老师怀有一种特殊的依赖感。他们不仅从责任和义务的角度,视老师为自己当然的教导者和指挥者,而且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看来,老师的形象是非常高大的。同时,老师出现在孩子面前时总是正面活动的形象,因此钦佩、崇敬、爱戴之心油然而生,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老师的言谈举止、声音笑貌,无不是时刻刻在熏陶着孩子们。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应以自身的行为规范做起,处处严以律己,当学生的表率。凡是老师提倡做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做的,自己更不能做。同时要言必行,行必果;有布置,就有检查,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说得好:“老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是很有影响的。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们行动。”老师事事都以身示范,这是无声的命令,它是空洞说教无法比拟的。“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所以,教师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用智慧来吸引学生,用高尚的情操来感化学生,用身体力行做学生的榜样,方能使自己的教育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说服力,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书,还在细细回味;收获,却是很多很多。雷夫的教育历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们每一个为人师者思考和学习。雷夫的教育观点和信念可以帮助建构崭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他们的成长经历对我们每一个教师都非常有借鉴意义。他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管理形式,值得我们实践和探讨,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反思、探讨、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相信我们的教室也一定会有奇迹发生。

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2

李小莲初看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时,我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去阅读,因为我潜意识里认为,这些书不过都是一些讲大道理的书。而大道理的书,我听过很多,也看过,所以没什么兴趣。真正读到这本书的时当我感到无聊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了它。

一开始阅读这本书,在自序里面看到一句话“我经常一大清早醒来,就开始为了一个无法得到妥善教育的孩子而烦恼不已,有时候觉得当老师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我特别有感触。在很多时候,面对班里学生一些突发情况的时候,我真的是一个头两个大,更多时候总是被气得暴跳如雷。因为有了共通点的感觉,我对《第56号教师的奇迹》有更多的阅读兴趣。

后来证明,带着这种兴趣畅游在这本书中,我收获良多。

通过对《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研读,我明白了:管理好一个班级,不是让孩子们恐惧你,而是让孩子们信任你。只有孩子们相信你,相信你,他们才会认可你的教育。

可是,如何能使学生真正的信任你呢?作为一名教师,有很多恐惧,害怕丢脸,害怕不被爱,害怕说话不听话,害怕场面失控。当你看到其他班级的孩子在教师节给他们的老师送上了满满的礼物和祝福,而你自己班级的孩子似乎一点都不知道教师节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

我相信,因为面子,你不会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出你的想法。那么,那天的课是绝对严肃的,就像随时都会下大雨一样。那么,如何使学生爱戴你、信任你呢?为人师长的我们,总是对孩子们发火,往往也气得很有理由。

有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我们对他们大发雷霆;有学生打架,我们对他们大加指责;有学生上课迟到,我们对他们言语威胁……慢慢的,班里的作业情况好了,纪律好了,迟到现象少了,在我们沾沾自喜的时候,师生之间的信任没有了,恐惧感弥漫在班级里面。学生不知道自己在某个时候会不会做得不好,但他们受到老师的严厉批评和批评。那么,在这样一个充满恐惧的空间里,你的孩子怎么能信任你,信任你呢?

雷夫老师认为,师生之间的信任应该取代恐惧。多数教室以害怕为基础,而雷夫却打造了以信任为基础的教室。雷夫老师认为,在遇到学生不懂或做错事情的时候,绝对不该感到沮丧,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与耐心来面对问题,打造出立即、持久,而且凌驾于恐惧之上的信任。

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和孩子们谈论我们有多负责人,但让他们把信任放在我们肩上。

在这本书中,雷夫先生认为,通过文学,孩子们会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世界,敞开心扉接受新的思想,踏上一条光荣的旅行之路,所以他培养孩子们终身阅读。这学期,学校举办读书活动,这一活动,办得有声有色。通过这次活动,学校里的书香更浓了。我也看到班上很多学生都积极参与阅读。

有的学生慢慢的计入到阅读的世界里去,从他们的读书笔记里面,我看到了他们从阅读的书籍中明白了很多道理,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渐渐地我又发现,有部分同学,把读书活动当作一件痛苦的事情,认为这是老师要求他们去做的事情,并且读书活动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的娱乐和休息时间,所以他们对阅读很是反感。在阅读中,**的指导对儿童非常重要。

有很多孩子不喜欢读书,不是真的不喜欢,而是不喜欢接触好书。而身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我们有责任把一些好的书推荐给孩子们阅读。开读书俱乐部,帮助孩子选书,写每月的读书经历,没有什么不好的办法。它们都值得学习。

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3

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一)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他那所谓的“魔鬼式训练”、 学习 “8法则”——解释、示范、模仿、重复、重复、重复、重复、再重复,都是建立在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出于对学生的那份爱的基础之上的。爱孩子很容易,但是要爱那些顽皮的孩子,我们真的需要老师的爱。对于班上的任何一个学生,雷夫先生从不放弃或放弃对他们的态度。

再反思自己,我们的学生家庭教育存在差异,有**公员的孩子,还有外地来济南做生意的。回想起来,我真的是个超级粉丝。我一直认为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好老师。事实上,在抱怨孩子之间的差异时,我忽略了他们的起跑线不一样。

我应该再多点耐心。尤其是班级里家庭环境复杂的孩子,让人难以琢磨,行为粗野过于放纵,我应该拿出更多的时间来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不输在起跑线上。

其次就是教会孩子善待他人。“三剑客”的确深深地刺痛了雷夫先生,并使雷夫先生陷入艰难的境遇。但雷夫先生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并没有因此离开他所中爱的教育事业,而是领悟到要想教育孩子的前提是首先了解自我。

所以雷夫先生想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首先让自己先成为那样的人,他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再反思自己,开学进两个月来,我把心思全用到转化于一些调皮的学生身上,哪怕是他有一点点进步,我都夸大其进步,我一直希望他能想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当我不在教室的时候,他还在教室里捣乱,不自觉地学习。

我试着和他们深入交谈,但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于是我有点犹豫了,想放弃了。现在想想拉夫先生。我比他幸运得多,所以我需要重拾信心,多从身边理解和观察,教会孩子从善待他人做起。

“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一些同一面积的教室很小,让人感觉狭小;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决定了课堂教室的规模,尤其是小学教师。

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看一下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有智慧和能力,所以他创造奇迹。他的56号教室变得非常开放,成为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则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雷夫反复强调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他坚信,培养孩子的性格,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是孩子人生成功的根本。他让学生人人树立“ 成功无捷径”的信念 。

“成功无捷径”是56号教室的座右铭 ,“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号教室的口号。

正是由于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正是由于他的学生人人树立了“成功无捷径!”的信念,使他的学生自愿牺牲业余时间,自愿放弃自己钟爱的电视节目,收起最爱玩的游戏机,每天早上提前两个小时到校进行学习,甚至主动要求周

六、假期到老师家学习。这群平凡的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在“成功无捷径”信念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这位令人钦佩的美国教师,以非凡的勤奋和杰出的教育才华,回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和思考。尽管中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中美教育的许多相似之处。了解这些相似之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教学确是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职业。

我们经常说“学习雷锋好榜样”,这位大鼻子“雷老师”也实在是个好榜样,值得教师和家长向他学习。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就是获得力量;也许将来会创造奇迹。

真心希望“成功无捷径!”成为每个老师的座右铭,成为每个老师心中的一个坚定的信念。

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4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位平凡的教师在讲授自我这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及感悟,其中并没有刻意煽情的文字。但细细想来,其中还是有很多小的细节表现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专注与热爱。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教书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可是对于雷夫来说,教书是一件让人觉得幸福的事。

一间教室的容量能够很大很大,他能够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是一位特殊的也很成功的外国教师说的,从他的身上我懂得了教室和教室是不一样的。正如伊建立在为本书写的序中提到的,“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资料;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教育上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的人在讲台上站了一辈子,甚至获得了很高的学历、职称,却始终是个门外汉。他可能干得风风火火,却可是是一个附庸者,所以也是无力者。这一点,只要看一下那些年年获得“优秀教师”称号、甚至著作等身,但班里的孩子们叫苦连天,包括自我的孩子也很成问题的教师,即可得到验证。这样的人,教室于他们只是一个讲课的场地,他们天天站在教室里,却从来不能影响到教室,所以,40平方米的教室永远仅有40平方米。

看一下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教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雷夫正是以他对教育无法比拟的热情将不足40平米的教室无限延伸,使得那里成为了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在化学实验上,一个小女孩因为找不到灯芯而苦恼,眼里含着泪水。为了不让她掉队,雷夫教师决定停下来帮忙她。由于灯芯太小,所以雷夫将头靠的离酒精灯很近,由于很专注,连头发烧着了都没有发觉…。

其实这样的事可能很多教师也都能够做到,我真正感动的不是这个故事也不是插图,而是插图下头的那是几个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

也许一个教师几十年如一日的从事教学并不鲜见,也许一个教师为了工作而做出牺牲也实属正常,可是一个教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于教学,并且将这种专注视为是正确前进方向的指引的话,那么这位教师已经超越了这个单纯的职业,而将其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并且将这种精神转变为了自我的信仰。我想这才是教育的真谛。雷夫就是这样一位教师,一位可敬的教师楷模!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是一本让人热血沸腾的书,他天堂般的课堂、这间教室的不可思议确实是我看到了教育事业蕴含着无限潜能。我们常说,数学源于生活,其实,教育也源于生活。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

56号教室的奇迹读后感 篇5

通过阅读美国传奇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我得到了许多的震动和感悟。

一名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坚守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这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热爱孩子,为孩子为工作做出牺牲,这种情况也很多。然而,为什么拉尔夫也取得了同样的成功,创造了56教室的奇迹,而我们大多数老师却做不到呢?

雷夫全身心地投入到帮助孩子的教育事业中,并以此为奋斗的目标且乐此不疲。当看到在自己的辛苦努力下孩子们的点滴进步,让雷夫老师感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我想,这不是“56号教室的奇迹”,更应该称之为“56号教师的奇迹”。

通读全书,我感受最深的是书的第一部分“家最温暖”。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学生觉得教室和班级都像家一样温暖?我们的学生是否把我们当做自己的父亲母亲一样的信任?

我想大多数老师和学生从未有过这种感觉。这正是拉尔夫先生取得巨大成功的先决条件。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始终要让孩子服从,让学生服从指挥,规范自己的言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老师会非常严厉,相对甚至严厉地批评学生的错误。让学生对老师有种敬畏感,从而不敢亲近老师,那么,老师的目的达到了,学生们确实乖乖听话了,可是孩子们内心对老师是恐惧的,有问题不敢问老师是在我们的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情况。

对比雷夫老师,他却“以信任取代恐惧”,让孩子能真心实意地相信他。也正因为孩子对雷夫老师的“死心踏地”,让雷夫老师更好地开展“寻找第六阶段”的有效活动,激发了孩子的自我要求意识的提高。

“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和孩子们谈论我们有多负责任,但让他们把信任放在我们肩上。”不管是教导学生还是子女,一定要时时从孩子的角度看事情,不要把害怕当作教育的捷径。

这促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分析自己,反思自己的教学。当我在教室里大声责骂孩子们时,想想拉尔夫先生的56教室。缺少的是恐惧!

通过这本书的细细品味,我对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改正以往工作中的缺点,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从学***助他们,从生活上关心他们,从思想上理解他们,从行动上与他们打成一片,真正成为孩子们最信赖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