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最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十篇)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1-18

最新《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精选十篇)。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读书途径变得越来越便捷。当我们读完一本书后,作品中的思想和故事往往能深深触动我们的内心。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读后感。为了让大家更方便地了解关于“《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的内容,大学生范文网的编辑特意整理了一篇文章,希望能与你的家人和朋友分享追求幸福的秘诀!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

第一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第二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第三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第四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第五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今天读了《亲爱的安德烈》。

这些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进入18岁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自己和儿子几乎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或者两代外国之间,两代长期不在一起的外国之间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去了?可爱的安安**去了?鸟长大了,就独自飞翔;翅膀硬了,就不那么温顺了。

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乌发青丝**去了?

答曰,随时间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他、教育他、支持他、影响他;是那个怕他饿、怕他冷、担心他千里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把他的幸福当作自己最大的幸福的人。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正的愿望是有一天我长大了,让我的父母因为我而更快乐。

但父母不能强迫自己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不能强迫任何人成为我们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的关系,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验,你还没有开始走这条路。

因此,孩子们有自己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亲密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

父母只是鸟巢,而不是它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所以不要试图澄清孩子的每一个想法,不要问他有多少秘密他不知道,否则他会陷入深爱得悲哀境地,问得太多,但要知道,问会导致反抗和逃避。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凤凰涅槃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即使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摔倒站起来,那也是一种奢侈。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

他有没有先读爱情**再谈恋爱的感觉?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安德烈变了,但他母亲没有对自己说,他是不是变得更加浮躁、更加烦恼、更加堕落、更加务实、更加成熟、更加幸福?妈妈关心的是,她再也不能享受拥抱和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觉了!

爱要占有,占有是一种约束,爱希望回报,回报是一种要求。爱有时会变得咄咄逼人。既然是侵略,就不可能真正面对彼此的独立和平等,不去强迫或冒犯。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好,就可以理直气壮?

你还认为如果我爱他,我可以肆无忌惮吗?对于被爱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不想把自己定义为侵略者或侵略者,所以他们更愿意整天和朋友在一起,不得不面对父母,带上耳机。

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

龙应台的《目送》,写的还是太伤感了。所谓父女母子的场景,就是看着他所爱的孩子越走越远,他的背告诉你,你不必追他。

有时父母总是不计代价地付出,孩子走远了,感到无限的凄凉和凄凉。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回报,但请允许我用我自己的方式。

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她说,我在听,我不会违背我的意愿告诉你,这只是出于礼貌和孝顺。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2)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龙应台用了这一句话来描写她与她儿子安德烈之间的代沟。年龄以及文化的双层代沟让他们母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难上加难。我觉得这在我们学校的学生和家长中也很常见,特别是像我这种家长是来自中国的学生,因为我们和我们的家长的文化背景就会不一样。

这本书收录了36封龙应台和安德烈给互相写的信。他们由于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所以两个不熟悉的人就通过写信的方式来拉近距离。他们在信中会分享自己的一段经历,生活中的一个故事,或是对某件事情的观点。他们也会一起回忆他们之间的记忆。这两个不同的人用这些方式找到了许多的共同点。

让我最能产生共鸣的是在第二和第三封信中,龙应台和安德烈都分享了一个看比赛不知道支持哪个国家的故事。在别人问我是从哪里来的时候我也会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说美国也对,因为我的国籍是美国而且我从小接受的也是美式教育。不过我自从在上海出生以来就一直住在这里,我虽然有时会回去看我住在纽约的外婆,但是回去的感受也不会觉得是回家,而只是去旅游,因为在我的心目当中,我的家在上海。

通过与儿子互相写信,龙应台说,“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我认为在这句话中,“认识”的意思其实是“了解”,因为他们其实已经认识了十八年,却是第一次真正的了解了对方。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3)

这本书是我去表姐家玩,在她家的书柜里看到的,姐夫是一个高中的语文老师,极力推荐这本书,说他的学生看了都很有感触。拿回来看了之后还真有不少收获。Www.1467.COm.Cn

这本书主要是讲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返回台湾,就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长。等她卸任回到儿子身边,安德烈已是一个一百八十四公分高的十八岁的小伙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一点“冷”地看着妈妈。他们是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他们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失去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龙应台一定要认识成熟的大学生安德烈。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时间互相通信。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收入此书的的三十多封书信,感动了无数被“亲子”之间隔阂与冲突深深困扰着的读者。本书为读者弭平代沟、跨越文化阻隔、两代人沟通交流带来了全新的思维和方法。

平时生活中也听到很多w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小孩不懂事,不努力,而孩子们也抱怨家长不理解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的父母都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从而引发了一些不愉快的家庭事件,有的孩子还离家出走。

在我身边就有一些很真实的例子,所以看到这本书我就特有感触,好像是把钥匙打开心中的锁,因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不合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亲人变成敌人真的让人无法想象。从这本书中我看到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尊重,我想这是现在很多中国家长很难做到的,他们往往以爱的名义去剥夺孩子的自由,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所以就应该听他们的,否则就视为不听话,不懂事。

我个人觉得这反而会让孩子有叛逆心理或者会觉得压力很大,好像做的一些努力都是为别人,很被动,当这种压力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选择逃离,也就引发了一系列的悲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缺少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其实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做到这一点。在这本书中还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希望这本书会给你们也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以下是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700字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4)

《亲爱的安德烈》细细品读此书,发觉其少了一分《傳雷家书》的严肃,多了一分眷恋,多了一抹亲情。这样的书,令人爱不释手。年龄、国藉、环境、文化背景,这一道道难越的障碍下,却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却是36封书信散文,却是理性与感性的碰撞,却是东西文化的差异的体现。

他们在自由散漫的气氛里讨论着城乡差距,讨论着欧洲与中国的人人思维与集体思维,讨论着种族认同及归属,讨论着理性的香港是否有文化。可以他在她面前抽烟,可以在她对面述说恋爱与学校的苦恼,可以忘记这令人厌烦的辈份关系,进行一次次的心与心的交流。

亲情之爱,人生之爱,能拥有一位可以倾听你的心声的母亲,足矣。安德列是何其幸运,有一个努力进入他世界的母亲,能在二十几岁的年纪体会亲情与人生的大爱。

这是许多人一生都不会有的,他们不知连结的重要性,只能例行公事般的交往,只能在电话里进行那寥寥无几的问候,只能用那与生俱来的本能去爱对方,去爱一个你并不认识,只是在一个屋檐下相处了十多年的一个陌路人。这样的爱,是我们期待的吗?

作为轻狂桀骜的零零后,我们用最新的手机,穿最潮的衣服,听最燃的音乐,自以为早已站在世界的最高点,自以为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飘飘然的我们想飞上天与太阳肩并肩,却忘了是谁一直在拼尽全力将我们顶到如今的高度,获得当下的一切。

亲情之爱,人生之爱,我们与父母永远都有连结,自呱呱落地时,脐带便是那有形的丝线,将弱小的我们与父母相连;如今,我们长大成人,却对父母的落后嗤之以鼻。再深的代沟也可以消除!龙应台与安德列相隔那么远都能重新相拥,只是相隔几十年的我们很快便能连结。去打一通两分钟的电话,去发一条“我爱你”的短信,去录一个有着我们笑脸的视频,去那冻结在长年累月的沉默里的隐忍内敛的爱。亲情之爱,人生之爱,我们也能在最初的大碰撞和冲击中探索到令人怀念的亲情,能重新握住那宽厚的大手,令人心安,能重新依偎在她的怀里,能吃着她做的小菜,像小时候那样,拉着她不断地叫着:“妈咪,我爱你!”

在这36封书信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第一个十八岁的人,而安德列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在这36封信中,有那娓娓道来时的鞭辟入里的.精妙绝伦,有思考,有感动,有震撼,有探讨。

亲情之爱,人生之爱。有你在我身旁,听我讲着那鸡毛蒜皮的小事。一生足矣。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5)

长大后想做什么?这个问题真是从小被问到大。从前,幼儿园里的我永远回答“画家”。

如果别人继续追问为什么,我便闭口不答。小学之后我的理想动摇了,老师?作家?

我真的回答不出。到了初中,我清楚地知道我的短期理想——志愿高中等等。

十八岁的安德烈面对母亲的追问,给出的答案,似乎比孩子的还要荒谬,“流浪汉,蝙蝠侠,007……”是真的想做那些怪异的不存在的工作,还是和我甚至我们一样,对未来充满疑惑,甚至恐惧?显然是后者。

有时候我常有这样一种奇怪的感觉。坐在家里时,认为自己可以大有一番作为,天地间总有我立足之处。一走在拥挤的街道上,自信尽失,尤其是清晨,在充满上班族的十字路口,发现自己完全只是偌大世界上不起眼的一个学生,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我没有过人的天赋,没有永恒的毅力,如何做出一番成就?

我愣了。

未来的我一定很平庸吧。或许是一个小职员?无业游民?

可能天天被上司骂?忙于各种不重要的小事?龙应台在书中说: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己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

什么意思?但我妈妈似乎也对我说过类似的话呀,当我考试失利时,我曾问过妈妈:“如果以后我成绩不再好了,怎么办?”

妈妈是这么说的:“不论你成绩如何,我们都会永远支持你,没有原因。但我们希望你能努力学习,因为这样你就有选择的权利,而不是被别人选择。

以后,你可以选择你喜欢的学校和你喜欢的工作。只要你喜欢,就值得。”越长大这些话越能触动我,害怕平庸。读后感·可能所有年轻人都害怕平庸,害怕自己每一天都在无意义的重复,害怕自己四五十岁仍一事无成。

但我们在害怕什么?平庸永远是在和别人比,但评价的天平由谁掌握,衡量的砝码又是什么?金钱?

名利?人脉?

平庸,其实是不存在的。别人眼中的“没出息”,在热爱的人眼中,或许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书中说:

在华尔街当银行经理,或者在动物园当狮子河马的饲养员,你是个喜欢动物研究的人,我不认为银行经理更成功,也不认为狮子河马的饲养员平庸。”

动物园管理员是一项普通的工作,但绝不是平庸的。是的,平衡在自己手中,体重永远是内心的偏见。安德烈在那宁静的夜晚,向mm发问,恳求我们的心,我们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对自己负责的。

别再害怕平庸了。

至少我们都可以给河马刷牙。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6)

初识龙应台,源于杂志上的一篇专访,言语中透着犀利和批判。那个拒绝马领导任命,让他回去看书的龙应台,那个总是在边缘充当观察者的龙应台,那个辞官回家带孩子的龙应台……她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她作为女人的角色,而是一个睿智的学者形象。《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学者、批评家、观察家这些头衔之前,她更多的是一位母亲,一位与普通女人无异的,慈爱、唠叨、渴望与孩子交流,却又在孩子的成长中感受着疏离和失落的母亲形象。

书源自于母子之间三年的书信往来,共三十五封,每一封都感情真挚,发人深省。安德烈的观念现在看来与当下的我们并无差异,渴望独立的人格,对前途的茫然,对政治事件的批判,对东西方文化的感知,对父辈观点的质疑等等。我不知道如果是我向母亲提出这样的疑问,她会如何回答我,也许根本没有提出的一天。他们正在老去,而他们所经历的也许比龙应台更多,感触更深但却无法用准确的言语表达,而对孩子的关切与教导就变成了枯燥的说教,或者是野蛮的强制。安德烈是幸运的,她有一个睿智的学者母亲,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化作一封封书信。或许,这些书信的意义在于,她写出了许多人想到却道不明的思考。

书中母子间对于各种事物的讨论,颇有争锋相对的意味,也许正是需要这种相对才能让隔离的两代人相对的迈出步子,向了解靠近。安德烈如此幸运,他的妈妈愿意放下中国人所强调的身段,来与他对话;愿意放开中国人所强调的母亲的权力,来与他对话;愿意试图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与他对话,甚至愿意因为他不同意而不去做让自己觉得应该是由母亲这个身份来做的事情。

一遍遍的阅读也使我一遍遍地思考。在家里,没有知识分子的说理和教条,也绝不是走温馨的母女与父女路线,更像最近播得很火的那则中国移动广告,除却最后那句“不是离不开手机,是离不开你”的煽情桥段。更多时候,是隐藏在说笑和打闹外衣下的交流。

正如龙应台在序言中感慨的那样“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是的,漫长的人生旅途注定了分离飘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在往死亡迈近,人所追求的,是过程的圆满幸福,尽管在历史的长河里是多么的短暂,真正如沧海一粟,虚无缥缈。而对我而言,更多的体会,是现在无论如何是感受不到的。而我能做的,只有闭上眼睛来幸福想象。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7)

漫长的寒假中,我细细品读了龙应台经典之作——《亲爱的安德烈》。

我有为之颤动和发自内心的心灵共鸣。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我觉得无比新奇、见解独到。既有偏激、天真烂漫,又睿智幽默的安德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德烈的生活丰富多彩。他喝酒、聊天、听歌、开派对、旅行我们现在的生活:早起、匆忙上学相比安德烈的自由和舒适,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

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吧。

在书中,只要满十四岁了,就要用“您”来称呼。但是,中国的家长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

“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在书中,龙应台会叫这样的家长去对安德烈说,而不是对自己说,这对安德烈,无疑是一种尊重和鼓舞。

中国父母也应该向龙应台这样的母亲学习。

如果所有人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的懂事和一点点的叛逆,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新式独特的教育方法。学习书中的好方法,给孩子们一点尊重和自由。这将使像安德烈这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避免走弯路。

也可以告诉家长,面对如此艰难的叛逆期,如何正确面对和引导。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8)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情,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知道、不交流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彷佛可以不必了。

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那个小男孩安并不重要,但我可以认识那个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mm

“你为什么不试试看进入我的现代、我的网络、我的世界呢?你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好好思考‘打扮’这件事,买点贵的、好的衣服来穿?你为什么不偶尔去一个你从没去过的酒吧,听一个你从没听说过的**?

难道你已经老到不能再接受新的东西?还是说,你已经定型,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经定型得不能动弹?”——安德烈

这本由36封家书组成的书,不仅跨越了新旧、左右、流行文化和人文关怀,而且跨越了母子两代人的价值观。这是一本很棒的散文集。其实在我们身边,包括我在内,有多少人和自己的父母交流甚少,缺乏适当的形式和机会,以至于两代之间形成了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们会发现,虽然自己已成家,却发现自己越长大越孤单,渐渐的不愿意和父母分享更多的东西,反而身边的朋友或许比父母更加的了解自己。

我们不断接触新事物,渐渐地从父母的世界中走了出来,偶尔的**是例行公事一般的无聊。“最近好吗?”“还好啦。

”“钱还够用吗?”“够。”仅此而已。

我们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但没有人愿意或关心是否应该改变。我想当我们的父母把我们养大的是候,他们永远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

我发现作为孩子,我们不太了解我们的父母。他们渴望了解我们的世界,于是心思急切,于是这样的感觉让我们厌烦,于是我们就会不自觉的离他们更远。但是,我认为,父母所作的一切都来自于深深的爱。

是爱让他们对我们要求太严格,也是爱让他们在成长和独立的孩子面前无所适从。所以,无论外在表现是什么,内在本质都是爱。我们长大了,拥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更应该在自己的世界里尽兴之后想一想,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来让父母感觉到他们子女的存在,也让他们感觉到我们成家立业的后我们是怎么的呢?

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指导我如何面对每天在学校遇到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如果这些书读得好,就被视为教师的爱心、智慧和艺术。

好的老师应该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要了解一群性格不同的人,我们应该怎么做?

在我看来,我们得先蹲下,把杯子里的水倒出来。只有当我们清空自己,我们才能有空间倾听他们的想法。随着现代传媒的迅猛发展和世界的日益多元化发展,很多事情都不是只有一个答案。所以不要用标准答案和学生讨论,因为每个人都不喜欢被说服。

而且我们要善于抓住机会进行有效沟通。在沟通时,我们应该把80%的时间用于倾听他们的诉说,同时注意不要以权威自居对他们发号施令。

《亲爱的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

……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菲力浦在第34封信《独立宣言》中总结归纳出一个非常精辟的结论:欧洲人看人是看年龄的,只要满十四岁了,连老师也要用“您”来称呼学生。但是,中国的家长和老师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而是刻意的去强调辈分、尊卑,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永远不能得到尊重,永远只能选择服从。

在中国人眼里,孩子只能算是个人物品?中国人之所以不肯尊称一个14岁以上的少年为“您”,仅仅是为了保全那点少的可怜的面子吗?顺着菲力浦的遭遇**下去,我又发现了一点,那就是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

“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诸如此类,真是可笑,这到底在夸谁呢?

别以为对方是“小孩”就可以剥夺他的努力和成就!“小孩”也是人,也是有资格获得尊重的人,也需要平等的对待,难道所谓的“人人平等”在孩子身上就不适用了吗?!由此看来,在东西方在对待孩子的观念真的有着巨大的反差。

文中的龙应台理智、开明,安德烈年轻、奔放,有自己的主见和生活。母亲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引导和影响儿子;儿子用自己的风尚和活力感染她,开阔她的视野。两代人不同的生活经历相互碰撞,母亲认识了18岁的儿子,儿子也走进了30岁母亲的世界。

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影响、相互激励。这是一种和谐的母子关系,也是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想,只要我们努力改变,我们就会和父母、父子、老师和学生一起搭建一座通往彼此世界的桥梁。

雨后的彩虹,就会在桥梁的上空,绽放!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9)

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喜欢。因为安德烈的语气,因为他对母亲的态度。更重要的世,书中讨论的混合文化离我的世界很远,所以我不是很感兴趣。

但是,越读到后边越加喜欢这本书,越加明白为何那么多读者喜欢看他们来往的这36封家书,为何很多母亲和儿女被其中的文字感动。因为龙应台和他的两个儿子,安德烈和菲利普,经历了日常琐事和看似琐碎的问题,这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发生。只是,我们大多数人,大多数时候,选择跳过,而不是直接面对这些问题。

或者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办法像龙应台那样与他们沟通。因此,当我们看到龙应台和她的儿子畅所欲言,我们羡慕他们。当我们看到龙应台在考虑安德烈的各种反对意见时,我们羡慕他。

当我们看到,安德烈可以将自己的心里话告诉母亲,哪怕是讨厌母亲的一些行为时,也会直接说出来,我们一面觉得不该不尊重和辜负母亲,一面又觉得安德烈说出了我们不敢说的,我们羡慕。

在这本书中,我看到了自己现在和父母经历的,也看到了未来自己可能会和孩子经历的。这就像一个人生启示录,告诉我们两代人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面对这些问题是最好的结果。它告诉我们父母的爱对他们的孩子和放手一样重要。

它告诉我们,中国与西方文化的差距。如果两代人生活在同一个国家,他们可能面临代沟。如果两代人生活在不同的国家,不仅存在代沟,还有文化认知的鸿沟。

所有的问题都不是特例,但总有少数人能处理好。所以,我们需要接受,需要提前纳入思量。

每一个孩子长大后都想要快速展翅飞翔,每一位父母却永远觉得孩子永远是孩子。或许,孩子需要飞得慢一点,父母需要把手中的风筝线慢慢地松一松,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摩擦,会有隔阂,但是,各自都努力地去学***,都努力为对方去考虑一点,或许两代人之间才能更和谐,更美满。

我最喜欢第35封信:独立宣言,后面一位叫“小鱼”的读者的来信。她从一个我从未想过的角度剖析了孩子们对独立的渴望。

就像父母年轻时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面对美好的时界,希望孩子能在别人家多睡多玩一样,当孩子长大后,面对新的时界,他们也会希望有一段自我独立的时间。这样的换位思考,这样的将心比心更让人动容。我们大多数人面对的是孝道和道德,一种**的爱,一种压力的爱,一种没有选择权的被动接受的爱。

就像一位读者说的:“他们是很疼很疼我们,但将情感隐藏得深深的传统中国式父母。那种负担,那种责任,那种内疚,让孩子窒息。

”文章写到一半,得知一个坏消息,一瞬间,心里只剩害怕、难过、茫然,什么思考都没有了。

我想永远做个小女孩,躲在温暖的羽翼下。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二

汤杏枝“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

”“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我猜想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对于家里正有二十岁子女的中年人,这样的句子无疑是写出了你的心声,一下就触碰到你灵魂深处,唤起你强烈的情感共鸣,这是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之二《亲爱的安德烈》中的句子。

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之一《孩子,你慢慢来》,浅显,温馨,她用款款深情的文字,絮说着一个母亲的幸福,带着我回味了一个个幼儿成长的画面,以至于我欲罢不能,一天就读完了。之后,便迫不及待买回来了《亲爱的安德烈》。

安德烈是龙应台的长子。在四年的分居后,安德烈从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年轻人。他与母子的亲密关系突然变得陌生而充满距离。龙应台为了认识这个青年安德烈,就和大儿子约定以通信的方式共同写一个专栏,《亲爱的安德烈》就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共写三年专栏的成果:里面收录了母子之间的36封家书,还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以及他们对读者的回应。

这36封信反映了母子的碰撞,以及中西文化对个体意识形态的影响。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美学、时事政治、城市文化、爱情观念、学***等等交流了各自的看法,内容广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世界小到吃饭穿衣,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读来都能受到启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适合父母和青春期孩子共读的好书!

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和大多数父母和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儿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代沟,让龙应台觉得他们之间有一道无形的墙。安德烈是20岁左右年轻人的代言人,而龙应台是50岁左右父母的代表,他们在生活背景、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文化品位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甚至冲突激烈。然而,尤其令人钦佩的是龙应台的智慧。她通过坦诚的书信交流填补了代沟,从而进入了一个20岁孩子的情感世界,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她的母亲。

事实上,代沟几乎存在于家庭中。如何通过沟通达到理解和宽容,确是需要长辈们认真对待。

龙应台不愧为“华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笔”,她对万事万物有着深刻的洞察能力,书中有许多闪烁着智慧火花的神来之笔,如:

关于学习:“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选择的权力,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时,你就会有成就感。

当你的工作给了你时间,又没有剥夺你的生命时,你就有了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关于婚姻:“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言之,最好她不是你必须面对的风暴。”

关于处事:“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此人可能是您的上司、同事或下属。这个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人。

你每次都要做一个决定:和他决裂,抗争,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

妥协,安不安心?很难在信仰和现实之间找到一条路。你要自己找出来”

…………

这样的文字你怎能不被迷住,所以读完之后我紧接着又买了第三本《目送》,一本思考“生死大问”的深情之作,一本跨三代共读的人生之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0)

“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我们原来也可能在他十八岁那年。就像水上浮萍一样各自荡开,从此天涯淡泊,但是我们做了不同的尝试我努力了,他也回报以同等的努力。我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他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这时《亲爱的安烈德》作者之一的龙应台女士所写的。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她的大儿子安德烈合写的36封家书的合集,在这36封家书中,两母子以通信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思想与看法,并征求对方的意见。信中还有许多引人深思,感慨万分的道理和句子,像第26封信《孩子,你喝哪瓶奶?》中,龙应台给安德烈举了一个例子,你是追赶坏的,还是去享受好的呢?还有在最后一封信《伟大的鲍勃迪伦与他妈》中,安德烈说了一句话“马克吐温说:‘我判断一个人的品格,不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高的`人,我看他如何对待比他地位低的人。”

这本书还有很多类似的引人深思的好句,激发人们的思维。在书中,我看到许多读者的来信,除了表示感谢,还有许多的认同与争论,读者与书本一起成长。

这本书非常的有益,它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也让我知道了作为母亲,她们的担心,她们的关爱,她们的严厉等等,背后都藏着一颗爱我们的心。当然,这本书也谈到了许多世界时事,丰富了我的知识量,也让对这些事情的看法有所改变,让我今后更加公平地去看待这类事情。

良书,就是益友,这本《亲爱的安德烈》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重新认识了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