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水的大班教案9篇

水的大班教案

发表时间:2024-02-23

水的大班教案9篇。

老师的部分工作内容就有制作自己教案课件,因此我们老师需要认认真真去写。教案是成功教学的必备条件。为了充分满足您的需要我整理了以下信息:“水的大班教案”,你会发现有用的知识和信息!

水的大班教案 篇1

适用范围:

复习音近的拼音字母(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和生字。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游戏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拼音卡片,和有关的生字卡片。

操作过程:

(1)导语: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是顺风耳。请听仔细。

(2)老师或小老师报音,其他同学找出相应的声母、韵母、音节或生字卡片,边举起卡片边迅速读出来“找到了,找到了aoaoao”。看谁找得对、准,读得快、准。

(3)这样能帮助学生区分浙江方言中较难分辨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提高学生的听音辨别能力,培养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活动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思想,这学期我们实施了教学案一体化的改革试验。

根据新课标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我设计了这一课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

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由于这节课是第十章的开篇,是无线电常识的基础。也是前电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和学生的认知、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学生表现积极。课前的学案学生做的很好,同学之间也做了探讨和交流。

在上课时基本是学生在带动课堂的节奏,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表现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说出电话的具体工作过程,这样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加深。例如不能简单地说:话筒是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听筒是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而是进一步追问话筒是怎样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的。听筒是怎样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的。这部分细节学生是通过自学很难掌握的,这就需要老师的点拨——话筒通过炭精粒电阻的变化来改变电流的,同时利用电阻器与之比较,把听筒和扬声器进行比较,学生就易于理解和掌握了。

如果说这节课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我认为第一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第三、课堂的节奏是由学生来控制的。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课堂学生的展示较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需要提高的。

水的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探究画面中人物造型的变化与折纸方法的关系,感受其中的趣味。

活动准备

1.长方形桌子4张,幼儿14名,小筐4个,小型吸铁石若干,记号笔15支,黑板一块。

2.两种浅色的纸,其中折好的长方形纸42张、没折的纸(如A4纸的1/4大小)同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观察理解,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造型

1.幼儿表述自己喜欢画什么。

孩子们,你喜欢画画吗?你认为自己最能画什么?

【此问题切中幼儿的已有经验,能很快使活动进入正题。】

2.幼儿理解并绘画“顶天立地的小人”。

(1)教师:今天,我们来画一个“顶天立地的小人”。

(教师观察幼儿是否理解“顶天立地”,一般情况幼儿都能理解与表述,教师亦可借助肢体语言帮助幼儿理解。)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人”的造型。(如图1)

(此时,教师可以留意每个孩子观察的特点,请观察完的幼儿举手表示“观察完毕”。)

1. 幼儿在画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

教师请幼儿找出小筐内的纸(没有折过的),把观察到的“小人”画在这张纸上。

(教师边交代边取走图片,观察幼儿绘画的过程和结果,留意幼儿观察后所画出的“小人”造型。等幼儿画好后,可以取出图片让幼儿对照。)

【设计意图:1.此环节虽然让幼儿绘画的是简单的单线小人,但挑战的是大班幼儿的观察习惯与观察技能,认真观察并善于倾听的幼儿能准确表现自己看到的图片。2.强调“顶天立地”是为下一环节在折纸上画“小人”做准备,为探究其趣味性埋下伏笔,否则幼儿容易受折纸的“地平线”因素影响,而让趣味丧失。】

二、观察讨论,发现“小人”造型的变化与折纸的关系

1.幼儿第二次在折纸上表现“顶天立地的小人”。(如图2)

(1)教师:请你取出另一种颜色的纸(折好的纸),再次把观察到的“小人”画在这张纸上,而且要增加一个要求:不准打开这张纸。

(教师观察幼儿是否理解新增的要求,可请幼儿取出纸进行观察,发现纸是折过的,继而帮助幼儿理解这次是在折过的纸上画画。)

(2)幼儿在折过的纸上绘画。

(教师观察幼儿纸张摆放或选择绘画的位置,同时留意幼儿第二次绘画表现的对象是否比第一次更仔细,随机表扬、提示。)

2.幼儿观察打开折纸后“小人”的变化。

教师:你画的“小人”怎么了?他画的“小人”为何没有断开,你画的“小人”为何断开了?想一想,断开的地方为何不一样?他们断开的地方都是画在哪里的?

(教师从幼儿作品中选出几幅,在幼儿观察比较后引发思考。尝试寻找作品断开的原因,进而观察发现画在折线上的部位会断开。)

3.幼儿思考并尝试连接断开处的方法。

教师引导:有没有办法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断开的地方连起来。(当幼儿想出用线连接的时候,教师可以请幼儿上来示范,继而请幼儿用连线的方式把自己的作品画完。如图3、图4)

2. 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同伴的作品,说说他们分别把“小人”的哪个部位变长了?

5.幼儿第三次在折纸上绘画。

(1)教师:如果再给你一次画画的机会,你想把“小人”的哪里变长?

(教师根据幼儿的想法提示幼儿:如果要把某个部位变长,必须把它画在什么地方?幼儿会说折线上。)

(2)鼓励幼儿再画一次:比一比,这次谁画的与众不同,变化最有创意。

(教师观察幼儿再次在折纸上进行绘画,看看谁的作品有创意:如脸部器官变形、头发变形、身体的几个部位同时变形等。)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幼儿在观察同伴作品的过程中自己发现“变”与“不变”的原因,发现“变”的不同,寻找变化的关键“秘密”。继而通过第三次绘画,让幼儿体验变化的乐趣,从无意绘画转向了有意想象与创造。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幼儿必须调整自己的绘画方式或技巧,这对幼儿空间方位、创造表现又是新的挑战。】

三、欣赏作品,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1.幼儿欣赏、比较同伴的作品,发现与众不同之处。

(教师与幼儿再次欣赏、交流所画的“小人”,将有创意的作品进行分类张贴,教师要尊重幼儿对同伴的评价,切忌以自己的评价标准左右幼儿。)

2.幼儿再次思考新的问题并延伸操作。

教师提示:如果把纸换个方向会怎么样?再折一下会有什么变化?

如果尝试画别的东西,又会有什么好玩的发现?

小筐里最后一张纸是送给你们的,带着这张纸回去试试吧。

【设计意图:由于快乐始终伴随着整个活动过程,活动结束时请幼儿取出小筐里的最后一张纸带回去,让他们带着新的问题、带着探究的兴趣继续以后的活动。幼儿在逐渐了解了变化的“秘密”后,他们创造的天地就此被打开,以后,他们可以改变对象,改变折法,改变纸的方向,由此会有更多的“小人”……】

水的大班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尝试用乐器合奏歌曲,并能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进行指挥。

2、喜欢和同伴共同游戏,感受小乐器合奏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已熟悉歌曲旋律、接触过碰铃和沙球、对基础节奏型有所了解

(材料准备)PPT、乐器(碰铃、沙球)

重点: 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进行指挥

难点:尝试根据指挥用乐器合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指挥》(指导:转音部分、开心的表情)

二、演奏:小指挥

1、提问:歌曲里的小指挥指挥了哪些乐器?(笛子、二胡、钢琴)除了指挥乐器还指挥了什么?(小朋友唱歌)

小结:原来小指挥指挥了整个乐队,里面有演奏各种乐器的人,还有唱歌的人。

2、说说挑挑小乐器

提问:我们教室里现在有碰铃和沙球,你们觉得分别用什么小乐器表演吹笛子、拉二胡、弹钢琴比较好?

小结:笛子和钢琴的声音比较清脆,就像是碰铃发出来的声音;二胡的声音比较粗犷,就像是沙球发出的声音。

提问:那么有什么好方法来表现唱歌呢?

幼儿自主小结:我们可以一起演唱,也可以是几种乐器一起表演,或者一边演奏乐器一边演唱。(如幼儿无答案,教师协助小结)

3、 听听选选节奏来(重点)

提问:还记得我们有哪些比较常见的节奏吗?(可请幼儿拍手表示小结)

教师可提供较为简单的节奏型让幼儿来共同熟悉一下。(视情况而定)

提问:如果你是小指挥,你喜欢用什么样的节奏来指挥小乐器演奏《小指挥》,和好朋友们一起讨论一下,四到五人一组,大家轮流做做小指挥,一会儿请每一组上来表演表演。

幼儿讨论演奏,教师巡回指导。

4、 看看我的小指挥(难点)

我们先请几名小指挥来试一试好吗?(根据幼儿所出现的的问题或优点来小结)

小结:小指挥的手势要简单要让人看得明白,既要让其他人知道你在指挥谁,还要让人家知道你在指挥什么节奏。

过渡:现在老师先来做做小指挥,请三个小组的宝贝们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乐器,然后按照自己想表演的部分站好,仔细看看老师的指挥,根据老师的指挥来一起演奏小乐器。(三组轮流)

三、延伸活动

过渡:相信你们看了王老师怎么做的小指挥,你一定也学到了一些指挥的本领是不是?那我们赶紧回到教室里再和好朋友们一起到音乐区角里、还有表演性游戏里玩玩小指挥的游戏好吗?

个别幼儿做小指挥,自主选择节奏型进行指挥。

水的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激发探索思考问题的兴趣,学着独立思考、判断,并能围绕一个话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注意倾听。

2、逐步树立规则意识,形成初步的自控能力。

活动准备:六幅图片,电子琴,图书

活动过程:

—、引出主题:

你们看过电视〈Discovery〉吗?里面讲了些什么?

〈Discovery〉节目的内容告诉我们许多关于我们人类以及自然界中各种有趣的事情。今天我们来做个〈Discovery〉的游戏,这个游戏也可以让我们学到本领。待会儿我提一个问题并给你们三个答案,你们先动脑筋想一想,你认为三个答案哪一个正确就坐到各个座位上去。比如选择第一个答案的小朋友就坐到贴数字1的地方,选择第二个答案的小朋友就坐到贴数字2的地方,选择第三个答案的小朋友就坐在贴数字3的地方。听明白了吗?

二、游戏:小小Discovery

(一)出示图—:〈感冒时最好怎么做〉

1、宣布题目和三个答案:

a、多吃东西

b、多看电视

c、多休息

2、要求听动令,选择相应区域的座位。

3、各方表述自己的理由。(可展开讨论)

4、宣布正确答案,(配上背景音乐)向选择正确的幼儿表示祝贺。

5、对幼儿遵守规则情况进行讲评。

(二)出示图二:〈蛇没有鼻子,它们是怎样闻气味的?〉

1、宣布题目和三个答案

a、张大嘴巴

b、伸出舌头

c、闭上眼睛

2、过程同(一)2—5

(三)出示图三:〈美丽的雪花是由薄薄的冰晶组成,每一片雪花都是〉

1、宣布题目和三个答案

a、是相同的

b、是不相同的

c、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2、过程同(一)2—5

(四)出示图四:〈狮子为什么吼叫?因为他要告诉来访着〉

1、宣布题目和三个答案

a、我要吃掉你

b、我不欢迎你

c、我要睡觉了

2、过程同(一)2—4

(五)出示图五:〈玩热了,怎样最解渴?〉

1、宣布题目和三个答案

a、吃冰激淋

b、喝橘子水

c、喝冷开水

2、过程同(一)2—4

(六)出示图六:〈会开屏的孔雀是〉

1、宣布题目和三个答案

a、是雄孔雀

b、是雌孔雀

c、雄孔雀、雌孔雀都会开屏

2、过程同(一)2—4

三结束

通过〈小小Discovery〉我们知道了许多有趣的知识,而这些题目是从哪儿的呢?(出示图书)对,是从图书上看来的,书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和事情,待会儿我把书放在图书角里,大家可以继续去看。另外我们幼儿园图书室里有许多图书,欢迎大家以后看到有趣的书来介绍给大家。

水的大班教案 篇5

一、主题的形成:

“六一”节过后的一天,杨凡穿着一件挺特别的衣服,她立刻吸引了许多幼儿。杨凡得意地说:“看,这是我参加演出的服装”。立瑜羡慕地说:“真漂亮啊!这件衣服是用什么做的?”晓茹不屑地说:“我妈妈前几天给我买了一条裙子,比你这件还好看呢?”男孩陈业也忍不住地说:“我姑姑送给我的运动服上还有天线宝宝呢!”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说开了。我意识到孩子自发生成的这一问题十分有价值。服装的主题由此诞生了。

分析:服装主题的萌发、形成的关键在于教师对幼儿行为的敏感和对其发展水平的了解。教师善于倾听幼儿交谈、及时捕捉他们兴趣热点——适时介入与引导,有意识地将几个幼儿的兴趣点转化为集体的兴趣点,使幼儿对探索服装投入更大的热情。同时,教师更应为幼儿提供更多探索机会,引发幼儿的“问题意识”。

二、主题的进行

 1.各式各样的服装

主题产生后,几个幼儿便自发地注意观察并与同伴讨论起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服装。个别幼儿还带来照片、图片。还有些幼儿在绘画活动时也描述着自己看过的服装:“看,今天我画的是太空服”。锦超指着自己的画说,“什么是太空服?”书齐不解地问道。为了满足大部分幼儿交流分享的需要,激发他们更大的探索欲望,我便在教室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区域——娃娃资料区,鼓励幼儿把更多的关于服装的信息资料展示在这里。幼儿在娃娃资料里分享着同伴的信息、经验。

分析:幼儿对服装的探索有着强烈的愿望和好奇。教师巧妙地为幼儿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创设了娃娃资料区,充分调动了幼儿在探索活动中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提高了幼儿查找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调整、丰富了幼儿原有的认知结构,拓展了思路。

2.会说话的服装

一天,晓茹带来了一套妈妈穿的警服放在娃娃资料区中。这套服装立刻吸引了许多幼儿,他们纷纷围过来议论起来。本来,服装这一主题的产生因女孩而起,班级有些男孩的关注较少,看到这套警服后,平时爱当警察的男孩更是兴奋不已,禁不住动手摸摸这套警服的领花、肩章。锦超甚至想把它穿到身上。听着、看着幼儿这童稚的言语、动作。我不失时宜地说:“这套服装会说话呢!晓茹的妈妈一穿上这套服装我们就知道她是警察”。“还有哪些服装会说话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便借此机会提议幼儿去收集特殊性行业的制服及图片资料。几天来,幼儿通过爸爸妈妈及一些其他的途径收集到了各种制服和图片,并初步学会根据服装判断其职业、特点。

分析:教师真正从幼儿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和支持幼儿。能站在他们的立场赏识他们的思维、见识。使幼儿充分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而不是遏制、压抑幼儿,从而使幼儿得到更充分的满足。教师还能及时以开放式问题给予引导,鼓励幼儿深入探索、质疑和释疑,从而使幼儿产生不断的探索欲。

3.小小服装设计师

幼儿对于服装的兴趣愈来愈浓厚。他们欣赏完幼儿时装表演的VCD后,对于时装表演也跃跃欲试。于是,我就组织他们收集各种设计服装的废旧材料。教师、幼儿、家长收集来的材料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特别是有我们山区觉的种植物。于是幼儿便开始动手制作各种服装,有布条条裹成的迷你裙,有纸箱、盒子做成的机器人,还有柚子皮设计成的土著人的帽子,他们甚至突发奇想地把植物的花、果、叶点缀在设计的服饰中。幼儿充分地想象着,大胆地创作着,深深陶醉其中,感受着服装的美。

分析:在探索“服装”的过程中,幼儿产生了新的探索内容,萌发了做服装的愿望。教师能及时鼓励幼儿收集材料,引发幼儿与材料产生互动,使幼儿在主动深度中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方法,自由的选择材料,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大胆表现着对服装的理解和创意。这真正激发了幼儿的学习热情和不断努力的意愿,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使思维真正的“活”了起来。

水的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转印的方法表现瓶花。

2、能大胆用色,体验作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对方形、圆形,线条等涂鸦感兴趣,并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转印底板、铅画纸、水粉画笔每人一份。

2、水粉颜料(每组两种颜色)、范画及背景音乐。

3、擦手毛巾每桌2条、一次性桌布、青菜桩。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形式,激发幼儿作画兴趣。

1、今天我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范画)你们觉得美吗?美在哪里?

2、你们知道这么美的画是怎么画的吗?(幼儿说)

二、认识操作材料,示范讲解。

(过渡语)刚才呀,小朋友说了很多办法,现在请你看看我是怎么画的,是不是和你说的一样呢?请看仔细喽!

1、教师示范转印花瓶,强调作画要求。

(1)在转印底板上涂色。(出示转印底板)问:这是什么?(花瓶模型)(出示画笔)问:那这个又是什么呢?(画笔)好,那我们就用画笔在这花瓶上涂色,让花瓶变的漂亮一点。教师左手拿花瓶,右手拿画笔,边讲边操作:先让笔刷喝点水,再在瓶子上刷一刷。刷的时候要从头刷到尾,瓶子的边缘处都要刷到。我呀,想给它穿一件条纹衣服,看,先在瓶颈上刷一条,空一点,再往下刷一条,再空一点,再往下刷……瞧,一件条纹衣服画好了。(在示范时,教师可用语言提示幼儿:用已学过的各种简单的线条来打扮花瓶,让你的花瓶变得漂亮一点。并强调刷的时候要从头刷到尾,边缘部分一定要刷到,否则变出来的花瓶是不完整的。)

(2)转印花瓶,强调放上后不能移动,再用力压。

A、现在,我们把瓶子翻过来印在已经准备好的铅画纸上,印在哪里好呢?为什么?(教师按幼儿说的.位置放置花瓶,)这时候手一定要按住,千万别移动,另一只手再在四周用力地按一下,让瓶子和铅画纸有一个亲密地接触。

B、接下来,我们要把瓶子从画纸上拿开。拿的时候不能拖,要往上拿,否则会变形的。

C、教师揭开花瓶。哇,美丽的花瓶出现了。

D、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先在花瓶底板上涂色,再把底板放在画纸上,这样一个漂亮的花瓶就印出来了,我们把这种画画方法叫做转印。(让幼儿学说一遍)

(3)认识印花材料,讨论青菜桩印花方法。

(过渡语)现在花瓶已经画好了,接下来我们该画什么了?(花)那你觉得这花是怎么画出来的呢?(幼儿讨论)

A、认识印花材料。(出示青菜桩)今天,画花用的材料有点特别,看这是什么?(青菜桩)我们就用这个青菜桩蘸上颜料印出各种漂亮的花朵,怎么印呢?

B、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我先从箩筐中拿一个青菜桩,用手抓住上面,在自己喜欢的颜料盆中蘸一下,想好你要在花瓶的什么位置印,然后向下用力按住再轻轻提起就完成了。看,印花时,要有低有高、有疏有密,这样花才漂亮呢。你看,有的两朵挨在一起,有的三朵挨在一起,也有的是一朵花。瞧,一瓶美丽的花就印好了。

C、想换一种颜色怎么办呢?(强调:一个青菜桩只能在一种颜色里蘸,用完之后要放进同色的颜料盆中,如果你想换一种颜色时,就要换一个青菜桩。千万别混着用,否则画出来的画就不好看了)

三、幼儿操作印画:

(过渡语)小朋友,一瓶美丽的瓶花就变出来了,我厉害吧!那你们也来挑战一下吧。

1、那么在你们挑战之前,我想提2点要求:

(1)在给底板花瓶涂色时,花瓶的边缘一定要刷到,否则变出来的花瓶是不完整的,那就不好看了。

(2)在转印时放上底板后不能移动,再用力压。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四、结束活动。

请小朋友把自己画好的画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来当评审员,评价一下你的作品。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手工活动,目的是引导孩子乐意用绘画、折纸、粘贴等多种方法制作礼物的愿望。并让幼儿一起讨论制作的方法和材料。孩子们通过讨论,积极性很高。有了第一环节的讨论,再加上师幼共同制作的步骤图,孩子们在制作时思路更清晰。大部分幼儿能制作出完整的一幅拼贴画,只有3名幼儿动作较慢,用时长,不过在老师的引导下,最后也完成了拼贴画。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引导出制作礼物《啄木鸟捉虫》时,衔接的不够自然,应和幼儿多回忆、铺垫啄木鸟这个主题,再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水的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受味道,并进行联想,感受味道与表情的互通性。

2、发展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活动准备:

1、布置供幼儿品尝的食品(柠檬、糖、苦瓜、辣的花生米)分别分成小份。

2、各种表情卡、小圆镜若干。

3、《找朋友》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讲述故事导入主题。

教师讲故事——《躲在哪里》

根据故事内容进行以下提问:

1、四个好朋友的名字是谁?(酸酸、甜甜、苦苦、辣辣)

2、玩隐身术的游戏藏到哪里去了?(杯子的水里)

3、大厨师用什麽办法找出来的?(尝一尝)

二、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并交流。

1、儿随意品尝食物。

这些好朋友不但和大厨师玩游戏,又要和小朋友玩游戏了,这回他们会藏到哪里呢?快到这边来找一找。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找到呢?

2、鼓励幼儿交流:

(1)他们藏到哪里去了?你们是用什麽办法找到的?

(2)你品尝了什麽?什麽味道?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都用尝一尝的办法很快找到了四个好朋友。这些好朋友呀,不但藏在了我们刚才品尝到的食品里,还会藏在我们平常吃的东西中,小朋友快动动脑筋想一想。

(3)你还吃过哪些食品的味道是酸酸的?什麽是甜甜的?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这麽多好吃的东西,他们的味道有的是酸酸的、有的是甜甜的、有的是苦苦的、有的是辣辣的,那麽你在品尝不同味道的食品时,会有什麽样的感觉?表情会怎麽样呢?请小朋友们再去尝一尝,这会呀老师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面小镜子,你们一边对着镜子一边品尝食品,仔细的观察一下自己的脸部表情,并根据自己的表情来选择表情娃娃。听明白了吗?

3、、让幼儿每人选择一个表情娃娃,带在自己的身上,到老师身边。

教师提问:

(1)吃酸味的表情娃娃在哪里?

(2)吃甜味的表情娃娃在哪里?

(3)吃苦味的表情娃娃在哪里?

(4)吃辣味的表情娃娃在哪里?

然后分别让幼儿举起来,让教师看一看。

三、游戏“表情娃娃找朋友”。

1、教师介绍游戏规则:第一次找到的朋友要和你自己身上戴的娃娃表情一样。

第二次找到的朋友要和你自己身上戴的娃娃表情不一样。

小结:玩的开心不开心?我发现表情娃娃的肚子饿了,小朋友们赶快帮表情娃娃找到自己喜欢吃的食品好吗?快行动起来吧。

2、给表情娃娃送食品。小结:小朋友们的眼睛可真亮,表情娃娃非常感谢咱们小朋友。我看小朋友们都有点累了,快过来坐下休息一会儿。

四、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

教师提问:

(1)食品除了酸、甜、苦、辣这四种味道,还有什麽味道?

(2)你们最喜欢吃什麽味道的食品?

小结:吃甜食多了容易坏牙,小朋友们应该好好保护牙齿,不能多吃甜食。各种味道的东西都要吃,还要注意多做运动,身体才会长的棒棒的。

水的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有兴趣的观察周围居住的房屋,了解它们的外形特征。

2、知道房子的作用,了解城市在不断变化,并乐意将自己所感受的美表现出来,

3、能用完整的语言描绘自己居住的房子。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长方形、三角形卡片、幼儿收集房子的图片或照片

2、建构玩具若干,纸、画笔若干,橡皮泥若干。

3、带领幼儿参观幼儿园周围的一些建筑,并将参观的画面拍摄下来做一套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小朋友在这个世界上谁是你们最爱的人,你们家里都有什么人,你感觉到家的温暖吗?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温馨的港湾,那么你们的“家”是什么样的呢?

讨论我的家,说出自己家里房子的大小结构

师:今天小朋友带来很多漂亮的照片,上面居住着很多人家。你能介绍给大家吗?(幼儿拿出图片相互交流)教师参与讨论。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家,教师引导说明外观特点(如楼房平房别墅、老式石库门等)外面有比较特别的装饰则更好(如雕刻门楼等,如门窗的形状等)

(3)教师小结。帮助丰富幼儿没有提到的建筑物,(如老式房子,雕梁画栋,城隍庙,还有一些欧式建筑、、、)老式建筑所具有的特点。

(4)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房子。(相互讨论交流)帮助幼儿谈体会,如老式建筑的美观,特点等。

(5)让幼儿来谈谈,介绍了这么多房子,你最喜欢哪一种(互相讨论)帮助幼儿体会到到老式建筑所具的民族特点,新的建筑比较美观有比较适合居住的特点,从而感受到城市发生巨大变化。

(6)请幼儿将自己喜欢的房子建出来给大家看,利用卡片,也可利用建筑积木搭建。也可用橡皮泥仿真捏出来。也可用画笔画出来。

(7)也可利用绘画笔画出自己喜欢的房子。并介绍给大家!

活动延伸

游戏:去新房子看一看,把孩子建构饿房子摆出来大家欣赏播放儿歌”跳房子“踮脚走,让孩子体验这些建筑的玩好性千万不要破坏。要好好保护爱护我们的家园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向同伴介绍自己居住的房子这类活动很感很感兴趣,他们不停的说这说那,导致整个活动场面有些难以掌握,这是这次活动混乱的主要原因。以后我在培养幼儿讲话时要分场合“在他人发言时认真倾听,另外,孩子们喜欢建构玩具,喜欢自己建房子,并有成就感,感觉不足之处是孩子在介绍自己搭建的房子时语言不够完整流畅,用词不准确,有的孩子一着急就大大的。如果准备足够量的词汇会更好些。孩子们介绍自己的房子时积极主动,情绪高涨,不停地说这说那,语言不够规范,语速快,个别幼儿吐字不清晰,感觉孩子有些混乱,活动组织的不够有序,可能我在儿童心里方面知识掌握不够深刻的原因,造成的这种混乱局面,以后培养我班孩子学会倾听,听他人发言,尊重他人的意识和素质。加强幼儿的养成教育。

水的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知道年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它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年历、台历和挂历各一份

2、20xx年年历人手一张;铅笔若干支

活动过程

一、以到朋友家做客的形式,引导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1、看课件说一说,这个朋友的家特别在哪里?

2、哪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二、以“年妈妈”赠礼物的方式,出示课件:“数学卡:12、28、30、31、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任务。

1、幼儿看课件:“数学卡:12、28、30、31、365”,并认读。

2、师问幼儿数字与房子有什么关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三、演示课件并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课件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大、小“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

2、幼儿看课件回答问题:

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

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年妈妈给房子起了什么名字?

大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大?

小月房子有哪几座?为什么这些房子比较小?

最小的月是几月?为什么二月房子是最小的?

四、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

1、认识日历、台历和挂历。

2、学习查看年历的方法:认识年份、生肖、月份、星期。

3、幼儿尝试在年历上找到自己喜欢过的节日和自己的生日。

本次活动,目标的.设置具体、有效,可行性强。在环节设计方面,教师将看似难理解的年月日,用课件以及故事的形式巧妙地化解了,使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教师的语言生动、简练,普通话水平较高,声音也十分好听,给在场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一篇:陌生人写人作文

下一篇:感谢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