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2024恐惧读后感九篇

恐惧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24

2024恐惧读后感九篇。

作品就是一本可以开阔视野的好书。 写读后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编为你搜集了关于“恐惧读后感”的相关信息,要获取更多信息建议定期访问我们的网站!

恐惧读后感(篇1)

五年级李彦颖

就在这个星期,我看了一本“小女生悄悄话”系列的一本**《考试恐惧症》。

本书主要讲的是:柳河小学二班学生桂小丫。她从三年级起就害怕考试。

每听到考试,她就浑身发抖,仿佛得了硬皮疾。转学到若山小学后,她逐渐不讨厌考试,每次考试成绩都在90分以上。最后,她终于突现了自己的一大心愿——上《开心辞典》节目,与王小丫面对面。

读了这本书,我受益匪浅。过去,我害怕考试,每次提到考试我都会大吃一惊。而在考试中,会很紧张,常常头脑一片空白。

自从读了《考试恐惧症》后,我渐渐的不讨厌考试了。以前我特别讨厌考试,每次考砸了就得挨批评。但现在我明白了,考试只是与师生沟通的一种方式。

只要你能轻松地享受和表达你的观点,你就能消除紧张。每经历一种考试,就获得一份经验。对未来求学、求职参加各种考试都有好处。

沉着面对人生的没一次考试,与自己内心对话,亮出一个充实的自己。我再也不害怕考试了。

恐惧读后感(篇2)

恐惧比危险更可怕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读了《鲁滨孙漂流记》。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鲁滨孙漂流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鲁滨孙漂不听父亲的劝告,出海贩卖黑奴。他在海上遇难,在船上所有的人中,他是唯一幸存的人。

他流浪到一个荒岛,那里没有房子,没有食物,没有衣服,甚至有一天他在岛上发现了野人的脚印。他靠自己的能力活的能力活了下来,而且在这岛上生活了28年,他在28年后,重返故乡。

**中的主人公鲁滨孙是一个勇敢,坚毅,乐观的人,他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没有吃的,穿的,住的。如果我留落这个岛上,别说活上个三四年,就是几个星期也有问题,恐怕我还没等到弹尽粮绝时,,成了这个荒岛的主人。作家笛福曾说过那么一句话:

“害怕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可怕一万倍。”事实的确如此,如果鲁滨孙被危险吓住,整天闷闷不乐,那恐怕他就活不到回去的那天吧!

小时候我,在老家乡下。有一次,我去孩子家玩,玩得很开心,不知不觉天黑了,我玩累了,高兴地回家了。月亮出来了,把小路弄白了。

我看着自己的影子,想:这么黑的时候这里有鬼吗?越想越怕。

我提心吊胆,总感觉有什么在跟着我,又不敢回头看,耳边还响起风吹过树时沙沙的声音,我吓得坐在地上“哇”“哇”的哭了起来。不知奶奶是因为看我回来这么晚,出来寻找我,还是因为奶奶被我的哭声吸引过来,把我带回家的话恐怕我会被我自己吓昏过去的。

读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内心的恐惧比真正的危险更可怕。

恐惧读后感(篇3)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直面内心的恐惧》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断断续续看完此书,我觉得收获很大。而且,这本书跟我们所学的人格心理学也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在书中,弗里茨介绍了4种类型的人格: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分裂人格、害怕做自己——忧郁人格、害怕改变——强迫人格、害怕既定的规律——歇斯底里人格。

其实人在不同的时间段表现的'是不同的人格,也包括这4种人格。如果某一种人格过于强烈,那么可能就会导致疾病,只有把握每一种的度,在多重人格中保持一个恰当的平衡,才能取得内心世界的和谐。

《直面内心的恐惧》这本书在叙述四种关于生命的病症时,也逐一讨论了健康的人的片面人格,以及轻微、严重或极端严重的心灵创伤。本书以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知识与经验的理论为基础,来介绍四种人格的典型特质,不采取宿命论或下断语的方式来进行论述,而是从人的特质或性情着手,来对恐惧进行深刻的论述,使之通俗易懂。

在书中,恐惧与畏惧这两个词反复出现,但我没有严格区分其词义,因为这不是本书的重点。有人说害怕死亡,而畏惧死亡也说得通,其中并无太大的异同。通常我们认为“畏惧”是指特定、具体的东西,而“害怕”则指非特定的对象,比较不理性,虽然敬畏上帝与害怕上帝有所区别,但也不是每次都言之成理、斩钉截铁。因此,恐惧、害怕、畏惧、忧惧等都是同一个意思。

在这本书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内容即一个人的人格的形成和自己的童年时光有很大的关系。就是一个人的童年对人的影响是很深远的,特别是父母对自己的影响,可能自己没有察觉,但是它却时时刻刻影响着自己。要想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好的未来,除了要把好的教育给孩子外,自己也需要做孩子的榜样,这会潜移默化孩子的人格,长远地影响孩子。

恐惧读后感(篇4)

摆脱恐惧观后感


恐惧,是一个深深植根于人类内心的情感。它可以是对未知的恐惧,对失败的恐惧,对被拒绝的恐惧,甚至是对死亡的恐惧。人类在面对恐惧时,往往会选择逃避、回避或者对抗。我深信,只有当我们能够摆脱恐惧观,勇敢面对内心深处的恐惧,我们才能够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曾一度被自己的恐惧所束缚。我害怕尝试新事物,因为我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够胜任;我害怕面对他人的评判,始终为自己的外貌、才华或者能力而感到不满足;我害怕面对失败,担心失败会给我带来巨大的伤害。这些恐惧困扰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我意识到,只有当我敢于面对恐惧时,我才能够真正成长、实现自己的潜力。


我记得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公开演讲比赛。当我站在舞台上,面对着满满的观众,我感到内心的恐惧无以复加。我的手开始颤抖,声音也变得颤抖。在那一刻,我几乎想要逃离舞台,逃离这个让我感到恐惧的场景。我深深意识到,如果我一直逃避这种恐惧,我永远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者。于是,我深呼吸一口气,告诉自己:“不要害怕,你可以做到。”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放下内心的恐惧,全身心地投入到演讲中。尽管表现并不完美,但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我成功地战胜了自己的恐惧,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除了面对自身的恐惧,摆脱恐惧观还需要我们积极与他人沟通,经历与他人的碰撞和交流。我曾经担任一个团队领导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我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压力。有时候,我会害怕承担责任,害怕他人的不满和指责;有时候,我会害怕做出错误的决策,害怕自己的辜负;有时候,我会害怕他人的批评,害怕自己的不够完美。我懂得了,只有当我敢于面对他人的评判和批评,我才能够不断改善自己的领导能力;只有当我敢于面对失败和挑战,我才能够成长为一个自信、坚韧的人。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开放沟通和交流,我逐渐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建立起了牢固的团队合作关系。


摆脱恐惧观,并不是说我们要轻率地去面对所有的恐惧,而是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和解决它们。通过正面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行动,我们可以逐渐减少甚至消除恐惧对我们的影响。当我们敢于直面恐惧时,我们会发现,事实上,大部分的恐惧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我们只是因为害怕去面对它们而让它们无限放大。而一旦我们踏出了第一步,我们会发现自己有着无限的潜力和勇气。


从今以后,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摆脱恐惧观,勇敢面对内心深处的恐惧。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都有被发现和发展的潜力。只有当我们敢于迎接恐惧,勇往直前,我们才能够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摆脱恐惧观,勇敢面对挑战,成为真正的自己!

恐惧读后感(篇5)

劳作、精神之剧痛、世俗伦理与信仰、激情、无限弃绝(无可挽回的放弃)、信仰跃迁、荒谬之力(他在承认不可能性的同时信赖着荒谬)、(直视不可能!)。

弃绝并不要求信仰,可以是哲学的,但更高的跃迁需要悖谬。在信仰中我接纳一切,在心志集中于一个愿望,在痛苦中维持着愿望的鲜活,却并不因此而去弃绝的痛苦中栖息,而是安享荒谬之下的幸福。

连读两遍,第一遍读完后懵懵懂懂的,感觉克尔凯郭尔太难懂了,然后紧接着就读第二遍,第二遍刚读完“心曲初奏”就彻底明白了,克尔凯郭尔主要讲了两件事——无限弃绝跃迁与信仰跃迁。

前者无限弃绝跃迁想必读过柏拉图对谈的人都很熟悉了,这就是古代希腊先贤的基本思想,对外物(食物、衣服)等的弃绝与自制。所以克尔凯郭尔说,这可以是一种哲学式的跃迁。

真正困难的是第二境界,信仰跃迁。怪不得很多人都说,看完了克尔凯郭尔的书后开始信神了,在这里我甚至可以狂妄地断言:不读克尔凯郭尔就不明白何为信仰!克尔凯郭尔在短短的篇幅中说尽了信仰的本质!

在这里,克尔凯郭尔将“荒谬”加进来以主观性压制客观现实,用克的话来说,精神已经出现了分裂,承认现实的不可能以及荒谬之力笼罩下的重新得到。

如何重新获得?这便需要信仰的做工了,只有坚定地信,甚至出现一种世俗上称之为“幻象、走火入魔”般的坚定,你便开始拥抱你的信仰,因为信仰的意思是“信!”而不是“不信”,所以在这种自我幻象的世界,我看见了上帝,一种平淡与喜悦,我仍然拥有着失去的爱。

我们可以将其与纪德的《窄门》做对比,《窄门》里的爱表现为将自身献祭式的、将世俗之爱提升为永恒之爱的崇高。在这里,他们当然已经触碰到了宗教与信仰,但是在此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修女式的对世俗的弃绝,这种弃绝并非仅仅存在于宗教中,在非宗教场合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这种崇高之爱,所以这爱更多的是无限弃绝式跃迁,通俗点说,就是极致的“柏拉图式恋爱”。但是《窄门》中究竟有没有荒谬?当然有!她渴望着他们在上帝里真正合一,这就是在弃绝之上的信仰跃迁,所以在信仰里他们崇高的相爱,崇高的相遇,又崇高地抛弃世俗上的一切。

克尔凯郭尔的令人印象深刻的骑士之爱的例子最初更多的是无限弃绝跃迁,因为那公主已经不属于他了,他已经承认到这种彻底的不可能性了,作文所以他不再需要情欲的刺激,比如看到自己所爱之人那种激动,也即,他渐渐沉入一种“自欺”——他并不需要公主了。随着时间流逝,等到公主已另嫁他人时,骑士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完全且正确的跃迁,其实他心里是放不下公主的,他之前一直骗自己可以放得下但是根本放不下(觉得自己放得下的人都是天生没有信仰的天赋),但是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弃绝,于是在长时间的折磨中,骑士进入了我们称之为“走火入魔”、出现“幻象”的状态。他在信仰中重新并且永久保持住他与公主最初幸福的时光,他们永远在一起,并且“在痛苦中维持这愿望的鲜活”。

就像《呼啸山庄》里希斯克利夫一样,他的爱人仍在梦魇中陪伴着他,只是这骑士欣然承受着这现实的不可能与信仰中的永恒这二元对立,在这时,所有人都要在这纯净的、崇高的、无任何利益的、单纯的情感状态前感到浑身的战栗,这是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被完全支配的崇拜以及被压制,在这里,情感被升华为完全的洁净,当然这时你也处在无人可以看到,无人可以探究到,孤身前往的无人之境。

通俗点说,克尔凯郭尔书中所举的骑士之爱的例子就是一种“自虐”“病态”的爱,但是这正是克所推崇的激情,所以克走的是一条极端之路,是一条个人成圣之路。

当然生命中并不是仅仅只有爱情,克尔凯郭尔举的这个例子只是能让更多的人领悟他所说的东西,真正的信仰是更高视角的。用爱情这个角度可以引出关于去世的父母,失去的宠物等等一系列的情感。

总而言之,克尔凯郭尔在西方哲学史中扮演的角色还是很重的。

恐惧读后感(篇6)

当我看到德国心理学家弗里茨-李曼这本书的名字的时候,顿觉眼前一亮,勾起了我心底的好奇,“恐惧”自然是让人恐惧的,到底怎样才能直面恐惧。

在这本书中作者以天体运行的自传与公转、向心力与离心力的四个特征类比人的四个成长动力。“自传”:我们要做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人,肯定自我的存在,与其他人有所区别,个性如假包换,无人能取而代之。“公转”:我们对这个世界、生活与周遭的人敞开心扉,与人交往,也与很另类的人交流。广义说来,就是兴冲冲地活着。“向心力”,即万有引力,也就是我们对永恒的向往。“离心力”。我们随时准备改变自己,肯定所有的变革与新发展;抛掉熟悉的东西,把传统与习俗扔到脑后;才到手的东西,立刻与之告别,一切都是过渡与过站。

恐惧属于生命的一部分,你我都在劫难逃,它以不同的面貌伴随着我们,从诞生直至死亡。我想,恐惧大概是人类最早体会到的情感。当婴儿从母亲黑漆漆的肚子来到这个明亮的世界,本能地大哭,那是恐惧。虽然我们都体会过恐惧,有人害怕置身人群之中,有人穿过车水马龙的马路会感到惊慌,有人会看到毛毛虫就心惊肉跳,也有人惧怕独自一人的黑夜。但我们对恐惧本身了解得太少,这本书把所有的恐惧归纳为四种原型:害怕把自己交出去——分裂人格,害怕做自己——忧郁人格,害怕改变——强迫人格,害怕既定的规律——歇斯底里人格。作者认为所有的恐惧都是由这四种原型衍生出来的,这四种恐惧原型同时也对应着四种对人类息息相关、互补也互为矛盾的动力:保持自我与孤绝疏离,把自己交出去以及归属感;追求永恒与安全,以及追求多变与风险。恐惧与我们如影随行,正是因为我们身处无解的对立情景中。性情与环境,家庭与社会,都有可能成为培养恐惧的温床。

每一个人的恐惧与人格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影响他们的一部分是遗传,另一部分则是后天的成长环境以及人生经历,其中童年的比重不可忽视。所以,我们害怕的,别人往往难以感同身受;他人视为理所当然者,在我们却是挥之不去的阴影。如果我们能多了解别人一点,就会比较宽容,骄傲与自大就不复存在。书中对四种恐惧原型以及对应人格进行了描述。分裂人格——在分裂人格者看来,生活的上上之策就是戴着一顶童话中的魔帽,终其一生隐形于帽子下面。忧郁人格——像鸵鸟一样,他把头埋藏在生命深渊的沙子里,虔诚地相信对方是一个大好人。强迫人格——他们害怕新鲜的事物和新奇的经验,风险、改变和消逝是他们最大的恐惧。歇斯底里人格——他翘首以待新鲜感,不断追求刺激、新奇的印象与惊险,随时臣服于外在的引诱与内心的呼唤。

“毕竟我们每个人的过往都有一个模糊地带,有些人对早年的坎坷心存感激,将之转化为助力,因此成就斐然,难道不该更同情且包容那些没有这么幸运的人吗?”如果我们有勇气一探心田上郁黯角落的究竟,那些伪装矫饰与浮夸将变得一文不值;褪却硬壳,豁然开朗,坦荡荡无所惧,人生才不虚此行。直面内心的恐惧,才能过的坦然,人生也才会更有趣。如果有一个人理清了自己为什么害怕交出自己,因而对生命与周遭的人敞开心灵,有勇气让个性自由发展,主宰自己的生活,然后不再因缺乏安全感而害怕,接着接受了生命事物终将消逝的事实,活得有声有色又有意义,接受世界上以及生活中的规范与法律,知道既定事实毋需回避,但不因此而惧怕自由被剥夺。那么,他在直面内心的恐惧。

恐惧读后感(篇7)

《一种恐惧文化》中主要讲了两方面的“恐惧”,分别是“教师的恐惧”和“学生的恐惧”。然后讲了“恐惧”的两方面意义,分别是“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文中第三十七页讲到“从小学一开始,教育就成了令人恐惧的事情”。老师的恐惧有两个方面:一是面对一个一无所知的孩子;二是面对一群一无所知的孩子。

现代,越来越多的突发事件、新闻热点无处不在暗示着教师职业的“高危”性。特别是在中国,每两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承载着两个家庭、三代人和七个人的梦想。每个孩子都被无形的压力压着,而这个压力对我们教师而言却只是个“基数”,它以“班级人数”成倍地放大,直接压在教师肩上。

这种压力形成的焦虑,在无形或有形中我们又将它转移到了学生的身上。看着那一张张本该天真无邪、阳光灿烂、无忧无虑的脸,每个人心中都会说:“不,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

可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人中之龙,人中之凤”,这又有什么错呢?

我们说“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我们一开始的价值取向就出了问题,我们的目标也出了问题,这样,我们的过程还会“对”吗?

文中第四十八页讲到“我们习惯的诊断方式容许我们靠责备受害者来忽视我们的弱点与无能”。

现有的教育环境和制度只能综合考虑一个学生。但不要忘记,我们不是在教学生,而是教人,一个具有各种社会属性的人;我们不应该忘记,他们最终是改变未来的力量,而不是一台阅读四书五经的试验机。

社会上哪有那么多“人中之龙、人中之凤”,社会的组成就像人体的器官。大脑只有一个、心脏只有一个,而更多的是那些默默无闻,却必不可少的器官、组织,这难道不是我们教育的初衷吗?

恐惧读后感(篇8)

《直面内心的恐惧》这本书在叙述四种关于生命的病症时,也逐一讨论健康的人的片面人格,以及轻微、严重、极端严重的心灵创伤。人的性格气质是讨论时的一个要素,我也把重点放在我们的成长背景上。

本书以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知识与经验的理论为基础,来介绍四种人格的典型特质,不采取宿命论或骤下断语的方式,而是从人的特质或性情着手;性情与生俱来,难以扭转,只有安之若素。

因此,我之所以是我,并不是因为身体构造使然,而是因为我对这世界与人生有一定的看法,一定的行为举止,而这源于我的生命历程;人格由此铸成,并且拥有特质。其中不可逆的是我天生的性情、童年环境、父母亲与老师的个性、社会与社会规范,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塑造出我这个人。书中阐述的人格,若先天因教养者忽视和缺乏良好的示范,致使人格受影响、被压抑,都可以借由后来的发展来补缀,使我们的人格趋于完整或成熟,磨光磨亮我们的生命。

恐惧与畏惧这两个词在本书中反复出现,但我没有严格区分其词义,因为这不是本书的重点,而且我也认为一定要做区分的话,恐怕并不容易。有人说害怕死亡,而畏惧死亡也说得通,其中并无太大的异同。通常我们认为“畏惧”是指特定、具体的东西,“害怕”则指非特定的对象,比较不理性,虽然敬畏上帝与害怕上帝有所区别,但也不是每次都言之成理、斩钉截铁。因此,恐惧、害怕、畏惧、忧惧等都是同一个意思。

这本书是为每一个人而写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家多了解自己与别人,同时要告诉读者童年这个阶段有多么重要。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重新唤起大家重视感觉机能,我想,我们可以从感觉中学到很多东西。

恐惧读后感(篇9)

“科学”的恐惧

——读《瓶中手稿》有感

**故事梗概:

首先,瓶中手稿的第一人称叙述表明,**只是虚构的故事。在故事中,当讲述者登上从巴达维亚港到巽他群岛的船后,他被鬼魂和神灵所困扰。出发时,有阵阵微风吹送。

接下来的很多天,船沿着爪哇岛的东海岸行驶,一路上,除了偶遇几只从大巽他群岛开来的小船,没有任何诱人的事情出现。行程很单调孤寂。一天傍晚,大海瞬息万变,空气变得酷热难耐,一丝风都没有,周遭是想像不出的寂静,叙述者有种不幸将至的预感。

大约午夜时分,一阵巨大的嗡嗡声响起,就像水车轮子飞速转动的声音,船身剧烈震动,一阵阵巨浪朝船梁末端打来,一波接一波地从船头扫向船尾,掠过了整个甲板。船遭遇到了滚滚浪涛,它还被卷入了一个排山倒海的漩涡,那漩涡几乎要把整个船身都吞噬掉。叙述者发现他和一个瑞典老人是这次事故的唯一幸存者,其他人都被埋在海里。

他们在海上漂了整整五天五夜后,他们陷入了沉沉黑暗的黑暗之中,看不到离船二十步开外的任何东西。他们的船坠入一个巨大的漩涡深坑边缘时,他们赫然发现在一个下劈浪头的陡峭边缘,有个大约有四千吨位的巨轮正在打转。那艘船在令人眩晕的浪尖停留了一下之后,就轰然砸向他们的船,一股不可阻遏的力量,蓦地把叙述者抛掷到那条陌生巨轮的索具上。

在这艘船上,他发现船和船上的一切都浸润在古代的气息中,这艘船上的人个个头发灰白,老态龙钟,不知何时何代人士,对他也视若不见。船员们静静地走来走去,就像埋了几千年的鬼魂。船被水流摇动,以极快的速度向南冲去。然后它卷入了一个巨大的同心漩涡。

船在漩涡中打旋,像是绕着一个巨大的圆形剧场转个不休,同心圆迅速缩小时,船骤然坠入涡流,船颤抖着沉了下去。

当初,爱伦·坡的《瓶中手稿》(ms. found in a bottle)出版颇受波折,不过,也正是这篇**不但为他带来了经济利益,缓解了他生活上的窘迫之境,而且极大地鼓舞了他创作的信心。在1833年夏天巴尔的摩《周六访客》(saturday visitor)杂志举办的文学竞赛中,《瓶中手稿》被评为最佳**奖,爱伦·坡获得了50美元的奖金。

评委认为这篇**在语言上具有深远的文学意蕴,堪称一篇杰作,但这篇**直到1833年10月19日才得以在《周六访客》上发表;随后在朋友的帮助下,1836年又被刊载于年鉴《献礼》(gift)上。

在这篇文章中,爱伦·坡模仿了流行的海洋运动,讽刺了约翰·西姆斯船长的奇怪思想。这也是坡第一篇关于科学的文章,提出了一个更严肃的哲学主题。这个故事的叙述者是西德瑞克先生。

这个人名模仿了海洋历险**中的两个主人公的名字,一个是英国**家简·波特的**《爱德华·西沃德爵士海难记》(sir edward seaward’s narrative of his shipwreck, 1831)中的中人公爱德华·西沃德(seaward)爵士,另一个就是约翰·西姆斯船长的科学**《西姆佐尼亚:发现之旅》(symzonia: a voyage of discovery,1820)中的主人公亚当·西伯恩(seaborn)船长。

西姆斯船长假借**之名,提出了一个科学假定:地球是中空的,并且两头贯通,不适宜人居住。西姆斯不但对自己的假定十分认真,而且笃定是正确的。

1826年,在与詹姆斯·麦克布赖德一起发表的“西姆斯的同心圆理论”中,他详细地对自己的假定进行了描述。他甚至想说服美国**在南太平洋进行海军科学研究,以证明他的理论的正确性。

**的叙述者在帆船上的涂抹中露出了“发现”(discovery)一词,意味着他的旅程是“发现之旅”(a voyage of discovery),恰是约翰·西姆斯船长的科学**《西姆佐尼亚:发现之旅》的副标题。至此,我们可以看出西姆斯船长与西德里夫特的旅行有异曲同工之处,并且,《瓶中手稿》也是对当时流行的西伯恩的海洋历险经历的戏仿。

实际上,这种经历只是约翰·西姆斯(john sims)的个人经历,以女主人公的口头陈述为幌子。他的伪科学在坡的科学**中得到了检验。

坡在他的故事中借用了西姆斯上尉的假设。《瓶中手稿》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初,是一篇怪异的海洋历险记,从大巽他群岛中的爪哇岛开始,向东南方向进入那南太平洋,到达南极洲西海岸。它充满了冰川和冰架,靠近地球南极。

在这里,叙述者讲述他的海上奇遇,一场突如其来的飓风之后,主人公所乘的商船沉入了大海,而“我”则神奇地得以脱身并来到一条诡谲怪异的大船上,这条船由一群难以接近的神秘之徒驾驶着一直向南航行。渐渐地,叙述者发现,神秘的巨型轮船处于一个湍急的水流中,水流中间布满了巨大的冰雹,这些冰雹在湍流中形成了一个个堤垒,急转直上,直冲云霄,好像一幕幕天壁。而轮船却像冲进了一个声音震天响的瀑布之中,急转直下,瞬间消失了。

尽管有恐怖,但好奇心仍然盛行,克服了恐惧。他确信他正通向某种令人兴奋知识境界,将能揭示某种从未被发现的秘密。而此时,风依然吹向船尾。

由于风帆高扬,船时不时地会被抛上海平面,简直险象环生,读者的心也随着那波澜壮阔的波涛忐忑难安!忽而是右边的冰块裂开了,忽而是左边的裂开了,读者也头晕目眩,好像自己在围着那个巨大的同心圆打旋,又像是绕着一个巨大的圆形剧场转个不休,而剧场的围墙墙头却隐没在黑暗中,而且高高在上,为目力所不可及。叙述者还没来得及思考自己的命运,同心圆就迅速缩小,突然陷入漩涡,无法挣扎。

大海和狂风以雷霆之势怒吼着,轰鸣着,船颤抖着,最终载着主人公一起“沉入”南极一个巨大的漩涡中。故事至此嘎然而止,让人联想到19世纪科幻**揭示的“地球中空”假想以及凡尔纳笔下的地球内部景象。

除了映射西姆斯的理论之外,《瓶中手稿》还涉及了另外两个主题:鬼船上荷兰水手的传说和先验性发现及其影响的可能性理论。根据鬼船的传说,据说荷兰水手被判在海上航行,直到上帝的最后审判日到来;据说他在暴风雨中在好望角附近,被水手们视为坏兆头。

至于先验性发现的可能性,我们可以在故事发展的整体脉络中感觉到,坡好像对这一点持更加认真的态度,更加相信先验性的存在。叙述者先是自己的船只遇难,而后又在冥冥之中被抛到了一艘鬼船上,用鬼船船长的纸笔记录自己的经历,一切好像预先安排好了似的。正是坡的叙事风格和故事让读者感到莫名的恐惧。

当叙述者感觉到海难时,他有点茫然。他头晕眼花地朝四下里张望着,此时才明白船只遇到了滚滚浪涛。更令他恐惧的是,船早已被卷入了一个排山倒海的漩涡——那漩涡真可怕,把整个船都吞噬掉了。

除了叙述者和一位瑞典老人外,甲板上的所有人都被冲除了大海。船长和他的副手一定是在睡梦中死去的,因为船舱里满是水。没有人援助。

他们两个根本无法使船脱离危险。而且,由于心里老想着船已破烂不堪,随时都可能下沉,他们完全相信,继之而起的巨浪肯定会置他们于死地。果然,他们遇到了另一个漩涡,被另一艘船撞了。

在瑞典老头发现恐怖的场景而惊呼之际,叙述者也早已看到,沿着他们坠入的那个巨大的深坑边缘,一个奇观赫然在望。读者读到此处,如身临其境,身同感受,自己的血液好像凝固了。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在陡峭的海浪边缘,有一艘大约4000吨重的巨轮在旋转。

它昂然屹立在一个比船身高出一百多倍的浪尖上,那艘船在超自然的巨浪和难以驾御的飓风中,照旧张开风帆,驶向下风处。真是让人惊恐万状,他们刚发现它时,只看到了船头,因为浪头正把它从阴森可怖的漩涡里慢慢举起。更可怕的是,它还在令人眩晕的浪尖停留了一会儿,仿佛沉浸在高高在上的庄严之中,然后晃荡着跌落下来并砸向他们的船只。

然后坡把故事推向了另一个高潮。他用自己的科学头脑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创造了一些奇妙的冒险。在《瓶中手稿》中,叙述者被惯性抛到了他所看到的鬼船上,随后文中所展示的超自然的力量足以让读者为之恐惧和震撼。

叙述者心里忽然想起一个饱经风霜的荷兰老航海家的一句古怪箴言:千真万确,船身在海里会像水手的身体一样越泡越大。在那艘船上,叙述者发现那艘船和船上的一切都是古老的。

水手静静地走来走去,就像一个埋葬了数千年的幽灵一样,眼神忧愁。每当叙述者遇到他们,总会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奇怪感觉,这很难解释。这些读者经验中从未遇见过的景象和事物给人一种神秘感,使读者产生一种本能的面临未知事物时所具有的恐惧感。

在现实世界中,恐怖是可怕的,不能让人感到快乐。但是在坡充满激情的故事里,一种“伪科学”所造就的恐怖与颤栗会在你毫无准备时悠然而过心头,使读的人产生一种恐惧的快感,顿时一种由于刺激而产生的夸张了的兴奋溢满心中。正如理查德·威尔伯所说:

“坡对心理状态的探索,那些心态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那些心态可能蕴含的意义和内涵,加之他对梦幻结构的采用,还有他字斟句酌的措辞,所有这一切造就了坡的卓越成就。”在阅读坡的心理恐怖**时,我们既能在幻觉中置身险境,又从心底知道危险不会真的降临在自己身上,这时,我们就能感到审美愉悦。审美快感是感官的内在快感。

只有心灵先从意志或欲望中摆脱,然后才有可能从外部真实世界的制约中解脱;这两种解放完成后,心灵就会获得自由,然后按照自己的自然趋向完成自我展示的过程。恐怖故事从毁灭中得到快感。其中我们经历了一些非理性的事情,突出了超我的一面。

阅读过程的痛苦带来了验证自我力量的快乐。最后,爱伦·坡的**总是给读者注入克服恐惧的勇气和力量,激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真实的自我和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