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童年作文13篇

童年作文

发表时间:2024-03-03

童年作文13篇。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你是否在寻找一些可参考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童年作文13篇",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童年作文【篇1】

不知道是谁说过,无论怎么样,寒冷总会让人觉得无望。

雨一直下了好几天,那些雨声在深夜里沙沙地作响,恍惚地回响在窗外。

浓重的黑夜开始变得安静,可是我却觉得有很多东西都在春寒料峭的深夜里苏醒,所有的所有全部苏醒。

我的童年很简单,换句话说,如今想起来是黑白默片。没有想起沙滩上堆砌的城堡,没有用蛋石铺成的长长街道,更没有用蕾丝绸边的公主裙,只记得那时有单纯的笑脸和倔强的哭泣。还有那些随着童年一同隐忍的,消逝去的,找不回来的情绪。

小的时候,左邻右舍的孩子都会邀我一起玩,可是每次因为父母的原因,我总是会在游戏进行到一半时怏怏地走掉。到后来,他们开始不搭理我,开始不对我笑,就算我忍痛掏出很多糖果也无济于事。后来的后来,我开始心冷,开始丧气,开始一个人,开始在很多个黄昏的逆光里左手紧抓着娃娃右手抹着眼泪大声地嚎啕大哭。可是,孤独的感觉让我备受保护,于是我选择永远的不离不弃。

自然而然地我开始躲在家里搭永远搭不成功的积木,一个人看很无聊的国产动画片。可是,那时候的'自己也开始做坏事,而自己却引以自豪,乐在其中。把母亲刚洗好的衣服甩进大大的水缸,让母亲找了一整天;把大门钥匙藏进干净的袜子里,害得父亲半夜在楼下拼命地敲门。最不靠谱不可理喻的是那次母亲不给我买很多的棉花糖,我便暗暗咬着牙,赌气飞奔回家,冲到房间里梦抓起棉被撕个稀巴烂,大卸八块,让它体无完肤后才善罢甘休,尔后把家里的白糖一股脑地盖了上去,接着就是抽过筷子,把棉絮安在上面。当我得意得又蹦又跳地飘到母亲跟前时,母亲先是微微地一笑,接着就抄起家伙把她的宝贝女儿猛扁了一顿。

我翘起首与母亲理论,当时的我固执地认为自己没错,然而手掌里的细胞末梢在大脑里真真切切地隐隐作痛,一阵又一阵辣辣的疼在手心里偷偷作祟,我落下了在眼睛里滚了好久的泪珠。

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真的好笑。可是知道现在我都不清楚当时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可以一直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想法,就算在怎么挨打,再怎么掉眼泪,也依然可以仰着固执的头颅,有着不倔的童真,即使来脸上想黄河泛滥,即使手掌钻心的疼,即使夕阳映疼了这个孩子的心。

可是现在呢?我总是不想让自己有过多犹豫的时间,因为我总是怕自己的勇气会因为一点的疑虑而统统作废。

当时间的光束在飞舞的尘埃中逐渐沉默黑暗时,童年变得模糊不清,余留下来的,是那些让我们感动的细枝末节。

夕阳拐了一个弯,躲在借口的那边,轻轻地将余辉洒向那个紧闭着双眼的孩子。

世界飞速行走,尘埃迅速聚集,时间藏在屋顶随着丰沛的雨水,滴答滴答地抵达时间的尽头,却也流失的无声无息,容不得一丝的迂回与挽留。

时间就像现在窗外的雨水覆盖了我们的人生。

现在的我,开始长大了,渐渐地长大、长大。

脑海里记住的都是这些细微的事,那些剩余下来的,温热余烬。有些记忆要竭力记得,有些回忆要快速遗忘。我们最后所得的全部还给时间。

我们最后所有的失去全部还给未央的童年。

我们的童年,未央……

童年作文【篇2】

我的童年是在太湖之滨一个军营中渡过的,其时为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之交,正当共和国的短缺年代。短缺的年代里除了政治运动以外一切都短缺,“计划”内的食物常常无法填饱人们的肚子,于是除了各显神通尽力去获得“计划”之外的食物,人们还自力更生获取“野味”以补短缺——那时的草民百姓谁没有一些寻野菜捉野物的经验?

贪嘴好吃是儿童的天性,我那时吃过各种各样的“野味”。如今几十年过去了,那些让我解馋充饥的“野味”至今难忘。

桑椹

太湖周围是中国的丝绸之乡,养蚕缫丝非常普遍,而蚕的食物就是桑树叶,因此绿叶纷披的桑树在乡间随处可见。

我上小学一、二年级时的.学校距军营七、八百米远,在一个小坡上,坡下左前方一条小溪环绕而过,隔着小溪就是一片桑树林,大概有五、六亩的面积,站在教室门口就能看到那绿油油的一片。

印象中的桑树不算高,刚刚没过头顶,但已足以让我们在虬枝盘伸的桑林中嬉戏。不过最大的乐趣还在于桑树结出的果实桑椹——我们当时称它为桑子。

每当春暖花开时节,上下学时经过那片桑林,看见枝叶间已然垂吊起青白色的簇簇桑子,心里就痒痒地。过一段时间,有些桑子开始染上了红晕,明知并未熟透,还是会忍不住摘一两颗吃,酸中带些许甜。终于到了单衣快要穿不住的时候,肥大桑叶下的桑子们都已变得紫中带黑,薄薄的皮儿好像就要被汁水涨破,这就可以吃了——上下学路上吃,带到学校吃,也带回家吃。甘甜解渴的桑子给我们带来多少满足。

我们吃桑子时是从树上摘下就放进嘴里,想来当年的农药也很短缺,一般不用在桑树上。不过大人们对我们这种吃法很不以为然,母亲常常责怪我们不讲卫生,说上面有虫子爬过,总要把带回来的桑子放在水龙头下冲洗,再用热开水泡一下,才放心。

后来读《诗经》,其中有云:“于嗟鸠兮,无食桑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原来吃桑子的历史还挺久远。

榆钱

榆钱是榆树的花状种子,学名叫榆荚,因酷似古代串起来的麻钱而得此俗称。韩愈的《晚春》诗道:“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虽语带讥讽,倒也生动地描写出榆钱那粉白似雪的形象。

那时的军营里房前屋后长着不少榆树,枝叶繁茂,夏日里洒下令人惬意的浓荫。不过,最让我们这些军营孩子们感兴趣的还是那春天的榆树,因为随着春意渐浓,它的细枝上生出了一串串榆钱,随风摇曳,清香扑鼻,采下来就能满足口腹之欲。

榆树高大威猛,所以采榆钱还须做一番努力:胆大的孩子挽着篮子手脚并用爬将上去,骑坐在枝杈上,轻而易举便能采满一篮。不会爬树的孩子则须借助工具了。工具很简单:一根长竹竿,较细的那一端用刀劈开一段即成。采榆钱时,把竹竿高高举起伸向树冠,用劈开的两片夹住一条细枝的根部,用劲一扭,一串榆钱就落了下来。

采榆钱时自然是边采边吃:手握榆枝顺势一捋就是一把,塞进嘴里嚼得汁液满口。榆钱馨香清甜,绵软爽口,令人难忘。

榆钱也能做菜吃。母亲将采回来的榆钱以清水淘洗干净,或加油盐炒熟,或做成羹汤。也可以把白糖拌匀在榆钱中吃,但因当年白糖是凭票供应的稀罕物,所以只能偶尔为之。

清代诗人郭诚的《榆荚羹》一诗吟道:“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榆钱之美尽在其中。

知了

军营里绿树繁茂,于是盛夏季节蝉的鸣叫声总是此起彼伏。尤其是最热的中午,正当午休时间,蝉鸣阵阵,使喧闹了一上午的营区显得格外宁静。我们那时只知道蝉的俗称知了,吃完午饭后到营区用顶部附着粘物的细竹竿粘知了玩是我们乐此不疲的游戏。

知了还是我们的“野味”。当然,做“野味”的知了并非乍着翅膀在树上鸣叫的那些,而是羽化之前带着壳的幼虫。

捉知了幼虫一般是在晚饭后,太阳已经落下,但天光仍亮。到树下拨开落叶低头寻找,发现那细小的洞眼,用手指捅开,伸入一小根细枝,过一会儿提起来,末梢上就是一只知了,那细爪还紧紧地抓着枝条。有的人更顽皮,往洞里灌满水,那憨头憨脑的知了就自己蹒跚地爬了出来,被逮个正着。

捉了几十只知了,天已经暗下来了,兴冲冲带着战利品回家。把知了用火烤熟,剥壳去爪而食,其肉鲜嫩,其味浓香,略带一丝泥土腥。如果把知了用油炸一炸,外焦里嫩,那就更好吃了。不过当时食油是计划物资,每家每月的定量不多,不能常用来炸知了,所以烤着吃的时候居多。

现在想来,这知了给当时不能经常吃肉的我们补充了不少营养。不过,后来读到唐人的“垂綏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和“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等咏蝉诗,心里多少有点儿内疚。

时下流行吃野味,但似乎没有人吃知了。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童年吃“野味”的日子恍若隔世。现在衣食无忧的孩子们大多不解此“野味”,这或许让他们少了些许与自然万物接近的机会,但却代表着他们乘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更重要的还在于,昨非今是,彰显着中国沧海桑田般的巨大进步。

童年作文【篇3】

(1)

嘈杂的售票大厅里,人头攒动。

这时,一个气喘吁吁,十几来岁的姑娘背着一个小背包,眼直直的盯着,腿直奔售票处。不顾已排成一条长龙的队伍,她步下生风,硬生生地挤开了几个排着队的人。转眼就到了售票处,把揣在手里的钱推到售票员面前。这才用手背擦了擦红彤彤的脸颊上滑落下的豆大汗珠,眨着大眼睛,一脸期待的说:“请给我一张回忆车票,谢谢。”

出乎意料的是,售票员并没有接过她的钱,而是瞟扫了她一眼,下巴往队伍中一翘。

她顺着售票员的方向望去,一个残疾大哥哥坐着轮椅排着队,看到她看着自己,还对她腼腆一笑。售票员的声音响彻在她的头顶:“连残疾人都在排队,你怎能插队呢?”

嘈杂的声音消失了,视线都凝聚在她的身上。她的脸瞬间烧了起来,红得像煮熟的虾子。她十分窘迫的拿回钱,在众人的注视下,用小的像蚊子一样的嗡嗡声沿着长龙般的队伍逐一道歉:“对不起,对不起……”

(2)

沿途的鸟儿飞过血色的夕阳染红了的天边,夜幕渐渐降临。

凛冽的寒风吹进大厅,衣着单薄的姑娘忍不住打了个寒战。终于,快到她了。

等面前的人接过票离去,她一步上前。售票员似乎知道她要买什么,遗憾的对她说:“抱歉,回忆车票刚刚买完。”没等她有什么表示,售票员离开了窗口。

她呆滞的站在窗口前,泪水渐渐模糊了眼眶。她辛辛苦苦地等了一下午,为的什么?为的那张车票啊!这下好了,什么也没有了。还是要回去面对,面对苦口婆心的妈妈,面对望女成凤的爸爸。她擦了擦滑落的泪珠,一言不发的走出了大厅。

坐在大理石台阶上,她怅望黑夜,感到迷茫。就像满天闪烁的星辰找不到归宿,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

突然,一只温暖的大手搭在她的肩头上。她转过头,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辨出他的身影——那个残疾大哥哥。

憨厚的男声响起:“小妹妹,别伤心。我这还有一张回忆车票。”说着,他像变戏法,从兜里掏出一张票,递给她。

“我买了两张票,原本妹妹也要来的,但有事耽搁,没来成。这张就给你了!来!拿着吧!”

她红了眼眶,感激的说:“大哥哥。谢谢你!钱给你!”

听了她如此真挚的道谢,大哥哥的脸又“腾”的红了。“没啥没啥,快拿着票,我不要你钱。对了,我们要赶紧去坐火车,时间都快到了!”

“嗯!”

(3)

深夜的.火车站里,人熙熙攘攘地往来。

“请乘坐‘童年专列’号的乘客注意,请乘坐‘童年专列’号的乘客注意,本号火车将进车站,请做好准备。请乘坐‘童年专列’号的乘客注意……”广播员清脆的提示声响起,将乘坐这站火车的乘客纷纷起坐,来到黄线以内耐心等待。

“铛哐——咔擦咔擦咔嚓……呜——!!!”

进站的火车发出刺耳而急促的鸣笛声,划破夜空。

火车又吐出一声高昂的鸣笛,扬眉吐气地喷出了一阵长长的气,这才停在了铁轨上。

这是一辆怎样的火车啊!铁皮上的绿油漆已经脱落,露出斑斑驳驳的外表。鸣笛的铁管锈迹斑斑,令人望而退步。

她和那个大哥哥一起跻身在人群之中。看到这样的火车,不少人已经去找管理员了。瞬间人少了一大半。

“怎么回事嘛!这么破烂的火车!”“就是!早知道就不来了。”“退票退票啊,谁敢上这车?!”“……”无数骂骂咧咧的乘客抛出难听的话语,匆忙赶来维持秩序的管理员成了众矢之的,大家把他围在中间,他好像苍茫大海中的一座孤岛,面对乘客口中接二连三的问题,头都大了。只能维持口无伦次的解释:“这辆火车就是这样的。”“外表?外表不代表一切啊……。”

“呜呜——!”火车不耐烦的喷吐出响亮的鸣笛,似乎在提醒人们上车。

忙得焦头烂额的管理员与随之而来的站长连唾沫都喷尽了,还是站长忍着心痛,告诉大家:“如果大家对本站火车不满意的话,我们会在大家乘坐完之后,退去车票的半价。”大家才骂骂咧咧的勉强上了火车。

姑娘和大哥哥随着拥挤的人群,挤上了火车。火车内部比外部更加陈旧:退了色的皮椅,起毛的椅垫,打不开的毛窗户。处处显露着火车悠久的历史。这让大家的眉头又皱紧了一分。

车门关上了。

姑娘和大哥哥相邻,她一脸兴奋,大哥哥看了很不解:“上了车你那么高兴?”“当然!我可以离开这个地方。”“嗯?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她脸上的雀跃消失了,低下头,刘海遮挡住了她的脸,他看不见姑娘的表情。

许久,她的声音才从刘海里瓮声瓮气的传出来:“我叫圆圆。是A市的高中生,今年升大学。但我好累!我不想考大学!

“我向来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之中的好榜样。每次考第一,每次都获奖。但谁都不知道我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我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寄予我的厚望有多高!但我每次捧着奖状蹦跳着回家的时候,迎接我的并不是像其他同学的家长欣慰的笑脸,而是一句淡淡的‘继续努力。’你能体会我的心情么?就像一盆凉水把我从头浇到尾,刺骨寒心。”

说着,她瞄了一眼大哥哥,见他鼓励的眼神,又安下心来,喃喃讲述:“我有一个望女成凤的爸爸,他对我非常严谨:凡事必须争第一!若我成绩一旦落下一分一毫,后果很惨。时间里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没有一点空闲。放假了,也是被各种补习班占据。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星期,我觉得这样很苦很累!于是想到了逃避——这也是我唯一想到的办法。

在回家的路上我捡到了一张传单,上面写了离开这里最好的方法——搭坐‘童年专列’是最能离开这里的。于是我调动所有的资金,一阵紧锣密鼓后,这套方案在上完补习班的路上得以实施。我摸清了路,才来到了这里。”

说完心中深藏的秘密,她松了一口气,整个人也轻松很多。

冰冷的电子音突凹地响起:“请大家系好安全带,火车马上开动。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火车开动了,像一匹绿色的骏马,在铁轨上奔驰着。锈迹斑斑的外表根本阻挡不了它现在的威风凛凛。

它的速度越来越快,窗外的景物一闪而逝。车里突然发生强烈的震动,大家都尖叫起来,然而一阵头晕目眩后,便失去了意识……

(4)

当她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正置身于一个小镇。汩汩的溪流从远处蔓延而来,芦苇弯弯着身子,在向她行着礼。

这场景,何其熟悉!不正是她生活了十年的故乡小镇吗?

她靠着记忆,来到了村头。记忆里的大榕树下的她是多么快乐!与小伙伴们相互玩耍,童真的在故乡过了十年。

但,一辆疾驰而来的汽车,带走了她的快乐和回忆。来到了车水马龙的大城市,丢掉的记忆,再也拾不会来了。她纯真的童年梦,也许是在离开了故乡的时候,支离破碎了吧。

她吸了吸酸涩的鼻头,来到了故乡的小学。

她在围墙外驻足痴望昔日的校园。记忆中的校园,依然是那么可爱。一栋白砖砌成的小洋楼,小小的红跑道,孩子们朗朗阅读的课文,她现在还记得。

她忍不住走进了小小的校园,目光打量着这四层楼,充满了怀念之情。

目光不禁往往日所在的教室瞥了一眼,却看见了,看见了爸爸妈妈和老师!

她不由自主的走过去,听见了老师与爸爸妈妈的对话。

“老师!我们想让圆圆退学。”

老师非常惊诧:“为什么?圆圆的表现很好啊!”

“我们,想吧。我们小时候受到的教育不多,我们想让圆圆去大城市受到更好的教育,有更好的发展空间。”

爸爸妈妈的话,狠狠的炸在她的心上。她不禁红了眼眶,原来爸爸妈妈,是为了更让她受到好教育,怕她松懈,才她那么刻薄的呀!自己却那么不领情,竟然还背着他们偷偷溜出来!现在他们肯定要着急死了!”

爸爸妈妈!对不起!对不起!

她的泪流满面,在泪光里,意识模糊了……。

(5)

她重新回到了火车上,心中却豁然开朗。压在心里的大石头也落下了。她跟大哥哥讲述了这件事,大哥哥也非常高兴她解开了心结。

火车到站了。打开车门,她惊喜又不安的是,爸爸妈妈竟然在外面等着她!她立马扑向了父母的怀抱!

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过上了快乐的生活!不过,她的心中还有一个疑惑,“童年专列”到底是怎样的火车呢?

童年作文【篇4】

小时候番茄鸡蛋打汤。热滚滚的水,放番茄几瓣,打鸡蛋,待水沸翻腾,将鸡蛋冲入,放几根葱花葱白,一碗热腾腾的鸡蛋蛋花汤就新鲜出炉。颜色好看,红的,黄的,白的,绿的,都有。最美的,当数漂浮在汤中的葱花,白汪汪,绿油油,养眼,漂亮,新鲜。

当然好喝。一勺子一勺子地送将嘴中,鲜美、腻滑、酸爽,胜过了人间无数的美味,恨不得一个人独吞,但是无奈是弟妹眼巴巴在边上盯着,数着递进嘴中的勺数,哪敢多喝,也哪能多喝?剩下的时间,弟弟妹妹们轮番上场,我,只有干瞪眼的份儿了。不知道父母有没有享受过番茄鸡蛋汤的待遇,我能清楚的,小时候的每一碗鸡蛋蛋花汤,都是我们仨喝得碗盘见底的。

邻居家的叔父逗我:“以后要实现共产主义了,好吃的忒多,你都想吃些什么?”我冲口而出:“番茄蛋花汤!”我以为人间最美好的食物——就是这了。幸亏,家里还养着老母鸡,老母鸡还下着蛋,咕噜咕噜叫唤两声,就有热滚滚、圆溜溜的鸡蛋。也幸亏,菜园里种着葱,葱排着行,列着队,葱根儿白,葱尖儿绿。父母说:你们呀,这是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

母鸡,倒是天天下着蛋,但这番茄,却不是季季都有。冬春两季,没有了番茄,自然就喝不上番茄鸡蛋汤了。垂涎着,但也没辙,眼睛儿直往菜园里望。可是,菜地里,只有冬日里萝卜,春日的葱,番茄的种子刚在地里翻了个身,离苏醒还远着呢!餐桌上,硬邦邦的是炒豌豆,辣得下巴都能掉下来的是豆豉。就这样热饭就菜,的确难以下咽,关键是天天吃,顿顿如此,就难为人了。

好吃的娃,自己有办法。可以蛋炒饭。鸡蛋是现成的,刚从鸡窝里掏出,还带着一点点的温热。将鸡蛋磕破,打入青瓷的碗中,搅拌。热锅,起油,倒入搅拌的鸡蛋。不肖一会,鸡蛋便膨胀开来,铺成了一片诱人的金色。将冷饭倒入锅中,翻炒,加盐,放入嫩绿绿的几片白菜叶子,一碗香喷喷的鸡蛋饭就大功告成。只是,这碗鸡蛋饭可你可别想独吞,边上,照样弟弟妹妹们紧盯着着,垂涎欲滴。也甭想天天能吃到蛋炒饭,那时节,鸡蛋可金贵着。招待客人,换来油盐酱醋,不少的生计,都指望着它。

还有开水泡饭——冷饭加凉白开。加一勺豌豆,拌一点豆豉,焖盖上几分钟。稍待一会,揭盖,只见白开水上,晃荡着一些油星子,豌豆儿褪去了褐色,皱起了皮,而香味,扑鼻而来。吃起来更香,豌豆“嘎嘣嘎嘣”的响,白米饭“滋滋”地甜,而豆豉“嘶嘶”地辣。一口下去,咸、辣,脆、香,各种滋味都有。一碗开水饭,倒成了童年的“美味佳肴”,至今回味,让人垂涎,令人生出一些“此饭应该天上有”的感觉来。

焖饭也是一绝。土豆、红薯、芋头,地窖里肯定能找到身影。这时,土豆焖饭、红薯焖饭、芋头焖饭一一登场了。这是技术活,母亲父亲才熟络。先要煮米,大锅。待到米煮得半生半熟,弥出浆色的米汤。这时候拿一有漏眼的圆簸箕,滤出米汤,留半生不熟的“夹生米”,晾着。趁着热锅,下已经切块成形的芋头、土豆、红薯,加油盐翻炒,也至半生。最后,将“夹生米”盖在锅里炒得半生的芋头、红薯、土豆上,加水,猛火蒸煮。不到半个时辰,揭锅,香气扑鼻。小时,最好这一口。白米饭沾染了油盐和芋头、红薯、土豆的香味,好吃得能把舌头吞掉。豆角也能焖饭,南瓜也能焖饭,只是,这要等到春秋两季才行。

夏天,还捏过荷叶饭团。荷叶团团绿,从屋门口的池塘里拽下两枝,洗净,锅里蒸几分钟,半熟,就成了包裹饭团的好材料。外出干活,就做荷叶饭团,带出方便,菜都免了——将荷叶切长条,铺饭上面,薄薄的均匀。中间,撒菜。青菜,土豆,一股脑卷起来,荷叶饭团就成了。吃起来,有荷叶的香味。只是饭团裹不紧实,米粒松散,一边吃,一边掉米。那时,想来是不知晓有“寿司”这种物事。寿司裹得圆实,非得要一锅松糯粘软的饭不可。

民以食为天。毕竟,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时代,喂饱一张肚皮,最为重要。菜园里的黄瓜、豆角、红萝卜、白萝卜,能生吃,脆生生的,也不见拉肚子。树上的叶子也吃,榆钱,枸杞,嫩生生的.,做榆钱饭,清炒,上汤,有清嫩的味,好吃。地上的还有地皮,雨后满地疯长,揭起来,也是一道菜。还烤过水田里的泥鳅、黄鳝,池塘里的虾,一股土腥味,螃蟹烤起来味道不错,只是干瘪瘪的,没肉。还撑着胆子烤过蜂蛹、蝉蛹、蚂蚱,只是看着可怖,没敢下嘴。据说,蝉蛹烤出来好吃,喷香,流油。还有一种蔷薇科的植物,春天抽嫩茎,掐头去尾,嫩茎的味道盖过水果。我经常吃。毛针草三月肥嫩,过了四月,味老,如同嚼蜡。“三月三,抽毛毡”这句俗语,就是从我们那旮旯流出来的,很贴切,很民间。

童年的记忆是什么?是时间的,是空间的,是地理的,是视觉和具象的,是无数可触可感的重合,叠加——是你亲亲的故土,是你的憨厚的乡亲,是你的耿直的儿时玩伴。是你儿时一眼望不到头,绵延不断的群山,是群山的后面,静谧的村庄。是村庄后潺潺流淌的小河。是傍河而居的小桥流水人家,是人家屋檐之上,升腾的炊烟袅袅。是炊烟袅袅飘荡之中,摇摇晃晃的日子,是坐在日子和岁月之上的年复一年,繁衍生息。它也是味觉的,是嗅觉的,是抽象的,是片段的,是记忆的缠绕,是回忆的叠加,或许,只是过年时节,穿上一件新衣服的愉悦。只是一段在冬天的午后,在小河边打水漂断续的笑声。只是推窗时恰巧碰上的一声鸟鸣。是鸟莫名地飞走,而我们看着,升起的一缕莫名的惆怅。或许,是三月的蕨菜稀饭,含着春风的味道。或许,是冬日的排骨莲藕汤,只有母亲拿手,那是走过了许多他乡,路过了很多的城市,我们没有遇到的,只属于妈妈的味道。

总相信,味觉是一个人最顽固的记忆之一。而童年你所尝过的味道,也总能成为你长大之后最珍贵的记忆——即使多年之后,你仗剑天涯,远走它乡,那从童年的胃里、肚子里泛出一阵阵的慰贴感、幸福感,都会在某一个时刻,某一个地点,恰如其分地出现,去勾引你,诱惑你,令你百转回肠,顿生惆怅。有些时候,乡愁对于一群人来说,是味觉的乡愁。

就像那一碗儿时的蛋花汤。如今,鸡不用养了,照样有鸡蛋,超市里、菜场里,都有。番茄、葱花,一年四季,都能得见。汤打出来,颜色照样好看,红的,黄的,白的,绿的,都有。葱花,依旧漂浮在汤中,白汪汪,一样的绿油油,养眼,漂亮,新鲜。尝一口,只是,再也找不到童年的味道。

多年后,我们得到了天下,却失去了故乡。连同,那味蕾里藏着的深深的美好。

童年作文【篇5】

如水的时光匆匆而过,而那些记忆却在内心深处给人触动。以前的记忆就像一汪碧水,忙碌的时候不会有什么波澜,而心静的那刻却让人无限回味。

记忆里的东西永远给人一种美丽,纵然是当下有着太多美丽,只是没有一种美丽能将以前的记忆代替。好像人海中的每一位都是这样,不管以前有多苦多涩都会清晰地记着。

记忆的深处,有每个人曾经的年少无知,曾经的初恋如蜜,曾经的友情相随……曾经的那些,都让人难以忘记。曾经的那些,都应该是很美丽的。

如果自己写出自己的记忆,我不知道有多美丽,按照常有的这些记忆写一点心情文字--年少无知、初恋、友情。

记忆里的年少无知,更是让今天的自己想起来就微笑。记得以前笨笨的样子,歪着头掰着手指算题的时刻。那时候很是让自己留恋。还记得邻家大哥逗我时,问我三加三等于几。当时几岁的自己就会掰着手指换算,邻家大哥故意捉弄我,要我算六加七等于多少时自己就傻眼了。四五岁的自己说手指不够多,只能算结果是十以内的。不管算不算得出,邻家大哥爽朗的笑声在我脑海中很难忘记。时至今日,偶然遇见大哥时他还打趣着那段往事。

年少无知的时候弄出了很多笑话,不过那些笑话应该是童真的专属。当回忆的思绪飘起来的时刻,童年中的那些总是第一个跑出来。因为太让自己怀念,虽然有点傻傻的样子,然而自己感觉那时候是一种特别的幸福。

记忆里的初恋,自己能回味起的不多,或者直接就是没有。读书时的自己有点傻,只懂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再说自己也没上过多少学,等到青春发育期来临的时候,自己已经是辍学在家了,所以纯纯的校园爱情与我无关。对于初恋给人带来的什么感悟和回味自然也就没有了。我感觉,初恋要是能有甜蜜或者幸福回忆的话,应该是自由恋爱的那种。通过媒妁之言、经人撮合的初恋有什么美丽可言,一切都是安排好的。所以说媒妁之言的初恋没有什么美好和甜蜜,直接没有。对于回忆里的初恋我没什么回忆,所以也写不出什么让自己留恋的东西。

关于记忆里的友情,自己有太多的话语想说。曾经的友情在今天好像已经成为过去式,应该是自己将那些友情变淡了,因为自己和那时的自己有了一些距离。虽然交往的少了,不过那些交往时段的温暖却将会永驻于我的心中。记得几个朋友拉帮结伙时,那时候自己已经是初涉社会了。那时的朋友感觉是特纯洁的那种,不管谁家有事或者着急找人帮忙了,第一个蹦出来的绝对是自己的那些死党。朋友之间没有太多的话语去赞颂,只是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刻他们第一个出现了,就足矣让人感觉到友情是温馨一片的。

友情纯洁的时候真的如那句“君子之交淡如水”,你可以在忙碌的时候不去想起那些朋友,可以在快乐的时候不去找他们分享自己的快乐,甚至可以在脑海中少见了关于他们的记忆……不过,在你伤心或者想买醉的时刻,他们依然是你最坚实的依靠。

男人对于朋友的理解和重视,我觉很难解释。不过自己确实有很深的感触,我感觉朋友是可以包容一切的。记得上次回家,N年没见的几个朋友聚在了一起,那份热情依然不减当年。虽然自己很少想起他们,向来,我真的惭愧得很。

自己的记忆里不仅仅有这些,还有很多难以忘记的。虽然自己的记忆中也有很多遗憾,不过更多时候品味记忆时心里被装满的都是快乐。不过要是按照自己的写作,我觉得一句话就能将这些记忆概括:似水流年,记忆很甜……

童年作文【篇6】

今年元月,我搬了新居,新居离市区有段距离,这个地段还在逐步开发中,站在楼上远处有青山,近处还有几许良田。春末夏至,夜幕垂临时便能听到呱呱呱的蛙声,躺在床上,我常常被这些蛙声带入童年的梦乡。

农村的孩子,青蛙是最常见的动物,它可以称得上是孩子们一厢情愿的玩伴。儿时的我们想得到青蛙,无外乎是钓和抓两种方式。钓青蛙一般是不用钩的,用一根细长的竹竿,系上白棉线,另一端系一块小指头大的肉,或者就是青蛙自身腿上的肉就行。当然,这种钓法是很讲究技术的。

依稀记得钓青蛙是我的邻居小伙伴阿水教我的,在他的帮助下,我做好了钓竿和饵,看到青蛙蹲在塘边的草滩上,鼓着眼睛圆溜溜地瞪着,我小心地把饵放到它的前面,只见它一动不动,对我和饵视而不见。阿水则是钓了一只又一只,急得我直冒汗,终于忍不住拿竹竿在青蛙的头上敲下去,这时它倒敏捷了,呱的一声跳到水里去了。后来,阿水告诉我,青蛙是近视眼,在它眼前的东西要不停地晃动,才能引起它的注意,只有让饵像虫子一样在它的眼前“跳舞”,它才会上当。得此诀窍,蛙儿果然上当了,可是每当我把杆子提到半空,它就吐出饵逃之夭夭了。阿水告诉我,青蛙吃饵的时候不要着急,刚到嘴里就提杆,它会逃,只有等它全部吃到肚子里,再想吐出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时至今日,我想阿水是通过多少次实践总结的经验啊!阿水家的条件不好,他甚至都没有上学的机会,整天当一群“鸭子王”,白天一边放鸭一边钓青蛙,晚上还要带着手电筒去抓青蛙。夏天是鸭子身体长得最快的时候,这个时候一般人家是不会让鸭子吃饲料的,一是费钱,二是“蔬菜”那有“荤菜”营养高,青蛙就成了鸭子的“主食”。

抓青蛙在我看来比钓青蛙更难,在阿水的精心指导下,钓青蛙我终于学会了;但阿水使出浑身解数抓青蛙,我经过多次实践,抓青蛙终究半途而废。天气越热越是抓青蛙的好时候,炎炎夏日,夜幕降临,田野里还贮藏着白天的余温,蛙儿们扯开嗓子叫,田野里仿佛到处都是青蛙,但没有经验的我纵使把手电筒开到最大,也难寻蛙儿的踪迹,只听其声,不见其形。阿水告诉我,这时候的青蛙不会呆在水里,因为水的余热还没有散尽,它喜欢呆在油菜地、麦地,还有两水交接的田埂上。油菜地和麦地都不好抓,一个是很难看到青蛙,一个是有障碍物,听到声响它就跑了,所以两水交接的田埂是抓青蛙的.“胜地”。只见阿水赤着脚,腰间栓着蔑笼,轻轻地走上田埂,电筒亮光一照,埂上的青蛙像出操的士兵,排着队似的,蹲在那里,鼓着脖子,你一声我一声地乱吼着。阿水猫着腰,左手拿着电筒直射蛙的眼,右手迅速一伸,蛙儿就在所难逃了。不一会儿,整条田埂就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像穿行于乱阵中的巨人“将领”,把战场打扫得连“尸首”都不剩,这时的蛙儿只能在阿水的笼中拼命呼救。阿水向我传授无数遍,抓青蛙的要领就是轻、准、快、狠,走路要轻,位置要准,出手要快,下手要狠。这四个动作我总是不能一气呵成,要么抓偏了,要么抓慢了,要么刚蹲下去就被青蛙发现了。

记得我上学后,一篇课文讲青蛙吃害虫,是益类,老师号召我们要保护青蛙。那时,我觉得阿水是个十恶不赦的“屠夫”,因为这件事,我们俩断绝关系很长时间。

去年春节,我回老家;阿水在上海做生意也回老家,我们寒暄了几句,记得他说生意很辛苦,好在收入还可以。不知在外奔波的阿水是否还能听到蛙声,是否还能想起这些蛙事。此时,窗外的蛙声一浪赛过一浪,一阵胜过一阵,我庆幸新居还能听到蛙声,我庆幸蛙声还没有打乱宁静的夜,没有让我烦躁,反而勾起了我童年的蛙事,我期待周边开发慢一点,让蛙声呆得久一点,好伴我进入梦乡。

童年作文【篇7】

记忆就像一支笔,把每一人的记忆一一删去。

记得那年的夏天,我在沙发和我的两个宠物一起玩。他们俩又是打又是抱,好不容易分开了,又走过去打来打去的。我只好拿皮球去逗它们玩。

玩得真起劲呢!耳边又响起妈妈的唠叨,说:“平平,别玩了,把贝贝和皮皮抱上来,洗澡了。”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放好皮球,边哄边抱的上楼去了。

我帮助妈妈把大盆子拿来,在上面放水,水放好了以后,我哄贝贝乖乖的下水去,又哄皮皮下去。“洗刷刷,洗刷刷。”阳台上还不时发出我的声音。妈妈帮我降服了这两个“小祖宗”,就自己顾自己洗衣服了。

过了两个小时,两个湿漉漉的小宠物甩着自己的身子,走了几步,滑倒了。我被它们的动作惹得捧腹大笑。拿来吹风机吹它们毛茸茸的毛。我吹着吹着,觉得猫胡子太扎人了,想把胡子给剪了。

我拿来剪刀,我怕猫乱动,就拿来布段绑起来。“咔嚓—咔嚓—”猫胡子的一半被我给剪了。当我放下皮皮时,皮皮左碰右磕的,我觉得很奇怪,抱起皮皮,对妈妈说:“妈妈,皮皮怎么了”妈妈见了,笑着说:“你是不是把皮皮的胡子给剪了”我点点头,妈妈笑着给我说明了原因,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知道了错误,好好照顾这两个“小祖宗”。一个月后皮皮的胡子又长出来了,我们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快乐。

童年时代对于每个人来说是多么的美好呀!

童年作文【篇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童年的记忆总是难忘,漂泊十来载,难忘儿时那陋室小屋,没刘禹锡之陋室熠熠生辉,没诸葛之庐清闲自在,也没有杜甫之茅屋破败不堪。

我的陋室小屋坐落在老家正西方,家并不大,却生得像北京的四合院,要是这样看的话,我的陋室就算是西厢房了。厢房除了供我睡觉外,还作为家中杂物的堆放处,比如庄稼的守护神—农药,庄稼的营养剂—化肥等,当然还有其所需的一切农药器具。三十多年前建房留下的小青瓦、水泥、河沙父亲舍不舍仍,总说将来一定用的上,也一并放置于在那并不大的厢房之中。在厢房之中,我那床最是温馨,她立卧于杂物之上,在2平方米的地板之上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床有些年头了,老妈说这与哥哥同岁,同属70后。在老家,传统的匠人很多,他们个个身怀绝技,老爸也算是匠人之列,他是盖匠(盖房子的匠人)。姨夫是个匠,床是他给做的,家具皆不用到市场买,买的只是木材,能工巧匠手工打造省钱还耐用。床高九十公分,往四个腿下垫上两砖块,马上生得高榻一张,铺上稻草秸秆凉席垫子,冬暖夏凉,好不快活,不用垫枕也可高枕无忧了。那年奶奶就是躺在这张木床上,度过了她人生的最后七天,并在我的陋室之中长眠未醒。那时的我还不到十岁,却感受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有感生老病死,自然之理。发小曾问,奶奶躺过的床,晚上睡觉不害怕吗?我说,自己奶奶有什么可害怕的,她会保佑我的。奶奶的离世让我有了不信鬼神,不惧鬼神的勇气。

家庭作业总是在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如期而至,所以书桌是少不了的。我很佩服父辈们的智慧,那时木材不够了,老爸自己到山上运来一块大石头,经过精心雕琢,一张石书桌就这样搬进了我的陋室之。桌面上垫上几张已经发黄了的报纸,放上课本书籍,在昏暗的白炽灯下便可以畅游于书海了。后来觉得陋室寂静,又搬来老哥留下的老古式收录机,其不仅可以听听英语单词,还能接收来自世界外面的声音。当然这家伙总是“挑战”我,时不时的出出毛病,迫不得已只得将其拆掉捣鼓,东来西去还真就解决了不少问题,当听着声音从喇叭中传来的时候,成就感顿生。

房屋为泥墙所砌,几十年来依然未变。泥土砌来的墙隔音效果自然不好。夜里总可以听到清晰的自然之音,夏天的蝉鸣蛙声相互交融形成和谐的旋律,动听悦耳。晚上很少关门,蚊子虽然是少不了的,但是萤火虫却总是光临帐下,她们成为了黑夜中闪亮的星星,让漆黑显现出光明。屋顶被生来的竹林遮盖,即使仲夏的午后也显得格外清爽。

足球是自己酷爱的运动项目,虽然自己从不追星,可为了装扮陋室,也与同龄的追星族一样,买一些足球海报贴画挂于暗淡的墙壁之上,让单调的屋子看上去并不那么乏味。明星小罗的画像十几年过去了,依然还立于南墙,好久没打扫,只是灰尘多了。

童年作文【篇9】

教学目标:

1、在互动式的语言交流中激发学生潜在的写作欲望。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2、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经过表达清楚,内容具体、中心明确,体现个性化。学生分析::本周该写周记,根据我班学生写作无材料可写,语言无感情现象,特设定本周写作,写学生身边的事,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释放,让学生打消写作就怕心理阴影。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教学难点:

体会写作方法。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1、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童年是那会飞的梦,是那一串串悦耳的风铃,是那一朵朵飘舞的雪花??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好吗?比一比,看谁说的事情有趣。

2.随生回答板书:我的童年(趣、傻、可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生活故事,激发学生习作热情。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细心读一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出示习作要求:

①写发生在自己身上真实的事情。②通过一两件事情体现出童年的欢乐.有趣。③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④写完后把作文念给他人听,根据他们的意见进行修改。

3、今天,我们就围绕“童年是欢乐的、有趣的”这个中心,记童年的一件趣事,好吗?

4、指导理解“趣”。

同学们,你觉得哪些事是趣事?要求:(1)学生大胆想象,大胆发言。(2)老师适当引导。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理解“趣”字,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使习作化难为易,使学生乐于习作

三、小组交流,理清思路。

1、小组学生交流,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要求: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发言,等一下每个小组推荐一位同学来发言。

2、在交流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把思路理清。(在习作时,想想自己最想写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如何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写完整,写清楚。要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写出自己心里的有新鲜感的语句)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交流过程中,通过相互启发,确定自己最想写的内容。

四、出示范文,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范文

2、小组讨论

要求:说一说 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3、小结

写童年趣事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要详细写,特别是有趣有意义的地方作为重点来写。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借鉴的范例,使学生从范文中获得写作方向。

五、自由拟题,点拨写作。

1、自主拟题,指导学生根据自己选定的习作内容,尝试个性化拟题。(例:《难忘的──》、《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童年趣事》??)。

2.总结点拨写法:如写《难忘的——》题目,学生们可采用倒叙方法。可借助一条线索将它引出,它可以是一句话、一首歌、一件日常用品、一幅照片等,引出一段生活经历的回忆,写出自己的一片真情。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更利于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童年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首先我让学生回忆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同学们基本上能把事情的经过想出来,说清楚。只是有些同学写的片段与“有趣”二字有些差距。另外,整个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课堂显有些得沉闷,学生的回答不够踊跃,声音不够响亮,出现这些情况都跟老师的点拨和指导有关。1467.cocn

童年作文【篇10】

童年,是人生中一段最快乐的时光,在这最快乐的时光里,游戏是最让人回味的插曲。

爷爷的游戏

爷爷说:他们小时候捏过泥巴;他们按照自己的想象,将一团团泥巴有时捏成人物造型;有时捏成建筑模样;有时又捏成动物;。千奇百怪,尽其所能。不高兴时,就将做好的泥巴当做发泄物,用手摔,用脚踹反正弄坏了还能再做。

滚铁环也是他们当时最流行的游戏之一。用一根铁丝做成一个前端带钩的推杆,推动圆圆的铁圈,谁滚得远就谁获胜。

爸爸的游戏

爸爸曾经说:他们小时候最流行的运动游戏是拱鸡;拱鸡可不是让二个公鸡打架,而是将一条腿盘在另一条腿上,几个人用膝盖互相碰撞,谁被拱倒了或先将腿放下来,谁就输了;为了得到冠军,他们发明了各种招式,我听了以后,心里也痒痒的,也模仿的和同学们在课间开展了这个活动。

当时,爸爸他们也很爱打陀螺,以前的陀螺是他们将木头在车床上车出来的,从轮胎上抽出几股的橡胶线,缠在木棍上,那时,陀螺被车出的形状五花八门,线也是各尽其能,但谁的陀螺转的越久越快,谁就赢;而且他们经常将高速旋转的陀螺互相碰撞,看谁的陀螺先停。

我的游戏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的游戏也升级了,游戏装备更新换代了。

我玩PSP,滑板,四驱车,MP4,爷爷和爸爸说我赶上了好时光,要好好珍惜这美好的童年,好好学好本事,长大了为这个社会多做贡献,让我的下一代的童年比我还要好。我们的下一代?他们的童年的游戏会是什么呢?我异常好奇的琢磨着,那时会有什么新奇的装备呀?一定全是高科技,肯定的。

童年的游戏让人终生难忘

童年在每个人的心中,都保留着难以磨灭的印象。在这段时期中,有快乐、有痛苦、也有悲哀,但我的童年,是属于快乐的。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在这个季节中,自然会有许多乐趣。记得七年前的一天,天气晴朗、风和日丽,我和三个玩伴一起来到瓷厂煤渣场后面的田间,拿着用废皮带筋做好的捆牛索去寻找适合我们骑的牛。

没过多久,就看见了约十来只牛在吃草,吴毅平指着那只年轻的公牛,说:就这只吧。好。焦扬,你先去把那只牛引到这边来,然后就用捆牛索缠住它的脚,让它摔一跤,最后便把它绑住。廖勇这时像个队长指挥着我们。我也没想太多,照着做便是,我在地上拾起一根柴,绕到那只牛的身后,趁着它不注意时抽它一鞭,可那牛的皮太硬,柴被打断了,而那牛却岿然不动,好像没事似的。我急了,心想,这牛怎么那么厉害,看来不用石块是打不动的。想着,便拾起一块大石头投向那牛的屁股,那只牛叫了一声,往前走了几步,在那边拿着捆牛索等牛的三个伙伴,就冲前想趁机把它捆住。牛是色盲,当然看不出我们用黑皮带筋做的捆牛索要捆住它,没过多久,捆牛索就把牛腿绕了一圈。这时,意外发生了,那只牛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了,便发疯似地往前冲,那三个伙伴很吃力地握住绳子,才暂时稳住局面。我见他们三人吃不消了,就上前帮忙。那牛挣扎了几分钟,我们也拼尽全力与牛耗了几分钟。后来,那只牛也不管腿上的绳子了,蹲下来悠闲地吃着草,我们与牛耗尽了力气,也就躺在草地上休息。

这样过了十来分钟,我们的力气恢复了一些,廖璐就拿着牛筋剩余的部分狠狠地往牛身上一抽。这鞭抽得可够狠的,牛立刻站起来并转过身对着我们冲过来。我们三人立即分散开来,想等那牛靠近电线杆时,用绳拌倒那牛就可以了。果然不出我们所料,那只牛被牛筋弄得摔了一跤,而离电线杆也不过一米,廖璐连忙将剩余的牛筋绑在电线杆上,大功就这样告成了。那只牛起来之后,挣扎了几分钟,无功就蹲下了。吴毅平抓住时机,将捆牛圈套在牛脖子上,骑了上去。之后我们四个人轮流骑着牛,享受着在田野牧牛的惬意。

这便是我童年中众多游戏里最野性、最有乐趣的一个了。

童年是一张画纸,任我们去描绘;童年是一本书,任我们去撰写;童年还是一桌美餐,任我们去品尝

童年是银河里的星星,童年是雨后的彩虹,童年是飞舞的雪球,童年是美味的佳肴,童年更是有趣开心的游戏!

捉蝴蝶

春天,成千上万只蝴蝶从台湾飞来,我拿着罩子到花园里去捕捉蝴蝶.蝴蝶东一个,西一个,我也随着它们东一下,西一下,有些蝴蝶很灵活,一下子飞走了,有些蝴蝶挺迟钝,被我网着了不一会儿,捉了一瓶子的蝴蝶,它们在瓶子里上下飞舞,好看得很.

打水仗

夏天,大家把自己的水枪装满了水,各自找了个地方藏了起来,便开始了游戏.我漫漫地前进,把水枪描准了别人的脑袋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被我用水打到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举手投降,我越来越兴奋.没想到背后的水花铺天盖地得向我涌来-我被偷袭了.

放风筝

秋天,我带着风筝来到田野.我一路小跑,把风筝带上了天.风筝往下飞的时候,我立刻拉紧线,风筝往上飞的时候,我马上放线,生怕风筝不稳定.看着风筝窜上了云霄,我的心也跟着飞了上去,我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朵白云,漫漫飘荡.

打雪仗

冬天,下了一场厚厚的大雪,我和小朋友们来到雪地分了两组,来玩打雪仗.我们找了一块好地方安顿下来,制作出雪球,然后狠狠地向敌人扔去.我们探出头来一看,便傻眼了,敌人只是一个雪人!突然我们被雪球击中,刚会过神来,一阵阵笑声已经飘上了天空

有人说童年的乐趣在于学习,有人说童年的乐趣在于交友,而我说童年的乐趣在于快乐的游戏中健健康康地成长。

童年作文【篇11】

作者:**:《今日教育》2014年第08期

为深入贯彻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开展“百社千校书香童年”阅读活动的通知》精神,引导少年儿童健康阅读,营造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不断丰富广大少年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重庆出版社、重庆晚报、今日教育杂志社即日起联合开展“书香童年”读书征文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一、参加对象

重庆市全体小学生

二、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

三、征稿内容与要求

1征集内容:通过阅读好书、记录发现、表达情感,主要以阅读感悟的形式表现。

可以是对书的内容的品评,抒发自己的感受;它可以是对书中精神思想的分析和对自己观点的表达;它也可以是情节的创造、延续或扩展。

2.征稿要求:来稿作品必须是小学生自己完成的作品,写出真情实感,表达独到见解,不能由教师和家长**、加工。

任何剽窃者一经查实,将被取消获奖资格。请注明作者所在地区、学校、姓名、导师、******、电子邮件地址等详细信息。

四、投稿方式

1电子邮件投稿:组委会设立统一邮箱,接收小学生免费投稿。邮箱:注:sx***szw是“书香童年读书征文”的第一个字母)。

2.邮政信件投稿:重庆市渝中区桂花园路12号今日教育杂志社“书香童年”征文活动组委会(邮编:400015)

五、评奖办法

1.11月,组委会将聘请学科专家、特级教师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进行评审,评出一等奖2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50篇。

2.对组织参加此次征文活动成效显著的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对指导学生获得二等奖以上奖次的指导教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童年作文【篇12】

我在南山幼儿园,我的老师是郑老师、郭老师、范老师。郑老师经常给我们上课,管我们吃饭;郭老师也是经常给我们上课,排练;范老师管我们睡觉,带我们下去玩。

郑老师给我们画画,做手工,认图形,拼中国地图。还给我们玩活动区——语言区、益智区、数学区。还给我们玩娃娃家,我玩娃娃家的时侯就是当妈妈,李子益当爸爸,谢亚洵、朱德沦、奇妙、黄琦、潘进如当客人,水果老板是黄文迪,涂颜色有石玉清,陈思同,还有乔林先,理发店的有张四松,还有些人用积木搭城堡、搭公园,搭公路,搭隧道,搭游泳场、搭花园……我们玩得开心极了。

我在幼儿园表演了《英语ABC》《小鸭子》。我表演《小鸭子》的时侯是穿小鸭子的.服装,一身都有是黄色的,头上戴着小鸭子的帽子,鸭子的嘴是红色的,我们认认真真地表演节目,吸引了台下的观众,表演完后下面的观众大声地鼓掌。

我表演完小鸭子之后就换白色的纱裙,就去表演英语节目了,等我表演完英语的时侯妈妈就来接我,妈妈接完我之后,妈妈说:我戴上小鸭子帽子的时侯,都不知哪只鸭子是自己家的了。然后妈妈就接我回家。

童年作文【篇13】

童年的淮草洼为题目的1000字文章

人离开了故乡就思念故乡,远离了童年就怀念童年,这是人们心中怀旧的一面吧。我已到了不惑之年,感叹岁月沧桑、生活不易的同时,脑海里常常涌起童年往事,童年的淮草洼就是其中之一。

这片淮草洼位于宁平古城的西北角,距宁平城约三华里。它占据了俺庄、常和集、邢庄、罗庄四个庄的大片土地,约有五、六百亩。淮草被大路、小路、小沟分割成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若干块,俺庄的大概有二百亩。由于淮草生长的地方地势较洼,每逢下雨地面就积水,所以叫淮草洼。这片淮草何年在此扎根、已经生长了多少年,是没人知道的。村里的老人不能说其详,我询问几位耄耋之年的人,他们都是如此回答:“俺小时候,那片淮草就已经这样了。”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淮草们应了“春风吹又生”这句话,从土壤里露出尖尖的小脑袋。一天天,在春风的呵护下,在春雨的滋润下,淮草们渐渐长高了,春末时就能长到二尺高。夏季是淮草生长旺盛的季节,这个季节雨水多,每逢下大雨,淮草地里就积水,水最深的地方有二尺多。淮草是水旱两生植物,水淹不死它,淮草们反而在于水的灌溉下蓬勃生长,至夏末秋初已长到五、六尺高。远远望去一片绿色的海洋,真可谓“天苍苍,野茫茫”,更衬托了天的高远、地的辽阔。刮大风时,绿波翻滚,有起有伏,煞是壮观。我没见过大草原,我想像:大草原也不过如此吧。秋天,淮草们遵循自然规律,颜色渐渐由绿变黄。冬天,淮草干枯了,人们就开始收割,用于房子上。那时的农村,几乎是草房,淮草房是最好的,因为淮草实杆,茎细,分量重,比麦秸缮的房子实用得多:结实、耐用,屋内冬暖夏凉,很受农民欢迎。俺庄的淮草用不完,就由生产队长做主卖给外庄的农民,销路挺好。淮草是多年生植物,人们收割时不毁坏它的根部,来年春天,它的根部又生出新的淮草。

这片淮草地也是孩子们的乐园。孩子们往往几个人一块在草丛里玩捉迷藏。由于淮草既密又深,在里面藏好,很难被发现,往往寻找者找很长时间也找不到藏好的孩子。有时找到身边了也没能发现,只好又往别处寻找。孩子们觉得很有趣,所以对此游戏乐此不疲。

淮草洼里有很多生物。

每逢雨后,附近的很多农民都去淮草洼里拾木耳和地缘角皮(一种菌),这是淮草洼特生的植物,运气好的人有时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拾一竹篮。回家后炒或凉拌,味道鲜美.有的晒干过年时吃,这是纯天然绿色食品,一年可以拾很多次,年年如此。

洼里的动物更多,有野兔、鹌鹑、老鹰、蛇、野鸭、洼(wa发第四声)子、叫剪子、蚂蚱、蟋蟀等。野兔、鹌鹑、蛇,蚂蚱、蟋蟀这些东西,现在都还常见。其它几种动物自淮草洼消失后就再也没见过。它们去了哪里呢?

记得那时,我们都称呼老鹰为“老雕”。它常常翱翔于天空,时而飞得高远,时而又从高空俯冲下来捕捉猎物,有的老鹰有五、六斤重,常捕食野兔、蛇、鸡等。可能有老鹰捉过俺庄的鸡,俺庄的大人就编了句顺口溜“老雕、老雕别叼鸡,光叼x庄的大闺女!”说起来也真灵,只要远远地见老鹰飞来,一些孩子就扯着嗓子喊这句话,老鹰就知趣地飞走了。

由于淮草洼地势较低,中间又有条小河沟流过,小河沟又通大河,一下大雨,洼里到处都是水。俗话说:“有水就有鱼”,所以洼里也就有了吃鱼的.动物——野鸭、洼子。我这里不说野鸭了,单写一写洼子。它高腿、长颈、嘴细长、有尾巴,和鹤的样子差不多,经常在浅水边捉鱼吃。我查询资料,知道它可能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中的鹬。为什么我地人称它为“洼子”呢?或许是洼里特有的动物吧,答案不得而知。

我记得“叫剪子”是一种体型较小、叫声清脆响亮的鸟,它平时藏于淮草丛里,一旦人们惊动了它,它就鸣叫着,直直地飞入高空,和别的鸟儿遭惊吓后乱飞根本不一样。叫剪子飞向高空时一直鸣叫着,直到看不到它的身影耳边还响着它的叫声。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描述的“叫天子从草丛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即如此吧,或许它们是同一种鸟,只是村人不识乱起名字罢了。

蛇,是一种最令人讨厌的动物,我地的人们都叫它“长虫”。淮草洼里有蛇,所以,孩子们在人少时是不敢往草丛深处去的,怕蛇缠住自己。我曾在草丛里见过蛇,但它走得很快,眨眼之间就消失了,说明它是怕人的。我没见过蛇缠人,但自小对蛇有一种畏惧心理,这种畏惧心理多是大人们教导的结果。

大人们喜欢用网在洼里捉鹌鹑。捉鹌鹑最好在秋末季节,天不明就得去扎网,还得用鹌鹑哨子引诱,然后,拿根长竹竿慢慢往网中撵,这个工作得细心、有耐心、有技巧,技巧高的人有时一个早晨能捉好几只。

孩子们喜欢在夏秋两季去洼里逮蚂蚱、蟋蟀,由于草密,很容易逮,逮住后用草串起来,然后寻找些柴火点着,把逮来的东西投入火中,边烧边翻动。一会儿,一股特有的肉香扑鼻而来,馋的孩子们流出了口水,孩子们急忙把烧好的东西扒出来分吃,只吃得满口留香,我觉得比现在街上卖的烧烤好吃得多。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县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宽、挖深了洼里的小沟。再逢下大雨,积水少了。另外,由于牛羊不吃淮草,淮草只用于修缮房屋,随着瓦房的出现、增多,使用淮草的越来越少,人们在收割了淮草后,犁出淮草根,晒干当柴烧。整好的土地种上了水稻、红薯。几年光景,几百亩淮草地都变成了农田。或许已延续几百年的淮草洼也就从此成了历史。

如果,童年的淮草洼至今还完好但保留着,或许它会成为郸城县的大草原,成为人们游览赏玩的好地方,也会是很多动物的天堂。可是,这个如果是不存在的。

永别了,童年的淮草洼!永别了,洼里的那些可爱的生灵们!

我怀念童年的淮草洼,但愿它常入我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