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锦集十二篇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31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锦集十二篇。

只有通过阅读,才能看透许多事情的真相,作品是作者写的,相信您已经对其中的情节有所思考了。撰写读书心得,可以使我们日后无论做什么事,有自己的独特的见解或主张,如何让自己的读后感给他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现在大学生范文网编辑将为您全面介绍“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的相关知识点,为了避免遗忘请将本网页加入您的收藏夹!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1)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著作在阐述唯物史观时对前提的把握是很明确和成功的,它批判的就是德国唯心主义历史观,因为这种唯心主义观在前提上避开了现实的个人,而马克思与恩格斯在这本著作中准确地把握了唯物史观的前提,即以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的前提,而且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唯物史观的前提不仅是现实的个人,也包括了现实的个人所进行的活动和物质生产条件。现实的人如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的,就是那些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人。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现实的人,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产并不是孤立的,相反,他们是统一的。

因此,通过马克思与恩格斯对现实的个人以及他们的活动和物质生产相统一,笔者认为,这就为阐述唯物史观作好了铺垫,因为缺少这些要素将不会产生完整的唯物史观,因为缺少现实的个人,历史唯物主义将仅仅剩下抽象的历史,而缺少现实的个人的活动以及物质生产将会使历史中的人不再是现实的个人,缺少现实的个人的历史也不会是唯物的历史。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清晰地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这就清楚的阐明了本书的观点: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觉得单单这一句话对于我这种并不是特别了解哲学知识的人有理解上的困难。于是我从根本概念上出发想找到能够阐明这个观点的例子,“社会存在”是指构**类社会的一切存在,包括人、社会组织、社会活动、各种财产、知识等。

“社会意识”是指存在在社会精神领域中的反映,是精神现象的总和,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根据概念便可以举出例子来印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观点,例如唐代国力强盛,人们以胖为美因为他们认为丰腴的体态体现了“盛唐气象”。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发现肥胖会引发许多疾病,而且现代的服饰普遍修身,如果胖了穿起来就缺乏美感,因此现代的审美眼光是以匀称为美。

这就是典型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例子。

就论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与恩格斯着重从分工入手,认为分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联系的纽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每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其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同时,国家的内部结构也取决于生产力和内外部沟通的程度。

分工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且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而分工的每一阶段便决定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这就说明,生产力决定分工的水平,而分工的水平则制约着生产关系,从而我们可以推断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而分工水平反映了生产力,那么生产关系也就是生产力的反映。分工也制约着所有制的更迭,《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与恩格斯展现了不同所有制的相继更迭,更加明确地体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制约。

但马克思与恩格斯并没有明确地指出生产关系的概念,而是在生产关系反映生产力的观点上认为,各个民族的交往形式如果适合了生产力的发展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笔者认为。这里的沟通形式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关系。

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阐明,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市民社会”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市民社会不仅受到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制约着生产关系。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在生产力的发展中都存在物质交往,而在这些物质交往中会发展出社会组织,正是这些社会组织构成了国家的基础以及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由此可见,市民社会的本质是产生社会组织的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唯物史观通过上述的几个方面在这本著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阐述,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他们眼中的历史并不是精神的产物,相反,他们是物质的结果,是生产力的总和,所以历史对马克思与恩格斯来说首先是关于人的历史,但又并非仅仅是人的历史,还是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历史。

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个很关键的研究课题,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必须要经过一次次的改革,而改革必须要依赖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正确认识。可以清楚的看到,我国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正是基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正确认识,才有了近四十年的飞速发展,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当下,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同样离不开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探索,只有正确认识并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的“中国梦”才可以一步一步的变为现实。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人,我们更应该担负起时代责任,努力学习并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提高,为实现 “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不辍前行。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2)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奠基之作。它借批判德国哲学,批判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明确阐释和表述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出发考察社会历史发展。

在第1卷第1章(即《费尔巴哈》章),曾有一段话说:“在我们对这个运动的个别代表人物进行专门批判之前,提出一些能进一步阐明他们的共同思想前提的一般意见。这些意见足以表明我们在批评时所持的意见,而且有必要表明我们的意见,以便今后理解和解释各种批评意见。

这些观点都是针对费尔巴哈的,因为只有他才能前进一步,只有他的作品才能得到认真的研究。”由此可见,《费尔巴哈》章不仅是针对着费尔巴哈的批评文字,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从正面阐明唯物历史观的作用。马克思称费氏及后来的青年黑格尔派为“玄想家”、“满口讲着震撼世界词句的保守派”,他认为青年黑格尔派沿袭了老年黑格尔派在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把宗教、概念、普遍的东西统治着现存世界”,人们之间的关系、一切举止行为、受到的束缚和限制都是人们意识的产物。

因此,人民解放就是把人民从意识、思想和文字的统治中解放出来。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思想真的作为世界的本原而独立存在,那么与意识、思想和文字的斗争必然会带来世界的变化。

那我们可以推论,人们之所以溺死,是因为他们被重力的思想迷住了。如果他们在头脑中放弃了这个想法,并声称它是迷信或宗教的,他们将避免任何溺水的危险。这显然是可笑的,事实是,如果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如果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将观念作为逻辑的起点,再以纯粹的逻辑方式进行从观念到观念的批判,这种方式无法解决任何现实问题。

(2)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当人们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方式时,他们开始把自己与动物区别开来。人们在劳动中不仅生产出物质生活资料,而且生产出人与人之间“物质联系”的方式,即生产关系,并且间接地生产出其他一切社会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马克思认为, ““个人是怎么样的,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生产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前提,而又决定着这种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从个人到国家,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个国家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这个公理是公认的。

然而,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以及民族自身的整体内部结构,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生产和内外交往的发展程度。”

“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同时又是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也就是说,分工的各个阶段也决定了个人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之间的相互关系。

”马克思将分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三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第一种所有制形式是部落所有制。第二种所有制是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

第三种形式是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这三种形态代表了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不同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是由一定的个人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活动而形成的。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分工,分工促进了所有制与阶级、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冲突,确立了整个社会结构和国家组织形式。

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生产力以及由此生成的交往方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打印出来是21页,正反面。相对于以往看的大本厚本的超长的**,这一点点字对我不算什么。我想我可以很快读完它,我会有一些感觉写。

但事实是我花了三天时间才读完第一页。很难读懂。我总是看着它把它放下。看看,然后把它放下。脑中总是一片空白。最后,我只读了前15页,但我被深深吸引了。

哲学带给我的思想让我有点慌乱,太多的信息一时难以消化。要想弄明白绝非一日之功。我读懂的只有两块内容。

第一,思想不是作为世界的起原而独立存在的。用词和句子来发送相反的词和句子,只有与世界对立的词和句子名称才不与现有世界对立。只有在现实世界中,运用现实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第二点则是分工。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分工,分工促进了所有制与阶级、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冲突,确立了整个社会结构和国家组织形式。

文中,还是大量引用了原著,也借鉴了百度文库中关于原著的部分见解。通过阅读别人的阅读报告,我对原文有了更好的理解。

谢谢你带我进入一个新的思维领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3)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分工导致了对人的奴役,使人成为异化的工具。为此,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例进行了分析。马克思分析到:

在劳动分工促使生产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制度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却并未随之发生变化。具体如下:分工促进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城乡劳动、农业和工业的逐步分离,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和资本的生产和流通,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作为生产关系核心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并没有改变。因此,以分工的形式促进生产的快速发展,只有少数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分工带来的巨大利益,而最明显的是他们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增加。而对于被排除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唯独拥有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劳动力。

为了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他们不得不卖掉劳动力。正是这部分无产阶级劳动力,成为一切资本主义利润的源泉。所以,资本家自然而然的通过雇佣关系让无产者为他们生产,而他们则依照自己唯利是图的本性极力的压榨无产者身上的剩余价值。

这种劳资关系助长了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无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链中异化的生产工具。综上所述,分工推动的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促使绝大多数无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异化工具。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将导致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而消除分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将出现。

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基本劳动观是理解分工异化的关键。为此,笔者总结了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两种观点,并试图从这两种观点来理解分工的异化。

一、如雷蒙·阿隆在《社会学主要思潮》一书中归纳的这样,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使人成为全能的人、而不是专业化的人。全能者是指只把劳动视为生活的一小部分的人。当个体在自由支配劳动的状态下,通过劳动活的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时,也可以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其他特质,比如高尚的精神追求。专业化的个人是指在个人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劳动支配着个人而非个人支配着劳动,个人被束缚在劳动之上,无法去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其他个性。

马克思对劳动的这个看法使得他在观察以往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时,当他看到大多数人都在为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料而疲于奔命时,他自然就把这些形态下的个人看成是专业化的、被异化的个人。由此也就得出了在阶级社会,劳动分工只会使人异化。

二、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马克思据此将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前期创造的价值是用来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后期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

根据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剩余价值应该合法地归劳动者所有,但事实上,这部分价值是资本家通过虚假劳动关系无偿占有的。由此,马克思也对资本进行了分析。他把资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不变成本指机器、厂房等物质化的固定化的成本,可变成本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固定成本不能创造价值。资本主义资本的增长来源于可变成本的使用。因此,根据劳动创造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工人应拥有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地偷走,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赤裸裸的剥削关系。

然而,资本家出于唯利是图的本性,极力挤压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使其成为异化的工具。

通过对上述可知,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造成人的异化、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与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以上两点看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我看来,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两种观点实际上是有缺陷的。为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分析这种缺陷,进而对马克思关于分工异化、阶级对立、共产主义消灭分工的观点进行反思。

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绝大多数人的无产者确实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的工具,这些无产者也的确是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他们就是被异化了的工具,无法成为马克思眼中的全能的人。承认这个事实,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用专业化的人和全能化的人来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是十分准确的。

但马克思的缺陷在于,他认为可以用改造社会的方式来消解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之间的差别,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能化的个人。例如,他论述到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都能成为全面自由的人,劳动变成了个人的一种享受。

但事实却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不可避免的承担者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双重倾向。如贡斯当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活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分析这样,现代人十分注重世俗生活。也如托克维尔论证到的,在一个日渐民主的历史潮流中,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现代人生活的强大动力。

所以在现代社会,个人为了获得适度的优良生活,必须在劳动分工中承担某项特殊的生产职能,亦即成为一个带有专业化倾向的个人。而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没有任何人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去。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论述的这样,现代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兼备消费性和娱乐性的社会。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当个人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他就会利用一定的物质财富去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由此也就可知,现代人也带有成为全能化个人的倾向。

所以,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个人兼备者专业化个人和全能化个人的两种倾向。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时,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强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弱些;也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弱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强些。具体出现哪种可能性的状态,这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政治体制、社会风俗等多种因素相关。

但可以断定的是,不可能消除个人专业化倾向和全能化个人的倾向,更不能绝对的判定某一低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只能是专业化的个人、而某一高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将成为单一的全能化的人。所以不管在何种形态下的社会,专业化个人倾向和全能化个人倾向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由此,二者是不可能被绝对化的,二者之间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由此也就可知,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带有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他们的确成为了异化的工具。但这种状况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应该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劳动者身上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会慢慢变弱;而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却会逐渐增强。事实上也证明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政治系统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工作的负担减轻了、有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时间去发展全面的自己。

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错误的把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状况当成了自始自终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可能会遭遇的生存状态。他由此也就绝对化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者的异化状况,绝对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绝对化了共产主义给予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可能性。总而言之,马克思分析问题视角的短视导致了他得出的一系列结论都发生了偏差。

二、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论是他政治经济学建立的根基。为了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不妨假设在原始状态下有一块未开垦的沃土,如果个人依靠自己单纯的体力在这块土地上播种粮食、收获粮食,那么毫无疑问这些粮食是他个人劳动创造出的价值。需要强调的,个人单纯的依靠体力是指个人不借助任何其他形式的劳动工具,仅凭四肢劳作。

所以劳动创造出价值论在以上这种特定状态下是说得通的。但在依靠科技进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否还行得通呢?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熊彼特论述了马克思这种价值观的破产。

他解释到: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形成实际上遵循的是边际递增或递减的规律。例如生产某项价值需要a、b、c三种要素,在其中任何两种因素给定的情况下,另外一个元素的增减都会对价值产生变化。

所以在现代生产中,多种要素都可能成为价值的来源,劳动只是价值的某一来源,而非马克思所认为的唯一。

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有缺陷的,他据此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马克思曾分析过,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比率将会提高,而这也意味着资本家的利润率会降低、将有更多的人会失业。但事实上证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革新,资本家的利润率得到了提高,工人在劳动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反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都充分的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本家并不是全靠剥削无产者的剩余价值而致富的。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对立理论扭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以上一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为何会认为劳动分工会造成人的异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一方面阐明了笔者本人对马克思这些观点的反思。现在还需一个问题需要回答。即劳动分工真的能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予以消除吗?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化组成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大的社会实体中,都被分化成细小的部分 ;它们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组合下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为此,涂尔干还从社会量、物质的量和精神的量这三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分工为何会产生。

笔者个人是赞同涂尔干的这些观点的。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精细,而绝不可能像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社会分工会被消灭。即使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带有统治性的国家消失了,只剩下单独存在的社会。

但事实上社会的管理客观上也要求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工。而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天赋的不同,肯定也会有体力和脑力的分工。而笔者也无法想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所以对于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由分工所形成的阶层、阶级必定是多样的。对待这些由分工所造成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强化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达到群体的共存共荣,而非强化彼此之间的矛盾、用暴力的手段消灭对方。所以分工不可能消灭,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的论调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4)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做了于分工及其作用的分析。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开时,分工才是真正的分工。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因为这种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共同利益才具有国家的独立形式,与实际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分离。在这种形式下,不同阶级之间的真正斗争正在进行。

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在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存在着分工,也就是说,只要分工不是自愿的,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们自身的活动就会成为一种对人的外来的、对立的力量,压迫而不是控制人。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人眼里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联合力量,而是一种外来的、外来的力量。

这种“异化”当然只有再举办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一是“没有财产”(无产阶级)同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而是生产力的发展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的关于“分工”的理论对于我们分析当今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开始腾飞。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民主与法制的不完善。。。其中,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无疑是中国人民最为担忧的问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系生产力与矛盾运动相互作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

”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有制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后,调整了原平均主义的生产关系,把私有制引入社会主义公有制。虽然贫富差距逐步扩大,但与当今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中国社会,不可能完全消除贫富差距。

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个差距不应该太大,否则就会造成像资本主义社会一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想想的那样。

邓小平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的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

我们要采取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的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5)

历史唯物主义

哲学一直都是很矛盾的存在,就像毛泽东哲学著作《矛盾论》中所涉及的一样,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作为哲学也不例外。毕竟,哲学研究的是世界和社会,而世界和社会又离不开矛盾。

那么,不难理解,在哲学的长河中,始终存在着这样的矛盾。比如,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矛盾。作为一个在社会主义伟大土壤中成长的年轻人,我毫不避讳地说我是一个唯物主义者,我对理想主义也有一种极不可理解的态度。我认为在这一点上,我站在伟大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上。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恐怕是我最赞同的也比较能接受的一本书了。我不仅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而且这本书的哲学意义及其对社会历史的探索也值得我们的思考、研究和尊重。他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体现,对唯物史观理论体系的建立及其基本原则的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和大多数人一样,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系统阐述和对唯心主义的批判。在这里,我想谈谈我对唯物史观和唯心主义的理解,以及唯物史观对中国的影响。

这本书说到,人类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的出发点。事实上,当今社会是如此先进,如此先进,可以说是人类物质生产和进步的必然结果。难道说,就像唯心史观把从头脑中产生出来的范畴、观念为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社会就能发展起来,历史就能丰满起来?

就好比,中国几千年前就有人想要登月,那么他的思想和观念就和现在航空航天员的思想几乎无二,那么为什么现在就是能够实现的,成为历史的,为什么那时候的人就没有成功,只让这样的想法成为历史,却没有让这事儿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光辉呢?虽然中国有句古话“有心者,事竟成”,并且意志在中国这个民族的心中,也确实发挥着难以言表的作用。有坚强的意志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潜力。

那么既然意志这么重要,为什么唯心主义又为什么受到这么多的抵制和不理解呢?其实,这就要归结到唯心主义的主张上了,他主张意识的第一位,物质第二位。意志是重要,但是远远没有达到那种意志决定一切的地步,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有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想就能够做到的,历史也不是我们后人可以靠我们的意志就能够改变的。

这样,难怪很多人不理解理想主义。他们认为这是对社会历史的一种错误想象,他们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是根本错误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唯心主义所认为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恰好相反。

在这里,我,一个忠实的唯物主义者,必须再次站出来反对理想主义。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和社会意识发展的动力。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然而,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这在当今社会的成长中也是显而易见的。就拿中国社会来说吧,中国男子那种长辫子时代,是在清朝,而如今男子几乎都是短发,而如果现今再由什么长辫子出现,我想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人不正常,甚至说不定会报个警,找个记者上个头版头条也说不定,为什么这在那个社会很正常的现象,如今就成了人们难以理解的行为呢?社会进步了。

我想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我们都会给出这样的解释。但是,这何尝又不是一个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一个很好诠释呢?是啊,社会进步了,社会存在都变了,那么老的一套自然就跟不上社会了,那么观点自然就要变变了。

这样,社会意识就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类似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也有对生产方式和历史的理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是这一时期生产方式和生产能力的体现,仿佛当今的数字信息时代并不是完全由自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生产所带来的?就像,那句话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虽然这些原则现在看来很熟悉、很简单,但我认为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结果,也是我们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思想。众所周知,中国能够发展到现在,必须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然而,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唯物主义,在这片中国土地上并不缺乏支持和认同。

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性和影响。它不仅影响到一群人,也影响到少数人。它影响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它影响的也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而不是昙花一现。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它影响了中国的发展,并有可能影响几个世纪。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为那个时期的中国提供了救命稻草和光命稻路。当中国人不知所措时,它的到来不亚于黑暗中的一道亮光。

就像中国早期改革开放一样,改革开放的成功也表明,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不去从物质生活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那样社会是得不到什么发展的。这也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重要思想也为中国今天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结合中国国情,在大的方向和方针上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指明正确的方向。

而在中国,很多人对唯心主义的嗤之以鼻的现象,估计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他们的唯心主义的分析和近乎刻薄的批判(个人认为,其实还是很客观的),就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者对唯心主义的态度了。其实,想想也对,这两者从本质上就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思想,尽管有的时候,他们在某些方面可能有相似之处,甚至有的时候,唯心主义能给一些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我想,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上是不会产生任何倾向唯心主义的。特别你生在这样一个理性的社会,生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在这样的社会存在下,就要接受它的社会意识。

总的来说,尽管《德意志意识形态》也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著作一样,晦涩难懂,道理深刻,但是细读下来,收获还是很大的。最少,它提高了我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引起了我对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国发展作用的反思。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6)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理论的力量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对德国有着特殊的感情。一开始,吸引人的是德国严谨严谨的性格。但众所周知,德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我认为这与德国独特的社会意识形态有很大关系。

这本书我并不能说看懂和理解。只表达一下零星破碎的感受。

首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通过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和纯自然的人的批判, 确定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 人类历史的源头是物质生产,并以此作为出发点, 研究和**了人类历史,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对着世界发问开始,人就在思考,人到底应该以一种怎样的面貌来生存。书中指出,人类历史是建立在活着的个提的存在基础上的。然而,生命个提的存在和这种存在的可持续性始终是以物质生产和自我生产为基础的,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

然而这一切都是遵从历史唯物主义。恩、马两人他们对于历史观的描述是: 我们的“ 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 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 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 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 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 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几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沿着这一途径, 首先阐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第一次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指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很本动力。他们在这里, 用“ 交往形式” 来表达生产关系的含义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再生产方式,而且是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在历史上,各国的改革本质上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这种失败也说明新的生产关系不适合当时的生产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对于分工及其作用的做了分析。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开时,分工才是真正的分工。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因为这种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共同利益才呈现出国家的独立形态,与实际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分离。在这种形式下,不同阶级之间的真正斗争正在进行。

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人眼里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联合力量,而是一种外来的、外来的力量。

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还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他们指出, 经济基础是“ 整个历史的荃础, 然后必然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 经济基础的活动, 同时从经济基础出发, “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他们说: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即使是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独立性的表象。

那些发展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流的人,在改变自己的现实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的思维和思维产品。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德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马克思恩格斯是社会主义的鼻祖。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因此,这其中的很多理论,值得处于现在这种状况的中国存在重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学习这些知识,不是只是无聊来打发时间,而希望我们可以学以致用,中国还在长大,而作为中国新一代的我们,应该担负起责任,引领着祖国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开始腾飞。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民主法制的不完善

其中,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无疑是中国人民最为担忧的问题。

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中国社会,不可能完全消除贫富差距。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然,这个差距不应该太大,否则就会造成像资本主义社会一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想想的那样。

邓小平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的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

我们要采取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的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7)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完成创作的。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代表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对以费尔巴哈、鲍威尔、施泰纳为代表的各种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在此书中,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起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它的历史发展起点是什么?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

唯心主义历史观以心灵产生的范畴和概念为历史发展的起点,唯物主义历史观以人的物质生产为历史发展的起点。我们认为唯心史观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及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其原因,就在于对历史发展的出发点的理解不同。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以这样一种物质关系、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普遍本质,才能揭示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才能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和各种形式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恩格斯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才能完整地描述整个过程以及过程中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马克思、恩格斯还说明了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解释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和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手段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各个阶段的发展和特殊性。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人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起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这些都与物质生产方式有关。同时,他们还指出,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各个阶段的生存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性。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和制约着人类一切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过程。

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有自己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积极参加反旧社会活动的某些生产力和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历史发展规律时,必须讨论社会革命。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个方面阐述了社会革命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革命群众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在其他任何因素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是没有意义的。

从上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表述所分析得出的五个方面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我们不难看出,以往历史理论的两个主要缺点,即:只停留在思想动机上而没能从物质生活方面去考察历史发展和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在这里已完全被消除。马克思 、恩格斯从历史发展的出发点、历史的现实基础、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决定因素、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等方面,彻底发挥了唯物主义,揭示出产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指出了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物质根源,说明了人民群众的推动历史发展、进行社会革命的决定作用。

这一切,足以标示唯物史观的形成。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其主要的理论贡献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这些重要思想,为我们今天进一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相互关系、确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立场以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正确的方**原则。

阅读完这本著作,我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下对人和社会的存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联系我国发展实际,我充实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加的了解自己,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更加理解和相信祖国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思想,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8)

摧毁这种异化,要依靠生产力的发展。这是因为:生产力越发达,分工就越发达。

没有生产资料的人会越来越多。他们与富裕和受过教育的世界,即与生产资料拥有者的统治背道而驰。第二,只有依靠生产力的发展,才能避免极端贫困条件下的生活必需品斗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交往得以建立。

这种消灭异化的运动就是共产主义运动。它不是一种既定的局面,也不是一种现实应当实应的理想,而是一种破坏现有局面的运动。这里我们可以想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资本主义带来了生产力的大发展和生产社会化。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力得到了很大发展,生产社会化使分工进一步发展,全社会的生产关系日益密切,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剩余价值。资本家的逐利性会改善资本的有机构成,进而导致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这就使无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日益尖锐,旧的生产关系必将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的关于“分工”的理论对于我们分析当今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开始腾飞。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民主与法制的不完善。。。其中,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无疑是中国人民最为担忧的问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系生产力与矛盾运动相互作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

”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有制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后,调整了原平均主义的生产关系,把私有制引入社会主义公有制。虽然贫富差距逐步扩大,但与当今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中国社会,不可能完全消除贫富差距。

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个差距不应该太大,否则就会造成像资本主义社会一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想想的那样。

邓小平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的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

我们要采取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的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9)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学号:071001639p>

姓名:郑永强p>

《德意志意识形态》

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管理学院郑永强***

【内容提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序言》中作过概括的说明:

“当1845年春他(指恩格斯——编者注。)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对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关键字】:劳动分工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初步印象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代表作中,马英九对以费尔巴哈、鲍威尔、施泰纳为代表的各种历史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 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阐明得非常清楚。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如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社会革命、人等,并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分析《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它的历史发展起点是什么?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

唯心主义历史观以心灵产生的范畴和概念为历史发展的起点,唯物主义历史观以人的物质生产为历史发展的起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起点,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的正确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揭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主义是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是对社会有机体一般性质的理论表征。原因在于对历史发展起点的不同理解。

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把这种物质关系和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一般性质,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和各种形式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英九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才能充分描述整个过程以及过程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在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阐释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和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手段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各个阶段的发展和特殊性。马英九在上述论述中明确指出,人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起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这些都与物质手段的生产方式有关。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各个阶段的生存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性。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和制约着人类一切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有自己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积极参加反旧社会活动的某些生产力和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历史发展规律时,必须讨论社会革命。在这里,马英九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个方面论述了社会革命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革命群众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在其他任何因素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个人阐述

在阅读过之后,我并不是很能理解这部著作的含义,于是我去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帮助理解。在对比阅读了之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这部著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本著作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主要观点以及关于现实的个人、分工、市民社会、异化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本质。有些观点对我来说有点难以理解。在这里,我将主要讨论生产力与沟通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生产方式,而且是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有矛盾,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认识到的。社会也是在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矛盾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这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叙述:

“从狭隘的观点出发,可以从其中抽出一种附带形式,把它看作是这些革命的基础,而且因为革命所由出发的各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他们自己的活动本身产生了种种幻想,这样做就更容易了。因此,在我们看来,所有的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传播形式之间的矛盾。”

因此,历史上所有国家的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这种失败也说明新的生产关系不适合当时的生产力。因此,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必须使其社会制度符合当时国家的综合实力。

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改革必须依靠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积极认识。

四对马克思劳动观和劳动分工论的反思

1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绝大多数人的无产者确实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的工具,这些无产者也的确是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他们就是被异化了的工具,无法成为马克思眼中的全能的人。承认这个事实,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用专业化的人和全能化的人来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是十分准确的。

但马克思的缺陷在于,他认为可以用改造社会的方式来消解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之间的差别,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能化的个人。例如,他论述到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都能成为全面自由的人,劳动变成了个人的一种享受。

但事实却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不可避免的承担者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双重倾向。如贡斯当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活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分析这样,现代人十分注重世俗生活。也如托克维尔论证到的,在一个日渐民主的历史潮流中,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现代人生活的强大动力。

所以在现代社会,个人为了获得适度的优良生活,必须在劳动分工中承担某项特殊的生产职能,亦即成为一个带有专业化倾向的个人。而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没有任何人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去。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论述的这样,现代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兼备消费性和娱乐性的社会。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当个人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他就会利用一定的物质财富去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由此也就可知,现代人也带有成为全能化个人的倾向。

所以,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个人兼备者专业化个人和全能化个人的两种倾向。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时,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强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弱些;也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弱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强些。具体出现哪种可能性的状态,这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政治体制、社会风俗等多种因素相关。

但可以断定的是,不可能消除个人专业化倾向和全能化个人的倾向,更不能绝对的判定某一低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只能是专业化的个人、而某一高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将成为单一的全能化的人。所以不管在何种形态下的社会,专业化个人倾向和全能化个人倾向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由此,二者是不可能被绝对化的,二者之间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10)

首先,我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的生活和工作都很务实。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我不懂的,我不像某些人,我不懂的,我故意用美化的语言来夸张,我懂的,我会直接简单地表达出来。

所以,在本读后感中,有些观点我认为是对的。那么,我会直接把它摘抄下来。有些观点我认为有待思考的,我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而且,我认为对一个做研究的人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诸多观点。本人没有在完全了解和透析的情况下,亦不敢多发揣测,甚至有时我在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候,不知道是作品太深奥了;还是本人愚笨,确确实实的读不懂。但是,后来想想读不懂也很正常。

人家倾其一生来研究人类的发展规律,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更是作者对人类发展规律方面的一旷世之作。如若我们几下子的功夫就把它完完全全的理解和透析,那么,我只能说你比写出这“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文件”的马克思还要天才。所以本人只是在自己所能理解的知识水平上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个别观点的进行论述和理解。

下面关于历史的认识: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可以从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两个方面来考察。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

人类文明的发展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有限的自然科学知识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自然史,而是主要讲了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德国的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书中,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人类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

但为了生活,人们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信息。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

在这个时候,学会生产的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市民社会是过去历史阶段受生产力和生产力制约的一种交往形式。它包含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人的一切物质交换。而“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因此,可以说,市民社会是一切历史的真正发祥地和表演舞台。历史是从市民社会中开始并在市民社会中不断发展的。

不赞同的观点:“创造历史的不是什么英雄领袖、国家首脑,而是占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不可否认在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只能说是做了很大的贡献,如若把创造历史的贡献都归功于人民群众这明显忽视了英雄领袖和国家首脑等个人在创造历史方面所做的贡献。

虽然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但我认为,身为生产力一员的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有更大的权力决定上层建筑的建设方式和高度?因此,人们似乎正式地创造了历史,因为他们也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为历史的创造做出了贡献。

但是,他们却没有创造历史的主导权。一个没有创造历史的主导权,被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主导的人,你认为它还是创造历史的主角吗?这历史还是它创造的吗?

很明显的!人民只为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工作,但历史创造的方向是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主导和占据的。因此,我认为:

创造历史的主体是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而人民群众只是推动历史创造的对象。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11)

——读第一卷有感

我们都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创作。其中,我只读了第一卷关于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观点。我本身不是一个理科生,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只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本中所定义的。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起原归于物质,主张物质识第一,意意识第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起原归于精神,主张意识是第一,物质识第二,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该书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

(一)关于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批判了康德割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和黑格尔颠倒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根本错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和主题就是有血有肉、有头脑的人,因而“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从而摆正了思维与存在着一对范畴的关系。费尔巴哈还批判了康德把时间和空间视为内在的感性和直观形式的错误,以及黑格尔逻辑上向空间过度的错误。针对康德的错误,他指出::

“空间与时间并不是单纯的现象形式,而是本质条件,理性形式,存在规律,也是思维的规律。也就是说,费尔巴哈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人类固有的感性和直观的形式,而是客观存在的形式。

哲学范畴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加上,而且体现在内容的变化上。范畴的内容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贫到复,即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二)关于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可以从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两个方面来考察。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人类文明的发展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有限性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论自然史,但主要是关于人类历史。因为几乎整个德国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历史。在这个意识形态中,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

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但为了生活,人们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信息。

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在这个时候,学会生产的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三)关于分工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求的增加以及体力、需求和应变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然而,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时,才有真正的分工意识。

对某以民族来说,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导致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也导致城乡劳动的分离。这样,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和商业劳动流通交换的基础上,人们将很方便地获得自己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农业、工商业的繁荣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3) 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的发展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而言的,这一问题尽管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早有阐释,但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并未得到重视,未能得到完全正确的理解。尽管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平衡的,尤其是在我国目前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条件下,这一问题已经得到普遍的关注,并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因此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构建民主、公平、公正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概念。

我们应当辩证地去理解和把握,它主要是指人的发展的多方面性,而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都必须按照统一模式发展,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又受其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政治及其所能利用的资源状况的制约。另外,更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空想、幻想而难以实现。

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理想,更是一个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既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价值性在于提出了最高的价值目标,即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性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关于人的本质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企图以“人本学的历史观”代替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然而,这种学说,非但不是科学地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相反地,恰恰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摈弃了、并予以严重批判的用“人的本质的异化”说明社会历史现象的思辨空论。针对这种谬论,马克思尖锐的指出:

“正如医学上的妙手回春的神医和起死回生的仙丹是以对自然界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一样,社会领域中的庸医和万应灵药也是以对社会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马克思的这一批判,也适用于仙丹的“马克思学”。他们不要以或者不敢去研究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无意揭示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是想社会的庸医一样,热衷于寻求永恒的“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学说作为万应灵药去解释负责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的发展,这实际上是陈旧的思辨哲学的死灰复燃!

--历史证明,曼恩对实现共产主义条件的判断是科学的、可预见的。之前局部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实践被“交往的扩大”所消灭,而今交往的力量正在把“异化”“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使它摆脱“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可以说,当前世界市场的迅猛发展正在实现着“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的壮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正在达成一种资源的流动进而是生产状态的均衡,最后的格局就是各国各民族中都分化出两个世界,两个极端对立的世界。

在这一世界性格局中的任何人,所要考虑的只是自身跳入哪一个世界中去的问题,在“偶然性”的支配下落入哪一个利益群体中去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整体的演进、集体的福利,蛋糕已经瓜分竟尽,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历史中不断上演的惯性定律的作用下,在全球化力量的摆布下,谁还在相信“今天的世界真的和昨天不一样了”,那才真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马克思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要使它成为一种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生命的东西,必须在实践中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离不开原有的基础,或者沿着马克思开辟的道路。马克思死后,先是恩格斯,后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许多马克思主义者根据自己的时代发展了唯物史观。

历史经验证明,尽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路不是笔直的,甚至会有曲折迂回,但是,这朵深深扎根于全部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土壤的人类认识之花绝不会枯萎,而一定会更加茁壮、更加鲜艳!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篇12)

马克思恩格斯接下来谈到的是生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卡尔认为,生产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的历史。在成为人类,也就是生产经行了之后,人类才拥有了人的意识而非精神。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此来批判德国哲学的“天降”,因为德国的哲学家们不是在人们之中,不是从社会中去思考哲学,他们仅仅是自己想象,这些哲学没有经历社会的考察,从而不会在社会中自我发展,因为这不是社会的意识,仅仅是他们(德国哲学家)的意识。在生产上,马恩还涉及到一个中学没接触过的知识点:家庭分工。

在这一章中,马恩说,家庭分工是分配不平等的根源,导致社会阶层的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分工也从简单的家庭分工转变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这种冲突既是阶级矛盾,根据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生产力状况,这种冲突经常转化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力量,源于这种力量不断追求这共同的利益,这些共同利益联结了原属于不同分工的个人的力量,即扩大了生产力。

但当时和现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一直阻碍着社会进步,即当个人利益地位高于共同利益时,合作就崩溃了。曼恩知道我们应该追求真正的普遍利益,即共产主义。到了这里,有见见产生了一头雾水。

出于个人能力,我对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和弗里得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所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解就只能到这里了。对于这本书,我是抱有一丝崇敬,又有一丝厌倦,还有一丝好奇,再加上一丝使命的心情开始的,崇敬于两位伟大的哲学家最有名的哲学合著;厌倦于中学课本上出现过无数次的名字和知识点;好奇于为什么这本书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使命于作为一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员,我的确应该好好研习共产主义的理论及其发展过程。到了最后,我内心狂喜,却平静如水,因为我完成了一道思想上的升华,这些理论不再是课本上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也不再是新闻中口若悬河的宣传词,它是一种哲学,一种思考方式,能带给我一次新的洗礼,让我的思维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