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锦集7篇)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4-05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锦集7篇)。

根据您的要求,大学生范文网的编辑为您整理了一些内容:“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由{作者人名}写的读后感书名一定在我们心中深深埋下了一颗种子。 读后感是对书籍中知识和思想的吸收和整合,作品读后感究竟该如何写呢?请您仔细查看以下提示!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篇1

习近平总书记与当代大学生心贴心,总书记对青年学生无限关爱、寄予厚望,当代大学生由衷拥护、爱戴党的领袖。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追寻他的青春足迹、奔赴延安开展“青春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勉励他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总书记的这一回信及勉励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的回信,与风靡全国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以下简称《岁月》)一道,引起了强烈反响,菁菁校园中掀起了学习青年习近平的热潮。

《岁月》是绽放青春光芒的党史宝典和充溢真理光辉的精神宝藏。学习这本书,可从小故事中读出大道理,从众口述中洞察大时代,从真情怀中感受大担当,从奋斗史中汲取大智慧。总书记四十多年前的梁家河峥嵘青春,具有无比强大的感染力感召力,跨越历史时空共振共鸣,震撼心灵洗礼精神,像磁铁般深深吸引着当代大学生,照亮着莘莘学子把激昂青春梦融入伟大中国梦的新时代征程。

如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在《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中,广大青年找到了答案。我们都处在不同的位置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畅谈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感悟和体会。大家认为,学会吃苦是人生必修课,艰难困苦磨砺坚强意志,有了坚强意志,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困难考验,坚韧不拔、充满自信地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这是他迈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宝坻区王卜庄镇东蛤窝村主任助理张岩说。他经历了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转变,一开始很不适应,“每天下乡、下地,看秸秆、发煤球,这些工作和我预想的差太多了。但学习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领会到,这不是受苦,而是一种收获,一种人生阅历。作为年轻人,就应该多到基层一线的‘练兵场’磨练,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对于今后成长都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青春的磨砺,陕北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成长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能够成为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得益于艰苦环境的造就,更是他苦心立志的奋斗结果。”参与全运会志愿服务的天津医科大学学生张嘉懿说,“2018年暑期,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或许比平时更加忙碌,但能够为全运会的召开献一份力是我们的荣幸,也是对我们的一种考验和历练。不管平日的志愿服务有多么辛苦,没有一位退出的同学,全运会志愿服务强化了我们青年的责任感,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年轻人要想有所作为、有所进步,就要敢于较真碰硬、敢于直面困难,只有像习近平总书记那样经历过磨砺,才能创出新的业绩,才能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篇2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心得体会: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好书。它以亲身经历和见证者的眼光,追述了习近平在知青岁月里那些看似平凡却超越平凡的点滴往事,让广大读者看到中国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总书记是怎样从最基层社会一步一步历练成长的。

书中讲述的习近平在梁家河插队时的故事真切朴实,让人感动、给人激励。知青时期的习近平就勇于承担、敢于实践。只要他能想到能办到的都会脚踏实地为大家办到办好。这几年的历练使他培养了与劳动人民深厚感情,也让他逐渐读懂了“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农村”“什么是实际”这几本没有文字的大书。练就了他敢干大事的勇气和魄力。所以,习近平是在长期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国家领导人,是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中共中央总书记。

作为一个退休的中共党员和国家职工,我会学习习近平敢干大事、勇于担当的精神,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积极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党和国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7所退休第一党支部书记张培芳76岁

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重温一段共和国史,一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在我们面前展现了一幅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画卷,目睹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知青的历史身影,虽然知青生活是艰辛的,农村劳动是繁重的,但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习近平总书记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历史起点。

——207所退休第一党支部委员朱志浩76岁

看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使我十分震撼,这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生动体现。习近平这七年的知青岁月,是他离开学校和家庭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如果说别人是从零起步的话,习近平是从负数开始。当时他的父亲受到不公正待遇,兄弟姐妹受到歧视,天各一方。精神上的压力非常大,真是苦其心志啊!经过长辈的教诲,陕北村民的宽厚、容纳和帮助,尤其是经历了艰苦生活和繁重劳动的磨砺以及苦苦地上下求索,他终于冲破迷茫和苦闷,思想得到升华,信念更加坚定,立下了终身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初心。七年的知青岁月使我们看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位人民领袖的成长历程。

——207所退休第一党支部安勇

在七年的知青岁月里习近平更加刻苦学习、踏实劳动、要求进步、心系百姓,处处为乡亲们着想,努力为乡亲们做实事。他带领大家修淤地坝,建造大片良田;修建知青井、沼气池等为乡亲们造福。习近平始终没有忘记黄土地人民对他的照顾。他在公开发表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下了“为人民做实事”的誓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茫、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读后感·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黄土地培养出了这么好的一位亲民的、心系百姓的、博学多才的、具有丰富经历的、历经磨练的领导人是人民之福!

——207所退休第二党支部书记赵文茂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用真实的历史讲述了习近平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纵观整部书,习近平的亲身经历是当知青时树立正确人生观、励志成长的鲜活教材。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那样,扎根祖国大地,树立起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更好地传承党无私奉献、为国家和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优秀品质和务实精神。

——207所退休第四党支部书记寇桂芬

我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感触颇多,但最令我敬佩的是少年习近平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刻苦读书和勤奋学习的精神。习近平说得好:“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淡然之气。读书是一个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我的进程。读书带来的知识储备让我们受益终生。作为一名退休人员,空闲时间很多,在有生之年一定多读书,多关心国家大事,多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207所退休第四党支部委员宁玉兰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篇3

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通过学习知青岁月这本书,此刻的我心里充满了对习近平总书记的崇敬和景仰之情,他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带领和团结广大群众奋斗在脱贫攻坚的一线,作为一名基层团干部,要把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结合起来。在困境中坚持学习的精神,始终不渝一心为民的信念、和务实重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那个年代知识匮乏,很多人想着挣工分填饱肚子就够了,很少有人能做到青年习近平的白天下地去劳动,晚上有空就看书学习,他的勤奋好学都激励着我们这一带人民。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处在一个机遇和条件都相对更好的年代,我们担负着振兴祖国的重任,我们要学习书中不怕困难、不怕吃苦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及工作的压力。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少年强则中国强,新时期的中国终究要靠我们这一代青年人。

生命不息,当奋发向前;时不我与,当奋斗不止!作为青年人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学习的榜样,要始终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把实现自我价值为奋斗目标。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立足岗位,主动作为,敢于吃苦,勇于担当,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把工作做好,发扬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展现新时代青年人的蓬勃朝气,青年有思想国家才有希望,让我们共同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青春,也共同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篇4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心得体会1000字: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访谈实录,里面有和习近平一起插队的知青,有梁家河的村民,有当地的干部以及其他在他青年时期相知相交的人,从不同的视角去描绘习近平艰苦却又满足的七年知青岁月。

习近平离开北京这座大城市到陕北梁家河村庄里插队时才16岁,本该是孩子天真烂漫、坐在教室无忧无虑学习的年纪,却在陕北艰苦的环境下顶着精神上的以及身体上的双重压力。那时候的知青响应国之号召,怀着满腔热血上山下乡,等到达目的地时,还是会有茫然、失落之感。尘土飞扬、贫穷落后,眼前的情景与心中所想革命圣地,与自己的志向抱负相去甚远。习近平在2001年发表的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就描述了知青们几年中过“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以及“思想关”,看似幽默诙谐的文字里却是我们想不到的艰苦。但是包括习近平在内的知青们都努力适应着新的生活,接受这样的落差。积极劳动,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习近平更是将自己当成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陕北老乡更是直言“近平这个人,心地非常善良。很仁义,在梁家河,对贫下中农,对老人、孩子、残疾孩子,都是一片爱心,真诚相待。”作为当代青年的我们也该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走进群众的生活,与众悲欢,真切了解人民群众,努力做到为民、惠民、富民,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奋斗的目标,真正站稳群众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上山下乡的年纪,正是我们当代大部分青年享受高中课堂的年纪,为了大学奋斗的年纪,而现在的我们,正在大学这座象牙塔里学习知识,课程安排虽较满,但是也有闲暇时间供休闲娱乐,而当年的习近平的学习时间确实他挤出来的“闲暇时间”。那个时候,作为“农民”的习近平,要挣工分,挣口粮,每日白天上山劳动,在劳动休息的空档看看书,和乡亲们拉家常,日落而歇的时候,点着煤油灯,在村里的一片鼾声下常常读到深夜。读后感·常常阅读,常常思考,也才有之后那个渊博的习近平。当年条件艰苦,习近平尚且如此,如今的我们,物质条件逐渐丰富,互联网不断发展,也很少有一书难求的情况,又有什么理由不坚持学习呢?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习近平总书记的青年岁月是艰苦的,但他依旧活出了生活的趣,并从中收获颇多。作为当代青年,也该向他学习,学习容纳知识,学习为人处世,总而言之,我们要坚持直面逆境,从中学习。相关: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600字、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2000字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篇5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青年时期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习近平青年时期非常爱学习。但凡有空闲时间,习近平就坐下来看书,有时候一直看到深夜才睡。在第一篇《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文章中,返乡知青黑子说到:“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到了晚上,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常常因为离得太近,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就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他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不行了才睡觉。”“我们都说,社员抽烟有‘烟瘾’,近平读书有‘书瘾’。”这是习近平的入党介绍人梁玉明的深情回忆。在2017年5月3日,赴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习近平向广大青年提出“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惜时如金、孜孜不倦。”我们要向青年习近平学习,多读书,读经典。利用好学校现有的资源,在大学时代不断为我们自己充电。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篇6

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近期,我认真阅读了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在读完19篇访谈稿和76幅珍贵图片后,我发自内心增强了对党和习近平总书记的崇敬之情,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不断增强党性修养,以更高的政治站位,立足岗位职责,聚焦主责主业,做“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

强化理论学习,做到对党“忠诚”。书中提到习近平总书记每逢闲暇之时一直在读书,一直在学习。忠诚是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第一要求,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忠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忠诚于党的纪检监察事业。要发扬习近平总书记热爱学习的优良品质,认真学习《党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保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以学促用、以学促干,进一步增强遵守和维护党章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双十条”、州县《实施细则》,带头贯彻执行《准则》《条例》等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纪律执行情况,特别是党内法规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以纪律为戒尺,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确保党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坚决为党执好纪、问好责。

提高政治站位,做到自身“干净”。书中说道:知青习近平到陕北插队时还不到16岁,在工作中与群众一起放羊、铡草、挑粪、拦河、打坝,解决了当地群众很多实际困难。纪检监察机关是党的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政治干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对纪检监察干部提出了心得更高的要求。要突出问题导向,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强化“两个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在工作中要严格落实《甘肃省纪检监察干部行为规范》,自觉遵守各项政治纪律和政治制度规定,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开展工作。要对照党章,主动接受“政治体检”,要严守办案纪律、工作纪律、保密纪律,绝不跑风漏气,干净干事,带头行得正、站得稳、过得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坚定理想信念,做到敢于“担当”。书中说道:为了改变梁家河的落后面貌,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乡亲们打出了梁家河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梁家河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房。作为纪检干部,要切实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打铁必须自身硬”的要求,勇于担当,敢于碰硬,决不能推诿扯皮。在监督执纪工作中要有不怕得罪人的勇气,坚决查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禁、有禁不止等行为,要狠抓“六大纪律”和中央八项规定的贯彻执行,坚决整治“四风”问题。

不忘初心,全力做好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作为纪检干部,把维护党的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坚定不移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作为重要职责,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我们要紧紧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三纠三促”专项行动,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等工作,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肃查纠“四风”问题,聚焦主责主业,狠抓扶贫、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把重大事项决策、重大项目建设、大额资金使用等作为重点环节,进行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各类违纪违规问题。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篇7

最近一个多月,我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采访实录细心阅读完,真正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艰苦环境下的不气馁、不放弃以及一心为民的伟大情怀。

书中写的“四大关”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分别是“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观”,习近平虽然是当时知青中年龄最小的人,但是他干活特别能吃苦,跟着生产队队长打坝、修梯田、挑粪,没有一点城里孩子的娇气劲儿。现在条件越来越好了,对于我这个刚进入企业的人来说,最主要的是要过好“劳动关”和“思想观”。企业的任务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我想这就是我进入企业要过的“劳动关”。其次是“思想观”,习近平当时因为父亲的原因戴着“黑帮子弟”的帽子,困在陕北的穷山沟里很迷茫,也很难寻找一条从梁家河走出去的路,但习近平在生活实践中、书籍中找支柱,树立了一生为民谋福利的抱负。对于刚走出学校的我,对工作环境还不习惯,工作需要每天按时上班,甚至还会加班,对自己的任务要百分百的负责,我想这就是我进入企业要过的“思想观”,克服“思想观”最重要的是行动,只有行动才能看到自己有没有真正的克服“思想观”,我相信在东方我能得到历练和成长。

书中还对习近平爱读书进行了细致描写,习近平读书注重分析对比,他会就一个观点、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书籍阅读比较,从不同的侧面了解和分析一个问题,之后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正所谓“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我写读书心得就是为了让自己不只是把书看过就完事了,还要有自己的想法,思考这本书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写出来后,会给自己加深印象,从而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有所用。习近平每天干活不论多累多晚,也要看书到深夜,我想这就是一种习惯,很多时候都会感觉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也会每天坚持读书,记录读书心得,让读书成为习惯。

知青习近平用七年时间扎根中国最基层,勤于学习、艰苦奋斗,扣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他曾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形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这本书对我的启发是:首先要多读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多读书,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才会得到升华。其次就是长辈们、过来人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当年公社书记对习近平做的思想工作都给他很大的信任和鼓励。所以,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外部环境也很重要,经过这段时间在办公室的工作,我更加体会到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比如学习怎样在处理工作前做到考虑周到,怎样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通知事情;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等等,我相信,在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帮助下,我也一定会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上一篇:加油稿(分享12篇)

下一篇:高二作文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