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范文十三篇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4-09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范文十三篇。

作品的读后感怎样写才完美呢?在阅读了作者写的作品后,犹如收获至宝,感触颇多。我们可以夹叙夹议地写一篇读后感,探索“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的内涵让我们一起看看背后的故事。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篇1】

暑期我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中国师德手册》一书,如一阵阵凉爽的风,吹入我的心田,如一股股清凉的泉水,洗涤我的心灵。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这四个道德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外延由大到小,内涵由浅到深,共同构成一个完善的道德体系。知道了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四德”建设提到事关和谐文化建设的战略高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决心更加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的表现,也对自己进一步提高师德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德高为师。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引导性特点,要求我们必须躬行实践,为人师表。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把师表第一原则解释为,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行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要躬行共学,要学生遵守的规则,教师要躬行共守。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2、学高为师。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斗水。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人不学不如物。经常学习可以明确是非,摆正关系,提高素质,增强后劲。古人云:教育者当先受教育。要学习的东西很多,每天看看电视报纸,浏览网络信息,经常订阅二、三份教育杂志,每年研读一两本专著等等,十分必要。老师不一定什么都要精,但什么都要学一点,知识面要宽,要不断更新,这不仅有利于教书育人本领的提高,也有利于增强自身师德的人文底蕴。特别在当今,信息时代,知识的生命周期缩短,不更新知识就会被淘汰;知识经济又呼唤素质教育,只有高素质的老师才有可能带出高素质的学生。

3、技高为师。一是要有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 二是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操作和应用。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维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三要有创新的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的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宽视野,在执教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

4、身正为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思想教育者和道德示范者。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完美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示范;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陶行知先生有一首小诗催人深思和启迪:“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安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这次师德师风学习,如一阵阵凉爽的风,吹入我的心田,如一股股清凉的泉水,洗涤我的心灵。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让孩子生活的环境花更红,草更绿,空气更加清新,天空更加蔚蓝!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篇2】

“活到老学到老”,学生要学习知识,同样的教师也需要学习知识。所以师德的一个重要部分便是不断超越——提升高超业务素质。教师不光要对学生负责,同事也要对自己负责。

教育永远是创业,教师永远是前程。不学无术,不进则退,这些道理人人知道,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不能一刻不学习、不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观念老土、知识过时的“老”师。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是他的智力空虚和精神财富的缺乏。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师德只有理论不行,更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对学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本质上是品格教育,教师就是这种教育的实行者,她必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其对社会有用。”教师应该努力地通过师德来润泽人心,塑造和谐的人格,构建和谐的社会。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篇3】

通过学习《中国师德手册》一书,让我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自己更重视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的表现。提高了教师道德素质的水平和要求。从中深切地体会到:

教师专业行为的示范性和引导性特征,要求我们以教师的身份去实践和行动。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把师表第一原则解释为,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行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要躬行共学,要学生遵守的规则,教师要躬行共守。

首先,教师要有敬业精神和爱心教育。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首先,不要抱怨,要“甘于平淡” ,让压力更有价值。俗语说“非淡泊无以致远”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情调节到最佳的状态来继续这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呢?甘于平淡吧!

最幸福的不是盲目追求平庸,不是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而是甘于平淡。在这种平静的心态下,教师可以更好地工作和学习。那如何让压力更有价值呢?

也要调整心态,在沉重的压力下,化压力为动力,更加注重身心健康。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没了健康的身体,什么也谈不上。这是正确的工作态度。教师要努力工作,但不能没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最好和学生一起健康成长。

其次,爱学生,以己度人,将心比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 师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没有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就将成为不施肥的苗圃,不浇水的花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情绪和情感、选择和判断,让学生主动学习,让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融为一体。良好的师生关系将对学生的终身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

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育学。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再次,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俗话说,给学生一碗水,就应该有一桶水。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知识渊博。

人不学不如物。经常学习可以理清是非,理顺关系,提高素质,增强耐力。古人云:

教育者当先受教育。教育永远是创业,教师永远是前程。不学无术,不进则退,这些道理人人知道,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不能一刻不学习、不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 师——观念老土、知识过时的“老” 师。

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是他的智力空虚和精神财富的缺乏。

最后,将“师德” 进行到底。只有理论不行。师德要体现在实践中,在学生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教育本身是很有人性化的、充满感情的神圣的活动,教师对“师德” 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的学习,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时间、“空洞化、形式化、口号化” ,而应该更从关注人的显示生命的需要出发,采用适合现代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的教育方式,去施与“德” 并影响学生的生命,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按照自己的选择健康地成长。

教师是一种职业,一种责任,她是学习的人,长期而不断地走进人复杂的精神世界。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是品格教育,教师就是这种教育的实行者,她必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其对社会有用。请记住,糟糕的教育是我们未来的痛苦和痛苦,是我们对他人和整个国家的罪恶。

教师要努力滋润人心,塑造和谐人格,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篇4】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总枢纽,它决定着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中国师德手册》这本书立足于师德建设的核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师德建设的细节,并结合优秀教师的经典案例,直观地给出了培养教师师德的具体方法。我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中国师德手册》,深有感触,对师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 一个守法的好公民,一个好老师。

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源远流长。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奉献一切,传递爱国情怀。我们所从事的工作是在祖国的环境中进行的,我们需要依赖于她,像王季范老师那样,对祖国心怀眷恋、热爱的情感。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努力唤醒下一代人的忧患意识,使我们的学生切实感受到生存的危机、发展的艰难和爱国的必要。我们爱国更要守法,针对日本非法“购岛”闹剧,我坚决支持中国强力反制日本的一系列措施,反对打着“爱国”的旗号打砸抢烧的恶劣行为。我们中国是法制国家,我们应用理性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在守法的基础上实施爱国的行为,还要教育学生遵纪守法。

要严格自律,绝不做损害国家利益和形象的事。我们的教师在成为教师前后都是国家的公民。作为公民,我们必须遵守法律和纪律,努力做一个好公民,为学生树立榜样。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篇5】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同样一个没有师德的教师也就不成为教师了。在看了《中国师德手册》后,让我对师德有了更深的思考。

爱是师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乃宽容,爱乃信任,爱乃赏识,爱乃理解。有容乃大,用爱去宽容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爱的“大家庭”,打破“只要范错误,就会受批评”的思维定势,用爱去感化犯错的学生,让他们主动意识到错误,愿意发自内心地改变自我,化“要我这么做”为“我要这么做”。除了宽容之外还应对学生充满信任,有了老师的信任,学生更会对自身充满信心。每一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赏识和赞美,同样的小学生更不会例外,他们都喜欢被赏识,被赞美,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有利于激励学生的成长,但是也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而一味地赞美,忽略了学生的不足,这无异于扼杀学生的未来。任何的爱都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转变自己高高在上的专制作风,懂得换位思考,在做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候多为孩子考虑,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理想化的教学效果而把一些措施强加于学生,这样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反弹心理。

有人说教师起的比鸡早,干的比牛多,睡的比狗晚;有人说教师职业稳定,工作轻松;也有人说当了教师饿不死,也富不了……作为教师我们应怎么远离这些形形色色的影响——不要抱怨,要“甘于平淡”。俗话说“非淡泊无以致远”,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情调节到最佳的状态来继续这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呢?甘于平淡吧!最快乐的不是一味地追求平庸,更不是追求富有的物质生活,而是甘于平淡。教师应把这一职业看成是一种责任,正如《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方宇所说的“责任是一种你别无选择的目标,必须努力实现它,责任也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让你永远有努力的勇气和劲头。”只有真正把教师这一职业看成是一种责任,才能真正的甘于寂寞,甘于平淡。

“活到老学到老”,学生要学习知识,同样的教师也需要学习知识。所以师德的一个重要部分便是不断超越——提升高超业务素质。教师不光要对学生负责,同事也要对自己负责。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不学无术,不进则退,这些道理人人知道,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不能一刻不学习、不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观念老土、知识过时的“老”师。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师德只有理论不行,更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对学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育,本质上是品格教育,教师就是这种教育的实行者,她必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其对社会有用。”教师应该努力地通过师德来润泽人心,塑造和谐的人格,构建和谐的社会。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篇6】

“教育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这是教育部长周济强调的,也是《中国师德手册》的核心部分。手捧着《中国师德手册》细细品读,慢慢思考,我感觉最深刻的是一个字“爱”。爱岗敬业的爱,关爱学生的爱,都是那么的令我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大,对爱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一些。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最纯洁的感情。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是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那我们要如何来体现这份爱意呢?

一、真情实意

爱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爱是学生的一种心理寄托,是一种内心渴望。一旦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理智,沟通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依恋感,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对教师的尊重,接受教师的教育上,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油然而生,从而产生最佳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让真情时常涌动,用真挚、深厚的情感发出强大的爱流,把心里的情感用语言、行为表达出来,让学生品尝到被爱的滋味。

二、尊重理解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如此。只有尊重理解学生,学生才能尊重信任你,才能对教师无话不说,甚至把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告诉你,这样师生之间就架起了友谊的桥梁,教学工作也得心应手,效果好。所以说,尊重、理解、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实施爱的金钥匙。

1、尊重理解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

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教师应该有民主作风,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过去班主任总是高高在上,以威严换取尊严。但事实证明,这种所谓尊严,不过虚有其表。只有当教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打动学生时,其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和真诚的情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和敬意,教师的尊严丰碑才能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起来。

2、尊重理解学生,就要倾听学生心声,走进学生心灵。

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情感魅力。学生是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学习落后、人际关系不好等,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年龄使然,班主任应该善于做个倾听者,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朋友,主动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走出阴影。苏霍姆林斯基说:“不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这就是说,对于学生的得与失,冷与暖,好与恶,喜与悲……教师都要放在心上,做在实处。争取做到:学生哪里需要教师,哪里就有教师的身影。

3、尊重理解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尊重理解学生,核心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教师应当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以形成学生的独创性。在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上,要把个性的多样性作为一种有价值的东西、一种财富来加以接受。只有这样,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才成为可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就是尊重学生的未来。

三、面向全体

师爱之所以崇高、伟大、纯洁、持久,很重要一方面就是它是一种真正的“博爱”,把教师比作太阳,它就应该照亮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把教师比作甘露,它就应该滋润课堂的每一棵禾苗。公平,公正、无私是师爱的基础和体现。爱干净、聪明又漂亮的孩子是人人都具有的情感,是人的天性,爱丑孩子、脏孩子,甚至“带病毒花朵”似的孩子才是真诚的爱,才是理性的爱,才是班主任普遍提倡信奉和遵循的爱的原则。班主任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而形式多样,它渗透于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对于班主任来说“爱的教育”应是面向全体的:有时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有时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令人幡然悔悟,痛改前非。

四、讲究艺术

教育是一门塑造人的灵魂的艺术。有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热爱学生。”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实质是师生两颗心愉快地碰撞,在师生双方不断碰撞中,实现感情的交流、融洽、升华,由情知到理知。因此,班主任必须讲究教育艺术:以宽厚的师爱赢得学生的信赖,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高尚的师爱教学生怎样去爱。要知道尊重信任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赞扬褒奖饱含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

教育的本质是爱,爱是一种真挚的情感,爱是一付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要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测量的未来。班主任只有心理时刻装着“爱”,装着学生,学生心理才能也装着你。愿我们教师用发自内心的爱,使学生体验到一片真诚之心,在爱中健康成长。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篇7】

当前我校开展了“中国师德手册”的读书活动,读罢全文,我掩卷深思,更觉获益匪浅。我审视一下自己,是那样的普通,没有博古通今的学识,没有高超的育人艺术,只是真心真意地做着自己的工作,默默地流淌着自己的心血,燃烧着自己微薄的力量。我真想知道:我在学生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我给他们带来了什么?他们喜欢我吗?我的价值体现在哪里?

一个班级这么多学生,每位学生的成绩不可能都达到优异,就像人伸出的手一般,都有长短之分,所以耐心地对待学生,耐心地教会他们学习,耐心地去寻找、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当你再次面对课堂上学生天真的脸庞,面对他们俏皮的回答,面对他们令你意料不到的举措,不要急于说“NO”,可以的话,给予一个微笑,给予一个鼓励,给予一个赞许的眼神,他会因此而变得“雀跃”,从而激起他更大的学习兴致。

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时代,一个需要创造智慧的时代。因此,教者要用智慧的双手、智慧的头脑孕育智慧的心灵。为了孩子的快乐,为了家长的心愿,为了明天的太阳更加璀璨,我们要做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做自信、自强、不断地挑战自我的教师,做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做充满爱心、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做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做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做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做一个受学生尊敬、让学生喜爱的教师!

讲台有限艺无涯,还有多少未知的风景等待我去欣赏,还有多少未知的天空等待我去飞翔。年轻的我,要用智慧和汗水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愉快而又丰富的童年。为了给孩子们编织一个纯真而又美好的梦,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学生心中的有个性的独特的唯一!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篇8】

“教育大计,教育为根本;教育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素质,师德最重要。”这是教育部长周济强调的,也是《中国师德手册》的核心部分。手捧着《中国师德手册》细细品读,慢慢思考,我感觉最深刻的是一个字“爱”。

爱岗敬业的爱,关爱学生的爱,都是那么的令我感到身上的责任之重大,对爱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一些。爱情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最纯洁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过一个非常美妙的比喻,他说:

“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剔透的露珠美丽可爱,却又是分脆弱。如果你不小心露水滚落,它就会破碎消失。

学生的创新精神,就像露水一样,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那我们要如何来体现这份爱意呢?

一、真情实意

爱是人的基本需要,是学生的心理寄托,是人的内在欲望。一旦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得到满足,就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唤醒学生的理智,沟通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使师生之间的情感产生共鸣,学生就会从内心深处对教师产生亲近感和依恋感,学生就会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对教师的尊重,接受教师的教育上,学生的学***就会油然而生,从而产生最佳的学***。因此,教师要让真情时不时地流淌,用真挚而深邃的情感发出浓浓的爱的流淌,用言语和行为表达心中的情感,让学生尝到被爱的滋味。

二、尊重理解学生

人与人之间的尊重是相互的。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师生之间的关系也如此。

只有尊重和理解学生,学生才能尊重和信任你,他们才能对老师一言不发,甚至告诉你隐藏在他们心中的秘密,这样才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教学工作才能得心应手、卓有成效。因此,尊重、理解、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落施爱心的金钥匙。

一。尊重和理解学生,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保护他们的自尊。

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要有民主作风,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还要保护学生的自尊。

过去,班主任总是高高在上,以尊严换尊严。但事实证明,这种所谓的尊严,却有它自己的外表。只有教师以无微不至的关怀触动学生,他们高尚的品德、优秀的教育和真至的情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和尊重,教师的尊严纪念碑才能树立在学生心中。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篇9】

通过这次《中国师德手册》的学习,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体会到“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深刻含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和师德最重要。

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更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全社会、全人类都希望教师能甘当人梯,甘当贡献,淡定教书,潜心教书,努力做学生喜爱、人民满意的教师。处处为人师表。

具体地说主要体现于以下方面。

一、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伟大的教育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我们全体教师的爱岗敬业精神。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而这种修养的主要形式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甘于孤独无私的精神。

人生如月,月圆则亏。凡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问心无愧就好。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事物。

只要我们知足长乐,安心乐教,就能饮醇自醉,快乐地甘于寂寞,在三尺讲台上悠然自得。让三尺讲台,成为我们闪烁师德光彩的舞台。一生执教,持俭守节。

不取不义之财、非法之利,不贪受学生及家长的财物,不贪占集体与他人的财物,不沾染社会上的不良恶习,始终以廉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与世人作出表率。默默耕耘不会让我们失去幸福。每天我们看到学生天真的笑容,家长的眼神,社会的赞誉这是对我们老师最好的回报。

二、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第二家长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是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爱是教育的基础,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道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没有道德的教育就失去了方向。

事实上,我们与学生之间的爱情互动大多是平凡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但也只有这样,一旦灾难临头,我们才能有精神像“5·12”灾区的英雄老师那样,为学生奉出自己的大爱。像学生的亲人一样关爱学生,让学生觉得师爱就像春雨一样,在细微处滋润着他们洁白的心灵。

感受到那份无私的温暖的师爱。

三、不仅教书、更要育人

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指导,任劳任怨,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俗话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高山有高山的巍峨,小草自有小草的风采。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特点。贫困学生有自己的优势。

我们教师绝不能鄙视差生,应该以宽厚博大的胸怀去包容学生的一切,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这样我们才能教好书,育好人。也唯有此,我们的教育才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学生之幸。

四、做为人师表的典范

因为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自身的行为有着更高的要求。原因是我们的老师总是跟在我们后面的一群学生后面。我们的言行对学生产生影响,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让学生成为文明,高尚的公民,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成为文明,高尚的人,以身作则为学生做出表率。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基石。身为一名教师,无疑更应该具备诚信的品德。教师教学生诚实,这是人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是诚实的,这是教师的基础。

因此不管在做人还是教研方面,我们都要为人师表、身体力行、有诺必践,以教师高尚的品行,人格魅力,诚信作风取信于学生、家长和社会,从而提高公信度,做诚信的表率。这样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在不断提高自身内在素质的同时,加强外在素质的修炼,使仪表风度更好,以不辜负学生心中的“偶像”之誉。

五、把终身学习确立为坚定目标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学习的过程。我们教师既肩负着民族兴旺,国家富强之责。又承担着传授知识,育人育德之责。

而要想在传授知识中不辜负学生,不辜负“教师”这个称号,就是为师者一定要终身学习,让自己博学多知。“乐于旁问”、“不耻下问”,向所有人请教,哪怕是请教自己的学生也无例外。因为学习永无止境,我们也应该像学生一样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层次和辩证能力,保持任何时候都有源源不断的“长流水”。

不断积累,为自己储备更多的学识才能不误人子弟。才好在“三尺讲台”上承接历史,联系未来。做个合格的教师,为下一代传授更深奥的科学知识。

总之,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中小学教师形象是每个中小学教师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时代的要求。他们也是中小学教师不断进取、取得成功的力量。作为一名教师,他应该雄心勃勃,爱国,敬业,守法;做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严谨勤奋,与时俱进;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积极向上,乐于奉献;公道真诚;具有健康的态度和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崇高的教育事业中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篇10】

通过学习《中国师德手册》一书,让我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自己更重视了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的表现。也使自己进一步提高了师德素养的水平和要求。从中深切地体会到:

教师职业行为的示范性引导性特点,要求我们必须躬行实践,为人师表。被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早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行知把师表第一原则解释为,要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躬行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师要躬行共学,要学生遵守的规则,教师要躬行共守。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热爱教育事业。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

首先,不要抱怨,要“甘于平淡”,让压力更有价值。俗语说“非淡泊无以致远”,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心情调节到最佳的状态来继续这平凡而伟大的工作呢?甘于平淡吧!最快乐的不是一味地追求平庸,更不是追求富有的物质生活,而是甘于平淡。在这种平静的心态下,教师才可以更好的工作和学习。那如何让压力更有价值呢?也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重重的压力下,化压力为动力,更要注意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了健康的身体,什么也谈不上。这个是对待工作的正确态度,教师不能不好好工作,但也不要没有科学的工作态度与方法。与学生一同健康成长就是最好的。

其次,爱学生,以己度人,将心比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没有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教育就将成为不施肥的苗圃,不浇水的花畦。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情绪和情感、选择和判断,让学生主动学习,让自己的心和学生的心融为一体。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对学生的终身成长起到深刻的影响。师生关系的基本内涵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证。

再次,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俗话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斗水。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要求教师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人不学不如物。经常学习可以明确是非,摆正关系,提高素质,增强后劲。古人云:教育者当先受教育。教育永远是一个开创的事业,教师永远是一个前进的职业。不学无术,不进则退,这些道理人人知道,当代社会知识更新飞快,要对学生负责就得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师不能一刻不学习、不更新自我的知识结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否则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老”师——观念老土、知识过时的“老”师。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最后,将“师德”进行到底。只有理论不行,师德是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对学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教育本身是很有人性化的、充满感情的神圣的活动,教师对“师德”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方面的学习,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时间、“空洞化、形式化、口号化”,而应该更从关注人的显示生命的需要出发,采用适合现代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的教育方式,去施与“德”并影响学生的生命,使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按照自己的选择健康地成长。

教师是一个职业,一种责任,她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复杂的精神世界。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是品格教育,教师就是这种教育的实行者,她必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其对社会有用。请记住,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痛苦、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教师应该努力地通过师德来润泽人心,塑造和谐的人格,构建和谐的社会。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篇11】

读《中国师德手册》有感

筠岗小学郑霜

本学期我阅读了《中国师德手册》这本教育专著,并深刻感悟到:师德的核心和灵魂就是爱。在教育中,爱和责任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爱幼教育是教育的关键,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是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是宽容,爱是信任,爱是赏识,爱是理解。有容乃大,用爱去宽容每一位学生,营造一个爱的“大家庭”,打破“只要范错误,就会受批评”的思维定势,用爱去感化犯错的学生,让他们主动意识到错误,愿意发自内心地改变自我,化“要我这么做”为“我要这么做”。《中国师德手册》中讲到“宽容是教师的基本素质,也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

宽容所释放出来的爱,更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宽广胸怀。”这就要营造一个宽容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关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没有训练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当学生从内心深处把班级当成一个大家庭时,我们教师的角色就是“家长”。

除了宽容,学生也应该充满信任。有了老师的信任,学生会对自己充满信心。每一人都希望受到别人的赏识和赞美,同样的小学生更不会例外,他们都喜欢被赏识,被赞美,肯定学生的某些闪光点,有利于激励学生的成长,但是也不能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而一味地赞美,忽略了学生的不足,这无异于扼杀学生的未来。任何的爱都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教师应转变自己高高在上的**作风,懂得换位思考,在做任何一个决定的时候多为孩子考虑,不要为了达到自己理想化的教学效果而把一些措施强加于学生,这样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心理。

师德只有理论不行,更要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并对学生起到正面教育作用的。《中国师德手册》中讲到“做为人师表的典范”,就是要“为人师表。坚持高尚情操,知荣辱,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合作,尊重同事,尊重父母。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本质上是品格教育,教师就是这种教育的实行者,必须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帮助和塑造学生的人格,使其对社会有用。以上就是我的学习体会。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篇12】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夏丐尊曾说,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只有用爱架起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惟爱与责任同在才能称之为师。学习了《中国师德手册》,我更坚信只有用爱架起教师与学生的桥梁,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慈爱教育就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无私奉献,是新时期教育对新教师的要求。新的教学理念也告诉我们,做好教育工作,必须敞开学生的心扉,走进学生的心扉,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只有不断地自我激励,热爱学生的教育和终身学习,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老师的爱是一缕阳光,它照进学生的心,使光辉在他们纯洁的心上绽放。老师的爱是一阵微风,轻轻地吹动学生的心,使微笑在他们纯洁的脸颊上绽放。师爱是清泉,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让生命在师爱的温暖中成长。

平凡的工作孕育非凡的人生。当你把老师的爱奉献给学生时,你会得到回报。“桃李满天下”是每个教师最感欣慰的一件事,当你的学生一个个成为祖国栋梁之材,捧着鲜花来看望他的恩师时,你将会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师爱的表现很平凡。也许这只是一句关心和鼓励的话,但对孩子的成长却是不可或缺的。

学习上,教师的悉心指导帮助学生释疑解惑;生活中,教师的谆谆教诲告诉了学生为人处世的准则。

作为一名退休的老教师,我始终觉得,教师对学生真挚深厚的感情,是打开学生智慧和良好心态,激发学生求真务实,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教师积极的教学情感能使教学活动焕然一新,充满活力。因此,教师必须在情感教育研究上下功夫。

一个老师的微笑,一个亲切的举动,一句赞美的话,都会激发学生的情绪,引导他们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充满活力,以极大的教学热情感染学生,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心理处于最佳状态。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平凡而又伟大,要无愧于本职工作,应当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时刻牢记重任在肩。“我是人民教师”,一句普普通通的话,却应当掷地有声。没有责任就当不好教师。

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振兴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教师是园丁,无论是高贵的牡丹,还是艳丽的玫瑰;无论是香冷的寒梅,还是娇媚的桃蕾;甚至是那名不见经传的卑微小草,教师皆以自己相同的爱心去精心栽种,精心呵护,精心浇灌,精心栽培,这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使命。

教师们每天辛勤工作,在晨雾中,送走天空中最后的夕阳,几十年的默默耕耘,没有精神寄托,责任的支撑是不可能的。因为责任,所以无怨无悔,三尺讲台成了老师们书写非凡人生的舞台。深重的责任,莫过于肩负民族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担此重任,爱与责任不可或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高尚纯洁的爱,是教师和学生心灵间的一条通道,是开启学生智能的钥匙,是用以点燃照亮学生心灵的火焰。

教师是用爱写的标题;教师是由责任支撑的身体。我坚信,只要心中那团“爱与责任”的火焰熊熊燃烧,就能托起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师德手册读后感【篇13】

《中国师德手册》立足于师德建设的核心,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师德建设的细节,并结合名师的经典案例,直观地给出了实施师德培养的具体方法。

本书按照新师德规范,分六大部分对新师德进行了全面的诠释。分别是:

第一章 做爱国守法的好公民,好老师 ,主要包括

一、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了解祖国,热爱祖国

三、理性表达情怀,爱国更要守法

四、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

第二章 做爱岗敬业的模范 ,主要包括

一、甘于寂寞,乐在爱岗敬业

二、以仁树人,以敬业完善自我

三、廉洁自爱生命分量有多重,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

四、学会尊重,让无私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

五、勤于家访,让爱岗敬业落在实处

第三章 关爱学生,做学生的第二家长 ,主要包括

一、危难时,舍生忘死献大爱

二、用博爱之心铸造师德之魂

三、宽容之爱宽容是人生最伟大的力量

四、信任之爱爱学生,就信任他们

五、赏识之爱催生希望的师爱

六、理解之爱教育,从理解学生开始

七、把师爱用目光传递出去

八、抓住犯错时机用爱滋润学生的心田

九、让师爱成为高尚的友爱

第四章 不仅教书,更要育人 ,主要包括

一、海纳百川宽厚的胸怀奏响和谐乐章

二、平等对待,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成功

三、决不放弃后进学生

四、转换观念,思路决定出路

五、遵循教育规律,一切为了学生

六、做个学问高、师德更高的专业化教师

七、因材施教,努力尝试个性化教育

八、把发言权还给学生

九、还课堂给学生营造师生互动的天堂

第五章 做为人师表的典范 ,主要包括

一、用正直的品德垂范学生

二、诚信为本,坚守高尚情操

三、做严于律己的模范

四、勇于认错,为学生做出表率

五、仪表风度端庄朴素的形象才富有感召力

第六章 把终身学习确立为坚定目标 ,主要包括

一、用创新打造特色教育

二。挑战自我,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三。终身学习,博古通今构建多元知识体系

整本书条理清晰,语言平实,处处引用教育实践中的小例子告诉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学生,应对工作,在教育事业中,我们应该追求什么,那些误区应及绕行避免。书中内容全面细致,尤其是那些关于处理课堂中突发事件以及挽救失足少年等的教育机智时时让我赞叹不已,下面我仅就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第五章(做为人师表的典范)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