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读书心得分享]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心得(篇二)

[读书心得分享]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心得(篇二)

发表时间:2022-08-09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对于各类范文的需求不断增多,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读书心得分享]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心得(篇二)》,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无法释怀的一个迷。再看看作者的简历,这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当其儿子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作为一位教师,教育作为工作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哪些差距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

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着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愿创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的更美更艳;愿我们的学生在创造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学习!

1467.CoM.cn编辑推荐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笔记(5篇)


下面我们会为您带来有关“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笔记”相关的所有内容,本文供您参考,并请收藏。读书可以升华我们的思想,充盈我们的知识,在欣赏了作者的作品后我们有了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我们可以用文字记下来这些道理,这就是读后感了。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笔记 篇1

现在对于教育,人们常常提到的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恐怕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重点都是一个,那就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们学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指引下,不断摸索着具有国际部特色的小班化素质教育!这个四月我们全体老师有幸共读了黄全愈博士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下面我将结合书中的一个案例,谈一谈老师的责任感

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老师也会有他所不知道的.知识,在我们中国的教育环境中,似乎许多人都认为老师应该知道他所教学的专业的所有知识,似乎我们老师自己也认为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能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地方,这本书的第45业就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作者的儿子和同学遇到了一个不敢于承认自己有知识盲点的自然科学老师,两个孩子为了证明这位老师不够有“料”,设计让老师露出了自己的缺陷。这个案例触到了我的心里,在一次科学课上,我带着三A班的学生去生物园观察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不同特点,首先大家观察地上的小草,生物园里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草,一会儿有同学就问我不同野草的名字,由于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到要去查查这些野草的名字,很多我都回答不上来,就直接告诉同学们:“老师也不知道!”面对我的不知道!孩子们有点失望,也无意说出了一句“原来老师有这么多不知道呀!”。学生无意的一句话,我却记在了心里,后悔自己没有准备好!

无独有偶,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了一棵开着火红火红花朵的大树前,同学们都认真观察树的各种结构,这个时候有学生对落在地上的花朵感兴趣了,我就顺便给同学们介绍了花朵的结构组成。每一位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这让我很自豪!这个时候有同学问:“老师这叫什么花啊?”,这个时候我觉得空气凝住了,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而刚刚学生说的“老师也不知道啊!”回响在耳朵里,正当我犹豫着要不要说不知道时,梁永毅说这叫红樱花!我想都没想就直接附和他的答案!这件事让我一直都无法放下,一位老师最重要的是要严谨,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是正确的,不能误导了学生!(读后感 )我想那天的课让我终身都不会忘记!

看了这本书的案例,感受到面对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不是遮蔽起来,是去解决!如果不敢于直接承认,我们可以巧妙的运用教育机智!比如我们开展生物角活动时,学生带来的植物有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就问我,我也会有不知道的。这个时候我会对学生说:“老师忘记了这种生物叫什么名字,我们一起查一查。”然后立刻带着孩子查资料,解决问题!当我们一起查资料找到答案时,我感受到孩子也很开心!然后对学生说:“以后大家也要学会面对问题时,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什么都问老师,自学能力对你的一生是最重要的一种技能!”这不仅解决了问题,也没让学生对自己失望,还对学生开展了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笔记 篇2

一看见《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就被其封面上的几行字所吸引:“中国的学生屡获国际奥林匹克竞赛奖,而当今中国尚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这是不是发人深省的、中华民族的一大困惑?”――这也正是我一直困惑而无法释怀的一个迷。再看看作者的简历,这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当其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当我如饥似渴一口气读完的时候,已是深夜2:00。轻轻合上书,却无论如何也合不上沉甸甸的眼皮。我是一位有着十几年教龄的教师,也是一位9岁孩子的家长,教育就像吃饭穿衣一样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但是我们天天相伴的教育和美国的教育相比有哪些差距和误区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在本书的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受中国画启蒙教育的儿子三岁就能画出像模像样的国画。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作者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看起来这好像只是评判标准的差异,而实际上这是一种观念上的误区,即把技能和创造分隔开,把教和训练混为一谈,结果是“许多中国的孩子具有的是相当好的绘画基本技巧以及很高的COPY(拷贝)能力,但欠缺基本的创造力。” 作者认为,“训练”就是要使被训练者掌握某些技能或具有某些特长,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受训者对此是没有选择的。如“训练某人用外侧踢球”,受训者就要按照教练所制定的计划和步骤一丝不苟的练习。而“教”则是一个指导和引导的过程,学生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自由。我们常说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对“教”这一概念最好的解释。也就是说“教”主要是一个启疑、解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经过思考后,提出问题。教育者的任务则是解答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见解强加给受教育者。 作者最后写道:把“教”混同于“训练”,就会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个别人预设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结果,教师或学校的无形外力就会延伸到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 这段话令我想起了我的女儿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女儿在上幼儿园之前是一个活泼可爱,调皮淘气的女孩。上了幼儿园之后,老师总是反映女儿太内向,不爱说话,也不爱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我觉得非常纳闷:在家爱说爱笑的女儿,一到幼儿园怎么就变得异常呢?我想大概女儿到了新环境不能适应的缘故吧。可是有一段时间,她连吃饭都不好好吃,一口饭含在嘴里,好半天不嚼不咽,一碗饭要吃2个多小时。我和丈夫对其软硬兼施,均不见效。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妈妈,你听见我吃饭的声音了吗?”我想吃饭嚼的快才会有声音。看来女儿有进步了。于是忙说:“我听见艺艺吃饭的声音了,可好听了”。可她却噘起了小嘴, 仍旧一口饭含在嘴里。我疑惑地盯着她看了好一会,问道:“艺艺,吃饭有声音好不好?” “老师说,吃饭不准发出声音的。” “为什么?”我迷惑不解。 “老师说,上课吃饭睡觉都不许发出声音,发出声音的孩子不是好孩子”。 我鼻子一阵发酸。难怪女儿在幼儿园总是一声不吭!难怪她总是把饭含在嘴里! 我们一直教育女儿要听老师的话,要做个乖孩子。原来她竟如此的乖,连吃饭咀嚼的声音都不敢发出来。女儿啊,这究竟是谁的错? 其实这一错误由来已久,甚至我们已麻木到视其为理所当然的事。我们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孩子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在哪里?更没有想到过什么是教,什么是训练,更不要说去关注它们之间的区别。难怪我们的教育会变成填鸭式的训练!如果从上幼儿园开始就象驯马一样给孩子套上缰绳,钉上铁蹄,最后当然能驯出一批批温良恭顺的良马,但马的自由与灵性已荡然无存。正象布封在谈役马时所说的“马的教育从丧失自由开始,以接受束缚结束。”我们现在的教育不正是从丧失自由开始的吗?我们习惯于把孩子束缚在安静的教室里,束缚在老师的威严中,束缚在教科书的标准答案里。我们不仅把知识当作技能一样让学生死记硬背,还心安理得地教学生“沉湎”于题海中,名曰“熟能生巧”,实则只是机械般的训练而已。学生成了知识的接受器,而不是知识的主人。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甚至最基本的质疑能力都被无情地抹杀掉了。而我们还在一味地强调标准化的答案、标准化的行为、标准化的考核。当我们把学生一个个修剪得标准之后,学生所回报的却是厌倦和逃避。 一位考上大学却因厌倦学习而自动要求退学的学生给《中国青年》杂志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从我5岁上学前班开始,到现在我已上了15年学。15年啊,如果我能活到60岁,那么它已消耗我四分之一的生命。事实上这15年我很不满意,天天披星戴月学校家里两头跑,甚至在上高中的日子里,每周只有几个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每天脑袋里装满了老师的“中心思想、标准答案、六大纪律、十项不准”等令人厌烦的一条条的稀里糊涂的东西,我们似乎从来都没有时间想一下:我在做什么?我想做什么?我该做什么?讲台上老师走马灯似地转换,我们的脑袋随着老师的身影和嘴巴转,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也忘记了生命强烈跳动的脉搏。15年我们收获的东西真是太少了,回想起来总有说不出的遗憾在心间。而最令我遗憾的一件事是我曾经充当过“好学生”的角色,现在看来那曾被人津津乐道的“好学生”的赞誉真是对自己绝妙的讽刺…… 多令人不可思议的遗憾,多令人悲哀的遗憾! 学校辛辛苦苦教出的好学生竟然为自己曾是好学生而感到遗憾!这不仅是对他自己的讽刺,更是对当前教育的讽刺。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校、家庭、社会眼里都只有分数,大家为了分数疲于奔命,赴汤蹈火。分数高的学生称之为好学生,分数低的学生称之为差生。如今教育行政部门已下令不许称“差生”,而应称“学习有困难学生”。名称不同,评断标准却是相同的,即学习好坏,分数高低。有人曾经计算过,中国的中小学生有1 亿多,如果按最保守的比例30%计算,全国大约有差生5000万。 5000万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5000万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100个卢森堡!他们如成为合格的劳动者,举起锄头,能耕种半个中国的良田,拿起扳手,能操纵半个中国的机器;他们如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混迹社会,成为不学无术的废品,吐口唾沫,能污水遍地,哈口气,能乌云满天。教师们,我们肩负的责任太重、太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所以我们才更需要改革,更需要解放。改革我们的教育观念,改革我们的教育手段;解放学生的思想,解放学生的行为,营造“自由与开放的追问风气”,把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环境。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大力提倡“六大解放”。 即解放孩子的双手、大脑、眼睛、嘴巴、时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驰骋疆场的千里马, 而不是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墨守成规的“小绵羊”。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才是最富创造性与开拓性的,也就是说当人处于自由放松而又专注的神弛状态时,人的创造性才是最强的。马斯洛在论述人的创造力时说,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而初始创造力常处于无意识状态,这种无意识能促进人发现与发明。因此,我们现在亟待把本属于孩子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孩子。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愿创造之花象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的更美更艳;愿我的女儿在创造的氛围中开开心心地学习!(作者: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中学 李莉)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笔记 篇3

现在对于教育,人们常常提到的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到底是怎么样的,恐怕每一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但是重点都是一个,那就是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我们学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为目标的指引下,不断摸索着具有国际部特色的小班化素质教育!这个四月我们全体老师有幸共读了黄全愈博士所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下面我将结合书中的一个案例,谈一谈老师的责任感

每一个人都会有缺点,老师也会有他所不知道的知识,在我们中国的教育环境中,似乎许多人都认为老师应该知道他所教学的专业的所有知识,似乎我们老师自己也认为自己在学生面前不能承认自己有不知道的地方,这本书的第45业就提到这样一个案例!作者的儿子和同学遇到了一个不敢于承认自己有知识盲点的自然科学老师,两个孩子为了证明这位老师不够有“料”,设计让老师露出了自己的缺陷。这个案例触到了我的心里,在一次科学课上,我带着三A班的学生去生物园观察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的不同特点,首先大家观察地上的小草,生物园里有很多不知名的小草,一会儿有同学就问我不同野草的名字,由于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我没有考虑到要去查查这些野草的名字,很多我都回答不上来,就直接告诉同学们:“老师也不知道!”面对我的不知道!孩子们有点失望,也无意说出了一句“原来老师有这么多不知道呀!”。学生无意的一句话,我却记在了心里,后悔自己没有准备好!

无独有偶,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了一棵开着火红火红花朵的大树前,同学们都认真观察树的各种结构,这个时候有学生对落在地上的花朵感兴趣了,我就顺便给同学们介绍了花朵的结构组成。每一位同学都听得非常认真,这让我很自豪!这个时候有同学问:“老师这叫什么花啊?”,这个时候我觉得空气凝住了,因为我自己也不知道这种植物叫什么名字,而刚刚学生说的“老师也不知道啊!”回响在耳朵里,正当我犹豫着要不要说不知道时,梁永毅说这叫红樱花!我想都没想就直接附和他的答案!这件事让我一直都无法放下,一位老师最重要的是要严谨,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一定要是正确的,不能误导了学生!我想那天的课让我终身都不会忘记!

看了这本书的案例,感受到面对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不是遮蔽起来,是去解决!如果不敢于直接承认,我们可以巧妙的运用教育机智!比如我们开展生物角活动时,学生带来的植物有的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就问我,我也会有不知道的。这个时候我会对学生说:“老师忘记了这种生物叫什么名字,我们一起查一查。”然后立刻带着孩子查资料,解决问题!当我们一起查资料找到答案时,我感受到孩子也很开心!然后对学生说:“以后大家也要学会面对问题时,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能什么都问老师,自学能力对你的一生是最重要的.一种技能!”这不仅解决了问题,也没让学生对自己失望,还对学生开展了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笔记 篇4

徐新燕

这两天大致浏览了《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作者黄全愈是一位在中国的教育中成长,在美国的教育中成才的留美博士。作者对中国和美国的教育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和思考,尤其是当他的儿子矿矿亲身经历了美国的教育之后,作者对中美教育的体会和思考更加具体,更加全面。因为还没看完,给我影响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一:创造性只能培养,不能教

作者通过一件发生在他儿子身上的趣事。也就是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矿矿却无法落笔画画,并且不愿上学,因为老师什么都不教,只让学生自己涂鸦。作者了解情况后,甚为不满,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是过后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有没有独特之处。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没有一些自己创新的成分,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他们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可见,中国的教育注重技能的传授,学生依照老师的教学,能够有很强的副职能力,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性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而美国教育,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注重学生自己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国的教育注重“教”与“训练”的过程,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技能,而美国教育注重学生自身实践的过程,高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二、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一直以来,认为美国教育崇尚自由、个性发展,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约束孩子,可以任其自由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当我读了这本书,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黄全愈在书中写到:在美国学校里,学生一进校门,人手一册校规,学校的规章制度一条条都纪录得非常详细,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天条”。学生违反了哪一条,就一定会受到处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学生心里非常清楚,因而因为惧怕而遵守这个规则。例如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守纪律,第一次,教师警告;第二次,在教室外面站10分钟;第三次,教师打电话通知家长,放学半小时才允许回家。这就意味着将乘不到校车,必须由家长来接。美国由此流行这样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打电话。最重要一点是美国家长对学校的惩罚措施也十分理解与支持。

相反,我们的教育在管理学生上有很多的随意性。虽然学校也有校规,班规,但形同虚设。而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会受到什么样的处罚,学校和老师也是临时决定怎么处理。而且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做法,就是把什么处罚都与体罚、变相体罚联系起来,与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联系起来,这样使学校的规范教育大打折扣。老师不再敢管,学校只怕出事,家长动不动就把学校告到有关部门或者新闻媒体,无奈之下,只能由着他们。

其实“教育”本身就包含有惩罚的因素。而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孩子,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受惩罚也是成长经历中不可缺少的。如果学生犯了错误、违反了纪律,只靠讲道理、用行动就能感化孩子那就太好了,问题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根本就不吃这一套,那我们就对他们无能为力,只能听之任之,试想这些学生将来会走向何方,会有谁来管教;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那么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当然孩子的父母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也应当担起一定的责任,假如我们的教育能够给它一定的处罚,也许可以挽救一部分学生,为社会减轻一定的负担。因此,科学有效的惩戒应当被看作是一种真正为学生负责,全面体现学校育人功能的手段,是必不可少的

以上两点就是我阅读后最深的体会,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异源于中美两国的国情、文化传统与教育观念的不同,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的素质教育并不见得在中国行得通,所以我们也没必要照搬美国模式,我们要做的只能依照中国国情,借鉴外国模式,寻找一套适合我们自己的素质教育。读后感》

素质教育在美国读书笔记 篇5

今年教育部在全国22所高等学校试行自主选拔录取5%的新生,使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继3年前推出《素质教育在美国》后,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博士近期又推出《“高考”在美国》一书,该书对中美高考招生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和分析。日前记者专访了身居大洋彼岸的黄全愈博士。

记者:您的新书《“高考”在美国》一出版就引起了各方关注,似乎要掀起一场中国高考改革的大讨论。3年前,您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也曾引发读者对素质教育的讨论,成为的非文艺类第一畅销书。您能谈一谈这两本书有什么联系吗?为什么您的观点总能触动中国教育的神经?

黄全愈(以下简称黄):其实,时势并不是由某个人或某本书造成的。相反,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时势成就了我的研究。《素质教育在美国》出版时,素质教育已在中国提倡了好些年,当时北京四中的刘副校长跟我说,光“素质教育”的定义就有54种。但到底什么是素质教育,大家都感到很模糊,我的书正好在这个时候较直观地回答了国人的种种困惑。《“高考”在美国》的出版也正好抓住了中国高考改革的重要时机。中国高考改革已酝酿了很多年,虽然考试的内容和方式有不少改革,但真正意义上的“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即今年22所大学的5%自主招生,还是刚刚起步,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关头。

记者:我在读这本书时感到,您虽然在谈美国的高考,但好像更多地是为了谈中国的高考和教育。

黄:是的。写这本书的根本目的不是谈美国“高考”,而是从美国的“高考”去谈中国的高考,最后都落笔在中国的教育上面。美国的“高考”,如同中国的高考一样,玄机道道,奥妙重重。我们面临的“公平”问题,也同样存在于美国高校招生中。我们经历过的五花八门的“分数计算”,也同样困扰着美国学生。从4年前矿矿第一次参加美国的“高考”开始,我就带着国人的种种疑虑,去观察、去研究、去亲历了美国的高校招生……

其实,国人的种种疑虑,都能在美国的“高考”中找到相似的答案。所以,我希望读者带着各自的种种疑虑,与我一道一步一步地去了解、思考美国的“高考”;同时,也去比较、反思中国的高考。

记者:您认为,中美高考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它对素质教育有什么影响?

黄:中国高考以考分为录取的惟一标准;美国“高考”则搞“三合一”:“高考”分数,高中平时成绩,综合素质(包括课外学术活动、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公益义工、有偿工作,等等)。

高校的录取标准和评价体系是一个“指挥棒”,直接指引着中小学的教育方向。以考分为录取的惟一标准,其结果是中小学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去培养“考生”,而不是“学生”。因美国高校招生搞“三合一”,中小学乃至全社会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考生”,还是培养“学生”?虽仅一字之差,但反映的却是搞“应试教育”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区别。

记者: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中您提出了一连串振聋发聩的问题:为什么中国孩子起跑领先,终点落后?创造性能不能教?中国的初等教育+美国的高等教育=最佳组合吗……那么在《“高考”在美国》里,您又提出了哪些发人深省的问题?

黄:我在新书里提出了一些问题,至于是不是“振聋发聩”,就得问读者了。但至少我是经过深思的:一流考生等于一流学生吗?为什么美国的“高考”没有导致应试教育?为什么大学要“追”学生?闭卷作文对中华民族造成了什么内伤?5%自主招生的出路在哪里?怎么改革中国的高考招生制度……

书中详细地介绍了世界一流大学的招生理念和操作方式,比较了中美“高考”的异同和利弊,分析了世界一流大学可借鉴的先进招生理念和操作方式,也批判了美国“高考”中的糟粕,回答了国人对改革高考的种种疑虑,还为中国的高考改革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比如,美国高中生有没有“黑7月”?为什么哈佛把165名“高考状元”拒之门外?美国高校招生有没有走后门?美国高校招生有没有“神秘计算公式”?还有五花八门的美国高校招生的开卷作文题和作文;具体分析比较哈佛、耶鲁、芝加哥大学等名校的申请表;直接申请美国大学的策略和技巧;等等。

记者:能不能谈谈您个人的情况?您还继续写中美教育比较的书吗?

黄:说起来,我同教育的渊源很深,父母当了一辈子老师,我也在中国大学教过书。后来在美国学的是“高等教育管理”,又在美国大学教书。来美国已有十几年了,但一直对中国的教育有一种特殊的、难以割舍的感情,或者说有一种血浓于水的使命感。从我离开中国、到达美国的第一天起,我就对中美教育比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些年来,围绕着中国教育的问题把我的研究形成文字,在国内出版了6本书。很多读者来信,给我提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希望我能继续写中美教育比较系列专著。在我的写作计划中,也已有不少很有意义的题材,可能还需要5年或去完成。这里,可以透露一点小“秘密”:我准备至少写10本,才“金盆洗手”。我希望能为中国教育尽快与世界现代教育接轨尽点力。 (记者 肖云祥)

《“高考”在美国》黄全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9月

[旅美教育学专家黄全愈谈中美高考的根本区别]

[读书心得分享]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篇二)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读书心得分享]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篇二)》,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今年暑假,得闲在家,于是,我读了艾德蒙多·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

这本书以“爱”为主题,它集中表达了亲情、友情等其它人与人之间最完美的情感。

这本书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并从中感悟了幸福。

这本书的主人公安利柯纯真善良,学习勤奋,待人诚恳、友善,并且他其实就是作者艾德蒙多的童年真实的经历,这些经历让作者在爱的海洋中成长,从而使得他以后成了一个大作家。

书里的很多故事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很多我都遇到过。所以,我读起来很趣味,很生动、也很感人。他让我明白,感动就在生活的每一个小事里,也许是一句问候、也许是一个微笑、也许是一声祝福······这些都让我们幸福。

书中,我还喜欢斯戴蒂,他虽然长相不太好看,但他有有坚忍心,学习刻苦,爱读书,自我买了很多书,在家设了个小小的图书馆,曾带安利柯去参观过呢;我还喜欢泼来可西,他是铁匠家的儿子,他虽然身体瘦弱,但学习十分用功。原先常遭受酗酒的父亲的打骂,但只是忍气吞声,不愿让同学明白。后经过努力获得过奖牌,也使得父亲发生改变。这就是爱的力量!

爱的教育让世界充满爱,让我们共同成长!

[读书心得分享] 小学生读书笔记篇二


随着写作规范的不断完善,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一篇好的范文能够提供好的参考,范文主要包含哪些内容呢?欢迎大家阅读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读书心得分享] 小学生读书笔记篇二》。

暑假里我读了111+1个童话故事里的《拇指姑娘》这个故事,故事主要讲老癞蛤蟆想把拇指姑娘嫁给小癞蛤蟆,拇指姑娘不想嫁给丑陋的小癞蛤蟆,于是她就要断了她就咬断了那根睡莲杆,让叶子带着拇指姑娘顺水漂走了。

在离开赖蛤蟆后,拇指姑娘遇到甲壳虫被带到树林里,由于所有的母甲壳虫都不喜欢她,她又来到田鼠家,田鼠很喜欢拇指姑娘并收留了她,在这里她又认识了鼹鼠并救了一只快要冻的僵死的燕子。鼹鼠也很喜欢拇指姑娘,并向拇指姑娘求婚,因为拇指姑娘向往光明和漂亮的花朵,而鼹鼠喜欢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生活,所以拇指姑娘不愿意嫁给讨厌的鼹鼠。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燕子,于是燕子带着她到了温暖的地方,那里有漂亮的宫殿和美丽的鲜花,燕子说:“选一株最漂亮的做你的家吧。”拇指姑娘很高兴,在这里拇指姑娘遇到了这里的国王,并做了国王的妻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要善良的对待人事物,就一定会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

[读书心得分享]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之一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总是会需要用到许多范文,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读书心得分享]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之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次学校给每个老师的一个学习平台,让我在课余时间有机会学习到陶行知的名篇。是的,我对于陶行知是知其人,而未知其说。这段时间,了解了陶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陶先生所研究和实验的教育问题,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读了陶先生的文章,我有两点体会:

一、陶先生文章是师德培训的活教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二、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得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其它的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学习、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教育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这些话听起来很简单,可就是这些简单的话语却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我们平时总认为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班会课上的说教,课后的个别谈话那才是真教育。也知道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该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到言传身教,道理好象懂得挺多的,做得好象也不错。可看了陶先生的文章后再看我们今天的教育,才知道远远背离了先生的期望。

我们的教学越来越远离生活。学生就是为了学习而生活,而不是为了生活而学习,更不是在生活中学习。孩子们有的成天埋于书堆,成了纯粹的“书呆子”“蛀书虫”;而有的学生成天无所事事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听天书,于是他们就成了课堂上的呆子、傻瓜、瞌睡虫;更有一些学生,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而他们又精力过剩,于是这些学生就成了不安分分子,成了老师成天“挂念”的学生。陶行知说:“要想让学生不犯错误,就不能让学生有犯错误的机会,得让他们有事做。”如果一个学生不爱学习,那他不犯点错误才真是一个实足的呆子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走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感兴趣,让他们感到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

陶行知在《学生的精神》是以学生的资格对诸君谈话的说,现在的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都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满”不论研究何种学科,只有相当的了解,即洋洋自得,心满意足。尤其是在过教员生活的,觉得自己处在教师地位,不必再去用功研究了。中国的“四书”上有两句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真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因为要“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是啊,想想自己教了20年的书,也算是个老教师了,并且一直是坚守在低年级里教学,那些教材早就熟透觉得在没学习的必要了。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自己“如是的粉笔生涯,不能不厌烦了。倘若当教师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随时输之于学生,如此则学生受益较多,即当教师着也觉得有无穷的乐趣。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师,还是要继续的”学而不厌“。”知之则不知之,不知则不知“,倘若不知的而认以为知,那么,不知道的终究没有知道的日子了。这可说是自己斩断自己求学的机能。所以我现在是学习,还是学习并要加于运用。

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该多学习陶行知老先生的理念,并努力把这种思想意识贯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用它去指导自己,从而去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读书心得分享]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精选一篇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不同的文章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读书心得分享]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笔记精选一篇》,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我觉得其中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就是“儿童的天性”。是学生内部自然的外在表现。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深刻地揭示了“生本教育”的根本所在,那就是:学生的天性要依靠教师的成功发掘、积极引导,通过“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张扬其天性,完美其人生。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角色,变“传授者”为“引导者”,把教师的所有活动变成学生“天性学习”的辅导力量,不做“执鞭”的“耕民”,成为真正的“生命的牧者”。教师要痛下决心,从根本上走出旧的教学模式,用“生本”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过程为学生打造天性张扬的平台,既革新更要革心,做课程改革的建设者、发掘者、操作者。不要“换汤不换药”,“穿新鞋走老路”。只有从根本上转变了角色,才能实现教师的解放,学生的解放,教育的解放,才能体验到“阵痛后的欢乐”。

值得分享: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其二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经常会需要使用到一些范文,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可以看看本站收集的《值得分享:给老师的建议读书心得其二》,希望能够为您提供参考。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感触颇多,尤其是第46条关于教育日记的建议让我感受到在教学实践中写教育日记的作用和意义。作为教师,我们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所触动的瞬间和教育故事变成文字记录在案,不仅是对流逝岁月的美好回忆,更是进行教育反思从而提升自己的宝贵财富。

教育日记可以帮助我们学会观察。因为记录的基础是观察,要想有事可写,就必须做个用心观察的人,在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捕捉到细微的教育现象。写教育日记就可以让我们更有目的更细致地去观察。

教育日记可以帮助我们学会思考。教育日记既可以记录教学反思,也可以记录教学活动、班级管理中的问题、和家长沟通的过程等,把观察和记录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使我们在思考中学会改变和创新,从而指导我们以后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教育日记可以帮助我们学会坚持。很佩服苏霍姆林斯基能够从当教师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记教育日记,并做到一辈子都在坚持。他重视对学生表象资料的记录,特别重视对后进生的记录,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令人敬佩。

其实,我们上完课后,也经常和同年级同办公室的老师探讨一堂课下来的得与失,有时交流得也挺热烈,只是都没有记录下来。常常也会发现学生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有趣的举动、一个灿烂的笑容时不时地拨动我们的心弦,引发我们的一些感慨,但因为没能及时记录下来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被逐渐淡忘。

作为老师,我们要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做教育生活的有心人,记录教育现象、自己的在工作中的感受和思考,把教育生活中一颗颗散落的“珍珠”穿起来,为自己的'教育事业编一串美丽的项链。

[读书心得分享] 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


随着我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范文往往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为了帮助大家,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心得分享] 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羡慕那个主人公,那个《爱的教育》里的主人公——恩利科。他的生活中的许多伙伴、师长和亲朋:主持正义的加罗纳,才华横溢的德罗西,舍己救人的罗贝蒂,多愁善感的女老师,不苟言笑的帕尔博尼老师,和蔼可亲的老校长……每当课堂吵闹,是加罗纳维持纪律;每当有人欺负弱小,是他维护正义。德罗西的宽宏大量和优异成绩,让我钦佩不已。帕尔博尼老师不爱笑是因为他失去了所有亲人,但是他把学生看作自己的儿女。善良温和的老校长因为失去了爱子想要离开学校,最终却因为学生们留了下来…作者描写的全都是平凡的小事,却塑造出了看似渺小但不平凡的人物,因为他们拥有一种共同的东西,就是爱心。

在这本书中,让我最有感触的人物,是快乐的科列蒂,尽管他过着比别的孩子更加忙碌艰辛的生活。他可以一边在父亲的店里大汗淋漓地搬木柴,一边背诵“动词的变化形式”;在看店做买卖的间隙忙里偷闲做功课;给生病卧床的母亲煮咖啡、买药、做饭……虽然他还是个孩子,却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把所有事情都打理得顺顺利利。最让我敬佩的是,尽管生活辛苦,他还是那么的活泼开朗!他把辛苦的锯木柴当作“体育课”,因为想到父亲看见锯完的木柴会很开心。正是因为怀有对父母的爱,才让科列蒂把艰辛的生活过得那么快乐。

读完科列蒂的故事,我想到了自己。假如我生活在那个时代,也必须像他一样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我能做到吗?答案当然是不能。我们幸运地诞生在幸福的时代和家庭,从没尝过生活艰辛的滋味。虽然我觉得自己也忙得够呛,上不完的课外班,做不完的习题,跳不完的绳,练不完的舞蹈和乐器,似乎时间永远都不够用。我会向妈妈抱怨自己的游戏时间都让给了那些看似无趣的学习,总在想办法逃避。可是跟科列蒂相比,我的忙碌是多么的幸福!父母和老师尽力地为我们创造学习条件,让我们将来能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人生,这就是他们给我们的爱呀!我也明白了为什么《爱的教育》这本看似普通的书,一百多年来始终畅销不衰。她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的心灵。

[读书心得分享]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书心得1篇


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动不动就要写一些文章,独具匠心的范文更能受到大家的关注,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范文吧!小编为你推荐《[读书心得分享]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读书心得1篇》,希望您喜欢。

1935年年仅17岁的马克思在毕业时写了一篇表达他胸怀大志的文章《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传达了他对自身奉献人类社会的无私情感。

17岁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年纪,马克思通过对客观现实社会的深入探索与人生的冷静思考,全面阐释了人在职业选择时应秉承的情怀。马克思指出人在选择职业时应遵循的原则就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能够选择使得自身和社会变得美好和高尚的职业。但是他也指出现实生活条件也许使我们无法选择内心深处的最合适的工作,我们还要秉承自身对这份工作的热情,这份热情不是来自虚荣、名利、一时冲动,而是内心深处与自身的热情,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这样的工作就会因为各种困难的`出现而伤害自己。只有经过自己独立认真的思考,能够清醒认识并敢于面对困难,才能正真值得从事这份工作。

马克思同样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作为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参考。我们选择适合自身职业,实现自身的完美与目标是建立在实现人类幸福或者社会价值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认为仅仅为了实现自身的追求而从事一份不利于整个社会发展或人类幸福的工作不是一种个人价值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以社会的价值实现为前提的,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相统一。只有为人类饿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那么个人也是完美的。正如同“如果我们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会将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这也已经表明马克思受启蒙思想、人道主义、理性主义的熏陶,立志为实现人类幸福而奋斗。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承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我们肩负着历史了使命与时代责任,作为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将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相统一,树立远大的志向,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立志做人间的普罗米修斯,实现人类的幸福与自身的完美。

「读书有感」《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之二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范文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让我们来参考一些范文吧!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读书有感」《爱的教育》读书心得之二”,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在一口气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的时候,不禁令我想起了这样一首歌,“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是啊,全世界都需要爱,每个人都离不开爱,爱就在我们的身边,父母对孩子的爱,亲朋好友之间的爱,陌生人之间小小的关爱……《爱的教育》近乎完美而又为人们熟悉不过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爱国之恋……因此,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让我陷入了对爱的.思索。

爱就像空气一样,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又最容易被忽视。但是我们的生活中一刻都不能失去它,它已经如同血液一样深深地融入了我们的生命。就如“陪护爸爸”中,少年听说父亲住进了医院,便马步停蹄地来到了医院,想要照顾父亲痊愈,但是由于医院的疏忽,少年被领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病床前,他一直悉心的照顾这个素不相识的“父亲”,直到“父亲”幸福地离开人世。当少年知道他照顾的病人并不是父亲时,他是完全可以离开的,但是少年却留了下来,他自己也只不过是个孩子,难到这不是爱的体现吗?

的确,社会上无时无刻不充满爱。在这里,我懂得了:一个人如果心中没有爱,那么他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因为爱,使我们心灵相通,爱,使全世界变得更加温暖。让我们伸出温暖的手,让生活中处处开满真,善,美的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