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荐]最新《新教育之梦》读后感1000字

最新《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04-19

[荐]最新《新教育之梦》读后感1000字。

为使用时更加方便,下面是大学生范文网整理的“最新《新教育之梦》读后感”。书籍是人们知识所汇聚的结晶,在认真品味作品之后,我相信我们大家都收获了不少。 把握文章深度内涵,写出具有高质量的读后感。敬请参阅本文!

最新《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篇1

暑假期间,有幸捧起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细细地读着、品着、感受着。《新教育之梦》在诉说着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新教育之梦》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事例,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于教育的一些思索。

朱老师在书中所说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按最正统的解释,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就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期待: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期待,社会对人发展的期待。而“期待”本身就是对理想的憧憬;或者干脆直接说,教育就是对理想的追求。

以《理想的智育》为例,朱老师从八个方面谈了他对理想智育的理解。在此列举四个方面。第一,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第二,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充满民主精神,真正把“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第三,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面对个性、没有失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享受学习的快乐。第四,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应该注重协调和谐,融德智体美劳融于一体,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于“合格加特长”的个性养成。

无论是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还是理想的美育,朱老师都把它放进了教育的大环境中进行阐述,其综合性和融合性可见一斑。教育界限在每一次的课程理想化中都似乎不着痕迹,理想的智育需要理想的德育,更需要理想美育、理想的劳动教育和理想的体育。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说,教育就好比是一朵花,而每一门学科就是这朵花上的一个花瓣。我们应综合地来看待这些学科,而非从大排到小,甚至忽略其存在的必要性。当然理想的学科应该客观看待和谨慎进行学科渗透和学科整合。这样理想才能更理想。

朱老师正是怀着一种赤诚的教育理想之心,以诗一般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他的“新教育之梦”: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校长、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家长、理想的学生……《新教育之梦》——将时刻警醒我们去做一个新时代的“理想教师”,培育一群新时代的“理想学生”。

最新《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篇2

当我翻开《新教育之梦》的目录时,内心是极为震撼的,语言阐述系统化、理论化,理性思维中夹杂着作者对教育认识的极大热情。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他心中的教育理想,没有空泛的说教,没有权威的语气,以自己生动的例证,丰富的国内外教学实际使原本理论化的东西变得让人易于接受,激发了内心的教育热情和共鸣,并提升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动力。

读完本书,我脑海里印象最为深刻是“有特色”、“阅读”、“共写随笔”、“爱”这几个词汇。我将从自身的学习经历和教育实践来谈谈我对此书的感悟。

朱永新教授在书中举例了十所世界教育的成功典范,不是因为这些学校在各方面都很强大,而是在某一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功,使学校有了自己的特色,以特色赢得了教育的成功。作为单独个体的人也是一样,有了一技之长便有了安身立命之所。如此看来,一所学校,一个班级有了自己的特色,便成为了优势所在,风格所在。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阅读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它直接促进学生的课内学习。课堂上的说教知识是为了帮助学生把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弄得更明白一些,局限于教材只会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导致写作的时候没有素材,或即使有着丰富经历的时候却也无从下笔,而阅读更是发展了识字、写字、口语交际和写作,扩大阅读范围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为什么临到作文考试的时候有些人紧咬笔杆写不出半个字?有些人却行云流水,一蹴而就。中学时期就有这种深深的体会。平时的作业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进行课外阅读时间少之又少,作文临场的时候经常是套用满分作文的开头结尾,而中间却胡乱一通。现在自己从事了教师一职,看了朱永新教授的著作之后又如点醒梦中人。阅读习惯就应该从小培养,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孩子读书,让课堂上的教材跟学生的课外阅读结合起来相互促进。教师应当发挥起指导学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这一重要角色,帮助他们打开一扇文学的窗口。

如果前面是读的话,那么这里就是写。“师生共写随笔”是指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和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如果教师和学生能够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这将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以随笔这种形式,并且通过教师自身的榜样激励,产生读书写作的气氛,感染学生热爱读书、热爱写作。我认为,共写随笔不仅让写作成了一件极其简单有意义的事,而且更是一场师生自我思想反复斟酌与提升的过程,它将成为对一个人成长非常有益的工具。读书写作需要语文教学,语文教学更是促进了师生共写随笔的.发展。

最新《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篇3

是夜,拜读完了朱永新之作——《新教育之梦》,掩卷而思,心底还是心潮澎湃!

以往,对于有关教育的著作,我往往是硬着头皮在那边啃,自己对自己说:“为了自己的教育技艺能够更进一步,读吧!读多了就能理解了。”而这次,我在读此本著作时,我的心随着朱永新的文字,随着他的理想,随着他的笔意而怦怦直跳!我的心是那样得激动!我也想着去劝我身边的朋友来看看这本书,也想着按书上构建的创办个书香般的班级,书香校园不敢,就从我的书香班级开始了。我也想着在即将的开学之际,我要怎么做?我要怎样地让我的学生去写学习日记,让我的学生也用心地去记录着每天的成长?在我读的时候,我还随时地把我自己突然冒出来的点子记在日记本之后,以便开学能够付之行动!我还想着能够马上进入新教育论坛也去发发帖子,哪怕是看看逛逛读读也行。我还想着自己去来个实验课题研究呢!

我急着与我的老师交流,于是,写下此文。哈哈,见笑了!

最新《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篇4

再次,我不小心打开了“了解论坛”和“在线教育”,我在论坛上看到了很多老师的文章,我心里读了几篇文章。老师精彩而真实的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深深钦佩对教育的深刻反思和我自己独特的见解。我对他们对教育的坚持和真正的热爱感动。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感受到融入学生的快乐。用热情的话语,我享受着教育的快乐。在孩子的孩子般的乐趣中,我的心一次又一次。被触摸是一篇教育性的文章,教我更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声音。

在这种研究和反思中,我常常认为新教育实验的核心思想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成长。因此,我一直在问自己,在课堂上,我真的很注意学生。心灵是否反映了教育的平等和民主?课后,我注重教学的反映,并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我是否坚持撰写教育论文?在这种感觉中,我不敢也不能忘记我的目标。—从关注学生的思想,写下他们教育的点点滴滴,不断反思他们的教育和教育,并与学生一起成长。 !这将是我长期而永恒的追求!

感谢“新教育梦想”,她,让我的心充满激情,梦想与理想共舞,此时我想起叶伟教授的爱:每个学生的心是一片绿叶,每片绿叶下都是一片绿色的精神世界。我愿意做关键,打开学生的心,与学生一起成长。

最新《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篇5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热爱

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

有一颗母亲的心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未来

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

有一条破浪的小船

这是朱永新教授《新教育之梦》一书中的一段话,他用诗一般的语言讴歌教育,表达他的教育思想,字里行间充满了爱意,洋溢着浓厚地的浪漫主义情怀。是啊,爱的教育才是最温暖地教育,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本书中,朱永新教授集教师、官员、研究者三种角色和一个家长的身份与一身,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古往今来的广阔视野考察思索中国的教育问题,他采用浅显易懂,老百姓习惯的听和说的大白话,为我们擎画了一个理想的教育蓝图,下面我就结合自己所学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一。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

“理想”指的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是人们理性对待目标的内心想法,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教育的理想”指的是教育发展的目标、方向,朱永新教授指出,我们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是为了人的一切”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发展与提高。“为了一切的人”重点在“一切人”指的是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消除偏见,不论是后进生、中等生还是优等生,都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用真心和爱心教育引导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要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教育的期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中收获成功的快乐和成长的幸福。“为了人的一切”重点在“人的一切”指的是学生的方方方面面,既有知识文化的提高,又有思想道德的提升和人格的完善,还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就是要从学生的全面发展上做好引导与指导,教师和学生要平等对话、和谐交流,塑造学生美的人性,培养美好的人格,使学生拥有美好的人生,这是朱永新教授让我们时刻牢记与践行的教育教学理念。

二、理想的德育

理想的德育就是通过专业的教育,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地情感,并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成长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理想德育的实现需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建筑人格长城”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建筑”一词的本意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当名词讲,而朱教授的“建筑人格长城”的“建筑”一词在这里应该当动词讲,它指的是“打造、建造”的意思,怎样的打造和建造呢?朱教授文中又提出“人格长城”,“长城”的意思是“巨墙”(英文译为:Greatwall)我想朱教授的比喻不仅仅是想表达“巨”和“大”的意思,更多的还是想表达人格的培养是一个“巨大地、系统地、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有目标地”一个系统构成的过程。由此可见,整句话的意思就是: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是一个随心所欲、随性而为的阶段性的教育,而是一个艰巨的、系统地、长期坚持的过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和付出,学校、家庭、社会都应该形成强有力的教育合力,通过教育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自觉地形成创造真善美之人格,从而达到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有益于家庭和社会的人。

三、理想的德育实现的方法和途径

学校是学生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学校应该怎样做呢?书中给出了实现理想德育的方法和途径:一是要让学生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二是要重视让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三是要重视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在美的氛围中推进善的教育。比如:学校可定期召开主题班会,从学生身边发生事情出发,就某一话题,结合社会的实际,让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做什么事情更有意义,教师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举行知识竞赛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少先队有关知识竞赛、祖国历史知识竞赛等等,通过竞赛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知识,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陶冶自己的情操;开展专题教育活动,结合形势组织开展“爱国、守法、诚信、明礼”现代公民教育、永远跟党走·逐梦新时代等专题活动;开展“创文明,树新风”、“我为班级争荣誉”、“改缺点,摈陋习”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组织举行拔河比赛、友谊球赛、体育竞技等,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锻炼学生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品质;通过“文明礼貌月”活动对学生进行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教育,让学生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在“六·一”联欢文娱活动中提高学生的交往、合作、应变能力;“建立书香校园”让学生以书本为友,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找寻到生活中的榜样进化自己;亦可在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活动中让学生陶冶情操,获得对美的感受和认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人格得到完善,思想品德得到进一步发展。朱永新教授还指出:理想的德育,应该用真实、感人的道德模范形象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英雄主义精神;要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形成层次递进、不断完善的德育目标体系;要重视心灵的沟通,建立起温馨的对话场景等。

总之,我们学校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老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平等的教育氛围,切实发挥榜样的力量,让学生在愉悦、宽松的环境中交流沟通,老师多以表扬鼓励的方式引导教育学生,使学生在获得战胜困难地决心和勇气的同时,清楚自己前进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从而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

最新《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篇6

常言:“父母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感悟和学习的过程。”由于现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是学校教育,形成了家庭教育的误区。为了更好地教育好孩子,必须更好地提高自我的素质,我拜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

一个个绚烂的梦在朱永新先生朴实的阐述和鲜活的事例中逐渐真实,它们变得是那么清晰,甚至只要你一伸手便能触摸到它们。全书没有空泛的说教,也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笔调清新、通俗,从小事着眼,小中见大,催人深思。我深入阅读了本书的第十章——理想的父母。

朱永新教授认为,理想的父母应该有着和谐的家庭关系,以平等的身份来对待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天赋,善于挖掘孩子的潜能,绝不吝啬自己的表扬和鼓励,富有教育机智,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从而让孩子轻松、自由、愉快地成长。我将其拓展延伸有了以下的事例。

我想,理想的父母,是在孩子做错事时,依然愿意听他说;理想的父母,是在孩子感到辛苦时,允许他暂停下来;理想的父母,是在孩子灰心丧气时,不带任何批评地接纳他;理想的父母,是在孩子倾诉时,用心倾听不讲大道理;理想的父母,是在孩子忙碌的课业里,允许他慢下来;理想的父母,是对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表示尊重与欣赏;理想的父母,是在孩子想尝试时,给予支持与保护;理想的父母,是面对孩子的一错再错,依然愿意尊重帮助他;理想的父母,是在孩子很想做好但事与愿违时,可以抱住他说你真的很棒!我的脑海里有一个理想的画面,是理想的父母的模样,也许我并不是那般,依旧需要时间去成长与积淀。

“心花开处,梦想成真。”,理想因为有了教育而薪火相传,色彩斑斓!

最新《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篇7

品读朱永新教授的《新教育之梦》,字里行间感觉似有一股甘甜清冽的涓涓细流,我顺溪而下展现在我眼前的是无限广阔、无限美好的教育伊甸园。在这教育的伊甸园里我看到了五个光芒闪耀的花环悬挂在高高的苹果树上,它们的名字叫作德、智、体、美、劳。我看到了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和一片和谐向上的爱的海洋。

在《新教育之梦》一书的序言中,朱永新讲述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真实故事:一位叫布罗迪的英国退休教师,在布满尘埃的阁楼上整理旧物时,发现了一叠发黄了的旧练习册。它们是他50年前31位孩子的习作,作文的题目是《未来我是———》。31个孩子有31个梦想,有想当总统的,有想当驯狗师的,有想当领航员的,有想当王妃的……

那位老师突发奇想:把这些本子重新发到同学们手中,让他们看看现在的自己是否实现了50年前的梦想。他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不久,一封封回信送到了布罗迪的手中,他们中有功成名就的学者、企业家、官员,更多的是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一年过去了,布罗迪手中只剩下盲童戴维的作文本。他写在作文本上的梦想是当一名内阁大臣,他认为,在英国历史上还没有盲人进入内阁的先例,他要创造历史。正当布罗迪猜测着各种可能,满怀遗憾地准备把作文本送进一家私人博物馆时,他意外收到英国教育大臣的来信,信中的内容让他大吃一惊,同时也感动万分。信中说:那个叫戴维的就是我,感谢您还为我保存着儿时的梦想。不过,我已不需要那个本子,因为从那时起,我的梦想一直就存在我的脑子里,没有一天放弃过。50年过去了,可以说,我已实现了当初的梦想。今天,我还想通过这封信告诉我其他的30位同学,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戴维的行动使朱永新教授获得启迪:谁在保持梦想,谁就能梦想成真;谁能不懈地追寻理想,谁就能不断地实现理想。

我感到很荣幸,因为我拜读了朱教授的理想,找到了教育的伊甸园里属于自己的那棵苹果树。因为我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权利和责任分享朱教授爱的教育、理想教育的梦想,并用它提醒和改写自己从今往后的实践和追求。因为我也有一颗充满理想和激情的跳跃的心。如果你要问我的梦想是什么?那就是我愿我的青春永驻苹果树下!

最新《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篇8

我对这本书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就是在2018年3月17日在西安汉唐嘉汇购买过作者的作品《致教师》一书并阅读,随后购买了作者的《朱永新教育文集》共计10卷,其中《新教育之梦》是卷一。他的言论经常包含感人的激情他对教育的理解引起了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共鸣。

新教育之梦是朱永新教育系列十卷的第一卷。作为一个开场,作者用充满激情的表达描述了一个美丽的教育梦想。十章是: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力教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审美教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父母。

当然,梦想可能有点遥远,但梦想是一个方向。凭借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朱永新用逼真的鹅卵石为梦想之路付出了许多梦想。例如,在理想的道德教育中,提到人是基础而不是教。虽然有点理想化,但它仍然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实践。在理想的审美教育中,实际上有许多概念,如自然审美教育,生活审美教育,艺术审美教育,立体审美教育,精神审美教育等,让我们认识到美在身边,始终教育我们的儿童。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引导,如何找出答案。

究竟什么样的教师是好教师?什么样的教师堪称理想的教师呢?历史上各种教师理论上分为五类:第一种是把教师看做“出色的雇员”,强调教师的课堂上规范的教学。第二种把教师看做“初级的教授”,强调优秀的教师必须掌握丰富的学术知识和良好的知识背景。第三种把教师看做“充分发展的个人”,强调只有能够促进个人发展的教师才是最优秀的教师,只有促进个人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充分肯定了教师个人的价值观,强调教师对个人人生的理解,强调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注意人格的塑造和培养。第四种把教师看做“革新者”。认为教师应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教师是整个教育、社会改革的源泉之所在,教师应当通过对学生和学校教育的改革来改造社会。第五种是把教师看做“善于思考的专家”,认为教师是思想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作者认为任何一种单纯的模式都不是我们支持或欣赏的,优秀的教师应该是诸种模式的综合。

一、理想的教师是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任何教师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准,首先必须有高的理想。作为教师,走上教育工作岗位以后,必须为自己设置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否则会走弯路,会荒废时间和精力。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给自己提出追求目标,同时要有激情,对于一个成长中的教师来说,平静的思考是需要的,但更要富有激情。

二、理想的教师需要自信自强和不断挑战自我。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善于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越他追求的目标,同样一个人也永远不会超越对自己的评价。只有去撞击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暗点,才能擦出成功的火花。

三、理想的教师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竞争基础上的合作,合作基础上的竞争,是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一个不善于合作的教师,走不了太远,因为这个社会是需要合作的社会。社会如此,教师职业也是这样。

四、理想的教师是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谁,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爱学术,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就是相信每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而且每个孩子的潜能是不一样的,只有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鼓励孩子去不断地自主探索,才能将他们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五、理想的教师是一个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育家和教书匠的一个最大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最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一个优秀的教育家,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人,应该是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

六、理想的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教师。勤于学习,充实自我,这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基础。一个理想的教师,一个要成为大家的教师,一个要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每个教师都可能成为有影响的教育家,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关键在于是否做一个有心的人,是否执着,是否有恒心。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任何一个教育家都不能离开前代人的教育财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在用我们的时代语言,用我们的生活阅历,同过去的大师进行心灵沟通,阐释我们对教育的理解。

七、理想的教师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和具有社会责任的教师。教育不光是给孩子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一种积极的生活状态,以积极生存心境、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作为理想的教师,应该非常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命运,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讨论环境、人口等问题,才能唤起孩子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烧起理想的火焰,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变得强盛,变得有凝聚力,我们才能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站住脚。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做一个理想的教师。

最新《新教育之梦》读后感 篇9

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初步了解了他的教育理想。读朱永新的《新教育》,我对新教育的理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颇深。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从师范院校走进中小学校园的年轻老师,都满怀教育的理想:按照自己对“教室”的定义,打造和学生一起快乐成长的“完美教室”。和学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体验成长的汗水与欢笑。

可是教育的现实很残酷,因此对教育理想的坚守就很悲壮。坚守内心教育理想的老师们,要么为理想英勇地死去,要么为理想卑贱地活着。在现实面前输得一塌糊涂,理想被生活磨得面目全非。

于是,大多数老师更会选择一种更适应现实的方式:为了生存和生活而背叛心灵,放弃理想。相信每个走进教师职业的人都曾拥有过教育的理想,那个时候我们很年轻,不成熟,在残酷的现实中,那个理想太过遥远,来不及努力就已经成熟了。成熟就意味着放弃,放弃掉有过的美好理想,然后我们就这样没心没肺地活着。

一直怀揣的梦想,难道就是人生的枷锁?放弃梦想,却又心有不甘。谁能够告诉我们,这种悲壮的坚守,价值何在?教育理想之路,究竟在何方?

毕淑敏在《蓝色天堂》中说,旅行是一种学习,它给你用一双婴儿的眼睛去看世界,去看不同的社会,让你变得更宽容,让你理解不同的价值观,让你更好地懂得去爱、去珍惜。旅行让你以另外一种身份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进行新的尝试,让你重新发现自己。

其实,学习也是一种旅行,从一个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的旅行。学习是一种相遇,是对话,与陌生世界、他人相遇,与自己相遇;与新的世界对话,与新的他人对话,与新的自己对话。康德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是学习》,福柯也写过一篇文章《什么是学习》,他们都认为学习是与客观世界的对话,与他者的相遇和对话,与自己的相遇和对话。按照这些关于学习的理论,我们就会发现,学习也是一种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