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集锦10篇)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发表时间:2023-07-17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集锦10篇)。

您是不是也想写一篇出类拔萃的读后感呢?阅读作品后,一定有什么触动了你,可能是某一瞬间,可能是整篇围绕的意志和情感。 好的读后感应该展现您对书籍的新思考和新理解,您是否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的情况,敬请您留神阅读该文!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1

“梦想”,是个色彩斑斓的字眼,它可平凡可伟大,可近可远,可具体可抽象。

它可能是马丁·路德·金呼吁的自由、平等;可能是乔布斯毕生追求的改变世界、改变未来;它也可能是一件漂亮的大衣;一个慵懒的假期,一张满分的考卷。对于一个教育人,梦想是什么?

望生成才、桃李天下、社会尊重,或者还有……

这个暑假,在学校领导组织下,有幸拜读了朱永新老师的《新教育之梦》,作者以澎湃的激情把自己的教育理想书写在这本书之中。在他的眼中,教育是一首命名为热爱和未来的事,教育是一个让人充满期待的梦。一番阅读以后,他超凡脱俗的热情和诚恳的文字,深深地感染了我。

朱永新老师是一位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在书中,他向我们畅谈着远大的教育理想,他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宏伟的教育蓝图,让我觉得仿佛找到了梦想的方向。

朱永新先生是一位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深知“我们不能希望所有的教师都能够成为理想的教师,那是永远不可能的,因为人是有差异的,人的价值观也是有差异的。”

朱永新先生又是一位满怀激情的理想主义者,他说“教育需要理想,只有燃起理想的火焰,才能使我们整个民族变得强盛,变得有凝聚力,我们才能在与世界各国的竞争中站住脚。”

教育没有理想,既是教育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

只有我们的教师成为“理想的教师”,教育才能有更好发展,学生才能有更远大的未来。

那么,何谓“理想的教师”呢?

朱永新老师提出了八点要求,这些要求为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让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

我的职业是老师,这个选择源于热爱,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

因为热爱,更希望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因此“理想的教师”也是让我特别关注的部分,看过后,觉得自己离“理想的教师”距离很大,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这需要在以后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完善自己。遇到挫折不气馁,多总结失败的原因。如果要完全做到书中所讲的八点,这个过程是非常艰难的,而且很多人难以达到。但是我认为,只要有这方面的意识,通过自身的努力,会慢慢向“理想的教师”靠拢,缩小其间的差距,来追寻自己的教育梦想。

“有一种伟大来自平凡,有一种尊敬来自感动;有一种坚持来自信念,有一种付出就是满足。”总之,从站到三尺讲台上起,我已走上了这条既光荣又平凡的人生之路,而且我还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到底,在教育这方园地里精耕细作,让更多的花朵茁壮成长。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处理好与学生、与家长、与同事的关系,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提高自己工作的创新力和执行力,聚集正能量,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迎着朝阳,面向未来,让生命在三尺讲台上闪光,用终生追寻幸福的教育梦!

以上是小编精心帮大家整理的新教育之梦读后感1000字精选4篇,供您参考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2

朱永新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他指出:教育就是为了人,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为了一切的人,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要关注一切的人,帮助校长,帮助家长,帮助社会上所有的人去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还是愚昧的,还是智睿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为了他们,同时教育为了人的一切,这是我们的核心理念。

朱永新新教育的目标:新教育的目标追求就是追求理想,超越自我。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认识态度,才能真正地做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我们认为参加我们实验的所有的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有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有一种超越自我的一种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每个学生都要找到成功的感觉,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材,最后有大的成就。每个老师都要成长,相当多的人能够成功,有一部分人能够成材,成就。所有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在成长着,成长并快乐着。这是我们追求的一种境界。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的新教育思想,触发我们去思考,我们在县教育局的极力倡导下,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朱永新老师的《我的教育思想》,体味了朱老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建设书香生活环境”等教育内涵。

1、朱永新老师认为,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他的新教育思想,引人深思,令人深受启发。

2、朱老师的新教育认为,理念:教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教育本该是生活的基本方式,儿童今天在学校里所接受的教育,在为长远的人生与社会理想服务的同时,本身就应该是幸福的生活。新教育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应该是针对现在的一些教育的不良现象和一些“畸形”的教育提出的。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3

《新教育之梦》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 吸引我的, 是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展现的当代教育的现实所在。《新教育之梦》在诉说着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 虽然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阅读此书我们都会从书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事例,它让我们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教育的一些思索:理想的师生关系、理想的课堂、理想的教师……这么多理想中的教育,难道就只能成为理想?年少时,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很多的梦想,而且梦想纯真,比如曾决心努力学习考上一所好学校,追求作者笔下的浪漫爱情,向往城市的现代生活……后来,我们的梦想一点一点地实现了,如今我们早已踏上了工作岗位,自己在教师这一工作岗位上也已经工作了二十余年,年轻气盛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慢慢地消磨退尽,自己也已经成为芸芸众生里,那种注重现实,不赶浮想联翩的人了!然而我常想:我们终日忙碌的可有价值?价值有多大?朱永新老师说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是什么?用心就是”爱“,爱教师这一职业,爱每一个学生,爱身边的每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伴,既要爱在心中,也要让人看得见,感受得到。我们都应该选择微笑为溶合剂,用微笑来传递着对学生、对同伴等的关爱,显示着对他们的信任,表达着对他们的理解!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想像或希望。朱永新教授凭着对教育的至爱和理解,利用自己游学讲学、出访考察的机会,以教师、教育研究者专业的眼光,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理想教育图景:比如在《理想的师生关系》中向我们讲述了教师可以和学生这样靠近;在《理想的课堂》中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课堂才富有生命气息;在《理想的教师》中借各位教师的美文向我们阐述着理想的教师就是一个胸怀理想和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理想之所以不是空想或幻想,就在于它是有根据的,它是合理的。认真阅读书中俯拾即是的教育故事、教育案例等教育素材更是让人受益匪浅,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将从教育理想中寻找到差距和动力,寻找到职业的魅力和尊严!而站在建设与批判的交点上实践并书写自己的教育理想!”只要不让年轻时美丽的梦想随岁月飘逝,成功总有一天会出现在你的面前。“对于我们所有年轻教育者来说,这既是朱永新教授的真诚规劝,更是他的殷切期望。从书中,我读出了朱永新教授成功的秘诀——不要羡慕别人,不要感叹时运,要做起来,要不停地做下去,哪怕不顺,哪怕艰难。育人就得从不断育己开始。在不断成就自己的同时去成就孩子,这该是做老师的真正幸福。做老师的就是用无私的”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灵,让光和热不断传递,这才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与发展的根本。

《新教育之梦》一书中告诫我们:理想中的教育”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德育不再是空中楼阁,它还应让学生”自警、自诫、逢励“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让学生在”自然的活动中养成德性,在游戏和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境界“;体育不只是追求四肢发达,美育不只是提供休闲消遣。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教师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每一个孩子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形成他们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教师只有用自己全部的爱,去摸索,去关注,才能无愧于自己的职业!只有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用成功的教育方法去引导孩子发现成功的学习方法不断创新,才能无愧于自己的灵魂。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4

有幸阅读到一本教育专著《新教育之梦》。掩卷沉思,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

这本书其中有一章谈到教育离不开爱。爱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就如夏丐尊先生所说的那样:“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工作对象是特殊的,面对的是学生,学生是有思想、爱憎分明的人。而我们的工作和任务是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新人。一位合格成功的教师应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爱学生,首先要做到的是尊重学生。自尊心是人的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一旦自尊心受辱,轻者就此一蹶不振,重者进而愤世嫉俗。所以只有尊重我们的学生,尤其是学生的人格,才能拥有一群灿烂的健康向上的学生,也才能为学生所尊重。

教师爱学生,其次,要相信每一个学生。为人师表还要能推己及人,以彼之心,度己之腹。也就是《新教育之梦》上所说的换位思考。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一件事情,从某一角度看是不可忍受的,而从另一个角度看,却未必没有可谅之处。作为教师,应设身处地的思考,才能解决问题。学生遇到问题时,如果是家庭因素的,就应联合班主任找来家长寻求解决的办法;如果是自身因素学习有困难,学习习惯还没养成的,则可以通过恳谈,鼓励的方法解决。

教师爱学生,还表现在教育的民主性中。我们教育中的民主精神还不够,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命令学生服从,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太少。我们经常抱怨社会缺少一些民主,但是孰不知社会民主的基础是学校的.民主。没有学校的民主,何谈社会的民主。所以我们教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可以通过谈话,适当的引导,适当的鼓励,这样才能更多的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不但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也更有利于教师在稳固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学生、爱教育。只有爱,才能赢得爱。爱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5

一、做“理想教育”的追求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的追求。教授强调也只有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塑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有担当,要勇于承担自己对社会教师所应该担负的责任,有社会担当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具有积极的生存意境,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待社会的人。

教育不光需要有思想的教育学者,有思想的政管理者,更需要有成千上万有思想的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观念改变,行动改变;行动改变,命运改变”;用思想陶冶学子的心灵。只有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在教育世界中,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熠熠生辉,倘若有丰富的思想相互碰撞,淌若有高尚、丰富、独到、深刻的思想来鼓舞人心,我们的工作,我们的人生,才更有趣味,更有魅力,我们才真正无愧于上苍给予我们的—不可重复,不可替代,无比金贵的生命。所以,“对一个教师的成长来说,坚韧不拔的意志力非常重要。”

二、做“理想教育”的探索者。

在书中,朱教授明确指出:“知识不过是智者的载体,学生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只是过程中所得到的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传授知识,是给学生进行智力体操的训练,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得以反战,读后感《《新教育之梦》读后感:“心”花开处,梦想成真》。通过智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并具备持久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情感、坚韧的学习意志,为他们今后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智力和能力的基础。”

海纳百川,才有了大海的浩瀚无边。一个真正优秀的教师,就应该是个不断进取的学者,向前辈学习,向优秀者学习,甚至向我们的学生学习。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6

《新教育之梦》这本书,朱永新教授从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以及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和父母各方面入手,通过引经据典、事实例证讲述新教育之梦的理念,其中,理想的父母这个章节让我感受最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理想的父母,应该把孩子的人格健全、道德完善放在首位,努力培养孩子追求卓越、独立自主、持之以恒等个性品质和良好习惯。我想到孩子学过的一篇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外国父母教育孩子的故事,值得我们每位家长深思。作为父母,我们可能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太多孩子的身心教育,但是,言传身教是无处不在的,孩子身上总会找到父母的影子。这让我想到自己的行为:专横,不懂得尊重孩子,总是不合实际地要求孩子,以至于孩子在外胆小懦弱,不敢表达自己。如果早些读到这本书,我会调整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

这本书还让我想到,国家出台政策,进行“双减”,不是空穴来风,肯定是洞察了当今形势下传统教育的弊端后深思熟虑所做出的决定。《新教育之梦》值得每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仔细阅读,作者就宏观教育问题进行阐述,提出教育应注重和谐协调,德智体美劳诸育于一体,培养“合格+特长”的个性化培养,强调学生更多地进行自然活动和自主活动,实现“不教之教’”……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历代的大学者,大教育家好像都有很丰富的游学经历,如果国家真的能提供这样的大教育环境,引导求学者摒弃对名利的追求,那么不会有那么多天才学者流失,这应该是双减政策出台的初衷吧。

我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长,我的孩子现在还不够优秀,但我相信她总有优秀的时候啊,尽我所能走好她的教育之路就对了。

《新教育之梦》,值得每位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拜读!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7

寒假时最舒适的生活就是,坐在暖暖的阳光中,手捧一本《新教育》图书,边阅读边记录自己收获的'点点滴滴,一个长长的假期因为有了它的陪伴,每一天更加美好、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更加心平气和。

自己身为一名老师,在阅读中我结合着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边阅读边反思,在以前我对新教育的理解仅仅是努力引领孩子们过上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我在班级管理中,我注意和孩子们一起用爱心来经营我们共同的家,我们一起布置我们的教室,一起来呵护我们的这个大家庭。在认真细致阅读完一遍又一遍后,我发现我所做的太肤浅,我知道有“完美教室”这一理论与追求,我根本就不知道完美教室还有自己独特的内涵与价值、万花涧沟、道德图谱,还有它别具一格的课程建设。而我仍旧知识停留在创设布置一个整洁干净的教室,在物质布置、追求教室内流动的那份灵性的同时,我却没有去深入地探寻这份灵性的变化性与人性化,有很多的教师文化我其实是可以完全放手给孩子们,他们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他们自己的需求去布置,而我仅仅是站在一个老师、一个成年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永远都是远离学生实际的,我们之间的认知与见解是有代沟的。细细品读完后本书后,我便在脑中设想着一个又一个的教育举措,在新的学期里我将从人文方面引领孩子们,彻底给孩子们时间与空间,放手让他们打造一片自己喜欢的家园。在每个学期我也及时认真地开展了晨诵诗的诵读,每一周我总是利用一两个清晨的晨诵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诵读经典、感受诗歌的巨大魅力、用积极饱满的状态迎接每一个美好的一天。我也很清楚自己身为一名数学老师对于诗歌的选取与诵读技巧方面总是有一定缺陷的,在平时虽然我也关注自己的阅读、注意拓展自己的阅读面,可是我仍旧倍感吃力。阅读完本书后我却发现自己是在给自己设定障碍,我应该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付出了就一定有收获,晨诵诗的诵读没有专业之分,只要用心去做,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份引领。有了这样的感悟,我将彻底放下心中的思想包袱,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在走近新教育之处,我就有一个设想:和孩子们共写教育随笔,可是由于自己的惰性,自己的博客已经许久没有打理,对孩子们的成长我仅仅是偶尔用美篇的形式予以总结,每天用微信朋友圈的形式予以记录,阅读完本书后,我有了坚持每天记录的决心,新的学期希望我自己先努力做到坚持每天记录,哪怕是只言片语,对于孩子们也是一个点滴的成长记录,对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是一个及时有针对性的总结与反思。在自己努力做到后用实际行动来引领我的孩子们来坚持记录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以书中的一句话来给自己鼓劲:“行动,就有收获。”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8

《新教育之梦》这本书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激发心灵深处最美好的憧憬,在这样一个高呼素质教育然而应试教育仍然牵绊着每一个学生和每一个教师的时代,虽然是一个刚刚投入教育事业的新人,应该是有激情有梦想的时候,却不敢把教育想的很美好,教育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工程,却更是辛苦的。如果不是因为要写这一篇读后感,或许就错过了一本好书,在拜读这一本《新教育之梦》的时候,让我最有感触的那章理想的美育。以下是我对美育这一章一点浅薄的感想。

席勒在《美育书简》中认为,在力量的王国,人与人以力相遇, 因而人的活动受到限制;在伦理的王国中,人与人以法律相对峙,人仍要受到限制;只有在审美的王国中,人可以通过自由去给予自由,因而给社会带来和谐,也使人成为和谐的整体,

这无疑揭示了审美与创造的内在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审美解放了人的感性,激发了人的灵性,开拓了人想象的空间,从而开发了人的创造性。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创造“已经和”感受与鉴赏”,”表现”等一起作为教学领域的内容,如果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鉴赏能力,想象能力,而只让学生成为题海战术的牺牲品,那这样的教育是不健全的。

2、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一种”自然美”。

理想的美育应该是与自然融为一体,与自然和谐,感受自然的灵气,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才能真正感受到美。但现在的学生已经远离了大自然,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句话来形容也不为过。当学生被关在教室里接受什么叫美育的时候,早已经不懂什么是小桥流水的幽雅情趣,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9

《新教育》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学校发展的起点,一切为了教师,为了一切教师,为了教师的一切!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共同成长,让教师和学生共同享受教育的幸福。学校管理最最灵魂最最核心的东西就是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则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快乐,那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我都不快乐,我会让你快乐吗?如果教师他不能充满激情地去拥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何谈教育幸福?何谈学生的快乐呢?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

我用心读完后,掩卷遐思,不禁心潮澎湃,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这位教育大师知识的渊博,对教育至真的感悟与至纯的挚爱,他对新教育理想追求的高瞻远瞩,令我油然而生敬意。我强烈的感觉到,这新教育之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中,这梦定能成真!

书中朱永新先生提到“新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一个普通的教师,一直在思索怎样做一位合格的教师。读完这本书,我领悟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以下几方面素质:

一、富有“激情”。读朱永新先生的《新教育》时,无时你不感觉到愉悦与冲动,让你感觉到你不是在读书,而是在聆听一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的大师在演讲,大师用他诗一般的语言和激情感染着每一位读者。作为教师,我们用肢体与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文明,如果我们没有激情,我们就无法感染学生,我们就无法调动学生,生动课堂,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主客体的角色就得不到很好转换,课堂教学就很难成效。

二、怀着一颗赤子之心走到孩子们的中间去。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新教育应该是“爱的教育”。其实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何尝不是为学生的点滴进步而骄傲,何尝不是为了学生的进步而高兴,每一位教师都愿意把每一个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可是现实却是:高考的指挥棒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都蒙蔽了双眼,甚至学生自己都错误的以为:只要成绩好,一好遮百丑!这样,我们的教育便不再是“爱的教育”而是“分数的教育”。

新教育之梦读后感范文 篇10

这个假期我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之梦》,尤为对他的理想的美育感受较深,现我把我的感受与大家分享。

音乐是美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声音的艺术。乐曲的旋律美,歌词的意境美,表演的形态美,演唱的情感美——整个音乐的学习过程与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体验美、欣赏美、发现美与创造美的。在《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音乐教育更应该担负起美的传播者、引导美的教育。那如何在音乐教学中的灌输美的教育。

一、音乐教学中,灌输美德教育,努力追求真善美。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很容易触及学生的心灵,当学生与音乐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时,就可以潜移默化的提高其道德情操与思想境界,心灵就得到美化。

在这种情况下,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尤为重要。一个主题积极、内容健康的音乐作品会影响到学生的道德情操。

如在教唱《国歌》时,《国歌》雄伟,庄严磅礴的旋律,给了学生强烈的感召与震撼。从心灵深处不由自主的涌进自豪感,兴奋感、激动感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使学生的思想受到震撼,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

我们要运用丰富多彩的内容,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求真、向善、爱美、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认识美、了解美,用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去看待这个社会,去与人友好的相处。从小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树立其追求真善美的信念与决心。

二、在音乐教学中,体验美,以美怡情,以美怡心。

音乐教育用音响的魅力给人们以美的感受。音乐的旋律在起伏与变幻,抑扬顿挫,迂回曲折,在动与静,强与弱,快与慢,高于低,紧与松的对比中,展现其独有的魅力,并激起人们情感的波澜,充分发挥音乐本身的美,去愉悦学生的情操,陶冶学生的心灵。

如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描绘了洁白高雅的天鹅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悠然漫游的优美形象。舒缓优美的旋律恰是天鹅的吟唱。而钢琴玲珑剔透的琴音恰是清澈明亮、波光涟漪的湖面。学生聆听这轻柔的乐曲,仿佛身临其境。音响创造了深邃的意境美,激发了学生对美的感受。

音乐有强烈的愉悦作用。人的精神愉快了,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并焕发出神采。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运用多彩的音乐活动,创造多变的情景,培养浓厚的兴趣,激发丰富的情感,让学生在直观形象的音乐活动中赏心悦目,寓教于乐。

三、积极实践,表现与创造美,以美律行,以美导行。

音乐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自律工具,也是完成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音乐的艺术性与思想融为一体,使德育潜移默化,沁人心脾。如在教唱有关劳动内容的歌曲时,让美好音乐歌颂劳动,让劳动来创造美。

音乐教育不在于模仿,更在于学会创造。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活动中去创造美的动作、美的声音、美的形态、美的旋律、美的世界。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创造,这就是高层次的实践。

音乐是灵魂的触动,思想的融合、希望美的音乐能给学生以美的启迪,真正做到真善美。提高他们的素养,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感与民族精神。我们期待着,也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