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最新革命的观后感汇总九篇

革命的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07

最新革命的观后感汇总九篇。

我们特别为您准备了一篇符合您要求的“革命的观后感”,你知道写作品名观后感的关键是什么吗?记录自己的思维变化,写观后感是一种珍贵的记忆。然而在写作品名观后感时,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接下来的内容仅供您参考,以便更好地了解这方面的知识!

革命的观后感(篇1)

内容预览:

佐藤学先生在《静悄悄的革命》是一书中提出 “倾听这一行为,就是让学***学***要的行为。”这个观点.我们平时谈的比较多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等来认真听老师讲课,以及在课堂上老师要认真听学生的发言,作出及时、有效地评价。

没特别花工夫培养学生之间的倾听的好习惯,不轻易间便狭隘了“倾听”的含义,出现了以下的现象“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到:“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脑子里装着自己的见解,根本顾不了听讲;当一个学生刚回答完,下一个又出现了重复的答案……”这种漠然同伴之间发言的现象,虽屡见不鲜,但如果长期以往,是一种学生资源的浪费,在课堂上必然会导致纷至沓来的发言之间没有多少联系,那么观点的交锋、思维的碰撞也就无从谈起了,更令人担忧的是,教室里失去了相互学***围。对学生的成长而言都是十分不利的,学不会倾听?

如何学会思考?学不会倾听,又如何学会与人交往?倾听不仅是向他人学习,更是尊重他人

革命的观后感(篇2)

邢莉今天,有幸拜读了日本学***学文学部教授,教育学博士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一书。

在印象中,我似乎从来没有如此小心翼翼地冷静下来,仔细地读过一本书,更不用说这本看似深刻、专业、没有生动故事的书了。在读书方面,我一向是粗枝大叶,囫囵吞枣。但是读到书中"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语言~倾听学生的发言这一小节时,却让我深深为之动容。

书中谈到,对于一名老师来说,倾听,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

几句简单的话,细细品味,却受益匪浅。在大多数孩子眼中,老师似乎总是高高在上、先见之明地出现在他们面前,使他们远离对方,难以接近,甚至不敢在老师面前动弹不得、说话。那么,如果想让其与你心之相通,是否应该走到学生中去,蹲下身来,与孩子的双眸对视,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呢。

从学生时代一路走来,我也有一些亲身经历。在课堂上,总是有一些人主动发言,他们比较善于学习。大多数学生成为听众。等级越高,现象越明显。

我们不妨跟学生说一些譬如"你比老师的思路还清晰啊","你的回答有点儿幽默呢","原来如此"之类的话,来引起孩子的共鸣共感,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当你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孩子时,便会发现,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其优点与特长,这时,我们是否应该适时给予表扬与鼓励呢;对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不如用爱去感化吧,做一名忠实的听众,让其敞开心扉;对于成绩差些的学生,我们不是一味地责备与讽刺,当他们做错题目的时候,不轻易下结论,也听听他们的想法,然后因势利导地予以纠正和鼓励。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独特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说得真好!

当我们还在抱怨现在的孩子难管,什么事情都不愿跟我们沟通时,你是否想过,自己有没有跟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有没有真正放下所谓的"权威",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讨论每个问题、每件事情呢。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陪伴、倾听、理解、包容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必修课

革命的观后感(篇3)

这是女儿好朋友的妈妈送的书,因为她的推荐,所以一开始就对这本书充满好奇,迫不及待地翻开,结果也没让人失望,虽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却洋溢着童趣,童心,风格也很轻松,作业的革命读后感。随意地从头翻到尾,发现书中散布着刘老师的学生们多种形式的可爱的作业,作业中又零星点缀着老师亲切或幽默的批语、师生之间的可亲的对话、丰富的表情图、多样的贴画等,这样翻着,尽管还没看内容,但已经能感受到这本书的朝气,不,应该是师生之间互动的朝气,孩子对作业和老师的喜爱,老师对孩子与作业的深爱一览无遗。仔细翻阅,全书分为四部分,其中有刘春生老师和同事们在被称为“作业革命”的教学改革中交出的一份份别具一格的“作业”,这童趣盎然的作业,在老师的宽容和呵护下,洋溢着孩子本该有的欢乐;有刘老师和同行们在作业改革中的探索、合作、成果与疑问;还有网友和媒体的热烈评论,以及亲身体验过可爱作业的学生们的心声……刘老师被数百万网民称为中国最可爱的老师,鼓励学生把手绘、贴纸、照片放到作业本上,允许同学们在作业本上提问题,聊心事。刘老师说作业本不是驯服的`工具,说自己变得距离教师越来越远,意思是和孩子越来越近。

他倡导的这场作业的革命,没有教化的味道,只有平等的交流。在这里作业成了老师和学生心与心沟通的桥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老师对学生的自由、思想、情感和灵性的尊重与呵护,读后感《作业的革命读后感》。这种对作业的改革,让我们看到了本该属于孩子们的笑脸,永远灿烂的希望。如果学习是以这种方式开始的,相信这世上厌学的人会少很多......孩子和老师,真的需要沟通,有这样老师,是学生的福气,有这么多可爱的学生,老师也很幸福呢。喜欢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就是感动于作者和他的团队坚持做好教师应该做的平凡的作业批改这件事!这种坚持和认真让人感动,也造就了伟大!其实这样的作业形式不是刘春生老师的原创,我也喜欢在孩子们的作业本上写上几句评语或是俏皮话,孩子们在我的鼓励下,也喜欢用水彩笔在本子上进行装饰,让本子看起来更美观。可是却没有能像刘老师一样对作业的形式进行一番认真的研究,进行彻底的改革,更不用说执着地对待每一位孩子的每一份作业了,有几个老师能认真地在每一个孩子的作业本上写上几句话,耐心地查阅资料回答学生对老师的考题的?

没有!暑假看到这本书的时间,激动地想象着和学生在作业本上交流的幸福,开学来也坚持了近两个月,看着孩子真诚天真的话语,感觉很温馨,可是最近事情一多,又不了了之了。所以我们现在不缺纷繁复杂的教育新论,而是踏踏实实的教育实践.各种教育理论满天飞,往往令一线教师无所适从.刘老师他们坚持朴实真诚地教学,用心地与学生沟通,我看不为什么教育理论所约束的同时,却远在理论水平之上!

如刘老师书中提到的:指导小学生做好作业,是一件十分有趣而又迷人的学问,我将继续坚持跟随刘老师一步步收获快乐。

革命的观后感(篇4)

寒假中,我花了几天时间读了日本佐藤学教授的专著《教师的挑战》。初读此书,感觉就像是一本厚厚的听课笔记,只是它绝非是那种赶时间似的从头到尾粗略记下每个环节的随堂记录,而是抓住一幕、一环节或是一例题,用细致的笔触写下师生的对话动作,教室的布置氛围,观摩的感悟体会等的专业书籍朴实的语言,直入主题的真实记录让我身临其境地在这些教学实践中观察体会,我发现日本的课堂与中国的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学理念也如出一辙。书的封底上印着:

本书中的普通教师都在用自己的行动,一个接一个地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一场和平革命,一建立以个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体系。我们都指导,这样一场和平的革命也在中国的课堂上上演,因此,这本书绝对值得一读。书中提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对我今后的教学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这本书并非记录那些教育大家的精品课,而是普通的教师的教学实践,这让我觉得这些汲取的教学模式,创新方法等不是那么遥不可及,我也能在我的课堂上做模仿,做尝试,做改革读后,首先我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发现一些不足:1、倾听不够到位。老师听学生的话不够专心,不会反刍;老师在听不同学生的答案时,不会对不同的学生仔细使用不同的距离或姿势:

生生之间良好的倾听***养成,生生之间的回答缺乏连接性;2、致力于以生为本的课堂,却常常在实践中只是句口号。书中提到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有儿童的学***,尽可能提高儿童学***量。理念早熟记于心,可是课堂经常更多关注教。

书中有一个山崎先生的教学案例。学生的阅读体验在课堂上已成为一首交响乐,但从教师的教学初衷来看,这堂课并不成功。如果是我,我可能会执意于教学目标,给孩子更多的提示换而言之是条条框框,而山崎老师则根据孩子们的体会真正把课堂交给学生,他不拘泥于意图,而是尊重孩子的体会;3、课堂形式单一,缺少合作学习。在我的课堂上也有小组讨论等“合作学***样的合作比起书中记载的真的是很表面的合作,给予的时间不充分合作仅限于小组内交流各自观点等,形式单一,效果不佳;4、对特殊学生缺乏了解和指导方法。

在我的课堂上,常常发言的就是那么几个人,对一些寡言少语的孩子我缺乏耐,不舍得多花时间去等他们开口,却也找不到方法让他们乐于开口,课堂少观察课后少关心。作为一个学生,我在课堂上如何改变?一。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

只有尊重和信任每个学生的多样性和可能性,他们才能轻松参与、交流和自由思考。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习发生在他们身上。2。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培养学生相互倾听的第一步是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

实践佐滕学先生的观点在倾听学生的发言后我要学***适当的方式把学生的发言串联起来,使学生们不但自己受到了应有的关注,而且还让他们意识到:通过其他伙伴的发言,自己的回答得到了延伸。当每个人的发言都建立在其他人的思考的基础上时,课堂上的观点就如同珍珠一样被串联起来学生们通过同伴的思考和帮助,丰富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5、在模仿中尝试探索,开展真正的合作学习。

把书上或听课中拾来的好方法在自己的课上进行运用。在模仿后,有自己的创新、探索、并在实践中验证佐滕学先生认为“从边缘化的儿童与其他儿童之间的落差中可以洞察到合作学***能性”。在课堂重视“不懂”的儿童,让边缘化的儿童得到同学们的支持开展自主学习,所有学生都能开展的**。

总之,通过读这本书,我似乎听了更多的课,对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思考。我相信经过进一步的尝试和实践,我会在教学上取得新的进展。

革命的观后感(篇5)

现在,我们有时听到一些年轻人抱怨当今社会有许多问题。如果我们追随资本主义的发展,我们可能会走的更好。西方国家总是用民主和人权来批评中国。显然这是错误的。对中国来说,共产主义是最好的选择。辛亥革命给了我们答案。

辛亥革命后,新共产党希望通过模仿美国的政治制度(包括民主制度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当时在中国流行的口号是:“只有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可以救中国”。

由知识精英组成的革命派认为,清**未能实现中国的工业化和中国的全面落后,是由于缺乏民主、包容和多样化的政治制度(这是当代制度经济学理论的主要观点)。当时社会民主深入人心,甚至比西方社会民主的要更为透彻,但是40年后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仍然是地球上最落后的国家之一,中国第二次工业革命,照搬欧美的资本主义工业化一朝倾覆。这证明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在中国是不可行的。

于是,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大众在推翻国民党政权后,立刻投身于新的工业化浪潮中,并且依照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通过五年计划整合社会资源,并初见成效,但最终,第三次工业化尝试仍然以失败告终,30年的努力,中国的经济仍然处于“崩溃的边缘”,四个现代化遥遥无期,正如我第一段所写,在1978年,中国人均收入仅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平原平均三分之一。

根据前三次工业革命的经验,我们既不能搞封建主义,也不能搞资本主义,更不能搞老大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什么成功?从书中的理论来看,我认为首先是政权没有被颠覆。在上一次工业革命失败后,统治者必须改变。以前的工作被完全否定了,一切从头开始。书中又讲到之前的社会格局要么是延续千年的封建主义,要么是照搬照抄的资本主义与**计划经济,第四次中国工业化与之后的俄罗斯不同,这次改革完全没有接受任何西方经济理论和**的的建议,。

同时很好的利用之前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业化探索,比如说,计划经济时期的三十年间,中国初步建立了一整套相对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包括国防工业体系,虽然这一体系非常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并完全靠老百姓勒紧裤腰带支撑。其次大跃进时期也并非毫无作用,09年中国共有87085座水坝,其中99%(86258座)都是78年之前修建的。邓小平总书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受益匪浅。

我们这代人,见证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展,也直面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中国已经是一个成功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国家,目前正在以前无古人的速度向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军。而且中国用35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用350年才走过的道路,因此也必然积累了西方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和消极因素:比如猖獗的腐败、有组织的犯罪、前所未见的环境污染、迅速升高的离婚率和自杀率、大面积的商业欺诈与丑闻、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大面积的资产泡沫、迅速扩大的收入差距、阶级歧视、频繁的工业生产安全事故,等等,而且挑战远不止如此,中国还有很多短板: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对医疗和教育领域进行进一步改革、完成城市化进程和农业现代化、建立现代金融基础设施,指金融运行的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主要包括支付体系、法律环境、公司治理、会计准则、信用环境、反洗钱以及由金融监管、**银行最后贷款人职能、投资者保护制度组成的金融安全网等内容和现代法制体系。但谁能定义中国崛起对全世界的意义呢?尽管存在上述一系列严峻挑战,只要中国能够坚定不移地沿着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工业化顺序完成产业升级,维持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那些一大堆问题只不过是“成长的烦恼”,完全构不成像非洲、拉美、东南亚和中东很多发展中国家所陷入的贫穷和中等收入陷阱那样的结构性顽疾和威胁。

读完整本书,我禁不住感到神清气爽。我以前读过一些书,但很多书都是讲道的。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按照时间的顺序将中国的近代历史带入到本书的主旨中?虽然全书看似呆板,偏向理论,却又带给自己思考的空间。

是的,我们这一代人往往对国家和共产党的历史知之甚少。朴素的文教教学为我了解中国近代是大开了一扇门,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我们现在是大学生,我们应该承担起大学生的责任。当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新十年,改革开放日新月异。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需要一大批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的科技人才。

而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应该怎样才能抓住这凸显自我价值,为提升我国国力的有利时期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学好自己的基础和专业文化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是我们作为学生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每一个人走上社会,干好工作,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的最重要的条件,在现代化高速发展的科技社会。英语和计算机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又一重要素质,也是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基本技能。

我们应当紧追时代发展的步伐,把自己培养成德、志、体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其次我们应该在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不是“书呆子”,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重要的是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只有不断提高思想素质,服从党的领导,才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革命的观后感(篇6)

管理学院

曹露濛pb14204031

188p>

尤瓦尔·诺埃尔·哈拉利,1976年出生,2002年在牛津大学耶稣学院获得博士学位。他曾专攻中世纪史和军事史,经历了微观和中观历史学的专门训练,后转投极宏观的世界历史研究,而且特别热衷于从物理、化学、生物、人类学、生态学、政治学、文化学和心理学等学科角度,做作为一个物种的智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来龙去脉,做出全方位的考察和**。

“《人类简史》是一本奇书”,读过的人都有这样一个感慨。初读此书,确实被作者各种奇妙的观点所吸引。这是一本观点书,一本哲学史书,而不是一本史实史书。

作者整本书观点非常鲜明,从石器时代的智人演化,一直到21世纪的政治和科技革命,作者例举了详尽的史实,并用充满想象的文字,试图证明着:人类不过是一种普通的物种;历史总是充满**,人类的农业革命就是最大的**;人类历史从无真正的正义;人类的庞大社会组织和精神力量来自虚拟的共同想象;科学这一光辉名词身后站着贪婪的君主与资本家。最后,作者又出人意料地讨论了“人类究竟想要什么?

”“什么是快乐?”这样的“非历史”问题。

不得不说,《人类简史》非常发人深省。受《失控》以及《技术的本质》中进化思想的启发,我试图从一种广义上进化的观点谈谈我的理解。

本文首先提出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三次革命: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和科学革命。

首先,从生物分类的角度,先是有了人属,或者人科,才有人种。如果南方古猿是我们的祖先,那么黑猩猩就是我们的表亲。尼安德特人和梭罗斯人是我们的智人兄弟,这完全符合生物进化的逻辑。人类就是一个没什么特殊的物种。

南猿行走的时间尺度是从200万年前到250万年前,从7万年前到10万年前,它变成了智人、尼安德特人和其他能够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的人。而智人发生了认知革命,形成了“文化”,于是有了“历史”,于是2016年有了老师批改这篇作业的行为。

认知革命

大约7万到3万年前,智人有了新的思维和交流方式。这就是认知革命。之所以会产生认知革命,从遗传和变异的角度来说,基因一直在突变和重组,环境不断改变,像一把筛子,只将适应环境的变异保留下来并遗传给下一代。变异不断累积,导致生殖隔离,即物种进化。人类的认殖隔命很可能是从某些个体的特定基因突变开始的,最终这些基因占据了整个种族。

认知革命带给我们的重大影响是什么?作者的回答似乎很荒谬——流言蜚语的力量和虚拟的共同想象。

八卦能力能让周围的人们彼此更加亲密,共同做事。但八卦只能对身边人进行,按现在的理论,八卦的作用在以一个人为圆心,150人为半径的圈里有效。要让更多人一起做事,则需要共同想象的魔法师,挥动魔杖变出就像宗教、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等等想象的社群。

就像核心家庭一样,只要社会的情感功能不被完全取代,就不会从社会中消失。过去,社会的物质功能大多由市场和国家接管,但在部落情感和团结方面仍有努力。国家和市场要增强这些情感面,靠的就是塑造“想像的社群”(imagined ***munities),纳入的人数上百万之多,而且转为国家或商业需求量身打造。

几千年来,王国、帝国和教会一直扮演着这个想像中的社区的角色。在中国古代,几千万人认为整个国家是一个家庭。在中世纪,穆斯林也认为伊斯兰世界是一体的。

但这种想象的力量是有限的,无法与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熟人组成的紧密社区相比,比如同学。

现代兴起的两大想像社群,就是“民族”和“消费大众”。所谓民族,是国家想象社群。所谓消费大众,是市场的想像社群。

消费主义和民族主义一直试图说服我们,数百万人,相信我们与数百万人在一起。我们有共同的过去,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未来。不论民族还是消费大众,其实都和钱、****和人权相同,是一种“主体间”的现实。

虽然它只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想象中,但它具有巨大的力量。

一般来说,认知革命是人类进步加速的开端。

为什么农业革命是历史上最大的**?

作者的观点很犀利,农业革命是**。进化对个体来说不是最有利的选择。对于人口来说也是一样的。人口数量总是比个人素质更重要。在人类历史的一个时期也是如此。进化或许是一个**,就如同农业革命带给采集者的是额外的负担与更加不好的食物。

食物总量确实增加了,但每个人的是物都在变差。人口的增加带来了对食物的更大需求。人们不得不扩大耕地,增加粮食,然后来更多的重农业活动。人类已经学会了选择小麦、水稻等谷物,但这并不是说他们征服并驯化了谷物,而是他们征服并驯化了人类。相比于采集者的生活,农民的生活确实变得更加辛苦和不易。

农业革命,反而让人类成为了谷物疯狂扩张的苦力,人类也因此不断繁衍壮大,或许有些人意识到了种植庄稼带来的收益比不上采集野果、狩猎动物,但当所有人都已经适应了农业革命带来的转变时,历史已经无法回头。

农业革命可谓是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科学革命

从今天的角度看,农业革命无疑是人类的重大历史进步。农业革命基础的物质基础给人类创造了一个复杂的社会制度的机会,国家开始形成,物质文明变得富有。大多数科学史家所指的“科学革命”大约于1543年开始,那一年尼古拉斯·哥白尼出版了著作《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安德烈·维赛留斯出版了《人体构造》(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

科学革命开始之后,人类的开始逐渐系统地客观地认识世界,人类开始理性地摆脱了《圣经》所虚构的故事。17世纪,随着科学革命的铺垫,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革命开始愈演愈烈。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现在又进入了互联网时代。

1945年,人类甚至第一次掌握了核能的发明,这可以真正改变历史进程。

科学革命是人类进步的催化剂。如果说,从人类农业革命开始,人类的“进化”是直线型的,那么科学革命后,人类的“进化”则是指数型的。从科学革命初期全球gdp的缓慢、虚假增长,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gdp的意外增长,人类的生产力增长了许多倍。

科学的背后,站着的是国王与资本家,这点毋庸置疑。

“科学并无力决定自己的优先级,也无法决定如何使用其发现。”科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得到经费,多半是有人认为这些研究有助于达到某些政治、经济或宗教目的。例如16世纪,国王和银行家毫不吝惜地资助科学家和探险家到世界各地考察勘探,而对于研究儿童心理学就一毛不拔。

原因很简单,资助前者能带来殖民地、新的作物、金矿,后者则让他们看不到任何利益。20世纪苏联和美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研究核物理,而不是水下考古或者研究遗传学,按照当时两国**的考虑,研究核物理有助于发展核**,对赢得二战至关重要,但研究水下考古或遗传学,则对战争没什么帮助。

确实有许多科学家只是纯粹为了求知而研究,然而真正能够获得纯粹的研究经费支持的科学家却少之又少。就算一个科学家目的是纯粹研究,但他的研究计划书上最好还得提一下,该项研究,直接或间接能产生多少经济效益,未来的市场前景如何。这样他获得经费的机会可能会更大一点。

举一个有趣的例子。法国著名数学家alexander grothendieck就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少年时期的战争经历让他痛恨战争,他在法国高等研究中心做研究时发现研究院的经费中相当大的比例竟然来自法**方。由于他坚持数学的纯粹研究观点,一怒之下辞去职务,回家务农去了。

后来有段时间他生活窘迫,不得不写信到法国科学院,希望得到一份教职,不过由于他过激的反战主义,受法**方资助的科学院拒绝了他的请求。要知道,他不仅是fields奖的得主,更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关于快乐与幸福的理解

通常情况下,人们所进行的一切活动的目的,归根结缔都是希望从中获得快乐。幸福的人生是有价值的人生,也是成功的人生。

那么,什么是快乐?

如果金钱、权力、地位、荣誉、友谊、爱情不能带给人快乐,它们就毫无价值可言。而快乐对人而言是相对的,金钱、权力、地位,所带来的感受对于国王和银行家而言远远不及普通人快乐。而快乐也不等于快感,不然瘾君子就成了世界上最快乐的人了。

快乐只是人的主观感受,按现在的自由主义文化的解释来说,“快乐来自内心”佛教在这方面的论述更加深刻,佛教认为,快乐也不是来自内心的主观感受,而在于放下对主观感受的追求。

佛学的智慧将快乐看成对真我的追求,在于真正了解自己。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认真反思自己呢?

地球自身的进化

地球从岩石圈开始,进行了上亿年的演化,终于“进化”出了有生命的生物圈,生物圈又通过上亿年的演化,借由人类形成了“智慧圈”。凯文凯利在《失控》中提到了一种有趣的观点,把整个地球看做一个活的“细胞”,那么按照上述观点,这个细胞也从岩石圈开始,逐渐“进化”成了生物圈,现在则“进化”成了“智慧圈”。地球有着良好的正负反馈(或许更复杂)调节系统,有自己的“新陈代谢”,能看成细胞有一定根据。

如果这样看,“智慧圈”有相当于什么?细胞核?

人类自身的进化

这里指的“进化”是指人类从猿类进化到智人,以及智人认知革命以来人类的革命性变化(或姑且称之为“进步”,不过谁知道是不是又像农业革命一样的**)。伴随着认知革命,从地上人类站起来走向了文明,走向了虚拟的共同想象。随后不久,人类又走向了农田,扛起了锄头,之后人类走向了“噗噗”发出巨响的蒸汽机,现在人类则坐在了电脑面前,敲击着键盘。

我们的毛发在减少,肌肉在退化,或许以后的人类,真的会长成影片中头大体瘦,体型极不均衡的外星人模样。

人类之上的进化

按照共同想象的观点来说,人类的共同想象也在进化,农耕时代是各种神话,封建时期则是君主和上帝,文艺复兴之后出现了“自由、民主、平等”等普世的价值。人类的共同想象原来假定的硬通货从实在的小麦,进化成了贝壳,进化成了金属块,后来又进化成了彩色纸张,而现在几乎可以说是进化成了完全虚拟的数字。

人类的社会体系也在不断进化之中,从氏族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现在到了民主与共和的社会。人类的家庭组织也从氏族到了家族,再到小家庭。小村落进化成了城镇,城镇进化成了大都市,或许大都市现在正在不断地向一个个的相互隔离的地球村进化,也可能正在向一个统一性与多样性并存的全球化的世界进化。

革命的观后感(篇7)

21世纪学习的革命》读后感邱志明初看文摘的题目,当今教育失败之处:学生在教,老师在学;考试“作弊”其实是一种优秀的能力?当今教育体制:

害怕犯错,导致错上加错;教不出来的“领袖”人物。不禁哑然失笑:这都是些什么观点啊?

是不是利用吸引人的话题来吸引读者,其实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现在书店里很多书都是这样的:空有包装精美的外表和吸引人的题目,实则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细细读完这些文摘,感觉如书名,内心里升腾起一种震撼,一种醍醐灌顶般的痛快淋漓。这里面的很多观念,对于一直以来存在于我们头脑当中的看法是一个很大的颠覆。联系自己不甚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为数甚多的教育教学中得困惑,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就像是一道光,给我那如迷雾一般的困惑世界投来了些许光亮。

看看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点:1。在教育过程中,应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形式供他们选择或实践。学生没有必要采取同样的方式来学习不同的内容。

在“求学”的最初阶段,他们就应该知道,他们的责任主要是学会如何学习——他们可以寻求帮助,但并不能把学习强加在他们身上。教育的目的是学,而不是教。想想我们现在的教育。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已经响起很多年了,但我们的课堂是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们的学生仍然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上学。每天,他们都要抱着胳膊坐着,认真听老师要求他们学习的一些内容。但他们说服自己认真倾听、认真学习的唯一原因是,他们心中有一个模糊的理由:做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为什么要有知识有文化?

也许他们不知道,但这是家长和老师反复说的话。几千年前,韩愈说过:教师,所以传道、教书、解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目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不是灌输知识。让我们记住,几千年来,教育界同仁一直在呼育同过科教兴国。作为一线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应该从实际行动出发。

2、无论教得多么“出色”,无论学习机会多么“难得”,没有学习动力者学不到任何东西。教育系统致力于培养孩子的兴趣,其关键作用是为孩子提供一个环境,使每个孩子都有各种内在动力,发展成为积极的爱好。这种作用在于,不是以成年人自己希望孩子所具有的动力来替代孩子身上本来带有的那些内在动力。

看着这些话,我仿佛找到了知己。这些年来,我一直苦于怎样将课上得更生动、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调动的更高、让他们更喜欢上语文课更喜欢学习而苦苦思索和努力,但是发现,一

时兴趣的激发不难,但是持久的保持却是一件难事。读了这篇文章,我突然发现,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已经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没有出路,但我仍在寻找出路。

学生学习动机的发展应致力于周围环境的变化。环境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使其发生变化。回到现实,每个孩子的家庭都是不同的。不可能要求每个家庭都按照老师的要求为孩子创造一个成长的环境。如何应对班级环境的变化?

虽然有5+2=0的魔咒在,但是尽力吧! 3、当今教育体制:害怕犯错,导致错上加错但是,错误分两类——做而出错和避而不做。

做而出错就是做了不应做之事,避而不做乃是没有做应做之事。避免通常比不避免更昂贵,因为弥补错过的机会比纠正已经做过的事情要难得多。简直是警世恒言!

这个道理不管放在哪个领域都适用,而不仅仅是教育体制方面。对我的启示:有时候要允许孩子犯错误。

一则他们还是孩子,谁小的时候没有犯过错误?要给他们时间,等他们慢慢长大。注意,是慢慢长大。

早熟的果子不好吃,拔苗助长的结果是禾苗都死了。孩子有孩子成长的规律。只要方向是对的,将来也不会太糟。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放缓自己的期待,不要太操之过急,恨不得一口让他们吃个大胖子。

二则,犯错误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发现自己不足的方式。吃一堑长一智。不经过摔打和磨练,是易碎的瓷器。

希望我能在工作中继续揣摩和运用,提高教学效率,继续努力培养更好的学生。

革命的观后感(篇8)

(二)以“应对”为中心的学习和教学——超越“主体性”的神话。(www.Zw5000.COM 作文5000网)

润泽的教室。看到这个名字不禁又是疑惑:什么是“润泽的教室”呢?

润泽一词反馈给我的是清新、温暖、和谐的感觉,书中是这样写道: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师和孩子都不受“主体性”束缚,孩子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使是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的尊重。

看到这里让我感受到润泽的教室里是安心的、无拘无束的,教室里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奏都是那么的柔和,再联想到我们的课堂,“小脚并拢”“小手放在膝盖上”“眼睛看老师”,这些话语孩子已经倒背如流,在这种拘束不自如的状态下,孩子如何安心?如何无拘无束?面对积极发言的孩子表扬:

“你真棒”,对于那些认真倾听却没有回答问题的孩子得不到等同的尊重,并在学期结束会给予“上课希望你能积极发言”这样的评价,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然而教师却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并不认真仔细地对待倾听。让我们的评价“更加积极地发言吧”改为“更加注意仔细倾听”吧!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孩子的口语能力,更要重视孩子听力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要善于倾听。课堂上要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发言,无论是有声语言还是无声语言,从他们的表现的语言中解读他们学习时的心情、想法,并不断调整自己的言行,与孩子“心心相印,产生共鸣”。

(三)“应对”的教师的身体和言语——倾听学生的发言。

本章作者运用了某次研究会上的课堂录像进行讨论,在观察第一遍录像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出的反应就是教师针对一个一个学生的发言,一一地进行补充:“是说的xx的事情啊。”“你在说xx吧!

”,看到这样的应对学者给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教师要对学生的一个个发言一一附和、帮腔,一一评价,一一概括其意思呢?对啊,在我们的课堂中有许多地方和录像中的老师给予学生回答的反应也是如此?

当幼儿回答问题后我就不自觉地附和一下,或者帮助回答不完整的幼儿说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是为什么?那应该如何做出应对?再一次**录像,看到授课者边“嗯、嗯”地点头,边热心的倾听着学生的发言,而发言的学生却感觉不到自己的话老师是否听明白了。

可以看到,倾听的教师与其说是在专心接纳学生的话语,还不如说在学生说话之前,对怎样理解其发言,就已经胸有主见了。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教学中屡见不鲜,有时候孩子回答问题后我也会给出这样的“嗯、嗯”的回应,书中阐述了一位与会教师的对此现象的体验:“那种也是教师的一种焦虑感觉,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佐藤先生作出了评论,他把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比喻为棒球员接球游戏,当球被接住的时候,教师和学生都会保持愉快的心情,那么师生交流就应该以愉快为基础。教师应该应当专心一意地正面直对学生,去接住他们的每一个球,重视他们的每一个球,而不要以为只有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上课才是上课。的确,有时候在课堂上,我经常会想下一个环节是什么?

因此在幼儿回答问题题时总希望与我的答案要一致,有时幼儿回答不在点子上,就尽量往我所希望的答案上靠拢,这样的应对方式不是一个好的棒球手。

看了《静悄悄的革命》的几个章节就给了我很大的感触,一个个案例就如同看到了自己,让我进一步看清哪些应该做的、可能做的和必须做的事情,从我做起,积极地投入到这一静悄悄的革命。

革命的观后感(篇9)

在学习自然辨证法的过程中,我从听老师讲科学的发展,就一直在思考科学是怎样发展的?在我以前的认识中科学知识就是以某种方式从观察所获得的事实中推导出来的,科学理论是以观察事实为基础并得到这些事实的支持的。然而,越来越多的现代科学哲学家质疑这一观点。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库恩用通过革命而进步的主张取代了具有归纳主义科学观特点的通过积累而进步的主张,他试图提供一种与他所认为的历史情况更为一致的理论。他的理论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强调科学进步是革命性的。这里的革命包括放弃一种理论结构,用另一种不相容的理论结构取代它。他所描述的科学进步的方式:

前科学常态科学危机革命新常态科学新危机。

他首次提出了“范式”的概念,范式是由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假设和定律以及它们的应用方法构成,而这些理论假设、定律和应用方法都是某个特定的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所接受的。在库恩看来,所谓“常规科学”是指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者多种过去的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使进一步实践的基础。在这里,“科学共同体的公认”就是“范式”了。

所以库恩的“常规科学”的实质就在于一个通用的范式;反过来说,如果不存在这种通用范式——或者不如说,存在多个相互竞争的范式——那就不能算是常规科学的时期了。

库恩认为,在一门学科成为科学之前,例如在亚里士多德正式创立物理学之前,就存在着多种范式相互竞争的局面。当时,四元理论和原子理论的实质都是库恩的范式。这些范式没有一个为大家所认识,所以现阶段的物理学本质上不存在。只有在亚里士多德提出公认的范式之后,物理学才成为一门科学。

同样,今天的社会科学也呈现着这样的局面。人们之所以常常为这些学科是否可以冠以“科学”之名争论不休,在库恩看来,其原因正是由于这些学科缺乏一种公认范式的缘故。

库恩认为,传统科学的目的不是要发现新的现象类型,也不是要发明新的理论,而是要澄清那些由范式提供的现象和理论。无论是在现象上还是在理论上,传统科学的研究都只有三个焦点。

第一个焦点是与范式本身符合相当好的、特别能表明范式具有揭示事物本质能力的那类事实——注意这里是“表示”范式具有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范式真的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库恩指出,物理学的比重和波长、恒星的轨道、天文周期、物质的酸性、化学的结构公式等都属于这一范畴。

第二个重点是验证性研究范式,如水星近日点是验验证广义相对论。库恩认为,本研究的目的是确认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也就是说,本研究的目的仍然是使范式更具说服力。

第三个焦点是指那些阐明范式的经验工作,解决范式理论中剩余的模糊性,并且容许解决那些先前只是注意到但尚未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能让范式本身进一步精确化、普遍化的那些工作。显然,这些工作的目的仍旧是为了保持范式的活力。

库恩承认,范式总会遇到一些难题。总会出现一些反常。仅仅因为范式中有未解决的问题并不构成危机。

单纯的危机也不会导致范式更迭。因为当危机出现时,人们往往只是为了适应新问题而修改理论,甚至干脆置之不理,留给后人去解决。只有在一系列特殊条件下,异常才能发展,动摇人们对范式的信心。

如果一种反常被看作是对范式的最基本的原则的打击,而且它持续阻碍着常态科学共同体的成员消除它的努力,这样的反常就会被认为是特别严重的。真正导致范式变革的是在危机之外有一个新的竞争范式,否则什么都不会发生。

不同的范式代表着不同的是界观,它们之间几乎没有相似之处。爱因斯坦理论中那些似乎与牛顿理论相一致的概念和定律已经完全改变了它们的本质。例如,这两种理论都有空间和时间的概念,但它们的本质含义却大相径庭。如果旧范式与新范式不可比,新范式如何推翻旧范式?

库恩认为,能使科学家抛弃旧的、欢迎新的,在于新理论本身的美,或者说是科学家对新理论的适应。虽然这种美感只能吸引少数人,但新理论的最终成功还是要靠少数人。正是由于他们个人的原因,他们接受了新理论,然后在新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新理论变得越来越完善和有说服力,从而吸引了整个科学界。

范式的转换并不意味着进步,因为新旧范式之间没有共同的标准,所以不可能判断哪个更好,哪个更差。但是从整体上看,科学却似乎又是有明确方向的。因此,以一种范式取代另一种范式是一种革命性的活动。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以一种全新的不同于之前人们对科学发展的认识的方式提出:科学的长期进步,并非只包含被确证的事实和定律的积累,有时候也涉及一种范式被推翻并且被另一个不相容的新范式取代。这使我在关注专业技术领域之外,更加关注更广泛的科学领域,这不仅丰富了知识结构,也从科学的历史发展中拓宽了视野。同时,我也有兴趣了解其他科学哲学流派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