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 范文大全 > 导航 > 大学生读后感(精选8篇)

大学生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1-30

大学生读后感(精选8篇)。

随着人们的教育质量的提升,我们可能会需要一些学习资料等范文,范文可以帮助我们自身的写作,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大学生读后感(精选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大学生读后感 篇1

李镇西老师是我十分敬仰的教育专家。我曾读过好几本他著的书,每每翻开他写的文字总会被他渊博的学识和平易近人的文字深深吸引。《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日记,是他班主任工作经历的高度浓缩。抚摸着书页,嗅着透露诗意的墨香,我体味着李老师担任班主任工作时的风采,感悟着他成为优秀班主任的秘诀。

一、在职业中获得幸福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然而从事任何一份职业如果不能从中获得幸福感又如何能长久保持热情和期待呢?教师这份特殊的职业更要求我们时刻保持着一颗热切、阳光、积极的职业初心。李镇西老师的观点是:与其追求做一个优秀的教师,不如追求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而教师的幸福感则来源于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有这么多的来源,我们应该珍惜,应该细心感受,而这当中最使我感同身受的就是来自学生的幸福感。回顾实习期间,当孩子们一圈圈地把我围抱在中间,当接受知识慢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你讲的我都听懂了!”当他们和我分享自己的秘密,当他们送我亲手制作的小书签……每一天我都深深地被孩子们感动着,也为此幸福着。感受着这些温馨的瞬间,我们怎可能厌倦自己的职业?相反我甚至油然而生出浓浓的自豪感,因为能够成为一名老师是多么令人幸福的体验!

二、赢得学生的心灵

作为一名成功班主任,李镇西老师无疑赢得了孩子们的心,这是因为他爱每一个孩子,善待每一个孩子,愿意做善于倾听的朋友。化批评为表扬,比一般的老师多了些“非功利的谈心”,机智地把教师的教育意愿转化为班级的集体舆论,让孩子们在安全、温和、民主的环境里获得成长,完成转变,这是李老师智慧过人的教学经验,也是指导我成为智慧班主任的宝贵财富。班主任是学生成长之路的引路人,要善于用情感引导学生、感化学生,最终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而不是生硬的批评和命令。面对棘手问题,例如学生上网、早恋等等,我们更应该淡化教育痕迹,改进工作方法,运用教育机智,把握教育契机,从而实现机智疏导。

三、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

李镇西老师的成功不仅在于他的教育智慧,更在于他实用性极强的班级管理方法。书中介绍了许多优秀的班级管理策略值得我学习、实践。正如李老师所说,有些班主任就像是“警察”和“保姆”的合体,只管管好班级纪律,看好孩子生活安全,但班主任真正应该做的是“灵魂的工程师”。优秀的班主任要有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且通常应该是成体系的。班主任应该善于思考、勤于实践、勇于创新,比起其他教育,德育工作还是重中之重。与此同时,要做好“专业化”的班主任,坚持写教育随笔也是成长的一条“捷径”。如果只是不断实践、不断探索,而没有思考、总结、内化的过程,那么实践中的经验,探索后的收获就无法得到长久的记忆,也没法形成系统的认知,做不成一个清醒的教育工作者。

《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从漫长的班主任工作中总结的累累硕果,这其中的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和教育机智值得我反复学习,一读再读,更需要我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反复琢磨与实践,沉淀成为自己的精神营养。

大学生读后感 篇2

阅读后的感受应该从对阅读作品内容的简要介绍开始,然后写出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大学生阅读后感受的样本文章,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读后感作文【1】

《简爱》读后感

简爱是个孤儿。她在姑姑家长大,受到各种欺凌。

后来进了慈善学校洛伍德孤儿院,灵魂和肉体都经受了苦痛的折磨。

也许正是这样,《简·爱》的无限自心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被取代。她以顽强的意志和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学业。

为了追求独立,她受雇于桑菲尔德庄园做家教。

故事的焦点是地位低下的家庭教师简爱和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

这段爱情因男女主人公悬殊的社会地位和个性的差异而充满了激烈碰撞,也因两人志趣相同、真诚相爱而迸发出灿烂的火花。

作者以《简·爱》独特的女性视角和叙事风格,具有真实性和艺术性。

特别是简爱独特的个性和思想,爱情不是一个美丽、矮小的女人,而是她有很强的自尊心。

在感动一个高尚的英雄的同时,他也牢牢地抓住了我们读者的心。

《简·爱》作为爱情的女主人公,以前所未有的女性形象出现在19世纪的文学作品中。

过去,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都是美丽、温柔、高贵、贤惠的女性。

而简爱,她是“穷、贱、不美、矮”,但她有一颗智慧、坚强、勇敢的心,这使得那些外在的美在内在的美面前黯然失色。

更可贵的是,简爱并不因为贫穷和外表而自卑。相反,她勇敢而坚定:“你的灵魂和我是平等的。

""我跟你一样有灵魂,--也完全一样有一颗心!""我现在不是凭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凭着血肉之躯跟你讲话--这是我的心灵在跟你的心灵说话,就仿佛我们都已离开了人世,两人一同站立在上帝的跟前,彼此平等--就像我们本来就是的那样!"

正因为如此,简爱敢于爱一个社会地位远远高于自己的男人,敢于主动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爱——这在当时的社会上是极其大胆的。

幸福不再是某个人或某个阶层的专利。她属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

只有两个平等的灵魂才能形成完整的爱,所以简爱坚持认为自己的独立性和对爱的完整性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告诉我们人类最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和爱。《**的结局》为女主角安排了这样的生活。

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浮浅,但是我依然尊重作者对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就是尊严加爱,毕竟在当今社会,要将人的价值=尊严+爱这道公式付之实现常常离不开金钱的帮助。

人们似乎疯狂地溺爱金钱和地位。

在贫富之间选择财富,在爱与不爱之间选择不爱。

很少有人会像简这样为爱情为人格抛弃所有,而且义无反顾。

《简爱》所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一种化繁为简,是一种返朴归真,是一种追求全心付出的感觉,是一种不计得失的简化的感情,它犹如一杯冰水,净化每一个读者的心灵,同时引起读者,特别是女性读者的共鸣。

大学生读后感作文【2】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读后感

“生命中的痛苦是盐,缺少了它,生命就会变的苍白无味”。

这是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痛苦,有着不同程度的知识。

可能是涉世不深,可能是一直在家人,朋友,老师的呵护,陪伴下,对于“痛苦”这两个字我没有太深的感触。

然尔,再读了另一本书之后,我真的对这两个词有了更好的理解。

作者所经历的痛苦,他所经历的痛苦,真是令人心碎。

好多次,都让我留下了泪水。

灾难的降临真的是不期尔至,猝不及防。

着灾难过早而又彻底的毁灭了萦绕在那个六岁小女孩那幼年的平静与温馨。

这位年轻英俊、才华横溢的父亲突然患上了麻风病,不久就离开了这个世界。接着,他三岁的妹妹掉到火锅边,被严重烧伤,哭了三个月。

大学生读后感 篇3

假期里,我读了李镇西所著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这本书从五个方面来诠释如何做一个最好的班主任: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如何赢得学生的心灵;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形成和谐的团队效应。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爱心、智慧的结晶。读后我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来为班级管理刻画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

不知不觉做班主任已有二十多年了,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合格的班主任,但读了这本书,真的感觉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

李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是科学的、民主的。从第一次见到学生开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学生相处的机会,不放过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开学前给每位学生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他细心准备,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还有给我比较震动的是他用“法治”代替“人治”,就是在制定班规的时候由全班同学来决定,而不是由班主任一个人制定,即使班主任本人也要遵守,他就曾因下课拖堂违反班规受到了惩罚,一个人打扫整个教室的卫生。

作为一名低年级的班主任,我们的工作更为繁琐,从班级纪律到学生学习,包括班集体大大小小的事务确实非常的辛苦,李老师教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实用的办法。其实,我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也实行了班规管理,班级的卫生、纪律、学习各方面都有专人负责,这样,班级的各个方面都能有条不紊地开展,而我们班主任也能适当地解放出来。

二、要真心的爱学生

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日常生活下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大事,平平淡淡才是真。正如李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真诚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而班主任是最能和学生心心相印,最能真正领略到‘人学’的魅力。”

三、转化后进生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而让我们最头痛的是班里的后进生,我们平时在办公室讨论比较多的也是后进生,比如某某学生不遵守纪律,作业完不成,李老师对“后进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唤起他们的上进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化批评为表扬。在实际工作中,我也采用过类似的方法,比如我们班的王浩磊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了四十多分,我多次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平时发现他的点滴进步就在班里大加表扬,从而调动了他学习的积极性,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成绩上升到了八十分。

我觉得,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每一件事情都值得用心去做,而只有用心去做的事情才能带来真正的教育效果。今后,我会用心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让他们在快乐的成长中收获更多的好习惯,学到更多的知识。

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做好班主任,一定会给我们的工作多一份快乐,多一份幸福。

大学生读后感 篇4

一本好书,一篇文章,一段培训,一段学习,一次参观,我想都会引起您的共鸣。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一本以中国人为研究对象的关于研究人城乡变化的书,它是继全球畅销书《首先,打破一切常规》的又一本对于发现自身平凡的一本书,它旨在识别最普遍的人类的平凡,并告诉世人将这种平凡应用在个人和事业上,以致达到成功的表现。

现如今的人们是越来越自由了,虽不能说想干啥就干啥,但至少从就业到择业,以至于出国,存在主义的计划经济的“上帝”都不干预了。对于不少人,机会终于来了。从过去梦想不到的机会到过去梦想不到的成功。我们国家的社会整个都变了。

然而焦虑任然存在,听人摆布的痛苦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选择的迷茫和自由的焦虑。还记得“牧马人”吗?“牧马人”是痛苦的:那场浩劫断送了他的事业。然而。“牧马人”又能找到“安慰”,因为浩劫解释了他的结局。现在不同的是浩劫结束了,“上帝”也退休了,别人成功了,而如果你作为一个“牧马人”一度渴望而没能实现辉煌人生,那你连怨天尤人的机会都没有了,有的只是自责。这种痛苦恐怕不亚于当年得“牧马人”。难怪有人说人又陷入了自由的厄运。

何为成功?见仁见智。有学者曾这样定义:成功就是充分实现你的潜能。在外部条件给定的前提下,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准确的识别并全力发挥你的天生平凡。何为平凡?就是你天生能做的一件事,不费劲,却比其他一万个人做得好。如果说得概念一点,就是做一件事的持续的、近乎完美的.表现。

尽管平凡如此总要,但人们历来并不太注意它,更妄谈珍惜和发挥。我们从小到大都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夸耀自身有点事不谦虚的陋习,做人应该谦虚,只有发现和改正缺点才是进步。这是否恰好与物尽其才有所矛盾呢?当我们只知道一味的去努力改正我们缺点的时候,那些注重平凡的人早已走在我们前面品尝到了胜利的果实,当然,缺点一点不在意也不好,应该适当加以控制就好,这才是最好、最有利于我们成功的做法。

那么我们如何来发现自身的平凡呢?首先,如果你想揭示你的自身才干,就请关注你对你所遇到的各种情形的自发的、悠然而发的反应。这些反应提供了

有关你自身才干得最好线索,他们揭示了牢固精神联接的位置。孙少安、孙少平这些默默为人生承受苦难的人们诚然,这是些富有戏剧性的例子,表明人们如何在危急时刻原形毕露。但生活中充满了较为平和的时刻,同样能引发具有歧视性的反应。

你油然而生的反应固然揭示了你最清晰的才干线索,但你还要记住另外的三条线索:一是学得快,顾名思义就是你在学习的时候那方面的学习得最快,那么方面就很可能是你的平凡所在。二是满足,意思个就是说什么东西或者什么样的感觉让你满足,因为这样的满足感的来源也许就是你才干的又一样源头。三是渴望,渴望揭示了才干的存在,特别是你幼年时期就感到的渴望。一切只要你留心观察,细心分析你就可以发现你的平凡。

大学生读后感 篇5

不,这不仅仅只是一次讲座,它还是一次心理谈话,从我们的内心深处,激发了我们的积极性。

大学生励志讲座观后感听俞老师的讲座,总是让人感触很深。

3月1日,国内著名教育机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总裁俞洪敏先生为我们做了一场生活讲座。在讲座中,他结合自己从童年到大学的经历,谈了一些自己的经历。他曾说过“只有知道如何付出的人才知道如何回报。

”是啊,我们的校训便是“饮水思源,爱国荣校”一个人如果没有能力付出,又怎么能回馈于他人呢?将来我们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我们不仅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更要扛起伟大民族复兴的重担,如果大家都没有能力付出,那么我们民族的前途又将在何方?

俞老师接着谈到了学习和玩耍。不言而喻,会玩的人会学习。该学的时候好好学该玩的时候好好玩,劳逸结合才是好的学***。是啊,何止学***,我们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我们要时常问一下自己,自己玩的时候究竟有没有好好放松?只有在玩的时候好好放松才能更好的应对紧张的工作学习。如果我们想玩电脑,这不能称为完全放松,我们应该放弃它。

“有时候阻抑你前进脚步的恰恰是你已所取得的成绩”,这句话真如醍醐灌顶,让人恍然大悟。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太去凸显自己个人的功劳和成绩,要懂得合作,懂得将机会让给更多的人,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朋友,我们各方面的工作也才能够得以更加顺利的开展。个人能力再强,如果人际关系四面楚歌,那也取得不了什么大的成绩,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我们需要借助于外力。借助外力,首先要学会吃亏,这是福。只有敢于吃亏的人,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喜欢,才能有更多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愚蠢的人有愚蠢的祝福和大智慧就像一个傻瓜!

讲座中,俞老师还生动地为我们讲了很多有关于他在中学时期的一些奇闻趣事,但给我感触最深的还是他讲述的那些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些必将成为我们这些学生的一笔财富,而使我们终身受益!

大学生励志讲座观后感这是一个对我往后的学***影响深远的讲座,这是一个对我以后的人生至关重要的讲座,这是一个对我有着无比巨大的推动力的讲座。感谢这次陈校长专门抽空,为了我们20xx级的毕业生的中考而特意开的讲座。哦,不,这不仅仅是一次讲座,也是一次从心底激发我们热情的心理对话。

本次讲座的主题是六个字:理想、现实和道路。所谓理想,就是我们心中所追求的,想要达到的;所谓现实,就是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所谓道路,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理想。

而我的理想是进入重点高中,那么,我该如何努力实现呢?

1、 树立信心,坚持前进,不受干扰,只管奋斗:我们要面对中考,要时终保持紧张感,但不要过度紧张,要对自己有信心,乐观面对。同时也要端正我们的学***,要坚持不懈地拼搏。

不要随波逐流,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学会排除外界的干扰。

2、 珍惜时间,专注精力,注重方法,创造辉煌:对于我们艰苦卓绝的学习,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百忙不乱。在课堂上,我们要认真听讲,做笔记,以提高学习效果。

对于我们不理解的问题,我们应该及时积极地向老师请教。同时,要保留好科目,及时填写××科目。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毅力。没有毅力,即使是一个好学者也不能发挥作用。

不能只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只坚持那么一两天,却又放弃了,那样一来,就是前功尽弃了。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一切的成功,一切的财富都始于一个信念,始于我们心中的梦想。

”我们应当坚持自己的信念和梦想,在困难面前不屈不饶,勇往直前。“中考”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而又遥远的词语了,中考近在咫尺,明年的六月,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个大的转折点,我们将面临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抉择。我们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虽然初中两年过去了,但我们应该看现在,展望未来。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是我们为未来而战的时候了!

成功不会主动上门,它来自积极的努力,勤奋创造奇迹。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它将改变我的命运。这将使我未来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它将指引我前进,我将一步步走向成功!

大学生读后感 篇6

经开六中班主任工作室继寒假“共读共写共成长”活动,本学期继续推出工作室成员读书心得。工作室成员利用业余时间每月至少读一本专业书籍,并分享读书心得。小伙伴们在阅读写作和分享中提升班主任涵养、提高管理班级技巧,形成独具特色的带班方略,创建极具魅力的优秀班级。

寒假期间拜读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感受颇深。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的阐述了他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他没有很多深奥的理论,而是将本人一样往常的所做所想所思所得用笔录的方式记录下去,透过每一个个案例综合和每一个反思我可以感想到李镇西现在真正做了一个教诲者理当做到的爱教诲、爱学生。

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素养?有童心,有爱心,有责任心,是专家,是思想家,是心理学家。李镇西老师说,为什么有许多人不愿意做班主任呢?是因为丧失了幸福感,产生了厌倦感。厌倦感从何而生呢?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拒绝变化,指的是一切都喜欢按经验办事,总希望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总希望学生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学生的变化折射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愿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的老师,面对前所未有的教育难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李老师说的与我自己的感受非常契合。比如老师们常说“现在的学生不行了”,特别是有多年经验的老师说“一代不如一代”。“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我也是这样想的。李老师说的对,其实是我们自己拒绝变化。这种拒绝是潜意识中的,如果没有深刻的反思自己甚至意识不到,更谈不上认识到这个问题了。经验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经验有时恰恰是阻挡我们前进最大的障碍。我们的思想就限制于经验的圈子里,所以遇到经验解决不了的问题“很容易束手无策”。

真心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的的变化,无论我们对这个变化持何种态度,我们都改变不了社会的什么,可是我们可以影响甚至改变学生。我们有人适应社会的能力非常强,适应学生却很慢,年长的萌生“马上退休”的想法,不是适应学生的能力不强,是没有意识到要去适应学生,或者已无心去适应。教育不是万能的。李镇西老师说自己八十年代教过的一个学生犯罪入狱了。但只要有一线希望,他就不放弃。“不抛弃不放弃”,理想似乎离现实太远了,没有理想更可怕。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着,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我想,班主任的幸福源于何处?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超越自己。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

大学生读后感 篇7

一口气读完《窗边的小豆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什么是爱的教育?这才是真正的爱的教育,一切从孩子出发,一切为孩子考虑。从校门开始,没有富丽堂皇的装饰,只有两棵矮矮的绿色的树,所有深邃的教育思想就是从这两棵绿色的树开始发芽,从孩子的心灵出发,给他们一个心目中的学校。于是,电车成了教室,每天的课程从各自最喜欢的课程开始,喜欢作文的在写作文,喜欢数学的在做算术,喜欢物理的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这样的一天对每个孩子来说都是以快乐为开始的一天。吃饭了,营养学的搭配以简单的一句话来教育:海的味道,山的味道。

孩子们的饭是自己带的,那些在陆地上生长的,比如牛呀猪呀鸡呀就全归入山的味道,而鱼呀,红烧海味就要归入海的味道去了,而校长也总是这样拜托家长:请给孩子们带来海的味道,山的味道。而每次吃午餐的时候,还要唱上这么一曲歌曲:好——好——嚼呀,把吃的东西,嚼呀,嚼呀,嚼呀,嚼呀,把吃的东西……每天还轮流有一个孩子在中间讲讲他乐意讲的有趣的事情。这样有趣的午餐哪个孩子不喜欢呢,哪个孩子会认为这样的午餐不是人间的美味呢?而联想到我们孩子的吃饭,我们以古训教育孩子:食不语。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怎能不味同嚼蜡呢!下午,如果上午的课程都学完了,老师会带领孩子们去散步,在散步中,老师会借此机会给孩子们介绍各种昆虫和植物的知识,在孩子们完全放松的心灵里播种下生物学的各种知识。

学校里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成为教育的资源。有一次,学校里要运来一辆旧电车作为教室,孩子们百思不得其解:这么大的电车,没有轮子,怎么可能运到学校里来呢?他们很想亲眼看看这一重大而又神秘的搬运过程。电车是在晚上运来的,于是,校园里出现了这奇异的一幕:当电车被巨大的牵引车运来的时候,那些为了看这神奇的一幕而特意带着毛毯睡在学校大礼堂的孩子被老师喊醒了,他们睁着好奇的眼睛,望着电车,那时候,还没有起重机,人们在电车下垫上粗大的圆木,让电车在圆木上一点一点滚动,慢慢把电车从牵引车上,卸到了校园里。校长乘机解说着:好好看看,那个叫“滚轴”利用滚动的力量,就能移动那么大的电车。孩子们认真地看着,他们穿着睡衣站在清晨的阳光里,能够看到这一情景,孩子们从心里感到幸福。

学校,不应该只是文质彬彬的知识传授,它应该创造各种活动,让孩子经历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体验。那么当孩子们终于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回忆曾经的学生生活时,不会只是记住了几个词语和几篇文章,随着记忆飞弛而来的,还有那和纯真的童心相交融的各种欢乐的经历!巴学院组织了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帐篷露营活动,虽然那帐篷是搭在礼堂的,但是当孩子们终于支好帐篷的时候,他们在各个帐篷间飞快地穿越而过时,当他们从帐篷里探出一个个小脑袋听校长讲各种国外经历的时候,你能说,孩子们还没有找到那种“露营”的感觉吗?为了让孩子们试试自己的胆量,学校开展了一个“试胆量”的活动,几十个装扮成妖怪的孩子躲在墓地里,其余的孩子去找妖怪,孩子们终于出去找妖怪,在找妖怪的路途上,他们也终于测出了自己能忍受多少的恐惧。

那些扮妖怪的孩子因为躲在墓地里没有人去找他,有的吓得哭了起来,被老师领了回来,有的被蚊子咬了,但无论是谁,都并不后悔,即使那些哭的孩子,很快也破涕为笑了,这泪水浸透了孩子成长的欢乐。还有很多这样的活动,像到海边游泳的温泉旅行,请来农民老师教孩子们去田间劳动,到名胜之地去野炊,为参加战争的校工阿良开茶话会……所有一切的一切,让孩子们经历了多少的欢乐与激动,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成长起来,伴随着这种成长的是孩子们各种刻骨铭心的情感体验,一颗慢慢长成的敏感丰富的美丽心灵。

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小林宗作校长,他是巴学院的精神领袖,代表着校园文化的主流方向,他虽然是校长,却本着让教育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思想,始终和学生站在同一层次的精神层面上进行着各种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当小豆豆的妈妈领着被退学的小豆豆来到巴学院报名的第一天,小林校长对小豆豆的考核就是让小豆豆随便地说说自己想说的事情,这一说,就是整整四个小时,而校长就在旁边饶有趣味地听了四个小时。听一个一年级的孩子讲了四小时的话,就是孩子的亲身父母也不一定能做到,但是日理万机的校长却用自己的耐心、爱心做到了,也让我深深地懂得了,能耐心地倾听孩子说话本身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而这样的事例简直太多了,他拜托家长让孩子穿最差的衣服到学校里来,为的是让孩子不会受好衣服所累,能自由活动,也不会因为衣服弄坏而受家长的责骂。小豆豆因为钱包掉在了粪池里,便用长把舀子从厕所的掏口舀,舀出了很多脏东西,校长看到了,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弄完以后,要把这些放回原处。而这句平平淡淡的话却折射出校长多少深厚的教育思想:孩子总是以他们的思维方式来干一些我们大人看来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就是走进儿童的思维方式,引领孩子以这种思维方式合理地干完这件事情,直至满足他们的需求与好奇。

为了让个子矮小、永远也不会再长高的高桥君树立自信,体会成功,校长举办了一个运动会,有很多项目就是专门为高桥君设立的,比如只适矮个子孩子的“钻鲤鱼肚子”,比如“一级级爬台阶”比赛,都是高桥君夺得了第一。高桥君就是在运动会上从心理上长高了个子,体会到了他以后也许永远体会不到的成功,而他的自信也从他一次次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生根发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高桥君一定会走出自己生理的阴影勇敢地直面他今后的人生。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本书是黑柳彻子自传体小说,书中发生的故事大都是真实的。而文中提到的各种人物作者都在后记里作了补充交代。高桥君后来担任一公司的“协调工作”,职位非常重要。从巴学院里还走出了很多成功的人士:小豆豆是著名的作家、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亲善大使。大容君成为日本屈指可数的鉴定专家。阿泰成为美国一所著名的物理研究所的副所长……对只有五十几个学生的巴学院来说,出了这么多社会精英实在是非“了不起”所能形容。

面对这样的一所学校,面对这样的一个校长谁能不为之动容呢。它简直是教育上的一个乌托邦,但是它又的确存在过,而且是在几十年前时二战期间的日本,避开了战争的炮火,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生活与学习上的世外桃源,于斯时寻找净土,于次地觅天堂,小林宗作校长做到了,他用自己的亲身实践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良好的教育。

记得肖川博士曾经这说过: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感受过人性光辉的沐浴,从来没有走进过一个丰富而美好的精神世界,从来没有读到过一本令他激动不已、百读不厌的读物,从来没有苦苦思索过一个问题,从来没有一次令他们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活动领域,从来没有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从来没有对自然界的和谐产生过深深的敬畏,没有对人类创造的灿烂文化发生过由衷的赞叹,那么他就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而从巴学院出来的孩子可以自豪地回答:我们曾经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宽松、宽厚、宽容、自由、自主、自信、温暖、温情、温馨、成功、成才、成人的巴学院的校园文化中,走出了一个个健康、向上、乐观、丰富、激情梦想、灵气的孩子,他们有勇气面对一切!改变一切!创造一切!

曾经有这么一所巴学院,它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过,它向世界倾泻了它的纯洁和馨香,它的烈焰散发出满腔的热情,最后在二战的炮火中消失在冷漠的时光中。它消失了,但它还活着,因为巴学院的生命已经遗传为不朽的精神!

大学生读后感 篇8

这学期工作之余,我读了著名教育专家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读后深受启迪,感慨万千。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30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集萃,阅读这本书,真的能给人以激励,让人深受感染,并于潜移默化中提升教育教学特别是班主任工作水平。

李镇西老师说过:“一个年轻教师最好的成长,就是让他当班主任,没有比做班主任更能锻炼人的了。”确实如此,已从教十几年的我,很庆幸在班主任岗位上坚持下来了,克服了职业倦怠,直面内心的疑惑,依旧保持着那份初心……

都知道,做班主任难,做一年级班主任更难!面对一群毫无规矩意识的小人儿,反复思忖:该怎样把这个班级带好?如何与这些小人儿打交道?……我想到了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没错!班主任应该卸掉“师道尊严”的面具,弯下腰身,倾听学生的心声,领略到“人学”的魅力。孩子虽小,但他们也会感知这个世界,大人对他们是否怀着善意,他们是知道的。作为一个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只有用心去感受班里的每一个孩子,用爱心去对待他们,才能有所收获。

记得刚开学那会儿,一群如小鸟般“叽叽喳喳”的孩童们,对新环境处处好奇,活泼好动,懵懂蛮横,时不时给我制造一些小麻烦。有时我也会头疼,比如上课下位,总是抢答不举手发言,不管什么事都要打小报告……真的让我哭笑不得。在精疲力竭的同时,我也发现了他们身上的优点,天真可爱,崇拜老师,礼貌待人,发言积极,做作业及时反馈……于是乎,我有意放大他们的优点,弱化他们的缺点。利用班会课表扬他们,夸他们有礼貌,待人热情,懂得帮助他人,同时告诉他们哪些行为习惯不好,应该改正。从那之后,孩子们努力地放大了自身的优点,处处显摆自己的“热情”,很多老师都夸我们班上的孩子热情礼貌。你瞧,这就是放大优点的“成效”哦!

是的,作为班主任还得学会善待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哪些问题儿童。小W就是个调皮好动的孩子,开学初期,来打他小报告的人数递增,我认识的第一位学生就是他了,开始留意这个男孩的一举一动。原来小W在幼儿园时就经常打架骂人,喜欢“横冲直撞”地寻开心,“表现差”成了他的标志,随即”坏名声”也带到了小学一年级。其实,在一段时间的关注中,我发现他上课好动,管不住自己,经常走神,作业马虎,拖拉作业……面对别人的告状,他会变得很拘谨,怯生生地看着大家,像是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其实就是一个很内向害羞的男孩儿,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坏”哦!

记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落空。”我得帮小W找回自我肯定的勇气和能力,让全班同学重新接纳他。班会课上我时不时告诉学生,先前小W的顽皮只是表达方式错了,况且到了小学成为了一名小学生,是一个新的开始,肯定会纠正自己的缺点,努力去做一个优秀的人。我说这话时,眼睛是看向小W的。没有什么比老师的信任和鼓励更能激励学生的了,在我的暗示与鼓励下,他真的变优秀了,对学习态度渐渐端正了,不再毛手毛脚了,同学们也改变对他的看法,很少再有人来打他的小报告。正如李镇西老师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中说的:即使是某些教育者眼中“一无是处”“无可救药”的学生,其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美好道德的萌芽,要设法激发他。

当你用一颗真心对待孩子时,他们一定能感受到……因为,以爱为前提的教育是真诚的。